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英雄-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俊老在提冬季作战的特点,这让德边科感觉克里姆林宫已经将可能的战争爆时间定在冬季,但为什么会是芬兰人适应的冬季?克里姆林宫应该明白那个北方国家比自己这边更适应寒冷条件下的作战,这点是他不明白的,也只有林俊才能清楚的知道原因:历史是关联的,一切都取决于希特勒的动作,一旦那个疯子开始动作,历史的巨轮将会不自觉的按照设计好的、一环扣一环的前进。
林俊这是先知先觉,如果德军实在明年夏末进攻波兰,那苏联和芬兰的战争算来算去都会在明年的冬天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天就是再冷也要打!
红军战士是勇敢的,为了苏维埃他们别无所求,他们会唱着歌手挽手一排接一排的越过雷场,根本不怕敌人的子弹和脚下泥土里的地雷——就是这样的忠于苏维埃的优秀战士,在小小苏芬战争中因为各种失误而导致过十万数的伤亡,林俊绝不能让历史重演。
如果在苏芬战争时红军就能有苏德战争中后期的技战术水平。各军种协调灵活。芬兰就是再顽强也不可能给红军造成历史上地损失。
芬兰地军事统帅卡尔…古斯塔夫…埃米尔…曼纳林元帅都曾经在回忆录中说:“苏军的进攻就像一支指挥的很差地交响乐队在演奏,每件乐器都不顾节拍。苏军的炮兵的炮弹像暴雨般射向我军,但火力组织很差。根本不顾己方步兵和坦克部队的运动情况。而苏军的坦克部队采用的战术也十分荒唐:它们先是前进,继而开火,最后不等支援地步兵前进就后撤了。”
“肃反”造成红军指挥员素质下降是一个原因,缺乏有效的通讯联络手段和指挥网络是另一个因素,而这两样在林俊几年的干预下到现在已经基本解决。
一支交响乐,战争的交响乐。指挥的杂乱无章很难听,但它还是交响乐、穷人家养不起的交响乐。一旦乐团有一个好的指挥,成员有懂得了如何协同,那演奏的就是一曲壮丽地诗篇。战争的交响乐,那是北方的芬兰玩不起的。
“莫斯科会提供给列宁格勒军区最好地装备,你想要什么装备部都会尽可能的满足你地要求。t34坦克已经开:;军区的坦克部队,v…1重型坦克备如果你们自己解决不了。装备部也会想办法给你们解决。”
“滑雪装具一类的辅助装备军区里的工厂就能解决,安德烈同志。”
“你们有一年时间熟悉新装备,平时要做好各军种的作战协调训练,这点非常重要。就像坦克失去步兵的支援就容易成为对方反坦克小组的猎物。这点您比我懂,我就不多说了。”
车上所有人都在认真听林俊的话。他就是这里的老大,而有些思维又是能够给众人启。
“芬兰人不会用常规的战术同我们作战,他们比我们还清楚要是按照惯用的战术,他们根本不是我们的对手,这点您已经考虑到了。我们的步兵目前对于坚固工事缺乏有效的进攻手段,这点你不用担心,很快装备部就将提供给你们军区一批最新式的单兵攻坚武器,现在它还在实验阶段,最晚到今年夏天结束前就能给你们一批。”
“您说的是那种绝密武器?”
对于火箭筒,德边科是略有所闻。
“是的,现在还是绝密,将来这种武器将同最新式全自动突击步枪一起装备到步兵班一级,成为红军新的制式装备。中央已经做出决定,列宁格勒军区和西部几个军区将是最先装备的军区,我会尽可能多的给你们弄指标,你们用的上。”
在rpg面前,芬兰人构筑的一般火力点就如同纸糊一般。要知道历史上红军是用步兵抗爆破筒和炸药包的战术才摧毁那些根据地形互相支撑的。的位置摧毁据点。
如果步兵能早点有rpg,借助地形的掩护,单兵比庞大而显眼的坦克更能有效的摧毁地方工事,更不用说那些芬兰人的永备工事前还有大量的反坦克壕。
“还是那句话,你们有一年的时间熟悉新装备,去研究和使用适合新装备的新战法。”
、、、、、、
德边科提供给林俊的地图非常详细,而从昨晚开始林俊就在研究这张地图。芬兰人将防线修成了铜墙铁壁,但再怎么坚固的防线也有它的相对弱点,林俊就是在整个“曼纳林防线”上找芬兰的弱点,而今天他到边境化妆视察也是基于这个原因想亲自看看:芬兰人到底修了个怎样的防御工事!。
“这一突出部区域的芬军阵地部署情况我们还有没有不清楚的?”林俊指着地图问德边科。
德边科一看林俊指的是芬兰湾沿岸的索尔塔瓦拉地区:“这一区域芬军布防情况我们已经基本掌握,同地图上标注的情况一样。芬兰人在15公里的沿海区域构筑了两个巨大的支撑点,特别是索尔塔:防御修筑地特别坚固,有些要塞工事能抗击大口径重炮地轰击。而且在这一线区域北面与东北各距10公里的位置。芬军还有铁路与公路相连接的纵横各一道防线。”
苏联地最终目的是要夺
卡累利阿地区。包括这一区域北部的重镇维堡(维
维堡地区虽然靠海,但那里是小岛与海湾、小海峡混杂的区域,海军不可能在环境如此复杂的区域登陆。直接给芬军腰部一刀的可能性不存在。
一旦开战,红海军地要任务就是封锁波的尼亚湾和芬兰湾一带水域,袭击了敌人的基地和舰队,支援列宁格勒方面军的部队突破“曼纳林防线”。相对与芬兰的岸防海军,光波罗的海舰队就能完成这一任务。
等明年“苏联”号服役,现在配属北方舰队的“马拉”号就要回到波罗的海舰队。到时它将与“十月革命”号一道成为这一海域最具攻击力地战舰力量。
“10公里纵深宽度18公里,只要能:。就有了一块非常好的登陆场,芬兰人在卡累利阿地峡的第一道防线就等于完蛋了一半。”
这里就是“曼纳林防线”地一个薄弱环节,他们太相信那些能抵御大口径重炮轰击的永备工事了。但林俊说地轻巧,要办到就不是那回事,这两处的永备工事可是实实在在的硬骨头。”
“安德烈同志,您打算用什么武器摧毁沿岸的这些永备工事?”德边科问的才是重点。
“用战列舰舰炮摧毁它!”
—
能抵御重炮轰击。但这重炮也是分“档次”的:152米陆军用榴弹炮啃不动的目标不意味着305米的舰炮轰不灭它!
“芬兰人的岸防工事里没有足够射程的岸炮,就是有,没有适合的观察手段也无法击中20公里以外海面上的目标。如果是舰炮无法有效炮击的工事,就用俯冲轰炸机炸掉它。我们很快就能有适应这项任务的新式俯冲轰炸机,而能保证一击即中的飞行员我们多得是。我自己就能办到。”
在这一地区红海军的战列舰能够从容不迫的对岸炮击,根本不用担心有可能来自空中的威胁,芬兰空军根本不可能在这里夺取哪怕一定半点的制空权:苏联的空军基地的密度在这以区域都赶得上莫斯科城区周边。
庞大的战列舰在己方沿岸就能准确炮击对手,并得到准确的炮击引导,而对空军的自信那是林俊与生俱来的,更不用说手下的飞行员们也没有让他失望过。
以前苏军没有合适的俯冲轰炸机,但现在弗拉基米尔…米哈伊诺维奇…别特里亚科夫的双多用途飞机已经接近完成,林俊合记忆中的pe…2彼…2)。炸机使用,而且还是一种性能非常优异的俯冲轰炸机,00斤的最大载弹量对付这类点状硬目标就是手到擒来。
“曼纳林防线”的永固火力点固然坚固,但还不是潜艇艇库一般的级坚固目标,被几百公斤的炸弹直接命中还是会完蛋。以前红军没有合适的俯冲轰炸机,结果应急时就用伊临时凑数,但先天腿短载弹量小,伊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
历史上苏军正面进攻芬军防线的部队4多月的战争中只突破了不到40公里,可见“曼纳林防线”的坚固,而林俊现在出的主功,在战争初期就能瓦解芬军阵地纵深20公里内的防线。
计划很冒险,要取决于芬兰人将来会不会再次加固索尔塔瓦拉地区的防御阵地,如果芬兰人将两处堡垒身后这10乘18里的区域修的和陆地正面阵地一般密密麻麻,那这计划是行不通的,但至少现在看起来芬兰人对自己的防线配置很有信心。
一般来说战列舰和海岸要塞互相炮击是不明智的举动,但也要看具体情况,如果只能自己打别人,对手的胳膊却够不着自己当然能打。林俊想在芬兰的战场上实验空地一体推进的战争理论,而这卡累利阿地峡就是最好的练兵场:后有重炮炮群支援,上有俯冲轰炸机的精确轰炸开道,一顿猛轰后留下的目标就由坦克和步兵肃清——典型的二战思维,目前来说还非常前的进攻思维。
卡车从军营出后快两个小时,终于抵达目的地,一个前沿连级边防站,在往前两公里就是苏芬边界。
对于军区司令员和安德烈同志的到来,当地驻军一点心里准备也没,没有通知他们都是为了绝对保密。在听了这一地区边境最新的情况介绍后,加上连长和一个勤务兵,一共十一个人步行前往边界哨所。
这时正是夏初,边界附近安静的很,还能看到一些鸟雀不时飞起,一片安宁的景象,但谁都明白这里的宁静根本就是假象,双方都在时刻注视对手的一举一动。
林俊同德边科与边防连长一同进入上建在高地上的防御式观察哨,如果这时对面的芬军有人通过望远镜观察这里,根本就看不到苏军阵地上的一丝异样。
这是个建在地形高出四周10多米的小高地上的永备工事哨,通过交通壕与后方阵地相连,在里面用安装在工事天顶的伸缩式大型炮队观察镜。林俊能清楚看到前方几公里内的芬军阵地。
观察哨边上还用木架子搭建了一个十多米高的木架子哨所,林俊原本想到那里去看,那样能看的更远,但德边科死活不同意。
目前虽然是“和平”时期,但如果现在林俊跑到那个木头哨楼上,就完全在一个二流狙击手的射程内,德边科绝不能让林俊处于任何的危险境地,任何事都怕万一。
“安德烈同志,我们正前方一公里就是芬军的利波拉筑垒地域。”
不用边防连长介绍,炮队镜里清楚的就能看到前方那片由多处地堡、反坦克壕、铁丝网和隐蔽式火炮射阵地组成的筑垒地域。
“武装到牙齿的防线!”
。。。
第一百六十九章 这话也只有你敢这么说()
俊没见过“马奇诺防线”,但前世参观过日本鬼子遗一些要塞,而现在展现在眼前的不是空无一人的遗迹,而是真正守备森严的筑垒地域。
不说其它,从炮队镜里光密密麻麻的铁丝网就能看出点名堂:芬军不光布设了普通的带刺铁丝网,还有系蹄、缠线、铁丝栅、蛇形望和铁丝乱线,叫得上名的铁丝障碍在视野里全到齐了!
林俊可不认为芬军在这里搞“铁丝网博物馆”是为了好玩,看似乱七八糟的布置加上那些该死的反坦克壕和看不见的雷场,就是那些火力点不话,进攻的坦克部队和步兵想通过这几公里纵深地域也得花上半天功夫。
将边境对方能够观察到的地域都修成这样的坚固工事,在一名指挥员的眼里就是挑衅!
“布置这一段防御的芬军指挥官是个老手。”将脑袋从目镜前移开后对德边科说。
“这段防御工事的布置者估计见识过一战时的堑壕站,20前的老战术加上坚固的工事却成了阻挡我们装甲部队的最佳方案。”
德边科说的是实话,没有坦克能直冲冲的就通过这片要命的防御地带,对面火力点里的反坦克炮和埋在土里的地雷不是摆设,装甲部队的高机动能力和强突击性在这里没用。
但任何事务都有它的缺点——再坚固的防御工事也都是等着挨炸的玩样!
集中足够数量的重炮群集中火力猛轰同一地域,这些雷场和和反坦克壕会完蛋,那些永备火力点也不是金刚不坏之身。用大规模轰炸机群集中轰炸也能取得相同效果。再怎么说这里也不是群山峻岭,只要攻破一点,芬军地一线防御口子一旦被打开。这棋就算活了。
“火力,还是要火力。”
这时天开始变得阴沉,快下雨了。
夏季地阵雨是来的快去得快,在大雨的遮盖下视野变得模糊,这让林俊脑子里抓住了点什么东西:“你们装备了多少指北针?”
他问地是边防连长。
“连部里我有一个。”
“就一个?”
“是的,安德烈同志。”
这就是林俊想到的问题:目前苏军一线部队指北针装备数量严重不足。很多步兵部队甚至连一级单位都没有!
作为一名飞行员,对于方向感的要求比任何人都要强,但苏芬北边一线千多公里边境基本都是林区,如果是在黑夜漫长的冬季把他丢到那,林俊也会一时找不着北:冰冻的针叶林你没有日月和星星作为方向指引,所谓地树冠树桩指引方向在能见度常常糟糕至极的林区(极夜加上严寒导致的冰雾。)也根本行不通。
只有最有经验的林区猎人和伐木工才不会在那样的情况迷失方向,林俊没这个本事,一般的红军官兵更没有这个本事。历史告诉林俊。有很多苏军部队就是因为迷失方向而被芬军歼灭,更不用说因为无法辨别方向导致延误战机和误伤的事。
这下回莫斯科后林俊又有事可做:给下面的工厂下达加紧生产一批军用指北针地命令。
军用指北针和民用的指北针、指南针大有区别,将他说成小型罗盘可能更合适,除了能够指示方向。现在的苏军制式便携指北针还能测量距离、得出行军时间及度计算、测定目标斜面的坡度和概略高度,是行军打仗地好助手。
“我会尽快给你们军区弄一批指北针。装备一到立刻下部队,争取装备到排一级单位,要教会战士们正确的使用方法。装备是要用地,不能只放在仓库里霉。”
林俊的前一句话是说给司令员听,而后一句针对的是这里的所有人:苏军常常将一些精密装备存放在库房里,结果需要时却没多少人能熟练使用,成了无用的摆设。林俊不求每个战士都能熟练使用指北针的各项功能,客观条件放在那,不可能人手都装备一个,就是进行突击上课不常用也会忘计使用方法,像计算高度坡度等数学方式不经过专业训练,文化程度偏低的战士很难记住,但至少能搞清楚哪个方向是北。
“您放心,我会下命令让下面基层都熟练掌握装备的使用。”
在卡累利阿地峡找不到方向还是小事,芬军的机枪大炮会告诉你
北方,但北边的林区可没人告诉你方向。林俊的话了燃眉之急:连这种小装备安德烈同志都能想到,看来那句“需要什么就给什么”是货真价实的。
“再往前20几公里就是芬军的第二道防御地带,也是他
。。。
第一百七十章 集团军()
重新组建集团军?”
“是的,斯大林同志,组建适合现代战争条件下作战的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结合各兵种的力量组成一支专用于战役级别任务的新式军团,而且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在国内战争和与外国干涉军作战时期,苏维埃就组建过步兵集团军和两个骑兵集团军(都在20年代撤销番号。),而具林俊所知的情况,在伟大卫国战争时期,苏联共组建了68个诸兵种合成集:一般称为野战集团军),番号一直从第三排到了七十,而且所有部队都参加过严酷的实战。
二战中苏联不仅组建了68个诸兵种合成集团军,还组建集团军(番号第一至第十一,这里面有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改编的集团军,也有全新组建的近卫集团军。)、18个空军集团军(番号第一至十八)、6个坦克集团军(番号第一至第六,全部在战争中因功获得“近卫”称号。)、5个突击集:(列宁格勒、巴库、莫斯科、滨海、阿穆尔河沿岸和后贝尔加防空集团军。)
二战时期投入战场的各式集团军番号就有114,估计是世界历史上最多的,而事实证明,就是这一百一十四支集团军给了苏维埃无与伦比的强大战斗力。
“组建集团军是部队战斗力的倍增器,斯大林同志,这样我们就能在目前有限的技术装备条件下最大地挥部队地战斗力。我们要面对的战争已经不是靠单一军种就能取得胜利的形式。我们一贯提倡地是诸兵种合成式的进攻作战。最近的几次军事行动都告诉我们在实际作战中需要多兵种密切配合,而这次边境的视察我与德边科同志都有相同的观点:必须是能够胜任大型战役的战役集团才可能突破芬军地防线,组建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