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镜-第4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据统计,那一刻钟的时间里,因此事而走火入魔、内火焚身的修士超过百人,其中更有一位在附近潜修的真人修士,那位还算走运,留得命在,可在此飞来劫数之间死去的,足有八人之多。

    “三阳魂印”之事,终于为人所知,也给许多人下了套子。

    拦,还是不拦?

    许多人纠结,也有许多人从来都没有动摇过,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段日子里,余慈这个名字,随着拍天血潮飘摇万里,又伴着三阳劫火焚卷天下,以至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一时间,便是在北地三湖打鱼种地的凡俗,也知道有一个飞剑东来的凶人,驾起血云,所过之处,四日并行,邪火烧身,不免大为戒惧,多地都有骚动出现。

    相较于底层失之简略的认知,在北地修士之中,余慈的名声却有两极分化的趋势,就常理而言,对这个招灾引祸的家伙,大部分人不会给出什么好评价。可是当夏夫人的点评一出,招揽之意显现,北地三湖的风头,忽为之一变。

    一方面是因为夏夫人身份特殊,又向以眼光犀利著称,颇是主导着一部分言论走向,另一方面,却是不知何处起的一番流言,说是那余慈以步虚修为,强行驾驭玄黄杀剑,不是出于私欲,而是不忍生灵涂炭,舍身驭剑,以避免更惨重的损失。

    这一说法最有效的佐证便是,自玄黄杀剑屠灭七河尖城之后,一路东来,除了像乱云宗那般受到阻拦的情况外,都是高来高去,偶尔有些倒霉蛋受血杀之气冲击,也没听说谁丧了性命。

    但这种说法很快受到各方驳斥,尤其是一些“当事人”便分析那日形势,提出若不是余慈半途插手,杨朱等人说不定已将此剑封禁……如此这般。

    可紧接着这个说法,不知是谁,忽又抛出一个惊天消息,直指二十年前,剑园一役。

    此役造成剑园崩毁,直接导致此界一个延续数劫的盛事终结,此后二十年来,大批剑园出土的精品流入修行界,离尘宗等相关方,由此受益,但造成这一切的根源,一直牢牢把持在离尘宗,或者还有与之亲善的几个宗门手中,少有外传。

    而这回,从玄黄杀剑之事延伸出去,消息指明,那一役,余慈以离尘宗外室弟子的身份参与,正是在那场惊人变故中,存活到最后的几人之一。

    据传,他那时便与玄黄杀剑有过接触,共御外侮——所谓外侮,血狱鬼府的大梵妖王陛下,自然是逃不过去的。

    虽说事态细节方面有些模糊,但越是这样,越有快速传播的价值。这消息没有明确的倾向性,却是将两条线索串在一起,背景丰富,事态复杂,有更多的想象空间,一旦流播开来,两边本站定立场的修士便各有分化,但彼此之间,冲突愈发激烈,

    一方顺势咬定余慈大奸大恶,早与玄黄杀剑勾结,七河尖城血案便是他的谋划;另一方则说他义气深重,视玄黄剑灵为友,又不忍生灵遭劫,力保两全。

    两方口水横飞,一时间北地三湖各处茶楼酒馆,各宗论道台上,都免不了被洗上几遍。

    而在此期间,离尘宗离得远,没有发话也就罢了,像清虚道德宗、四明宗这些大宗门,却也都没有明确的态度,保持沉默,颇是微妙。

    相对于立场不定、吵闹不休的北地修士,余慈的想法反而更简单些。

    一具分身罢了,若真能保得两全,舍弃掉又如何?

    更何况,其他一些杂事,都有幽蕊代为处理,便是名声之类,都给硬扳回来许多,他又有何牵挂?

    所以,他一门心思,都放在如何控制玄黄杀剑上,凭借着玄黄剑符的那一点儿控制力,再参考幽蕊利用巫法神通送来的较为安全的路线,一路艰难东进。

    这段时日下来,他真的不好过,剑遁速度虽快,充其量与逍遥鸟仿佛,尤其穿梭虚空的神通,是没有的,一日飞遁,不过十万里出头,路线又受限制,导致他前有堵截,后有追兵。

    其中,盖大先生根据死魔神通的气机联系,一直追击在后,虽说同受三阳劫火的苦楚,却不给他任何喘息之机。

    更艰难的是,长期与玄黄杀剑相接,三方元气所聚的形体被血杀之气浸染,又受三阳劫火焚烧,多有变异,换了别人,早就气脉扭曲,走火入魔,他也是凭着对这具躯壳结构入微入化的把握,勉力维持。

    只有念头聚合的分身,在天龙真形之气的护持下,暂时还未受沾染。

    但那也快了……如果不做出改变的话。

    第三十五日上头,在云气飞卷的高空,余慈遇到了强劲季风所带来的温。湿水气,他甚至嗅到了微微的海腥味儿,这代表,他已经逐渐接近了东海。

    可这时,面对与小五约定的“大半月”的期限,他已经失约了。与之同时,小五也是如此。

    在确认这边脱不开身后,他让幽蕊联系小五几次,并侥幸成功了两回,那边都说被人追得很紧,又说“快到了快到了”,可鬼厌分身冒着被论剑轩围剿的风险,在约定的吴钩城外海转了几圈儿,并无所得,也没发现有大战的迹象。

    最后一次成功联系,是在十日之前,此后,似乎是那边受到了强劲干扰,幽蕊的巫法神通,再也无法锁定小五的气机。而北地三湖严峻的形势,也严重影响了幽蕊的精力——无论是规划路线还是制造舆论,都让她疲于奔命,一刻都不得闲。

    而且,错误也难以避免……杂念到此为止。

    余慈澄静心神,头上鲜红的符箓以难以目见的幅度,进行细微调整,帮助他更有效地与玄黄杀剑沟通,维持那一点儿驾驭的力量,与身后扑天盖地的血潮一起,略微偏移角度,但仍一路向东。

    他现在要面临一个关口。

    就算几个大宗门不开口、不动员,夏夫人主政的飞魂城,甚至拿出了招揽的架势,可一个月的时间,也足够北地三湖庞大的修士群体,集结出可观的力量,布下天罗地网。

    幽蕊在这个区域的情报网还很初级,等到发觉不对头的时候,已经迟了。

    对方通过一连串的围堵作势,已经将余慈飞遁的路线固定在某个区间,也在区间设下重兵,要将玄黄杀剑一举成擒。

    至于余慈,自然就会以“魔头”的身份,被斩杀在此。

    绝大部分人是这么想的。

    **********

    差点儿就崩啊……不过还好,从下周起,重新开始吧。为这几天的断更,向大家道歉!
正文 第二十一章 天亡人亡 东海血染(十)
    此时的玄黄杀剑,飞临半空,东趋西指,纵横来去,无有停歇。其剑刃指向,也并没有什么定数,偶尔指向余慈,保持一段时间,余慈知道是冲他来的,其他人却只当巧合,还是更多地将注意力放在他“不自量力”的“不告而入”行为上。

    盖大先生冰冷的视线,始终在寻找一击致命的机会,杨朱则眼神凌厉,不像前面帮忙时的热心,视线里清晰透出一个信息:

    休得自误!

    心中叫一声抱歉,余慈开始根据玄黄杀剑的反应,调整头顶上的鲜红符箓。

    这枚符箓就是余慈在剑园时,根据剑仙秘境三层防御符印,以及玄黄剑意凝成的剑符,共有七大关键分形,六十四个窍眼,结构什么的都不是问题,余慈早将其磨成了种子真符,运使自如。

    真正的问题在于,虽然是模拟玄黄剑意,其本质依然是符箓,而余慈造出的这具投影分身,除了出于特殊考虑而摄入的天龙真形之气外,尽都与剑道相关,接近纯粹,磨炼出的种子真符,都还在本体内,投影分身要借用,就要遥隔千万里,向本体求助,按着寻常的途径,等本体做出反馈,再将符箓投射过来,怕不是猴年马月了?

    余慈在上面颇费了点儿心思——在深入体验过神主法门之后,余慈早有定论,这种时候,没有比“信力”更有效的介质了。

    如果在这儿的是寇楮、李闪、范陵容等眷属、信众,只需一个动念,自然就有反馈及时到达,至于现在,作为独立性很强的分身,和本体的联系虽也算是密切,可其间并没有信力渠道的存在,符箓的投放、维持、变化,肯定会出现滞后、迟钝等问题。

    不过余慈既然敢冲下来,就自有其依仗,其源头,则来自于已经钻研了一个年头的碧落通幽十二重天。

    这部从碧落天阙上撷取下来的入门篇章,共有四个部分的基本要素,即避魔、虚空、神主和种魔。就余慈的理解,其最本质的功用,就是营造一个根植于魔门法统,却要避过元始魔主感应的独立王国。

    不说它最后的效果如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这部法门中,确实有一系列相关的法门、技巧。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通过“自己信奉自己”这种看似荒诞的手段,形成一个自我封闭的体系。

    无量虚空神主没有“三方虚空”封绝的“机缘”,但却通过这种方式,部分达到了这一要求。

    具体的法理如何,余慈没有细究,但怎么样去“自信”,余慈出于好奇,当然,更多还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很是下了一番功夫钻研。如今就是他验证的时候了。

    结果出奇地顺利。

    当“碧落通幽十二重天”的心法启动时,由分化念头集合而成的投影分身,便与本体发生了真切的互动感应,其实对于深入体会了神主之道的余慈来说,这真的不难。

    有精妙的心法牵引,他要做的,也只是做一个微不足道的心理建设,让自己的分身“臣服”于自我的核心意识,扯出一道似是而非的信力联系。

    当然,这个联系渠道,在日后需要用相当的时间巩固和深化,其中涉及的心法变化,要复杂得多,但就目前来说,已经足够了。

    在信力渠道搭建成功的瞬间,本体已经收到了他的请求,已经磨炼成种子真符的玄黄剑符,投影过来,形成了那枚鲜红的符箓,悬在分身头顶。

    之所以是这种模式,却是余慈注意到,他与三阳劫火“关系”复杂,将玄黄剑意引进来,说不好会出什么状况,干脆放在身外,虽是模拟剑意,本质还是符箓,自然有符箓的一切特性,用以辅助,并不怎么碍眼——自然,对玄黄除外。

    对同源而出的剑意符箓,玄黄杀剑便是只余本能,也生出感应。138看书网 ;防 ;盗 ;章 ;节相应的,余慈既然引来了玄黄杀剑的“注意”,也就受到了冲击,这时正是玄黄杀剑威能全开的时候,便是杨朱都不敢直面锋芒,他不免也要吃点儿苦头。

    在锋刃掉转的刹那,他分身的呼吸为之一窒,由三方元气凝化的肌体,如波浪般抖动,多处开裂,硬是被澎湃的剑压冲回近百丈,还好,在剑符的护持下,玄黄杀剑倒没有将凶戾的杀意倾注,那令人望而变色的阴影,并没有覆在他身上。

    目前的狼狈倒又验证了余慈一个判断,就算有所仗恃,在全无意识的玄黄杀剑威能之下,硬顶上去,也讨不了好,那么……

    他的视线转向玄黄杀剑之后,那一个越发稀淡的黑影。

    余慈不认识那人,之前倒是听杨朱叫了一声“韦师叔”,貌似还是四明宗一个颇有地位的前辈,那就是二代弟子了。余慈不关心这人为何会落到这步田地,看他想驾驭玄黄杀剑,却反被剑器控制的惨状,他已经有了一个设想,

    他开始有意识地对符箓进行控制,调整其气机感应的强度,相应的,玄黄杀剑的锋刃则摇摆不定,其狂暴的本能,很自然地将这同源的气机忽略掉。

    余慈在血海中沉浮几次,倒是把两边的距离又拉开了一些,这期间,他闭住呼吸,调匀气机流转,同时还剑入鞘,甚至把太初无形剑都收了回来,避免与玄黄杀剑形成不必要的对抗。

    他的准备也只到此为止,因为这一刻,一直缀在玄黄凶剑之后的“韦师叔”,终于抵挡不住剑仙级别的恐怖损耗,在嘶哑的吼声中,最后一点儿形影,也被炽燃的血海焚化。在彻底吞噬了其生机之后,玄黄杀剑的威能,立时攀上了巅峰。

    而巅峰之后,毫无疑问必是一路下行……

    杨朱、盖大先生都捕捉到了这个微妙的节点,也自发调整气机,准备应对接下来的变化。

    也在此时,余慈顶门之上,鲜红符箓微微涨开一圈儿,甚至锵然鸣响,其外烁的剑意,已经开动到了所能控制的极限。这下子,别说玄黄杀剑,就是杨朱和盖大先生,都觉出几分异样,视线二度投注过来。

    但比他们的视线更直接的,则是玄黄杀剑的冲击!

    四尺青锋凭空化虹,或者更像是一道电光,直奔那个方向而去。

    当血红的光芒向这里倾泄而至的时候,余慈在心中最后一遍温习剑法诀要,他毕竟不是纯粹的剑修,尤其是进入还丹境界后,用符的机会总比用剑多出不少,一些剑修的常备技巧,他很少用到,还要临阵磨枪才行。

    但话又说回来,对眼下可谓是“剑气冲霄”的分身来说,只要不超过现有的层次,一些技巧,只在心头流转一遍,就如练习千百次一般,熟极而流,全无滞碍。

    比如,剑遁!

    玄黄杀剑距他已不足一里,吞吐的剑芒,可以催化前方的一切,而余慈的身形也在虚化,仿佛下一刻就要燃烧起来。

    可没等真正“燃烧”,四尺青锋贯胸而入!

    当然,这绝不是真正的“贯胸”,在杨朱和盖大先生的注目之下,在玄黄杀剑穿透的瞬间,余慈化为了一团近乎同色的血雾,直视忽视了咆哮而过的剑风,以不可思议的粘着力,飞落那燃烧的剑芒之中。

    玄黄杀剑之外,倏地绽开一个闪灭不定的光圈,将肆意喷洒的血杀之气阻了一阻,虽然转瞬之后,就有九成以上的力量冲破了光圈,在虚空中继续那狂暴的舞蹈,可终究有一部分,受到控制,具备了些许法度。

    玄黄杀剑的剑啸声,有了细微的变化,而其前进的轨迹,也偏移了微小的角度。

    角度虽然小,但在动辙数里的高速移动中,在一贯狂暴的“行为”之后,突然来了这样一个可称为诡异的变化,瞒得过普通人,却瞒不过这片天域,两位步入长生的大高手。

    无论是杨朱,还是盖大先生,在他们眼中,之前的冲击,将玄黄杀剑的凶悍发挥得淋漓尽致,可在余慈血雾附着之后,极致微小的变化,则带着专属于人的灵性。

    一位劫法宗师,一个长生真人,都是戒心大起,摆出防御姿态,可就在他们的注目之下,玄黄杀剑就此化为一道天外虹影,从那个方向突出去,再不回头。在七河尖城肆虐的燃烧血海,则掀起巨浪,如影随形,呼啸而走,所过之处,满目疮痍。

    但没多久,这血海巨浪就拍天而起,跟随着高跃云霄的剑虹,倒似一团火烧云,往东而去。

    杨朱愕然。

    在他身后十余里外,盖大先生则是抬头,看向天空。正是他所感应的那样,青、红、白三轮日影,已然化实,分布在真正的骄阳周围,天空中四日并行,恍如上古神话重现。

    也在此时,盖大先生心神激颤,王座上的阳神鬼躯,忽有火光冒出。他闷哼一声,却没有抵挡,直到鬼躯额头位置,显出一圈日纹印记。

    “三阳魂印。”

    这是三阳劫真正可怕之处,三阳之劫,如日之经天,普照万物,想要避过,几无可能,尤其是三阳魂印一下,便证明天地法则意志已将目标锁定,无论那人如何逃遁,三阳之劫都是如影随形,便是在一地停留的时间长了、照的太阳多了,都能可引来劫火烧身。

    盖大先生本不至于被此印困扰,却是因为余慈死魔神通,被老天爷揪住了破绽,这才遭难。且有一点可以肯定,他逃不过去,玄黄杀剑,还有余慈,也定然逃不掉这三阳魂印的困锁。

    不管他们逃到哪儿去!
正文 第二十一章 天亡人亡 东海血染(九)
    观众们眯起眼睛,燃烧血海中饱含着怨戾杀气,亦是以此为燃料,形成可怖的冲击,只以目见,便觉得气芒如针,刺人眼球,使得四尺青锋亦为之扭曲,看不清实体。

    同样的,附在后面的韦统印,身形也是扭曲,甚至虚化,从水镜上看,这个能够和杨朱分庭抗礼的高手,就像被高温焚化,人们只能透过血一般的火光,看那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