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苏联英雄-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杯接一杯的下肚。

    “元帅同志,祝您健康!”林俊走到布琼尼边上,两人豪爽的一口干完手中的酒杯。

    “元帅同志,有件事要请您帮个忙。”

    一听这个安德烈还有需要自己帮忙的时候,布琼尼感觉好像太阳都从西边出来了:“尽管说安德烈同志,只要是我帮得上的一定不含糊。”

    “听说中央军马研究所的跑马场很不错,我想到那里去练练骑术,都荒废好多年了,再不骑连马鞍子都要跨不上去了。”

    “哈哈,没问题。那里好马多的很,全世界的好马都有,要不过几天我们一起去。”想骑马就找布琼尼,这点绝对不会错。

    林俊一听他要亲自和自己一块去,那还不露馅了!“我自己去就行了,再说还说不准是什么时候。”

    一听林俊这么说,布琼尼也知道这个安德烈是个大忙人,说不准什么时候才有时间,也就没有坚持:“你什么时候去都成,就说是我说的。”

    很显然我们的骑兵总监已经有些喝高。

    对于这两人的谈话,边上的两名元帅和斯大林等人感觉十分奇怪:“都说现在的口号是从骑马到开飞机,怎么安德烈同志倒是要从开飞机到骑马?!”

    “估计是受刺激了。”自认为了解内情的人想,“安德烈喜欢自己什么都是最出色的,结果原来计划的阅兵总指挥又不让他当。”

    而听到两人谈话的斯大林看了一眼斜对面的亚历山大,他知道一定是这个亚历山大告诉安德烈的“内部消息”。

    “也好,五一节的时候就让他当阅兵总指挥,估计安德烈这小子挥舞战刀和布琼尼一起通过受阅方阵的样子一定很耀眼。”斯大林就这样做出了决定。

    “布琼尼同志,安德烈同志是我们最好的航空兵指挥员之一,现在他要练习骑术你可不能小气,我们军中既能开飞机又能挥舞战刀指挥骑兵作战的同志可不多,可别找几匹驽马来应付。”

    斯大林真是难得的风趣一下,可这边的林俊一听就知道麻烦快来了。

    “您放心,我一定给安德烈同志准备最好的战马,绝对不比我的烈火差!我们红军骑兵部队里优秀的战马足够安德烈同志挑选的。”布琼尼是拍着胸脯保证。

    林俊感觉自己的脑袋开始变大,看来这次想低调处理也不行了,真他娘的后悔不是在私下里找布琼尼帮忙,现在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嘛!

    这时一边的伏罗希诺夫开口了:“我说布琼尼同志,现在我们的战斗机英雄驾驶员有可能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骑兵指挥员,不知道我们的红军第一骑兵同志是否也想过什么时候开一会战斗机?”

    伏罗希诺夫的话语惊四座,要知道列宁曾称赞布琼尼为“世界上最杰出的骑兵统帅”,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位骑兵总监有时候会很风趣,现在这场合也适合开玩笑,但这样的玩笑也只有伏罗希诺夫敢开了。

    “怎么没想过?我还试过!但是没开成,马鞍子倒是安在飞机机身上了,但是笼头怎么都套不住动机。”

    。。。

第一百三十九章 超级木头飞机() 
琼尼的马笼头套动机理论引来的只有哄堂大笑,就俊操做战斗机操纵杆的手拉马缰绳的效果如何?不过现在他暂时不用为这个担心——同过三分之一的高级军官一样,宴会后是被自己的随员架着塞进车厢的。

    上午九点过才起床,武金斯卡娅告诉他安德卢普夫刚刚来过电话,问他什么时候出。

    “喂,是安德卢普夫吗?”

    “还没醒?快起来,什么时候去301厂?”

    “半小时后出,对了,劳驾把我的飞行服一起拿过来。”

    “阿尔希波夫早把你的飞行服准备好了。”

    “那好,过会见。”

    挂下电话,“看来这家伙也想试试新式战斗机。”林俊想。

    虽说半小时,但10分钟后安德卢普夫就到了。现在他这个副司令员也已是身份不同,不用再自己开车,上头给他配了司机,是个叫马佳廖夫的30岁军士。

    “你去看过301厂的新飞机了吗?”车上林俊问。

    “哪有时间,现在我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都还没熟悉,不过听说了些新飞机的情况。在设计出最初的样机后,空军部给301厂下达过一次新的技术要求,还让设计师同志们鸡飞狗跳了一阵。”

    “哦,伏罗希诺夫没和我提过这件事。”

    “他又不懂航空,应该都是阿尔克斯尼斯在忙乎这事。”

    林俊现在坐的是安德卢普夫的车,听到他的话,手一指开车的马佳廖夫军士。

    “没事,马佳廖夫是阿尔希波夫安排的,靠得住。”安德卢普夫知道林俊的意思,现在两人谈话的语调对自己的顶头上司们可不怎么尊重。

    其实林俊也是多此一举,安德卢普夫可不会让个不放心的人来当自己的驾驶员。而这时的军士同志根本没有其它反应,照常开自己的车。

    驾驶员就要有驾驶员的意识,知道什么要注意,什么要没听见。

    301厂已经不是去年自己来时的样子,进行过大规模的扩建,除了原来家具厂的厂房,还新造了一批现代化厂房,而边上的一大片空地也已平整建为一个战斗机机场。

    拉沃契金知道军事委员会委员安德烈同志与莫斯科特别军区副司令员要来工厂视察的事,带着几名设计师就等在工厂里。

    例行的客套过后,林俊直奔主题:“我们今天是来测试新式战斗机的,你们的申请报告就在我手里。”

    这次林俊可是手握“重权”,难得嚣张一把,当然这语气是谁都听得出来是在开玩笑。

    “军事委员同志,我们已做好接受验收的准备,请跟我来。”

    三架崭新的战斗机就停在机库里,边上有多名身穿工作服的人员在。安德卢普夫是在一进机库时就被这种新式战斗机吸引住了。

    “同志们,这就是最新的拉格—3战斗机。”拉沃契金自豪的说。

    安德卢普夫急不可待的上前查看飞机,林俊倒还没这么急:“拉格—3你们的拉格—1呢?”

    要知道他的检测报告里的型号写着的是拉格—1型,怎么一下子就是拉格—3?

    “安德烈同志,拉格—1型在隔壁机库,这是按照空军部新的设计要求改进后的型号,相比原有机型新能有了很大提高,所以先带您和安德卢普夫同志来这里参观。”

    拉沃契金是有点自作主张,但林俊喜欢,因为他知道拉格3是天空的主宰。

    “没事,你先设计指标的事,我还不怎么清楚。”

    “在三个月前空军部要求我们将新式战斗机的航程从800公里至少提高至1000公里,为此我们不得不修改了是这三架现在拉格…3

    “两个月?你们的度都可以创造世界纪律了!”

    林俊不得不感叹设计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这简直就是奇迹!

    “这要归功于戈尔布诺夫(也有译为”高尔布诺夫“的,同拉沃契金、古德柯夫同为拉沃契金设计局铁三角。)同志,他在一开始就搞了个辅助机体设计,为的就是防备出现现在的情况。去年您和我们谈起过战斗机航程的问题,这让我们注意到作战半径的重要性,所以在内部的备用设计要求不使用副油箱的前提下,作战半径就必须400公里。”

    “能有这个意识很好,但会不会对战斗机性能造成影响?”

    没有合适的动机。原来配给拉格1的m…105动机装'上后,出现了飞机动力不足的问题,而我们又没有功率更大的液冷动机,不得不试图减轻飞机的重量来改善性能,甚至想到减少飞机上的武装来减轻重量。”

    林俊听到这就皱起眉头,要知道这样的逆向被动改进可不是什么好事。

    大概看到了林俊的表情,拉沃契金连忙说:“还好克里莫夫同志在一个月前给我们提供里最新的m…105pf型动机,动力比原有型号增加差不多200力,一下子就解决了所有问题。”

    伏拉基米尔…雅克福列维奇…克里莫夫——林俊知道他,苏联著名的航空动机设计师,拉格战斗机前期型号与雅克战斗机都用的是他设计的产品。就是没想到度这么快,在自己的提议下整整将新式动机研制的度提前了一年半多。

    “新式动机的性能优于原有型号,但克里莫夫同志把它提供给我们也冒了一定的风险,因为m…105pf还在测试阶段。”

    “有时候风险也需要尝试,再给你们三个月时间,能保证动机和飞机总体性能的稳定吗?”

    “当然可以,我们现在担心的就是时间不够。”

    “就三个月,我们要的是性能稳定的战斗机,将所有的危险因素都排除,最晚到今年五月份就要具备量产的条件。”

    林俊想新式战斗机快想疯了,但性能还不稳定的东西他可不敢接收。

    “拉格1就撂下,专攻拉格3,腿短的家伙飞行员不喜欢

    走到最前面的拉格3上,安德卢普夫正在机身上敲敲打打。

    “拉沃契金同志,你这飞机用的全是木头?”

    “是的,副司令员同志。机身蒙皮是西伯利亚桦木胶合板,机翼是木质两段式结构。所有活动翼面都是金属构架覆盖布质蒙皮。但您不用为机身的强度担心,我们使用的胶压层板材料非常好,而且油箱都是充惰性气体的自封油箱。前线航空兵机场直接可以往油箱里充二氧化碳,如果没有也问题不大。”

    这二氧化碳虽然不属于真正的惰性气体,但前线机场上上哪去找气?用二氧化碳就不错了。

    一看安德卢普夫还有点不放心,“过会还要带大家参观我们的机身制造车间,这胶压层板就是用烤枪烧也点不着,我们对木材都进行了阻燃处理,而胶水用的也是阻燃的产品。”

    林俊倒没兄弟那么担心,他知道这“木头”飞机就是被小口径的穿甲燃烧弹击中也很难点着,唯一要担心的是这木板在被击中后会不会碎裂。

    “我们没有足够适用的硬质轻合金,看来要催催乌拉尔的同志们。”林俊想,“几种新式战斗机全是木头飞机,陆地上还好说,难道要红海军的舰载机也用木头的?”

    “乌拉尔还不能提供航空用铝合金?”问到这林俊心里有些火大,上次去乌拉尔时已经和当地部门说过这个问题,苏联的工业工程师全世界出名,难道就会解决不了这个铝合金的问题?!

    “不是不能提供,而是产量不足,其它部门的铝合金需求量也非常大,分给我们的就不多了。”

    没办法,工业生产能力就放在那,急也没用。

    “火力配备怎么样?”

    “由于解决了动机问题,我们采取的是重火力配备:一门20米机炮,备弹200,两挺第特种设计局提供的最新式12。7毫米航空机枪,各备400。机枪和机炮的弹道基本吻合。”

    “还是。第特种设计局没有合适的产品吗?”

    第特种设计局是苏联设计航炮的权威机构,而且在去到设计23毫米机炮的命令,所以林俊有这么一问。

    “他们给我们提供了几门试验阶段的-6型23米航炮,炮弹威力倒是20毫米炮弹的两倍,但它的弹匣供弹系统不怎么可靠。

    。。。

第一百四十章 尖牙利齿() 
拉沃契金同志,给第特种设计局打个电话让塔乌比ib里一趟,就现在,要他带上-6型航炮的设计图纸和样炮,就说是我的命令。”

    看来要给这个“榆木脑瓜”的设计师开开窍,“还停留在弹匣供弹的思路上,你就不能给我换成弹链或是弹带供弹?!”

    林俊的想法是有道理的,弹链或弹带供弹才是航炮供弹的正确展方向,现在的-6的供弹系统竟然包括9个各装弹9炮弹的弹匣,等于将出现故障的机率无形中增大了九倍。

    “是,安德烈同志,我马上给他打电话。”

    林俊现在有这个权利,所有新式武器的研制他都可以去插一脚,命令个设计师来见自己是天经地义。

    拉沃契金去打电话,边上的古德柯夫继续给两人做介绍:“除了常规的火力系统,拉格3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只要一击命中就可以击落任何大型轰炸机。”

    听了古德柯夫的介绍,安德卢普夫显然有些惊奇,要知道要击落一架大型轰炸机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是用7。62米机枪,甚至命中上百也打不下来,就是航炮也得命中个5以上才能将其毁伤,“是什么武器有这么大的威力?”

    “副司令员同志,是种目前还属于绝密的对空火箭,我们将其命名为pc…82::。射程1300米,完全稳定直线飞行距离600左右,爆炸威力相当于一76毫米炮弹,四火箭弹可以单独射也可以采取齐射方式射,射程过1300,:

    苏联在火箭弹的研究上是处于世界领先的位置的,其他西方国家还没有类似的武器,甚至很多国家连火箭武器的构思都还没有出现,难怪安德卢普夫会感觉奇怪。

    “如果在战斗中以战斗机编队齐射的方式突击敌方轰炸机编队,那场面一定非常壮观。”林俊的语气倒是平平稳稳,他对这种武器太熟悉了,只不过不能明说。

    “新式武器通过国家实验了吗?”林俊问,他刚接手现在的工作,很多事还没来得及去了解。

    “在去年年底已通过军械局和国家实验,过会将为两位进行对地攻击表演。”

    “那让军械师把它们搬过来,我现在就想看看。”

    正说话时,拉沃契金回来了:“安德烈同志,下午塔乌比纳同志就到。”

    林俊示意这很好,斗机冬季的适用性怎么样?”

    “安德烈同志,这就需要专门的加热装置,配套工厂将会生产专用的加热车提供给一线部队。在这方面液冷动机有它的故有缺点,但我们还没有合适的气冷动机,原有的型号动力都不能满足需求。”

    相对于气冷动机,装备液冷航空的战斗机气动阻力小,对提高飞机度有好处,但它对气候的依赖性较为严重,一旦冬季气温低于零下20度,要启动它就会变得相对困难,就是配备了加热车辆也队的出勤率,而苏联大地上冬季气温低于零下30度的区域和+毛。

    “这个问题要等什威措夫设计出更大功率的气冷式动机后才能解决。”林俊想。

    阿尔卡基…德米特里耶维奇…什威措夫,苏联著名航空动机设计师之一,伊15和伊装备的m…25)。物,而后来他设计的动机将是拉格5拉格7的动力来源。

    “我们已经用拉格3原有的伊15进行过对抗,在所有性能上都出原有型号,最大平飞度在3500米情况下达到每小时605里,这是我们第一种度过600里关口的战斗机,在世界上也应该是第一种达到这个度的战斗机。”

    “五点式火力配备,既有效的利用了机头的空间、保持火力的密集度,还空出两侧机翼空间加大载油量,很好的设计。”林俊指着伸出螺旋桨中心轴的炮口说:拉格3两挺大口径机枪位于动机上方,而动机式机炮的炮管贯穿动机中轴,集中的火力配备可以做到一击毙敌,而不是天女散花般的攻击,也为拉格作为“坦克杀手”做了“前期准备”。

    这时一个身着飞行服的人走了过来,向几人敬礼。

    “这是我们的席试飞员奇

    同志,就是他试飞了我们的拉格1和拉格3。”

    “你好,奇卡洛夫同志。我们都听说过你,我们的英雄试飞员。”

    林俊回礼后与这位三十多岁的试飞员握手。

    “两位长,就由我来向你们介绍拉格3操纵特性。”

    半小时后,林俊与安德卢普夫初步了解了拉格3一些基本情况,而这时pbsp;原来林俊和安德卢普夫都有驾机升空的打算,但现在视察的目标成了还在实验阶段的拉格3,

    “拉沃契金,三个月后等我再来的时候可要驾机升空,到时候你得给我一架能定型的飞机。”

    “一定,安德烈同志。”

    试飞员奇卡洛夫是苏联战斗机的老试飞员,在火箭弹装上飞机后驾机升空,表演了机动能力展示和对地攻击,特别是火箭弹攻击的情形让安德卢普夫印象深刻:很快苏维埃就将拥有能远距离摧毁地面目标的武器。

    林俊又参观了机身加工车间,里面有很多工人都是女同志,她们正在给机翼上漆。

    “我们对机身上漆后再抛光,满足气动光洁度的要求。这胶合层板不是整块的木板,而是一块块的白桦木呈交错排列,再一层层的压紧,每层中间铺麻纤维增强韧性(苏制航空用胶合层板的真实工艺)。”拉沃契金做介绍。

    、、、、、、

    下午,塔乌比纳从图拉赶到了301厂。

    “塔乌比纳同志,我要求你立即将现有的设计换成弹链或弹带供弹,抛弃现在的弹匣,在拉格3载重量的承受范围内备弹量必须过120,且要能保证能在战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