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墨香风韵-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哼,定要你回不得汉国!”
  张景脸色也不太好看,让宇文芳华这么一整,整个形势变得对宇文部不力起来,若不及时应变,让宇文芳华和拓跋雄联起手来,局面将变得更加不可收拾,微微一眯眼,沉声道:“大敌当前,还请大汗保持冷静,面对宇文芳华的强势露面,微臣以为我们可以一边制造一些谣言,混扰视听,离间宇文芳华与各部的关系;一边邀请宇文芳华进京,表明我们愿意帮助宇文部调查血案真相,惩处政变凶手;另外派人通知匈奴,可以从我们慕容部借道过境攻击宇文部,所占领土归其所有。”
  慕容天,沉吟了一下,连呼妙计,并立刻安排人执行。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五集 俯仰自如 第八章 涉险赴会(5)
  一路西北而上,路途遥远,宇文芳华也坐回了马车中,马车是从汉国带来的王后御驾,非常豪华宽大,车厢里布置得舒适、柔绵,与陶小萼、姬婷作息于里,仍然不显拥挤。
  凌云志就惨了点,娇妻们就在咫尺,却难以享受温柔。为了避人耳目,他只好一人坐在后面的一辆普通马车里。白天还好,淡颜过来与他相伴聊天,到了晚上就寂寞难熬了。
  第三天,大队人马穿行在段部境内,因段部大人已公开表态保持中立,经过段部小城纳达(赛音山达),宇文芳华率人礼节性地拜访了段部大人段豫,两人交换了对政变血案的看法,因为是礼节性顺访,谈话多为问候性质,没有涉及实质性的问题,不过离去前段豫的一句问话还是让宇文芳华感觉到了事非寻常。
  “待政变血案得到解决以后,宇文大人准备留在草原吗?”段豫看似顺口问出。
  宇文芳华可不认为段豫会随口问出这么敏感的问题,她凤眼闪过一丝茫然,苦笑道:“政变血案目前仍然毫无头绪,能不能弄清楚还两句话说着,本大人哪还有闲心想那么远的事情呢。”接着柳眉一竖,凤眼一眯,射出仇恨的目光,坚定地说道:“逆贼不死,天理何存!不报血案之仇,本大人誓不回汉国!”浓浓的杀气顿时从这位草原美女将军的身上散溢而出。
  段豫堂堂男子也不禁心中一颤,暗自为自己的决定庆幸,其实他的心里已猜到政变血案应是慕容天所为。宇文芳华的态度已经非常鲜明地表明了她复仇的决心,一个宇文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这位被仇恨控制的美女身后汉国那庞大的势力。宇文芳华迟迟不归,汉王凌云志势必不会坐视不理,想想汉王的声明就可了解宇文芳华在汉王心中的地位。
  宇文芳华回到大军中,立刻跟夫君作了汇报,凌云志和淡颜神色顿时也凝重起来,若是有人故意散布宇文芳华受汉王所派有意图谋东胡之言,势必会引起各部落的警觉,从而影响到整个征服计划地进行。
  凌云志急忙传窦章来见,吩咐他密切注意东胡各部的言论。
  大军继续前行,凌云志看着淡颜,不无忧虑地说道:“从段部大人的问话里,本王猜测定是慕容天发动的宣传攻势,目前正在其盟友部落里传播,相信不久就会传出来,影响甚大啊。爱卿有何良策以对?”
  淡颜微微一笑,道;“以谣言对谣言,乃混扰视听的不二法门,大王何必担心呢。”
  凌云志大笑,连呼妙计。
  不久,宇文芳华奉汉王命欲对东胡不轨的谣言果然遍传各部,随即有关慕容天就是政变血案的幕后真凶的传言喧嚣而上,之后各种各样的谣言弥漫在东胡各处,什么骇人听闻的谣言都有了,比如,拓跋部勾结丁零欲谋东胡,慕容部勾结匈奴等等,谣言四起,搅得东胡乌烟瘴气,难辨真伪,谣言多了人们也就麻木了。
  拓跋部小城胥城。
  拓跋毅兴冲冲地从外面进来,道:“得到探马回报,宇文芳华大军已到纳达城,宇文芳华还顺便拜访了段豫。”
  拓跋骏看了大哥一眼,然后看向四弟,问道:“探马可曾探明宇文芳华大军的情形?”
  拓跋毅坐下,说道:“已探明,估计总兵力将在十三万左右,这还不算跟随大军的庞大马车队。其中穿铠甲者约在四万左右,余者均为我东胡服饰。”
  拓跋骏闻言,骇然望向拓跋雄,惊异道:“四万穿铠甲的应该是猎豹军团,宇文部只有三万常备军,一下从部族内抽调出六万预备军,宇文部等于倾巢而出了,凌云志这是打得什么主意?难道他就不怕人家趁机攻击宇文部吗?”
  拓跋雄眼睛一眯,沉吟良久,也不解地说道:“是啊,凌云志只留下七万余步兵保守,难道就不怕慕容天趁机偷袭?”
  拓跋骏分析道:“嗯,这可能也是无奈之举,汉国向以步兵为主,此次猎豹军团组成的两个骑兵师团,估计已经是他们的最大拼凑限度了。步兵在草原上机动性差,又无险可守,面对草原骑兵实在没有什么优势可言,长途跋涉,危险重重,他自然将能带出来的骑兵都带出来了。不过,宇文部只留下七万余步兵防守,未免太过冒险了。”
  拓跋雄毕竟与凌云志直接接触过,了解得更深刻一些,闻言摇了摇头,道:“凌云志此人胸有韬略、能征善战,绝不会留下如此明显的漏洞。此人极善兵出险招,用兵神出鬼没的。二弟可别忘了短短的几年间,他东征高夷,南驱齐军,兵不血刃而下外高夷,终于成就了一个大汉国,绝非侥幸得来啊。不过,为兄也难以猜到他打得到底是什么主意。”
  拓跋骏哑言失笑,道:“其既然用兵如神,那自非我们所能猜测到的。好了,我们也别替他担心了,还是考虑一下我们应该如何迎接他的事情吧。”
  拓跋雄爽朗一笑,与二弟这聪明人谈话就是愉快,不用多费口舌,他自然就会预谋到下一步的行动,点了点头,道:“嗯,凌云志率如此庞大的兵力前来,自然有一战而下乌胡城的可能,我们也得做好随时出兵的准备。”
  拓跋骏算计道:“六个常备万骑队已经集结待命,可以随时出击,四个预备万骑队也已集结完毕,不过,我们总得防着点背后的匈奴,他们一向对东胡虎视眈眈,若我们全部出击的话,匈奴很可能会趁虚而入,这样即使留下四个预备队也显得防守力量过于单薄,我建议再征集四个预备队,可作为机动部队,随时支援各处。”
  拓跋雄担心地说道:“征集牧民太多,势必会影响生产,此事需慎重。”
  拓跋骏眼睛一眯,坚决地道:“举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暂时也顾不得了许多了,我想族人会理解的。”
  拓跋雄沉吟了一下,说道:“征兵之事还是我亲自处理吧,二弟、四弟抓紧时间训练已征集的四个预备队。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五集 俯仰自如 第八章 涉险赴会(6)
  慕容部,慕容天从都城传来的征兵命令很快被传达下去,这次征兵既没有说明目的,也没有进行事先的动员,非常突兀。而且征兵数量也是历次之最,竟然到达二十万人之重,可以说族中的青壮年被征调一空。
  征兵令一下,牧民们顿时怨声载道,也难怪牧民们抱怨,此时正是放牧的繁忙季节,青壮年都被征召直接影响到了放牧生产,直接涉及到牧民的生存问题。不过慕容部族规素来严厉,牧民们也只能忍气吞声,服从征调。
  汉国文化传播使者们面对无助的老弱妇幼,仰天长叹‘暴政猛于虎也,’老弱妇幼无言泪下。
  青壮男人都被征召走了,马牛羊仍然得放牧,文化传播使者们挺身而出,召集附近的牧民,号召妇女、大一点的孩子们承担起放牧的重任,安排家里青壮妇女多一些的去帮助那些老弱户,放牧生产总算勉强维持下来,而文化传播使者们从此也成了当地牧民们的真正领导者。
  消息很快传到了新征召的预备队中,文化传播使者们的地位在青壮男子们的心中顿时超过了一切,感恩戴德之念深深扎根,直接导致了后来文化传播使者们登高一呼就呼散了整支军队的奇观,此是后话。
  宇文三部,一切都在悄然变化着,苏焕的内治机构搭建工作全面铺开,整个三部地域成立了一个辽北郡,郡府设在了绕乐水上游的克什小城,成立四个县,在宇文部小城开鲁城成立开鲁县,在宇文部位于大鲜卑山以西的小城东乌城(今东乌珠穆沁旗)成立东乌县,在柔然部的颓当城(今呼和浩特市以北)成立了颓当县,在秃发部的小城沪余城(今二连浩特市东北)成立了沪余县,县下设屯,三部中近百名文化传播使者被召集起来,担任了郡县屯各级官员。
  大批由文化传播使者举荐的牧民学员被送往襄平城各分校培训学习。宇文三部原贵族阶层受到了优待,其子女大部分都被送到了都城进行学习,愿意迁居汉国内地的,优先进行妥善安排。
  三部落原贵族因为实行了汉国的律法以后,不再享有权利,成为了比较富裕的牧民,对于他们来说中原的富裕生活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因此迁徙踊跃,纷纷将马牛羊等牲口及奴隶都以略高的价格卖给了政府,得到大量的金币,纷纷举家搬迁。使得辽北郡在政权分配上没有受到什么抵触。
  大汉各种律法及时开始了普及,根据大汉财税法,牧业属于农业范畴,故享受免征农业赋税待遇,原贵族、牧民们对此非常欢迎,生产热情高涨。
  辽北郡内各毛纺皮毛加工作坊中的保护队被集中起来,成立了一个营,加入到了猎豹军团编制中。
  辽北郡的面积比辽东、辽西两郡加起来的面积还要大,地广人稀,因此移民工作也提到了议事日程,移民主要安置到了大鲜卑山两侧附近,进行采矿、伐木等工作。
  宇文芳华大军终于平安地进入了拓跋部的境内,她将大军留在了边境地区,率领三万骑兵直奔胥城。途中得知拓跋部又征召了四个预备队四万骑兵,宇文芳华和淡颜同时产生了担忧的想法。
  凌云志微微一笑,悠闲道:“你们就放心吧,若拓跋雄玩什么花样的话,窦章的密营可不是吃干饭的,恐怕不等他们发动,拓跋三虎的人头已经落地了,拓跋连又在我们的手里,群龙无首的拓跋部岂是我大军的对手。”
  由于窦章一向行踪隐秘,所以别人很少注意他,闻言,宇文芳华和淡颜才惊觉到已有两天没看见窦章的身影了。
  来到胥城,拓跋雄带着二弟、四弟早已恭候在城门外迎接,宇文芳华率先下了车,凌云志、淡颜、仇戈尾随在后,亲卫队簇拥周围。
  拓跋雄眼光扫向宇文芳华身后诸人,瞧见凌云志一身文士服赫然跟在后面,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望向宇文芳华,心中是感慨万千,原先心仪的女子如今变得越发雍容艳美了,嫩白精致的脸上多了一份成熟娇媚,更加光芒四射。
  “拓跋兄,许久未见,英武依旧,幸甚!”宇文芳华凤眼威凌一闪而过,淡然笑道。
  拓跋雄爽朗笑道:“华王后,一路车马劳顿,快快请进。”一手往城里的方向让去,不呼大人而呼王后,此意不言而喻。随后,又笑道:“随行大军也请进城安歇。”表现的落落大方,坦荡无比。
  宇文芳华心中暗赞,笑道:“有劳拓跋兄了。”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进了胥城。
  宇文芳华、凌云志、淡然、仇戈被拓跋雄请到了拓跋府,窦章则始终不见其人影。
  东胡的房屋皆为石木茅草结构,不分卧室堂厅,地上铺着厚厚的带图案的名贵地毡,一看就知是汉国毛纺皮毛加工作坊的出品,众人分宾主坐下。
  此时,凌云志坐到了客人的首位上,他潇洒跪坐,笑道:“拓跋将军盛意邀请,本王不胜感激。”
  拓跋雄急忙客气了几句,两人略微寒暄,接着分别介绍了己方之人。
  凌云志早已听闻拓跋兄弟中有一位谋略超人的拓跋骏,因此介绍他时,凌云志不禁多看了他几眼,见他一身中原服饰,面带儒雅,不由心喜,格外多攀谈了几句。
  随后双方转入了正题,拓跋雄目光炯炯地望着凌云志,朗声道:“尝闻汉王乃圣贤仁义、深通大道之圣王,多有惠民之举,兼具智勇,胸怀大志,腹有韬略,今毅然涉险前来一会,果见大智大勇,令人敬服。但不知胸怀何志,愿得一闻。”
  凌云志不为拓跋雄炯炯目光所动,泰然以对,神色轻松而自然,悠然道:“华夏自古即为一族尔,天数使然,四分五裂,遂成中原华夏、塞外四夷之分,致使文明变得参差不齐,生活天差地别,骨肉相残,老死不相往来。中原华夏更是诸侯并起,逐鹿争雄,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本王一生宏愿,志在华夏一统,天下为一,使民无分彼民,国无分彼国,天下太平祥和,民安居乐业,政令畅通,百业兴旺,民皆能共享文明圣果、生产先进、生活富足。”
  拓跋骏不禁眼睛一亮,英雄豪杰皆图雄霸一方,未尝得闻如此大志者,眼前之人要不就是个百年难得一遇的圣王,要不就是一个痴心妄想的疯子,不禁插话道:“不知汉王将以何策来实现宏愿?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五集 俯仰自如 第九章 匈奴偷袭(1)
  凌云志闻言,目光清澈而悠远,胸有成竹地说道:“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生;王道运而无所积,故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明于天,通于圣,使文明发而万物皆照,仁义发而万物皆利,大兵发而万物皆服,此圣王之道也。
  体天道,顺民意,定法度、明礼制、兴百技、兴生产、重军功、重开拓、重农工商,行王霸之实,显圣王之道,使民各得其所,各安其长,何愁‘大一统’之势不成。”
  汉王所言闻所未闻,拓跋雄、拓跋骏听的是目瞪口呆,心思百转,各自陷入沉思之中,细品其中内涵。而拓跋连、拓跋毅则根本就不懂,所以两人的脸上反而一片轻松。
  良久,拓跋雄、拓跋骏脸现敬服,互相看了一眼,心意相通,同时起身,跪在凌云志的身前,大礼叩拜。拓跋连、拓跋毅见状,知两位兄长已经做出了投靠汉王的决定,两人有样学样地跟着跪下,大礼参拜。
  拓跋雄朗声道:“大王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通晓天道之规,顺解万民之意,实乃圣王也,令我兄弟拜服。愿率族人投效大王,归顺汉国,请大王笑纳。”
  凌云志急忙起身,上前搀扶拓跋雄,亲切笑道:“拓跋将军深明大义,欣然回归,实乃我华夏族之幸、汉国之幸、本王之幸也,快快请起!”
  拓跋雄如脱重负般带着三位兄弟站起,坦然道:“谢大王接纳,既已回归,部族、军队任由大王安排处置,我兄弟愿听命全力配合。”
  凌云志闻言不再客气,坐于主位,拓跋兄弟、宇文芳华、淡颜等臣两旁站立,立刻商讨了接管拓跋部的有关事宜。
  商量稳妥,凌云志看了看诸臣,传令道:“内治暂由淡颜全权负责,拓跋雄推荐的原部族长老拓跋林辅助,可先以散于各处的文化传播使者为基础,筹划构建内治机构事宜以及进行日常管理。
  部族内比较顽固的原贵族一律高价收购其马牛羊以及奴隶,悉数迁往汉国都城安置,四位拓跋爱卿的家人一同前往,自有朝廷提供住宅。
  以原拓跋部常备军的六个万骑队组建汉国第一独立骑兵师团,任命拓跋雄为独立师团长,下设六个万骑队,原万骑长留任。
  原有的四个预备万骑队暂作预备部队由猎豹军团派将领负责训练,,负责守卫,归淡颜调遣。后征集的四个预备队解散,使其归牧。
  此次带来的大批粮草,除留出军用外,其余全部救济口粮不足的牧民。
  嗯,拓跋雄先配合淡颜展开接收,独立骑兵师团的军务暂时由拓跋骏负责。”
  接着凌云志又向拓跋兄弟介绍了捕获刺客及其口供的情况,凌云志看见拓跋兄弟冤屈得伸,对慕容天咬牙切齿的样子,笑道:“目前对外行事还得以宇文芳华和拓跋雄的名义,你们现在可以共同对外宣布慕容天为政变血案的凶手了,联合派使通知各部,并倡议要求召开各部落大人会议,研究惩处政变逆贼事宜了。”
  由于拓跋雄的全力配合,淡颜的内治接收工作开展得非常顺利,事先列出的有可能反对的部族贵族顽固派被强制高价收购了马牛羊及奴隶,举家与拓跋兄弟的家人一起被军队保护送走。
  政令由各文化传播使者传达给牧民们大受欢迎,救济粮很快分发了下去,汉国各种律法的宣传普及迅速展开,原拓跋部的牧民们平静地接受了改变,而且不受任何赋税的政策以及解散四预备队的举动更是受到他们的一致拥护。
  宇文部大人与拓跋部大人联合对外公布了政变血案的调查结果,称已掌握了充足的人证物证,并联合派使通报各部落,慕容天为政变血案幕后真凶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大草原,犹如晴天一声霹雳,整个东胡为之震动。
  慕容天马上做出了反击,称宇文芳华怀有特殊使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