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墨香风韵-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凌云志眼里透出温和的光芒,目注樗里疾,轻轻还了一礼,道:“彼此盟国,而且还是姻亲,本公自当亲来吊唁。太子可好?”
  樗里疾道:“太子还好,就是操劳国事,略有消瘦。”两人亲切地交谈了几句。然后前来迎接的大臣们纷纷上前见礼,各个透着热络,凌云志一一交谈了几句,态度和蔼,透着亲切。
  随后秦国众臣拜见蔷公主,脸上透露出恭谨,蔷公主此时身份不同,众臣不敢疏忽慢待,蔷公主有理有节地一一微笑,表现出超出年龄的老练优雅风度。
  凌云志接着语带赞许地把淡颜介绍给秦国众臣,秦国众臣亲热上前攀谈。
  最后,秦国众臣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公子稷的身上,只见他丝毫不见风尘之色,有红似白的小脸上透着从容的微笑,比在国内时长高了,而且胖了许多,显然在燕国生活得非常开心,尤其是浑身洋溢出的悠闲自信,竟然有几分前面凌云志的神韵,众臣心中感叹,对凌云志更是由衷的地感佩。
  魏冉、孟说、任鄙、乌获四名武将上前拜见众大臣,樗里疾眼里透出亲切,目注在四人身上,明显感觉到四人比前多了一份精明干练和沉稳之气,心中大喜,上前一一扶起四将,奖勉了几句,重视程度让其他大臣大为吃惊。
  凌云志神色自如看着樗里疾的荣宠举止,淡然一笑。窦章瞥了魏冉、孟说、任鄙、乌获一眼,眼里不易察觉地闪过一丝阴森。
  凌云志看了远处米山一眼,上前几步,米山见状急忙抢前几步,大礼参拜,“奴才见过主子。”
  凌云志眼投亲切,闻声道:“不必多礼,这一向辛苦你了。”
  米山身子一颤,跪在地上,感激道:“主子夸奖了,这都是奴才份内之事。”这才爬起身来。
  凌云志并没有先回凌府,而是直接奔秦国王宫而去,樗里疾陪坐他的身旁。马车缓行,两人轻声交谈着。
  凌云志望着樗里疾,笑道:“右更对魏冉、孟说、任鄙、乌获四人的训练效果可还满意?”
  樗里疾笑道:“光看气质风度就知他们此行所获甚丰,他们回来的正是时候,太子即将登位,军中正需他们补充血液,此事让凌公费心了。”
  凌云志笑道:“本公何用费心,只是提供了一下机会,有所成就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不过说起来,他们四人的材质都是上上之选,自己又肯努力,本公看好他们的未来。”
  樗里疾叹道:“此四人乃太子亲点之人,未来的成就恐怕还要在本更之上呢。”
  凌云志微微一笑,道:“你我知心,在下会在太子面前提点几句的,以右更的才智能力,恐怕右更的仕途他们四人拍马也追不上的。”
  樗里疾眼睛一眯,随后目注凌云志,叹道:“难怪世人皆言,拥有家财万贯高官厚禄,不如拥有辽东奇人的友谊,真是诚不欺我。”
  凌云志淡然一笑,不再多言,樗里疾是个聪明人,自然明白自己所求何事,这下等于给宣夫人找了个强援。
  樗里疾陪着凌云志、蔷公主、公子稷、淡颜、仇戈直奔灵殿,墨家二妖自然跟随在后,此番回到秦国,让二人颇有些扬眉吐气的感觉。窦章则留在了殿外,以应付突发事件。
  灵堂里白色笼罩,凄哭阵阵,这里就不详细叙述了,凌云志带着蔷公主、淡颜、仇戈行完大礼,快速瞥了一眼宣夫人,将她眼里的一丝惊喜收入眼里,然后走向迎上来的太子政。蔷公主和公子稷来到母亲身边低声交谈了几句,然后被人带到后殿换服饰去了,宫里所有人对待蔷公主的态度大是不同,此次凌云志能亲来,秦庭之人都把功劳算在她的身上了,态度自然不同往时了。
  凌云志低声安慰了太子荡几句,然后两人进入别殿,一番密谈,所谈何事别人就无从知道了。
  凌云志将蔷公主和公子稷留在了灵殿,回到凌府,随后的几日他频繁易容外出,好在月隐会的易容术天下无双,外人根本无从察觉。太子政对凌云志在大殡前闭门不出非常满意。
  三日后,举行大殡礼。大殡礼结束以后,太子荡率亲信之臣亲去凌府看望答谢。
  随后宣夫人带着一双儿女亲来凌府,蔷公主和公子稷自然要跟随凌云志返回燕国的,做母亲的前来叮嘱几句也是无可厚非的。
  正房堂厅,凌云志与宣夫人宾主而坐,宣夫人一双妙目扫在凌云志的身上,透出浓浓的柔情,“算你还有良心,人家还以为你不会亲来的,没想到……”
  凌云志正容道:“岳父大人殡天,做女婿的自然应该前来吊唁了。”眼里却透出浓浓的笑意。
  宣夫人白了凌云志一眼,道:“骗鬼去吧,你这家伙诡计多端,快老实交待你是如何说动樗里疾和太子荡的,竟然又让本夫人参加决策事宜了?呵呵,你没看见那贱人气愤的嘴脸,乐死我了!”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四集 汉国初建 第十三章 精心布局(4)
  凌云志神秘一笑,道:“山人自有妙计,说不得的。不过,八子有何疑难之处尽可找樗里疾寻求帮助,相信他不会拒绝你的。”
  宣夫人风情万种地瞪了凌云志一眼,娇嗔道:“你这家伙什么事都弄得神神秘秘的。对了,蔷儿为何还是处女之身?你可别跟我玩什么花样。”
  凌云志哭笑不得地望着宣夫人,道:“她才多大一点啊,你舍得,我还不舍得呢,等她十八岁吧,这种情形的又不是她自己一个,不信你可以问问你女儿。”
  宣夫人自然从女儿那早就详细问清楚了,凌云志的夫人里还有婷公主和陶小萼二女同女儿的情形一样,都未与他同房呢,她只是有些不放心,害怕凌云志再中途变卦,所以特别叮嘱一句。闻言,莞尔一笑,道:“算你会说,只要你别辜负了蔷儿就好,本夫人会给你好处的。”说完,眼里不受控制地流露出浓浓的春意。
  凌云志可不想在这种时候跟她办那事,急忙转移话题道:“我已请太子荡关照一下你,他很痛快地答应了,今后与他的关系上,你应该趋利避隙,相信惠文后也拿你无可奈何,站稳了脚跟,等待机会吧。”
  涉及到权势的事宣夫人立刻抛弃春心,重视起来,道:“人家毕竟是母子连心,就怕太子荡口是心非。再者樗里疾虽为王族中坚,不过在朝里没有多大影响权势的,恐怕他即使有帮我的心也没那个力量。”
  凌云志悠然道:“我和太子荡是有交换条件的,不怕他反悔。太子荡登位后,朝中肯定要有大的变动,樗里疾将趁势而起,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
  他倒不是相信自己看似无意的提点会起多大的作用,而是历史所载给了他莫大的信心,太子荡登位后,设左右二相,以甘茂为左相,樗里疾为右相。
  此刻凌云志却忘记了历史进程已经受到影响,未来的一切能否按原来的轨迹运行还是个未知数呢。
  宣夫人顿时美目放光,虽然不知凌云志以何条件与太子荡交换,但就凭他充满自信的口吻,就给了她无穷的信心,如果樗里疾再能登上高位,自己的势力定可在朝中重新站稳脚跟。
  她忽然又想起一事来,奸猾地望着凌云志,笑问道:“我弟弟他们四人是否也叫你收服了?”
  凌云志神色自如地笑道:“相处得很好是真的,收服谈何容易,在下连谈都不敢谈的,一旦收服不成,若是让太子荡知晓,岂不是陷你于危境!”
  宣夫人权势心太重,且嬗变,如此机密之事岂敢让她知晓。想想为了说服魏冉,向他透露出自己与宣夫人偷情的事时,魏冉那惊慌失措、目瞪口呆的样子,凌云志就不禁偷乐,这秘密要了魏冉的命他也不敢跟别人提起的,当然也包括他的姐姐宣夫人。
  宣夫人叹了口气道:“魏冉四人日后定会受到太子荡的重用,你怎么不想办法收服他们呢?若有他们加盟我日后的势力就更稳固了,魏冉还好说,其他三人岂不是浪费了。”
  宣夫人充满信心而又略带遗憾地离开凌府。
  大殡后的第三日,凌云志带着蔷公主和公子稷以及随形之人离开咸阳回国,太子荡亲率众臣码头相送。
  此时,苏焕、苏秦与各国的结盟谈判也已结束,各国使臣带着盟约返国交国王认可批准。
  凌云志回国后,这些使臣又陆续返回燕地,凌云志亲自接见了各国使臣,并批准了与各国的盟约,单方面的经贸最惠待遇如愿地写入各国的盟约中。
  之后,凌云志又于宣政殿单独接见了越国使臣越信君。
  越信君得凌云志单独接见,心里非常高兴,暗赞凌云志是个念旧的人,大步流星地走进殿中,抬头向前望去,顿时目瞪口呆,如见鬼魅,大惊失色。
  只见一个长得非常像嫣公主的美丽女子坐在凌云志的身边,笑吟吟地望着自己。他不禁揉了揉眼睛,直勾勾地望去,为确定真伪,虽然有些失礼,也顾不得了。确实长得与嫣公主一模一样。嫣公主不是早已死了吗,这人又是谁呢,怎么会长得如此相像?一连串的疑问在心里闪过,流露到了脸上。
  “王叔不必犹疑,嫣儿给你见礼了。”殿前坐着的美女,站起身来,轻盈上前几步,俯身轻轻一礼,柔声说道。
  正是嫣公主的声音,越信君狐疑地问道:“真的是你,你不是溺水而亡了吗?”
  凌云志站起身来,朗声笑道:“快请坐着说话,本公证实她就是嫣公主,如假包换。呵呵。”
  越信君迟疑着坐下,又上下打量了一番嫣公主。
  嫣公主优雅地坐于夫君身边,微微一笑,将解释的事交给夫君处理。
  凌云志朗声道:“嫣公主是被前往越国接我的船只在河岸边发现的,因齐鲁君田应已死,本公害怕将嫣公主冒然送回,给贵国惹祸,因此将他带回了领地,日久生情,于是就结为夫妻了,齐国势大,一直未敢通知你们还请见谅。”
  越信君这才明白凌云志为何要单独召见自己了,如今燕国声威鹤起,就连齐国都低声下气地跑来与燕国结盟,嫣公主能够嫁给凌云志这位未来的王者,对越国绝对是天大的喜事啊。大声笑道:“好,好,太好了!姻缘天定啊!”
  凌云志爱怜地看了嫣公主一眼,对越信君笑道:“这次约你来,一是叙叙故旧,多年未见,今见使君风采依旧,甚是欣慰;二呢,还请上达贵王上这番隐情,不胜感激。”他主要是为了了却嫣公主的一番心愿,使她不留遗憾。
  越信君朗声笑道:“早知凌公乃古念旧情之人,呵呵,好,好。请放心,相信王上得知公主还活着,并且嫁给了威震天下的辽东奇人,一定会大喜过望的,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嫣公主笑吟吟地站起身来,盈盈一礼,道:“如此,谢过王叔。”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四集 汉国初建 第十四章 颁布律法(1)
  凌云志对狂狮军团又奖又罚的举措,威震八军,各军儆戒,欣悦臣服。
  狂狮军团得主公首次嘉奖命名,军心振奋,倍感光荣,这可是对狂狮军团战斗力的肯定,无上的自豪。
  胥能则情绪有些低落,感觉抬不起头来。
  胥能离军之日,冷风设宴相送,脸上充满惜别之情,却无任何颓废之绪,威武而坐,豪爽举杯道:“胥将军当善体主公的良苦用心,好好学习,争取早日回到军中,你我再一起运筹帷幄,驰骋于疆场!此杯算是给你一壮行色,来,干杯。”军中高级将领已优先配备各种生活用具,这种七钱青瓷酒杯就是其中一种。
  胥能此次挺受打击的,对于主公的处罚他是欣悦臣服,他只是觉得面子上有些过不去,同期之人他是最早冒头的,一路飙升直至副军团长,如今一下被降下两级,弄去军事学院学习,觉得挺丢人的。朝冷风一扬杯,一饮而尽,黯然道:“今次连累将军降级,皆末将之过也。”
  冷风虎目圆睁,瞪了胥能一眼,斥道:“没出息!怎么?受到这么点小挫折就爬不起来了,觉得面子上过不去了?我冷风带出来的兵没有孬种,跌倒了,再爬起来,那才是英雄好汉!把腰板挺直了,少给我弄出一副哭丧样!谁不犯错误?到了军事学院也得给我把腰板挺直了,要是丢了狂狮军团的脸,看我怎么收拾你。”
  正所谓劝将不如激将,冷风的一番话顿时扫去了胥能心里的阴云,激出了他男人的血性,瘦弱的身躯一下蕰满了能量,笔直站起,亲手给冷风到满酒,自己倒满,举杯沉声道:“请将军放心,末将绝不敢给狂狮抹黑,你就瞧好吧。”一饮而尽,然后朝冷风及相陪的骆虎、陆荣一拱手,“末将这就出发,后会有期!”说完大步来到帐外,翻身上马,头也不回地率领着亲卫们风驰电掣地驰向营门。
  “好样的,小子,加油!”身后传来骆虎如巨雷般的声音。
  冷风、陆荣、骆虎目送着胥能狂野的身影消失在营门外,冷风眼里满是欣慰,胥能从越国吴城相随至今,可以说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将领,自然不想他从此萎靡不振,一蹶不起,见他从善如流,重新燃起斗志,心里非常高兴。
  蓟城,凌云志签署,《国家货币金融法》正式颁布。
  《国家货币金融法》开宗明义地规定,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发行,严禁民间私铸货币。国家设国家货币钱庄负责铸造发行货币、开展无息存储、通存通取、有息借贷业务。
  实行金、银、铜币三种形制,为国内唯一合法的交易货币,严禁其他货币在国内流通。
  货币流通水准为:一金币等于十银币,一银币等于一百铜币。
  国家货币钱庄每次铸造货币数量由内阁根据需求决策签发,国家货币钱庄不得私自超额、超批次铸造。
  金、银、铜矿属国家所有,严禁私自开采,严禁金、银、铜交易,手工作坊所用金、银、铜原料,内府商号备据出售,严禁转作他用和转售。
  严禁私人拥有金、银、铜原料和铜成品,国家货币钱庄按价回收。
  律法中对私铸货币专条陈列,规定将依据刑法中的有关条款,处罚如下;诸私铸货币者,将处以极刑(死刑),家财充公,父母妻子子女流放边荒,作具已备未铸者,将处以极刑(死刑),家财充公,妻子子女流放边荒,作具未备者,将处以极刑(死刑)。若磨错成币令薄小,取金银铜求利者,徒十年,家财充公。流通假币不上交者,徒一年。
  国外私铸汉国货币者,将依据与各国的盟约保护贸易条款,派员专门打击,他国朝廷所属机构私铸者,其国将受到汉国军队的攻击。
  国家货币钱庄设货币流通监督司,专责稽查私铸货币事。
  暂不开展其它钱庄设立业务,待时机成熟,再行修改国家货币金融法。
  为了确保货币的永久流通,《国家货币金融法》对私铸货币可谓打击甚严。
  《国家货币金融法》还规定了借贷利率的上下限,对借贷者需提供的有关手续和程序进行了说明,并规定了对到期还不上本息者的处罚:到期不还本息者,不论原因,由当地政权监管劳作,直至抵顶其本息为止,本人因自身原因死亡的,由其长子替顶,所欠本息由内府代交,户部从赋税分成中逐年扣除,再交给内府。
  暂不对非国内居民开展借贷业务,待时机成熟时再行修改国家货币金融法。
  《国家货币金融法》颁布的同时,户部接着发布了限期到各地国家货币钱庄新旧币兑换的公告,规定逾期不兑换者,旧币作废,不再流通,并指导性地规定了部分主要粮食、布匹的新币的价格。
  新的金、银、铜币铸造得非常小巧精美,大小一般,圆形,图案不同,两面均有图案,由于铸造时里面都加入了一定比列的坚硬金属,所以币面均比较坚硬,不易磨损,上面还有汉国金、银、铜币的字样。
  兑换开始以后,民众普遍对新币比较喜欢,小巧易于携带,而且保值。这次新旧币兑换,比照旧币的粮食、布匹价格,民众普遍受惠,因此兑换踊跃。
  国家货币钱庄在县以上城市中普遍建立了分支机构,因此在规定的期限里,所有的民众都兑换出了手里的旧币,至此新的金、银、铜币正式开始发挥货币作用,并历久不衰,彻底结束了货币混乱、多币流通的局面,稳定了民众的生活,促进了农工商各业的良性发展。
  国家货币钱庄的借贷业务开展以后,领地、燕地商业、手工作坊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发芽,不断发展壮大,为日后商业、手工业的腾飞提供了翅膀。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四集 汉国初建 第十四章 颁布律法(2)
  建国、登位大典和结婚大典也处于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这下可把礼部忙坏了,查经考典,筹备仪式。
  参议阁更是连开会议,讨论修订各种律法。
  《大汉军律》、《大汉政律》、《授爵律》、《大汉王位承袭律》、《大汉居民法》、《大汉刑律》、《大汉财税法》、《大汉经济法》,加上已经颁布实施的《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