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仙演义未完-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18章 七彩神虫多灵异 九首大巫绝生机

    二个道人探杳了二人番,说道!“相柳在上次大战斤赞门里创,毒功却是不退反涨,想必和西北阴汪之地有关。他这毒不是普通毒液,乃是大巫之毒,连大罗金仙也能毒倒,何况是你们。他二人道行浅薄,中了相柳之毒,本当无幸。还好预先有玄玉师弟净水护持。保住了灵台方寸之地,这才一时未曾殒命。只是若再迟一刻送来,方寸失守,魂魄离体。入了六道轮回,那我这三光神水再好,也是救他们不得了!”

    土灵圣母问道:“如今他们虽然有了一线生机,只是所中之毒,连师叔的神水都未能治愈,且该如何是好?”

    玄竹道人说道:“无须惊慌!并非是我这三光神水不能救他们,只是相柳之毒已经深入他们骨髓,难以分离。神水再好,只能激生机,却不能彻底解去他们所中之毒。为今之计,只有先拔出毒物,他们才能好转!”

    精卫问道:“却不知要如何拔毒?”

    玄竹道人说道:“若论毒之一道,盘王道友殒身之后,洪荒之中,你三耸叔当不作第二人想。杨昭、杨戬二人,暂时留在我洞府之中。你二人去委羽山空明洞,寻你三师叔前来。她必有拔毒之法。而且相柳虽然失去神智,但神通不降反增,歹毒无比。若要降伏他,也必要你三师叔帮忙,才能成功!”

    土灵圣母与精卫乃领命而去。

    数日之后,玄素道人赶到,见了杨昭兄弟异状,领说道:“相柳之毒。果然不凡!”乃从葫芦之中,倒出一物,乃是玄素道人所养的十二元盅之一,五毒之、万毒之王的七彩天蜈。只见那天蜈形如天龙,下有数百足,在指掌之间,十分小巧绚丽。

    玄素道人将天蜈放在杨昭身上。天蜈即将大蛰刺入杨昭肉内。吸收毒液。

    玄竹道人见土灵圣母与精卫露出不解之色,乃对她们说道:“你们休看这蜈蚣小巧,却是洪荒异种,万毒至尊中的七彩天蜈,有三百六十五节,上应周天之数,要经一次天劫,才长一节,历三百六十五劫方能长成,可见其难。此虫身躯可大可变化自如,大如天龙,小如戒子,刀枪不入,水火不侵,穿梭天上地下,地火风水,无不如意。它身上每一节都有一颗天蜈珠,每一颗都是奇宝,解毒施毒,奇妙力,比,可克世间万毒。

    土灵圣母说道:“然而相柳大巫之毒,非比寻常,也不知此虫是否能解?”

    玄素道人笑道:“我这元盅“与葫芦之中的仙藤一般,都是以毒为食,越是奇毒,越能增其道行。你且看来!”

    只见这说话时间,杨昭肤色已经恢复如常,显然是那七彩天蜈已将杨昭身上之毒吸入腹内,又吐出三百六十五颗天蜈珠。在杨昭周身穴个上滚动,不过片刻,杨昭已经悠悠醒转。

    精卫见了,高兴道:“如此灵异,真神虫也!”

    玄素道人说道:“十二元盅,每种都是神虫。但若论拔毒之术,此虫之能,无出其右!”又依法施为,将杨戬救醒。

    两兄弟醒来,明白了事情经过,又是感激,又是惭愧,拜谢了众仙的救命之恩。

    玄素道人说道:“相柳之事小我已知之。今日之相柳,凶残歹毒。为祸洪荒,实为凶兽,再不是以前大巫相柳。若不除之,西北之地,将成生灵绝境矣!不过你们大病初愈,不便运功,便先在此修养三日,再去剪除凶顽!”

    玄竹道人也说道:“尔等先在此修养。三日之后,我当与你们一同去解决此事!”

    土灵圣母回道:“谨遵师叔之命!”于是四人便在这青城山宝仙洞中修养不提。

    三日之后,杨昭、杨戬功力已经恢复,于是玄素、玄竹两个道人,带着土灵圣母、精卫、杨昭、杨戬,再去西北大泽,会那相柳。

    来到大泽边上。玄素道人见了其中毒瘴。皱了皱眉头,拿出四颗宝珠,与四人说道:“此乃七彩天蜈之珠,尔等暂且将其含在口中。自然不畏惧大泽中的毒物。”

    四人皆依言将宝珠含在口中,果然再无昏眩恶心之感。杨昭见玄素道人与玄竹道人未作提防,不由说道:“两个师伯为何不用此珠?”    玄素道人微微笑道:“我等自然不惧!”说罢连三花五气都未显,便与玄竹道人一起,已经入了大泽之中。毒液毒瘴,对她们二位高仙毫无影响。

    他们都是先天道体,又是大罗金仙,又怎么会忌

    玄竹道人沿途见了大泽之中景象,叹道:“生灵何毒,皆受荼毒!相柳罪孽,的确不轻!”

    玄素道人说道:“待我先除去相柳,师妹再以三光神水,恢复此地生机!”

    玄竹道人说道:”此地本为阴浊之地,血海所在,如今更被毒物侵染,只怕要恢复生机,却不如西南群山之中那般容易!”

    正说之间,陡然前方毒瘴之中,现出一个狰狞蛇头,朝众仙看来。

    却原来相柳已经知道有生灵进入大泽,只记得上回被土灵圣母戏弄,不知高低好歹,主动迎来。

    玄素道人对玄竹道人说道:“师妹看顾诸位师侄,待我前去降服此怪!”说罢,已然上前,来战相柳。

    相柳见玄素道人只身前来,九又交缠来咬。无奈玄素道人犹如水上浮萍、林间清风一般,来去漂浮,随起随落,却哪里容易咬得到。相柳大怒,连喷毒液,上升为云。下落为湖。笼罩方圆千百里之地。玄素道人不惧反喜,说道:“正好用来养育我的仙藤!”祭起葫芦,将满天毒云、毒湖皆收进去了。

    相柳神通尽出,攻击皆被玄素道人轻松化解。但他神智不清,只想吃到新鲜血食,哪里知道进退?一番激战,只将杨昭兄弟,看得目瞪口呆,这才知道上古金仙、大巫的厉害。    战得多时,玄素道人眼看相柳再无大股毒液喷出,便不再纠缠,使出真实神通,朝葫芦一指,那葫芦之中,顿时现出无数仙藤,朝相柳捆去。

    相柳被仙藤捆住,八个蛇头暴怒不安,嘶吼不已。其中却有一个较小的蛇头,其状如龙,又无表情小与其他八个蛇头有所不同。只见中间这个小蛇头陡然难,巨口频张。竟将仙藤吃进口中。解了相柳之困!

    玄素道人见了,似乎想起了什么,惊异道:“传闻相柳曾经传承了祖巫共工之精气,莫非便是此物?”

    玄竹道人在旁说道:“我这葫芦之中,也有一道祖巫精气,是与不是,一试便知!”说罢,将葫芦一拍,便有一道白虹遁出,其中隐泛青色,阵阵威压传播开来,土灵圣母四人都忍不住心襟动摇。    白虹一出,相柳浑身一震,八个蛇头,都不由自主低了下去,似乎是臣服在这道祖巫精气面前。唯有中间一头,本来面无表情,但见了白虹,却突然神色生动起来。气势大涨,昂然挺立,似在与那白虹分庭抗礼。

    玄竹道人见状,收了白虹,对玄素道人说道:“此乃祖巫共工之精气,确定无疑!”

    玄素道人说道:“既有如此神物,倒是不能辱没了!”说罢拿出芭蕉扇,迎风一晃,一扇生四扇,朝相柳颈部一挥,地火风水生出,神雷无数。已将相柳中间那共工精气所化的头颅齐颈击断。

    那头颅掉在地上,化作一技,端似龙非龙,似蛇非蛇。

    玄素道人拾起宝贝,喜道:“大师兄已有道祖所赐龙头杖。我不能冒犯,这个就叫蛇头技好了!”

    最后一次妖巫大战之中。相柳主便被燃灯道人烧掉,只余八。

    他失去一,到底不习惯,便将共工精气化成一,仍旧为九。只可惜共工精气所化之,虽然长在相柳身上,却难以御使,不然还要更增凶猛。但这下连祖巫精气都被玄素道人取了,一身神通,十成便去了五成,这一个头是再也长不出来了。他虽然只有本能,到底也知道趋吉避凶,哪里还敢停留?趁着玄素道人得宝,一时手缓 连忙将八往地下一拱,朝东遁逃而去。

    玄素道人见状喝道:“留着你是一个祸害,却是轻饶不得!”召出七彩天蜈,化成庞然大物,不比神龙稍逊。也朝地下一钻,追赶而去。玄竹道人早知如此,并不惊诧。土灵圣母四人却从未见过她的元盅变化,一时震惊,做声不得。

    玄竹道人见元凶已走,对土灵圣母四人说道:“玄素师姐神通广大,降伏相柳不在话下。尔等不必担心!”

    说罢,拿出紫竹枝,蘸取三光神水,洒在地下,只见神水所到之处,生机蓬勃,百草抽孽,长出嫩芽,然还未等开花结果,已然枯萎!

    玄竹道人罢手叹道:“果然如此!”

    土灵圣母说道:“连师叔的三光神水都已失效,莫非此地果然已成绝地?”

第219章 治水功成问大计 不做神仙也安然

    二个道人说道!“却非我兰冻神水失效,实因此地荼毒”尺又是阴浊之地,便有生机,土壤也不能生养之故!”

    杨昭问道:“如其奈何?”

    玄竹道人说道:“待玄素师姐降伏相柳。我会请她在此地种植仙藤,吸尽土壤之中的毒物。但毒物好去,阴浊之性却难改,仍非生养善地!”

    精卫说道:“师叔务必想个办法,否则这一大片绝地。不能种五谷,不能养鸟兽,实在荒凉。”

    玄竹道人思索一番,说道:“除非将阴浊土质移走,才能改变此地面貌!只是大泽如此广大,阴浊土壤何其多也!不管移到何处,都是一大片绝地,于事何补?”

    土灵圣母眼睛一亮,说道:“师叔无须担忧!阴浊土质,若经烈日暴晒。阳气冲和,便坚如金石。我等回去之后,便请大禹掘土为台,凿地为池。以阴浊土质为材,修建土木,恢复此地生机,不知如此可好?”

    玄竹道人赞道:“此乃两全齐美之事!待尔等功成之时,便来青城山宝仙洞寻我,我必为此地恢复生机!”此事便如此议定。

    后来大禹听从杨昭等人建议,果然掘地为池,聚土为台。因相柳是共工之后,大禹怕相柳回来作恶,便先铸了共工之台,塑共工真身于其上,威慑四方。后来相继又建了帝尧台、帝誉台、帝丹朱台、帝舜台等诸人皇之台,因此被称为众帝之台。

    却说玄素道人追相柳,一直到了东海之中,终于赶上,乃以仙藤将相柳捆缚。正待施展神扇,结果相柳性命。突然海中有一仙,高呼道:“道友,请饶他一命!”

    玄素道人转头一看,原来是女奶娘娘座下徒,妈祖是也!

    玄素道人说道:“道友在东海行走,多半不知西北之事。这相柳神智已失,作恶多端,罪无可赦,道友又何必为他求情?”说罢,将相柳在西北大泽之中所为。与妈祖说了一遍。

    妈祖听了,叹息一声,说道:“非是贫道为他求情,实因师妹九凤有言在先。九凤曾与我说道:若在洪荒遇到巫族后裔,好歹留一条性命!这相柳也是昔日大巫,九凤的长者,在妖巫大战中受创,才落得如此境地。今日他有缘逃来东海,为贫道所见,眼看命悬一线。若不求情,实在于心不忍!”

    玄素道人听了,也说道:“堂堂大巫,竟至于此,确实可怜可叹!只是若放他离去,势必又要祸害无数生灵,行那惨绝人寰的灭绝之事。如之奈匈”

    妈祖思量一番。乃说道:“不若道友将相柳压在东海火山底下,既防止他到处作恶,又以水克火,阻挡地火涌出。如此也成就了他的一番功德。说不定千万年之后,他仍能修成神智!贫道多在海中行走,愿意受监守之责!”

    玄素道人喜道:“道友仁心小贫道不胜钦佩,岂有不从之理!”便在东海之中寻了一处火山之眼,将相柳禁锢起来,又以山峰镇压,确定相柳难以逃脱,这才与妈祖告辞而去。

    相柳既伏,大禹治水,再无巨凶大恶作祟,又有杨昭等人相助,顺顺利利,终于大功告成。

    功成之日,土灵圣母、精卫、杨昭、杨戬,都不受封赏,向大禹告辞。回山继续修行。    离别之时,杨戬独自与杨昭说道:“兄长,我二人虽为兄弟,如今各有师承。若是日后师门有隙,且该如何是好?”

    杨昭一笑,说道:“二弟多虑了!你我师门,都是圣人所传 洪荒正宗,清净道门,门中个个是有道之士,如何会起纷争?若是万一如此,为兄绝不与二弟在战场相见就是!”

    杨戬也释然说道:“如此小弟就放心了!若是真有纷争,但有兄长之处,小弟亦绕道而行!”

    杨昭半开玩笑说道:“二弟**玄功,刀枪不入,变化无方。着实厉鲁。为兄若真个与你交战,只怕多半不是对手!”

    杨戬摆手道:“兄长谬赞了!你有功德法宝在手,日后若能挥全部神通,小弟万万难挡其锋!”

    杨昭听了,表面谦逊,其实心中不乐!杨戬此言,虽是夸他法宝厉害,但也是自认**玄功比他高明。

    杨昭到底还是少年,有好胜之心,这下被弟弟比了下去,回到止 中,仍闷闷不乐。玄玉道人诧异问道:“徒儿,你救母成功,一家团聚,又助贤人治水,成就不灭之功,中间虽有磨难,都是有惊无险,又得了人皇法宝,都是大喜之事,本该高兴才是。如何反而面带愁容,闷闷不乐?”

    杨昭便说了杨戬**玄功之事,玄玉道人笑道:“我当何事,原来如此!**玄功,不过是旁门之法而已,有何可羡?待你根基扎稳之后,为师传你九转元功,才是正宗大道。功成九转,剂尽杂质,尽显先天,成就万劫不磨之体,岂是以二扩玄功可比!,杨昭这才转忧为           …

    正是:

    兄弟不们见,

    行如参导商。

    大郎修九转,

    二郎独名扬。

    且说大禹治水,成其大功,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洪荒百族生灵,皆受其恩惠,威望达到了顶峰。更胜舜帝。舜帝乃从天意而顺人心,将人皇之位传与大禹。

    大禹继个人皇之后,多闻沧海桑田之事,乃忧治水功业因山河易势而一朝丧尽,便问计于群臣。或有对曰:“三皇之时,曾有人皇之印,镇压人族气运。气运不堕,人族永昌。一印在手,便为人皇。此乃根本之法!”

    大禹大喜,问道:“此印如今安在?。

    臣下说道:“传闻颌顾为帝之时,被万寿山镇元圣人收回!”

    大禹默然良久,终于下定决心,说道:“既是如此,我当前往万寿山,求拜镇元圣人”。于是果真轻车简从,来到万寿山下”拜于地。

    他身为人皇,镇元子也不好怠慢,便亲自下山。问他道:“你如今完成治水大业,继位人皇,一生功德享用不尽,夫复何求?”

    大禹说道:“欲求万世不易之基!,小

    镇元子失笑道:“尔心贪矣!万世不易之基,世间可有此物乎?”

    大禹答道:“此物便在万寿山中!”

    镇元子诧异道:“既然如此,贫道倒要听听看,在你心中,何物为万世不易之基?。

    大禹答道:“三皇之时,有人皇之印,镇压人族气运,助人族大兴,长盛不衰,此乃万世不易之基也。”

    镇元子说道:”原来你所求之物,便是玄龙印。只是贫道早已言明,此印乃万寿山所有,当年借与伏羲,乃是助其行人族功德。后来颌殒失德,贫道收回此宝,合情合理,连人教圣人亦未多言!”

    大禹说道:“玄龙印纵然不是人族之物,只是经过历代人皇之手。助成治世之功,已成*人皇功德之印。人族若无此物,只恐以后失了气运,难经重重劫难。万望圣人看在人族亿万,怜悯这无数生灵!”

    镇元子说道:“若你忧心此事,却是多虑了!人族有太清圣人掌理气运。岂是一件宝物可以左右?若是人族有大劫降临,不仅太清圣人不会袖手旁观,便是贫道。也定会出手相助。”

    大禹听了,仍然拜道:“洪荒百族林立,人族居其中,不进则退,若举族有难,如何处置?恳请圣人怜悯!”

    镇元子看出大禹私心,不由有些恼怒。说道:“人族大兴,已霸洪荒,还待如何?贫道不担心人族有举族之难。只担心小族受大族欺压,有灭绝之危!只担心人心见乱。不复上古纯扑!昔者颌殒伐九黎,非义战也!乃灭族之战也!又有尧伐罐兜,舜伐三苗,皆人族内乱,亦人心之乱也!人皇之印便能镇压气运,又岂能镇压人心?若是所托非人,至于宵小之手,岂不助恶抑善,反遭其咎?”    大禹被镇元子说得哑口无言,便不好再求玄龙印,只好退而求其次,说道:“治水之功,利于百族,不可轻废。恳请圣人告知安定让 河之法。使山河不改,传承万世小惠泽子孙!”

    镇元子想起大禹治水功德,脸色稍缓,说道:“此事功在千秋,确是伟业,不可轻废!只是自从妖巫大战之后,洪荒残破,已不复上古十二大部洲之貌。你若要安定山河。必先重划洪荒部州,分而治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