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墨香风韵-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管通闻言大喜,急忙安排人去剥取杨树皮待用,辽东之地遍地杨树,原料充足,只要能研制出纸来,即可大量生产。
  凌云志待管通吩咐完,然后又介绍了杨树的栽培技术,指出如用1-3年生长的杨树和5-8年生长的落叶松收割后分别去叶、去梢,经过风干成风干条材,将两种风干条材进行去皮,去皮率至少95%以上,削成长30mm,宽2-3mm的木片,分别装入封闭的浸泡罐内,再分别加入草木灰高温蒸煮,制成半成品浆,进行石碓舂捣,再经河沤、漂洗、袋洗等工序,再次高温蒸煮,漂白,也可制出纸来。这样可大面积种植杨树,既可防止未来原料短缺,又可防止河水大面积污染。
  管通凝神静听,一一记下,决定等杨树皮造纸成功以后,就着手试验用幼杨树以木造纸。
  从造纸院落出来,凌云志对管通说道:“试验成功后马上交付内府大批量生产,生产由你们派人指导,作坊宜建在深山有溪水、人烟稀少之处,作坊要形成规模、分工序、流水线式生产模式,切记造纸工艺不得外传,属领地最高技术机密。”
  管通郑重地点了点头,说道:“主公请放心,微臣会与窦统领联系的,请他派密营严密监护。”
  凌云志边走边说道:“本公还有一印刷之术,可免除誊写之苦,管先生可寻三五精于木雕之人,本公想教授于他们。”
  管通一听主公又有了新技术,顿时两眼放光,喜笑颜开地说道:“主公请随微臣来。”快步向前走去。
  南宫吟也非常感兴趣,紧紧跟上,凌云志看两位大师急促的样子,暗自好笑,淫巧之技一旦应用到了政治经济军事诸领域后,就凸显出其重要性来了,又怎能不引起各方面的重视呢!
  这印刷之术一旦面世,必将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其意义之深远想必以南宫吟、管通的聪明也难以估量到的,思想、文化、技术将已难以想象的速度快速得到传播,对政治军事经济更是具有难以估量的推动作用,整个社会将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对于活字印刷术凌云志暂时还不想提出来,因为很多条件还不成熟,过早地面世未必是一件好事,他从两位师傅那出来以后,想了很多,体制固然重要,观念更重要,想改变人的观念,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传播的速度更快,更便捷,让先进的思想、文化、技术以最快的速度普及,让政令律令广为人知、迅速执行,因此造纸和印刷术的面世就是当务之急了。再就是必须加快领地、燕地经济的发展,国富民强才是立足之本,形成多条产业支柱和推行先进的生产流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凌云志跟在管通、南宫吟之后思维跳跃,运筹思索。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三集 潇洒凝练 第七章 治国之道(5)
  想着想着,凌云志猛然想起一事,纸还未造出来呢,如何试验雕版印刷术?不禁哑言失笑,暗笑自己的心情又何尝不急迫呢。
  按史记载雕版印刷术需印刷工匠把透明白纸的下面贴上木板,使字变成反体。刻工把文稿刻在木板上,让文字和图画凸出。版面上涂墨、覆纸,用刷子一刷,字和图就印在纸上。熟练的工匠,一天可印2000张。雕版印刷与手工抄写相比,既可加快速度,又能减少差错。
  没有透明白纸,刻工如何把字刻在木板上?凌云志急忙喊住管通,“管先生,且慢!本公之误,白纸未试验成功前,这印刷之术还无法试验,呵呵,过后你准备好三五精于木雕之人,待纸试验成功马上通知本公,本公即可马上教授他们。”
  管通略有遗憾地停住脚步,南宫吟回身笑道:“看来主公盼望统一文字早日面世的心情比在下还要急上三分啊。”
  管通早已听说南宫大师在统一天下文字之事,闻言惊喜地问道:“统一文字工作已经完成了?那可是惠及子孙,共在千秋的伟业啊!恭喜主公!恭喜大师!呵呵,难怪主公也会失虑!”
  凌云志赫然一笑,洒脱地一摊手,笑道:“本公也是乐糊涂了,呵呵。”
  管通、南宫吟见主公难得赫然的样子,不由都轻笑了起来。三人轻松地笑着,气氛轻松而融洽。
  凌云志笑着问道:“老记现在可好?不如我们先去看看他?”
  管通在前引路,眉开眼笑地说道:“主公识人之能真乃天下无双,连老记这样的人也能挖掘出来,臣佩服得五体投地。老记现在可是学宫里的大忙人啦,老记脚踏三锭纺车一经推出,就受到农户的普遍欢迎,内府专门成立了一个老记脚踏三锭纺车作坊,仍然供不应求。老记见自己的发明这么受欢迎,深受鼓舞,除了指导作坊生产,剩下的时间全放到研制新的纺车上了。”
  凌云志闻言心中一沉,问道:“何人命令让老记脚踏三锭纺车民间普及推广的?”
  管通见凌云志神色不对,小心应对道:“内府董总理命令的,他说分户生产、内府统一收购外销,既可以提高农户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产量,又可以避免作坊式规模小、产量低的弊端。每辆纺车卖出时,内府都要与农户签订购销协议的。密营窦统领已经传下命令,老记脚踏三锭纺车属于领地技术机密,严禁农户私自转卖,并颁布了违者处罚规定。主公请放心此技术不会外传的。”
  凌云志闻言神色稍缓,董先良如此做倒是无可厚非,以他的精明肯定是感觉这种手工作业集中一起不如分散各个户去生产的利益大,企业加农户这种形式在现代农副产品的生产上早已证明是一种非常成功的模式,没想到他竟能发明出来,而且转化到了政府与农户的身上,不知他还有什么好点子,看来得找个时间跟他好好聊聊。
  对窦章能体会出自己的心意,他非常满意,各种技术只能在自己的领地内推广,经济战也是与各国战争的一部分,这些能提升经济实力的技术自然要等于军事技术看待。
  为引起管通对学宫发明的各种技术保密的重视,凌云志沉声道:“看起来不起眼的一个老记脚踏三锭纺车,就可以使生产出的丝绸质量要比原来的好上何止百倍,产量更是要翻上几十翻,相信用不了多长时间,整个中原的丝绸市场都将是我们领地丝绸的天下了,你知道那意义有多么深远吗?像这些涉及国计民生的技术一旦被别国所得,我们的市场份额自然将被挤占,经济利益自然要受损。国家富强,别人才会怕你,才不敢轻诲你,你说话腰板才会硬,你才有可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战而降人之国,不可不慎啊!”
  管通、南宫吟闻言细细品味凌云志的话,不由动容,之前在他们眼里的一个小小的技术竟然会影响到天下争霸,从这种角度看问题何止高人一筹,正如主公所言,单以丝绸一项就可看出一个新技术的应用对天下丝绸市场的影响力了,如果学宫的各种发明都发挥出作用的话,天下经济将舍我其谁,不用发动军事战争,各国都将匍匐脚下了。
  凌云志的一番话,带给管通、南宫吟太大的震撼,两人默默地走在前面,心潮翻涌,南宫吟对凌云志初见自己时所言的‘定法度、明礼制、兴百技、兴生产、重军功、重开拓、重农工商,行王霸之道’将‘兴百技’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所非常别致的院落,砖瓦结构的二层精巧小楼耸立院落里,小楼的西侧则是一个宽敞的长通房,地上堆满了东西,木料、工具散落各处,靠里的空场上放着一个木制的机械,一个四十多岁的壮汉正低头忙活着,听见脚步声,抬头望去,脸上顿时露出惊喜,“凌…凌…主公。”
  凌云志上前一步,走到管通的前面,和蔼地笑道:“老记,你好啊?呵呵,还记得我啊。”
  老记憨憨一笑,站起身来,手在身上蹭了一下,笑道:“怎么会不记得呢,要不是,嗯,主公,我也不会过上这天堂一般的生活,而且还可以随自己的爱好研制东西。”
  凌云志眼睛好奇地望向地上的木制机械,一边看,一边笑道:“老记又发明出什么宝贝来了?”
  老记一指那木制机械,自得地笑道:“上次那个脚踏三锭纺车一下子就把丝绸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了,我就想能不能再多几个锭,这不,费了不少劲才多了两个。”
  凌云志如看珍宝一般,蹲在地上仔细地看了起来,看完大喜,赞道:“老记不简单啊,竟然研制出五锭脚踏麻纺车了!“欣喜之情透于言表。
  管通和南宫吟急忙上前仔细观瞧老记的最新发明,管通可行毕竟他研制的军事器械与老记的纺车有相仿的地方,南宫吟就不行了,他那里看得懂这么复杂的机械构造,看了一会儿站起身来,自嘲地摇了摇头,表示看不懂。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三集 潇洒凝练 第七章 治国之道(6)
  五锭脚踏麻纺车大约产生于唐代,5锭已是足踏纺车所能设置的纱锭数目的极限,足踏纺车不言而喻是靠足踩踏板来驱动的。随着锭子数目增多,一个强壮的壮汉驱动起来也是很费力的。
  所以凌云志虽然惊喜于老记的创造能力,但对这五锭脚踏麻纺车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在他的心目中期盼的是能够摆脱人力驱动的、而又适合建立大规模以机械代替人工进行生产的大型纺车——水力大纺车,有了水力大纺车就可以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水力纺织厂,其所引起的连锁影响,很可能会掀起一场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伟大革命,以机械代替人工的革命,就此促使中国早日步入工业时代将不再是梦想,这是他心里的一个梦,虽然这梦很遥远,但他还是想试试,这也是他一直提倡、推崇、培养淫巧之技的一个终极目标。
  水力大纺车大约发明在南宋末期,是当时机械制作技术成就之集大成者,是民间应用技术经过漫长时间积累的产物,而不是某个天才发明家的构想和设计。它由水轮、加捻卷绕纺车、链式转动装置三部分组成,各部分都有非常复杂的机械构成,幸亏凌云志在校期间曾对这部分有过详细的专门的考究,而且前几日清闲时将水力大纺车的各部分构件的机械图画了下来。
  凌云志将帛书拿了出来,喊过老记、管通,参照帛书图纸详细介绍了一遍水力大纺车的构造和用途,南宫吟也站在一边仔细静听。
  老记爱不释手地看着设计图,眼里流露出迷醉的神色,如此完美的机械简直是他梦寐以求的追求啊,而且这机械可以装上32个锭子,整整比自己原来设计3锭多出了将近十倍,其产生的功效可想而知。
  管通同样看得目瞪口呆,其中的转动装置、铁锭杆、曲柄等完全也可以应用到其它发明中去。
  三人中倒是南宫吟首先出声说话,“主公将机械设计画成图,不但可方便工匠按图仿照制作,而且还可以起到流传后世的作用,这方法确实不错。”
  凌云志笑道:“等纸发明出来以后,大师不但可以著书广为传播,而且学院还可以印制不同的课本教授学员,学员也可以将所学记录下来,留待复习、备查,学习效果将大为提高。管先生也可以将学宫里的所有发明设计成图,不但可以指导转化制作,而且还可以保留传于后世。”
  南宫吟、管通闻言顿时手舞足蹈,连呼“对啊!”
  凌云志望着两位先生忘形的兴奋样子,微微一笑,继续说道:“这水力大纺车绝非一人之力可以仿制出来,其中涉及木匠、铁匠、动力机械等工艺,须将各方面的专业人才集中到一起进行研制,管先生,本公看可以就此成立一个专项项目组负责研制此物,就由老记负责,嗯,再加上黄力黄先生,机械齿轮他应该最在行了,其他人你看着安排,一定要最好的专业人才,尽快展开研制。”
  管通敬服一礼,满口应诺,并介绍黄力的水运浑天仪已经按照凌云志的提示改制完毕,请示凌云志是否想去看看。
  凌云志淡雅笑道:“今天先不看了,你们可以按正常程序交付内府进行生产。本公来此主要是为了造纸和印刷,等过几天本公会同有关部门专门来此视察。”他心里还在惦记着南宫吟的统一文字呢。
  管通见主公离去,也不挽留,一直将凌云志和南宫吟送到学宫门外。
  前往襄平学院的路上,南宫吟赞叹道:“当年主公于老夫府上提出‘定法度、明礼制、兴百技、兴生产、重军功、重开拓、重农工商,行王霸之道,使诸子学说各得其所,各安其长,何愁大一统之势不成,何愁各家学说不能流传千古?’之论时,老夫等人也只认为一学术尔,谁会想到短短的几年时间,主公就能在辽东辽西创出一片新天地,并将当年的理想逐一地实现,真圣人也!老夫有幸能成为这一历史的见证者,何其的荣幸啊!”
  凌云志洒脱地说道:“人生际遇无常,本公从一介商人走到今天这一步也是机缘巧合而已,大师过奖了。”
  马车驶到襄平学院门口停下,南宫吟一直坚持学院乃授业解惑之地,须宁静幽雅,才可静心凝神,因此学院成立伊始,他就宣布学院严禁马车出入。今天主公光临,他也没有给予格外的待遇。
  南宫吟陪着主公步入校园,校园外侧树木成林,沿着人行道向里走去,左侧为一宽大的操场,操场上静悄悄的不见一人,右侧则为一天然树林改制的园林,其间隐见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石桌石凳间或可见,环境非常优雅秀美。
  道路的前方是排列整齐的一栋栋长条形砖瓦房,朗朗的读书声此起彼伏,一路走过,所见平房两侧各五排,每栋平房东西长约百多米。
  南宫吟沿路介绍道:“主公,这就是后改建的授学区,根据主公的建议学子以屯为建制,每屯四十人,每栋平房分成十间十屯,共百屯,现在共有学子三千九百八十六人,学院学制四年,由于刚刚建校两年,每年设有五十屯。”
  凌云志反应也够快,马上笑道:“本公会马上通知行府,为学校再建百间,否则明后两年新招学子岂不是无处存身了。”
  南宫吟眼里闪过一丝笑意,停步一礼,笑道:“谢主公成全。”
  凌云志笑道:“大师不必客气,学院将源源不断地为领地输送人才,这点投入是应该的,以后学院有需投入之处,尽管提出,本公会优先考虑。”
  南宫吟闻言,开心地说道:“主公真明主也,学院今年刚刚改建,老夫正担心再提出增建要求,主公会感为难呢。”
  凌云志慢步而行,笑道:“大师不必顾虑,有何需求尽管提出,本公一定全力支持。”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三集 潇洒凝练 第八章 学院小魔王(1)
  襄平学院授学区后面是一大片森林,凌云志、南宫吟沿着中间的人行道慢步而行,南宫吟指着两侧森林,说道:“老夫准备在这里再建小楼百栋,以备授学之用。”
  凌云志痛快说道:“可以,大师安排就是。”
  过了这片森林,两侧又各出现一个操场,再往里又出现与授学区相同形制的平房,两侧各三排。
  南宫吟介绍道:“这里是培训区,分长期培训和短期培训两种建制,长期培训学制也是四年,学员主要是行府送来的各级官员和各乡学的夫子,现有学员一千三百二十一人,短期培训则根据领地需要临时安排。”
  两人沿着人行道继续向里走去,培训区的后面仍然是大片的森林,,森林的后面就是学院的学术研讨区了,中间是一个宫殿式的大建筑,两侧分布着无数的平房,南宫吟将凌云志让到中间建筑中。
  凌云志跟着南宫吟也未细看大建筑里的情形,穿行而过,来到建筑后的一独院中。
  让凌云志意外的是独院里竟然有士兵警戒,走进三间正房,一青衣童子在里服侍。
  南宫吟请凌云志坐下稍候,他走向右侧的复室,打开门锁,走了进去,半天捧着厚厚一叠缣帛走了出来,放在凌云志身前的书案之上。
  凌云志急不可耐地拿起最上面一缣帛展开细瞧,只见缣帛上写着大小一厘米见方的文字,字体近于隶书,抄写得非常工整,每字或词的后面还标注着音韵、意思解释,并标明所选字体源于何地,除了没有拼音和部首检索之外,已颇有点字典的味道了。他翻了几张,满意地不停点头,笑道:“大师辛苦了,非常好啊!”
  南宫吟淡雅一笑,眼里还是流露出一丝自豪,介绍道:“老夫所展现只是全部中的一部分,此次我们共收录了万字,可惜没有找出一种方便的查阅方法,真乃一大憾事。”
  凌云志闻言将东汉许慎编写的《说文解字》中开创的部首编排法的有关内容详细向南宫吟介绍了一遍,南宫吟急忙找出笔来,一边听一边记下。凌云志介绍完笑道:“除了部首检索,此还可加入例句、用法就更尽善尽美了。当然这些就留待以后再完善后续了,眼前当务之急是先将这些文字抄录纸上,印刷成册,先于学院教授,然后传于世,教授于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