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同人)红楼之鸿鹄人-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内阁首辅顾庆明当年也是榜眼出身,他是老臣了,是太上皇一手提拔起来的人,他出身海宁顾氏,世代书香,四世列侯,到了顾庆明这一代,虽说没了爵位,但是顾家本来也不是什么靠爵位过日子的,一直以来依旧诗礼传家,顾庆明二十三那边便金榜题名,被点为那一科的榜眼,直接就进了翰林院担任编修。
有学问,有家世,有人脉,有手段,因此顾庆明的仕途一直很是顺利,少有坎坷,在翰林院待了两年,又做了几年御史,后来外放担任了一省巡抚,政绩颇佳,回头便被调进了吏部担任侍郎,自然便进了内阁。太上皇一直对他颇为信赖,当然,顾庆明自身的人品也对得起太上皇这般信赖,在前任首辅傅老相爷致仕之后,他便被太上皇点为首辅。

    尽管当今也希望在内阁用自己人,不过终究顾庆明老成持重,也无什么错处,无论官声还是威望都不差,而且这年头讲究孝道,就算是上一任皇帝没了,还要讲究一个三年无改父道呢,何况太上皇人还在呢,再者说,当今也需要这样一个肱骨之臣帮着平衡朝堂。好在顾庆明也是老狐狸一个,平常做事也是滴水不漏,哪怕圣上一直琢磨着找个人来取代顾庆明呢,也不得不说,这位首辅大人不是那么容易取代的,贸然换个人上来,难免对朝政造成动荡,因此,还是得缓缓图之,何况,顾庆明在圣上登基之初,在稳定朝局上还是起了很大作用的。
不过顾庆明也明白,自己做再多,在圣上心里,他依旧是太上皇的人,而且,他其实也很为难,若不是太上皇的赏识与提拔,他未必到得了这一步,让当今圣上如鲠在喉的还有一件事,他曾经做过故去的义忠亲王的老师,虽说后来外放了,回来之后也没跟义忠亲王有什么瓜葛,不过,这终究是一段黑历史,如今义忠亲王虽然已逝,可是尚有子女在,而很显然,义忠亲王的子女因为太上皇对自己父亲的一点子怀念愧疚之意,同样生出了一些心思,背地里面小动作不断,圣上难免对自己有几分怀疑。

    顾庆明如今年纪也不小了,虽说保养的比较好,不过终究是差不多花甲之年的人了,这会儿家族的后辈也算争气,不说别人,单说自己儿子女婿,如今官职虽说不算太显眼,但是也是实权人物,近半的孙子外孙也有了高低不等的功名,最大的孙子已经入了官场,虽说当时是二甲,不过如今也是翰林院的庶吉士了,顾庆明琢磨着自己如今给当今留下一个好印象,也能为小辈们铺平道路,到时候,一家子出上几个内阁阁臣,那才叫风光呢!因此,顾庆明如今很是识趣地开始提携内阁的次辅张晋安,还有其他倾向于当今的阁臣,慢慢将手中的一些权力移交开来,也就是对圣上说,自己不是个恋栈权位之人,等到了时候,自己就上书致仕。
因此,这会儿顾庆明也就有心思端着一杯圣上赐下来的碧螺春,笑眯眯地问着同样闲了下来的史鼎:“虎臣,最近家中可有什么烦心事,怎地没事就老琢磨着呢?”
虎臣是史鼎的字,还是当时史侯取的,不过也就是到了内阁之后,才用得多了,这会儿史鼎回过神来,叹道:“还真是家事!”想了想,他有些隐晦地说道:“我家长女明年就要及笄了!”

    顾庆明立刻恍然,顺嘴就接了一句:“可曾订了亲事?”

    顾庆明这般上道,史鼎自然心中暗爽,心里琢磨着,顾家虽然没有合适的人选,不过,若是能得顾庆明做个媒,也是很有体面的事情呢,当下便叹道:“毕竟是长女,之前我与贱内一直舍不得让女儿离家,因此,便一直拖着,不过,女儿家终究青春有限,可拖不起呢,我不就是为了这事着急嘛!”
顾庆明也不是傻子,听史鼎这么一说,忽然心中闪过一道明光,心头一定,捻须笑着问道:“虎臣择婿可有什么想法?”

    史鼎一喜,顾庆明既然说了这话,看样子,是想要帮忙了,因而便说道:“我史家也不过是二等的人家,若非先祖有从龙之功,立下武勋,原本也就是土里刨食的,因而能有多少想法呢,也就是希望女儿将来能过得好,夫婿上进,家庭和睦就行!”这要求看似简单,其实该说的也都说了,要让女儿过得好,自然对方不能是什么小门小户,想要家庭和睦,也需要对方家风好,夫婿上进,自然是要能封妻荫子的。

    顾庆明笑眯眯地点点头,当然这会儿也不能打包票,只是说道:“虎臣果然是怜子之心!”

    史鼎叹道:“可不是么,人家都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我家女儿在家一直娇生惯养,我又如何舍得让她将来吃苦呢!”

    次辅张晋安听到现在,开口插话道:“一直以为虎臣是个杀伐果断的,想不到,还有这份细腻心思,这便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了吧!”不过张晋安心中也有些感慨,他的堂妹是贾赦的原配嫡妻,当年不过是因为守孝,耽误了花期,因此,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门当户对的亲事,而那会儿贾代善却上门为长子贾赦求娶,当时贾家可不是如今的花架子,贾代善乃是天子心腹,又有救驾之功,贾赦那会儿也没有现在这样的坏名声,除了不怎么上进之外,还算是个规矩的年轻人,没有太多乱七八糟的毛病。张家想着女儿嫁过去就能当家作主,将来贾赦袭了爵,又能有个诰命,孩子还能袭爵,怎么着也能保个两三代的富贵,对于女儿来说,也算是个好归宿了,因而便将张氏嫁了过去。结果,明白人贾代善是个男人,这年头的男人,多半是不管后院的事情的,他老婆对大儿子不亲,又觉得大媳妇出身高,心中难免有些不忿,后来又觉得委屈了自家小儿子,不管怎么样,张氏在贾家过得并不算好,尤其开始的时候,贾赦对这个发妻还算体贴敬重,结果张氏才一怀孕,那边史太君就塞了两个美貌可人的通房,贾赦本来就不是什么正人君子,自然冷落了妻子,后来张氏生下了长子贾瑚,偏偏没几年,贾瑚夭折了,多方打击之下,张氏身体便坏了下来,生下贾琏不久便过世了。而贾琏也被贾家养得压根想不起外家来,张家也恨贾家亏待了自家的女儿,两件如今是形同陌路,压根不像是儿女亲家了。如今见史鼎这般为女儿考虑,想起小堂妹的遭遇,再想想史太君还是史鼎的姑母,便有些不淡定了。

    史鼎也知道这一节,对姑母的短视他也是无可奈何,这会儿只得说道:“以前也听说过一句话,叫做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做父母的,哪有不为自家儿女考虑周全的!”
顾庆明隐约知道一些事情,这会儿打了个哈哈,笑道:“虎臣那话说得挺有道理,做人家父母的,无非就是这些心思了!”

 插入书签  

作者有话要说:
本文周四入V,到时候三更万字,今明两天攒稿,明天就不更了!


第 33 章

    就在史家人为了史湘雯的婚事劳心劳力的时候;扬州那边又来消息了;贾敏没了!

    秦夫人听到消息的时候;刚刚午睡醒来,正坐在梳妆台前梳妆,吃惊得手一哆嗦;将刚刚从首饰盒里面拿出来的一个白玉镯子给磕到了桌角上;镯子上立刻出现了一道裂纹,秦夫人也顾不上了;顺手将镯子丢到一边,直接叫道:“将报丧的人叫过来!”

    秦夫人隔着屏风见了来报丧的人,几个人都是林家的下人,这会儿都穿着白色粗麻布的衣服,跪在那里回话;秦夫人叹了口气,开始询问起来贾敏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时候过世的,之前请了什么大夫,用了什么药,丧仪如何?

    能被派出来的下人一般都是口齿伶俐的,何况这些话也说过不少次了,几个下人尽管看起来涕泗横流,还是比较有条理地将事情说了。贾敏去年就卧病在床,后来就没怎么好,过年那几天还支撑着爬了起来,和林海还有林黛玉一起用了团圆饭,刚过了正月初二,便再次病倒了,林家请了不知道多少名医,还有告老的御医都被请来了,都说是油尽灯枯之象,到最后,哪怕拿着上好的老参吊命,也是气若游丝,多半时间都在昏迷,几乎是水米不进,如此拖到过了女儿的生辰,二月十三的晚上,伺候的人就发现,贾敏断了气。

    贾敏的病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尽管觉得不吉利,林家也早早就开始准备后事,一开始只是想要冲一冲,这会儿是真的用得上了。秦夫人听几个下人说着贾敏的丧仪,心情已经平复了下来的她已经开始琢磨着林家在扬州的具体情况,如今看起来,林如海尚且游刃有余,起码在丧仪上,扬州一地的大小官员,甚至是林如海的顶头上司也让亲近人前去致祭。由此可见,林如海如今官位坐得挺稳,不管怎么样,哪怕是为了教养女儿,林如海很有可能过了贾敏的孝期,就会续弦,也不知道贾家究竟是个什么意思。

    贾家这会儿又是一片乱哄哄的景象,史太君听说了丧信之后,便伤心欲绝地大哭起来,之前过年的时候,贾敏还派人给贾家送了年礼过来,押送年礼的人跟贾家人说贾敏已经渐渐好了,史太君还高兴了一把,哪知道,还不到两个月呢,贾敏就过世了,原来之前是贾敏怕史太君担心,才命下人那般说的,这让史太君更加伤心了。老太太年纪也不小了,这会儿伤怀之下,便有些不妥,慌得贾家的人连忙拿了帖子去请太医。

    不管怎么样,林家派人来报了丧,贾家史家都得作出回应,史家这边关系远一点,一家子也腾不出人手来,只得叫了大管家过去,贾家那边这样做可是说不过去,最后,新婚还不满一年的贾琏被赶鸭子上架,派去扬州奔丧了。

    当然,贾琏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将自己的表妹接过来,免得到时候姑父娶了新人,所谓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若是林家的下一任主母亏待了林黛玉,贾家又鞭长莫及,岂不是又要让老太太伤心。另外,林黛玉也是流着贾家的血脉的,林如海官路畅通,贾家如今却有些每况愈下的架势,自然需要一个纽带来维系贾家和林家的关系,林黛玉作为贾敏与林如海唯一的女儿,自然成为了最好的选择。

    不管在人家热孝的时候去接人是否符合规矩,反正贾家人对规矩体统什么的也不是那么在意,因而贾琏带着史太君的书信,便带着人直接快马加鞭往扬州去了。

    贾家的盘算秦夫人隐约知道了一点,她只觉得史太君实在是一厢情愿,似乎还打着林家与贾家两家再度联姻的主意,想到这里,她就觉得恶心,当初史太君居然想要为贾琏求娶自己的宝贝女儿,也不看看自家配不配!

    虽说表妹死了,但是这对史鼎的影响又不大,又不是同姓,还出了五服,史鼎派了人去致祭之后,便不再管这事,依旧每天上朝下朝,就在这段时间里面,殿试结果出来了。这一年点的一甲出人意料的都是没什么深厚背景的人,当然,这并不能否定他们的考试成绩,他们很快被授了翰林院编撰、编修之类的官职,直接进了翰林院,二甲三甲之后又举行了庶吉士考试,一部分留了下来,成为了庶吉士,相当于内阁预备役了,只是每三年都有一二十个庶吉士,真的入阁为相的比例也大不到哪里去。

    史鼎这天满脸喜色地回来了,秦夫人见他模样,连忙迎了上去,笑吟吟地帮着史鼎更衣,嘴上问道:“老爷这般欢喜,可是得了圣上的赏赐?”

    史鼎摇了摇头,一边宽衣一边说道:“倒不是这个,是咱们家雯儿的事情,可算是有了着落了!”

    秦夫人一喜:“真的?”

    史鼎笑道:“夫人,这等大事,我哪里会胡说呢!这还是顾阁老牵的线呢!”

    “顾阁老?”秦夫人连忙问道,“老爷,说的是谁家的孩子?”

    史鼎喜气洋洋道:“是郑家的孩子,还不到弱冠,去年的时候就中了举!”

    “哪个郑家?”秦夫人有些摸不到头脑了。

    史鼎赶紧补充道:“就是礼部侍郎郑学俭所在的郑家!”

    秦夫人眼睛一亮:“居然是这般门第?”

    郑家祖籍山西,也是

┏━┓┏━┓    
┃┃┃┃┃┃ 
┏┛┃┗┛┃━┓ 模拟器游戏下载,txt小说电子书
┃            ┃     
┃━━ ﹏ ━━┃
┗━━━━━━┛欢迎光临 ; ;  

。。 微 桌 小 说,自前朝以来,家族中总共出过二十几个进士,近百位举人,这可不是什么小数字,算起来,几乎是每一代都至少有一人在朝中为官,不管大小,起码都有了根基,由此就可见郑家的家教如何了。

    惊叹一番,秦夫人又皱了皱眉头:“老爷,这般门第,一贯自诩世家,瞧不上咱们这些人家的,咱们家雯儿一向是娇生惯养的,嫁过去之后,会不会受委屈?”

    史鼎笑道:“夫人,你听为夫将话说完,好不好!顾阁老说的其实是郑家长房嫡子郑荣,郑荣之所以拖到今天,也是因为其父母接连过世,一直守孝之故,要不然,以郑家的名头,嫁过去就是宗妇,哪里轮得到咱们家!雯儿嫁过去没有正经的公公婆婆,二房三房的长辈也不能对宗妇指手画脚,雯儿哪里会受什么委屈!更重要的是,郑荣是个洁身自好的,至今身边也没个通房丫头,郑家也不是宠妾灭妻的人家,雯儿过去就能当家作主,这再好不过了!”

    “父母双亡?”秦夫人犹豫了,“这命格是不是太硬了!”

    史鼎有些无奈:“哪有这回事,难道雯儿不是为夫的女儿吗?我都打听好了,郑荣是老来子,他父母过世的时候年纪也算不上小了!你若是不相信,正好这边只是顾阁老牵了个线,我跟郑学俭之间口头上约定了一下,咱们找个高僧,合一下八字,看看是否相合,若真的是郑荣命硬,那拼着我这张老脸,也毁了这桩婚事,夫人这下可放心了吧!”

    秦夫人虽说还有些担忧,不过想想这样也是,不管怎么样,郑家家风在那里,门第清贵,女儿嫁过去之后,就能当家作主,也没有正经的妯娌什么的要攀比,郑家一直以来最擅长的也不是念书,而是一直能明哲保身,起码郑家哪怕经历了改朝换代,如今活得依旧挺滋润,如此一来,女儿的未来无论从哪个方面都有了保障,可以说,这是目前看来最好的选择了。

    郑家那边对与史家结亲也是乐见其成的,郑学俭与史鼎是同僚,史鼎虽说是武将出身,但是为人还算谦和,性子也不差,史家虽说在郑家看来是暴发户,但是架不住史家几代的男人都很有出息,如今便是几个异姓王如今都已经降等成了郡王,兵权也越来越小了,更不用说其他的开国勋贵,一些原本的侯府如今已经与普通百姓无异,可是史家却一直保持着侯府的门第,甚至如今还是一门双侯。

    史鼐郑家不算了解,史鼎这边,史鸿也是个争气的,虽说将来势必袭爵,却知道读书上进,之前考了个小三元,在国子监表现也算出色。郑家如今官职最高的也就是郑学俭一个礼部侍郎,清贵是清贵,可是实权着实不怎么打,礼部这种地方一向就是闲人居多,很多时候,上面想要荣养某人,就喜欢将人调到礼部去。郑家下一代里面,除了郑荣,还有几个男丁,他们也是要通过科举入仕的,虽然不可能人人都能中进士,可是,要是中了进士,却因为朝中说不上话,仕途坎坷,那就不好了,史鼎如今简在圣心,年纪也不大,起码还能掌权一二十年,有这样一个亲家,对郑家子弟的仕途也是极有好处的。

    因此,顾庆明牵了线,史家和郑家很快一拍即合,各自拿出了生辰八字,找城外慈恩寺的住持方丈一测,正好是上上大吉,又有顾阁老保媒,里子面子都有了,两家都是欢天喜地,很快交换了庚帖信物,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作者有话要说:补抽:

    就在史家人为了史湘雯的婚事劳心劳力的时候,扬州那边又来消息了,贾敏没了!

    秦夫人听到消息的时候,刚刚午睡醒来,正坐在梳妆台前梳妆,吃惊得手一哆嗦,将刚刚从首饰盒里面拿出来的一个白玉镯子给磕到了桌角上,镯子上立刻出现了一道裂纹,秦夫人也顾不上了,顺手将镯子丢到一边,直接叫道:“将报丧的人叫过来!”

    秦夫人隔着屏风见了来报丧的人,几个人都是林家的下人,这会儿都穿着白色粗麻布的衣服,跪在那里回话,秦夫人叹了口气,开始询问起来贾敏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时候过世的,之前请了什么大夫,用了什么药,丧仪如何?

    能被派出来的下人一般都是口齿伶俐的,何况这些话也说过不少次了,几个下人尽管看起来涕泗横流,还是比较有条理地将事情说了。贾敏去年就卧病在床,后来就没怎么好,过年那几天还支撑着爬了起来,和林海还有林黛玉一起用了团圆饭,刚过了正月初二,便再次病倒了,林家请了不知道多少名医,还有告老的御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