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七号档案-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把仅剩的两把刺刀给推了出去。

    因为门锁被我们弄坏,只好暂由我、高大全和曹阳顶着,天佑、陈默和萧一笑返身搬来一张厚实的木桌,然后人、物齐上把门抵死。(未完待续,)

第三十三章(袭城谋略)

    不知因为“总参谋部”的威慑,还是其他缘故,鬼子居然没有砸门。确定眼下的处境相对安全后,我们开始四处搜索,看房间里有无萧一笑所说那类暗道。

    总参谋长办公的场所就是不一样,面积宽敞,装修气派,陈设物品一律为日式风格,屋顶还悬有一盏造型别致的吊灯,就连背景墙上那块膏药旗看上去也大了很多。左侧墙面挂一幅裕仁天皇的照片,旁边配有“忠孝仁爱”之类的马屁语,右侧是一大幅世界地图,上用红蓝绿三色笔标注着你进我退的战争形式,时间是昭和十九年九月(即公元1944年9月)。

    那时候,作为轴心国之一的意大利已经投降,只剩下德国和日本还在负隅顽抗,而后者在盟军日益强烈的攻势下,正连续遭遇败绩。也许这些军事家们已预料到撑不了多久,因此开始着手规划全面败退之后的策略与路线。

    萧一笑替我翻译了红色圈圈内潦草的文字,虽然一些概念性的东西表述不太准确,但大意还算是比较清晰的。按这些狗头军师的设想,如果盟军攻入本土,他们将利用神风敢死队等方式对敌军展开自杀式攻击,同时,把残余部队从城市转移到山野乡村,“深挖洞、广积粮”,以积蓄实力、伺机反扑。

    一旦政府宣布投降,他们将使用之前在地下研发、被国际公约禁止的武器装备(如细菌武器、生化武器、基因武器等),在交战国土地上进行毁灭性破坏,让死亡不断蔓延,灾难继续横生,让那里的人们享受不到安乐与幸福,永远活在创伤和痛苦之中。

    在他们看来,战争已经结束,作为抱定死念的残敌,根本不必遵守什么公约条例,只求“效忠天皇”,继续“为帝国献身”,这些“个人行为”当然无须新政府为之承担责任。

    鬼子的残忍和龌龊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诧异的是,这种丧尽天良的方案居然得到日本军部批准!当年,在远东国际法庭上,那些双手沾满鲜血的日本高级战犯以“证据不足”为由,千方百计推卸责任,相当一部分最终逃过正义的审判。

    我一直想不明白,造成如此结果,是正义一方的手里果真没有足够凭据?还是某些人出于政治利益对战犯刻意进行庇护?想来想去,叫人不得不怀疑远东国际法庭的公正与合法性!

    天佑气不过,抓下地图撕个粉碎。我皱着埋毛啧了一声。萧一笑嗔怪说:“这可是宝贵历史资料,很有研究价值的,你给撕了干嘛?”天佑振振有词:“研究个屁,都过去几十年了,还指望它能把那些乌龟王八蛋挖坟鞭尸,挫骨扬灰?!”

    陈默和曹阳回来,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看情形没有任何发现。我觉得有点不太对:一个‘军务秘书处’都设有暗道,堂堂总参谋部就没有紧急逃生出口?难道‘军务秘书处’的暗道是那女鬼子私自开掘,目的不为逃生而是另有它途?若真是这样,暗河边定然还有不为人知的秘密。看来,我们这一路粗枝大叶的忽略了不少东西!

    我有点不甘心地在屋子各个角落巡回一遍,尤其将原来安放办公桌的位置仔细检查,最终排除了设置机关的可能性。失望,而且愤怒,我抬手拍了下桌子,一张a3大小的纸张晃晃悠悠荡了下来。

    用手电照了照,是一幅缩小版的作战形式分析图,顶端“袭城谋略”四个黑体字甚是惹眼,我想,那必定又是鬼子某项卑鄙龌龊的军事计划。

    捡起来一瞧,我感到血液流动的速度登时加快数倍,尽管线条繁杂,文字诡谲,我还是一眼就看出,鬼子决议偷袭的对象,不是神州巨龙中国,也不是北美之鹰美国,更不是东欧霸主苏联,甚至不是所我们所熟知或不熟知的任何国家,而是在洞穴尽头,我们开启那扇石门后看到的飘渺之城!

    那些粗糙而笨拙的线条彼此交汇、相互缠绕,最终形成一座造型诡异的城阙,虽然不够精准细腻,却准确无误地证明,萧一笑当初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

    我立即发动所有人搜罗类似资料,大家虽有些茫然,但见我神情严肃持重,也不好多问只管照办。等把搜罗到的资料拼兑在一起的时候,都才恍然发现事态超出起先的预料,而伴随着萧一笑的逐一解读,一个个更是惊得瞠目结舌。

    原来,鬼子是为寻找失踪的西夏宝藏而进入这条洞穴,结果宝藏未寻得,偶然发现了那座“飘渺之城”。起初,他们以为那是苏联在中国建造的秘密军事基地,曾几次派人前去探查,均无一返回,鉴于其神秘不可侵犯的特性,遂又判定为“未知文明”的根据地。

    为防意外发生,鬼子封堵了掘口,仿效西夏和蒙古,也在洞穴尽头筑起一扇石门,并树立标语加以警示。但一无所获的鬼子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利用洞穴的自然条件建起了军事基地。在驻扎军队和开展新式武器研发的同时,鬼子继续对“飘渺之城”进行研究,不过就他们掌握的一手资料来看,仍然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提到“未知文明”,我们自然会想到外星人或居于地球隐蔽之处的史前人类,虽至今无证可考,但世人坚信它们的存在。其实,稍微一关注我们就会发现,每当地球上有重大事件发生,总会有“不明飞行物”之类的东西前来凑热闹,而此类新闻报导也会呈井喷式出现。

    日本军方想必也获得过不少这方面的信息,甚至直接遭遇过那类东西,所以他们做出这种判定也有一定道理。不管怎么说,有更先进的文明和军事力量存在,对自己的霸权主义终究是一种威胁,这就要求他们不得不加快装备升级,即便不能把对方消除,至少也要与之比肩,所以鬼子数年如一日地试验、开发,为的就是接近甚至拿下那座神秘城阙。

    眼前这些资料为我们解开了不少疑惑,但离最关键的疑点还差那么一步。我指挥天佑和高大全砸开墙角的档案柜一一搜寻,又吩咐萧一笑和曹阳在桌下的抽屉里仔细翻找,看有无更直接有效的信息。当然,什么信息更直接更有效只有我一人知道,他们不过在帮我搜集整理罢了。

    或许是他们动作太慢,或许是我过度心急,原地徘徊几圈后,我终于忍不住蹲下身亲自动手。在档案柜里翻到手酸眼花,正要泄气的时候,忽然有几个符号掠过我敏感的瞳孔,几乎同一瞬间,我用两根手指极其敏捷地从一堆文件中将那页纸成功夹出!

    是一份电报,由石字8014部队总参谋部传送给日本陆军军部的副本,从时间看,比我们之前发现的那份更早,后者算是军部给予的回复。看着电报上的内容,我的心通通乱跳,因为那几个天书般的符号下方有详尽的日文注释!

    “萧一笑!”所有人都听到了我兴奋的呼叫,是的,我为即将揭开的谜底而激动不已。萧一笑立刻跑过来。因为紧张,我的嘴唇都哆嗦起来:“给给我翻译一下,这上面写的什么?”

    萧一笑诧异地看着我,然后接过那张纸认真辨别,看了几秒钟她抬起头,非常平静地对我说:“是‘七号档案’,有问题吗?”(未完待续,)

第三十四章(复活之谜)

    “七号档案?”我沉吟了一下,“里面什么内容?”

    萧一笑似乎对我的过分关切感到奇怪,而她的轻松淡漠又恰恰证明她根本没见过那枚芯片。

    看了几秒钟,萧一笑再次抬起头,语气依然平静,但多了点小心和疑虑:“是一份有关人类历史与发展的绝密文件。”

    这是废话。芯片里存的当然是绝密文件,要不然,当初就不必神秘兮兮地搞什么绝密押运,小佟和小邓就不会在任务中粉身碎骨,我那辆奔驰c200就不会开膛破肚,萧院士就不会皮开肉绽地叮嘱我,‘此物万不可失,否则祸乱天下’,我也就不用被软禁一周,然后到这个鸟地方,跟一帮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玩儿命。

    我迫切想知道所谓的绝密文件到底什么内容,可不知注解本身没注清楚,还是萧一笑翻译得过于概括,就是拿不到近在咫尺的答案。

    “好好看看,有无来路之类的说明,这么长几段文字,译出来总不会就这一句话吧?”我的语调加重了些。对我来说,萧一笑最好能将那些注解一字不漏翻译出来,多一个字也许就多一点线索。

    “没有了,就这些。”萧一笑把电报回递给我,神情里带着遭受怀疑的不满。我泄了气,软绵绵地接过那张纸,一屁股坐在地上。

    七号档案。根据字面意思,芯片里储存的该是编号为“the seventh”的文件,除此之外,定然还有“the eighth”、“ the fifth”等其他编号的档案,如此说来,芯片里的内容应当属于整个文件系统的中间或末尾部分。那么,又是什么样的秘密,能够“惊动寰宇”、“祸乱天下”呢?

    我忽然想到宁小川以及他左臂上的“八脚蟾蜍”,还有从他身上得到那张塑料卡片,脊柱不禁为之一寒,如果与它牵上关系的话(事实上已经牵连上,只是我不敢接受),意欲夺取芯片的,可就不是普通的犯罪分子,他的身份将会复杂的要命。而阴谋炮制爆炸案的,也就不是简单的个人行为,它将牵连到一个规模庞大的神秘组织(有关这个神秘组织,在此暂不多述,后来会慢慢讲到),同时,这个组织又将牵连到全世界几乎每个国家的科研机构乃至政府高层。

    可是,能让全世界科学家乃至政治家为之抓狂的秘密,又会是什么呢?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其他人都看着我,显然从那几个符号里悟出什么玄机。我也觉得是时候解密一些东西了,当然只是有限度的信息公开。我将电报卷成筒状指着地面说:“各位,我们所要追寻的答案也许就在这所房间里,因为小鬼子早在几十年前就得到了那枚芯片,并将获得的信息呈报给军部,军部也有回复,后来几经流转芯片才转到萧院士手中。再后来,芯片在一场爆炸案后神秘丢失,这个大家都已知道。”

    “就目前掌握的资料分析,芯片与洞穴尽头的飘渺之城以及日军这座基地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而案件的复杂性也要远远超出我们之前的预料。现在对芯片里的内容虽然还无法做出准确估计,但能够肯定的是,这个秘密一日不揭开,争夺就一日不停止,幕后真凶一日不揪出,世界就一日不安宁。”

    “所以,大家必须再认真找找,尤其一些带有密电码的文件资料。我知道这样查很繁琐、很笨拙,但相比迹漫无目的地追寻一个人,而且这个人说不定还是幕后真凶故意放出的烟雾弹,至少算是条捷径,也许可以出其不意歪打正着。”

    听完我的话,大家彼此对视一眼,然后分头继续翻找。由于更具目的性,大家把觉得不相干的文件成打撂到一边。我担心错过什么内容,因此补充吩咐道:“筛选不等于漏选,凡认为有用的统统收留,能大致看懂的或特别关键的,拿出来现场商量讨论,一时弄不清楚的带回去分析研究。”

    我碰了天佑一下,暗暗给他使个眼色,他愣了愣,才点头表示明白(我提示他盯紧高大全和曹阳,不要让任何资料落入他们手中)。不巧,我们这一来一往被曹阳给看到,那小子假装没注意,随便冲我抛出个话题:“头儿,我们已经弹尽粮绝,手电也快不行了,再不走恐怕得摸黑赶路了。”我嗯了一声,假模假样应付着:“知道了,抓紧干活儿。”

    曹阳扭过脸的同时,陈默转过身来,持一份发黄且卷了边页的资料对我说:“头儿,你瞧瞧这个!”

    我接过一看,不得不佩服天佑的耐心与细致。这是一本很多资料装订在一起的册子,约40多页,前面约五分之一是有关某超级细菌武器的研究报告,后面约五分之一是针对某安全事故的危害评估与处理意见,中间部分是人体实验的数据分析与应用图例。通过首页半懂不懂的大号标题,我猜测,陈默定是从中找到了死尸的“复活”之谜。

    陈默虽不懂日语,但他通过图例结合自己熟络的医学知识,掌握了册子前半部分的大致内容,并从科学角度做出合乎逻辑的判断:“很多人都认为,人体行动的指挥中枢是大脑,其实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事实上,那是大脑和脊髓双重协调的结果。”

    “脑部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其中,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并由称为胼胝体的神经纤维连接起来。大脑半球又进一步分成额叶、顶叶、枕叶、颞叶等。额叶主管人们的言语、情感、思想、计划,并控制机体的技巧性运动;顶叶主管感觉;枕叶主管视觉;颞叶主管记忆和情感,它使人们得以辨别他人或物品,进行交流和行动。”

    “脊髓起源于脑干末端,向下沿脊柱长轴延伸,其功能为连结脑和身体各部并传递信息。像脑被颅骨保护一样,脊髓被椎骨保护着。在椎骨之间,有从脊髓形成的两束神经,称为脊神经,脊神经内含运动和感觉神经纤维,担负着脊髓和脑同身体其他部分之间信息传递的作用。虽然脊髓在脊柱下四分之三处结束,但仍有部分神经继续向下延伸,这束神经称为马尾神经。”

    见我听得晕晕乎乎,陈默咽了口唾沫,省去一大堆专业术语和琐碎的引题,直接讲结论:“综上所述,我们可形成如下结论。一、控制人体行动的神经元素并不在大脑里,而是在脊柱之中;二、许多生理现象的控制甚至一部分低级的‘思维’都在于脊柱中; 三、脊柱神经中枢并不只是接受大脑的指令,它还能直接对外界和生理的刺激产生反应。”

    “总而言之,人死之后,大脑会迅速失去意识,但脊柱神经中枢并未立即失去功能,通过某种手段,还可以较长时间保留其部分功能,如平衡和行动能力。但尸体的行动不是正常人肌肉伸张收缩的运动(那是有氧运动,需要血液供应氧分),而是一种神经质似的条件反射。”

    “正应了天佑所说的那样,死尸即便能够行动但智商也都很低,也正应了我们所看到的景象,如死尸能打斗、会跳跃,却不会对肢体协调性要求很高的动作,如攀登。同时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有些尸体没了脑袋照常可以活动。而鬼子所研究的项目,就是利用并强化这部分功能,虽然研究成功,但人算不如天算,一场突如其来的安全事故,最终让他们自食恶果。”

第三十五章(诡秘装置)

    “这里的确发生过一次重大安全事故,情况跟陈默的推测差不多。”萧一笑取过册子粗略翻阅一遍,然后就后半部分简要做了释义:“所不同的是,那个工段的负责人意识到了后果的严重性。这份评估报告写得非常客观,态度也很诚恳,他不但坦白自己的失误主动请求降罪,而且丝毫没有避讳事故可能造成的影响,他还建议将报告转达军部,申请下拨经费,用于抚恤在事故中受伤和死难的工作人员。”

    “但处理意见却几经修正,最后被几个墨团所覆盖。这说明,决策者在一番犹豫徘徊之后,选择了不了了之。肇事者是否遭受处分不好判断,报告未向军部转达,也未采取有效补救措施则是肯定的。或许,那位基地的最高指挥官觉得一切都无法挽回,干脆放之任之、听天由命了。”

    “不对,是他重视不足、心存侥幸。”陈默否定了萧一笑的观点,他的推测每每都像信口开河随心而欲,却次次都能有条不紊丝丝入扣,“鬼子是残忍而狡猾的,他们做了坏事之后,总会把劣迹抹得干干净净,甚至还想方设法加以粉饰。当年731部队从东北撤离的时候,把整个实验基地都炸毁了,重要资料一概带走,残余的文件与标本全部掩埋或付之一炬。”

    “根据鬼子的做事风格,他们绝不可能把这些资料弃之不管,让后世的中国人作为呈堂证供,把自己的丑恶罪行公诸于世人。符合实际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事故发生时,正处于二战末期,日军在各条战线遭遇惨败,经费前所未有的紧张,如果把实情提报军部,要不到钱是小事,弄不好还会招致上级的痛骂乃至处分。”

    “当时,他们的研究项目已处于成熟阶段,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大功告成。所以,基地指挥官认为即便事故有所影响,在短期内也不会造成太大危害,因此就没那么当回事。这直接导致整个基地里的人陆续感染病毒,最后都变成了行尸走肉。”

    “而战败后,军部那些要员或遭受审判或自杀殉国,偶有对这座基地知情的也在忏悔中纷纷作古,如此,日方对这口洞穴以及这支部队,也就渐渐淡忘了。”

    陈默在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