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歌王-第1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综艺节目上打广告的效应真是惊人!这让林在山考虑着,明天飞去长安后,和张佳乐谈一谈,看看他们的论坛能不能在千里搜索上打打广告之类,或者让千里搜索将他们的排名往前提一提。
此时的beyond论坛上,乐迷们仍在兴奋的讨论着今天林在山的表现。
音乐讨论区中,全是对林大叔的崇拜性讴歌,间或的出现几个黑贴,也都被激动的学生粉们骂了个狗血喷头。
大家都在期待林在山下一首新歌什么时候放出来。
林在山没太钓大家的胃口,他直接公布了下首新歌发表的时间是在一周后的12月30号,皇艺的顶级沙画比赛之后,在论坛上公布音频。
他并没有说自己的新歌和皇艺的沙画比赛有什么联系。
但聪明的人都能看出来,他的新作品肯定会在皇艺的沙画比赛上出现!
这让粉丝们对下周日的皇艺沙画比赛格外关注。
那场比赛将在皇家文艺频道面向全国观众直播,他们现在便锁定了这档节目,希望能在第一时间听到林在山的新作品。
在讨论区转了一阵后。林在山又习惯性的来到了他比较偏爱的钢琴板块浏览。
此时,钢琴版最热的一个帖子,是在讨论人的音乐天赋的帖子。
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这帖子就已经有50多人回复了。
不像讨论区很多回复都是灌水。在beyond论坛专业的音乐板块,是禁止灌水的,回复的人多是抱着偏认真专业的态度来回复的。
林在山更喜欢在这样的板块上浏览发言,和更专业的朋友们一切交流切磋提高。
………………
【我看你们都在说林大叔的音乐天赋超高,但到底怎么才算是有音乐天赋?怎么算是没天赋啊?我是一个学钢琴的新人。我现在对这个问题很迷茫。就比如说弹琴吧,我心里的旋律比弹出来更快,这算是有天赋吗?可能是因为我的技艺还不够强,我在琴上总是找不到我想要的音,但是我心里总是有一个音,这种音或旋律,可能唱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弹出来,也有可能弹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唱出来。我这算有音乐天赋吗?】
………………
上面的即是楼主的发帖。
二楼的回复很打击人,但他说的也有一定的客观性:【楼主,我必须打击你一下。你心里有音但在钢琴上找不到,这是没有音高感的表现,说的严重点,这属于五音不全,是最没有天赋的那一类人。】
很多人都在这个回帖上点了拇指朝下的反对图标,并不认同二楼讲的。
三楼的回复,是一个实名认证的东艺大音乐系教授回复的,他写的很专业,林在山从头看到了尾,觉得蛮有收获的
………………
关于音乐天赋。大家普遍有误解!
天赋不过是超常的能力,这里主要谈谈音乐能力的问题。
音乐能力不是音乐天才或者一部分人的专利,而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素质。判断音乐能力应该提倡多元化的审视标准,不能仅靠表演能力与创作能力来评价。听赏能力也是重要的音乐能力,更是音乐得以存在的基础。判断一个人音乐能力还应基于其生活的文化背景去考量,摆脱欧洲中心的音乐能力话语霸权。提倡更多人通过听赏参与到自身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中来,彰显本民族音乐能力。
(中间略掉2000字,教授都是从民族文化的层面来举例陈述自己的观点)
(最后的结语让林在山很有感触)
能领悟自己音乐中的文化才是最根本的。
当今社会,对于音乐能力的价值判断。主要是基于音乐表演能力与创作能力,这导致音乐从业者、音乐教育者、受教育者们判断一个人音乐能力全局性眼光的缺失。
音乐的创作、表演、听赏是三位一体的,相互依赖不可或缺。
判断音乐能力应该提倡多元化审视标准,表演能力、创作能力、听赏能力并重。
大众音乐能力的培养,更应该强调音乐听赏能力的提高。
判断一个人的音乐能力,须将其放置到自身的文化背景中考量。
每个人都是有音乐能力的,至少都能够欣赏、理解、认同并参与音乐活动,音乐应该是人们精神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个“音乐”尤其要强调本民族文化中的音乐,借以提高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抵御欧洲中心的音乐文化霸权话语,重塑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统。
………………
教授的恢复赢得了很多专业人士的点赞,林在山也在阅读后给他点了赞。
不像教授回复的这么专业,很多人都给了简明扼要的回复,比如5楼讲的:【楼主,你不要被二楼打击到。说到音乐天赋这件事,好像只有莫扎特有吧?主要是他提高了音乐天赋的上限,让一般人的天赋显得啥都不是。要说林大叔的音乐天赋也确实非常厉害了,这可以从他的多首作品中都能感受到的。不过音乐这件事,最终讲究的还是悟性,感性和灵性。一般人说的天赋好,不过是感性强一点,练练其实都能练好的。】
6楼讲的则比较扯:【能跟着个调有点节奏感的即兴瞎唱还在调上就叫有音乐天赋。】
7楼是个实名注册的音乐人,说的稍微严肃点了:【在音乐这一行,比你想象的吃天赋太多了,楼主,你要想成为一般的钢琴老师的话,大概需要在初中的时候就学会读和缩编总谱,以及听写多声部复调作品。想成为专业一点的爱好者的话,大概需要在10岁左右写出符合和声逻辑的单声部复二或者复三旋律(可以限定音阶),并编配织体简单的伴奏。7岁左右应该能听写三和弦(开列或密集)和由三和弦伴奏的小段旋律。我不是打击你,你对照着我说的,看一看自己的情况吧。】
8楼说的略微有一些偏激:【排除生理上的异常,音乐首先要有足够的经验,才能谈得上天赋的差距。当代我们鄙视的拙劣作品,部分是因为创作者的见识不足,部分是因为创作者的目标用户的见识不足。大家很少有机会拼到天赋。另外,伟大的作品是时代选择出来的。我们现在听到的,只是天赋高超的音乐家作品里留下的很少的一部分。你可以想象一下,把莫扎特放在今日中国会如何?精神领域的从业者,最大的天赋就是把握时代。这一点,我觉得林在山目前做的很好,他的天赋不光是表现在音乐领域的,他更懂得把握时代,把握大众的胃口。】
8楼这个回复,并没有得到太多人都支持,反倒是有10几个人给他点了反对键。
林在山倒是给8楼点了支持赞,他觉得这楼说的有一定的客观性。
很多帖子回复都提到了他,看着这样的回复,林在山心中生出冲动,也想讲一讲自己的心得。
为了保险起见,他登陆了自己的小号“崔健”,准备用这个连论坛工作人员都不知道是他的小号,来回复一下这个帖子——
【跪求月票!跪求推荐票!跪求订阅!】(未完待续。)
第233章 金箍棒的音乐天赋()
用“崔健”的小号,用自己在上一世的亲身经历,林在山给发问的这个学钢琴的新人回了贴
………………
楼主你好,所谓的音乐天赋,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
就我个人的感觉,人和人之间确实是存在着音乐天赋的差别。
我从小学钢琴,身边也有不少朋友学钢琴,但我还从没遇上过非科班出身的人成年之后突然爆发出音乐天赋的。
人的音乐天赋是从很小的时候就能看出来的。
而你的问题哼歌只能用哼的找到下一个音,用钢琴只能用钢琴找到下一个音,不能把哼的音变成钢琴音,是因为你现在还只有“相对音感”,没有“绝对音感”,学习了视唱以后,你就可以用首调唱法把哼的音符变成钢琴音了。
你现在与其考虑有没有天赋,不如直接去找个老师学学就知道了。
就我个人的经验,你要想把钢琴练好,首先要三个条件:遇到好的老师,入门早(一般最佳年龄为4岁),在手不坏的条件下尽量多练。
满足以上三条,你在外人眼中就像有了音乐天赋。
当然,天生手指长其实也是个优势,所以男性比女性更易成为钢琴家。
不过从小学琴的人,手指都容易变粗短,那些所谓钢琴家的手都修长白皙的妄想,就都退散了吧。
长期练琴的手指,即使长也是骨节突出的,指尖茧子又硬又厚,触觉迟钝,我以前学钢琴时,不得不经常把茧子撕掉以保持对琴键的触觉,不小心撕破了皮,流血也要接着练,练完一遍得趁着键上的血迹还未干,拿抹布擦掉。(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吧?)而且常弹钢琴。大拇指会逐渐变成纺锤指即第一节比第二节粗。无论多瘦的人,大臂都有挥之不去的肉。
其次。钢琴演奏是个艺术表演的行当,身高适中,外貌端正,演奏之路会更好走。
我给你总结一下:与钢琴表演有关的天赋,大概只包含有手指长,外貌好。
如果志在做钢琴老师,以上锦上添花的东西全都不用。
至于乐感音感技巧什么的。一是看你父母是否有心早培养,二是要看你老师的水平,三是要看你自己有没有用功。
天纵奇才存在与否,这个不好说,但就我就这么多年学钢琴的经验来说,我还从来没见过无师自通这样的人。就算你有再好的天赋,如果不努力,也是白搭。
还有我要再多一句,要想学好钢琴。除了专业的钢琴课必不可少外,你还应该重视音乐素养类的课程学习,主要的基础课。就是视唱练耳和乐理。
学乐理和学生物历史等文化课没两样,毫无天赋可言。就是努力学努力记努力去感悟。
而视唱练耳,则讲究耳濡目染,要常练。
我亲眼见过,视唱练耳老师家5岁的宝宝听音要比一位古筝专业的大学生还快还准。这就是常练形成的习惯与能力。
所以想培养视唱练耳方面的“天赋”,你从小就要开始听钢琴了。
听钢琴也是最好的方法。
为什么非要听钢琴而不是别的乐器呢?因为钢琴完全按照标准音准调律,除调律师以外,钢琴琴弦一般没人动,所以一般情况下,钢琴的音是最准的。所以钢琴专业的人。在音准方面一直就有优势。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绝对音准】据说天生就有绝对音准的人想跑调都跑不了,这可能也算是一种天赋吧。不过我只是听说有这种人。我还从来没见过有这样的人。
音乐事业和其他的事一样,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大部分天才,都只是在努力的伪装而已。
至于看你说哼哼旋律想变成钢琴音,你应该也是想学作曲吧?
要想学作曲,你首先要学好基本的作曲知识,各种乐器都要会一点,多看多听不同的音乐形式。
如果说其他音乐专业多少还有先天和父母早培养的因素,那么学习作曲大多从高中或大学开始,对这两个因素要求更少。所谓音感来自练习,灵感来自阅历。天赋对于作曲而言,充其量只是吃饱前的最后一块饼罢了。
………………
林在山结合着自身的经历,给发问人写了相当详细的回复。
其实他平时在专业版块回复帖子,只要有时间,都会写的很认真,希望能用自己的所学所想,启发或帮助到别人。
他这算是以身作则了,他希望来beyond论坛专业版块讨论的朋友,都能本着认真的态度来交流和切磋。
他这帖子发出去后,立刻就有扫贴的朋友给点了赞。
想到什么,林在山又多写了一个回帖:
………………
再补充一点吧,我听过这样一个说法,也在自己以及身边弹琴弹的好的朋友身上都验证过,这也不知道算不算是一种天赋。
据说,当人把平伸时,手背上,如果出现与45指一一对应的凹陷(就像酒窝一样的小凹槽),这种手好像更适合弹钢琴。
就这点,我一直找不到科学依据,但我遇上过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一般弹琴弹的好的人,手背上都有这样的凹槽。楼主,你可以看看你自己手背上有没有这样的凹槽,如果有,说明你也有弹琴的天赋哦。
………………
这个回帖发出去后,立刻就有人回复,说他们手背确实有这样的凹槽,从侧面印证了林在山的这个说法。
金箍棒看到后面这个回帖,也立刻回帖了:
………………
崔健同学,你说的手背后面有凹槽,这个不是天赋,一般从小练琴的人,钢琴弹多了,指骨关节会往后掰,自然而然就会形成这样的凹槽。只要从小就练琴,并大量练习过钢琴的人,手背后面都有这种凹槽。我就有。
………………
林在山以崔健的小号给金箍棒回复:
………………
不一定。我认识几个朋友。也是从小练琴的,且长时间的练过钢琴。但他们手背就没有特别明显的凹槽。客观的讲,他们的钢琴天赋确实很一般,弹的不如有凹槽的人弹的好。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我才更加相信手背凹槽的人弹琴会更好。当然,我这种判断很片面,没有科学依据,也没有大量的统计印证过。这纯粹是我个人的经验谈。
………………
金箍棒心情好好的给崔健又回了贴:
………………
你说的弹了很久钢琴手背还没有凹槽的,是因为他们的手太胖吧?指关节掰不过来,如果手指常掰,手背上肯定有凹槽的。一般手指不够灵活、掰不过来的人,弹琴肯定不行。这要说起来,也算是一种天赋了手指必须能掰的很开,才能弹好琴。
………………
林在山笑着给金箍棒短回了一帖:【哈哈,仔细想想也是啊。】
聊起来后,杨青霞也来了兴趣。针对钢琴天赋这件事,发了个小长贴,来发表她的看法:
………………
上周我有幸听了一场全球顶尖音乐学院教授的讲座。众所周知的近期一些超红的古典钢琴明星有好几位都是这个教授的学生,他是见过天才的。所以他说的话,是有一定权威性的。
这位教授结束后是提问环节,有一个14、5岁的小女孩,满怀期待的走到教授面前,用稚嫩的声音问教授:“怎样确定自己是不是在音乐方面有天赋呢?”
这位教授给出的回答是,知道自己在音乐方面有天赋,是4、5岁的时候就该被发现的,如果15、6岁才发现自己有天赋再培养已经晚了。
这教授说的话,应该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了。
天赋这种事是确实存在的。
我看过林大叔早年的经历。他都是靠自学成才的,他为什么能红?这和他身上的音乐天赋是分不开的。
看他现在的作品。更是能感觉到爆炸性的天赋。
这就是所谓的天纵奇才吧。
一般来讲,音乐天赋是幼童时就很明显的一种显现。即使大器晚成的贝多芬,也在儿时也有过人的音乐才华并被他的父亲发现。
以我个人说,婴儿时期我妈妈就发现离开我我就哭,一哭什么都哄不好,但一放音乐我就会停了,会跟着音乐闭着眼睛很享受的摇摆(还有现在看了都会笑出来的照片哈)。
3岁我就经常哼唱自己想的旋律了,4岁开始学琴(古筝),并马上能即兴弹出悦耳的曲子,而且越多人看,我弹的就越好。这么说可能有点臭屁了,但这确实是我身上的真实情况。我只是以自己来举个栗子,说明天赋的存在。大家要看的不爽,吃了我这个栗子就好,别骂我,我不是专业的音乐人,我就是个喜欢音乐的人。
至于楼主说的问题,前面崔健同学讲了,这是相对音感和绝对音感的问题。但其实吧,基本上所有人心里的旋律比弹出来快的。有天赋的任,对钢琴的音高熟悉一下就可以弹出来了,摸索下就可以即兴伴奏,不需要认真学习。但如果弹不出来,也可能是钢琴这项乐器不适合。你可以尝试一下学别的乐器,没准学吉他,会比学钢琴会更适合你。人在总的音乐领域是有天赋之差的,在各种乐器上,其实也是有天赋之差的。摸索到最适合你的乐器,才能找到最正确的学习路径。
反正就我个人来看,什么才代表有音乐天赋?较好的节奏感,固定的音准,能轻易的感受到音乐情绪及变化,能够听辨出不同的音色差别,可以忘我的投入到音乐中并且感同身受,能听到音乐中细微的力度及和声色彩的变化……大概也就是这些了,但是其实你只要多学习多训练,就算没有天赋,也能做到至少看起来像是个有天赋的人。嘿嘿。
………………
金箍棒最后一句“嘿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