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时空-解放-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2月31日中央要求切实着金计划生育工作。 

  1975年 

  1月13日 周恩来提出,本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1月14日 新华社报道,四川省开发天然气取得新成就。 

  1月15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红麻、黄麻实现自给自足。 

  1月25日 降低半导体收音机零售价格。 

  2月3日 景山发电厂首次应用电子计算机控制10万千瓦燃煤气轮发电机组成功。 

  2月4日 我国最大的水电站――刘家峡水电站建成。 

  3月29日 高能加速器研制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 

  5月30日 我国第一次发现古生界地层油田。 

  5月31日 国务院界定出口黄金,引进铜、铝、橡胶、涤纶等原料。 

  7月5日 我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铁路建成。 

  7月8日 秦皇岛至北京输油管道建成。 

  7月19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化肥产量显著提高,上半年增产的化肥可增产粮食100多亿斤或3000多万担棉花。 

  7月28日 新华社报道,全国铁路上半年货运量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8月8日 河南地区特大暴雨,国家拨7亿元救灾费。 

  8月19日 国务院决定2亿美元进口。 

  8月19日 无偿援助柬埔寨6亿元物资。 

  8月30日 新华社报道,最近三、四年来,每年有一大批电站建成投入生产。 

  9月1日 新华社报道,我国今年早稻丰收,单产、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9月3日 新华社报道,截止到1974年底,我国小水电发电量占总量的三分之一。 

  9月14日 新华社报道,一亿只广播喇叭连接千村万户。 

  10月7日 水稻培育出新品种,亩产达千斤左右。 

  10月27日我国成功进行一次核试验。 

  11月17日我国原盐丰收,创历史最好水平。 

  11月26日我国成功发射回收式地球卫星。 

  12月24日焦枝铁路通车。 

  12月39日新华社报道,我国农业连续13年全面丰收。 

  1976年 

  1月21日 又一艘万吨级浮船坞";华山号";研制成功。 

  3月13日 大型火力发电厂――莱芜电厂投入生产

  3月22日 邮电部门发展传真通讯技术。 

  4月15日 广交会开幕 

  4月21日 京沪杭载波电缆投产。 

  4月24日 6011米超深井打成。 

  5月1日 从事海洋地质调查工作的人数比1965年增加倍,调查工作发展到黄海、东海和南海。 

  5月12日 有点职工建成全国微波通信干线。 

  6月6日 第一座现代化10万吨深水油港大连新港建成。 

  6月29日 上海黄浦江上第一座公路、铁路双层铁轨建成通车。 

  7月6日 人工培植的小黑麦在我国西南、西北、华北推广。 

  7月6日 滇藏公路建成通车。 

  7月22日 新华社报道,全国夏粮总产量创历史新水平。 

  7月23日 沿海铁路干线津沪复线工程提前接轨。 

  7月28日 唐山地震。 

  8月7日 北京至山海关铁路修复。 

  8月23日 第一艘五万吨级远洋油轮";西湖号";在大连下水。 

  9月9日 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逝世。 

  10月5日 现代化化纤联合企业――福建维尼纶厂建成。 

  11月16日新华社报道,全国80%以上的县建立水泥厂,产量比1965年增长倍。 

  12月10日江南9省已探明的煤炭储量比文革前增长了2倍。 

  12月11日告诉大型通用集成电路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 

  日报》等各种新闻渠道;刊登朱德的这份电报;广泛向各方面宣传;弄得重庆舆论哗然。

  熊向晖7月4日收到朱德的电报后;当即送给胡宗南。胡极为震惊;看了两遍;又让熊念了一遍;紧皱着眉头说:“共产党这一手太厉害;我们的‘闪击延安’计划;他们怎么知道的?”

  熊向晖说:“究竟是谁泄的密;此事一定要一查到底!”然后;他又煞有介事地说;“从朱德的电报上看;河防大军向西调动;可能由于弹粮运输有所暴露;但共产国际解散;委座是不许公开评论的。闪击延安行动;是委座亲自掌握的绝密行动;胡先生只让西安有关人员和参战部队师以上将领知道;绝不会道路纷传。一定有人泄密;透露给共产党。”

  胡宗南急得团团转;拍着脑门说:“怎么查;怎么查?”

  熊向晖认真地说:“请胡先生指定专人;将参战部队知道这一机密的人;列出名单;秘密审查。表面上若无其事;不要打草惊蛇;免得泄密的人知道后逃跑。但从现在起不要让涉嫌的人参与机密;特别不要让他们知道这一仗打不打;防止再泄密给共产党。”

  胡宗南连连点头;当即命熊向晖找来特务头子刘大钧;交代密查###间谍的任务。

  胡宗南生性多疑;每逢这种场合;从不让第三者在场;熊向晖知其特点;主动退出;所以没能探到胡宗南到底怀疑何人。不过;当日晚;胡宗南通知熊出席长官部召开的讨论“这一仗到底打不打”的高级幕僚人员会议;可以证明他当时还没有怀疑熊向晖。

  当晚的会议讨论得十分热烈;并出现了两种尖锐对立的意见;一种主张打;理由是不能坐失良机;另一种主张不打;如日军趁火打劫;无法善后;所以坚持按兵不动;听候委座指示。

  岂知胡宗南却提出了第三种意见;他说:“不能坐待指示;应为委座分忧。我们要主动提建议;委座原定闪击、偷袭;不料###采取非正规手段;利用朱德电报大肆张扬。如按原计划进行;不但日军可能乘隙而入;而且定会受到盟邦责难。委座出任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盟邦对国军期望很高;可惜国军长期未打胜仗;###就宣传国军不抗日;只有他们抗日。此时进攻陕北;将给###口实;损害委座声誉;美国可能转而支持###。我们只能停止行动;恢复原态势。”胡宗南说罢;当即令参谋长起草电报;由他核发报蒋。

  蒋此时被弄得焦头烂额;心情烦乱;已无心权衡利弊;收到电报后立即复电;同意罢兵;但要查明有无“泄密”、“通匪”之事。胡宗南于8日下令收兵;先遣人员返回原建制。

  一场“闪击延安”的闹剧;未经报幕;便悄然收场。

  熊向晖提醒周恩来注意胡宗南的敬酒之计,周恩来与酒客们周旋;既巧妙地批评了“闪击延安”的阴谋;,达到了团结胡宗南的目的。周恩来一句“这几年你辛苦了”,感动得熊向晖热泪滚滚

  按原计划;周恩来、邓颖超、林彪等百余人由重庆返回延安。

  7月9日;“闪击延安”风波刚平;胡宗南获知周恩来路过西安;事先要熊向晖办了两件事:一是通知陕西省主席熊斌等;如周恩来来约谈;应矢口否认他有进攻边区的意图;二是指定政治部主任王超凡;在小雁塔安排酒会;招待周恩来、邓颖超。从西安黄埔六期以上将级军官中选出30人;各偕夫人出席陪同;对周以师礼相待;制造友好气氛;多敬酒;最好把周灌醉。他还规定;在酒会上;对周称周先生;对邓称周夫人;对蒋不称委座、总裁而称蒋委员长;对他本人称胡宗南同志。

  招待酒会于7月10日下午举行。邓颖超因身体不适推辞了这次宴请。胡宗南叫熊向晖坐他的专车;代表他去七贤庄八路军办事处迎接周恩来。

  周恩来一见熊向晖便认出了他;但为了他的安全;周恩来故作不认识;问他姓名;熊向晖也不敢表示亲热;通报了自己的名字。周恩来紧握熊向晖的手;两人朝门口走去。熊向晖则在出门前用英语小声地叮嘱:“请小心;提防被灌醉。”周恩来会意地点点头。

  车子来到了小雁塔;胡宗南迎候在会场外;周恩来下车后;他恭敬地向周恩来敬礼;陪同走进会场。王超凡向环坐在四周的作陪者发出“起立”的口令;周恩来挥手致意。

  王超凡致欢迎词;结尾时他说道:“请在座的黄埔同志先敬周先生三杯;欢迎周先生光临西安。请周先生和我们一起;祝领导全国抗战的蒋委员长身体健康!”他高举起酒杯说;“现在请干第一杯!”

  周恩来举杯起立笑着说:“王主任提到全国抗战;这很好!全国抗战的基础是国共两党的合作。蒋委员长是国民党的总裁;为了表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诚意;我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愿意为蒋委员长的健康干杯。各位都是国民党党员;也请各位为了毛泽东主席的健康干杯!”

  周恩来的提议让胡宗南愣了一下;在座的陪酒者不知所措。周恩来依旧笑着说:“看来各位对我的建议有为难之处;我不会强人所难的。这杯酒就免了罢!”

  胡宗南还没回过神来;周恩来就放下了酒杯;似乎什么都没发生过;依然谈笑风生。倒是胡宗南被周恩来将了一军;有点神不守舍。

  不一会;又来了十几位将军举杯向周恩来走来;为首的说:“当年我们在黄埔军校学习;周先生是政治部主任;同我们有师生之谊。作为周先生的弟子;我们每人向老师敬一杯!”

  周恩来接过话说:“胡长官虽然刚刚讲今天不谈政治;但这位将军提到我当年是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作为政治部主任;就不能不谈政治。我请问胡长官;这杯酒该不该喝?”

  胡宗南恼怒地望了望这些人;对周恩来说:“他们都是军人;没有政治头脑;酒就让他们喝;算是罚他们。”

  这些将军们只得遵命干杯。周恩来微笑着同他们一一握手;问了每人的姓名、职务。他们个个受宠若惊;面露喜色。

  周恩来继续与胡宗南交谈着;隔了一会儿;又来了一批夫人。其中有一位看着稿子发言:“我们久仰周夫人;原以为今天能一睹她的风采;想不到她因身体不适不能光临。不过;她虽没来;但有周先生在;我们各人敬她一杯;请周先生代劳。我们祝她尽早康复;回延安一路顺风。请周先生不要回绝。”

  一直是笑容满面的周恩来严肃起来;他说:“这位夫人提到延安;我要顺便说几句;前几年;延安人民连小米都吃不上;经过自力更生;发展生产;日子比过去好;但仍然很艰难。如果让邓颖超同志喝这样的好酒;她会感到于心不安。我尊重妇女;也尊重邓颖超同志的心情。请各位喝酒;我代她喝茶。这样;我们彼此都尊重。”

  夫人们举起酒杯一口干了;周恩来以茶代酒;回敬了她们。胡宗南摇头叹息;一脸无奈。

  酒会就要结束时,周恩来举杯说:“我感谢胡长官的盛情款待。昨天,我到西安看到了朱德总司令7月4日给胡长官的电报。里面说,胡长官已将河防大军向西调动,内战危机有一触即发之势。今天,我问胡长官,有没有这回事?胡长官说,那都是谣传。他没有进攻陕甘宁边区的意图,他指挥的部队也不会采取这样的行动。我听后十分高兴,我想大家也会和我一样高兴。我借这个机会,向胡长官及各位将军和夫人们敬一杯酒。我希望我们能一起努力,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进步,打败日本侵略者,收复南京、上海,收复北平、天津,收复东三省,收复所有被日寇侵占的中国山河土地,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独立、自由、幸福的强大国家!同意我的建议的,请干杯!不同意的,我仍是那句话,决不勉强。”说完,他一饮而尽。在场的所有人也都跟着干杯。

  酒宴结束后,胡宗南陪周恩来向外走去,说:“我让熊秘书代表我接周先生,也让他代表我送周先生。”

  熊向晖上了车,坐在周的左侧。车启动后,胡宗南行注目礼,周恩来向他频频挥手。

  途中,周恩来告诉熊向晖说:“刚才我告诉胡长官,送他延安出版的书报杂志,到七贤庄就让他们找一些,请熊秘书等一会儿,顺便带给胡长官。”他用左手握了握熊向晖的手。熊向晖明白,周恩来有话要跟他说。

  周恩来领着熊向晖到七贤庄里院的一个小屋,关上了门,再次紧握着熊向晖的手说:“这几年你辛苦了。”简单的一句问候,竟让熊向晖热泪盈眶,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周恩来说;“时间紧迫,只能有一刻钟时间,我要问你几个问题。”

  熊向晖擦了擦滚到两颊的泪珠,点点头。

  周恩来问道:“蒋胡会不会进攻边区?”

  “这要看全局,1939年蒋让胡移驻西安镇守大西北,给他十六字战略方针:东御日寇,北制###,西防苏俄,内慑回马。”

  周恩来点点头,继续问:“胡###坚决不坚决?”

  熊向晖告诉周恩来,胡受蒋重用后,有知恩图报之心,蒋抗日他拥护,蒋###他支持。对边区,他构筑了自宜川沿黄龙山北麓经洛川至甘肃环县的封锁线,盘查甚紧,多方与共产党争夺青年,他同戴笠关系极为密切,可指挥军统,井自建了特务机构,侦察、破坏共产党。他在西安劳动营关押共产党员、“嫌疑犯”及异己分子,还利用叛徒办###刊物。

  熊向晖又说,“不过,我发现他把你1936年9月1日写给他的信一直珍藏着。他曾给我看过,对‘兄以剿共成名,则以兄尚未成民族英雄为憾’很感慨;他反对降日,痛恨汪精卫之流。日美开战后,他请示过河反攻,蒋未准。黄埔杜聿明等率远征军出国作战,他很羡慕。他要我起草讲话,着重要求做革命军人,鼓舞抗日斗志,强调民族气节,反对贪污腐化,###的调子不突出。去年,中共中央通过王世英邀他访延安,他很想去协调关系,可是蒋又不准。这次蒋命他闪击延安,虽事情败露,他也可蛮干,可是他没有,而是主动请蒋准予罢兵。”

  周恩来笑笑说:“这些说明他的两面性,他既想抗日又要###。在军事上,他仍将把‘东御日寇’放在第一,而将‘北制###’放在第二。”接着告诫他说,“胡宗南生性多疑,要取得他的信任不是容易的事。你一定要特别注意,身在虎穴,必须要小心谨慎。你是党的一枚战略棋子,对党要忠诚,对敌要圆滑;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大不抓小,注意战略动向,主要着眼于保卫党中央。”

  周恩来看了看表,时间不允许他们再聊下去了,他紧紧地握了握熊向晖的手,依依不舍地说:“我不送你了,我们胜利后再见。”

  熊向晖告别周恩来,此时,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的几个人将几捆包装好的延安出版的报纸、杂志送到了熊向晖的车上,又给了他几本没有包装的杂志。这是周恩来的精心安排,他是怕熊向晖在八路军办事处的短暂逗留引起敌特的注意。

  周恩来一行于7月13日离开西安,军统西安站为了表明用尽职守,给胡宗南送去了综合报告。其中提到有一人坐胡宗南的专用汽车到七贤庄接送周恩来,时间都有详细的记录,并提到走时带了几大捆东西。

  胡宗南看了这份报告,哈哈大笑,高兴地说:“周恩来在西安的一举一动都逃不出我的眼睛。”

  周恩来遗失了重要的小本子,熊向晖面临身份暴露的危险;新婚蜜月,熊向晖夫妇刚到杭州就遇上了军统特务要带他去见胡宗南。吓得熊向晖一身冷汗

  抗战胜利后,胡宗南官运亨通,蒋介石调整各战区时,他被任命为第一战区司令长官,晋升上将军衔,得到了一枚大勋章。

  从重庆受命后回到西安的胡宗南,兴致勃勃地邀请了几个心腹,为他大喝庆功酒,熊向晖也在其中。酒宴之上,三杯酒下肚后,胡宗南便飘飘然起来,他用神秘的口吻对几个心腹说:“我要告诉你们一个绝密的消息,在重庆委员长私下对我说,半年后国民政府要由重庆迁到南京,一年后国民政府要学美国的体制,成立国防部。”他得意地说,“委员长说,这第一任的部长非我莫属。他要我从现在起,为建设军队和国家出几个高招、绝招。我想了许久,向委员长建议说,派人出国留学,为建国建军培养人才。委员长听了很满意。”他举起酒杯,招呼说,“来来来,为我的高招干杯!”说罢,一仰脖子喝了个精光。

  心腹们当然一顿吹捧,争着向胡宗南敬酒,一杯接着一杯,转眼胡宗南喝了有半斤,他又说:“我计划第一批派16个人出去,”他指指身边的熊向晖说,“当然少不了你,我要你去美国好好深造深造、镀镀金。我如果当了国防部长,你就是我的部长助理,我要让你戴中将军衔。你觉得怎么样?”

  熊向晖回答说:“谢谢胡司令栽培。我一定听从胡司令的安排,忠心耿耿地为党国效力。”

  “好好好!”胡宗南一个劲地点头,“这个态度就对了。”

  出国的手续必须到南京去办,熊向晖的未婚妻家也在南京,他便离开西安,抵达南京后住在卫巷32号。离开西安前,他向党组织及时报告了这一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