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时空-解放-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妓院、茶肆、旅馆等等,在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生意兴隆,一直持续到60年代末,而当时从事过为美军提供性“服务”的日本年轻女性,估计达数十万之众,相当于日本的人口来讲,几乎是把一代青年女子都献出去了。

  当时世界评论说,日本已经成为一个卖春的国家。

  蒋介石两拒接收琉球群岛 事后大为后悔(转帖)

  【背景】

  二战进入反攻阶段1943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始进入反攻阶段,随着意大利的无条件投降,纳粹德国的覆灭已成为时间问题,对日作战开始成为同盟国的作战重心。为此,美国总统罗斯福决定召开由美、英、中、苏四国首脑参加的开罗会议,以加强反法西斯联盟,协同对日作战。

  由于蒋介石一向对苏联不友好,斯大林反对将中国列为四大强国,加上又瞧不起蒋介石,不愿与蒋会面,故对罗斯福的倡议迟迟未予答复。斯大林的态度和想法,使罗斯福颇感意外。

  考虑到斯大林与蒋介石的矛盾,罗斯福决定将四巨头会议分两次开,即先在埃及开罗开中、美、英首脑会议,然后再在伊朗德黑兰开美、英、苏首脑会议。这一想法得到中、英两国的赞同。

  1943年11月9日,罗斯福致电蒋介石,告知他在两三天内去北非,请蒋介石和英国首相丘吉尔与他在开罗会晤,希望蒋介石11月22日抵达开罗。蒋介石接到电报后,认为这是一个废除不平等条约,恢复中国国家利益的好机会,于是要求手下官员拟订会谈方案。其中涉及中国政治方面的方案包括:战后将东北、台湾及澎湖列岛交还中国,并无偿接收南满铁路与中东铁路等。蒋介石对这个方案甚为满意。11月18日上午,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以及国防最高委员会秘书长王宠惠、美国在华军事将领史迪威和陈纳德等20余人,从重庆白市驿军用机场分乘两架飞机飞往埃及。

  【经过】

  建议共管一拒琉球

  开罗会议于1943年11月22日—26日召开,其间蒋介石与罗斯福会谈了4次。11月23日晚,蒋介石带王宠惠与罗斯福单独会谈,在谈到剥夺日本在太平洋侵占的岛屿时,罗斯福想到了琉球群岛。他对蒋介石说:“琉球系许多岛屿组成的弧形群岛,日本当年是用不正当手段抢夺该群岛的,也应予以剥夺。我考虑琉球在地理位置上离贵国很近,历史上与贵国有很紧密的关系,贵国如想得到琉球群岛,可以交给贵国管理。”罗斯福突然提出将琉球群岛交给中国,大大出乎蒋介石的意料,不知该如何回答。过了老半天,他才对罗斯福说:“我觉得此群岛应由中美两国占领,然后国际托管给中美共同管理为好。”蒋介石这么一说,罗斯福觉得蒋介石不想要琉球群岛,故未再往下说。

  琉球群岛位于中国台湾岛和日本九州岛岛之间,包括先岛诸岛、冲绳诸岛、奄美诸岛、土噶喇列岛、大隅诸岛等岛屿,面积约4600平方公里。12世纪琉球群岛上出现了中山、山南、山北3个小王国,公元1372年开始向中国明朝进贡,国王分别受明朝册封,官民与明朝往来十分频繁。此后,该群岛又形成了统一的琉球王国,但仍向中国封建统治者朝贡。1609年,日本萨摩藩诸侯岛津氏用武力征服琉球。此后,琉球王虽向明朝与萨摩藩同时进贡,但国王仍受中国册封,而且一直延续到清朝。琉球国王一直受中国册封,在交往中又偏重中国,日本统治者对此极其不满,十分担心琉球归并于中国。1872年,日本明治政府未与中国商量,强行废琉球王国为琉球藩。1879年,日本又强行吞并琉球藩设置冲绳县。

  日本对琉球的强行侵占,曾引起许多国家的不满,琉球人民也曾用各种方式进行过反抗,但都失败了。琉球群岛系中国的东大门,历史上又与中国关系密切。罗斯福想把日本用武力侵占的琉球群岛交给中国,自然有他的考虑,但由于蒋介石的犹豫态度,罗斯福第一次提出的这一建议没有成功。

  惧怕日本二拒琉球

  11月25日,蒋介石与罗斯福再次会谈时,又谈到了琉球群岛。罗斯福说:“我反复考虑,琉球群岛在台湾的东北面,面向太平洋,是你们的东部屏障,战略地位极其重要。你们得到了台湾,如不得到琉球,台湾也不安全。更重要的是,此岛不能让侵略成性的日本长期占领。是不是与台湾及澎湖列岛一并交给你们管辖?”蒋介石见罗斯福又提到这个问题,想到琉球被日本占领了多年,在国内草拟的谈判方案又不含琉球问题,变得十分犹豫。罗斯福见蒋介石半天不作声,以为他没有听清楚,又补了一句:“贵国要不要琉球?如果想要,战争结束了,就将琉球群岛交给贵国。”蒋介石犹豫再三,最后答复道:“琉球的问题比较复杂,我还是那个意见,中美共同管理为好。”罗斯福心里明白了:蒋介石是真的不想要琉球群岛。蒋介石对琉球的态度,让罗斯福感到不可思议。

  自此以后,罗斯福及美方的其它人员在蒋介石面前再也不提琉球的事了。

  蒋介石当时为何不要琉球群岛呢?据后来跟随蒋介石到开罗的国民党官员们分析,他去开罗,主要是争东北、台湾及澎湖列岛,没有争琉球的方案,蒋介石认为能将东北、台湾及澎湖争回来就足够了。另一个原因是日本是亚洲强国,蒋介石怕中国得到琉球后,日本日后找中国扯皮,中日两国再结新怨。

  由于蒋介石坚持不要琉球群岛,故《开罗宣言》在写到日本应归还中国的领土时,只提到“日本所窃取中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只字未提琉球群岛。

  【后果】

  美国日本获得利益开罗会议结束后,蒋介石才回过味来,开始后悔没有接收琉球群岛。蒋介石觉得这件事说出去有损他的形象,于是叮嘱王宠惠说:“此事不要往外说了。如果有人问此事,就说我们没有条约、根据,提不出理由。”尽管蒋介石对王宠惠千叮咛万嘱咐,但王宠惠回到重庆后,还是向极少数关系密切的国民党要员透露了罗斯福要将琉球群岛划入中国的事。此事在国民党高层传开后,许多人跑去找王宠惠询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王宠惠怕事情搞大了难以收场,再也不敢讲出实情。此后,国民党的文件、档案、杂志、图书一提到琉球问题时,都说因无根据,故中国在开罗会议上未提琉球群岛的问题。

  1945年3月26日,美军发起冲绳战役,并在3个月后占领了琉球群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朝鲜战争的爆发,美国改变了对中日两国的态度,开始扶植日本为其亚洲战略服务,美国在琉球群岛问题上的立场也发生了重大改变。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公开承认日本对琉球群岛的完全主权。1972年,美国将琉球诸岛交给日本。随后,日本完全控制了琉球群岛。

  1962年3月19日,台湾《联合报》记者司马桑敦得知美国政府马上要公开承认日本对琉球群岛的主权时,他发表了一篇文章,指责国民党政府在开罗会议上太马虎,不提琉球问题,以致本该归中国的琉球落入日本之手,使中国的东部海防被撕开一道大裂口。

  司马桑敦的文章引起了各方的注意,为了使此事不至扩大,蒋介石亲自出面辩解。他在一次国民党的高层会议上说:“实际上,琉球与台湾,在我国历史上地位不同。我们当时(开罗会议)认为琉球是我东海的屏障,军事重要性较大。我们同意,应由中美两国经过联合国之委托程序,实行共管,又以为此非当时紧急之事,故曾表示将来再说。”罗斯福两送琉球群岛被他拒绝的事,他却一字未提。

  蒋介石不要琉球群岛,日本深受其益,美国也获得了大利。今天这一地区复杂的政治军事态势,以及各种资源的纠纷,都是在这次安排的大框架下产生的。 

  我党打入敌人内部最高情报官吴石纪事

  吴石,字虞薰,1895年8月生于闽侯县螺洲乡(今福州仓山区螺洲镇)人,自幼怀有以身许国之壮志。

  1911年,正在福州开智小学读书的少年吴石,听老师在课堂上谈到黄花岗72烈士中有19人为福建英杰时,激动得数夜难眠,毅然决定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学生军。1913年3月末,宋教仁被袁世凯派人暗杀,在武昌预备军官学校深造的吴石闻讯义愤填膺,欲约闽籍同学回乡参加倒袁运动,后因海上交通断绝而未能成行。同年7月,李烈均在江西反袁宣布独立,同窗雷彪赴九江参加起义,失败后被捕牺牲,吴石冒着生命危险,在校内秘密召集闽赣同学举行追悼会。' 转自铁血社区 '

  毕业后,满腹才学的吴石被保送到保定军官学校,与张治中、吴国桢、白崇禧、刘建绪等同学,其中与白崇禧交情最深。稍后,吴石以保定军校状元身份,留学日本炮兵学校、陆军大学,毕业成绩也都名列榜首,被称为“十二能人”,即:能文、能武、能诗、能词、能书、能画、能英语、能日语、能骑、能射、能驾、能泳。

  学成回国后,吴石曾在陆军大学任教多年,撰写过《兵学辞典》、《孙子兵法简编》、《克罗则维兹兵法研究》、《左传兵法》、《新技术之研究》、《抗日新战法》、《历朝武学集解》等专著,但由于其政治背景属于“桂系”,国民党始终不肯给予带兵实权,立志做杰出军事家的他,经常流露出报国无门的愤懑、失望的情绪。

  1940年底,白崇禧推荐其任第四战区中将参谋长,终于实现上阵杀敌的愿望。

  在柳州,吴石重逢了睽违20余年的同乡好友、时任第四战区长中将军法执行监吴仲禧,后者已于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夕秘密加入中共。他们一见如故,推心置腹。解放后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的吴仲禧曾忆道:“他对共产党人是有好感的,在武汉时听过周恩来演讲,同叶剑英有过交往,还曾建议白崇禧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印发给各战区部队长官阅读。”

  另据后来任广州市政协主席的原第四战区参谋处情报科上校科长陈一林回忆:吴石当年还救过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1942年底,广西镇边县政府急电四战区,说抓到一个像日本间谍的越南人,吴石下令先送到柳州长官部来。在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后,吴石以礼相待,并让他在柳州组建越南民族同盟会,举办军政干部培训班。

  1943年至1944年,吴石亲自部署了桂柳大会战,保卫了独山至百色一带战略要地。同时,还指挥了保卫中越边境保卫战,以固守反击战术与敌军殊死搏斗,确保了广西龙州至靖西岳圩中越边境广大地区不被敌人染指。' 转自铁血社区 '

  抗战期间,吴石还联系闽侨参与抗日救亡,他以福建旅桂同乡会作为桥梁,吸引南洋华侨青年来桂参军。陈嘉庚先生率团回国慰问路经桂林时,与他相谈甚欢,吴石一再要求陈先生多为抗日出钱出力

  1944年,日军大举进攻湘桂,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吴石所部虽一再电请当局增调重兵,但蒋介石为了北扼###,南灭异已,不发一兵一卒,导致桂柳大溃退。当时天气极冷,上有敌机轰炸,后有日寇扑来,大批难民病死冻死饿死炸死在逃难途中。吴石逐渐看透了国民党的腐败本质。

  抗战末期,吴石调任重庆军政部部长办公室任中将主任。这时候,上海地下党组织负责人潘汉年等人,指示吴仲禧设法通过吴石的关系在国防部内找一个实职,以便更好地开展情报工作。是年9月,经吴石帮忙,吴仲禧被国民党国防部委任为监察局中将首席监察官。

  1947年至1948年间,解放战争已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此时,吴石因不满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开始倾向革命。他知道吴仲禧正在进行一些秘密工作,也就主动提供条件,给了他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不久后,吴仲禧介绍吴石参加“民联”,直接受中共地下党员何遂(解放后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司法部长)领导,单线联系,以其中将的特殊身份为掩护,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948年6月淮海战役前夕,吴仲禧改任国防部中将部员,被派往“徐州剿匪总指挥部”。吴石亲笔写信给他的学生、“剿总”参谋长李树正,请李多加关照,给予方便。吴仲禧到任时,出来接待的李树正见信格外客气,亲自带他到总部的机要室看作战地图。吴仲禧暗中把部队驻地、番号、兵种及主要部署记录下来,托病回后方就医,赶到上海把情报向潘汉年汇报。

  1948年秋,人民解放军挥师逼近南京,蒋家王朝摇摇欲坠。当时,国民党国防部史政局尚保存有500箱重要军事机要档案,白崇禧、陈诚主张直运台湾,而局长吴石却建议暂移福州,理由是:福州有“进则返京容易,退则转台便捷”之利。' 转自铁血社区 '

  原来,吴石已得悉自己将出任福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打算一旦时机成熟就发动起义,将这批绝密资料悉数献给新中国。于是,吴石派随从参谋王强等人押送,于1948年12月下旬将机要档案运抵福州,保存在于山戚公祠大殿内。

  1949年5月吴石正式到任后,国民党高层又电促速将存榕档案运台,吴石则以“军运紧,调船难”为借口,仅以百余箱参考资料、军事图书充数先行运台以拖延时间,又以十万火急的口气下达“死命令”,将绝密档案全部转移到位于仓前山的福建省研究院书库匿藏。

  1949年7月,吴石经广州辗转到香港找到吴仲禧,告知:他已被调任台湾国防部参谋次长。吴仲禧曾请他考虑,如果不去,可就此留下转赴解放区。吴石坚决表示:自己的决心已经下得太晚了,为人民做的事太少了,现在既然还有机会,个人风险算不了什么。为了避免嫌疑,他将携夫人王碧奎和两个小儿女一同去台,留下大儿子韶成,大女儿兰成在大陆。

  1949年8月17日福州解放,保存无损的298箱军事绝密档案呈献给解放军第十兵团司令部,价值连城的“末次资料”也在其中。

  吴石赴台前,中共地下组织给他的代号为“密使一号”。

  由于台湾的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1949年10月25日,我三野十兵团在缺乏军事情报的情况下,进攻金门失利。同年11月,攻打舟山群岛也受到重大损失。为尽快取回战斗在敌人心脏的吴石掌握的重要情报,华东局决定派长期在沪、港从事情报工作的朱谌之赴台与吴石联系。' 转自铁血社区 '

  1949年11月27日,朱谌之从香港抵台,与华东局台湾工作委员会负责人蔡孝乾取得联系。一个星期后,吴石在寓所秘密接见朱谌之,向她提供了一批绝密军事情报的微缩胶卷,内有:《台湾战区战略防御图》;最新编绘的舟山群岛,大、小金门《海防前线阵地兵力、火器配备图》;台湾海峡、台湾海区的海流资料;台湾岛各个战略登陆点的地理资料分析;海军基地舰队部署、分布情况;空军机场并机群种类、飞机架数。另外,还有《关于大陆失陷后组织全国性游击武装的应变计划》等。这批情报迅速通过香港传递到华东局情报局。其中,几份绝密情报还呈送给毛泽东。当毛泽东听说这些情报的来源后,当即嘱咐有关人员:“一定要给他们记上一功哟!”还挥毫写下了一首五言绝句诗:“惊涛拍孤岛,碧波映天晓。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

  朱谌之在台湾期间,6次与吴石秘密会晤,又陆续送回一些重要军事情报。

  1949年12月,蒋介石建立国防部总政治部,由其子蒋经国出任主任,对武装部队和保安机构实施特务控制。

  在蒋经国的精心策划下,国民党军警对我地下党组织进行了疯狂的破坏。1950年1月29日,逮捕了中共台湾工委书记蔡孝乾。由于蔡的叛变,造成包括其他负责人在内的400多名地下党人被捕。情况极为惨烈,变节者活命,坚贞不屈者则遭血腥镇压。

  1950年2月2日,朱谌之的身份暴露了。此时,到香港的空中、海上航线已被封锁。危急关头,吴石冒险为她签发《特别通行证》,送她乘机飞往舟山。可是,叛徒又供出了吴石。暴跳如雷的蒋介石下令逮捕吴石,特务在其寓所搜出他亲笔签发给朱谌之的证件等有关书面材料。不久,朱谌之便被国民党军警从舟山抓回台湾。

  1950年6月10日,为真理而赴汤蹈火、视死如归的勇士吴石,被押至台北马场町刑场,临终前写下了“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的壮丽诗句。与吴石一起捐躯的还有他所布建的“联勤总部”第四兵站中将总监陈宝仓、亲信随员聂曦上校及朱谌之等人。' 转自铁血社区 '

  然而,出于保密制度,当1950年6月20日香港《星岛日报》刊出消息《轰动台湾间谍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