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渔夫传奇-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书记却摇摇头:“这始终不是长久之计,附近海域的海蟹迟早会被捞光。”
卫航暗暗点头,书记的眼光果然长远一些。
“小航,你有什么好想法吗?”老村长瞄了一眼卫航。
“咳咳!村长、书记你们别看我呀!小子我嘴上毛都没有一根,能有什么好意见?”卫航可不想揽下那么大的责任,纯属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要是顺手能帮的,他自然不会拒绝。
“好了,你这家伙也别跟我们耍滑头,有什么想法不妨说一下。”书记可不相信,这家伙真的没有点建设性的意见。
卫兰跟张雪茹见老村长跟书记都那么看重卫航,心里都替他高兴,也期盼他能说出点好法子来。
卫航也不是腹中无墨,这段时间都在考虑这个问题。想法是有,但实施有点难度,主要还是资本的问题。
他整理了一下思路,就跟大家讲了一个轮耕放牧的原理。
“同样的道理,将海洋看成草原,长时间在同一个地方捕捞,势必造成渔业资源枯竭。这就要求我们开拓更广阔的海域,也就需要大家升级出海的装备等等,扯回来又是资金的问题,就看大家舍不舍得,敢不敢做了。”卫航对大家说道。
说完,见大家还在沉思,也不打扰,告辞一声,就跟卫兰、张雪茹朝大海走去。
新的一周,又是拼杀的时候,大家不要留情,收藏、推荐都要,助老村杀上去。感谢忠实妹子江南第一宅女的打赏跟高度评价票,还有军&;刺兄弟的高度评价票!
第十二章 潜水器材
李燕婷当即赶回去,将自己大嫂也喊过来。陈金凤一听一百块一天,马上放下手头的东西,二话没说就跟着过来了。
家里的老父老母看着两个媳妇出门,心里极为开怀。他们知道,儿子都没什么本事,二子最大的幸运就是交好卫航。当卫航考上大学的时候,他们就预测以后他们家必受他的照拂。如今看来,果然不出他所料。
有了两个手巧的女人帮忙,果然轻松了不少。三个女人就是一台戏,几个女人就不得了了,都可以变成菜市场了。
卫兰将自己老哥昨天买的小布偶给了贝儿小丫头,外面的人叫它阿狸,女孩子似乎都挺喜欢。
小丫头自然开心得手舞足蹈,这个可爱的玩具,她以前在街道上见过,但妈妈不给她买,说没有用,还不如买点吃的,还能饱一顿。
拿着小布娃娃,贝儿再也耐不住,当即找其他小伙伴去献宝。小孩子都是爱炫耀的一群人,都喜欢自己的东西被别人羡慕。而且伯伯又给了她零用钱,可以去买东西吃。当然,原来的二十块被自己妈妈拿走了,换了一张一块钱的。
卫母看了眼远去的小丫头,又看看卫航跟张雪茹,含沙射影地说道:“小航,人家小辉比你小两个月,贝儿都这么大了。”
她的意思很明显:你们也应该努力了吧?
这话一出,卫航手中的葵扇扇得更加猛烈了些,放佛霎时间热了不少一样。面对这些话,他向来都是装傻充愣的,“认真”看手机,装作没有听见。
也就张雪茹听了嫩脸变红,低着头不敢说话。她不出声,但她母亲火上加油。
“是呀!你们也得赶紧了。”
她这话简直都已经挑明说:你们都不小,是时候结婚了。她比卫母更加心急,自己女儿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如意郎君,哪有放过之理?另外,她女儿也有二十四岁,在乡下绝对是剩女,再不嫁人家都要嫌弃了。
卫航还想继续沉默,但自己的小妹很不“识趣”,好意提醒:“哥,徐阿姨跟妈催你跟茹姐结婚呢!”
卫航差点被这丫头噎死,暗道:你丫头不出声没人当你哑巴!要命!摊上你这么一个小妹。难道我们就没有听明白老妈的意思吗?还用你帮忙翻译?
张雪茹更加不好意思,都红到耳根去了。
“啊!什么?”卫航“茫然”地抬起头。
李燕婷噗嗤一下笑出来,也凑热闹地想要解释。
这时候,卫航的救命电话响了。原来他昨晚购买的潜水器材已送到镇上,要他收货。
“我出去一下,到镇上拿点东西。”卫航逃一样逃出去。这里那么多女人,他会被玩死的,是不可能说得赢她们的。
骑着自己老子的嘉陵仔,一路风尘地来到镇上。这条街道是条十分古老的街道,下面还是铺着岩石条,并不平整。街道不宽,只有三四米的样子。两边是商铺,屋子是三四十年代民国那时候的建筑。边上还摆着地摊之类,使得街道更加狭窄。
这条街道也就相当于外面城市的步行街,大车是不允许开进来的。
卫航将摩托车锁在一个角落,然后往地点走去。摩托车可以开进去,但里面人太多,今天凑和是圩日,开车还不如走路,卫航怀疑车子开进去还能不能推出来。
还好,风岐镇交通管制并不严格,派出所的人通常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无牌无证的摩托车视而不见。要不然,全镇八成的摩托车都要被拉走,其中三分之一可以直接拉到废弃场回炉。
卫航来到寄放点,拿出证件领上东西就走。这些器材都是跟车过来,加上发货城市不远,因此才那么快的。如果是快递,肯定没那么快,同城起码都要等到下午,异地更是要两天。快递一般都要经过中转站分好类,才统一发送。
路过菜市场,卫航顺便要了两斤猪头皮,带着猪耳朵的。如今,猪肉也不便宜,接近十块一斤,排骨更是二十块一斤。所以,在唐家村那样的乡下,要吃排骨估计要等别人结婚等大事才能蹭一顿,很少人会买回去享受。
可能大家会觉得很不可思议,不就是二十块一斤吗?即使再穷也拿得出来吧?
不假,大家是有这能力。但是,乡下人小农思想,可能会觉得很亏,不就是一块骨头吗?没多少肉,价钱就贵了一大半,还不如多买两斤肥猪肉。
看见不远处的卤鸭,也要了一个,让老板娘砍好,省得自己回去麻烦。他还特意吩咐老板,多给点卤汁。
“老板,香菜要不要多给点?”老板娘问道。
这些市场的老板嘴巴也不是盖的,看见男的,无论你穿得多落魄,一开口就是老板。见卫航点头,老板娘熟络地多夹了一些香菜。
做这一行的,老板娘当然知道,有些人不喜欢吃香菜,所以每一个顾客她都会问一问。
在他们这,香菜其实习惯叫盐荽,或者香荽。它的嫩茎和鲜叶有种特殊的香味,常被用作菜肴的点缀、提味之品。第一次吃的人通常不喜欢它的味道,觉得很怪。
作为一种常见的香料,大家可能不知道,其实它并不是国内的品种,原产中亚和南欧,或近东和地中海一带。至于什么时候引进中国的,卫航就不得而知了。
“这路也该修一修了。”回程的路上,望着凹凸不平的路面,卫航自语道。
无论在哪里,地方越穷,道路交通越是不便,几乎成了定律。因此,人家才会说,想要富,先修路!不是没有道理的。
回到家,看见卫航又买了那么多菜,卫母倒不觉得心疼,毕竟今天准媳妇跟亲家在,不能寒碜。但看到那堆奇离古怪的东西,就皱眉头了。
见大家好奇,卫航介绍道:“这是潜水的器材,这个是氧气瓶、气管……”
跟她们解释,带着这些东西,人可以在海底呆很久。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在海底获取更多的海产品。
卫兰等年轻人也猜到是这些东西,不过也是第一次亲眼所见。电视里多少能看过几次,尤其是看动物世界的时候。当然,比起人家专业的,这里又少了几样东西。
作为一个渔村,这些潜水器材都不认识,也可见这地方落后到什么程度了。
听了卫航的介绍,卫母等人也清楚了这些东西的作用,可以更大程度地在海底获取资源,都是眼睛一亮。
“哥,下午我也跟你去。”卫兰马上开口。
“嗯!行,下午我们三个出去。”卫航将张雪茹拉上。
新书榜第28名,后面的追得很猛呀!我们不能松懈,加把劲有票的都砸过来吧!我们现在收藏532,涨得不快。感谢今天lj801223、奶茶的娃娃、地鼠王三位兄弟的捧场!
第十章 干贝制作
第二天,村子依旧是一幅热火朝天的景象,各家各户出动。不少人在外面都有散工,但今天都没有出去。大家也不是傻瓜,只要在海里碰个好运,就比在外面干一个月好。
卫航家、老村长家,以及张雪茹家也很忙。唐大富三兄弟跟张雪茹母女一早就来到卫航家,招待大家还是昨晚的蒜蓉粉丝蒸扇贝,扇贝是昨晚处理好的,也还算新鲜。
唐大富他们三兄弟得知卫家跟张家的合作计划,心里都有些羡慕。这是一个长期的赚钱项目呀!可惜,自己家没有个年纪相仿的女子。如今,他们更加期待,卫航能找到长期稳定的订单。
吃了早餐,大家按照原计划分工合作。唐大富、唐大贵到别的村子收购,卫立信跟唐大财留在村子。张雪茹母亲跟卫航母亲收购扇贝,卫兰跟张雪茹协助。卫航也有自己的事,别人都认为是联系那个买家,所以都没有特意安排工作,任由他自己行动。
“你中午要到镇上去?”卫父不晓得这家伙要做什么。
卫航点点头:“是呀!昨天我网上订了些东西,中午就送到,但人家只送到镇街道。”
那些潜水工具都是加急的物件。为此,卫航还多出了些运费,三番四次叮嘱商家。
听到这话,大家也没有询问什么东西,都知道网购对这些年轻人算是家常便饭。卫航这次拉了那么好的单子,不就是网上搞的吗?他们心里感叹,现在科技真厉害,买东西都不用出门了。
上午,卫航准备帮助母亲等人帮忙收购,一些抬抬扛扛的工作还是比较适合他的。他也发现,自从融合了神秘海珠,自己的力气也大了许多,一两百斤的东西似乎轻而易举。
收购的地点自然也就是卫航家了。唐大富他们还没离开,就有人领着昨晚捡到的扇贝上门了。
“五婶,收获不错呀!”卫航提了一下,估计有三十多斤。
他用手翻了一下水桶里面的扇贝,发现不少还是珍贵的华贵栉孔扇贝,这种扇贝在南海比较多,也是最为昂贵的扇贝之一。相关信息,卫航昨晚就大致了解过。外面城市,这种扇贝价格在三十块一斤左右。当然,海鲜的价格在每个城市都会有变动,甚至还很大。
华贵栉孔扇贝也容易辨认出来,它的贝壳大,近圆形。左壳较凸,右壳较平。两耳不相等,前耳大,后耳小。最为奇特的,还是它的贝壳表面颜色会有变化。壳面呈浅紫褐色、淡红色、黄褐色或枣红云状斑纹。
那村妇听了,也很高兴。这些扇贝在家的时候就称过,有三十六斤,也就是一百八十多块。并不是信不过卫航,而是急着知道能赚多少钱。她笑道:“家里孩子多,所以也就比别人家多捡了些。”
“五婶,你这些扇贝的品质不错,我可以抬高一块钱一斤。又或者,将这些扇贝挑出来单独卖,给你每斤十块钱。”卫航也不好意思坑自己村的人。
村里人也都知道,那一类扇贝的确贵一点,在镇上能卖五块钱一斤。这次因为卫航这里统一收购,都是五块钱一斤,所以大家也就懒得挑出来了。左右挑出来拿到镇上也是五块钱,还浪费人力。
听到卫航的建议,那村妇就更加兴奋了。她连忙点头:“好,那就按照六块钱一斤吧!不用挑得那么麻烦。”
她虽然没读过书,但简单的算术还是会的。自己那些珍贵的扇贝也就那么三两斤,挑出来单价是贵了不少,但总体上就少了三五块钱。那三五块都可以奖赏给家里的小家伙了。也就只有奖赏到位,家里的小家伙才会努力帮忙。
对于卫航自作主张,卫母等人也没有责备什么。她们知道,这家伙虽然为村民好,却也不会做折本生意。
卫航称了一下,还拿出计算器当面按了一下。并不是口算能力不行,主要还是让村民安心,毕竟对这些村民来说,机器算得要比人精确很多,不会出错。
“给你两百二吧!”卫航也懒得计较那三四块钱,给她凑个整数。
“哎呀!那就多谢小航啦!嫂子以后生活不用愁了。”村妇最后一句话是对卫母说的。人家多给了几块钱,而且这次的确很照顾,所以说几句恭维话也很应该。
拿着钱,这村妇又匆匆离开,丝毫没有停留的意思。如今,还是赚钱要紧。昨晚就赚了两百多,这是以前不敢想象的。
随后,卫母马上按照卫航所说的方法,开始将这些鲜贝分类,然后处理,马上制作干贝。
卫航也是第一次做这个,不过他在网上看过制作流程,也就给大家示范一下。
他左手执扇贝,使它的右壳向上,然后用右手执刀从足丝孔深入两壳之间,把闭壳肌和右壳相连的部分和切断。这时贝壳即张开,把左壳去掉,随后将扇贝翻开,使**向上,把外套膜及内脏去掉,最后用刀将闭壳肌从左壳上割下。
闭壳肌取下来后,用海水洗一下,然后放入煮沸的海水中。海水还是卫父一早从海里拉回来的。待水又开后,取出来,摘除足部肌肉、杂质,再入到海水里洗一下,捞出来放在棚架上晾晒。
只要晒干,就是市面上的干贝了,很简单的制作方法。但偏偏这么处理过,扇贝的价格就会飙升。
“也不难嘛!就是晒干的扇贝。”卫母等人惊讶。村里也有人这么做过,却不清楚这就是干贝。一开始听儿子说一斤七八十那么贵,怎都没想到是这些东西,还以为需要添加什么香料之类处理。
“对呀!就是晒干的扇贝,顾名思义,干贝嘛!”卫航点头笑道。
世上很多事物就是这样,没有了解之前,总觉得很神秘。但眼见之后,才发现就是身边常见的东西,让人啼笑皆非!
“那行了,我们两个做就好。你们三个专门看着外面,负责收购吧!”徐阿姨开口道。这工作,比起磨豆腐轻松多了,也就是些技巧活。
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现在431收藏,新书榜33名。离下一个荣誉还有很远的距离,咱们任重道远呀!还是那句话,大家不要嫌弃麻烦,收藏投票!
第九章 扇贝的吃法
一直到深夜,有些人还不准备回家,大有通宵干活的架势。因为海面上风平浪静,所以渔民们的胆子也大了些,组队到更远的海域。
每条渔船都点着明亮的大灯,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方便看路,而是引诱海鱼而已。这些灯叫诱鱼灯,海洋不少海鱼都有趋光的习性,灯光往往能引诱它们前来。
其实,不止渔民渔船会用这种设备,垂钓者也可能用上。有机会海钓的朋友也可试一下在线组中加诱鱼灯,也有的叫集鱼灯。中国的海钓者不信这个东西,他们老是在钓饵上下夫。
但国外渔民用诱鱼灯作为附加工具就相当普及了,包括我们的近邻,小日本。
像唐家村这样落后的渔村,当然不可能用上专业的诱鱼灯。据说,专业的诱鱼灯利用多数鱼种感觉中的趋光性;集成了特定发光引诱方案,实现对较深水区域鱼类的呼唤引诱,提高单位作业时间的渔获量,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
卫航自然不会跟那些人一起熬夜,到了十一点左右,几个人收拾东西回家,准备吃宵夜。他老妈跟徐阿姨都早回去半个小时,扇贝宵夜应该也差不多了吧?
“好了,你们都歇一会吧!等一下就好。”卫母对刚进门的卫航等人说道。
扇贝的做法多种多样,作为地地道道的渔村妇女,无论是卫母,还是徐阿姨,对这些工作都是了如指掌,蒙着眼睛都能做出几道好吃的菜肴出来。
最为经典的吃法就是蒜蓉粉丝蒸扇贝,这道菜不管是乡下人,还是城里人都喜欢。老实说,对于吃法,尽管每个人的口味不一样,但都有共同之处,并没有贫富之差。同样是一道菜,无非就是装饰不一样,跟摆置的地方不同而已。
“这东西好吃是没错,但洗起来麻烦。”卫父是不打算帮忙了,坐在凳子上就大口喝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