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高嫁-第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想尽快回京?”谢三不答反问。
“三爷,对普通的盗匪而言,杀人并不容易,更何况是一夜间杀了这么多人。”
谢三是军人,何尝不知道杀人首先要过得了自己那关,其次也是体力活。他朝四周看了看。同样压低声音说:“先前我就说过,你安排你假死回京报信,如若不然,恐怕你压根到不了江北。”
“三爷,您的意思……”他惊愕地朝正向他们走来的李县丞看去。
“不是他。”谢三摇头。“总之,现在情况不明,不要轻举妄动,更不能心急——”他戛然而止,错愕地看着二门内的女尸。女人仰天躺在石径上,肩膀中了一刀,另一刀直插胸口。
“三爷。她不是何家三太太吗?”陈五也看到了女人。
“何家三太太是谁?”李县丞插嘴。
谢三轻轻皱眉。何欢与三房的关系并不好,何柏海在不久前才在公堂上诬陷她。他曾命令长安,让邹氏“长长教训”。她突然死在吕家,他应不应该通知何欢?
谢三心生犹豫,又鄙夷此刻的自己。每当遇到与何欢有关的事情,他就变得莫名其妙。优柔寡断。察觉李县丞和陈五都看着自己,他道:“何家大小姐是沈经纶的妻表妹。”
“这,这,这——”李县丞一下就急了。他不知道蓟州的种种,但对“沈经纶”三字如雷贯耳。他对谢三说:“在下马上派人通知沈大爷。”
谢三想说。你要通知,也是通知何家三房吧?他咽下了这话,大步往前走。
虽然谢三见惯了京城的富贵,但他不得不承认,吕家当得起“陵城首富”这个称号。不要说屋内的家具,就是庭院内的假山树木,也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可惜,再好的景致又如何,何家每间屋子的名贵摆设都被人洗劫一空,独留下笨重的家具和一具具尸体。最令谢三愤怒的事儿,贼人连襁褓中的婴儿都不放过,全都一刀砍死。
谢三亲自查看过每间屋子,东方已渐渐泛白。他一夜没睡,却丝毫没有睡意,转头对李县丞说:“走,带我去看第二家。”
李县丞虽然累极,但不敢违抗他的话,唯唯称是。
一行人正往外走,谢三突然停下了脚步。
“三爷,怎么了?”李县丞莫名。
“嘘!”谢三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他的手下们侧耳倾听。
不多会儿,陈五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小院子说:“三爷,声音好像是从那边传来的。”
他的话音未落,谢三已经大步朝小院走去。李县丞莫名,只能跟上他们的脚步。走了几步,他才听到微弱的女声:“救命,有没有人?”
谢三一马当先跨入院子,朝四周看去。他先前已经查看过这个小院,除了死在院子里的年轻男人和他的两个丫鬟,并没有其他尸首。屋子的摆设略显脂粉气,但看起来像是年轻男子读书的书斋。架子上的古董全都没了,书册也被翻得很乱,不少古籍散落在地。
“二哥,你在哪里?石斛?甘草?”
随着这声呼唤,众人走向郁郁葱葱的紫藤架,绕过架子就见一个葡萄棚,葡萄棚后是一个水井,井上是一个轱辘。陵城地处长江边上,水位很高,一般人家挖水井,都不会搭轱辘架。
“快,把轱辘架拉上来。”谢三命令。
随着木轮子的“咕咕”声,众人只见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女双手抱胸,蜷缩在水桶内。看到谢三等人,少女一脸惊恐,却强装镇定,大声喝问:“你们是谁?为什么在我的院子里?”
谢三不知道如何回答。看少女的打扮,应该是吕家的某位小姐,显然是她的家人把她藏在水井中。
李县丞上前一步,端着架子说:“本官是本县县丞,这位是谢三爷。是他听到你的呼救声。”
少女走出水桶,悄然看一眼谢三,慌忙低下头,先后对着李县丞和谢三行礼,说道:“小女子多谢李大人,谢三爷。小女姓吕,在家排行第八,不知道家父家母,还有二哥在哪里?”她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焦急,恨不得穿过紫藤架,去看一看外面的情况。
众人不知如何告诉他真相。李县丞见谢三不说话,遂问道:“你先如实告诉本官,你为什么在水井中?”
吕八娘轻咬嘴唇,似有难言之隐。
“还不快说!”李县丞一声质问。
吕八娘吓了一跳,整个人瑟缩一下,低声回答:“回李大人,昨夜,不是,是前夜。前夜我在屋内看书,二哥突然过来,二话不说让我站在水桶内,就把我放了下去。”说到这,她又急忙解释:“我和二哥虽然不是一母同胞,但从小感情甚好。我虽然奇怪他为什么深夜过来敲门,但我知道,他一定是有原因的。”
谢三这才意识到,吕八娘先前的欲言又止,因为她的兄长深夜闯入她的院子。他看了她一眼,只见晨曦下的她穿着月牙白的半臂,简单的长裙,头发上没有簪子,耳朵上亦没有耳环,显然事发时她刚刚洗漱完,已经摘了首饰。
看身形,他觉得吕八娘与何欢颇有几分相似,同样矮小纤细。就五官而言,他不得不承认,她们都是樱桃小口,明眸皓齿的江南美人,但何欢的眉宇间多了几分坚毅之色,眼神也更加坦荡明净。
当谢三发现自己竟然悄悄拿何欢与一个刚刚见面的女人作比较,他的心情又差了几分,转头别开视线。
李县丞揣摩不出谢三的心思,只能询问吕八娘:“那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吕八娘想了想,答道:“刚过子时,在那之前我刚刚听到打更的声音。”
“你听到打更的声音了?”谢三横了李县丞一眼。
李县丞慌忙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急急说:“在下已经派手下去找更夫了,现在马上再去催催。”说罢,他转身往外走。
大概是因为李县丞自称“在下”,又或者是谢三说话的态度,吕八娘抬起头,奇怪地看了他一眼。
谢三触及她的目光,不忍心告诉她,她是吕家唯一的幸存者,跟着李县丞往外走。
吕八娘再次看了看谢三的背影,情不自禁摸了摸脸颊,又低头检查自己的衣着,走在众人后面。
谢三走出紫藤架,忽然间意识到,让一个年轻女子突然间看到亲人们的尸体,似乎太残忍了。他停下脚步,正想吩咐陈五,先把事情的大概说给吕八娘听,就听吕八娘惊呼一声“二哥”,疾步越过众人,直直朝院子内的尸首跑去。
众人只见吕八娘跪在华服男子身边,泪流满面,哭着大叫:“二哥,你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吕八娘哭得声嘶力竭,又跪着爬到两个丫鬟身边,一边推搡她们,一边说:“石斛,甘草,你们醒醒,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你们醒醒啊!”
她跌坐在地上,一边哭,一边抹眼泪,似无助的婴儿。不多会儿,她似恍然醒悟一般,挣扎着站起身,跌跌撞撞往外走跑,嘴里叫嚷着:“姨娘,父亲,母亲,你们在哪里?”
第162章 哀求
眼见吕八娘即将迈出院门,谢三急忙吩咐手下拦住她,可惜还是迟了一步。
吕八娘看到院子外面尸横遍地,一下子愣住了,呆呆地站在门中央。
谢三被她堵在院子内,又不知道如何劝她,只能吩咐手下:“你们先带她去衙门。”
他的话音刚落,吕八娘一下软倒在地,双目无神地注视远方,似抽走了魂魄的破布娃娃,再也哭不出声音。
谢三微微皱眉。他的手下们回头看他,眼神仿佛在说,她站都站不起来,我们几个大老爷们,难道上前抱她吗?谢三一时犯难,看着吕八娘惨白的侧脸,不免心生同情。
不多会儿,李县丞吩咐完手下,折回院子门口,这才打破静默,对着吕八娘说:“你都看到了,你家已经这样了,你一个女子也做不了主。你有什么亲戚,不如说与我听,我派人送你过去。”
吕八娘仿佛没听到他的话,她扶着门框,颤巍巍站起身,踉跄往前走,嘴里嘟囔:“父亲在哪里,我要去见父亲,父亲……”她的眼泪哗哗而下。
莫名其妙的,谢三的心狠狠一揪,仿佛看到年幼的何欢与吕八娘一样,为父亲之死哭泣。他急忙掩下情绪,就见吕八娘的身体摇晃了两下,“噗通”一声摔倒在地,晕了过去。
众人上前,李县丞朝谢三看去,等待他的指示。
若不是周围有太多的人,谢三不介意抱她上马车,毕竟男女之防总比不上性命重要。可有些事儿,一旦落人口舌,以后恐难脱身。他一本正经地吩咐李县丞:“先找两个妇人送吕小姐去衙门,让大夫诊治一番,晚些再细问她昨夜的情况。”
李县丞的手下马上雇了车子,又找妇人送吕八娘上马车。待马车缓缓前行,谢三隐约听到她的哭叫声。他只当没听到。要求李县丞带他去其他被害人家里查看情况。
谢三原本以为,通过对尸体的勘察,能初步判断这些人家遇劫的先后。可惜,也不知道是劫匪的动作太迅速。还是尸体经过日晒,加速了腐烂,无论是他,还是精于查案的陈五,又或者是衙门的仵作,都无法判断他们的遇害时间。
另一方面,李县丞派去寻找更夫和值夜衙役的人回来汇报,衙差什么都没看到,而更夫被杀了,尸体还是温热的。
一听这话。谢三朝李县丞看去,赫然发现他的随从少了一人。他沉着脸质问,那人去了哪里。李县丞茫然地摇头,很快便发现,那人失踪了。
原本。李县丞还觉得谢三为寻私仇,太过小题大做,可当他发现,失踪那人跟随他一年多,他愈加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谢三虽然气恼,却并不惊讶。若是贼匪在衙门内没有内应,怎么可能打开城门。避开夜间巡逻的衙差。
一行人无言地折返县衙,忽然间,谢三惊叫一声:“快回衙门,吕八娘可能有危险。”他的话音未落,马儿已经往衙门方向冲去。
衙门口,林捕头迎上谢三。谢三无暇与他打招呼。径直入了后衙,询问路过的丫鬟,吕八娘被安置在何处。
他循着指示走向某个房间,尚未行至台阶下,就听到吕八娘带着哭腔的恳求:“我已经没事了。我必须回去安排父亲、母亲和姨娘的后事。”
谢三止住脚步,抬头看去,就见吕八娘站在大门后,欲推开拦着她的丫鬟。他看不到她的脸,只见她纤细的手臂正奋力推搡挡在门口的丫鬟。
“我虽然是女子,但为人子女,怎么能不理父母的后事,怎么能连仇人是谁都不知道?”吕八娘的声音在柔弱中又带着刚强。
谢三步上台阶,沉声说:“你把昨夜的经过详详细细说给我听,我派人送你回去。”
听到他的声音,丫鬟们低头退下。
吕八娘深吸一口,擦去脸上的泪痕,上前对着谢三行过礼,这才说道:“谢三爷,先前小女子已经说得很清楚。小女本在屋子内看书,子时刚过,二哥突然来了,二话不说拉我去水井那边,让我蹲在水桶中,不要发出声音。我不知道发生何事,一直等到天亮,大声呼救却没人理会,直到您和李大人来了,我才离开水井。”
“这么说来,你在水井中呆了一天两夜?”谢三询问,低头审视吕八娘。虽然他们一个人在门内,一个人在门外,但如此近的距离,他发现她与何欢几乎一般高,她们低着头的模样也很相似,就连头发都同样乌黑发亮。
听到吕八娘点头称是,谢三烦躁地摇头,甩开脑海中的念头。他一直觉得,什么“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不过是文人的臆想,此刻他总算知道,原来他也会如此思念一个女人,莫名其妙就会想到她。
吕八娘见谢三不说话,悄悄抬起含泪的眼眸看他一眼,又慌忙垂下眼睑,低声说:“谢三爷,小女已经把知道的事情全都告诉您了。”
“你二哥就没说什么话吗?”谢三追问。
吕八娘一边摇头一边说:“二哥只说家里出了事,让我先在水井中躲上一躲。我追问他发生了何事,他只是拉着我往外走。我心中奇怪,又问他为何让我躲在水井中。我虽然一再追问他缘由,他却只说,他只有我一个妹妹,他绝不会害我。”说到这,她的眼泪再次落下,屈膝跪在谢三脚边,哀声恳求:“谢三爷,您也有父母亲人,将心比心,请您允许我回家为他们收尸,求您了。”她重重磕了一个头。
谢三无意为难她。他本想让李县丞送她回吕家,可发生了刚才的事,他无法信任衙门的任何人,遂朝身后的林捕头看去。
林捕头知其意,说道:“三爷,借一步说话。”
谢三随林捕头走到一旁,问道:“什么事?”
“三爷,虽然好些人都失踪了,但陆安的手下。衙门的衙差,其中可能还有细作。在下担心,若是倭贼杀个回马枪,与他们里应外合……”
“那你的意思?”
“在下觉得。不如让陆安带着他的手下回镇江府,衙门的衙差也需仔细排查。”
谢三也曾这么想过,他之所以留下陆安等人,只因他不知道贼匪的实力,怕衙门的虾兵蟹将压根无法御敌。他皱着眉头说:“若是陆安走了,我怕人手不够。此刻百姓们尚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何事,若是他们得悉死了那么多人,其中不乏他们的亲人,恐怕会激起民愤。贼匪若是在这时折返,陵城便会腹背受敌。”
“在下也是这么想的。”林捕头点头。“所以在下想与谢三爷商量,不如从蓟州调派些人手过来。在下的兄弟跟随在下多年,都是忠心可靠的人。除此之外,沈大爷前些日子在蓟州城外组织了不少百姓守卫夏收。此时夏收差不多结束了,大家又是乡里乡亲。都是知根知底的人,他们或许愿意来陵城帮忙。只是吕县令和沈大爷那边,需要谢三爷出面说一声。”
“此事恐怕不妥。”谢三摇头,“蓟州与陵城离得很近,若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恰好是蓟州,岂不是正中下怀?”
林捕头微微一怔,急忙说:“是我考虑不周。”片刻。他又愁容满面地说:“在下听陆安说,守御所大半的士兵都在前几年调去西北了,而附近的城池,不止蓟州、陵城,还有恒安,淮远等等。它们都靠近水边,只怕都是倭贼的目标,我们防不胜防。”
“这么说来,先派人给它们送个信吧。”谢三沉吟。
林捕头点头称是,又道:“这是倭贼第一次入城抢劫。以后只怕他们的胆子会越来越大。”
谢三一直怀疑,贼匪的首要目标压根不是抢劫钱财。他对林捕头说:“贼人的目标不是粮食,以后不可能只在夏收、秋收两季上岸。我们这样被动地防御,总不是长久之策。我对附近的地形不熟,不知道林捕头能否细说一番?”
林捕头随手折了一个树枝,弯腰在地上边画边解释:“三爷应该已经知道,陵城就在长江边上,再往后就是入海口……”
一旁,吕八娘依旧跪在地上,没人叫她起身,她不敢妄动,只能远远看着谢三和林捕头。她听不到他们的对话,只见他们一脸正色地商议着什么。她悄悄揉了揉疼痛的膝盖,目光落在谢三的侧脸。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吕八娘觉得,自己的双腿快失去知觉的时候,谢三终于想起了她。
“你怎么还跪着。”谢三蹙眉。
“三爷,小女想回家替父母收尸,求您成全。”吕八娘郑重地磕头。
“你起来吧,我找人送你回去。对了,你家还有什么亲戚?我让李县丞派人通知他们过来接你。”
吕八娘缓缓摇头,慢慢站起身。大概是她跪得太久,她才直起腰,就觉得双腿一软,眼见就要摔倒。她本以为谢三会扶她,却见他压根没有看自己。她慌忙扶住门框,这才勉强稳住身体。
ps:
今天作者君受了很大的惊吓。上海世界外国语小学去年有4400人报名,但学校只收160名学生,录取率36:1,这是小学啊,每学期光学费就12000上下的小学啊!
另外,作者君今天上客户端的推荐,半天过去了,收藏比点击增加快,这是不是说,大家看了简介,就先收藏了,压根没打开看?累觉不爱,难道周一又要找编编解释,我没有刷收藏?
看在收藏的份上,明天可能双更,可能没有,看作者君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