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怒海穿越之征服1934-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鋈吮嘧樯弦涣境担仍诼繁撸硗馇氚才湃嗽备盗舫鐾ǖ馈U≡27日天亮之前让中央纵队及军委纵队大部及辎重送达石塘。等二师四师渡过湘江控制界首后,实施第二步计划,争取在29日前完成全部中央纵队及军委纵队运送至湘江以西。”

石塘距离湘江不足十公里,如果能把辎重及伤员送至石塘,整个纵队的行军速度必定能快上一倍。

周恩来点头道:“这个计划我认为可行,请各位先休息一下,我要跟中央汇报一下情况,”

唐剑行一行开始布设指挥中心,信息中心的王海中尉架设电脑,接通基地网络,运行战场信息系统,一会功夫,电脑系统开始载入周边的战场数据,遥感卫星地形数据、周边敌方兵力部署、敌方衡阳机场战机起落实时情况上载进系统。五辆我方卡车及直升机导航信息也并入系统,红军各部门位置数据与兵力也载入平台。

要实现这些数据同平台运行,除了实践7号军事卫星的监控,还有基地信息中心百来号分析员的不停分析数据的结果。

指挥中心使用的标准连级配置,10平方的办公区,五张可折叠办公桌椅,一个战地伪装网,2000瓦便携式发电机,五台笔记本,一个无线数据网关,一个宽带卫星数据通讯系统。

“可以肯定,他们都没有携带武器。可以相信他们的诚意。”叶剑英确认的给中革军委汇报。

“现在时间紧急,我们应该讨论如何安排运送的序列。”周恩来强调了一句。

“他们来路不明,万一出点事,谁来负责?”博古戒备的问道。

众人不敢接这个话,朱老总思考了一会,说道:“按目前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的行进速度,五天都到不了湘江边上,整整五天啊,敌人会给我们这么多时间吗?有他们帮忙,一天最多两天时间,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就可以到达湘江边上,我认为这个险是值得冒的,再说,中央要是不放心,可以安排中央机关坐卡车,既能保证安全,也能加快行军速度。”

朱老总的分析,让博古也有点心动,坐卡车在中央红军的保护下,这些没有武器的人是不能造成多大威胁的。

会议的结果是,中革军委一部以博古李德带队坐汽车行进,另一部由朱德带队乘直升机走,主要以中央纵队的病号为主,周恩来留守统筹。

26日17:00,第一批人员开始上飞机,朱德带队包括生病的毛主席、受伤的王稼祥、体弱的洛甫、怀孕的贺子珍、肺炎的邓颖超、陪同的康克清还有老年队的徐特立、谢觉哉、林伯渠、董必武等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共130多人。

在唐剑行的安排下,朱德、毛主席、邓颖超、贺子珍、康克清分配进同一架飞机,其余人员是他们的随同人员,共29人,唐剑行亲自陪同。

17:20分,直升机螺旋桨开始转动,巨大的风力圈起灰尘,送行的众人不由得退了几步。

五架飞机相继升空,毛主席坐在位置上打量直升机的内部,其他人也是好奇的不得了。昨天晚上,毛主席服用清菒素后,今天上午他明显感觉到了身体正在快速好转,按这个速度也许明天困扰他一个多星期的疟疾即将痊愈。

所以,对这些神秘的客人,毛主席打心眼里有好感。

WZ-9K标配三十个耳麦通讯端,唐剑行特意只启用了六个,分别给朱德、毛主席、邓颖超、贺子珍、康克清及自己戴上。

毛主席戴上耳麦直升机内巨大的噪声果然小了很多,以为是隔绝噪音的装备,自言自语的说道:“考虑很周到。”

话音一落,耳机里传来清晰的朱德语音:“老毛我能听到你说话。”毛主席一惊看了下周边,邓颖超、贺子珍、康克清显然也是听到了。但是前面的胡班长没听见,正在打量直升机呢。多年的政治经验让他明白,这样的安排显然不是随意的,疑惑的看着唐剑行。

唐剑行脸色一正,一个正步朝五人敬礼。

“中国人民解放军特区军委直属重庆号航空母舰编队海军少校唐剑行,向毛主席、朱总司令报告!”

毛主席、朱德用惊疑的目光相互看了一眼。

中国人民解放军,昨天他们都听说过了。但是,现在的报告明显不同,这是一支有航空母舰的军队!全世界目前只有几个强国才有,而这个航母舰队的名称竟然是重庆!这是怎么回事?

虽然吃惊,不过唐剑行的敬意是发自内心的,朱毛都听的出来。

“在介绍我们来历之前,请几位首长看一段视频。”唐剑行说完,让机组人员打开机载大屏幕显示屏。

显示屏是朝着五人方向的,这在上飞机的时候,唐剑行特意把五人安排到飞机最后一排。

显示屏开启后,播放的是2029年建国80周年国庆阅兵式。

彩色逼真的3D视频,让大家很是好奇,耳机里也传来雄壮的军歌,几人中邓颖超的眼界是最宽的,她确信即使在国外也没有这种设备。这时视频给天安门广场城楼一个特写,上面挂着毛主席、朱德、周恩来的晚年图像。

贺子珍吃惊的喊道:“好像是老毛!”邓颖超、康克清点点头:“另外两个好像是老总和恩来。”

毛主席和朱德也注意到了,尽管相片上的年龄不符,但是第一感觉确实是他们。

还没等回过神,视线转到了正在通过天安门广场的坦克部队。3D视频立体地显示了坦克部队强大的直观效果,这东西比朱德在苏联见过的坦克先进不知多少。

坦克方队过后便是二炮部队,虽然没见过各种导弹,但是凭直接也能猜到这种武器的威力不能小觑,毛主席朱德沉默了。

二炮部队后面的陆军方队,踏着整齐的步伐英武地走过天安门广场,整齐如一的步伐声中,传来老总粗重的鼻息。这才是他期望拥有的军队。

耳机里,老毛冷静的说道:“你的身上有这个部队的气质。”这话当然是说给唐剑行的。

“是的,我当时刚入伍,没有机会参加阅兵式。”

老毛拿出中华,给朱德发了一根。然后递给唐剑行,唐剑行接过后,先用打火机给老毛和老总点上,自己也点上火吸了一口。

最后,视频转播了同步飞行阅兵和舰队阅兵。在两位首长的震撼中,视频结束,收起了显示屏。

在众人的疑惑中,贺子珍最先提问:“同志,那相片上是老毛吗?”

唐剑行点点头,正式介绍道:“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80周年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的阅兵式。相片里的三个人是共和国的缔造者:毛主席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里面的军队就是共和国军队:中国人民解放军。”

这个爆炸性的消息让五人混乱了。

朱老总问道:“你们是未来的人?”

还是朱老总最有想象力,穿越这种难题都能想到。

“我们来自2034年11月16日,由于未知的原因,我们谭门岛海军基地、曾母岛出现在这个时空。同时穿越到这个时空的,还有正在执行任务的重庆号航空母舰编队及2万左右的军民。”

“对了,谭门岛和曾母岛在海南岛的南边,靠近南洋。是中国的最南边。”

毛主席灭掉手上的烟头,严肃的问道:“如果没有你们的帮助,这湘江我们过的去吗?”

看来毛主席已经猜到了一些,唐剑行答道:“过的去,历史上红军伤亡五万多人,于12日1号中央纵队及军委纵队大部渡过湘江。”

“五万?”朱德沉痛的问道。即便老总心里有准备都被这个数字吓到了,全部红军才八万多,这个数字几近大半。

“没有其他办法吗?”

这个问题唐剑行不敢回答的太深,朱老总这么问自然是问特区军委有没有办法解决。

唐剑行谨慎的答道:“受特区军委命令,我们此次的任务是,协助中央纵队、军委纵队加快行军速度,从而减少红军的伤亡。”

毛主席听出了,唐剑行的意思就是特区军队不直接介入战役,只帮助运送。

唐剑行想起二叔的嘱咐,继续说道:“受中共特区党委书记、特区军委宁海涛主席委托,给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带个口信。特区党委是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党委,特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方政府,特区的军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军队,脱胎于中国工农红军,作为中国的战略力量,特区军队有限的资源将用在未来几年国家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请原谅特区党委作出的艰难选择,另外请三位首长放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创建的人民军队,关键时刻中国人民解放军将接受三位首长的命令。”

毛主席、朱德现在并不是红军的实际领导层,周恩来虽然是三人团之一,但在红军重大决策上也是没有控制权的。

唐剑行的声明,意味着这支强大的军事力量,拥护毛主席、朱德、周恩来。

“主席、老总,邓大姐、贺大姐、康大姐,多余的东西,没有授权我不能多说,今天你们看到的东西仅能让周总理知道,尤其是不能让李德知道。我们不便过多参与中央的政治事务。但是,我们相信红军能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渡过难关。”

几个人沉默了。

唐剑行见快到石塘了,继续赶紧说道:“还有一个事需要通告给各位首长。根据记载,中央苏区在红军主力撤出后的半年内,苏区约有八十万军民死于GMD军队及还乡团手中,特区党委已经开始部署拯救行动,不过基于力量有限,估计只能挽救10-20万人的生命,这些人将被特区政府转移到特区加州省。”

“80万?那是中央苏区三分之一的人口,他蒋某人真敢做这天怒人怨的事?”毛主席激动的问道。

“主要是地主武装还乡团干的,不过GMD军队脱不了帮凶的身份。”

邓大姐焦虑的问道:“小唐,你们要多想想办法,多救一些苏区的老百姓,他们遭这罪是受了我们的连累。”

“是,我们一定尽力。”

17:40,直升机编队降落到石塘红三军团指挥部一侧,已经接到电报的红三军团主要领导到直升机降落的地点聚集。

刚下飞机的洛甫眉开眼笑的说道:“好东西啊,日行千里,桂岩到石塘六十里地,只花了二十分钟,我马上去给恩来发报报平安。”

军团长彭老总、政治委员杨尚昆、参谋长邓萍看到洛甫从五只大铁鸟中出来,也嘘了口气。刚才接到周副主席发来的电报,还在纳闷呢,这石塘怎么会来飞机?原来是指这些铁鸟。

彭总听洛甫这一说,问道:“六十里地真的只要二十分钟?”

“那还有假?上直升机的时候,我看了表,五点二十分,你看现在才几点嘛,五点四十一分。”洛甫得意的答道。

彭老总打量这铁鸟的眼神开始冒红光了。

“老彭,你打主意也没用,这飞机的主要任务是接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帮不帮你送士兵过江,你得问他。”洛甫指着跟着毛主席后面下来的唐剑行说道。

彭老总走上前给朱老总、老毛打了招呼,打量着唐剑行问道:“你就是周副主席说的唐剑行少校吧。”

唐剑行给彭老总敬了个礼笑道:“彭老总好。”

“不错,挺精神。你这铁家伙能装多少人?”

“一次能坐30人,同时可装货物辎重8吨。每小时飞行400公里。”

“那不是挤挤可以装100多号人?”

唐剑行那试过这种运送方式,尴尬的点点头:“理论上可以。”

唐剑行见人员下完了,给毛主席、朱德、彭德怀敬了礼,说道:“各位首长,我需要执行第二次运送任务,先告辞了。”

毛主席神情复杂的挥挥手说:“辛苦你们了。”

七、空运湘江(二)

18:00直升机再次回到桂岩指挥中心。

这一次,人员和辎重都已经准备完毕。各种大型辎重准备了一堆,有红军医院的发电机、X光机,有红星报的印刷设备,还有一些原料。

唐剑行明白,这些东西迟早在长征途中要被抛弃的,但是,并不反对运送这些东西。现在不是争论的时候,快速运送人员是任务成败的关键。等货物和人员全部登机,已经过去了二十分钟。这次唐剑行没有随行,命令飞机起飞。

临时指挥中心。

“唐少校,按现在的速度,到明天早上9点,直升机最多只能运送2250左右,从信息平台上看,卡车现在的速度只能保持在15公里每小时,也就是说来回一趟要四个小时,到明天早上9点最多跑四趟,按每车运送40人计算,最多运送800人。这样的效率肯定完不成任务。”王海从信息系统中预测的数据看到,按现在方案肯定完不成任务,必须调整方案。

唐剑行问道:“假如直升机货仓不装货,全部装人,客舱再挤上一些,你估计一次能装多少人?”

王海调出WZ-9K的结构图,简单的在纸上算了下答道:“理论上可装147人。”

“那就按这个执行,我去找周副主席谈。”唐剑行决定采用这个方案。

“那卡车回来后怎么安排?”

“从下次开始,只安排拉货。”

中革军委临时驻地,办公室只剩周恩来和叶剑英。

叶剑英正在安排下一批次上飞机的人员和辎重,周恩来则在了解各部队的目前行进位置。

守卫的士兵已经得到指示,唐剑行一行可以自由进出驻地。

“小唐回来了,快过来喝口水。”周恩来朝进门的唐剑行说道。

唐剑行也不矫情,拿起不知道谁的搪瓷口杯喝了一口。答道:“周副主席,我是来回报进度的,按现在的进度和方案,到明天早上最多可运送3000人左右。我们信息中心的同志建议调整方案,空出飞机货仓用来装人,客舱那里也再挤挤,这样一次可以运送140多人。五架飞机一次可运送700人,也就是说到明天上午九点前,可运送一万人次。另外,由于道路和行军问题,卡车的速度很慢,估计到明天9点前最多可以跑四趟,我们建议卡车全部用来运送辎重,这样可以保证明天9点前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全部进入石塘区域。”

中央纵队有5240人,军委纵队含干部团有员8590多人。目前,滞留桂岩一带的有一万一千人左右,干部团三千人左右正在夜行军,预计明天早上之前可以到达石塘。也就是说,调整运送方案后,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全部人员能在明天早上之前到达石塘。

“好,就按新方案执行。我马上安排调整方案,让纵队集结。辎重能运送多少算多少,这种危急时刻,人比物重要的多。”周恩来疲劳的神情终于能轻松了一点。

唐剑行见总理疲劳的样子,心中一阵心酸,不由得说:“要不先把您送过去,您也好早点休息。”

周恩来脸色一暖,拍拍唐剑行说道:“小唐,谢谢你们了。这边纵队的集结有我在,进度会快点。”

这就是我们的总理!唐剑行的曾曾祖便是周总理收养的革命烈士遗孤,曾曾祖视周总理为自己的父亲、视邓颖超为母。

唐剑行眼珠子一转笑着道:“周副主席,叶首长,要不到我们的临时指挥中心指导下我们的工作如何?”

对于神神秘秘的指挥中心,周恩来和叶参谋长嘴上没问,心里还是想见识一下的,周恩来笑道:“这小唐,好,去你的指挥部学习学习。”

唐剑行给周恩来掀起指挥中心的门帘,里面的LED灯把十平方空间的照的透亮,比中革军委的油灯亮的不晓得多少倍。

指挥中心的四人见总理和叶首长进来,都纷纷站起问好。林立人自来熟,问两位首长:“首长,喝茶还是喝咖啡?我们刚烤了些热狗,尝尝味道,很抵饿的,晚上熬夜最好的东西。”

“我记得你,你叫林立人,搞秘书果然是把好手。”

林立人没想到,只见过一面的周副主席就把他记住了。激动的不得了,拿了两个盆子,从军用微波烤箱内夹出两份培根吐司、两份热狗三明治,还泡了一杯他拿手的蓝山、一杯西湖龙井。放到小桌子上,请周副主席和叶首长尝尝。

周恩来和叶剑英三下两下把桌上的食品都吃完了,还意犹未尽。叶首长还说:“味道不错,就是少了点。”

把五人雷的外焦里嫩,这吃相太恐怖了。

周恩来把手上的碎末拍掉,指着电脑问道:“这是什么设备?”

负责参谋工作的李继英中尉答道:“首长,这是电脑。你现在看到的叫便携式战场信息系统。”

“这个盒子就是电脑吗,战场信息系统是这个么?”周恩来凑近电脑屏幕细看。

“咦,这不是桂岩吗?你这里怎么可以看到这个?”周恩来惊讶的发现电脑屏幕上显示着桂岩附近的俯视图,上面还能看到行进的部队。叶剑英也震惊的问道:“你们这是怎么做到的?”

李继英解释道:“我们的上空有一颗我们的卫星。”

“卫星?”

“恩,是一个地球同步军事卫星,可以对地面进行光学、红外及电子侦察。”

。。。。。。还是不明白。

唐剑行接着解释道:“就好像把巨大的望远镜放到地球外面,运行的速度跟地球转动的速度一样快,这样就能对一个地方进行长时间观测,白天、晚上以及无线电都可以看的到。”

周恩来认真的问道:“能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