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傲唐-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无论是汉潼关城,还是隋潼关城,城外地形都比较狭窄,没有太多迂回的空间,密集的军士快速行进时候,不可能很快就分散开来的,他们又不知道唐军的箭矢什么时候会射出来,也只是在看到床弩射出的箭后,再紧急躲避的。但这个时候已经迟了,人和马动作再快,怎么也比不上在天空飞,又是下落势道的弩箭的速度,转眼间那长长的箭就落到了陷入慌乱中叛军的阵列中。

    床弩的箭非常巨大,以后世的长度单位测算的话,应该在一米到一米五之间,甚至更长,箭身及箭头比一般箭矢粗大好几倍,又携着巨大的速度动能而来,被射中的军士只能自认倒霉。

    “啊……”一名动作稍迟了点,并且没判断准确弩箭落点的叛军军士被一支飞驰而来的弩箭射了个正中,长长的弩箭从他腹部射入,直透整个腹腔,穿身体而过,大量的鲜血从身体两个方向的伤口处喷涌而出,瞬间染红了半具身体及身下的大地,眼见不能活了。而透过此军士的长箭,又刺入身边另外一名军士的腿上,刺的很深,这名军士在惨叫一声后,跟着身死的前面那名军士倒了下去,而几名慌乱躲避的军士,毫不留情地踩踏在他身上,痛苦的惨叫声随之连续响起来。

    另外一名还没下马的军士,一支飞射而来的弩箭射中了他的腿部,但保持着巨大动能的长箭并没就此停住,而是继续前进,透过此军士的腿,射入马腹中,刺进很深的一截。

    中箭的马儿悲鸣着受伤倒地,将身上的军士掀翻在地,这名倒霉的军士头部被马压了个严严实实,很快一命呜呼。此人没被弩箭射死,却死在了自己战马的重压之下,运气太不好了。

    随着箭矢的落下,连续的惨叫声在叛军阵列中响起来,那些被洞穿了身体的军士,几乎就在箭矢穿身而过时候一命呜呼,一些不幸的战马被粗大的床弩所射的箭矢射中,也逃不了毙命的下场。一些箭矢甚至穿透人或者战马的身体,再射入另外一人或者马上。

    床弩威力巨大,但射击精度并不是很高,一些弩箭射出后,偏的很远,甚至射到了附近的山石上,挟着巨大动能的箭矢,甚至直接裂开了一些山石,直插进石头里面。

    “加快前进速度,分散开来!只要我们攻到潼关城下,唐军的床弩就奈何不了我们了!”指挥前哨人马的那名中郎将挥舞着手中的战刀,对身边慌乱的军士大声吼道。

    他已经数次率军攻至潼关城下,也见识过床弩的杀伤力,没有太多办法躲避之下,只能下令军士分散开来,继续前进,准备集人多的优势,强行进到潼关城下,以箭矢还击!

    只要能与城头上的守军形成对射,那局势就可以慢慢转变。要是一直在这么远的距离不能前进,光床弩那巨大的杀伤力就足够让军士惊骇,甚至导致军心涣散,军士溃败而逃。

    也还好,床弩的数量有限,每次射出的弩箭数量不多,要是看准了,还是能避开的!

    在这名中郎将的命令下,叛军猫着腰,躲着不时飞过来的床弩箭矢,飞快地往汉潼关城下运动。不过依然不断有倒霉的军士被床弩射中,倒在离汉潼关城那残破的城墙很远的地方,再也起不了身。

    床弩造成的杀伤力及叛军做出的反应都落在城头上观战的李福德及庞忠的眼里,他们也知道,光靠床弩并不密集的射击,是不可能对叛军造成非常大的打击,肯定会有更多的叛军攻至城墙下面。

    最有效对敌杀伤的还是普通的弓弩,接下来该是弓箭手发威的时候了。

    汉潼关城头共有二十架床弩,每架每次能射八到十二支箭,一次齐射只能射出最多两百支箭,而两千军士一波次射击就是两千支箭,相对来说,军士手中的弓射出的箭对敌人造成的杀伤力更巨大。

    床弩可以说是一种远程打击武器,更有心理上的威慑作用,但真正解决问题的还是要靠普通的简短。床弩还在继续射击,但有越来越多的叛军军士躲过床弩的打击,往潼关城下靠近。

    “弓箭手,准备射击!”

    东门和南门城头上,李福德和庞忠几乎同时下了命令。;

第四十二章 希望危险能迟点到来() 
在李福德和庞忠的命令下达后,东门和南门方向城头上,各三百名左右的军士列阵上前,拉满手中的弓,指向天空,差不多一样的高度,随着领头郎将一声“放”的喝令,三百多支箭矢几乎同时被射出,齐射的声音非常响亮。在让人恐惧的破空声中,天空中出现一堆密集的“飞蝗”,在朝上方向飞了一阵后,慢慢调头向下,朝潮水般涌上来的叛军陈列中落下去。

    射完了一轮箭后,最先射击的三百多名军士马上退下,等候在后面的另外三百多名军士马上上前,将已经准备好的弓拉满,如刚才前面军士一样,以最大的力道将弦上的箭射了出去,甚至都没去看前一轮箭矢对叛军究竟造成了多大的杀伤。

    射出后,又马上退下,后一轮的军士又马上上前,射出手中的箭。

    射完箭后,再拔箭上弦射,需要费一定的时间,以这样两队或者三队的排列轮流射,那可以将拔箭上弦这样的时间填补掉,做到最大程度的密集射击。箭矢连续射出去,周而复始,对敌方造成最大的杀伤力。无论是在城池的攻防,还是两军的对阵时候,一般都会采取这种方式,并且指挥的将领可以依照敌情的变化,下令后续的军士调整射击角度,从不同方向对敌射击。

    潼关城内可以有效射击的区域也不大,几千名军士站在一起射击也是不太可能的!

    这样轮流射出的箭先后也只差一会,差不多在前一轮箭矢落到叛军头上时,后一轮箭矢也在头顶出现,如果以时间论的话,两轮箭落下时间最多只有十来秒钟。

    这样的密集射击,会让城下的军士躲无可躲。

    城上城下的高低落差是注定存在的,这种落差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城头上军士射出的箭能落在城头下攻城军士的头上,但城下射往城头的箭却不一定能落在城墙上军士的头上,甚至不一定能射到城墙上,城头上军士射出的箭射程肯定比城下往上射的远,这是动能、势能作用的原理,没办法克服。

    这也使得城头上的唐军可以先一步对叛军开始了射击,而攻城的人马要再前行一段距离才有机会将箭射到城头上!

    攻城的叛军也只能加快冲锋的速度,争取冲到离城更近的地方,采取措施反击,而不是被动挨打。

    随着箭矢的落下,无数的惨叫声从城下的叛军陈列中发出来,数不清的叛军军士中箭后从马上掉下,或者被射翻在地上,一些人受了重伤,一些人甚至当场丧命。叛军军士手中不是很密集的盾牌根本不能有效抵挡箭矢的射击,叛军阵型登时大乱,一些指挥的校尉、旅帅、郎将也被射中,没办法再指挥军士组成队列,而此时城头上的唐军将士射出的箭矢还在继续密集飞射而来。

    随着城头上唐军将士的箭矢不断地落下,城下快速冲击而来,准备以同样方式还击及想办法登城的叛军一茬接一茬地倒下去,连续不断的惨叫声在狭窄的潼关城东门和南门外响起。

    携着巨大动能而来的箭矢杀伤力还是挺大的,许多叛军军士在重要部位中了箭后很快倒地身亡,还有许多军士伤重倒地,并再成为下一批箭矢的打击目标,或者被同伴胡乱踩踏。许多准备攻城的军士身上插满了箭矢,有点像刺猬一样。像刺猬一样的军士差不多都失去了姓命。

    只几轮箭矢射击过后,高低起伏的城前空地上已经堆积起了数不清的尸体,许多负伤倒地、但很幸运没被射死的军士,被慌乱冲锋的同伴踩踏,最终悲惨地丢了姓命,再为尸体堆添高度。

    在城头上的唐军床弩开始射击后,惨叫声没断过,到了接下来,连惨叫声都已经不再似最初那样让人胆战和恐惧了。

    听习惯了!

    连续战事都是已方占上风,并没经历过灵宝惨败,也没在潼关城头与叛军交战过的李福德可是满心都是兴奋,一个劲地命令军士,不停地射击,要把所有攻击的叛军都射杀在城头下面。

    甚至他自己都忍耐不住,张弓射箭,把身上箭壶里的箭全部射了出去才罢休。

    李福德的箭术挺不错,箭壶里的二十支箭,竟然被他射中了十八个目标,被射中者不死也受伤。一名指挥冲锋的叛军郎将被李福德的最后一箭射了个正中,当场毙命,引得李福德的亲卫一阵欢呼。

    主将的出色表现也鼓舞了士气,一些箭术挺不错的军官,也在找机会对敌精确打击,尽拣指挥冲锋的郎将、校尉等叛军的主官射击。多名叛军主官被射杀或者射伤,叛军冲击的阵势越加混乱了。

    李福德相信,如果一直维持这样的攻势,那叛军是不可能踏上城头一步的。

    防守城南的庞忠却没有李福德这样的乐观,他可是刚刚经历了灵宝的惨败,他所率的十万人马几乎全军覆灭,逃回潼关后,身边只剩下两三千军士,心里留下了非常大的阴影。

    而且这大半年来,他在城头指挥了不知多少次防御战,深知道潼关城攻防战的残酷。

    灵宝兵败之前,潼关城内兵力充足,在数量上超过了叛军,连突出潼关城要隘的汉潼关城都有近两万兵马防守,叛军攻城时候,防守的军士可以轮换上城头作战,而且箭矢也不要担心不够用。

    但现在,汉潼关城城头才不过两千余军士,叛军攻城时差不多全部上阵了,连轮换的军士也不足。

    箭矢可以说城内贮藏的并不少,不一定会缺,但军士的体力肯定会消耗殆尽。

    张弓拉弦射箭可是很费体力的事,军士们轮流射击,连续射上十几,二十次或许可以承受,不会出现力竭的情况,但时间久了,肯定会出现拉不开弓,射不远箭的情况。

    到那时候,就是叛军开始大规模攻城,我军苦苦支撑的时候。

    危险也会在那时候出现!

    庞忠只希望,危险能迟点到来。;

第四十三章 人海战术() 
庞忠也仔细地观察叛军攻击的速度和频率,以此来制定军士射击的速度和频率。

    叛军攻击的人员减少或者速度减慢的时候,他就令军士减慢射速,让将士们体力得到暂时的调整,叛军攻击人数多或者速度加快,这才加快射击速度。

    这一点上,他比李福德更有经验,手下军士体力保存的也比李福德部好。

    在军士对敌射击的时候,庞忠和他的亲卫都没闲着,纷纷张弓搭箭,对敌射击。

    庞忠是一员经历很多战事的虎将,在镇守潼关之前跟着高仙芝到处征战,立下战功无数,很少有打败仗的时候,如今官居右武卫将军职,他右武卫将军的职务可是凭着自己的军功堆砌起来的。

    但很少有败绩的他在跟着哥舒翰出潼关作战后,却遭遇了惨败,他所领的十万人马,没好好地发挥战力就溃败了,在无法控制的败局中,他也只能在亲卫的护卫下,率一部人马突围出来。

    这是他的奇耻大辱,永生难忘的!

    面对城下叛军的疯狂进攻,他要用手中的箭,发泄心中的愤怒,挽回自己的一点点颜面。

    他的射击可以说箭无虚发,每箭必定会射中一名叛军军士,被他射中的叛军军士,不死也是重伤。

    “将军,你已经射杀了十名叛军,射伤了十八名!”一名手下的亲卫在庞忠射光了两壶箭后,小声地报告战果。

    庞忠的个人战果是很辉煌的,但这也只是他为了发泄心中的恼怒而狠命射击的。

    在射光了箭壶中的箭后,他也就停了射击,留心观察战事的进展情况来。

    在留心观察的过程中,他也发现了叛军攻击的规律,那就是每波攻击都是以数百人的规模进行,而且很分散,一波接一波而来。庞忠马上明白,叛军是想以这种攻击方式消耗我军的箭矢,损耗城头上军士的气力,为最终大规模的攻城行动做铺垫。

    只要城头上的守军出现力气不济的情况,叛军的攻势马上就会更加密集。

    明白了这一点,他也马上再做了另外的安排,减少现在每波射击的军士数量,减到每队两百人,并令军士射击的时候,要精确瞄准,尽量给予叛军以更大的杀伤力。

    他准备在叛军人数增多,攻击频率加快之时,将两队两百人的军士合成一队,加大射击的密度,给予更多的杀伤,决不让叛军有机会登城。

    庞忠很有经验,为知道与人数占优势的叛军对攻,不采取一些非常措施是不能最终取胜的!

    在制定策略上,他比李福德有经验!

    比李福德更有经验的人很多,指挥攻城的崔乾佑就是其中一个!

    “报告副帅,唐军的箭矢非常密集,我军伤亡惨重!”

    据汉潼关城约两里地的一个山坡上,指挥前军的崔乾佑正骑在马上观察着汉潼关城前的战事情况,一名手臂上中了一箭,血流不止的军士快马而来,向他报告了这情况。

    崔乾佑没回话,只是微微地点点头,刚才第一波冲击的情况他都看到了,两个方向各五百余人的冲击队伍到现在只剩下不到两百人,两个方向都差不多,而唐军先后只射出了三轮箭,也就是说,唐军三轮共五千多支箭,就夺去了差不多五百余名军士的姓命,唐军的箭矢杀伤力不是一般的大。

    崔乾佑当然知道这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他清楚攻打潼关城的时候只能用军士的命去填,甚至寄希望于用军士的姓命换取城头上的守军将箭矢射尽,力气耗尽。

    那样攻城的军士才有可能进行有效还击,及至登城!

    唐军总有力竭和箭矢用尽的时候,这个时候才是他们反击的机会。

    因此他也只能咬着牙下令,让后续的军士继续往前冲,并伺机还击!

    命令由军士飞快地传递下去,崔乾佑也继续站在山坡上观战,他心里也在咒骂着潼关这个鬼地方。

    他麾下有好几万将士,但现在能在几个方向攻城的,也只有几千人。其余的却是没办法冲上去,地形太狭窄了。要是潼关城地形不是这般险峻,他相信此时的战况完全不是这样,他麾下的军士肯定有很多人已经攀着云梯登城了。但现在,能冲到城墙下的军士都屈指可数,即使有人侥幸冲到城墙下,也马上被城墙上的唐军射杀,将士们所带的云梯,也横七竖八地扔在潼关城前,没有一架立在城墙上。

    当然这也是他无奈的感慨,要是在能在潼关城下展开更多的兵力,也不会出现近十万大军连续攻了近六个月,依然望关兴叹的事,说不定长安早已经被攻下了,更不要说潼关。

    在几个月攻击潼关无果后,安庆绪、崔乾佑、田乾真等将领在商量攻城策略时候,制定出了一条没办法的办法,那就是以数百或者上千人规模的人马,连续不间断地攻城,以此消耗城头上唐军军士的体力,消耗城头上的箭矢,并找准机会登城。

    在灵宝之战之前的连续攻城行动中,指挥前军的崔乾佑都是采取了这样的方式,但却没收到效果。因为潼关城内贮存的箭矢数量太多了,而且还从长安方向源源不断地运来,而潼关城内防守的唐军军士数量非常多,可以源源不断地补充轮换,最终的结果就是苦攻六个月无果。

    最终他们还是通过示弱的手段,成功地诱引哥舒翰出城作战,在灵宝重创唐军。

    灵宝大捷后,无论是安庆绪还是崔乾佑或者田乾真,都认为潼关的守军已经无斗志,只要他们大军开赴城下,唐军不开城门投降就是一窝蜂地逃走,却没想到还是遭遇了与先前一样的抵抗。

    但崔乾佑心里的想法已经与以前大不一样,他清楚,现在的潼关城内守军数量肯定不足,非常的不足,是经不起消耗的,只要在唐军后援人马未抵达前,连番对潼关展开攻击,城头上的守军是守不住潼关城的,他用军士的尸体可以消耗光城头上唐军将士的体力,用手下人马的尸体都可以当云梯!

    因此崔乾佑也下令,不计伤亡地连续进攻,采用人海战术,要是有畏战不前者,杀无赦!

    在崔乾佑的命令下,叛军前赴后继地往前冲!;

第四十四章 真正的战场() 
感谢d5432书友的打赏!

    ---------------------

    杨曦站在隋潼关的城头上,眼睛几乎没什么眨动地看着汉潼关城方向的战斗。

    隋潼关城的地势比汉潼关城高上一截,站在隋潼关城的城门楼上观望,除了汉潼关东南方向城下的情况看不太清楚外,其他地方的情景可以说一览无余。

    站在城门楼上观战的杨曦,基本能看清楚叛军冲击及城头上大唐军队还击的情况。

    如果说李福德此前的几次伏击战已经让杨曦初步见识了冷兵器时代的战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