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问镜-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依靠着一颗浑浊的灵性核心,硬生生用庞杂的意念和高层次的力量堆积拼凑起来,最终生成了这样一个幽灵或影子似的怪物。
说是怪物,其实硬要分类的话,也能找到去处。那便是血狱鬼府中的妖魔。
那些妖魔都是集天地戾气而生,是负面元素的集合体,因特殊的虚空世界环境而化生出来。
相比之下,镜中怪物的根基还要远远胜过,但本质没有差别。
说白了,就是庞杂混乱的法则衍生品。
若没有别的特殊机缘,也就是这样了。
其下限大约就是血狱鬼府中那些浑浑噩噩的低等妖魔,比野兽都不如;
其上限也就是第二个浑蒙太古。空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只凭着莫名其妙的本能过一辈子。
可它终究有几分运道。
它有着照神铜鉴本身“映照大千”的特质,更随照神铜鉴魔染四方,并时刻在《自在天魔摄魂经》的熏陶下,感通世情。天性中便有一份模仿能力,即使灵性本质混浊,倒也可以像模像样地思考。
无量虚空神主在时,它隐匿得很好,甚至懂得利用元始魔主意念留痕为掩护,瞒过无量的注意。
正是这样“天生”的狡猾,给了它一份巨大的机缘。
三劫之前,无量虚空神主与6沉大战,身受难以逆转的重创,连真形法体都毁掉,可以说是有生以来,最为惨痛的失败。偏在不久之后,一直藏身在剑园深处的曲无劫,在剑辟虚空之时“出了岔子”,形神同遭“重创”,给出了数劫以来,最为有利的魔染时机。
正谋求迅恢复的无量虚空神主,禁不起这样的诱惑。
然而事实证明,那不过是一个陷阱。
为了达到最好的魔染效果,无量虚空神主动用了照神铜鉴,全力施展《自在天魔摄魂经》,却终究抵不过曲无劫自污剑种的决绝意志,反被夺舍,鸠占鹊巢。
这一场事关魔染与夺舍的惨烈战役中,其实没有胜利者。
无量虚空神主不必说,就是曲无劫,难道就真的会为胜利而欢呼吗?
若强说有,便只是“镜中怪物”一个。
在无量被曲无劫夺舍的的最后时刻,还想着东山再起,湮灭了本体绝大部分记忆,以备后手。然而曲无劫剑意所至,斩灭一切灵性,终究是灭杀了所有可能。
倒是这一位,在与无量虚空神主短暂的接触中,得知了碧落天阙的存在,待曲无劫……或曰曲无量消化适应夺舍后的变化之际,强行甩脱了照神铜鉴的束缚,奔入碧落天阙。
在那里,它吞噬了无量虚空神主留在碧落天阙的部分关键记忆,借此摄入了六道轮回的根本真意,收服了十方慈光佛的魔灵,成为了那里的新主人。
正如前所述,镜中怪物的灵性昏昧,是一个极为致命的缺限。
按照余慈的理解,这应是色彩太过绚烂,反而没有了特质,更像是一个精神分裂的疯子,拥有着成千上万的破碎人格。
它急需澄净灵性,或者寻找一个“替代品”。
可惜,无量虚空神主留下的记忆,就像黄泉夫人所拥有的一般,是纯粹的映照影像,理解困难,也不可能再找到属于无量虚空神主的核心灵性。
这期间,它也做过一些努力,选取了三个最具代表性的人格,作为核心:
即其本来的混沌状态,百川归海,以为接引;
借鉴自无量的天魔虚空神通,以为精粹。
最后就是佛门的轮回之力,以为脱。
不得不说,这种思路还算可以,却因为三个“人格”各有严重缺限,它依然无法摆脱那种“拙劣的模仿”,立下三尊教,也做得很一般。
直到它遇上了罗刹鬼王。
黄泉夫人的记忆中,有她与“镜中怪物”的沟通,有相关的解析推断,却没有能够分析出罗刹鬼王是怎么插手、怎样沟通的。
只知道不久之后,“镜中怪物”从北荒移到了西南。摇身一变,成就了大黑天佛母菩萨。
再后来,通过罗刹鬼王的指点,大黑天佛母菩萨最终选择了以六道轮回为道基,借鉴佛理,勘透生死法则,统驭复杂混沌的本性,形成过去、现在、未来的“三际”法相,一举成就神主之尊。
可是,这种做法,依然无法摆脱其最核心的缺限:
先天受污的灵性之根,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芽、抽枝、开花、结果!
正因为这样,大黑天佛母菩萨始终没有放弃在魔门的根基。
它盯上了照神铜鉴的主祭,因为那或许是最接近它根本灵性的选择。
如果能完成“置换”,自然是最理想不过的选择。
从梅魔君以下,历经三代,最近的目标就是黄泉夫人。
*********
抱歉,昨晚上睡得太晚,忘了设定自动更新了……刚爬起来。
话说最近因为填坑,倒把所有的存稿都填进去了,不像前段时间那么从容,大伙儿见谅哈。
不知不觉已经是11月的最后一天,大伙手里还有月票的,尽快投来吧!9月份被人一路爆到2o名开外的情况,记忆犹新啊。
在此拜谢!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灵枢种子 不灭之根(下)
不管黄泉夫人此时的状态是多么古怪,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
心内虚空是“姓余”的。
这里的一切,都随着余慈的心意而变化改动。尤其是当余慈从域外归来,在“天之三法”的造诣上,大大向前迈步之时,对原本“大罗周覆,内外贯通”所形成的法则规矩,更是眼明心亮,不复懵懂之状。
也就是说,心内虚空中一切法则排布,都要按他的心意来,没有任何难度。
黄泉夫人正为她的“灵枢”匹配法则,自然状态下,一切都进行得非常顺利。
可当余慈意念渗透进来,心内虚空中的所有既定法则,都生了微妙的变化。
心内虚空还是心内虚空,可是所有与黄泉夫人直接接触的法则,都变得似是而非。
其实就是在黄泉夫人身外,张开了一层密封的薄膜,划出一片小天地,有如界中之界。
这也就等于是当初余慈安置星芒虫的幻境珠,只是尺寸规模大了千百倍。而且针对黄泉夫人勾勒出的“幻境”,不单单是以真幻法则的手段,而是扩及到天人九法的整体结构。
余慈是用近乎于“另辟一界”的手段,布置了一个足堪以假乱真的幻境。
如果非要找一个相似的类比对象,罗刹教秘传的“离幻世界”最是相合。
因为二者都是针对神魂层面,“虚构”了一个法理自洽的天地。
和真正的“自辟天地”相比,也只是欠缺“内外贯通”这一步,没有实现“法理”向“实物”的转化罢了。
恰也是因为如此,余慈架构幻境时,受的掣肘更少,手段更加神鬼莫测。
只要是在神魂层面起作用,万事皆宜。
黄泉夫人似乎没有现外部环境的变化,匹配法则的进程还在持续。
余慈做的“手脚”也趁机渗透进去。
说白了,这手脚更类似于种魔之术,但不是直接植入魔种,而是通过真假难辨的情境,诱导目标上钩,正常世界中理所应当的举动,在这里却会行差踏错,使魔种在不知不觉间滋生、成长。
如果魔种成形,非但能够给黄泉夫人再加一根“锁链”,更代表着黄泉夫人的私密将对他彻底开放。
当然,一切都需要做成才有意义。
余慈现在也不是说就有十成的把握。
毕竟灵枢和神魂结构还是有差别的。黄泉夫人的灵枢差别尤其巨大。
经由幽蕊提醒,余慈确认了,黄泉夫人的灵枢,结构上确实和一颗剑胎种子颇为相似。
给叶池治了这么长时间的伤,对剑修的根本,余慈已经了悟于心。
所谓剑胎种子,是剑修灵性的高度凝聚,取的就是剑修纯之又纯、又一往无前的根本真意。一旦成就,历经百劫千难而不移易。
叶池还差些,但也非常接近,过了这次劫关后,大有可为。
但黄泉夫人的“种子”还不太一样,不像剑修那么纯粹,更不是从内到外浑然通透,在其内部,似乎有更微妙的结构。
从另一个角度讲,剑胎种子名为种子,更像是一颗钻石;黄泉夫人这样的,反倒更贴切些。
分明凝缩为一点,内部却似有复杂而完备的法理。
只要给一个机会,就可以成长为参天大树。
唔,这类的“种子”,是不是在哪儿见过?
余慈陡然间有种强烈的感觉,驱使着他回溯自己的记忆。
不过,还没有得出结论,心念便是微震。
好警醒!已经现了。
黄泉夫人当真是了不起,这种情况下,也能迅现问题。正匹配法则的灵枢,明显有了斥力,抗拒那些似是而非的变异法则。
其灵枢种子,就像是一部精密的机关器具,非常敏感,任何一个零件不符合要求,都会迅现,并排斥出来。
越是这样,越说明“种子”内部,是有一套思维判断机制的。
换句话说,就是移转灵枢之时,黄泉夫人应该也“清醒”着,她知道现在正生什么。
而且,从另一个方面讲,变异的法则也是法则。黄泉夫人能够迅察觉,显然是她心有定式,自有一套成熟而完备的法理认识。
说来简单,可放诸“天人九法”的层次,这已经可说是“心怀天地宇宙”!
余慈暂时没有下一步的动作,只是问起幽蕊:
“看到了吗?”
“有一些。”
此时的幽蕊,大约可算是一件活的法器,传导余慈的心神意志,再作用到心内虚空法则之上。
她是有些吃力的。
一方面是余慈心神运化的层次太过高端,已经出了她的认识极限;另一方面,通灵秘术使她能够深切体会黄泉夫人的视角,那种周全缜密,又多做标识的独特观照方式,没有一定的神魂强度,还真不容易承受。
只是一小会儿的功夫,幽蕊神魂已经有所伤损。
但代价值得,她看懂了一些玄机。
刚刚的刺探,余慈重点放在“种子”内部结构和运化机理上。
幽蕊却是尽可能地去理解黄泉夫人情绪思维的流向。
余慈和她心神互通,动念间也是明悟。
特殊的观照方式只是初步,真正的要旨是在观照之后。
对黄泉夫人来说,没有什么是没用的。
黄泉夫人观照大千,标识万物,然而她做的标识,不是分散的点,而是空间无限扩展的密网、又是时间上极度延伸的长链。
好比在黄泉秘府的宫殿中,看到一块普通的砖石,黄泉夫人的思路是:
此块砖石,材料如何、产地何处,生成机理、制法如何。
根据制法和成品,又可以分析出过程中有了怎样的变数;制成并垒砌之后,又生了什么。
由于她巨量而清晰的记忆、不可思议的学识还有卓的认识境界,任何寻常的一点,都可以无限拓展开来,不断扩张和深入,当信息详尽到一定程度,便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法则层面。
而这才只是开始。
黄泉夫人本身的修为且不说,但她在层次境界上,无疑是站在真实之域的大能。
结合“种子”结构和运行法理,余慈可以认为,黄泉夫人已经根据天人九法那个级别的认知,形成了一整套思维体系,直指根本要义。
外界一切信息进来,都会自然切入法则层面,打破了、揉碎了,分门别类,归入各自领域,再加以重组、还原。
那时所见的,不是别的,就是真实。
失其形,而得其真。
寻常人认识一个人、一件事,大多是直接在识神层面接收、判断,偶尔会由元神起作用,那叫“灵感”。
修行有成的修士要多两个步骤,在显识接收、在隐识过滤,再通过元神判断,这样自然要高一筹。
但面对黄泉夫人直指法则真实的观照方式,不免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黄泉夫人完全通过元神核心,就是这颗凝聚了通盘法则运转机理的“种子”,进行认知。
从这方面来看,黄泉夫人已经与“常人”,或曰“生灵”完全不同。
为何6沉在黄泉夫人的观照之下,模糊不清?
就是因为这位五劫以来第一人,在运化天人九法的造诣上,已经是登峰造极,浑然一体。
黄泉夫人拆无可拆,也无从解析重组。
从这里也可见出,黄泉夫人的思维方式,已经形成了周密森严的体系。
看起来,更像是一处“自辟天地”,是“思维的宇宙”,有特殊的运行机理,完全合于灵性之一点,与外界真实宇宙有沟通、有冲突。
而沟通和冲突的“介质”,就是她观照存留的记忆。
余慈有所悟,或许,这就是黄泉夫人最大的依仗!
这么一颗种子,拥有着“悉具自足”的法理根基,又与外界天地保持着沟通交流,某种意义上,已经是不死不灭的程度了。
移转灵枢也好、干脆投胎转世也罢,甚至是依附到任何一件生灵或死物之上,只要给她足够的时间,形成物性的根基,她都可以重新活过来。
损失的仅仅是记忆……甚至通过特殊的推衍方式,完全可以再找回来。
原来还有这种方法!
余慈不由惊叹,如此精妙通玄的手段,让他都想尝试一下了。
但他很快就是冷笑,黄泉夫人果然是好算计啊!
就算把灵枢摄进来,只破不开这颗种子,不知道还会给他玩什么花样呢!
黄泉夫人并不担心,因为有些秘密,世间确实只有她和少数几人知晓,余慈目前能问到的,也只她一人而已。
如果不是赵相山屈服,到了事态紧急之时,就算余慈捏着鼻子,怕也是要让她“活”过来的。
现在么……
“种子”可以说是不死不灭,但可不是“不坏”。
如果余慈愿意,照样可以通过强绝的力量,硬生生击碎。
他很想看看,那时候,黄泉夫人是否会再翻出张底牌呢?
强横直接的恶意毫无顾忌地塞进“种子”里去。
时间似乎暂停了片刻,随即,便在余慈眼前,这颗“种子”膨胀并透出无数细密茎须,与独立出来的记忆纷纷勾连,一一对应。
单纯观照、复刻的记忆,刹时间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余慈微笑,这代表着:
黄泉夫人向他放开了一切秘密!
正文 第一百零九章 灵枢种子 不灭之根(上)
余慈琢磨着赵相山的话,问起:
“刚刚你说,太虚青莲法袍是三尊教的教产,后来转给了魔门东支,当时周颐没有带走?”
赵相山应道;“堂堂大宗修士,也是要有些脸面的。”
“可是器灵也没有再归位。”
“是,这殊为可怪。”
“确实很怪。”余慈嘿然一笑,“器灵慕道而去,连自家根本都不要了,是认为不需要吗?”
“至少当时的信息是如此。”
余慈不再追问赵相山,而是仰起头,看高悬血海之上的明月。
照神铜鉴与他相伴数十年,几乎没有一刻稍离,多年祭炼下来,每一道纹理都深印在心。
他可以肯定,里面没有任何灵性存在的痕迹。
摇摇头,最具吸引力,不是什么玄理佛法,而是真真切切的实例。
更明白地讲,能让一个器灵抛弃根本,又有哪个会比“同类的成功”更具备说服力呢?
必须承认,赵相山选择的事例非常到位。
大黑天佛母菩萨……照神铜鉴!
如果说前面的猜测还只有六七成的把握,现在至少要再加两成。
剩下的部分,就需要实实在在的证据来填补了。
余慈回神,直接去复查黄泉夫人的记忆。
这次,他不看后面,而是从一开始,即从黄泉夫人降生之时看起。
换了常人,幼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