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周秦演义-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走不是,无所适从。

  公孙鞅又是一笑,缓缓说道:“本府在十年前也是各位的年纪,尚未结束学业,那时就懂得一点道理。国家者,先有国,后有家。为国者,法为先。鞅不敢忘。鞅看各位并非等闲人。你我共事,鞅再求之不得。各位可以回家与父辈相商,三日后来府报道。本府自有重任。届时另有五两金奉赠,决不失言。”

  公孙鞅说话虽然客气,却没有商量的意思,也不留三兄弟说话的余地。就这样,三兄弟糊里糊涂的出了变法府。不过,有一点是清楚的,变法府给了3天的假期。

  三

  回来以后,三兄弟被引进祖父的堂室。老人端正跪坐,四人垂手侍shi立,静听。

  “吾祖非秦,百里,灭堙之。不知所以。是铭,祖之铭。慎用者矣……”

  祖父的话三兄弟都听不懂。厘族长作了翻译:

  我族的祖上不是秦国人,我们本是一个叫作百里的小诸侯国,祖上建国的时候经过丈量,正好百里,所以就叫作百里侯。百里侯后来被另一个诸侯国伐灭。我们的祖上就是那个时候逃出来,以后又经过了几次的逃散。逃散的百里人中有一支进了秦国,以后才有了我们这些后代。据说,后来伐灭我们百里侯的诸侯也被伐灭了。现在,我们无法知道百里人在哪里。

  我要告诉你们一些话。这些话一定要记住,不可忘记。这些话不是我的话,是祖上的话,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至于怎么作,那是子孙自己的事情,别说祖上没有指教过。你们已经长大成人了,或东或西自己酌量作好了。

  我们入秦的这一支百里人出过名人。这个名人叫作百里奚。百里奚曾作到相位。百里奚的政绩很好,名声也很好,百年而终。我们百里人托他的福,家族一天一天的兴旺。再后来,百里人又出了一个名人。这个人叫作百里孟明。百里孟明曾经作到大将军。有人说,百里孟明是百里奚的儿子,有人说百里孟明是百里奚的后代。

  老人讲的故事在“战国策”,在史记都有记载。记载是这样的:

  百里奚,楚国宛人,今河南南阳,曾任虞国大夫。晋灭虞,成为晋国战俘,作晋献公女儿的陪嫁奴入秦。入秦后,百里奚又逃回宛地。秦穆公听说百里奚贤能,设计用5張公羊皮将百里奚“赎”回来。秦穆公任用他,一直作到相位。

  百里孟明是百里奚关于百里孟明的故事是:

  秦得到消息,说郑国的守城士兵愿意作秦的内应。秦穆公觉得是个好机会,就派百里孟明率军队向郑国突袭。从秦到郑要翻越淆山,一路上穷山恶水,羊肠小道,穿越函谷。这是一次冒险的长途奔袭。秦军走到洛邑以东的滑国境,遇到了郑国的一位商人。这商人叫作弦高。弦高正赶了一群牛到洛邑去贩卖。弦高就假称是郑的使臣,奉了郑君的命令前来慰劳秦军。百里孟明以为消息泄漏,就转口说,秦军里不是攻郑,而是攻滑国。于是,百里孟明灭了滑国,从原路向秦撤兵。从洛邑到潼关要走千多公里的山路。一路上有多处悬崖峭壁,狭窄处只容一辆车子通过。在秦军返回的途中已经埋伏下来一支晋军。秦的3百战车,3千士兵全部死伤和被浮。以后的故事是:

  晋释放了秦军的军官。百里孟明也释放回到秦国。3年以后,百里孟明率军向晋报复,再度进淆山,埋葬了秦兵的尸体。在以后的几年里,百里孟明和“车家三良”征伐犬戎,灭了封国十二。向西开拓疆土2百里。公元前621年秦穆公死,车家三良作了秦穆公的殉葬。以后百里孟明也没有了消息,不知所终。这一次的事件轰动很大,后人有诗。诗收集在诗经里。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中行,维此中行,百夫之防。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

  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身,人其百身。

  殉葬过后,事情并没有结束。第二年,我们的先祖3百口人遭灭族。多年以后,有人分析,我们的先祖作了争夺权力的牺牲品。我们百里氏族不是秦人,是外国人,从先祖就不跟秦人联姻。权势大了,人家不放心。

  我们百里族没有被杀光,漏掉了一个男孩。这一天,这个男孩由仆人带了外出,躲过了灾难。百里族唯一的一条根长大了,长到20岁。他没有离开秦国,隐名埋姓,讨饭作工。这一年,他遇到了车家族的人。车家不敢收留他,将当年百里家族的一对仆人夫妇返送回百里后人,车家又送了一个女人给他作妻子。当年灭族时,值钱的东西彼抢劫一空,唯有一车竹书车家人送还给了百里后人。

  为了寻找报仇的机会,百里后人选中了泾阴这块地方,在车家人的帮助下,定居下来。定居以后,百里后人与仆人就不分主仆,改称姓厘。一代一代,过去了2百多年。百里后人没有得到报仇的机会,只是留下了三条铭训:

  第一,秦不可信。第二,族仇不可忘。第三,竹书不可丢。

  这篇长长的祖训讲完了。老人瘫倒在座位上,不到3天就死了。他没有看到孙儿出仕秦国。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厘氏家族(续,全书结束)


  出了厘太公的屋,三兄弟来到厘族的书房。这书房从外观看没有什么特色,,土墙,草顶,门窗破旧。进了屋才看到,屋子收拾得十分洁净。这书房分作内外两个室。外室进门是床,通室的一个大床,可供十几人跪坐读书。有一个门洞通内室。临潼地方气候适中,冬季不需要用火取暖。内室比外室小,是存书的地方。靠墙一排书架,竹书从地面一直排到屋顶。

  四人来到书房,鞋脱在室外的廊下,然后席床而跪。族长说:

  “今天,祖公已经将厘族的历史向你们交待。你们也已经长大成人,虽说是两个氏,却是象亲兄弟一样。祖公年轻的时候与你们(厘笠,厘菼)的祖父两个人一起到过楚国。他们听说楚怀王用吴起变法,觉得是个机会,可以借楚灭秦以雪族耻。谁知到了楚国正赶上楚王死。吴起也被射死在楚王身旁。一时间,楚国大乱,大扑杀。有70余族在扑杀中遭灭。你们的祖父也死在了楚国,祖公一个人逃回来。回来以后他就没有再出去过,只是闭门读书,安心的治理家业。我,还有你们的父亲,这一辈子关在家中,不得出门,直到今天。今天这个世道不走婚姻关系简直就无出头之路。这是天意,这是天意呵。”

  族长显出凄苦的神情,徐徐说:“你兄弟三人出去,也好。”

  族长进了内室,一会儿,抱了一抱竹书出来,一卷一卷的翻看,一边看一边说;

  “吴起,卫人,似殷人后代,家累万金。为了求官,倾家荡产,遭人白眼,杀人30。他说,不当卿相,绝不回卫。母亲病逝,吴起没有照料母亲。曾申与吴起断绝师生关系。吴起弃儒学兵。吴起到了魏国,魏文侯用吴起为将,连拔秦国五城。公元前406年开始任西河守27年。在任期间,治百官,亲万民,实府库,使秦兵不敢东向,韩,赵宾从,辟地四面,拓地千里。随着功绩与名望的上升终被武侯免职。吴起到了楚,先任范地守,继任楚悼王令尹。不久,楚悼王死,吴起也被乱箭射死。”

  族长往下说秦史: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与禹平水土。其玄孙曰费昌。夏桀时去夏归商,为汤御。嬴姓多显,遂为诸侯。蜚廉生恶来,父子俱以材力事纣。秦国的国君嬴姓,先人非子。传说非子的曾孙秦仲为周大夫。秦仲的孙子秦襄王护送平王东迁。秦穆公时代是公元前659年到公元前621年。公元前408年简公时实行初租禾。公元前361年秦孝公渠粱继位,当年21岁。孝公废除人殉,把国都从雍(凤翔)迁到栎阳(临潼),发布求贤令。”

  求贤令

  昔我穆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燥,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穆公之故地,修穆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读了求贤令,族长介绍商鞅:“关于公孙鞅的情况,我收集到:卫鞅,卫公子叔痤之子,痤仕卫。鞅奔秦,改名卫鞅。卫鞅经景监引见,与秦孝公谈了3次话。秦孝公决定重用卫鞅,实行变法。”

  3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厘芄,厘笠和厘菼来到变法府,被引进一个大的房间。在这里坐了30多人。这些人都是卫鞅用移杆的办法招募来的。三人坐定。卫鞅开始讲课。

  卫鞅说:“诸位看得起我,来到府下,我们就是同事了。诸位也是我的属下。望诸位谨慎处事,奉公以法,出了差错,法可是不饶人的。到时候诸位有求于我,我也是爱莫能助吆。”

  卫鞅的话说得大家笑了起来。

  卫鞅问道:“给了三天的时间,这11条都背得下来吧?”

  大家齐声:“背得下来。”

  卫鞅说:“那好,我相信诸位。经过了这次的学习,诸位就要到各地去监督变法。现在呢,就实际的演习:我好比是监督变法者,诸位好比是地方官员。诸位可以提出法的各种问题,我来解答。诸位到地方去以后也照我这样解答问题。”

  学习班一共进行了10天。下面是部分记录。

  问:“第一条,房子不够住怎么办?是不是赶到露天去住?”

  答:“本法3年实行,5年执法。3年里还只是要求,3年以后再立处罚条例。这3年里,重点是提高官员的认识。你们只听官吏的反映,一般不下到民间去。”

  问:“发现有混用非标准尺寸,斗升,斤两怎么办?”

  答:“由官吏去处罚下民。我们只处罚官吏,不处罚下民。”

  问:“怎么处罚?”

  答:“你的责任是如实上报,处罚由上司执行。”

  问:“第3条怎样执行?”

  答:“编制户籍是地方官吏的事情,我们只问数字。上下各级报来的数字相符为真,不相符为假。”

  问:“下民犯法,怎样连坐?”

  答:“民不举,官不问。连坐法由官吏执行,我们是对官吏执法实行监督。”

  问:“对无正当职业的处置也3年以后实行吗?”

  答:“由地方官吏自行处置,一般的,我们不过问。”

  问:“对入秦垦荒者是否过问?”

  答:“保护垦荒者不受伤害。诸位请明白,本法以增加赋税,增加兵源为目的。余皆其次。”

  最后3天,卫鞅讲了监督变法的具体办法和一些注意事项,这一班学习变法的成员就分头出发,去执行变法的任务。

  五

  厘芄兄弟3人分在今天的宝鸡和凤翔以北,每人一个县。厘芄所在的县略大,人口在5万户以上。厘笠和厘菼所在的县略小。在秦时,从临潼到凤翔有官道。官道供车马通行,叫作驰道。从凤翔往北走就离开了驰道,剩下的路便是步行。闲话少叙。

  厘芄到了县里,见到县令。县令是一个矮胖的中年人,笑起来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当下,厘芄交验了文书。文书是由两块板合在一起,用绳捆绑,外面涂上胶泥,叫作封泥。县令接了文书递给身旁的师爷,原来这县令不识字。师爷相当于今天的秘书。当下,师爷打开翻看,上面写道:“着建设县司法”落款是火烧的铜印,叫作火印。火印是“制法府鞅”4个篆字。

  交验文书完毕,厘芄说:“请县大人设一个办公地点,加派二名助手。”县令点头称是。

  厘芄被送到距县衙一箭之地的一处小院。进了院门,厘芄见到十分讲究的住室,想是一个深有文化底蕴的家宅。这时,一个年轻的女子迎了出来,半蹲似的问候过。进了屋门,迎面是会客室。鞋脱在门外的廊下。厘芄被引进卧室。卧室的地面分作两半。一半铺了厚厚的草垫,是床。另一半是石板地面。地面磨得平整光滑。厘芄刚刚坐定,那女子与一个十多岁的女童抬了一个木制的水盆放在地中间。这是给厘芄准备的洗澡水。

  待厘芄脱了衣服进到盆里,身体浸在温热的水中。那女子走进来,很自然的给厘芄擦洗。刚刚20岁的厘芄没有接触过女人,立刻脸涨得通红,不过,很快地冷静下来。他想到,自己已经是上派的特权官员,不再是低贱的农夫。自轻自贱等于自讨轻贱。这样想着,他任由那女子给他擦洗。晚饭过后,那女子又为他放好了被褥。

  厘芄说:“你可以去睡了。”

  女子迟疑了一下,低声说:“大人夜间当有人伺候。”

  女子这话是说由女人陪睡。厘芄却是照话理解。他以为有身份的人夜间睡觉有人端水,听候吩咐什么的,厘族的太公就是有童仆伺候。厘芄说:“那就叫女童过来睡吧。”

  这一晚,也许是白天走路累了,厘芄睡到后半夜醒来。他不知道怎样点灯,也不知道夜壶放在哪里。他喊那女童,连喊数声,竟不答应。他推女童,才知道,女童竟尿了床,身下尿湿了一片。厘芄想,就憋上半夜算了。又一想,不可。那样的话,反招人耻笑。他喊到:

  “来人,来人呵,”

  女子听到喊声,过来,点起灯。问:

  “大人,有何吩咐?”

  厘芄说:“这小童尿了。”

  女子慌忙跪下,连声说:

  “小女该死,小女该死。”

  厘芄可气又可笑,说:

  “算了,拿夜壶来,我要小解。”

  当夜无话。第二天,厘芄任由女子伺候,穿衣,梳洗,吃饭,不再在细致处费神。他处在一个陌生的环境,考虑怎样完成使命。

  清晨,刚刚起床,门外报,有人求见。厘芄象惯常那样喊了一声:

  “进来。”

  可是,得到的回答是:

  “小人不敢。”

  这时候还是女子出面,对门外说:

  “大人问,你们是什么人?有什么事?”

  门外的两个人回答:“小人在县衙勤杂,县令老爷吩咐小人来给大人当助手。”

  这时候,两个人在门外,厘芄在卧室,双方说话听得清楚。女子来回传话不过是个门面。厘芄到底是年轻气盛,提高了嗓门,喊道:

  “混帐,滚回去。”

  那两个人连说,不敢。厘芄踱到外室,门里,门外与那两个人站在对面。厘芄见是两个老者,就缓声说:

  “二位先回去吧,有事我自会到县衙去。回去就这么说。”打发走了两个老者。

  厘芄回过身来,套上外衣,打算到县衙去。女子说:

  “大人不忙去县衙,吃过饭再去不迟。”

  厘芄退回来,与女子说话解闲。

  厘芄说:“你也坐一会儿吧。”

  女子说:“不成规矩。”

  厘芄说:“坐了说话,随便些。”

  女子坐在厘芄的对面。

  厘芄问:“这里是什么所在?”

  答:“这里是县令老爷的屋宅。”

  问:“你是什么人?”

  女子脸微红,答:“我么,是老爷的伺候人。”

  这话,厘芄又没有听懂。这伺候人,相当于今天的小妾,外房,二奶。厘芄理解为家奴。他不懂得伺候人与奴婢的区别。不然的话,他就不会向女子问三问四。

  “你叫什么名字?”

  “小女子无名。”

  “无名?那,怎么称呼?”

  “随大人便。”

  “无名总不好吧,县令大人怎样称呼你?”

  “亦无名。小女子为奴以前是有名字的。为奴以后就不再提起了。”

  “何名?”

  “筏。”

  “何意?”

  “草茂状。”

  “我还是不知道这筏是何字。”

  筏欲写给厘芄看。

  厘芄问:“你会写字?”

  筏点头。厘芄伸出手让她写。她在厘芄的手上划了筏字。

  厘芄说:“筏,筏,好名字。好,我就叫你筏好了。”

  筏说:“小女子这筏跟大人的芄很相配呢。”

  “你认识芄字?”

  筏低头,说:

  “小女子原来是读书人家。父亲读书不成,后改经商。小女子母亲去世早,跟在父亲身边,因此学了几个字。”

  “后来呢?”

  “后来,父亲在此地被盗贼杀死,货也被抢了。小女子卖身葬父,落到今天的地步。”

  “县令大人对你好吗?”

  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