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英雄-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普罗科菲耶夫和萨瓦科夫凭着艺高人胆大,几次轮番扫射,密集的机枪子弹和炮弹破片打得日军鬼哭狼嚎——林俊提醒过它们,不用节约弹药,打完了再回来!
如今的淞沪战场的制空权在自己这边,根本不用担心日本人的战斗机。如果日军剩下了那几家战斗机敢来攻击他们,只要高返航就可以,反正日机也追不上,要是敢一路追来,留在机场上那几架战斗机也不是吃素的,更不用说这淞沪地区上空正在执行护航任务的那几十架战斗机,只要电台里一呼叫,支援马上就到。
两架飞机进行了两个来回的扫射之后才脱离攻击,而这时日军已经开始撤退,只不过配合步兵进攻的那6辆坦克都报销在了中国阵地前。
“萨瓦科夫,上升高度到800,侦查一下日军的部署情况。”普罗科菲耶夫不是打了就走,他还要摸清这一块地区日军的兵力部署情况,弹药虽然打完,但他就是欺负日军的地面部队没有足够的有效防空火力,只要一到800高度,它们的那些少量临时加装了高射枪架的重机枪就只能对自己干瞪眼。
“队长,2钟方向有日军的集结地。”
现在两架伊下放的已经是日军的临时阵地,而再前面它们的物资集结地,有很多的车辆在卸货。
“***,敢把货场摆的这么靠前!”
“萨瓦科夫,返航!”
普罗科菲耶夫爬升高度,一直到4000高度才改平,并将江湾方向日军的阵地和物资集结地的位置通过电台告知了后续飞机——每隔一个半小时就会有两架伊从大校厂起飞,现在第二批起飞的)在飞往上海的路上。
中午时分,林俊又目送两架伊飞向东方,这已经是自。的第三批执行近距离支援的飞机。上午出击执行轰炸任务的三个轰炸机编队都已经安全返航,根据报告是战果巨大。
轰炸吴淞口的飞机不仅击沉了一艘日军的重型巡洋舰,还把两艘日军的运输船送给了龙王爷做玩具,只不过龙王爷可能不会喜欢这几个破烂货,特别是其中一艘运输船,根本就是废铁几块——当波留宁中队的号轰炸机投下的500斤炸弹命中这艘货船时,它生了惊天动地的爆炸,爆炸产生的气浪甚至在1500米高度到,因为他们命中的是艘军火船。这艘运输船已经不值得再浪费弹药,结果8和9号机把炸弹投向了岸边的临时码头,炸得那里是
按照波留宁的报告,林俊感觉那艘被击沉的重巡可能是“青叶”号,因为按照描述,这三个双联装炮塔的重巡不是“青叶”级就是“古鹰”级,而其它几艘符合特征的日军重巡这时应该不再这里,不是大改装就是部署在日本本土。
“美国佬,照理你们还得感谢老子!”林俊在得知击沉这艘日本重巡的第一时间就想(“青叶”号较量中的来的:1942年88夜,“青叶”号等五艘重巡、两艘轻巡及一艘驱逐舰组成日舰编队,以夜袭的方式在所罗门群岛萨沃岛锚地,以轻伤两艘重巡的代价,一举击沉四艘美国重巡、重创美国重型巡洋舰和驱逐舰一艘,并轻度击伤两艘美军驱逐舰。)。
轰炸日军机场的第二中队不仅把日军的机场设施炸得稀巴烂,护航的8伊还击落了4架紧急起飞的日军=。受损的日军战斗机连着那些机场设施,都被炸成了一堆燃烧着的垃圾。
第三中队和四中队的飞机将日军在长江沿岸的物资集散地炸得到处起火,最让林俊高兴的是:根据飞行员的报告,其中一片物资集散场上的物资应该是油料,结果被航空炸弹全部引燃,浓烟在几十公里外都能看见!一直以来,油料一直是日军最宝贵的物资之一——老子炸了你的油料仓库,看你怎么跳!就是从日本本土再运也要段时间,至少在一周内日军会即缺油又缺弹药:那艘被炸沉的军火船上起码有两三千吨的军火弹药。
“地面上的弟兄们日子会好过几天了。”
。。。
第一百零三章 我不是莽夫()
线的国民党地面部队的日子真的会好过几天了吗?答的,日军指挥官拿出了日俄战争时期的“肉弹攻击精神”,疯一般的指挥部队在各条战线上进攻国民党阵地!在这种形式下,林俊的苏联空军完全成了“救火队员”的角色,那里出现危机就有他们的身影,而国民党残留下来的空军力量也全面投入对地面目标的攻击,他们已经将所有的战斗机都投入到对一线的空袭。
无法进行精确轰炸,那就攻击日军后勤补给线;战斗机无法挂载炸弹,那就进行火线扫射:只要空中出现自己的飞机,地面的部队就会如同打了一针强心针一般——虽然杀伤日军的实际效果一般,但只要能鼓舞士气就行。其实这空军为地面部队鼓舞士气的“高招”是老蒋明的:老蒋是为了“保护”自己宝贵的空军才出的这个“妙招”,结果现在还真的成了没有办法的办法。
在9月12下午的出击后,苏联援华航空队的轰炸机部队已经无弹可用,而每天由运输机运来的苏制炸弹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满足对敌攻击的需求,每天最多只能派出两三架sb-2炸日军目标。后勤解决不了,林俊手里的那几十家轰炸机都成了摆设!
虽然目前的情况让林俊急得团团转,但问题不是靠自己就是能够解决的——他已经电报向空军部长阿尔克斯尼斯求援。可阿尔克斯尼斯也是爱莫能助,这位部长同志已经将尽可能多地运输机投入对南京的支援,但这漫长的航线决定了一切,在建立有效的地面运输线之前,林俊每天能够得到补给就只能这样少的可怜。
这边不好受,那边的日军也难过:制空权的丧失和军火船被炸,让他们差不多要面临刺刀突击的原始进攻方式,幸好那些涂着“青天白日”标记地飞机在进行了一天的狂轰滥炸后。就没有进行大规模的空袭,只有一些战斗机的近距离支援对己方造成了一些麻烦。但让日军指挥官头疼的是:只要自己这边对某个阵地动大规模的进攻,空中就会出现那些讨厌地飞机来干扰,最为麻烦的是:有时候它们会投下一种恐怖的燃烧弹,虽然数量不大,但严重的打击了部队的战斗意志。甚至让一些士兵患上“飞机恐惧症”——被那些燃烧弹杀死的士兵虽然数量和部队的总量相对而言并不是很多,但那些被烧成焦炭的尸体和严重烧伤的伤员的惨状造成了部队里一些胆小鬼地恐惧心理。
上海城外的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而城里地战斗也是打得惨烈无比,国民党的王牌部队之一、全德械装备地第八十八师在闸北区域与日军的陆战队展开了殊死的拼杀!
915上午,大校厂机场得到来自上海城内国民党部队的近距离支援请求,由于这次轰炸的目标有些特殊,安德卢普夫和普罗科菲耶夫两人亲自操刀。
在淞沪会战前,日军驻守在上海日租界内的陆战队和名团已经在租借里构筑了大量的工事,还将一些视野开阔、结构坚固的建筑加固成堡垒——它们尽然还把一些大炮拆成零件后运到一些建筑物地房顶,建立起“空中的”炮兵阵地!这些位于钢筋混凝土屋顶地日军**又给城里的中国部队造成了巨大威胁。这些建筑物的房顶在建造时就特别坚固。一般建筑的房顶根本无法承受日军装备的75毫米野战炮射+坐力:这说明日寇在建造这些建筑时就有将其变成炮兵阵地的预谋。
这次安德卢普夫和普罗科菲耶夫的目标是位于上海日租界内的邮电大楼,这是座7层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日军在大楼的平顶上用沙袋构筑了炮兵阵地,共配备了83875米野战炮。对在其射程范围内(平地最大射程8350米,由于是在房顶,打得威胁,而且日军早就已经掌握上海所有街道建筑距离与方位的坐标数据,只要前方日军求援,这些大炮立刻就能进行火力支援。在淞沪会战开始阶段,国民党部队曾数次组织突击队想摧毁这幢大楼上的日军炮兵阵地,但由于这一区域的日军占有地利优势。钢筋混凝土的建筑又不怕轻武器的射击,几次突击都未成功。
林俊在看到近距离支援请求的电文时。实在是有些不明白——这么危险的目标为什么不在一开战时就把它摧毁?!在淞沪会战爆后的第一周,国民党军队投入自己最精锐的德式部队3师加一个旅,猛攻上海日租界。而这些国民党精锐部队的对手是富偶顽抗的四千名以舰上水兵和由日本侨民临时编组的守军。有史学家评论:整个抗战时期,绝大多数的情况都是日军用优势的装备和火力对付国民党军队,而淞沪会战早期却刚好是倒过来的情况,无论是兵力、装备、火力方面,国民党的德械部队都占有绝对优势,要是换成让林俊指挥,就会击中一切力量、集中使用所有的重型装备,一鼓作气把日军赶出黄浦江。
可惜的是,虽然这些德式部队的基层官兵作战勇猛、不惧牺牲,但收效确甚微。到了8月23日军的援兵抵达上海,国民党的德式部队在占据全面优势的情况下都未能消灭日方守军,这以后也只能将攻击变成防御——这只能说是国民党高级军官指挥部署的错误和愚蠢造成了这个结果。
为了彻底摧毁这个炮兵阵地,瓦西里军士长把自己藏家底的家伙都拿了出来,因为连续的出击已经消耗了大量的弹药,大校厂里配给伊的航弹已经少的可怜。安德卢普夫驾驶的伊挂载的是弹药库里最后一枚200斤的穿甲弹,而普罗科菲耶夫
载的是一枚凝固汽油弹。
两架伊以3000的高度接近上海市区,由于上海的建筑情况复杂,领航的安德卢普夫在飞抵市区上空后按照航空图索引,盘旋了十几分钟才确定日军炮兵阵地的位置。
这是个平顶的长方形建筑物,屋顶面积差不多有一千多平方米,日军在上面用沙袋构建了八个火炮掩体,不时开炮。
“普罗科菲耶夫,我先投弹,你再跟进。”
“明白!”
两架伊以50度俯冲角进入攻击航:机头观察。在目标上方盘旋了一圈,日军“屋顶上地炮兵”已然不复存在。
、、、、、、
915中午。林俊接到了一封来自莫斯科的绝密电报,译码的是自己的机要秘书费科奇诺夫。看了电报后,林俊独自走到机场附近的小树林里。
“费科奇诺夫,是不是什么特殊情况?”
兰德斯科奇问他,因为林俊示意自己的贴身保镖暂时不要跟着自己,这让兰德斯科奇感觉到些异样的气息。
“没什么事,还是让长一个人待会,有些事我们不要问的太多。”
费科奇诺夫知道长是因为那份电报才想独自静会地。而电报是斯大林亲自来的,里面的内容费科奇诺夫当然知道,也知道长为什么会这样。但他明白,这不是自己能做点什么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让长一个人待会。
“主动出击不可过多,以免急恶化我国与日本的关系!”林俊正想着电报里地内容。斯大林表扬了自己和援华航空队取得的巨大战果。但也明确的提醒他:你已经快把日本逼到与苏联全面开战的境地,打得日军快狗急跳墙了!
电报的内容足足有一千多字,如果接电报的人不是林俊而换成其他,最大的可能就是被押回莫斯科接受审查:出前斯大林的意思很明确,是要拖住日军,而不是把日军逼急了进攻苏联。
“主动出击不可过多,也就是不要造成日军承受不起的损失。”自己的飞机杀伤日军地地面部队那是小意思,不在这“主动出击”的范畴里,可“龙骧”、“青叶”地损失是日军目前还承受不起的。
“呵呵,就是想再次来个主动出击我也没弹药了!”林俊苦笑。
其实林俊地目标也很明确:苏联现在绝对不能和日本爆全面的冲突。要是现在苏联就和日本全面开战,那大陆上的战斗估计一年之内苏联就能获胜——两个国家的地面力量根本不再一个档次上。林俊有时也会“幻想”着现在就率领苏联红军的装甲集群横扫入侵中国的日军。但只是“幻想”一下而已——因为林俊绝对不允许这个情况出现!现在就逼着日军和苏联开战,这只有蠢货和莽夫才会这么做。
为什么?!因为很多原因。非常多和严肃的原因!如果苏联红军提前8进攻东北的关东军,甚至一路打到关内来消灭日寇——听着很爽气,可后遗症会是什么呢?!这个后果不是任何人能预测地,也是不敢预测的!没有8抗战地僵持,没有展壮大的时机和时间——林俊已不再往下想,他已经做出决定。
兰德斯科奇和费科奇诺夫等在小树林边,看到林俊走了出来。
“兰德斯科奇,让斯诺尔尼克准备好车。再和机场的警卫部队联系一下,半小时后我要去城里拜访他们的周至柔将军。”
“是。安德烈同志。”
兰德斯科奇立刻赶去准备,他只需要服从长的命令就可以了。
“费科奇诺夫,和我一同去趟瓦西里军士长那。”
瓦西里正在机库里指导机械师们检修飞机,这几天的高强度出击让飞行队里的所有战斗机是小毛病不断,他就没个闲的时候。
“瓦西里,现在我们的弹药还有多少?”
“大队长,轰炸机的航弹是一枚库存也枚,就靠每天运来的那些。伊用的穿甲炸弹也没了,凝固汽油弹还有5,机炮弹药和机枪子弹还有5基数。
林俊也知道现在已经到了“弹尽粮未绝”的地步,大校厂原本储存的航空汽油不少,可自己的苏式航弹已级用完,而每天空运弹药的运输机也就可怜的两三架,也就是说只够轰炸机一次出动三五架的弹药。
“瓦西里,从今天开始,如果空运到的弹药还保持现在的数量,你就每天存一半下来,不能都砸出去。除非有我或安德卢普夫同志的命令,谁也不许动用。”
“是,大队长。要是没有你和安德卢普夫同志的命令,就是天王老子来了我也不给。”
“运输线太长了,运点弹药过来不容易,我们得存上一些到了关键的时候再用。希望陆上的交通线能早一点打通。”林俊像是在自言自语。
。。。
第一百零四章 马放南山()
俊找周至柔干吗?因为他要“回乡探亲”——反正现南京也基本上是无所事事,干脆来个马放南山,当几天甩手掌柜。
周至柔可不敢自己做决定,立刻将情况上报给老蒋。蒋介石的脑袋倒还保持着一定的清醒,没有让这段时间空中取得的大胜冲昏了脑袋:现在地面上的战斗进入了胶着状态,而空军也在前期的大强度出击后成了个空壳子,在建立有效的地面后勤补给线前,苏军的那些飞机也只能是保障淞沪地区的部队不受日本飞机的威胁而已。
那个安德烈既然想去老战友的故乡看看,那就让他去,反正也就是三天的时间而已。
9日一早,林俊带上妻子和随从,由国民党空军前敌司令部副总指挥毛邦初和其他几名国民党的军官陪同,乘坐2sb…2轰炸机,在8伊的护航下直飞浙江的曹娥机场。
一行人在曹娥机场受到了国民党空军第九大队的热烈欢迎,但林俊没有在这里做过多的停留,中餐后就驱车前往此行的目的地县。
陪同林俊的毛邦初是老蒋原配夫人的侄子,也是奉化人,对这一带还是比较熟悉的,而且他曾经到苏联学习过飞行,还能说几句半土不洋的俄语。可这家伙拍马一流,就是不怎么争气,太爱钱——对于这个“贪官”。林俊是一点好感都没。
沿着公路南行差不多两小时后,林俊回到了自己地家乡,只有在梦中才能出现的故乡。
物非人也非,眼前落后的小县城根本找不到一丝映像中那个家乡的味道,只有远处的宝塔依旧,而窄窄的小街让林俊感到陌生。登上宝塔所在的小山,看着脚下“陌生”的小城,林俊长时间地不说话。
在家乡只停留了一天。林俊就返回了曹娥,当天下午飞机降落在大校厂。
、、、、、、
就在林俊“探亲”的那两天,日军大本营正被前线的惊人损失弄的天下大乱!日本人知道,自己海空军的损失源自苏联的介入,但目前前线战事陷于胶着状态,根本无力从军事上对苏联进行报复。最后只能让广田弘毅向苏联当局出一份措辞强硬地外交抗议了事。
目前日军在中国东海只留下一艘“凤翔”号小型航母,只有15作战飞机,根本不敢靠近中国近海,而“加贺”号又在返航的路上,它就是新的航空联队上舰也需要段时间才能形成有效的战斗力。载机60架的“赤城”号大型航母刚刚改装完毕,正在进行海试;最新的“苍龙”号还在进行最后的设备安装——曾几何时,能在中国沿海耀武扬威的帝国海军变得如此的穷困潦倒。
对于日本人来说,唯一的好消息就是苏联地飞机可能没弹药了,连续几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