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品典当师-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S:新书急需各位书友大大们的支持!点击、推荐、收藏,秋雨在此谢谢大家了!
uu书擝 UuTxt。 诠蚊自坂阅镀
纸上得来终觉浅 第十七章 坑的就是小日本 字数:2545
也不知陈子奇最近心情是否有所好转;季凡拎着装着票据的皮包决定先去看看陈子奇。
此时的陈子奇正心不在焉地呆坐在椅子上,一副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的样子,显见那件玉壶春瓶对他的打击太大,一时半会也缓不过劲来,连到店里来看东西的客人他都懒得照顾。
这两位客人其中一位五短身材,又矮又胖活象个大冬瓜,鼻子下面留着一撮仁丹胡,上身穿着一件白色的花花公子半袖衬衫,下身穿着一条有些略显肥大的烟灰色皮尔卡丹西裤,最可笑的是大热天脖子上还系着条深红色的金利来真丝领带,操着一口不时夹杂几句半生不熟中国话的岛国鸟语。他旁边那位满脸堆笑不住点头哈腰后背弯得象个大虾模样的瘦子一边指指点点,一边比比划划地作着介绍。
看着这两个家伙作模作样的样子,季凡心里就觉得好笑,老陈店里那几件东西他是太熟悉不过了,都是一些难入行家法眼的破烂,最好的那件清晚期的粉彩天球瓶,还是民窑的货色。这样的货色也能引起他俩浓厚的兴趣,只能证明一点,那就是这二位根本就是一瓶不满半瓶晃不懂装懂的半吊子,不知这二位看见那只玉壶春瓶会是什么样子,季凡此时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一个大胆的想法立刻涌上心头。
“忙着呢,陈老板。”
“啊,忙着呢。”陈子奇被季凡这个略显生份的问候弄得一愣,满脸惊愕地瞪了站在眼前的季凡一眼,下意识地回答道。
“小声说话。”季凡搬了把椅子坐到他对面压低嗓音说道,“那两个活宝是日本人吧?”
“嗯,一个日本人,一个翻译。”陈子奇尽管满腹疑惑,但还是按照季凡要求低声回答道。
“那件玉壶春瓶还在吧?”季凡瞟了一眼远处那俩人接着问道。
“在呀,你问在嘛?”陈子奇不解地问道。
“在就好,一会儿你来和我配合一下,演一出双簧将那只瓶子卖给小日本如何?”
“这成嘛,人家未必上当啊!”陈子奇认为这事希望不大,有些底气不足地说道。
“试试看吧,不试怎么知道。”季凡向他使了个眼色,大声说道:“陈老板,最近生意怎么样啊?”
“还行,凑合吧!”
“陈老板我今天来是受我们李经理委托,那天李经理来你店里相中了那只玉壶春瓶,当时不是约定今天带四十万现金,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吗?我们李经理对这事挺上心,这几天一直在筹钱,可是暂时还没凑齐。他怕您在店里等着心急,特地打发我和您打个招呼,一来是让我看看那东西是否还在;二来是让你暂时再宽限几天,他把钱筹齐了就过来。”季凡煞有介事地说道。
“李经理也真是的,这不是信不过我嘛,我老陈在这条街上从事古玩生意也有几年了,这行里的规矩我还是懂的。你尽管放心,东西还在我这儿,你稍等我这就拿给你看看。”古玩这行,讲个故事,编个瞎话对他们来说,简止是家常便饭,陈子奇对此心领神会很快就进入了角色。
那件玉壶春瓶一放上桌子,果然不出季凡所料,立刻吸引了那二位的注意力。
“坂田先生,那可是好东西啊!,咱们也去看看吧!”瘦翻译带着媚笑说道。
“有西。”矮冬瓜眼里露出贪婪的目光,直勾勾地盯着玉壶春瓶。
鱼儿上钩了,季凡轻轻眨了下眼,冲陈子奇做了个会意的眼神。
“这东西你是看过了,不过咱明人不做暗事,丑话可说在前头。我也跟你交个底,头两天有个杨老板可相中了这件东西。你回去给李经理带个话,这东西我只能保留一天,过了今天这我就不敢打保票了。”
“哎,我说老板,你太不够意思了,这么好的东西怎么才拿出来呀?”瘦翻译挤上前埋怨道,“让一让啊,坂田先生请您过目。”瘦翻译阿谀奉承摇尾乞怜的样子活象个哈巴狗。
“有西。”坂田看完瓶子后满意地冲瘦翻译点点头,接着叽哩咕噜说了一通鸟语。
“老板,这位是来自日本的坂田次郎先生。”听到瘦翻译介绍自己,坂田次朗趾高气扬地挺着啤酒肚,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季凡在旁心想不用你太得意,一会儿有你受的。
“坂田先生非常喜欢这只瓶子,这叫什么来着?”瘦翻译装做一副很内行的样子说道。
“玉壶春瓶。”陈子奇提醒道。
“对,就是这玉壶春瓶,一听这名字就知道是好东西,老板,你开个价吧!”瘦翻译说道。
“陈老板,做生意可要讲信用啊!说好这瓶子给我们李经理留着,你可不能出尔反尔啊!”季凡振振有词地说道。
“是啊。”陈子奇面露为难之色地说道。
“信用,这年头信用多少钱一斤。我说你这么死心眼啊,他不就是答应给你40万吗?坂田先生说了,他可以出50万,比他多十万块,这下总可以了吧?”瘦翻译洋洋得意地瞟了季凡一眼,心里说小子就凭你这副穷酸样也想跟我斗,你还嫩了点。如果这瓶子买到手,坂田先生一高兴,大把的赏钱肯定是少不了我的。
“这不是钱的问题,关键是我没法和客人交待呀!”
“55万。老板这已经不少了。”
“您这是让我左右为难啊!”陈子奇一脸苦相,心里却快要乐开花了。
“60万,老板你知足吧!这可比他的出价高了20万啊!”
“那好吧!”陈子奇装做很无奈的样子说道。
“陈老板,你太不讲信用了。”季凡气得夺门而出。
“高桑,你的大大地能干。”坂田次郎高兴地拍了拍瘦翻译的肩膀,“坂田先生,只要您满意就成,能为您效劳,是我的荣幸。”瘦翻译说道。
坂田次郎起身来到门外停放的那辆黑色丰田车前,从后备箱中提出一只绿色的密码箱,打开密码箱,立刻一叠叠散发着油墨香味的钞票呈现在众人面前,坂田次郎从中点出60捆交给陈子奇,然后在瘦翻译的陪伴下,带着那只玉壶春瓶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天星阁。
Uu書擝 UUTxt.cOM 诠蚊自版阅牍
纸上得来终觉浅 第十八章 民窑的也有精品 字数:2338
“陈哥,你的演技太逼真了,我看都快赶上专业的了。”在暗处目送日本人离开的后,季凡回到店里开心地说道。
“关键是你这主意出得好,再加上他们本性贪婪。”陈子奇说道。
“想当年小日本在中国干尽多少坏事,这是他们应得的报应。”季凡说道。
“老弟说的在理,走咱们先把钱存上,然后哥哥我作东到得胜斋涮羊肉庆祝咱哥俩旗开得胜。”
“季凡,把你身份证借我用下。”在银行储蓄柜台前陈子奇向季凡招手道,季凡也没在意,顺手从兜里掏出身份证交给他,很快陈子奇存完款出了银行,在门口把身份证还给了季凡时多了一张银行卡,“这卡是用你名字办的,里面有六万块,密码是你身份证后六位数字,你小心收好了。”
“陈哥你这是干什么?”君子爱财出之有道,季凡现在虽然穷,但他可不会去拿这来历不明的钱。
“唉,你想哪去了,这是行里的规矩,你帮我卖出玉壶春瓶,按成交价的10%提取手续费,这是你应得的报酬,你要是还认我这个大哥的话,就别再跟我客气了。”
“那好吧!”季凡见陈子奇态度真诚,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自己如再推辞就显得太做作了。
“这就对了,走咱哥俩好好撮一顿。”陈子奇压抑已久的烦闷今天已烟消云散,大声喊道。
滚烫的木炭火锅,清爽宜人的冰镇啤酒,几杯酒下肚,陈子奇找开话匣子,讲起古玩行里的闲闻逸事滔滔不绝,季凡由于得到笔不菲的意外收入,心里格外高兴,在陈子奇的盛意之下,连搂了两瓶纯生啤酒,见陈子奇还要再饮,借口酒量浅,明天还要上班,匆匆和陈子奇告别离去。
季凡站在大街上,被风一吹,微有醉意的他此时顿时酒意全无,拿着那张银行卡,来到街旁的自动取款机前,输入帐号、密码,有些难以置信地望着帐户余额上一个可爱的6后面挂着4个0,考虑再三他取出了五千块带在身上,然后坐公交来到当初当玉佩的鸿信典当行,“赎当。”季凡取出当票拍在柜台上,这当票从那天当玉佩起他就一直放在身边,龙纹玉佩是他心爱之物,这些天总惦记着早日赎回它,却没料到这么快就能实现。
季凡付好赎金,将玉佩贴身戴好,转身正要离去时柜台里一只挂满灰尘的笔筒引起他的关注。
“可以把它拿给我看看吗?”季凡用手指点着笔筒轻声问道。
“好的,你稍等。”典当师说道。
“这是死当吧!”季凡掏出手帕,擦拭着上面的灰尘漫不经心地问道。
“是啊,这东西扔这都有半年了。”典当师回答道
这是一只仿制豆青釉青花笔筒,釉面肥润,色调匀净,筒身一行字体飘逸的瘦金体小诗“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亦文章。”给笔筒平添了几分诗情画意般的雅致。季凡从青料发色、图案纹饰、制作工艺判定它应为清乾隆年间之物。记得程汉章语重心长地叮嘱过自己,在摊市看货非常有学问,千万不可拿着放大镜横扫竖瞄,或者两手倒来倒去来回折腾。摊主大多为人老成精的老江湖,只要见到你有这些动作,就能猜测到你已有购买的意向,一旦开口问价,他就知这里面有戏,此时再想和他杀价买便宜货就比较困难。
同一件东西,会买和不会买成交价可以相差几倍,而会买的前提就是看货时的架势,除非你本来就没打算买,仅仅是拿人家的东西来练眼,否则最理想的状态是装做漫不经心、随便看看、随便问问、便宜才要,不便宜不要、给不给无所谓的样子。当然,你得对这类古瓷的器形、釉色、彩料等情况非常熟悉,有些信息,比如纹饰细节,有时只有仔仔细细地推敲才能区别真伪,可是由于实际情况根本不允许你这么慢条斯理,所以此时最好放弃这个环节的详细考察,瞄一眼即可,只要没有明显的作伪痕迹,权当它是真的,然后以最快的速度看一看底足。一件瓷器看似简单,其实隐含的信息量非常之大,而信息最密集的地方可能就数底足部分。
程汉章的告诫仿佛就在耳边,季凡丝毫不敢懈怠。轻轻将笔筒倒转,底部青花乾隆篆书款清晰可见,虽非官窑出品,却也是民窑细路精做的精品,季凡心里一喜,脸上却丝毫未流露出半分得意之色,象是随意地问道;“这东西多少钱?”
“二千五。”典当师说道,他巴不得这只笔筒早点出手。
这只笔筒如果放在文帝庙街,最少得值六千块,季凡暗自庆幸,今天的运气不错,爽快地点出二千五百块。作为文人,对“文房四宝”之类的东西格外钟情有加,季凡也不例外。手中的这只笔筒浅淡葱翠的釉色、清淡优雅的色调,又正是季凡喜欢的那种,季凡本打算自己留下,但想起两手空空到定远参加老夫子的画展未免有点过于寒酸,用它作为送给老夫子的礼物那是再合适不过的了。不过这不大的工夫四千多元就象小鸟一样嗖嗖飞走,还是让季凡心痛不已。
“师傅,龙江大厦。”季凡招手叫了辆出租车,本来想挤公交了,可看看怀里的笔筒他立刻打消了这个念头,现在正是下班的高峰车里人多,万一挤破了这只笔筒可有点得不偿失,他决定今天奢侈一回。
在一楼手机专柜,季凡一眼就相中了大幅广告上那款刚刚上市正处热卖中的摩托罗拉V3手机,苏晚亭现在使用的就是这款V3手机,这款手机的设计灵感据说来自刮胡刀锐利轻薄的感觉,银灰色的机身,键盘很独特,整体感稳重而不失奢华,特别是手机的背面还可镭射刻印,留下专属个人的纪念,但5800元的标价却让季凡望而却步。
PS:新书离不开大家的支持!恳求大家投我一票,点击、推荐、收藏多多益善,多谢大家!
UU书擝 UutXT.cOM 全蚊字版月牍
纸上得来终觉浅 第十九章 齐白石的芥子园图谱 字数:2503
季凡考虑了再三,最后选中了一款诺基亚6170手机,这款手机有着光洁的浅灰色不锈钢外壳,真实的质感传递着冷静而自信的从容,手机如人,它流露的纯粹、内敛、从容的气质和自己非常匹配。
这款诺基亚手机外加一只棕色的登喜路背包又刷去他两千多块,将笔筒小心地放进包里,拿起手机给家里拨了个电话,“爸,我小凡,您和妈最近身体还好吧?今年这里收成不错呀!您二老要当心自已的身体,别累坏了身子骨,我这里一切都好,工作挺顺利的!公司最近挺忙的,十一我恐怕是回不去了,今年春节我一定赶回去。爸,这是我的手机号码你记下,以后有事可以直接打这个电话找我。”
和父亲通完电话,他接着又给黄连君打了个电话,黄连君得知他周六能来参加画展的消息格外高兴,再三叮嘱季凡到了定远提前给他挂个电话,他好安排人去接站。
今天对季凡来说可谓是收获良多,同时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务之急是尽快提升个人鉴定物品的能力,那本《说瓷》里面的东西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他对这方面知识的需求了。
时下随着文化产业的繁荣和物质条件的富裕使得收藏古玩渐成一种时尚,与之相适应的是古玩收藏类的书籍也大行其道,广受人们的欢迎,望着书店里种类繁多的主类书籍季凡有点眼花缭乱的感觉。经过精心挑选,季凡买了几本《典当基本知识》、《拍卖、收藏、典当》、《古瓷断代与辩伪》、《古玩鉴定指南》、《民俗钱图说》等几本内容详尽而又实用的书籍。
华灯初上,季凡左手拎着沉甸甸的书籍,右肩背着装着笔筒的背包神情愉悦地走出书店。前边不远处路边有个卖旧书的地摊,季凡走到这里忍不住停下驻足观瞧。一套十六册有些残破的画册映入他的眼帘,封皮上楷书《芥子园画谱》几个大字,字迹严整挺峭,雍容大度,季凡心里一阵波动,这可是每个学画者都无比喜爱珍藏奉为至宝的《芥子园画谱》啊!他简止不敢相信这眼前这一切是真的。
中国的书画作为一种艺术创作形式,在明清时期已形成了相对系统的理论体系,很多经典的字帖和画谱经整理出版,其中可与书法《三希堂法帖》齐名的画谱就是这《芥子园画谱》,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属官方,而后者属民间刻印。
《芥子园画谱》亦称《芥子园画传》,它集合我国历史上颇具名望和代表性的诸代国画大师的精髓画法要论,是初学国画临摹者入门的读本。全书共分四集,第一集为“山水”,第二集为“梅、兰、竹、菊”,第三集为“草虫、花鸟”,第四集为“人物”,各集首列画法浅说,次列图例,并附有简短说明,详细地讲解了中国画的用笔、写形、构图等基本方法,此画谱一经问世,便受到众多学画者的喜爱,也是官吏商贾、文人墨客最热衷收藏的极品。
眼前的这套《芥子园画谱》弗如平常民间刻印的《芥子园画谱》精美,不但纸张是那种当时很少有人使用的非常便宜低劣的薄竹纸,而且还不是五彩刻印,全部是用手工临摹而成的。翻开扉页,右下角一行“光绪壬午年纯芝临摹于湘潭”蝇头小楷清晰可见。
咦,纯芝,这名字怎么感觉如此熟悉。季凡眼前忽然一亮,对了,画坛巨匠国学大师齐白石原名就叫纯芝,这不会是齐老遗留的墨宝吧?齐老是季凡学画以来顶礼膜拜的偶像,对他老人家的平生事迹可以说是耳熟能详。
齐白石幼年家贫好画,在家乡湖南湘潭做雕花木匠为生,20岁那年,有一次在一个雇主家中做活,无意间见到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五彩套印的《芥子园画谱》,仔细翻阅之后,如获至宝,这套画谱虽然残缺不全,但讲解详细,从第一笔画起,直到画成全幅,逐一说明,非常切合实际。看了这套画谱,齐白石发现自己“以前画的东西实在要不得:画人物不是头大了,就是脚长了;画花草,不是花肥了,就是叶瘦了。较真儿起来似乎都多少有点小毛病。有了这画谱,好象是拣到了一件宝贝,就想从头学起,临它几十遍。可转念一想,书是别人的,不能久借不还,买新的,湘潭没处买,怕也买不起。只有先借到手,用早年勾影雷公像的方法,先勾影下来,再仔细琢磨。”
齐白石拿定主意,就向雇主家借了这套画谱,买了点薄竹纸和颜料、毛笔,晚上收工回家后,就着松油灯,一幅一幅地勾影,用了半年时间,把一套《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之外,都勾影完了,装订成16本,从此,齐白石做雕花木活,就以《芥子园画谱》为蓝本,花样推陈出新,打破了传统套路,很受雇主的欢迎。《芥子园画谱》还为齐白石打开了眼界,确立了学习传统和观察生活的道路,为他后来的绘画成就打下良好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