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媳妇-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自己来,”路花感激地说:“嫂子,你忙了一整天,不用管我。”
二蛋在院子里,稀里哗啦吃完一碗,把碗放在桌子上,雪娥见了他,强先说:“二蛋你只顾你自己。”
二蛋眨巴眨巴眼睛,立即领悟了语意。
“知道。我还有任务哩。”他从桌子上的碗里一手捏了一把盐,一手捏了一把辣椒面,向屋子里走去。
“小三,你慢吃。”小三抬起头,二蛋给他碗里放了一把盐。
“你呀,活糟践人。”小三站起身,用筷子指着他。
“对不起,”二蛋耍了一个鬼脸,又走进屋子里。
“媳妇,”二蛋站在炕边,认真地说:“我见你碗里落个苍蝇。”
路花抬起头,二蛋又把辣椒面放进她的碗里,路花看了他一眼,又看看漂了一碗的红辣椒,脸上的肌肉扭曲了一下,她知道自己上当了。
“我告诉你,”二蛋坐在炕沿上,有意耍贫嘴,“这长命面,再辣再咸都必须吃完,若吃不完,就不会长命了。”
“尽说些不吉利的话。”妇女主任插上说。
“本来就是那个意思,”二蛋顶嘴道:“要不吃长命面有什么意思。”
路花坐在那里,不言不语,也不吃饭。
“二蛋,”妇女主任看着媳妇的碗,“你的心也太狠了,就抓一把辣椒面。”
“没,没有,”二蛋把三个指头捏在一起,“只一小捏,一小捏。”
妇女主任抿嘴笑了笑,又吆喝道:“小三,把你的碗同媳妇碗换一换,这是个讲究。”
小三走过来,把碗放在路花面前,又端起她的碗。
院子里的小娃娃们,有几个手端着碗,爬在锅沿上,雪娥走过来,大声说:“你们还没吃够哩。”
他们都退到了一边。
一群妇女在新房里边吃边聊,院子里这儿一堆,那儿一伙,真象五八年吃食堂饭。
当地娶媳妇,吃长命面,可有意思呢,有时候,人多了,一大锅都不够吃。
15 闹新房
农村”闹新房”俗称”搅媳妇”可热闹呢。
无名村,这个小山村,一年半载只娶一两个媳妇,所以闹新房更是热闹非凡,几乎是家家锁门,大人小孩全出动。
此夜,郑家院里,小三房间,人来人去,川流不息,一位老妈子气喘吁吁,也从外间挤进内间。
“哎哟哟!”她上气不接下气的,”小三呀,你咋娶了这么一个好媳妇,我这个老妈子也稀罕得不得了。”
“老妈妈,你坐下。”小三从床沿站起身,给老妈妈腾个地方,让她坐下。
老妈妈坐在路花身边,两眼打量着新媳妇,路花不好意思地垂下头。从开始到此时,她对每一个来人不言不语,做媳妇要象做媳妇的样子。
“妇女同志们,”一位妇女手拿高梁秆做的扫床发子,站在内间,一面鼓动地说:”今天,是我们该出气的时候了。”她高举着发子,”我们结婚的时候,小三把我们打苦了,打够了,今晚,他娶了媳妇,我们也狠狠地打他,叫他也尝尝被人打的滋味。
“对,这下,我们也该报复他了。”又一妇女夺下发子,先给小三一发子。
一群妇女挤在内间,轮流交接发子,在小三的头上、肩上、腿上打着笑着,小三双手抵挡,他顾上顾不了下,顾左顾不了右,屋子里一片打闹声,说笑声。
“新媳妇,你可不能心疼,”领头妇女面对路花,”小三是咱村教媳妇的头头,我们结婚时,他可凶。有一夜,我那口子把他从我家里撵出五次,天亮时,他还爬在我的窗口。”
领头妇女的一席话,引得满屋子里的人哈哈大笑。
“人家还不打你,”笑止住,另一妇女说:”我结婚时,人家叫咱做这做那,那时,咱羞羞哒哒的不做,小三都举起了捅炉棍。”
又是一片笑声。
“嫂子,照你们说的,还要给你兄弟打死不成。”小三装作投降的样子。
“哟!”领头妇女笑嘻嘻地说:”你看,他的嘴多甜呀,这下,知道嫂子长,兄弟短。”
一群妇女说着笑着,给内间拥挤的水泄不通。
“咱们的气也出了,小三的打也挨了。这下,该搅媳妇了。”领头妇女站起身,大声吆喝道:”让新媳妇给大伙唱支歌,好不好?”
“好。”内外间齐声叫好。
“我媳妇嘴笨,连话都不会说,还会唱歌。”
“看你说的,我不信,人家连歌都不会唱,你太小看人了。”领头妇女说。
“我真的不会唱。”路花羞涩地说。
闹新房,要媳妇唱歌,是家常便饭,有的姑娘为了应付婚后闹新房,临结婚前自己就学唱几首歌,有得还请别人教她学唱歌。
在学校时,路花最欢喜的是”体育课”。跳、跑、打篮球,她样样行。而她最讨厌的就是音乐课,读了九年书,上了无数次音乐课,她却连一首歌都唱不到底。不是走调,就是词不对。
“大家一致要求,我媳妇唱歌。”小三站在房间,急忙解释说:”她的确不会唱,为了满足大家的要求,我代她唱一首,行不行。”
“行!不行!行!不行!”有人当场赞成,有人当场反对。
“代唱倒可以,”二蛋跳出人群,”必须有个条件。”
“啥条件,说吧。”
二蛋咂咂嘴:”你必须把你媳妇搂在怀里。
“行。”小三答应,走进内间,他牵住路花的手,移步到外间,他把她揽在怀里,对大伙说:”今晚,我为大家唱一首,咱们的家乡歌,真切地说,就是咱无名村,又名坡村的村歌。”
他清了清嗓门,高声唱:
向北走是上一道道坡哟,
朝南走是下一道道坡哟,
往沟西是上一道道坡哟,
去东沟是下一道道坡哟。
上一道道坡哟,下一道道坡哟,
村子里四面都是坡哟,
小伙子漂亮一个赛一个哟,
光棍汉坐了一大堆哟,
万幸寻觅个好媳妇哟,
媳妇进门是上坡再上坡哟(上坡再上坡,指财礼加倍)。
一首淳朴,婉转的歌曲,它是无名村的真实写照。
这歌声落地,满屋子的人,人人精神不振,个个垂头丧气。有的幽幽叹息;有的默默忧伤;有的暗暗叫苦,有的不禁在心里埋怨,小三呀小三,在这个时候,你不该唱这首歌。
他真的不该唱这首歌,小三顿时也觉得十分尴尬,十分窘迫,可是,歌已经唱出去,收也收不回来了。
怎样才能使房间幽静、郁闷的气氛活跃起来,怎样才能使大伙沉默、冷落的情绪高昂起来,他想来想去也想不出个好办法来。
这时二蛋跳出来说:”搅了半夜媳妇,还没见一下真的,让小三同他媳妇亲个嘴,好不好?”
“好!”
路花听了二蛋的话,心里恐惶极了,在这大庭广众之下,要两个人亲嘴,真是强人所难。
“媳妇,你别脸红,”领头媳妇说:”我们结婚时,做得比亲嘴还难看得多。”
小三一手揽着路花,一手托着她的下巴,正要垂下头,路花挣脱了一下,整个脸埋在他的胸脯里。
“你们看,媳妇嘴,还真得不好亲哩。”小三难为情地说。
“不好亲,我看你们早亲够了,还假装正经。”二蛋讽刺挖苦地说。
“你别胡说八道,”小三说着,又扳开路花的脸,他的嘴就吻住了她的唇。
“亲的好。”一声叫喊,众人哗的一声大笑起来。
“这个嘴,亲得有滋有味的。”二蛋翘起大拇指。
顿时,屋子里沸腾了,活跃了,说的笑的吵的闹的,连成了一片。
“歌也唱了,嘴也亲了,这下没你们什么事啦。”二蛋扬着手,赶羊似的驱赶着一群小娃娃们”该回去的回去,该睡觉的睡觉去。”
娃娃们磕头碰脑地被推出屋外,年纪大的男男女女也相继离去,唯有那一群妇女执意不走。
“允许你们搅媳妇,就不允许我们搅媳妇。”领头妇女吵着嚷着向内间挤。
“好好好,”二蛋打个手势。”请,不过,我有言在先,待会,我们搅媳妇,心里痒痒的,你们可得做替死鬼。”他眼睛一翻,手指在唇边抓抓挠挠的。
“去你奶奶的,回去,找你老娘去。”领头妇女骂道。她的手在二蛋头上扇了一下。
他耍了一个大鬼脸,把门关上了。
“你这个来(挨)刀货,”领头妇女又骂了一声,也走了。
房间里余下青一色——男,他们拉上窗帘,二蛋从外拿来一根荆条,小三陪路花从厕所回来。
路花看着二蛋手中的荆条,心里有些胆怯,不知他们还要自己做什么,出什么洋相。
“老大,”二蛋坐在高出床的衣箱上,嬉皮笑脸地说:”以往你是老大,今天你总算退休了,我又成了老大。”他神气活现的,”今晚,我这个新老大,就搅搅你这个老老大。”
什么老大,新老大,老老大,这是什么黑话,路花听的莫名其妙。
原来,小三是搅媳妇的头头,均称老大,现在,他娶了媳妇,闹新房的头目——老大,就让给了二蛋。
“新媳妇,”二蛋一手拿根荆条,在路花面前舞动着,”我们搅媳妇,如果你不听使唤,这就是小三的刑具,我打他,你可别心疼。”
路花抬头看他一眼。
“别看我,”他一手拿着小发子,在路花面前晃来晃去:”这是你的,如果小三不配合你,我打你,让他也心疼心疼。”
农村搅媳妇,真有些奇妙的刑法,让两个人相互体谅,相互理解。
小三坐在路花身边,伸手去解她的外装衣扣,路花慌忙按住他的手,怯怯说:”怎么,还*服。”她吃惊地看着小三,似乎在哀求他,不要脱去衣服,不要做的太出丑。
“脱去外衣,”小三一本正经,”要不,在席子上把衣服磨烂了。”
荷,纯粹是个谎言。
那是小三的高招,搅媳妇他是内行,脱去外衣,干起来利索,也少挨打。
路花真成了红媳妇,大红的确良衬衫,大红秋裤,就连袜子也是大红的。
“红媳妇,蓝女婿,坐在床上耍把戏。”二蛋坐在箱子上,象小孩一样高兴的又叫又喊。
屋外,满天繁星,眨巴着眼睛。
屋内,笑声一片,一片笑声。
“行了吧!”小三依在墙壁上,对二蛋讨好地说:”老弟,绕了我吧,不要忘记,你也要过这一关。”
“管你自己,别管别人。”二蛋回嘴。
“反正,我不干了。”小三瞌上了眼睛。
“摆起了母猪阵(意思是躺下不干了)。”一位年青人说着,手拿荆条在床上狠狠打了一下。
路花吓了一跳,她抬眼看他一下,没有语言。
“就是嘛。”又一青年说:”当癞皮狗。”
这时,二蛋有些累了,这一夜,只有他猖狂。
“小三,你听听,看你不干行吗?”二蛋躺在箱子上,两脚蹬在墙上,”如果你想撵我们走,就说,你们走吧,我搂上我的媳妇睡觉啦。”
音落地,屋子里的人都笑了起来。
时候不早了,的确不早了,别说小三与路花,就是闹新房的七八个强壮汉子,有张嘴打呵欠的,有抬手揉眼睛的,人人近乎睡意浓浓。
“再干最后一个。”二蛋坐起了身了。
“最后一个就最后一个,”小三张开眼睛。
“再来一个吃桑葚(媳妇*),”二蛋说。
只见小三快手快脚,他朝大家露出一个胜利的微笑,霎时,掌声笑声充满于耳。
“干得漂亮,”二蛋笑着跳下床,”再给一个见面礼。”
小三在路花唇上很快投去一吻。
结束了,一切总算结束了。
小三去送客,路花铺床铺被子,铺好后,她和衣躺在那里,心里又喜又乐,也有忧,这就是自己新生活的开始,也是自己终生的家,有公婆,有丈夫,有人管教,有人约束。
小三从外回来,关上门,上了床,看着躺在床上的路花,他笑了笑,按住路花的胸脯,抱歉地说:”刚才,实在对不起,让你受委屈了。”
路花抓住他的手,埋怨地说:”还叫明晚再来,还要把我吃掉。”
“就是这回事,过了十天,咱请人家来,人家都不来了。”
哦,她真怕,十天,多么的难过。
“睡吧,”小三躺下身子,”我实在太累了。”
他的确太累了,要不,他怎么在婚礼中打起了瞌睡。话多说两句,小三虽有两个哥哥,但老大不管事,老二末回家,只有老父,已过花甲,所以,他的婚事,还要自己内外操心。
分家
16分家
新婚是甜蜜的。
婚后是幸福的。
不知不觉的,送走了夏天,迎来了秋天,又过了冬天,又一个新的春天来到了。
人,有时候喜欢春天,有时候却厌倦春天。
冬天,鸟儿不鸣,虫儿僵直,蛇儿不出洞,一切似乎很宁静。
春天,却截然不同,燕子呢喃,鸟儿鸣,蛐蛐儿吱吱,蛇儿子爬出洞,一切都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闹得到处都不得安宁。
这天早上,郑家来了几位村里人,路花不明来意,小三告诉他爹叫来分家的。
“分家?”路花惊讶的,“你不是说,不再分家。为什么又要分家?”
“不知道,”小三也不明白。
这次分家,是父母之意,还是二柱之举,小三也是糊里糊涂的。
分就分呗。
反正,他们不参加,路花只负责做饭,烧水。小三有时在自己屋里与妻子闲谈,有时去父母屋里为几位说话人倒倒茶,递递烟,其它也不闻不问。
大柱也不参加,他坐在自己屋里,一锅接一锅地抽旱烟,妻子刘文秀坐在炕上纺棉花,结婚数年来,她只为自己一家人的吃喝穿戴而操劳,对郑家大大小小的事,总是不理不睬,什么你的我的,她不争也不管。
只有二柱,不是去父母屋子里,就是回自己屋子里,偶尔从他屋子里传出几句争吵声。
“这算什么分家?”雪娥气愤地说:”他们不同小三分开,要咱给粮食。”
“这是爹的意思。”二柱怯生生的。
“不行,要咱养,他们必须分开,他们不分开,咱是养父母,还是养小三?”
这些话,坐在房间里的路花也听到了,她埋怨小三说:”你也不同爹商量商量,分家,本是你们兄弟几个分。”
“爹要咋分就咋分,咱最好别管。”小三说。
小三还对路花说,郑家第一次分家,他很小,他同二柱夫妇在厨房里,只听雪娥说:提起分家,她很害怕,二柱说:怕什么,分家不是打仗,打仗要死人,分家是得家产。这些年来,小三一直把这话记在心里。
路花坐在房间,从窗镜里看到,二柱似穿梭似的,一会儿过来,一会儿过去,一会儿屋里吵吵嚷嚷,一会儿屋里宁宁静静。
还好,没有打起来,路花心里想。印象中,她在娘家也见过分家,一家人又打又吵的。
一直到天黑,几位说话人,才匆匆忙忙地走了。
小三去了父母屋里,拿起字据看了看,他没说什么。父母坐在炕上,表面忧愁,心里满意,这下,他们可以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地跟着小三生活了。
回到房间,小三无语,他坐在床沿上,心情郁闷,脸色阴沉,路花看得出来,分家结果不合他心,不合心就不合心。分家,那有人人都合心,个个都满意的。
“咋分的?”路花只好正面问。
小三依然无语,他知道,老二不养父母了,父母只有依赖自己。可是,路花同意吗?她再不同意,自己怎么办?父母又该怎么办?
“路花,如果说都不愿意养父母,你说,父母该怎么办?”
笑话,父母谁不愿意养呢,她只见过分家打、吵、闹,还未听说过,有人不养父母的。该怎么办?她也从来没想过。
“有什么?你就直说。”
“老二不养父母了,他立字活不养,死不葬。”
活不养、死不葬,路花蹬大了眼睛,她觉得惊愕,有生以来,她是第一次听说这个词语。
“很明显,父母只有咱养,跟咱过。”小三有些担心地问:”你没意见吧?”
路花点了点头。
“我真娶个好媳妇。”小三激动的,一把揽住她。
他真娶个好媳妇,她从来都顺从他,她从来都不给他难堪。路花紧依着他,心里喜滋滋的,公婆经常夸奖她,乡里乡亲也夸奖她,今天,丈夫也夸奖她。
老爹干得更有精神,本来,象他这把年级,早该坐在那里谈天说地,享受晚年之福了。可他才不哩。他生来勤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