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极品点子王-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实际上,马岩在文章中,确实也没有把评论《班主任》和《伤痕》这两篇小说作为重点。在这篇标题骇人的文章中,他向赵海发动了无所顾忌的人身攻击。

    马岩在文章中反复指出,就他所知,赵海是一个十分狂妄的无知少年。赵海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对教育大革命充满了仇恨,他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机会否定教育大革命。

    而《班主任》和《伤痕》这两篇小说,就是赵海借以攻击教育大革命、攻击伟大的公有会的工具。

    马岩号召华国的广大人民群众,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看清赵海的反会、反国家、反文学的丑恶嘴脸,挫败他利用文学这一手段来达到目的阴谋诡计。

    此时的华国,教育大革命刚刚结束两年多一点,所以像马岩写的这类明显属于人身攻击和陷害的文章,依然可以在报刊上堂而皇之地发表。

    在这场大辩论中支持赵海、支持崔翔和宋之佳的人,有许多看了王启瑞和马岩等人的文章后,不免替赵海担心起来。

    大家怕王启瑞和马岩他们写的那些文章,会被公有会的高级领导人看到,那一顶顶大帽子,会引起公有会最高层的重视,从而真的把赵海的两篇小说当成了反会反人民的毒草。

    有人在宋之佳的眼前,面带忧色地问他,这场大辩论,会不会把赵海打入十八层地狱,会不会连累着宋之佳和崔翔晚节不保。

    宋之佳笑了一笑,说:“只要《华国日报》没发表反对这两篇小说的社论,那么,任何人的攻讦,都不足畏惧。”

    在华京大学的218宿舍里,张康和于宁两人,没有一点在《黄土文学》上发表了重头小说而该有的兴奋,他们手里拿着一沓报纸和几本刊物,看着赵海。

    张康指着那张刊载着马岩文章的《华京日报》,愁眉苦脸地对赵海说:“赵海,这么用心恶毒的文章,会不会给你带来麻烦啊?”

    赵海笑嘻嘻地摇摇头说:“老大,你尽管放心,他就是再发表一百篇这样的文章,也打不倒我!反过来,他发表得越多,伤痕文学的大潮,就会越澎湃!”

    于宁则指着《华国日报》上王启瑞的一篇文章,愤怒地说:“赵海,真想不到,我过去那么敬重的大作家,会因为你的小说占了头题,对你生出这么大的仇恨来!”

    赵海回于宁道:“这就是人性啊!人的地位越高,名气越大,往往的,虚荣心就会越强!我的《班主任》,把他的《故乡》挤下了《黄土文学》第二期头题,他自然记恨我了。”

    “就算记恨你,可他,都七十多岁的人了,也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呀!你看看,他在这篇文章里,都胡说八道了些什么呀!”王启瑞在于宁心中的伟大形象,轰然倒塌了。

    赵海道:“于姐,生这些闲气干什么呢?也许,他从心里就认定了他说得完全正确呢!也正因为他的思想已经僵化,观念陈旧落后,所以他才写不出来呢!”

    赵向前躺在床上,手捧散发着墨香的第九期《黄土文学》,两只小眼睛瞪得溜圆,在反复地看周沫为他写的评论文章。

    赵向前听了张康和于宁的话,大咧咧地插嘴道:“几个跳梁小丑,怕他干啥?”

    赵海哈哈大笑,道:“不错,小四说得对!华国大势,不可逆转,新时期的列车,滚滚向前,几只螳臂,岂能阻挡?!”

    “啊?!等一等二哥!你慢一点说!我记下来!二哥说的这几句话,用在大辩论的文章中,一定能击中那些跳梁小丑的要害!”赵向前从床上跳了下来,坐在了书桌前。

    张康喃喃地道:“不错,仔细想想,会中央能允许在全国范围内,为一篇小说展开这样的一场大辩论,这本身就说明了问题。上面要拨乱反正,要开始一个新时代啊!”

    于宁想了想,也道:“我们华国历来习惯搞舆论先行,这次,会中央是不是要借文学潮流来推动国家今后的发展呢?现在看,赵海是走在了时代的前列,他带领我们顺应了大势啊!”

    赵向前在稿纸上写了一会儿,记下了赵海随嘴说的那几句话后,复又站起身来,像是宣誓似的,高呼起来——

    “兄弟们,姐妹们,让我们在赵海社长的率领下,努力创作,掀起伤痕文学的新**吧!”(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八章 大学生活(下)
    龙行带到旺县的五百万启动资金,其中,有二百万预付了材料款。由此,也促动了旺县一些其它行业的蓬勃发展。

    打石头的,挖河沙的,伐木的,烧砖的、炼铁锻造工具的、外购水泥、钢筋、铁板和一应其它建筑材料的,统统活动了起来。

    关系到施工人员的吃、住、行、穿、用等方方面面的生产和销售行业,也开始火爆了。

    一进入旺县境内,很容易就会看到,开发八先陵风景区,给这个华京市最落后的郊区县,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才过了短短的十几天,旺县政府的年财政收入,就翻了数番。旺县的干部群众,因为挣了钱,也尝到了开发八先陵风景区所带来的甜头,

    为了给乾坤圈吸纳土灵气创造条件,赵海心血来潮搞的开发陵墓风景区这件事,可谓利民利国利集体,受到了包括公有会最高领导在内的许多华国各级领导人的赞扬。

    李晓菲也因此被华国高层领导所关注,将她作为有独到眼光和开拓魄力的县级领导干部,列入了高级干部后备梯队。

    在八先陵墓地里,赵海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四处走着。乾坤圈则抓紧时间,吸纳着漂浮在墓地上空和近处的土灵气。

    龙行盘坐在一棵古柏下,双手按着膝盖,微微闭着眼睛,遵照赵海教给他的金钟罩第二关的习练口诀,将丹田内的真气,分成数股。在四肢百骸里运行。

    龙行特别痴迷于习武。也具备习武的天赋。再加上他会千手点穴术,了解人体结构和穴位,所以,他修习金钟罩,事半功倍,此时已经能将真气运行到头部了。

    赵海万万想不到,为了糊弄龙行,把记忆中残缺不全的前世少林武功金钟罩传授给了他。他刻苦修炼起来,竟然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度过了第一关!

    每每想到自己有可能在这个蓝星世界里,培养出一位达摩祖师那样的武林绝顶高手,赵海就暗暗发笑。

    那些正在八先陵施工的人,看着一动一静的赵海和龙行,眼神里充满了感激和敬仰。

    他们都知道,正是眼前的这个少年学生和那个中年大汉,改变了他们当一辈子穷山民的命运,使得他们成为了每天都能挣到一元五角钱的风景区建筑工人。

    乾坤圈吸纳足了够它炼化一个星期的土灵气后。赵海便让龙行带着他,和李四告别。离开了八先陵。

    那天,回到华京大学,太阳尚未落下,正好赶上了吃晚饭。

    想到在日后的大学生活中,每个星期,只需要去一次八先陵,乾坤圈就能不断地提高修为,赵海便感到十分满足。

    赵海唯一担心的就是,八先陵的土灵气被乾坤圈吸纳干净后,它会不会像去年在老家时和年初在澳户时那样,逼自己带着它周游蓝星,到处寻找木灵气和火灵气。

    说心里话,读大学,对于赵海来说,只是为了圆前世的一个梦,为了过一过这种前世高中毕业后三年里朝思暮想的生活。

    实际上,拥有了乾坤圈,赵海哪里还需要学习?哪里还需要工作?即便他从现在起,再也不去创造财富,那一百亿澳币和老家的特大金矿,也足够他当一辈子的富翁了。

    除去上课学习、当小说教父、习练梅花螳螂拳提高自身武力值、和王玉珍谈恋爱、每个星期天去八先陵让乾坤圈吸纳灵气等等之外,赵海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做。

    这件事情,就是写信。

    军训回到学校后,看到赵世友和赵河的电报及信件,赵海曾分别给赵世友和赵河写了一封信。接着,他又鬼使神差地写了一封信给文雅。

    结果,赵海现在每天里,除去会收到一堆文学爱好者和读者的信外,还会不断地收到赵河写来的信。而文雅,也会隔三差五,给他写来一封信。

    赵河的信,基本就是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询问赵海在华京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问他功课累不累,食堂的饭菜能不能吃上来,晚上啥时熄灯等等。或者,问他平日里都和谁玩。

    二、汇报她在新的一天里,都干了些什么,去了些什么地方。

    三、重复想念赵海的话。

    赵河的信,第一和第二部分,一般写的都比较多,也比较细,而第三部分,则很简单,每封信里,都是一句话:哥,我想你!

    在信的第一部分,赵河还往往像最初写的五封信里那样,重复着这样几句话——哥,你没找王玉珍玩吗?哥,王玉珍找你玩了吗?哥,你和王玉珍常见面吗?

    每每看到赵河信中的这些话,赵海就免不了苦笑,就要在心里说一句:“妹妹,没办法,哥要骗你啦!”

    赵海在给赵河的回信中,总是说,华京大学很大,工商管理系的教室和宿舍,与华文系的教室和宿舍离得很远,学生食堂也有好几个,他一个星期,都见不到王玉珍一次。

    随着赵海不断地在信中劝告赵河,要好好跟着父亲,学习如何领导别人,如何管理企业,赵河在回信中,也渐渐多了关于白龙矿业股份公司的话题。

    后来,大概是赵世友知道了赵河天天写信给赵海,所以,公司和村子里有什么他认为比较大的事情,也总是通过赵河来告诉赵海,征求一下赵海的意见。

    从三家村到华京市,信件来往,往往要一个多星期的时间,但好在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情要讲,兄妹俩也就这样保持着每天用信件来进行交流的习惯。

    文雅的信,则简单多了,无非就是聊几句她爷爷,询问一下龙行在华京负责开发陵墓风景区的情况,说两句金矿的事情,偶尔也会问一问赵海,大学生活有意思没意思。

    赵河的信,虽然每天都要回复,但并不费赵海多少时间。几封信写下来,就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套路,一二三四——用十分八分钟,三言两语,言简意赅,就回复和汇报清楚了。

    为了照顾赵河的感受,赵海隐瞒了自己正在和王玉珍谈恋爱的事实。牵扯到王玉珍的话题,总是要小心翼翼、斟酌再三才落笔。

    给文雅回信,赵海就费周折了。往往的,下午上完了课,回到宿舍,把刚收到的文雅那短短不足一页的信,反反复复看几遍后,才斟字酌句地开始写回信。

    赵海既不想把信写得干巴巴的,例行公事似的,又不好意思在信中还像过去两个人在一起那样,时不时地挑逗她一下。

    在王玉龙小饭店里,抱着文雅,把她压在身子底下那些情景,不断地在赵海的心中闪现,使得他写回信的时候,心跳加速,头晕脑胀,思维迟钝。

    因为文雅而有的那个第一次关口失守的镜头,更是深深地刻印在了赵海的心中,就如同新婚男女的初夜一般,令赵海激动,令赵海蒙羞,也令赵海想入非非。

    因为和赵河每天通信,赵海对老家的事情,特别是有关白龙矿业股份公司的事情,便了如指掌了。

    白龙矿业股份公司迅速壮大了起来,在开始生产黄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将白文先期投入的资金全部盈利回来了。

    在整个东山省,上至省政府的领导,下至三家村大队的老百姓,无不为五指山下发现了特大金矿而欢欣鼓舞。

    三家村被誉为黄金之乡,继获得全国联产承包责任制先进典型的殊荣后,又一次举国知名。而赵世友和孙长才,也奠定了他们俩华国新时期农村干部代表的辉煌地位。

    东山省政府因缺乏相关政策指导和先例对照,最终没有参股白龙矿业股份公司,只是提高了公司的税收比例,朝公司派驻了一个省矿业厅的干部,挂名公司副总经理。

    白龙矿业股份公司生产的黄金越来越多,华国币滚滚而来,赵世友和孙长才、王玉龙、文雅、韩会长他们,自然也不会在乎国家大幅提高收税标准了。

    得知白龙矿业股份公司迅速发展,赵海打了一个电话给王玉龙,指点他在白龙镇盖楼,扩大白龙饭店的规模,又要他在五龙县城新开一家分店。

    赵海知道,来往于五龙县和白龙镇的人,会随着白龙矿业股份公司的壮大而越来越多,而富裕起来的乡亲们,也会加大享受的力度,如此,餐饮娱乐业,必将迅猛崛起。

    赵氏经济帝国的蓝图,在赵海的手中,就此徐徐展开了。

    在赵海有条不紊、安安静静地学习和生活的这段日子里,他在校园外的声名,却日渐显赫起来!

    关于他以身犯险、替换同学当越狱逃犯人质的新闻宣传,已经尘埃落定,可发表在《黄土文学》第八期的小说《伤痕》,却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大风暴!

    从华国首都华京市到西疆、南海、北原等省份的边陲小县城,处处都有着《伤痕》的身影!(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七章 大学生活(上)
    大学校园的生活,充实而有秩序。

    赵海每天早晨五点正式起床,洗刷完毕后,下楼跑到赛西湖岸边,打一个小时的梅花螳螂拳,接着,围绕赛西湖慢跑。

    七点,回到宿舍,和赵向前、孙小胖一起,吃张康打回来的早饭。饭后,和大家闲扯休息一会儿。八点,分别去教室上课。

    十一点半,最后一节课下课,与张康、孙小胖、赵向前、王玉珍在食堂集合,由已经露富、并且兜里装了两千多元钱的赵海负责买饭菜,大家一起吃午饭。

    偶尔,于宁、梁小燕、以及一些夏荷文学社的同学,借讨论文学创作之机,也会和他凑到一张桌子上吃饭。

    饭后午睡。下午两点午睡起来,上第一节课。四点,第三节课结束,回宿舍根据记忆,梳理选定前世新时期之初的一些小说,以便提供给张康、于宁等小说写作爱好者。

    晚饭,仍然和大家一起吃。

    当天色暗了下来,就和王玉珍躲在树影里,坐在赛西湖边的石凳子上,看着月亮和星星,看着湖里朦朦胧胧的荷花,卿卿我我,享受起每天最美好的一个多小时。

    无论是在校园里还是在宿舍里,都多有不便,所以,赵海自从在八先陵那个夜晚没有攻破王玉珍的最后一道防线后,也就暂时放弃了努力。

    每天夜里的那一个多小时,在黑幕之中,搂抱在一起。亲一亲嘴。摸一摸胸乳。快乐并痛苦着,赵海继续初哥的岁月。

    熄灯前,恋恋不舍地和王玉珍分手,回到宿舍,被赵向前打趣几句,被张康和孙小胖安慰一番,赵海便时而饥渴难耐、时而心满意足地睡去。

    赵海和张康、赵向前三人所在的华文系课多一些,每天上午四节。下午三节。孙小胖的金融系和王玉珍的工商管理系,课少一些,上午三节,下午两节。

    上大学的课,不比上高中的课,没有老师和班干部管着,上与不上,认真听课与趴在教室后面的课桌上睡觉,全凭大家自觉。

    赵海既然在重生后的当天,就制定出了圆满大学梦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现在,如愿以偿后。他自然不会吊儿郎当、荒废这段难得的时光。

    赵海除去第一天在赵向前的纠缠下、只上了周沫的第一节课外,在随后的日子里,每天的课,他都到场,认真地听讲,像是一块海绵那样,吸纳着蓝星的各种知识。

    正式上课后的这段日子里,夏荷文学社的各项活动,也在张康的组织领导下,渐渐地有序而固定了。

    由于报名参加夏荷文学社的同学比较多,张康经过请示后勤处处长皮元,又经皮元请示了校长杨伟,使得华文系第一大教室101教室,成为了夏荷文学社的活动场所。

    在张康、赵向前、于宁等人的强烈要求下,赵海在每个星期六的下午,作为主讲人,给夏荷文学社的社员们开三节课的讲座。

    在这样的讲座上,赵海主要讲如何将生活中了解得到的故事和观察的人物写成小说。其次,也偶尔讲一些诗歌创作方面的经验和交流一些偶得的好句子。

    赵海虽然从未讲过课,但他凭借着前世的记忆,把前世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