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史上第一暴君-第1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征四镇四安四平,在朝堂上的地位次于三公,与六部九卿相当。如今公孙瓒也不过是个平北将军,关羽能升任平西将军,绝对该感到满意了。

    其余如张辽也需要提拔升迁,刘轩封其为平东将军,虽然张辽没有如关羽一样独领一军征讨一方,但这么多年来张辽勤勤恳恳,而且大战小战都有其身影,在河北的时候更是出了大力,因此这个提拔也没人说不妥。

    空下来的羽林将军之位刘轩直接给了马超,同时关羽留下的虎贲将军位置则是交给了太史慈,空出来的羽林校尉位置则让赵云递补了进去,至于另外一个空悬则还没有定论。

    另外,虎豹骑也进行了大调整,曹仁升任平南将军,曹洪则升偏将军,曹纯递补晋升为虎豹将军,刘轩顺势让徐晃进虎豹骑为校尉,这样虎豹骑的实力也没受什么影响,不过另外一个校尉位置也空着。

    同时,虎贲骑也并非没有变动,高顺升任裨将军,因此虎贲骑也空出了一个位置来,不过这个位置刘轩倒是想到个合适的人,直接让朱灵填补进去了。

    虎卫军没动,原本是想提拔许褚,但他的确没立下功勋,因此就没有去管。至于今次参与到大战中的余下将领,都各有赏赐,只是因为功劳不多所以没有得到升迁。

    倒是虎豹骑以及羽林骑空出来的两个校尉位置,又引发了不少人的在意,禁军中的校尉何其多?何况益州还有不少新归顺朝廷的人,这些人虽然不清楚怎么回事,但若是能进天子看重的jīng锐兵马,那么以后的前程也更会更光明,所以两个校尉的位置,让许多人争破了头。

    ps:来回翻表格,眼都翻花了……原来领导真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

     

第171章 汉室江山

          第 266 章  汉室江山

    武将们的升迁任用足够让这些官员讨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了,尤其是吏部尚荀彧,自打去年冬天一直忙到现在,但等待他处理的工作依旧多的让他忙不过来。

    这种事情,并不会因为的修为增加而又什么变化,尤其是在打下了扬州、荆州、益州以及还在收复中的交州后,整个南方广博的土地上都在等待着新的官员上任,而这些人选都要荀彧一一进行考察审核最后才能派往应去的地方。

    如果仅仅是如此,荀彧也就是忙一些罢了,可朝堂中哪个没有些亲戚之类的,或者说想要栽培的晚辈、弟子等等,这么多的空缺,自然也引来不少人来和荀彧套套近乎什么的,也不奢望这荀尚能够直接许下什么官位,只求在差不多的情况下优先选择‘自家人’就任。

    这么一来,荀彧家的大门都快被敲烂,若不是今rì刘轩唤他来议事,怕是此时还在家中应付那一群又一群的客人。

    即便此时大致的事情都已经谈完了,荀彧也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陪着刘轩在御花园中散步——表面上是君臣之间聊聊天,实际上就是借故躲那些讨厌的家伙。

    “每天还那么多人上门?”

    “是!”

    关于荀彧家的情况刘轩自然知道的清楚,而且荀彧也没有隐瞒,回答的非常痛快。

    “若是嫌烦,就闭门拒客!”

    刘轩这句话就是告诉荀彧,你不必担心什么,反正即便没有所谓的人脉啊、交情啊之类的,只要有天子撑腰,那么在这朝堂上就不用害怕什么。

    何况,这群上门套交情的基本都不是刘轩的亲信,真正的亲信文武们没有一个人做这些事情,因为他们知道自己只要做好应该做的事情,天子就不会亏待他们。

    而且,这些亲信们如今也知道了刘轩的野心,所以他们不用担心没有功劳可赚,只要汉帝国踏出征服四方的脚步,那么功劳就会一个接一个的等着他们去拿。

    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同时也对朝廷有信心。

    也就是一些不知道天子心中想法,以为大汉重归一统就已经是天子最终的目标的那一撮人,才会担心天下稳定后没有更多的机会往上爬了。

    除了这些人,还有就是刚刚投奔到朝廷麾下的一众文臣武将,这群人应该如何安排,朝廷同样没有定论。

    恰好荀彧看人极准,刘轩也想问问荀彧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你觉得那诸葛亮,才学如何?”

    “虽年岁尚轻,然才学过人,而且所学极为广博,若是好生历练数年,可为一国之丞相!”

    丞相,这个官位早就被废除掉了,因为权力太大,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可以做主,对皇位是极大的威胁。

    可想要坐这个位置,没有能力也是不行的,荀彧这番话倒不是说诸葛亮有野心,而是说其能力过人,就算是做丞相也没什么问题。当然,荀彧也点出了诸葛亮目前最大的问题:年纪太轻。

    今年诸葛亮不过才二十出头,许多人这个年纪还在四处求学,实际上诸葛亮也不过是刚刚从司马徽那里出师,想要真正的成才,还需要增加些阅历,提升一些为人处世的经验才行。

    “以你看来,这诸葛亮如何安排合适?”

    听到天子问这个话,荀彧不免犹豫了一阵。

    诸葛亮这个人,在刚刚归顺朝廷不久荀彧就去了解了一番,并且好好试探了下他的才学,发现诸葛亮无论是内政还是军略都颇为擅长,同时还jīng通天文地理、玄门杂学以及些许机关知识,也许最不擅长的就是那领兵作战的战术指挥能力了——不过荀彧不认为诸葛亮会被天子安排军中做一将领。

    而即便是这最弱的能力,荀彧认为以诸葛亮表现出来的小心谨慎,就算不能成为一代名将,但也足够胜任。

    只是要诸葛亮做一名单纯的将领,未免浪费了他的别的才能,尤其是在大局观上的犀利眼光。

    想次这个,荀彧就想起那天与诸葛亮谈话之时,这位年轻人直言不讳的就点出:“当今天子其志向之大,千百年来无人可比。”

    荀彧闻言一阵惊讶,但也没再多问什么,他明白和聪明人说话,有的时候不需要说那么多,也许彼此间几个眼神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了。

    就比如诸葛亮,在朝廷征辟他的时候没有任何的拒绝,直接就答应了下来,而且也没摆什么高人隐士的谱(如今年纪轻轻的他也摆不出来),而在接受征辟之后他没有留在荆州,而是主动选择入京,都可以知道这个年轻人很聪明,他知道有的手段在当今天子面前就是自找没趣。

    同时也明白只有入京才能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才能,若是留在荆州,可能他以后也能出头,但绝对不会在短时间内引起朝廷的重视,想要真正的出人头地,还是自己到皇帝面前展示才学最好。

    何况从天子登基以来的种种作为来看,天子对老臣虽然也算礼遇有加,但提不上重视,如今朝堂上权势最重的,都是一些年轻人或者是正值壮年之人。

    从这一点也可以瞧出天子的目光很长远,知道只有这些人才能够随着自己打下一片广阔并且安定强悍的汉室江山。

    而他的选择明显是正确的,和与自己一同学艺,却依旧留在荆州的庞统不同,诸葛亮已经引起了刘轩的重视,甚至亲自过问起荀彧要怎么安排。

    荀彧给出的安排倒也合适:“不若先入朝做议郎?”

    议郎算是一些优秀的年轻人或者说刚刚步入官场的名士最佳的选择。

    议郎没有具体的职务,但是却在朝堂上有自己的位置,任何事情他们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同时在天子垂询的时候有义务帮天子解决一些疑问。

    说白了,就是类似皇帝的助理团队,在让这个新人熟悉官场的同时,朝堂大佬以及天子也能就近考察这个人的才学,然后在其积累到了足够经验后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去。

    诸葛亮虽然才学过人,而且在荆州颇有名气,但终归是个年轻人,先在议郎位置上熟悉熟悉也未尝不可——何况在别的位置上,刘轩也怕局限了这位三国第一妖人的才华。

    “嗯,就这么定下了!”

    说话间定下了诸葛亮的官位,刘轩又想起了那个与其齐名的庞统庞士元,这个年轻人出身要比诸葛亮好很多,才学也是不俗,只可惜这人略微有点自傲,虽然接受了朝廷征辟,但因为天子没有表现出什么特别的器重,所以这货居然留在荆州没有随诸葛亮一道来雒阳。

    对于这一点,刘轩倒是不怎么在乎。

    他虽然很看重这位凤雏先生,但也不是非将其纳入麾下不可,何况他是什么人?是大汉帝国的天子,是皇帝,而且还是一位仙人,你一个庞统有什么资格在我面前摆谱?

    其实当年看三国的时候刘轩就觉得这庞统xìng格有很大问题,才学什么不说,他投奔刘备的时候又不表明身份,又不显露才学,还巴望着刘备对他特别对待?何况刘备对他也不差,只是没有达到他期望的高度而已,然后就故意玩了那么一出戏来。

    “也不晓得是不是因为长的丑留下了心理yīn影,所以总觉得别人都是在看不起他!”

    既然庞统不愿意来,也不强求,他愿意在荆州展示自己的才学,那就让他依照大汉朝的体系慢慢往上爬。

    反正刘轩也不会特意难为他,既然他好这一口,成全了就是,若是因为朝堂里人才太多最终没有爬上来,那也怨不得别人。

    站在御花园里的这座人工湖旁,刘轩深吸了一口气。

    刚刚开chūn,天气还有些凉,这一口清凉直入肺中,还带了一些泥土的芳香。

    “汉历二年了,算算已经是公元二零二年了,到现在忙了十余个年头,才算是打下了一个还算牢固的基础!”

    想想,自己选的这条路似乎并不是那么好走,若是当初选择寻一地方苦修不出,然后等修为足够高了单身匹马去找那群混蛋算账的话,不知道这么多年下来会到什么地步。

    “也许,还不如现在呢!”

    不说旁的,如今自己已经修炼到了三条金龙的境界,只要继续努力,就可以突破地仙层次,若是自己按部就班的修炼,肯定到不了这般程度。

    只是修炼的速度快了,要cāo心的事情似乎也多了些。

    看着身旁跟随的侍卫、宫女、大臣,这一切都需要好好的安排,毕竟这可是和自己的修为息息相关的。

    而相比起那些,宫里的那些女人,自己也不能再像是当初所想的那般完全当做一个工具来看待了。

    “算了,想那么多做什么,一步步走下去就是!”

    不管怎么样,恢复汉室江山的计划顺利的完成了,接下来就要慢慢恢复大汉的实力,同时不断将其提升。

    只不过在那之前,自己需要先将这天下回归一统所爆发出来的强盛龙气好好吸纳消化一番。

    “等做完了这些,就是一统全球的时候了!”

    ps:接下来就是第三卷了……嗯……额……希望新的一卷能有新的气象。

    !#

     

第1章 刺杀?

    第1章刺杀?

    江山一统,百姓安居乐业,朝廷兵强马壮,一时间刘轩似乎闲了下来。

    可实际上,当今天子目前比谁都忙。

    大汉朝重新恢复强势,借大汉龙气修炼的刘轩终于让当年那衰败的即将消散的龙气重新变得强盛了起来,此时内视之时所见的那副代表着龙气强弱的版图,已经与当年所见大不相同。

    不但疆域扩大了许多倍,而且象征着龙气强弱的金sè也不再只局限在一个地方,而且随着时间的退役,金sè慢慢的扩散到了整个疆域上,这代表着龙气重新凝聚为了一体,不再只根据当地的情况来反应,而是要根据全局的情况再做出相应的变化了。

    这种变化说不上多么好,但是也不会有什么坏处,何况根据全局情况来变化也并非完全没有好处:比如何处突然遭了天灾,但天灾并不会影响整个龙气的变化,反而因为整体龙气的强盛会将天灾造成的影响压制到最低,说白了只要整体龙气强盛,大汉朝基本不会碰到什么太严重的灾害,即便碰到了也不会因此而造成这一片区域的龙气骤然下降到一个很低的程度。

    更何况,如今大汉朝的龙气并非单纯的根据王朝的强盛进行自然的演变,还有刘轩这个以龙气为基础进行修炼的帝王存在,只要刘轩不死,即便王朝面临困境,龙气也不会彻底消散,反而会因为刘轩而保持在一定的程度上再也降不下去。

    也就单纯想要靠天灾来让汉朝灭亡,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唯一能够推翻大汉统治的方式,就只有将刘轩杀死,凭借武力将汉王朝的统治掀翻。

    不过看看那些百姓油光满面笑哈哈的模样,估计就算有人扯旗也不会有太多的响应之人,所以真正对大汉有威胁的,就剩下了那些虎视中原的诸多异族。

    鲜卑、匈奴、高句丽、乌桓、羌、氐这些环绕在大汉西边和北部的诸多民族始终对于中原的富饶有着极为强烈的**,几乎有一丁点的机会他们就会兴兵南下,然后大肆劫掠。

    当年董卓作乱的时候,匈奴就借机南下过,如果不是有刘轩横空出世,改变了不少事情的话,也许这些异族带来的灾祸会蔓延到整个司隶地区。

    而东北地区的战争中,乌桓的身影始终没有消失过,再加上西北的羌民作乱——实际上西北的情况更加复杂,所谓的西域三十六国也仅仅只是一部分罢了,根本无法体现出西面的混乱局面。

    除了这些,西南方面还有南蛮,这些人一直想要进入蜀地,然后将这个富饶的地区彻底占据。

    更不要提东南方向一直困扰历任扬州牧的老大难:山越!

    严格来说,山越不算是一个民族,因为他们的成分很复杂,甚至还有相当数量的汉民,只是因为避居深山、结寨而居所以统称山越或者山民。

    这些人,一向视朝廷法度为无物,想怎样就怎样,甚至有过兴兵攻打郡县的事情,使得当地主官非常头疼——管,管不了;打,打不着。

    山越人仗着躲在难行的深山当中,肆意妄为,不过在刘轩这里就行不通了,江东一平定,刘轩直接把乐进、曹洪等人调了过去,并且让许褚领了一部虎卫军协助,在南方的高山当中来回的穿行,并且大肆杀戮!

    但凡不遵朝廷法度者,尽皆屠戮!

    这一举动震慑住了相当部分的山越人,毕竟这些人中也并非所有的都是亡命之徒,所以哪怕刘轩没有下诏安抚,也开始有一部分山越人离开大山主动的尝试着融入普通汉民的生活当中。

    对于这些人,刘轩没有做任何指示:这个意思就是让当地的太守、县令们自行抉择,总不能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要刘轩做主?借着这个接回也能试试这些人的水平。

    结果当最早一批人被当地官吏当做普通百姓进行安置之后,更多的人离开了山寨而转向大汉设置的郡县乡村中居住早大多都是逃进山里的汉民,慢慢的也带出了一部分少数民族的山越人,等到最后,除了少数几个顽固份子之外,大多山越人都开始过起了普通的百姓生活。

    起码他们没有发现自己受到什么歧视,而且如今大汉统治下的百姓也过的越来越好,不但吃穿不愁,隔三差五还有富余的闲钱买点酒肉改善改善伙食——加上山越人常住山中,不少人都是好猎手,他们除了种地之外还可以去做猎户赚些闲钱。

    生活比过去过的还好,也没有遭到什么压迫,傻子才愿意回去呢,这就使得山越问题开始慢慢的解决,只要如此下去要不了十年,东南估计再无山越这一称呼了。

    当然,看不清楚形势的人总会有,对于这些人乐进、曹洪等人也没有必要客气,直接杀光了事,倒是因此立下了不少功勋。

    更重要的是,因为两人带着这一支军马长年在山区作战,生生帮朝廷练出了一支jīng善山地战的jīng锐步兵出来,这也算是意外的收获了。

    回到朝廷以后,剿灭山越中出了大力的乐进也因此得到提拔升任裨将军,完成了从校尉成将领的转变,至于曹洪和许褚,因为表现四平八稳,所以没得到提拔。

    而山越的问题还带来了一个好处,那就是龙气变得越发强盛,这就使得刘轩这几年来一直不停的修炼,努力的淬炼以及消化着这旺盛的龙气,一连几年下来,他的修为始终稳步增长着——哪怕速度越来越慢,但只要一直都在提升这就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汉历十年了啊!”

    一晃眼,此时已经是汉历十年,也就是公元二一零年。

    岁月几乎没有在刘轩的身上留下任何的痕迹,除了看起来更成熟以外,他的模样没什么变化,就连胡须也没长出半根来。

    不仅仅刘轩,就连曹cāo、刘备、荀彧这些亲信文武,模样的变化也不大,只是曹cāo如今身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