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镜-第4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素华神通反制,承启天和云楼树受到冲击不说,作为罪魁祸首的宝蕴和死魔,更是第一时间被激涌的金光轰击,宝蕴还好点儿,死魔差点儿就被催化殆尽,化为幽魂似的虚影,神态萎靡,自然也就载不住宝蕴,还好是抵消了一部分冲击,给了承启天适应的时间。

    但问题是,陆素华心神仍在体悟、修正圆满之意,神通反制完全是自发的行为,冲击力远远没有达到最强,而且冲击也不是一波而尽,而是绵延不绝,永无休止。

    如今,承启天就是被放在炉子里烤着,正体悟大道的陆素华是火源,神通覆盖自成炉壁,将承启天牵制在控制范围里面。

    这是用软刀子杀人,可诡异的是,明显与陆素华那边连接的寄元魂玉,依旧源源不断地传输先天元气过来,补充余慈的损耗,成了维持承启天的坚实后盾。

    另一个维持承启天就是云楼树,或者说,这是唯一还有点儿抵抗力的存在。

    承启天早已经到了极限,是云楼树在践行“大梁”的职责,与玉神洞灵篆印这个“基石”一起,维持承启天的基本结构。

    但这远远不够,出于生灵的本能,云楼树八方用力,根须齐张,叶片流动灵光,疯狂吸收周边的太阳真火,同时,他还向余慈求援。

    有四五年时间,因条件不足,余慈难以将它送上碧落天域,只能是用自身精血来浇灌,隐然与它气机相通,给云楼树留下了较深刻的印记,一遇到“油尽灯枯”的绝境,就习惯性地找那相熟的气机。

    可惜,余慈现在没有精血给它了。

    在陆素华的神通反制中,余慈可也是受到牵连的。冲击一至,他的心神便受到冲撞,有如当头一棒,就算地气分散消融,也是昏昏沉沉。

    他分出的这部分心念本就和羽化真意相合,产生了异化。目前还保持清醒是乌蒙蝉蜕留出的七日空档期,可一旦心神损耗过度,这个期限也会相应地削减,以形成保护。

    按照天性,余慈现在就应该睡过去,云楼树的召唤,倒是给他一个抓手,用这个强提精神,保持一定的专注。

    双方气机相通,倒是不怎么损耗心神,来自云楼树的种种即时变化,就纷纷流入心底。他从没有特别深入地了解云楼树,眼下是头一次。

    云楼树何以称之为自辟虚空最稳定的“大梁”,自然就是因为它天然就能借天地之力,孕化虚空,而那虚空又极其稳定。再究根问底的话,实是因为其内部空间与外界天地,或者更进一步说,和一切虚空都能沟通良好。

    有如此特质,层次低的可以作为缓冲地带,层次高的则完全可以用它来当作核心,学习其稳定通达的结构。

    像余慈以前那样,只当成储物空间来用,说是暴殄天物,决不为过。

    可如今在陆素华压倒一切的力量面前,于承启天的压力完全由云楼树消受,再稳定的结构,也架不住那永无穷尽的冲击。

    云楼树的应对方式是从四面虚空引来太阳真火,强化自身,与之相抗,但事实证明,这办法实在是不自量力,这株天地灵种还远远没有成熟,别说陆素华,就是余慈,真的全力以赴,也能将这片虚空毁掉。

    眼看不支,余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他渐渐理解了云楼树的特质,又联想到地下自己肉身的遭遇,终是找到了一个发挥云楼树特质的途径:

    堵不如疏,干脆利用自身稳定通达的结构,把压力导引出去,由无边广大的外在天地消卸——就像他肉身所化的乌蒙天蝉幼虫,虽也是生受了一击,却由无边地气化消,自身伤损降到了最低。

    当然,这办法看起来条通理顺,但纯以云楼树自身,是没法完成的。作为一个没有意识的植株,它很难达成这种违逆天性的的转化。

    但若加上承启天,情况就不一样了。

    承启天也获得了天地法则意志的认可,与外界天地有着气机交换,只不过,和云楼树还没法比。

    用形象点儿的说法,承启天与外界天地的“交情”不够,内外有别,始终受到一些排斥和戒备;可云楼树作为天地灵种,天然就与外界天地具有极高的亲和力,“交情”深厚。

    但反过来说,论精微变化,与受余慈心念驱动的承启天相比,云楼树又是拍马难及。两边优势结合,就能化不可能为可能。

    承启天再怎么显化,都是余慈心内虚空的一部分,就算现在残破不堪,做一些基本的转化也没问题。

    仅仅是一息之后,承启天上,一道红影飞射而出,身后金光喷射,势如怒龙。那是宝蕴,死魔紧随在侧,却比影子还淡了。作为“罪魁祸首”,她暂时离开,起码能分流一半以上的冲击,承启天压力骤减,转化就在此瞬间完成。

    “轰”地一声爆震,这一片虚空,蓦地放出万道金光,随即扭曲,灿若烟霞,层层排开,眩目的景象,离得老远都能看到。

    余慈也顾不得这些了,承启天和云楼树抵御方式的改变,效果明显,初时只能泄出去三两成,后来就一路走高。体现最明显的就是七星天衣所消化的先天元气,又从上下动荡,开始稳步回升。

    情况稍有好转,那边宝蕴又杀了回来。她可没有什么舍己为人的意识,抵挡不住了,很干脆就逃进来托庇。

    承启天又是动荡,外面更是霞光万丈,但总算是支撑下来。

    如今承启天内外,声光华丽,可事实上,这是一个艰苦而枯燥的过程。

    余慈居中,起到了一个调节的作用,最初还好些,需要照顾到云楼树、承启天甚至是宝蕴等各个方面,虽然心神损耗,总还有些变化,维持着专注状态。

    但到后来,事态趋于平稳,像一条的平直的线,他的意志再怎么坚定,一旦压力缓和,便难以抵御心神损耗和羽化真意的双向夹击。

    他还没有忘掉,现在他支撑得住,是建立在陆素华进入某种入定状态,没有关注的前提下,如今最合理的办法,就是以趁局势平稳的时候,调动承启天远离。

    可这纯粹是从纸面上考虑,不切实际。

    事实上,他确实到了极限,只觉得自己恍惚一下,然后莫名打了个寒战,清醒过来。

    就是“眼皮”一合一张的空儿,已经是几天过去了。

    最宝贵的时间,就这样“挥霍”掉。

    余慈没有什么懊悔的情绪,他比绝大多数人都知道,极限是什么概念。如今,他更关注之前让他从昏睡中醒来的“寒战”,那是一个颇具刺激性的契机,否则他真有可能顺着惯性,将七日的空档期完全消耗干净,在羽化真意的主导下,进入漫长而难以复苏的沉睡中。

    不过在此之前,他还必须要适应一下,变得有些不一样的承启天。
追逐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际具现 地底七日(五)
    烟箭进入照神铜鉴之后,就已经消去了外在的形体,又或者说是随势化形,时时刻刻都有变化,就是余慈都难以把握,就这么一路杀入陆素华的神魂层面。

    受到长生真人的威压抵御,余慈仍然无法感受太多,只是知道,这层由来自于姹女阴魔和死魔混杂的力量,最初竟然真的瞒过了陆素华的感应,至少是躲过了阳神最外的防御,触及内层。

    然后……没反应!

    已经深入到这种层面了,怎么一点儿回声都没有?异常的状况,让余慈心中微生寒意。

    陆素华专心致志,直面充斥识海的拳意,知道有外魔侵扰,但不以为意。

    现在,她正在一个关键节点上,双方一个巍然雄奇,镇压四方;一个明锐通透,无所不至,同性质不同,各有千秋,僵持不下。但可以这么说,她们从来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对抗。

    这正在陆素华的掌握之中。

    她的意念在识海中回荡:“你的优势是圆满真意,是拳法通神,但这些年,我也精修太初玉书,体悟真人境界的圆满之法,颇有所得。或有差距,但你我之间,并无本质的差异,短时间内,谁也压不过谁……如此,我们比什么?”

    她始终在自说自话,但她肯定,对面决不会漏过任何信息,也不会有任何理解上的障碍。

    冲突固然尖锐,但也不能忽略隐藏在其中的融通趋势。包括陆青在内,三方同源而生,哪能当真非此即彼,不共戴天?

    在目前的局势下,彼此的心神其实隐然相通,就像是洒在一个盘碟内的颜料,彼此染化,这种前提之下,就看谁的颜色更醒目,哪个个性更强烈。

    相较于陆素华,那两位性子都是一样地淡漠,万事不萦心,水过不留痕,在浊世之中,这样的性情或许更为醒目,但在目前的冲突中,清淡如水,又怎么比得过那眩目的颜色?

    漫遍识海的金光之后,陆素华在微笑。

    此一时彼一时也,面对陆青,她能够以绝对的优势,将其抹杀,但面对这位,僵持对抗,最后弄得两败俱伤,实在没有意义。

    必须要说,陆青又失算了,在陆青还在为旧事纠结的时候,她早就放开了眼界,窥准了更高层次的目标。见其远而大其心,她有足够的气魄和胸襟,海纳百川,以成其大。

    识海之中,清音琅琅:“我修炼三元锤,非是要在这上面与你一争高下,而是给你留了一个位置。”

    刹那之间,金光通透,映彻识海内外,更首次照彻拳意,捕捉到核心处,那与她极其相似的存在。

    “陆青用凡俗之心观照,如夏虫语冰,不切实际,唯有同等境界,方是知己。我欲攀援而上,你……来不来!”

    识海轰然巨震,巨浪层涌,似要从海底倒翻而上。

    对峙的双方都是化消了形体,再不分什么金光、拳意,只在识海中浑化。

    陆素华主动放开了本身意志的封闭体系,与那位同化,感受其圆融完满的天道体悟。但就是这样,对方也没能掩盖住她夺目的个性光彩,有高傲昂然之意,如海中孤峰,超拔而起,成为一切的核心。

    陆素华主导了一切,对方没有感**彩的部分,她直接吸纳;具有感情,但没有冲突,或者冲突很小的部分,也可以考虑;最尖锐的冲突,才加以磨消。

    在这里面,无疑还包括着陆青的遗留,甚至还有微缈的意识,在其中游走,陆素华没有刻意去抹杀,但那超拔之力,便如绝云气,负苍天的大鹏鸟,高蹈而上,那些层次低下的存在,自然抖落,若还能跟上,给她一席之地又何妨?

    心合圆满,超拔待出,她长声一笑,口拈前人歌辞,激荡识海:

    “大鹏刷翮谢溟渤,青云万层高突出。下视秋涛空渺弥,旧处鱼龙皆细物。人生在世何容易,眼浊心昏信生死。必除嗜欲令心清,携手同寻列仙事。”

    音透内外,周遍身心,无不圆满通透,灵光焕然,直透身外十尺。

    她清楚地知道,在真人境界上,她已经是进无可进,已至圆满。话又说回来,世上哪有真正圆满?

    一般修士,在还丹修士就修成了自身小圆满,可一旦进入步虚境界,那所谓的圆满就变成了虚空尘埃,不值一提。如今陆素华只是在不断进步、修正,化小圆为大圆,积跬步成千里,等寻到机缘,过得劫数,自然可以进入劫法之境界。

    尤其是目前身心圆满,一气呵成的境况,最适合精进。在这段时间里,她的进步幅度当最大化,其后就会迅速放缓。

    可在当前圆满通透,灵光悬照之际,偏有一块阴影的存在,就像是玉碟银盘上的污迹,怎么看怎么碍眼。

    这已经不是外魔,而是内魔。

    真人境界自有一番袪除魔染的神通,根本不用陆素华特别分心,神通便已发动,挟浑然大圆满之势,比寻潮候,更多几分天成之威。

    余慈心中警兆突现,激烈如迅雷般的异动,通过魔种传输过来。

    透进去的姹女阴魔和死魔浑化之气,终于遭遇到了最严厉的反制,那边刹那之间被催化殆尽,干干净净,没有任何残留,而余力不消,循着气机线路,直轰过来。

    青芒乱闪,照神铜鉴惨被打飞,嗡嗡乱响,余慈与它气机相通,也受冲击,只是如今与地气浑化,巨大的冲击力被无边地气分解,一时间倒没受什么伤害。就是所在地层方圆、上下数里,如煮沸汤,几乎要变成了岩浆。

    更要命的,在对方强绝的感应之下,就算是通过一次中转,也没有彻底抹消痕迹,那浩瀚之力竟是捕捉到了烟箭来时的轨迹,如咆哮之龙,昂声上冲。

    刚有所缓解的承启天,再一次激烈动荡,眼看就崩不住劲了。此时云楼树空间与之几已不分彼此,也受到冲击,连带着云楼树,都嘎嘎吱吱乱响,一片混乱。
追逐 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际具现 地底七日(四)
    ~日期:~10月07日~

    更多好看的小说,txt下载~请上~……~ ;~。

    宝蕴那边有变化,反观死魔,也是一样。

    吸收了那黑烟之后,死魔初时更如罗刹恶鬼一般,本就有丈二的巨躯,竟然又猛拔起五尺,可随着它显化的身躯深处,镇压的符箓亮起,某种奇妙的力量在作用,其身形竟然又缩了回来。

    从近两丈的高度,一路降下,到了一丈二三还不罢休,继续往下缩,到最后身高不过四尺,狰狞的面目也显得滑稽许多。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死魔此时不显凶残,也不是恭顺,而是将所有的神情尽都收敛,看起来颇有些木然。其中死气运化,却愈发地激烈,偏又能收束得当,有如黑夜中的潮水,不见其形,却不能忽略它的压力。

    就是余慈将其牢牢掌控,细细观之,也无法彻底明确其运化的玄妙,只因一旦观照,其中就生变化,便如真正的死亡一般,分明存在,却又无法捉摸,这就有点儿意思了。

    余慈心念难以再行分化,也不再强求,干脆换一个思路,不让死魔维持这状态,让它反向膨胀,一路长到一丈七八,像小山一般,恢复到之前凶神恶煞的状态,但给余慈的感觉,反而不如其木然的时候来得沉重压抑。

    从中,余慈见知一些端倪:遮莫是内魔外魔的变化?

    修行中所遇魔染,分为内外两种,其中当以内魔最是厉害,玄门所言十魔,亦即十魔内禁所涉及的那些;释教所言五蕴魔、烦恼魔、业魔等等,都属此类。

    而域外天魔、精魅妖鬼之属,则是外魔。

    理论上讲,一切外魔都要通过内魔才能达到最大的杀伤,比如精魅之中怨魂厉鬼,若碰到阳气充沛,身强体壮之辈,就根本没法下手,相反,任何不起眼的的内魔,都可能招引来更大的劫数,制造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效果。

    外魔中最厉害的域外天魔,最令人忧惧者,莫过于能“无中生有”,就算目标本无魔染,也可千方百计地诱发,再借此一举攻破。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通过内魔发挥力量。

    像余慈这种情况,死魔原是内魔之属,将其提拿出来,看着威风凛凛,其实破坏力已经下降许多,如果只将其视为寻常魔物,又有什么价值可言?

    然而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此手段也是按着由内而外,再由外而内的流程进行,这么来回折腾,看着全无意义,其实里面的意义大了。

    这就是说,余慈可以对已经受死魔所扰的人身上取来死魔,再送到那些并无死魔之忧的人身上去,能不能使以前受死魔所扰的人得以缓解,还不知道,但让原本没有死魔之患的人,也受此劫难,看上去倒是大有可为。

    某种意义上,这就是掌握他人的生死,毫无疑问,这是一种神通,一种新得来的神通。

    修士度劫,也是体悟天地法则运行至理的良机,故而早有一说,即:大劫有大神通,小劫有小神通。就是说,当修士度过一次天地劫数,只要能过得去,就能增加一门神通,神通的威力,视其所经劫数的大小而定。

    当然,这要加上一个前提,那是劫修的事儿。余慈刚刚迈入步虚境界,又是怎么凑上的热闹?

    思来想去,还是与前面一串的天劫有些关联。

    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天地法则总要维持一个大概的平衡,余慈前后有死魔之劫、虚空之劫、又被扯入天网,好好消受了一番给妖树魔种准备的劫数,明显是超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