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苏联英雄-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以,元帅,我现在就去做准备,5分钟后可以出。”
就在林俊刚才刚抵达一师指挥部时。对于袭击的报复已经展开,这还是在没有得到苏斯洛夫直接命令的情况下!
方圆50公里内的所有村庄被彻底搜查,任何有“林中兄弟”嫌疑的人员全部逮捕,稍有反抗就地枪决!
在帕涅韦日斯,参与大搜捕的红军在一家诊所内现一名“林中兄弟”地伤员——那个伤员倒没有立刻送命,倒是医生因为试图阻止对伤员的逮捕。直接在诊所门口被枪毙!
很残酷,但这是必须的!
残酷的事在世界各个地方上演,只不过在战争面前,很多的“残酷”只是变成了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
遥远地萨哈(雅库特)自治共和国,这片遥远、身处西伯利亚腹地的地区就是对苏联人而言,都是“荒蛮地区”的代名词。
它很大。面积比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领土都要广袤;它很冷。冬季的低温能将钢铁冻裂!
在这里,就是在公路上开车。也常常是行驶两天都看不到一辆来车!而很多居民点同外界的联系全靠驯鹿爬犁或骑马,有些干脆只能通过飞机!
它封闭。这里很多城镇交通主要以河运交通为主,可沿北海沿线及勒拿河及其支流进行航运。但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根本无法通航,河上的坚冰“厚得能跑火车”!
它人很少。这会在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内,居民加起来还不到30万!
它很贫穷,绝大部分地生活物资都需要从外部调运;但它并不贫瘠,深林覆盖率高地惊人,因为这里基本属于没有经过开的“蛮荒”;它有丰富地矿产资源,金、金刚石、锡、云母、煤、锑等等都储量丰富。不过除了共和国府雅库茨克及“工业中心区”有几家小型的工厂进行轻工业、食品工业、木材加工工业生产,它几乎就没有什么“深加工”地企业!
它实在“太落后”了,对于战争而言,从人力上来说甚至可以忽略:这不到30万人口,组建一个步兵师应该有可能。但如果考虑上它的面积,就是绝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有限地几个城镇,这人力也实在有限!
不过就是这样,大小城镇还都是额完成了几次增兵任务,现在整个萨哈共和国能够组织起来的劳动力加起来还没莫斯科一个大点地工厂多!
对于那些散居在原始森林里的雅库特人而言,爆在欧洲的卫国战争似乎很遥远,他们中某些族群到现在还不知道外面在打仗!
有些游牧族群一年功夫才骑个十来天马,去固定的居民点换些盐巴等必需品!他们几乎就是与世隔绝的,而政府要找到他们也几乎不可能——他们可能在面积至少以“万平方公里”为基本单位的原始森林、沼泽区里游牧驯鹿等家畜,上哪找人去?!
2月15日中午,一架孤零零运输机沿着维柳伊河右岸支流伊列利亚赫河飞行,它已经飞行了整整2个小时,飞行员在这会就靠下面冰冻的河流导航,而不去看罗盘。
温度计显示外边零下42度,估计地面气温也就比零下四十度高上那么一点:两名飞行员对于执行这样一次飞行任务有点脑袋拴皮带上的滋味——他们飞过这条航线,但并不熟悉,而且目的地就靠积雪的冰面当机场!
下面那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每年只有冬季的四个月才可以乘爬犁通行,那座名曰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小城实在提不起飞行员的兴趣。
不过今天的乘客不得不让飞行员们飞一次,而且还要毫无怨言,因为乘客、是拉夫连季…巴夫洛维奇…贝利亚。
帽子下的头顶已秃,脸色疲惫,但那副做工精湛的金边眼镜并不能挡住他永远洞若观火的逼人眼神!
不过这会他的助手们并不知道贝利亚心中的想法,他在呆:“多像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下面就是个监狱,关了他12年,我不过是活动范围比他大些,好大的监狱!西伯利亚。同一类人,就不知道要什么时候能回莫斯科了。”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俄国革命家、哲学家、作家和批评家,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列宁把他誉为“未来风暴中的年轻舵手”。
出现在飞行员眼前的那个小城关押了车尔尼雪夫斯基12年,贝利亚为之自嘲:他此行的空中旅行目的地到了。
冰面上,贝利亚看到了一队爬犁。
时间在这里似乎是停滞的,不过迎接他的驻军让这座百年来似乎毫无变化的小城(真的很小,人口最多有了点生气。
病了很久,抱歉。恢复更新。)
。。。
第五百五十章 巨大财富()
钻石,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也是最昂贵的物质和财富!
作为西伯利亚的整个劳动营管理体系的第一负责人,现在贝利亚很忙,如果不是非常重要的事,他是不会花费几天时间从新西伯利亚自己办公室那永远忙不完的工作中脱身的。
工作累人、千头万绪,但那也是在“人间”,总比到蛮荒地区强些。
贝利亚也不容易,随着大量普通劳动力被征召,西伯利亚的林业和矿业生产已经部分交由劳动营负责,这让他这个负责人压力倍增。在西伯利亚这么些年,他已经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平时并不能老呆在自己舒适的办公室的,但现在这样折腾更让他精疲力竭。
至于莫斯科,那算是空闲时的美好回忆吧。
不过他在某些地方也算是喜欢现在的工作――在自己管辖的领域,他就是神、能够决定一切得神!在这里没人会反驳他的决定,除了来自莫斯科的文件,他不需要向任何人汇报。
前段时间白俄罗斯前线大批“劳动力”的送达,让劳动营管理局工作量大增,不过也缓解了劳动力严重短缺的情况,不然那些需要重体力劳动支持的生产项目产量有可能受到影响,而那些恰恰是维持战争必须的。
将数量庞大的法西斯战俘,这项工作都还没干完,车尔尼雪夫斯基南部近100公里处,一个林业生产点的一个偶然现打乱了贝利亚的日常工作。
那里原本只是个极小的名叫米尔内的居民点,大部分都是雅库特人,常住人口数量还不到200,放在西部地区也就是一个农庄的规模。去年林业部门在那里设了个小型采伐点,不过由于交通并不怎么方便。规模很小,战争开始后生产也就停滞了(因为小的采伐点不是被撤销,就是留下极少看设备地“老弱病残”、其他人员补充到增兵后劳动力不足的林业生产基地。)。
上个月林业工人在维修菜窖时,一名工人偶然从底下风化的岩石里现几大块岩石里有亮晶晶的晶体,数量不多,有几颗就如同沙子一样大小,不过有一颗都快过鸽子蛋基的老林业工人以前做过一段时间的玻璃切割安装工,多了个心眼:把石头敲碎取出晶体。找了块破玻璃当做“玻璃切割刀”试了试。
这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他怀疑自己偶然找到的这四五颗亮晶晶的晶体有可能是金刚石!
扬科夫斯基以一名**员的意识立刻报告米尔内党小组,党员们意识到这项现地重要:因为往菜窖下面再挖了是同那些风化石一样的岩层,而且也有更小一些的同类晶体偶然分布!
不说那颗比鸽子蛋还大点、没有裂缝的淡黄色晶体价值几何,脚下的那些岩石中可能蕴藏着一个巨大的矿藏!
出于保密,三人党小组没有在米尔内公开这项现,而是赶了两天的爬犁到车尔尼雪夫斯基报告上级(两地没有电话线,而无线电因为缺少配件暂时使不上。――一周后从雅库茨克赶到的矿物鉴定人员捧着那枚“巨大”地晶体兴奋得差点控制不住!
金刚石,包括那枚淡黄色地和其它四颗小晶体都是货真价实的金刚石!
得到汇报后。萨哈自治共和国矿物管理局立刻派出人员前往车尔尼雪夫斯基。把能够拿出来的轻型的钻机拆开,和人员、其它设备用运输机运往车尔尼雪夫斯基。而几乎在同时,靠能够聚集起来的爬犁和牲口,沿着古老的林中通道打通了车尔尼雪夫斯基前往米尔内的交通线。
那枚巨大地金刚石被送到雅库茨克之后,红军还派出人员,同矿务局一道前往现地。面而来的寒风就让他不得不紧了紧自己的尼大衣。“零下四十度。”在看到自己呼出的热气瞬间变成白雾之后。闪过这个念头。
冷,实在是冷!放眼望去是淡淡地冰雾,人的帽子上都是凝结的冰霜。
金刚石矿的现打乱了贝利亚的日常安排,莫斯科要他来一趟:从前线送来的战俘正不断给他主管的部门提供劳动力,虽然几年的西伯利亚工作让他了解了这片基本还未开的区域。但就像厌恶那些法西斯战俘一样,自己从未喜欢过这片土地。
不喜欢也要来,因为它的重要。
钻石是那样地神秘与诱人,有些人更是会为之疯狂!到了20世纪四十年代,伴随钻石地已经不仅仅是旧时代那神话般的传说、宗教色彩地崇拜和畏惧,还是勇敢、权力、地位和尊贵的象征;也已不是旧世界时的那么神秘莫测,更不是只有皇室贵族才能享用的珍而金刚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是钻石的原石,但有时人们对二者并不加细分:不过对于战争而言。这就需要进过细分了。因为它们两者间有很大的不同使用途径。
战争打得如火如涂,花这么大的力气去挖一些只能看不能用的石头干嘛?就算这会现的是个巨大的富金矿。国家也是极有可能到战后再开――美**援都“欠账”,黄金都基本上没用,对于战争炼出些能造坦克大炮钢材有的珠宝,和平时期用它能得到巨大的财富,包括硬通货,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财富;而“金刚石”不是贵妇人的珠宝,这可是保证工业生产中某些对于战争至关重要的“高精尖”技术极度重要的材料!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物质,具有许多重要的工业用途,如精细研磨材料、高硬切割工具、各类钻头、拉丝模等等,高质量的都要用到它。而且金刚石还被作为很多精密仪器的部件,虽然苏联的军工体系是力求务实、“管用就行”,但相对的“高精尖”也不少,很多地方需要工业金刚定是造精密仪器:玻璃刀就得用它(人造钻石这会还不存在。)。
从米尔内的现看,那里极有可能是个金刚石富矿,上边当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它对赢得战争有帮助!
不过就算是战争“看轻”了宝石级金刚石(钻石)的用途,那枚重达到300克拉、巨大的淡黄色金刚石还是在苏联高层引起小小的轰动――其实前往立陶宛的林俊已经看到过它,“换个一堆卡车没问
林俊的话是闲话,它的价值当然巨大,不过苏联是不会把它去换美国卡车的。的金刚石也经过了贝利亚的手,他进过克里姆林宫的钻石库,见过沙皇俄国遗留下来的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珠宝与钻石,也算见过世面。
莫诺马赫王冠、彼得大帝加冕王冠、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大皇冠,还有权杖上那枚巨大的“奥尔洛夫”钻石,贝利亚都见过。而林业工人现的那枚还未经过加工的原钻,就是个外行看过后都知道能够加工出国宝级的钻石来,虽然不大可能过“奥尔洛夫”,但也够让人兴奋!
这次贝利亚助手的包里还有三枚“劳动红旗”,他要颁给现钻石、矿藏与及时上报的三位同志――巧合铸就了现,加上扬科夫斯基的认真;不过如果是自私的人会这么做吗?
“我们的同志中大部分都是好同志!”投入工作,钻机一钻,几个钻孔一打,现这是个巨大的金伯利岩岩筒、斑状结构且富含颗粒粗大橄榄石,典型的金刚石富矿!
连钻出的岩芯里都找到了细小金刚石,显然这是个极佳的富矿,而且还有更令人振奋的消息――这个岩筒直径过一公里!
有经济价值的原生金刚石矿床都产于金伯利岩岩筒中,岩筒的面积一般不足1万平方米,虽然钻探工作刚算开始,在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市党委(在萨哈自治共和国,300人的居民点百分之一百就是座城市。),贝利亚听取了当地领导的最新汇报。
“虽然目前钻探工作刚刚开始,但从目前的情况看,就是进行大规模的开采,这个钻石矿也至少能够开采30年以上!”车尔尼雪夫斯基市党委书记萨拉科夫向贝利亚汇报。
现在钻石矿现的消息已经被严格控制,属于军队和内务部共管,这矿务局倒成了“矿工”,地方更是插不上多少事物――萨拉科夫管着个“蛮荒城市”,但这座“蛮荒城市”是距离米尔内最近的大居民点,这对他和车尔尼雪夫斯基都是个机遇,也难怪他说话有些兴奋――这一个多月抵达这里的人比推翻沙皇后20多年来加起来的都多!
这是个巨大的富矿,如果真能够大规模开采30年以上,如此规模,不仅仅苏联自己使用绰绰有余,还能大量出口,这其中的财富和它带来的工业效能是难以想象的!
钻石,大自然赐予人类最美丽的也是最昂贵的物质和财
。。。
第五百五十一章 “元帅攻势”1()
贝利亚在严寒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作出从铁矿山抽调苏联矿工前往米尔内、由德国战俘填补铁矿山劳动力的决定时,林俊已经站在内门奇内北部高地掩体内,通过炮队镜观察5公里外的德军阵地。
对于阵地上的条件林俊有些不满意,风雪天里同志们很多都只能在半封闭的环境下过夜:从医务部们那了解到,单单这一处高地,每天至少有两位数以上的冻伤兵员。
费科奇诺夫站在边上给林俊做介绍,这段时间以来“小地”是大小战斗不断,德国人在前方集结有重兵!。
“根据今早的空中侦察估计,左翼6公里外的小树林里应该部署有至少一个装甲团,在城区后方还有大约一个师的德军。”
“内里斯河封冻情况如何?”
“根据下游的冰面情况估计,步兵同轻型卡车通过没有问题,但无法通过坦克。”费科奇诺夫说,“这里同明斯克的气候有些不同,更靠北些,但气温要高点。”
林俊眼睛从目镜上移开,看着少将同志说:“费科奇诺夫,你就拿不下前面那座小城?从这里到希尔文斯托至维尔纽斯公路,再往西一直到内里斯河拐弯,整块地带都没有上规模的支撑点。”
这下瓦图京和费科奇诺夫的脸色都变了变:元帅这是要前这颗钉子!
说说容易,但做起来谈何容易,手头实力有限。
“元帅,我们近期集结的重兵都在西北部,这里部队并不多。”瓦图京这也算是给费科奇诺夫解围。
林俊微微点头,自己明白面前的两名指挥员都能看到眼前这个地形同季节水文条件加起来的战机——内门奇内南边是条河!
冬季快结束了。只要截断冰上交通。眼前这几万德军就如同瓮中之鳖!
只不过这只“鳖”非常凶悍。还想着吃了自己。称之为猛虎也不为过。
“如果实在去年6月。一师只需要12小时就能彻底攻下这整块地区。但现在很难。您看。正面在内里斯河北岸地德军至少有3万人。坦克不会少于100辆。至少还有两个重炮团。”费科奇诺夫不是蛮干之人。但也敢于冒险。“元帅。再给我两个满员地机械化步兵团和足够地重炮。至少两个炮兵团。我能在24小时之内攻占前面地内门奇内。并构筑沿河防线。”
“尼古拉…费多罗维奇。方面军地两个机械化步兵团河那个加强坦克营什么时候能到?”林俊问正在低头思考地瓦图京。
“坦克营今晚10点前就能到。明天中午之前两个步兵团能在高地北侧集结完毕。”利落。它已经在盘算元帅大胆地计划。
“据我所知在白俄罗斯地波斯塔维。步兵第144师已经再次整编完毕。现在还在没有决定编入哪个方面军。就向统帅部暂借一下。在斯维尔有第1536重型炮兵团已经整编成重型自行炮兵团。同144师相同地情况。这两支部队48小时之内就能调到这里。”
林俊这是要跨战区调动兵力,谁让内门奇内距离白俄罗斯只有20公里,到时候再把部队交还给白俄罗斯就成。
如果只是部队调动,24小时内就能完成——斯维尔距离这里直线距离只有50公里,还能通过一段铁路运输,时间是要花在装备、后勤的准备与物资的调动上。
“尼古拉…费多罗维奇,你看如何?”
“值得一试,元帅。”这是古谢夫等人已经把一大张这一带的小比例尺地图摊在桌子上,瓦图京指着地图说:“现在内门奇内对于德军而言就是个巨大的桥头堡,虽然重兵部署。不过一旦被我军攻陷,他们只能从维尔纽斯正北方向支援。当然。先提条件是能够有效的摧毁、控制这段长度近十公里地河面。”
“一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