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墨香风韵-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秦来秦途中,已得知大草原归服之事,大局已定。两个强邻齐、赵正打得热火朝天。所以也不怕说出来了。他坦然对樗里疾一笑,道:“大草原除了畜牧外,可说资源匮乏。得来又有何用处。不过,对方若是愿意归服,想必汉王也不会拒绝地。”
  樗里疾眼里透出一丝亲近,笑道:“嗯,先生所言甚是,草原之民对提升国力可说作用不大,不过,若不收服,时时来骚扰,也是个祸端。倒不如一劳永逸地收服了来的稳妥。”言下对汉国有可能收服草原并没有太重视。
  苏秦顿时放心,笑道:“还未恭喜大人荣升丞相之位呢。”说着在马车里一拱手。
  樗里疾也一拱手,笑道:“此皆我王厚恩,汉王提点之功也。呵呵。”能看得出来樗里疾正春风得意,心情非常好。
  苏秦闻言,暗道,看来樗里疾能够出任丞相,大王也出了力的,难怪他一路上会对自己这么亲热。他笑道:“大人素有智囊之称。本身出众,自然会得到提升了。在下此次前来,主要还是协调商业最惠待遇一事的。”
  樗里疾早已得闻,开朗笑道:“以我们秦汉地关系,这点小事不成问题,苏先生见过我国大王,不妨在咸阳多玩几天,也好让在下尽尽地主之谊。”
  此行只有楚、越两国未访问了,苏秦遂笑道:“如此倒是有劳大人了。”
  樗里疾很高兴,道:“先生是准备住在馆舍,还是住在汉王的凌府?”
  苏秦马上道:“还是住在凌府吧,出入还自由一些。”
  樗里疾将苏秦直接送入宫里,面见秦武王。秦武王对苏秦的态度也很是亲切,满口答应了苏秦的请求,并询问了凌云志的近况,得知这位辽东奇人竟然又跑到大草原上去了,秦武王也是一边听苏秦介绍,一边暗自好笑。
  见过秦王,樗里疾亲将苏秦送回凌府,管事米山早已候在门里等候,自然安排稳妥。当晚樗里疾设宴款待了苏秦。
  翌日,太阳已升起老高,苏秦仍在酣睡,一是一路车马劳顿实在是困倦了,再加上昨晚畅饮了几爵,所以睡得特别踏实香甜。
  忽然传来敲门声,惊醒了苏秦,接着传来米山地声音,“苏大人,秦国宣太后来访。”
  苏秦闻言急忙爬起身来,对门外吩咐道:“米管事,你先接待一下,在下梳洗一下就过去。”对这位凌府管事,他还是很客气地。
  苏秦匆匆梳洗了一下,急忙来到前房堂厅,只见宣太后容色端庄雍容地坐在那里,见苏秦进来,淡淡一笑。
  苏秦对这位宣太后不敢怠慢,大礼参拜道:“臣苏秦叩见太后。”
  自然礼从大王凌云志了。
  宣太后一双妙目扫了苏秦一眼,笑道:“苏先生请起。”待苏秦坐下,她问道:“你们大王现在正忙什么呢?”
  苏秦急忙又介绍了一遍大王地去向。
  宣太后不由笑道:“大草原有什么好地,倒让他亲自跑去。”
  两人先谈了几句,宣太后拿出一封密函,道:“此信帛你要亲手交给你主子,万不可遗失。”随后又命令随行的人员搬来很多贵重地物品,交待清楚都是给谁的,自然里面也有给苏秦的赏赐,随即起身离去。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六集 落花飞雪 第四章 风起云涌(1)
  秽盟貉族部落。
  通州城、通河城(今吉林双辽)、通源城(今通辽市)三座城池建设同时展开,汉国派出大批的城池建设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工程主体框架已经成型。大使萧缅亲自负责这三座城池的监督建设。
  五十个居民点的采集、设计、施工工作一气哈成,由于工程已全部包给汉国内府,所以采取的仍然是先入住、以雇工劳役抵顶的方式。五十个居民点分成了两种类型,根据貉族部落境内整个土壤情况,分成了畜牧定居点和开垦农耕定居点,畜牧定居点主要分布在通河城以北的适宜游牧的广阔草原,开垦农耕定居点主要分布在通河城以南土质肥沃适宜开垦耕种的平原地带。
  畜牧定居点建成后,使牧民们有了安全过冬的定居地,而且每个居民点都由文化传播使者组织成立了小型乡学,内府设立了商业店铺,因此牧民们入住踊跃。
  开垦农耕定居点建成后,貉族部落和汉国枢政院联合发布了鼓励优惠政策,枢政院通过组织移民和组织未婚少女前往定居点与貉族部落通婚等方式,加快那里农耕技术的普及,内府有偿提供农具、种子,农部、发明创造学宫派员免费提供技术,鼓励改牧为农,貉族部落也组织未婚少女前往汉国通婚,加快与汉国内地的融合。
  居民点随着入住户的增多,在当地甚有威望的文化传播使者们逐渐成为了居民点的实际领导者。
  五个万骑队的正规训练和全民军训工作在大使韩青的主持下全面展开,汉国派出了大批的训练官负责指导训练,不过这都是表面文章。实际上玄武军团的总部已经前移到了通州城,三个师团的步兵以毛纺皮毛加工作坊保护队的面目出现在了秽盟貉族部落;大使韩青已经被任命为玄武军团副军团长,五个万骑队编成了一个骑兵师团,全部配备了汉国最先进地骑兵装备。
  当然,为了保密归服汉国的决定仅限于貉族部落的上层贵族和骑兵师团的中上层将领知晓。
  由于貉族部落断绝了与秽盟朝廷的一切往来,对其他三个部落采取敬而远之的政策。
  加上部落上层加强保密,秽盟朝廷虽然也对貉族部落的变化非常不放心,但还没有意识到貉族部落会归服汉国。
  一切都在不知不觉间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而这一变化最后导致了秽盟地崩溃,此是后话。
  发国首都河莫城。
  柳忻西在发国朝廷的日子越发地艰难了,他最后还是采取了贿赂讨好右相姬愈的措施,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姬愈完全没有要接纳他的意思。并且还以此来羞辱他,变本加厉地打击他,使他在发国朝廷上颜面尽失,到处都是耻笑的目光,这种日子简直让人发狂。
  柳忻西目光阴森地望着窗外明媚的阳光,只觉得心里阵阵发冷,若不想失去权势现在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刺杀右相姬愈!
  他努力平复着心里的杀气,恢复了平淡儒雅的神色,对门外喊道:
  “来人。”
  府中管事很快走了进来。站在他的背后。恭敬道:“大人。”
  柳忻西又看了一眼窗外地阳光,也没回身,沉声道:“你马上化妆出城到庄园里。秘密将长白剑派门主柳一飞带来,记住,一定要做到隐秘!”
  府中管事乃柳忻西在外高夷时旧部,闻言目光一凝,瞅了一眼大人消瘦地脊背,明白大人终于要出手了,心中一振,沉声道:“大人放心,属下一定处置稳妥。”
  柳忻西待管事去后,这才疲惫地回身坐下。心里思量着姬愈死后,朝廷会发生的变化,一一筹谋着对策。
  时间飞逝,柳忻西思量稳妥如何扭转在发国朝廷中不利局面的对策,再抬头望向窗外时,只见太阳已经西斜,心中暗自诧异管事和柳一飞如何还不回来?不由生出不祥地预感。
  烦躁顿生,不禁站起身来,只见一名下人面无人色。疯狂跑进院中,看见窗口的他,立刻喊道:“大…大人,不…好啦,门前来了很……
  很多禁卫军!”
  柳忻西闻言,心中一凉,脸现颓废之色,自己动手还是晚了一步,对方这是下手了,消沉地对那名下人道:“你们赶紧逃命去吧。”说罢心如死灰地坐下。
  不久,院子里纷杂的脚步声和士兵的呵斥声响成一片,事已至此,柳忻西心里反而平静了下来,缓缓站起身来,脸上恢复了从容,慢步踱到院中,只见大批禁卫军如狼似虎地冲了进来。
  柳忻西面对众多士兵,面色一沉,大声呵斥道:“大胆!左相府也是你们放肆的地方!”
  他虽然手无缚鸡之力,但久在军中,自然养成一股不容侵犯的气势,此时蓄势一斥,不怒而威,露出士兵们非常熟悉的威严气势,禁卫军士兵不禁止步,气为其夺。
  禁卫军统领分开众士兵来到前面,看见那熟悉的气势,也不由心生敬佩,说起来这位左相大人虽为一文士,但在军中素有威望,好评如潮,可惜……他上前一步,恭敬一礼,然后才取出一竹简,歉意地看了柳忻西一眼,朗声道:“大王旨意。”
  柳忻西心中一叹,他原本还心存侥幸,希望是右相的私下行动,没想到竟是发王亲下旨意要拿自己,最后的一丝希望终于破灭了,他跪在地上,朗声道:“臣柳忻西接旨。”
  禁卫军统领大声读道:“……柳忻西身为朝廷重臣,不思报国,却结交匪类,欲图不轨……”
  柳忻西这才恍然问题出在那里,不悲反笑,暗呼,此乃天亡我也!
  心神恍惚,发王旨意里还说些什么他是一点也没听进去,最后被禁卫军挟裹而去,府里地大小下人除了机灵的偷跑之外,余者均被拿下。
  左相府门前站满了看热闹的人,因为柳忻西一向口碑甚好,百姓的议论声多为质疑、同情之声,倒是让柳忻西安慰不少。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六集 落花飞雪 第四章 风起云涌(2)
  左相柳忻西被以交接匪类、欲图不轨的罪名下狱,消息顿时传遍全城,引起军方一片震惊,在都城的将领纷纷涌向老将军霍擎的府上,目前能在发王面前说上话的也唯有这位三朝老将了。
  霍擎一头白发,身躯颤抖,在两个孙子的搀扶下,出来见了众将。
  众将群情激愤,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达了对左相柳忻西下狱的不满,并将矛头直指右相姬愈。
  霍擎喘息了一下,颤抖着一挥手,堂厅中立刻静了下来,诸将望着这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军,看他如何表示。
  霍擎叹息一声道:“不用你们说,这两年朝中发生的一切老夫心中也有数,姬愈小人得志,怎会容得有才智之人阻了他的权势,柳忻西还是低估了他啊。可惜,若檀相能再多活两年就好了,有他扶持柳忻西就可站稳脚跟了,可惜!可惜!事已至此,老夫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老夫一会儿就进宫面见大王,希望大王还能记得我这老朽不堪之人。”
  语气里透出一股苍凉的味道,显然对朝政已经失望之极,对大王失望之极,并且对大王是否能纳忠言没有一点把握。
  大狱中,关押朝廷命犯的监牢位于西北角,这里只关着柳忻西一人,倒也清静。
  柳忻西心灰意冷地躺在土地上,现在什么志向、抱负、权势都如过眼云烟一般远离他而去,他心里十分明白,此次恐怕没人能救得了他了,发王姬良为人优柔寡断、耳根子软,根本就不是一个能扶得起来的君王,如今朝政完全被姬愈把持,自己想逃出生天不啻白日做梦。
  远处传来脚步声,柳忻西动也没动,漠然以待。如今提审也好,杀头也罢,他都认了。
  开锁、开门声,随后出现在柳忻西眼中的共有三个人,其中只有一人他认识,是发国主管刑狱的一名官员。另两人他就从来未见过了,一位身穿锦服、年轻英俊男子,站在那里给人一种玉树临风、潇洒不凡的感觉;另一人长相穿著都非常普通的男子。属于普通的人群中一抓一大把那种,不过,其眼里偶尔闪过的一丝锐利,还是让柳忻西习惯性地断定为应为武技高手。这奇怪的组合倒是勾出了他一丝兴趣。
  主管刑狱地官员恭敬地对那长相普通男子说道:“大人请便,属下去外面看着点。”
  那长相普通男子只是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待他出去。那长相普通男子像变魔术一般,从身上弄出一个干净柔软的小地毡放在柳忻西身前不远的地上。
  年轻英俊男子优雅地在小地毡上坐下,那长相普通男子立刻上前几步站在他的身后。
  柳忻西仿佛忘记了自己囚犯的悲惨境地,饶有兴致地看着这奇怪的三人组合。并逐步琢磨出三人的关系。本国主管刑狱的官员应该是这长相普通男子地手下,而长相普通男子则又是这位年轻英俊男子的属下,这两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让本国的官员成为下属,为其所用?
  兴趣一生,他不觉坐起身来,望着那年轻英俊男子,看他究竟意欲何为。
  年轻英俊男子一双清澈深邃的大眼睛打量着蓬头垢面的柳忻西,虽然身陷牢狱,仍然难掩这位智谋人物的儒雅风采,心中暗赞,微微一笑,道:“柳先生一身才学。智谋深远,却仍然难逃宵小之辈的构陷,真是可惜、可叹!”
  柳忻西立刻打消了此人是姬愈派来的念头,心里越发的好奇了,鼻端忽然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香气,心中一动,此人难道是个女子?这事倒是出奇了?淡然一笑道:“这有什么可惜、可叹地,大象还不是一样可以被鼠类蚕食,倒是阁下一介女子却出入这污浊不堪之地。令人叹为观止呢。”
  年轻英俊男子一双清澈深邃地大眼睛闪过一丝惊讶,随后粲然一笑,笑容里散发出的气息是那么的高贵,那么地轻柔动人,若春风拂过,声音也变得娇脆甜美,“柳先生果然敏锐不凡,如此足智多谋的英雄人物若就此命丧黄泉,岂不是暴殄天物?”
  柳忻西急忙移开目光,躲开那耀眼的笑容,平复了一下心情,脸色一肃,眼睛微眯,沉声道:“姑娘到底是何方神圣?来见柳某有何企图?还请直言,否则就请回吧。”
  年轻女子笑容一收,端庄雍容,道:“柳先生不必惊疑,妾身乃汉国珊王后,听闻先生身陷绝境,故此前来谋求一救。”
  柳忻西顿时惊呼出声,“什么?”他实在没想到此女竟然会是凌云志的十二王后之一的珊王后,她怎么会来发国的?难道是汉王派她来的?
  祁珊淡然道:“柳先生不用惊讶,发国的所有毛纺皮毛加工作坊一直都是本后在打理的,倒也不是专为先生而来。”
  柳忻西惊讶过后,立刻恢复了平静,审视地看了祁珊一眼,警惕地问道:“是汉王让你救在下的?”
  祁珊笑道:“夫君他远在大草原呢,怎会知道先生遇险之事呢。不过,收服外高夷之后,夫君他一直遗憾未能得到先生这位大才,后才知先生来了发国,而且高居相位,这才熄了求才之心。本后既知先生遇险入狱,自然想圆了夫君求才地心愿,这就是本后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柳忻西闻言,萧索道:“汉王宏图大志,深谋远略,在下是素来钦佩的。
  只是柳某命运不济,先后投奔了两个君王,一个败亡,一个昏庸,早已心灰意冷,不想再辅佐谁了。谢谢珊王后的美意了,你请回吧。”
  祁珊悠然道:“若论天下英雄,谁人能比得上汉王,一统天下者,非他莫属。其以一介商人而居辽东不毛之地,聚天下贤才而治,几年间发展的富强而生机勃勃,兵不血刃而居辽西,南征驱齐兵而居燕地,齐国、中山俯首割地,妙计而下外高夷,如今大草原上东胡又入囊中,取国如探囊取物,何也?圣王之道,广播仁义也。天下贤才竞相投奔,何也?知人善用、料才核能,择谋善断,各尽其才也。柳先生大才,不过误投君王尔,何不追随汉王一展才学,共谋天下之大计,方不负胸中所学,令人生无憾矣!”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六集 落花飞雪 第四章 风起云涌(3)
  柳忻西闻言,顿时瞠目结舌,怀疑自己听错了,急忙问道:“你说东胡已经归服了汉国?”
  祁珊笑道:“不错,汉王目前正在大草原稳定人心呢。”
  柳忻西马上联想到了什么,眼睛一眯,道:“经济、文化攻势,对吧?厉害!厉害!布局如此巧妙,深谋远虑啊。”眼睛望着祁珊,忽然又道:“让在下知晓了文化传播使者、商业、毛纺皮毛加工作坊的危害,难道你就不怕我会破坏吗?”
  祁珊一点都不担心,悠然道:“先生玩笑了,如今先生身陷牢狱,如何将你的良策传递出去?即使能传出去,谁又会重视?据本后所知,前我国有意救灾之时先生不也献出很多良策,却无一采纳。再者,文化传播使者早已在民众中深深扎根,动他们无异于自掘根基,商业、毛纺皮毛加工作坊更是与发国的整个社会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了,动一发而牵全身,常言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呵呵,此问题已无解,先生不妨仔细想想。”
  柳忻西细细思索,冷汗不禁而出,喃喃自语道:“深入体内了,晚了,晚了!发国已经完了。”
  祁珊道:“确如先生所料,在文化、经济这两大攻势之下,民心背向早已分明,得人心者,得天下,秽盟、发国早已是我国的囊中之物,时机一到,随时可兵不血刃地收服。
  先生可知原来的外高夷之民现在的生活已与当初发生天壤之别,现在没有人会再去怀念过去那个贫苦的外高夷,如有人问起,他们会自豪地告诉你,他们是华夏族人、汉国人。难道先生就不想让塞外这些落后、贫苦的人也过上那种幸福的生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