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国甜心-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Hi,jack;how are you today?(喂,杰克,你今天好吗?)";我先生向那狗儿招呼,他居然知道这狗的名字!看来他和这里的主人挺熟络。我纳闷,我那学理工科的、平时少言寡语、在我眼里有时拙嘴笨舌的老公,其实还挺能跟人打交道、套近乎的,有点真人不露相的感觉。
我正暗自琢磨呢,一个满脸油污的人从一辆支着千斤顶的卡迪拉克后面闪出来。
仔细打量这人,他中等个子,健壮魁梧,两臂健硕,一头黑色的细小卷发,一身牛仔工作服,已经很脏了,见到我先生那人热情地迎上来,他向我们摇了摇一双沾着机油的手,示意他的手脏。
";Hi;kai;how are you,doing?";他问候我们,同时笑着露出一口白牙,这时候我看清他的长相,那是一张典型的*美男子的脸,三十六七岁的样子,大而黑的眼睛,挺拔的鼻子,棱角分明颧骨线条;两撇修剪讲究的*式的小胡子,笑起来带一点俏皮,这就是被先生称为罗密欧的机械师。
当我先生与罗密欧寒暄的时候,我环视罗密欧的汽车修理店,这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店铺,两间车库有一百平米左右,上下两层,下层是车间,上层好象是罗密欧的住处,透过楼梯的木栏杆,我隐约看见上层摆放着桌子椅子和一些生活用品。
下层车库里各种修理机械一应俱全,在车库的前面有一个约五百平米的停车场,此刻这里正停放着大大小小八辆待修的车,看来罗密欧的生意不错。
我先生向罗密欧说明情况,罗密欧检查了那个卖主汽车的发动机,发动机上一道曾经焊接过的痕迹使他对车子的概况有了大致的了解,后来他又和女博士开车上了高速公路试了试车,回来后,他告诉我先生:";这辆车被撞过,发动机曾经焊接过,性能已经很不稳定。";他建议不要买这辆车,因为象这样的车子很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故障,修理起来很麻烦也费钱。
我先生和女博士非常感激罗密欧的帮助,为了我们帮忙检查车子,罗密欧放下手里的活不做,顶着亚利桑那六月的大太阳,跑前跑后前后足足忙了四十分钟,我们都知道机械师的工时价格是每小时60到80美元,因此,女博士坚持要付钱给罗密欧,她觉得罗密欧帮她检查出了车子的毛病,使她避免买有故障的车子,已经帮她省了一大笔钱了,我们也认为一个机械师按工时收款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当女博士付款给他的时候,罗密欧坚决不要。
这使我感到非常惊奇,因为在我的耳闻中,机械师属于绝对钱耙子一族,门槛都精得要命,但是眼前的罗密欧似乎是一个例外。
罗密欧不收钱,女博士觉得过意不去,问我先生:";该如何谢谢他呢?";
我先生把这话转述给罗密欧,罗一脸开心的笑:";I want something to drink。(我想喝点什么。)";
于是我便陪女博士到附近的商店买来一箱冰可乐,罗密欧见了非常高兴,说够他喝几天的了,我们一行人围着罗密欧正在修理的车子一边喝可乐,一边聊天,罗密欧的大狗似乎也被我们的情绪感染,认同了我们,友好的摇起尾巴。
我问罗密欧:";Your name is Romio,but where is Juliye?(你的名字叫罗密欧,但是,朱莉叶呢?)";
罗密欧叹了口气,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She h*e gone。(她走了)";
我露出了关切的表情,罗密欧告诉我们,三年前他离婚了,他的太太带着他三岁的儿子走了,到另外一个城市生活去了。他的日子很寂寞,很想念孩子,但是却不能经常看到他。看着我和我先生在一起的样子,罗密欧很羡慕。现在他每天的时间都用来修理汽车,生意做得很好,但是日子过得却不舒心,因为没有人关心他,没有我们所说的天伦之乐,为了解除寂寞,罗密欧养了这条叫杰克的狗做伴,同时他退掉了租用的公寓,干脆搬到车库来住,反正就他一个人,哪里住都一样,罗密欧说着,眼里流露出一丝伤感。
在回家的路上,我先生向我介绍了一些关于罗密欧的情况。
罗密欧是来自约旦的*移民,八十年代初随全家人一起移民到美国,在美国读完了高中,就干起了修理汽车这行。因为有一手过硬的手艺,很快他便自己开业,他以*人的耐力和热情以及不同于美国人的待客方式赢得了很多老客户的信任,生意越做越好。
后来,他娶了一位美国姑娘,但是婚后不到三年,两个人因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的差异渐生矛盾,最后导致离婚。法院把儿子和一半财产判给了女方,罗密欧则需支付孩子的部份抚养费,当然,他对孩子拥有每周一次的探视权。
离婚后头一年,太太还住在凤凰城的时候,探视孩子还容易一些,但是当太太带着孩子搬到另外一个城市的时候,要看孩子就不那么容易了,罗密欧因此而陷入苦恼中。
自从认识了罗密欧,我总会记起他忧郁的眼神,记起他和朱莉叶的故事,也许出于同期,也许出于好奇,当我的朋友的汽车有了麻烦,我经常有意无意地把朋友介绍到罗密欧那里去,朋友去修理汽车我就搭车跟去探访罗密欧。看到我们去了,罗密欧总是停下手里的活,热情地招呼我们,看得出来,我们的到来给他一些安慰。此时,美国人关于机械师属于";三大恶人";之类的说法,在我记忆里虽然还没烟消云散,但是,至少我所结识的这个叫罗密欧的机械师却一点恶人样都没有,相反,他给我们的印象是:善良、厚道、待人热情。
和罗密欧熟悉了,聊的内容就多了,谈到种族之间的差别,罗密欧告诉我,虽然他已经移民美国多年,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已经很美国化了,但是骨子里他还是一个约旦人,他有很多观念依然很*化,他反省自己的婚姻,说他和太太的分手完全是因为两个人观念的差异,他希望太太象他家乡的女人一样,贤惠、温柔,顺从,希望自己的家还保留一点*人的传统。这种希求,对于一个从小生活在美国,接受西方教育和观念的美国妇女来说,无疑无法接受的,作为一个美国女人,她们从小受的都是个性解放,妇女解放的教育,她们非常自主,因此,罗密欧和太太之间的分歧是必然的。
";美国女人是这个";,罗密欧伸出大拇指,撇撇嘴,斜斜眼假装害怕地缩缩脖子,歪歪脑袋,露出滑稽又有些不以为然的笑容,然后他又伸出小手指朝向自己,";美国男人是这个。"; 他说着,抱着头,做出害怕得发抖的样子。
我被他的表演逗得哈哈大笑,他眨眨眼睛耸耸肩膀,改变手势,把大拇指朝向自己,同时昂首挺胸做英雄状,“可是在我的家乡约旦,我们那里的男人都是这个。” 接着,他双手一拍,灵活地转动一下眼睛,露出一脸的不解表情,“我不明白,怎么到了美国,我就成了这个了。” 他又把小手指头对着自己的鼻子,如是说。
我问罗密欧是否会考虑再婚,因为他一个人实在太孤单了,另外,他一天忙里忙外,也需要有人照顾他的生活,罗密欧听了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我的看法。他告诉我他正在考虑这个问题,如果再婚,他会考虑找一个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都相似的太太,最好有*背景,“大家相似,问题会少一些。” 他说,经过了第一婚姻的教训,罗密欧已经从婚姻里领悟了很多道理。 。 想看书来
留一点爱给自己
她的名字里有一个娴字,名如其人,她的气质里就带了那种超凡脱俗的文雅。
我和她并不熟,只是一面之缘,惊鸿一瞥之下,她的美貌令我惊叹。
我非女同志,且是一个异性恋之坚决拥护者,但因曾做过多年导演,职业习惯使得我对丑陋的狗猫和俊美的男女青眼相加且颇有心得。
女人的美分多种,有一种女人的美是与生俱来的,秀外惠中的、自始至终的,永无止境的。
娴是这样的女人。
娴的美令所有熟识的人终身难忘,而她在事业上的成就更令大家津津乐道。
娴出身书香门第,品质超群,大学就读北京最著名学院,后来美国深造,在某常春藤系列大学拿了电子博士学位,进入一家国际大公司,没有几年,便因杰出贡献升为主人工程师和部门经理。
业内人士都知道,在电子行业里,一个华裔女人能够取得娴这样的成就的,毫无疑问属凤毛麟角。
娴有成功的事业,也有美满的家庭,娴的丈夫是她大学校友,结婚多年,两个人举案其眉,相敬如宾,琴瑟和谐,令朋友们羡慕至极。
美中不足的是:两个人没有孩子。
娴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根据医生的建议,娴不能生育,因她的心脏无法承担因怀孕带来的额外负荷,假如生育,便有生命危险。所以,尽管娴与丈夫结婚多年,但他们的家依然保持丁克状态。
娴的丈夫很爱娴,因为象娴那么优秀的女人是无法令人不爱她的,因此,尽管家里因没孩子少了一点生气,但丝毫不影响夫妇二人的感情,他们生活平和而幸福,富足而美满,时光在安闲和忙碌中流淌。
娴是受中国传统教育的女性,除了美丽贤惠,知书达理,她还具有其它美德,比如勤劳勇敢,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勤俭持家等等,出门上得了厅堂,入室下得了厨房,娴是传统女人的楷模。
作为一个国际大公司的部门经理,娴享有丰厚的薪金和股票收入,她的收入比在另外一家公司做工程师的丈夫高很多。尽管娴是家里的摇钱树,但是娴对自己却刻意节俭,所有女人最爱的那些东西,几乎都与娴无缘,她从不把钱浪费在名贵化妆品、名牌服装、*手袋、珠宝钻石上,就连与丈夫偶然上馆子消遣,娴也要一再掂量。
在美国生活多年,娴的代步工具始终是一辆旧日本车。所谓旅游,也多半是娴借公司出差,或者参加国际会议的机会顺带的观光,真正自己出钱的海外旅游,也只有那年,娴和丈夫为庆祝结婚十五年,到法国的一趟旅行,仅此而已。熟悉娴的朋友都知道:娴不仅是一个摇钱树,而且是一个聚宝盆。
有朋友远道而来,丈夫说一起到外面餐馆吃饭吧!娴说,还是在家里做吧,何必去浪费那个钱呢?于是,娴便在家里招待客人。朋友都知道:娴很会过日子。朋友们都说:娴的丈夫好福气!
娴挣很高的薪水,却保持最质朴的生活方式,一方面是因她从小受的教育,另外一方面是因她要为养老准备,有孩子的人为未来操心,没有孩子的人似乎更为未来操心。
心脏没病的人操心多了,心动过速,白发增多而已,不碍事。心脏有病的人操心多了,就不那么简单了。
偏偏又赶上特殊情况,娴所在公司因产品所占市场份额的减少决定精简机构,娴的部门被合并,娴面临失业,心急火燎。
丈夫安慰她,说假如失业就暂时在家休息一段时间,反正有丈夫这份工作,家里积蓄也不少,也没经济负担,不如赋闲在家,种花、养草、喂金鱼,慢慢找合适的位置。
娴不同意,她无法想象那样的日子,拼搏这么多年,奋斗这么多年,当了这么多年职业妇女,她要强惯了,自尊惯了,她无法想象回家做全职太太。
凭着名牌大学博士的学历和以往的业绩,加上多年积累的人际关系,娴很快在本地一家军方企业某求到一个位置,职位和薪水比原先的还高,娴很开心。
新职赴任,娴开始夜以继日地忙碌。新的职位待遇高当然也意味着较高要求,高挑战,新环境也需要及时适应,新的科研项目急待上马,娴的压力开始加码。
娴穷于应付新的压力,她忽视了自己的身体。一天早上,娴与丈夫互道再见之后,丈夫开车上班,娴却倒在地上,再没起来。
众人闻讯,极其哀悼,娴的丈夫痛不欲生。娴英年早逝,令人扼腕,众人深感惋惜之际,为她筹办了一个隆重的追思仪式,本地华文报纸也开辟专栏,发表多篇缅怀文章,盛况空前。娴是独生女,娴的丈夫妥善地安排了娴的父母,同时,为纪念娴,他还从两个人的财产中拿出一笔钱,在娴的母校建立一个奖学金。在娴的后事安排上,她的丈夫做得尽善尽美。
逝者远去,生活继续。转眼两年过去。
娴的丈夫迎娶了新娘,那是一个八十后的年轻女子,她叫妍,人如其名,青春、活泼、健康、美丽。朋友们都说:娴的丈夫艳福不浅,两任太太都是大美人。
与娴相比,妍很年轻,也很自我,一如她的同龄人。她毕业于某艺术院校,从来没想过好好刻苦学习,也似乎不需要刻苦学习,玩着就上了学,玩着就毕了业,然后凭美丽的外表玩着进入某媒体,玩着就工作了,玩着就挣钱了,玩着就玩到三十了。眼见着要成剩女了,赶紧把自己嫁了。
有人给介绍了娴夫,美籍华人,工程师,丧偶,年龄虽然大一点,但顶多就是一个叔侄配,还不至于夸张到父女配、爷孙配,仔细观察,娴夫外表显得年轻,人也忠厚老实,况且家道殷实,还考虑什么?嫁过来吧!
妍做了娴的继任,在承接了娴的丈夫的同时,也承接了娴的所有。
与娴一样,妍也是独生女,与娴不一样,妍不会料理家务,她会玩、会消遣、会享受,所以,妍在家里几乎什么都不做,有丈夫做。结婚时,妍要了钻戒,用娴的积蓄买的,到了美国妍又要了辆宝马,也是用娴的积蓄买的,在美国玩遍东南西北,还是用娴的积蓄,再后来,妍又要换更大的房子,动用的仍然是以往娴省吃俭用下来的积蓄。
妍小,丈夫大,妍有要求,一撒娇,丈夫自然有求必应,更何况婚后第二年妍给他生了个儿子呢?那就更要哄着、捧着了。
于是,家里请了保姆,一个月付保姆三千刀,照给!只要能让妍开心,丈夫二话不说。妍不用操持所有的家务,也不需要自己辛苦带孩子,她所做的就是继续以往的生活方式,继续享受。
朋友有聚会,妍总是会开着她簇新的宝马盛装登场,丈夫在一边做保姆照顾儿子的时候,妍便一头扎在女朋友圈里谈笑,绝对没有替换一下丈夫的意思,年轻人,爱玩嘛!她经常没心没肺、口无遮拦地介绍他们家最近又买了什么新家具,又计划到哪里旅游,又到哪家新开的餐馆尝鲜等等。
丈夫半开玩笑地对朋友们说,挣一点小钱,全让老婆花光了。丈夫说话的时候,语气里并没有责备,有的只是对年轻太太的欣赏和疼爱。
朋友们说,妍厉害,把丈夫指使得团团转,谁让人家年轻美丽呢?还生了儿子,而丈夫缺的就是这个儿子了;朋友们又说,妍爱玩爱花钱,她很单纯,以为丈夫是大款,所以可着劲地造,其实丈夫不过是一个小工程师,要不是靠过去娴挣的省的钱支撑着,丈夫的工资根本不够她花,这么个花钱法,早晚败光;朋友们还说,妍花的毕竟不是自己的钱,所以花得轻巧,想当年娴在的时候不肯花钱,因为钱是她挣的,挣钱不容易……
一次聚会,我与女友们谈起如今的妍和她丈夫,我们感叹人生无常,感叹命运的奇巧,我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年娴那么拼命,那么节约,可到头来却是一个不相识的女人来坐享其成,娴若有知,不知有何感想?
女友甲说,假如娴爱她丈夫,娴会为他们高兴,因为毕竟妍为丈夫生了孩子,而这是娴无法做到的。
女友乙说,或许娴会生气,自己辛苦积累的财富却让别人来享受。
女友丙说,她一定会后悔,当初不该那么省,该对自己好一点。
女友丁说,她是没料到她会死,她太要强了,本知道自己有病,就不该那么拼,她是累死的。
我说,她会伤心,因为她明白得太晚了。
她叫娴,一个非常美丽贤淑的女人,我和她并不熟,仅一面之缘。
她和我没有任何关系,但是我会经常想起她以及她身后的人与事。有时我还会与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