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问镜-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越少,距离根本法则越来越近。

    修士总是在一套最适合其目前境界的天地法则包裹下,和老天爷角力、妥协,谋求一个更合适的章程,一点点获得“zì ;you”。

    若由此来看,所谓道基,就应该就是与根本法则紧密相关的某种组合吧,可以作为“道标”和“地图”,帮助修士梳理脉络。只是最终显化成各种不同的形态而已,如玄门金丹、释教舍利之类。

    拥有一个好的“道基”,才能与根本法则形成更紧密的联系,少走弯路。

    便以余慈本人为例子,现在来看,他的道基应该是以生死符为基础,衍生完整的天垣本命金符,直指生死存灭的法则真谛,而心内虚空则为其阐发,至于剑意、魔功等,都在外围,只不过是以生死真意贯之,不曾离弃冲突罢了。

    但真到真身轰破劫关,成就长生之后,如何处理,也是个需要仔细研究的问题。

    想到这里,他隐隐约约就知道,自己将来的修行的要点了。

    虽然余慈没有说话,花娘子却是当他已经明白——一位明辨天地法则体系,抓取生死法则为己用的人物,若说连这个都不明白,简直就是笑话。

    她径直说了下去:“长生之修行,为生灵与天地之共生也。既然不是一方独为之事,修行之中,又岂能不照顾天地之法度?只是,天道常变易,运数杳难寻……”

    她往鬼厌处瞥了一下,做了个隐隐的恭维,因为这正是鬼厌成就六yù天魔时,高歌而去的唱词。

    “当知天地常有而法不常有,极端而言,唯道恒存,天地亦有其所限、所毁、所亡之时。道友可曾前往域外,遥观星空深处,某处与我等真界一般的大世界毁灭、化生之景么?”

    余慈一时心驰神往,却只能道:“不曾见。”

    “那定要去见一见,方不负此生。”

    “像真界一般的大世界,几无边际,在时光浸染之下,都可能毁灭掉,而真界之中,看似rì升月落,天然之法理,其实在数劫以来,也有变化。如今rì月更替的长度,较三劫之前,已经长了七瞬,虽是微小,但不可不知,不可不察。rì月更替已生变化,相应的天地之法度,难道就没有变化了吗?”

    “……”

    余慈忍不住抬头去看天空,只是劫云封闭天穹,难见星月,便是见了,他又怎么和三劫之前比对?

    不过他相信,花娘子不会拿此事欺他。

    “道者,恒也;天地者,长也;法者,时也。天长地久而难恒存,一时之法,岂可常哉?天地之法变易,修行之法又如何?”

    余慈深吸口气:“自然是要变的。”

    “不错,正是此理!”

    花娘子笑容不改,言语更是轻描淡写,可所言之事,却是愈地惊心动魄:“由此可知,道友《天府玄微通真九度经》‘书以神文’,是没错的;但若说是‘上承天地’却是大错特错,除非将那‘天地’理解为‘大道’之义,方才说得过去。

    “那各门阀大宗的经籍法典,其实都是转呈‘大道’之妙,非寻常文字所能描绘,故以神文载之。至于度劫秘法,就是在这神文篇章的基础上,据天地之法度,阐释而成。

    “每过一次天地大劫,天地的运行法度,都要有所变化,各类度劫秘法,也都要修改增益,有时甚至要全盘推翻,一步一证,不使之与新法脱节,才是正道。

    “四大门阀,算不算此界最顶尖?可除了论剑轩情况特殊,自有其独有的感应、证验法门外,魔门有太元隐星执天魔无量法;玄门有紫微、六壬、太乙、天演等术;佛门亦有大智慧法门。数劫以来,其各部体系修改至少在五次以上,纵然每次都是微调,积累起来,也相当可观。

    “但世间一些宗门,奉其千百世之秘法如圭臬,敬若神明,固步不前,殊不知一场天地大劫,便是诸法常新,以旧之窠臼,解析新法,何其愚耶?缘木求鱼、刻舟求剑、削足适履等喻,就是专为此等人而设!”

    她话中没有留下半分情面,自然有傲然之意横出,有居高临下,俯瞰世间万物的睥睨气概。

    但很快,她便用盈盈的笑容冲淡了这些,又拿着余慈举例子:“道友出身离尘宗,当知宗门内有实证一部,由我看来,倒真是不凡不俗之举,尤其是近年来,他们竟然还做成一件大事……”

    余慈抿起嘴唇,心中已有认识:不错,离尘宗目前多了一部推衍之法。

    按照花娘子的理论,度劫秘法应该是各宗根本典籍在不同天地法则背景下的不同阐释,是鲜鱼活物,却不是渔猎之术。

    每一次天地大劫,天地法则体系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改变,由此这种改变,修士的修行法门不管再怎么jīng妙上乘,也要随之调整,不然就有行差踏错的可能。

    而做出这种调整的关键,就在于推衍之法。

    度劫秘法只是“一时之用”,而推衍之法才是与宗门根本典籍一般,万世不易的妙术。

    其义甚明,而余慈这样能够明辨天地法则体系的人,听来更觉得真切实际。

    花娘子又道:“离尘宗缺那推衍之法,其实也正常,除四大门阀之外,具备推衍法门的宗门,不超过五家;而整个真界,算上血狱鬼府,真正上乘的推衍妙术,甚至不会超过十部,由此可知其珍稀程度。”

    至此她才把话题转回来:“魔门的太元隐星执天魔无量法,固然是第一等的推衍妙术,但对修习之人要求太高,据我所知,除地火魔宫、东阳正教、魔门西支各有一人外,其余各支,都有欠缺,近年来已经受到了些影响。

    “观碧落通幽十二重天的推衍进程、变化,若其中真合了一套推衍之术,又与魔门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他们又怎能放过?

    “对了,这些年来,东华山也出了一部《太初玉书真解》,是陆沉、黄泉夫人编修而成,虽是单为阐释《太初玉书》的度劫秘法,其中或许也有推衍法门——完整的度劫秘法,本就应该合入相应的推衍之术,只不过这类法门要求太高,既要通晓、明辨天地运行的法度规则,又极耗时间jīng神,不是大宗门阀,很难支撑得起,极易失传罢了。”

    听她讲解这些,余慈只觉得大开眼界,思路也为之拓展开来,大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不,百年书的感觉。

    可他也奇怪,说得这么详细,连碧落通幽十二重天和《太初玉书真解》的价值、奥妙都点出来,不怕余慈一门心思盯上陆素华,吃个独食,连口汤也不分出去?

    坦白讲,余慈确实抱有类似的心思。

    他甚至已经开始揣摩,怎样才能避开大黑天通过生死法则紧扣的感应——仔细想想,那并不是无解。

    围绕生死存灭法则,余慈和大黑天佛母菩萨的情况,就像是蒙上眼睛,在一幅布障的两边。

    当他们同时接触、但并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时,能否感应到对方,在于他们的“力度”和“距离”。如果催动法则的力量很弱,彼此的“距离”也远,无法察知是可能的——就像余慈在东海的时候。

    但当他们知道彼此存在,又同时接触时,只要细心一些,总能感受到“布障”的细微晃动。

    当然,若有一方干脆什么都不碰,或者是碰了却保持相对的静止,对方想找到他,也会非常困难。

    如果彻底翻脸,最多今后运用生死法则时,小心一些就好。

    反正他现在还没有撬动法则的修为,就是死魔神通,也不过就是该法则的衍生品,属于横节支流,非是主干……念头至此,已经是相当深入了,只需一个刺激,那事情他绝对做得出来,反正这些年积怨已深,能给黑天教添堵的话,他可没有半点儿心理障碍。

    花娘子肯定也有一些感应,可至少在表面上,她依旧是从容淡定:

    “道友既然到了这个层次,就应该知晓,推衍之术,也有上、下乘之别,其间推衍效率,相去何止天壤?一个选择不慎,就是几百、几千年的差距……本教的推衍之术,名曰‘无歧妙解’。

    “其源于佛门心经,又经两位大人数劫以来增修完善,不敢说比得过各大门阀,却在‘真幻’、‘生死’两处根本法则衍化上,别出机杼,想来足以让道友满意。”

    这就是花娘子的底牌吗?

    余慈心中终有定论,但目前还不是摊牌的时候,只微微一笑,正要说话,却听女修又道:“除了‘无歧妙解’以外,本教还愿附赠一份礼品,想来道友亦会满意。”

    什么礼品?

    余慈一怔之际,他们所立的山峰倏然动荡。
正文 第七十章 何物为稀 何者为贵(上)
    花娘子提出这个问题,显然是觉得余慈最初懒得答理的态度,已经有所改变,就直接进入了试探xìng询价阶段。

    余慈暗地里冷笑一声,平淡回应:“有怨报怨,有仇报仇,还能如何?”

    紧接着他就反问回去:“你那边呢?想来以菩萨的神通广大,收容陆素华为徒,当有深意吧。”

    花娘子略微点头,坦然应道:“要说深意,倒是没有的,只是涉及我教根本传承之事——菩萨集一生所学,汇成《过去庄严劫经》、《现在贤劫经》、《未来星宿劫经》之经籍三部,统称为《三际经》,因其法门独特,神通殊胜,常人难以受其全法,故在此界天资纵横辈中,选得陆素华为徒,为的便是传下衣钵,使绝学后继有人。”

    好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余慈哦了一声:“这可是大事。”

    “不错,按照菩萨的法谕,素华入教,修行有成之后,可为菩萨座下胁侍,待菩萨证道之后,亦将是未来之佛母菩萨。”

    “……”

    余慈真的给惊了一记,虽然他早知道黑天教yù结好陆素华之事,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那边竟会拿出这样的价码。

    未来之佛母菩萨?这地位未免也给得太高!

    很快他又笑起来:“原来如此,还真非同凡响。我明白了,难得有这样的机会,我等末流,自然要抓紧抓好,要一个好价钱!”

    花娘子眸光瞥来,若有嗔意,最终还是付之一笑。而接下来,她非但不就此收敛,反而补充道:“素华的价值,也并非只此而已。如今的她,正是奇货可居,而每一方所见,都有差异,便如魔门,他们想的东西,定然与我教不甚相同。”

    那是自然,除了你们黑天教,谁还想迎回去一个菩萨供起来?

    余慈心思转动间,神意星芒那里,突然有了感应,那个已经他控制而不自知的魔门修士,倒是又传回来一些有效信息,那是黑袍的声音。

    “陆素华,穷途末路至此,你犹自不悟么?交出碧落通幽十二重天的心法,交出《东华玉书真解》,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

    大概黑袍是想以以言语搅乱陆素华的心志,寻隙而入,奠定胜局之类。

    可惜言语中没有丝毫新意,也没有半分诚意可言,效果更未必佳。

    至少此刻,在魔门修士感应不到的区域,陆素华还在保持沉默。

    这边,花娘子突然开口:“魔门之所求,我倒有些明白了。”

    她突然这么讲,自然不是全无来由,余慈立刻就明白过来,脱口而出:“这你也能听到?”

    花娘子笑吟吟地回应:“彼此彼此。”

    余慈懒得再理她,花娘子却是很好心地解释:“不发声则已,一旦发声,必有振动,随空气传播。如今我对周边环境认知明白,两相对应,分析起来倒也不难……”

    再听下去,这儿又要变成商家的售卖铺子了,余慈面对这样的神奇推衍法门,也只有甘拜下风,只能道:“花娘以为如何?”

    “答案就在那人言语之中。”

    “……”

    余慈无语的当口,花娘子倒是很认真地开口:“我也听素华说起过黄泉秘府之事,道友更是直接当事人,难道至今不知碧落通幽十二重天的妙处吗?”

    老子当然知道,还看了心法纲要,参照着练了呢!

    余慈感觉颇有些古怪,但他很快发现,他所想的,和花娘子所表述的,完全不是一回事儿。

    “据素华讲,黄泉秘府历代府主,每一个修炼的法门,都不尽相同,其秘传的碧落通幽十二重天心法,始终在不断改进之中……”

    确实是这样没错,余慈还知道,这是无量虚空神主想借此创出一门脱出魔门范畴,用以自立,且为自己收拢信众的特殊法门。但还没有成功,就被陆沉和曲无劫先后重创,还被曲无劫夺了舍。

    但这又如何?

    “这就证明了一件事:碧落通幽十二重天所涉及的度劫秘法,是非常完整而有效的。”

    这是什么回路?

    作为世上最了解其中秘密的人之一,余慈愣是没明白,花娘子话里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思路。

    他还记得陆青当年转述陆沉的评价,说这部法门“前面还算严密,且jīng进神速,但越到后期,难度越大,多有破绽”,其义不就是说,度劫秘法很成问题?

    黄泉秘府府主传承了六七代,几乎每一代都能成就劫法宗师,但却没有一个能再进一步,这不也证明了问题所在?

    他试探xìng地问了一句:“不是说,此部法门尚有瑕疵,无法成就地仙境界吗?”

    花娘子微笑看他:“瑕疵?何谓瑕疵?没有瑕疵的法门是什么样的?请道友试言之!”

    她连续三个问句,态度颇是咄咄逼人,余慈当然心里有气,但他从来都不是死要面子,不懂装懂的人,便道:

    “愿闻其详。”

    一语即出,他倏地醒悟:得,又给带沟里去了!

    但此时又势必无法再开口阻止,只听得花娘子笑道:“道友觉得,八景宫道典《三洞真经》如何?”

    “……玄门根本义。”

    “西方佛国,空有庵中摆放的《大藏经》如何?”

    “佛国无上法。

    “魔门……”

    “好吧,魔门的《太元天魔根本经》和论剑轩的《上真九霄飞仙剑经》都是各自领域的最上乘经典!”

    余慈一口气说完,拿眼去看花娘子,却见佳人掩唇而笑:“如今我才真信了,道友修行年岁,真的还没有太久!”

    ……还好,花娘子是很懂得掌控火候的,在余慈恼羞成怒之前,立刻转入正题:“这些经籍法典的地位,肯定是无疑义的。不过我倒想问一句,除了《上真九霄飞仙剑经》之外,那三部至高经典,可有人入门就修习的?”

    为什么要撇去《上真九霄飞仙剑经》?

    余慈心中先闪过这个疑问,紧接着便发现,他对这个还真不太了解,不过从他和几大门阀修士交手,特别是魔门那边,还真没有那个魔门修士亮底牌时,拿出《太元天魔根本经》来哧人。

    花娘子见他模样,也知他没太弄明白,就换了个例子:“这样吧,道友曾是离尘宗弟子,不知那离尘宗至高经典《天府玄微通真九度经》,可有人修炼吗?”
正文 第六十九章 推衍真谛 多方争夺(下)
    余慈很奇怪,他利用照神铜鉴才看到了一星半点儿,剩下的全要靠猜测分析,花娘子又是拿出了什么通天手段,能在魔门封锁严密的区域内,看到里面的情形?

    花娘子还以一个微笑:“此处有魔门‘绝心圈’阵势布下,可封绝内外感应,迷惑五感六识,怎么可能看到?”

    “那……”

    “万物生长,自有其根;诸事分化,自具其源 ;”“ ;。只要留心发现一些端倪,再加以推衍分析,总得见出几成真实。”

    花娘子可不只是说那些空泛的大道理,她纤手旁指:“那山峰背阴处开了一些细缝,其裂隙尚新,当是双方交战时,山体遭遇剧震而成,观其裂口、山石的纹路、再加上地气流动运化的一些参照,大约可以算出其受力的大小,再细致一些,还能算出受力的各种方向、来路,在彼此作用时的消长变化。

    “熔核焦狱功对地层的干扰也能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土壤在高温作用下,性质必然会发生改变,而其中成份又非常复杂,改变的程度、方式都不一样,参照比对的话,可以对其法门的变化做一些推衍。当然,也可以反推出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