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建设盛唐-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很快他们就清醒过来,剧痛醒酒!

    狂奔的战马发出的滚滚的马蹄声象闷雷般震颤了吐蕃人的心魂,唐军如同潮水般从各个方向涌进了小镇里。

    吐蕃人没有组织的弊端尽显无遗,本来昨天他们攻破小镇,小镇破损的门和墙没有封闭,让唐军很容易地突进来,

    进来后就展开了有条不紊的屠杀,射死吐蕃人,撞飞吐蕃人,砍死他们。

    雪亮马刀挥过,带起了一蓬蓬飞迸的血泉!

    纵马而来的唐军骑兵,马匹如水流般弥漫而过,留下的是一地尸体。

    吐蕃人败局已定,唯一组织起来抵抗的上百骑兵,给唐军象秋风扫落叶般统统砍杀殆尽后,余者四散。

    所有的吐蕃人酒鬼都在迷糊中,稀里糊涂地给送到了地狱中,地府判官问是谁杀了他们时也讲不出一个所以然。

    逃出去的吐蕃人冲到镇外,他们看到的是面带冷笑的唐军的游骑兵!

    一声令下,刀箭齐下,他们逃无可逃!

    成建制的抵抗消失,唐军士兵们分散开来,逐屋肃清残敌,将藏在各个地方的敌人给找出来,一一砍死。

    例牌的,不用下命令的:“没有俘虏”!

    只要沾过唐人鲜血的吐蕃人,他们必死无疑。

    找到他们罪证易如反掌,他们昨天杀害镇民的尸体的还没来得及清除,那些给解救出来的女人恐惧的表情让大家知道昨夜吐蕃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

    得知遇救,女人们歇斯底里地哭号着,跑去尸堆里找寻亲人的下落。

    有点黑色幽默的是这个小镇里汉民不多,大部分都是胡人各族聚居,甚至有些人还会说吐蕃话(幸存胡女说出来),然而高原上的吐蕃人一到,算他什么话,男的统统杀死了事!

    冯小宝在沙、肃、甘、凉四州采取伏击(返程)吐蕃人和偷袭吐蕃人营地的方法,频频得手,而且他不讲胃口,哪怕是百来人的小部族也照吞不误。

    他的参谋们久在四州勘查,地形非常熟悉,对于吐蕃人入侵的来龙去脉非常清晰,在各处山口、交通要道对吐蕃人进行了凶猛的打击,每战必不留活口。

    他那残忍名声在吐蕃人耳边传诵,吐蕃人大起恐惧,入侵四州的部族渐少,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主持沙、肃、甘、凉四州战事的吐蕃西大将伊莱云丹的注意。(。)

第三百九节 伊莱云丹的追杀(一)() 
一处还冒着烟雾的吐蕃营地,吐蕃人尸骸累累,遍地是箭矢和吐蕃人劣质刀枪。

    远处有大队吐蕃人马到来!

    打头的吐蕃将军高举右手,充满杀气的声音凄厉的狂喊一声停下的命令后,随即停下命令给迅速传递,忽的一声,大队骑兵猛的齐拉缰绳,一齐停了下来,数千骑同时勒马减速,队形居然严整不乱,果然是训练有素的精兵。

    数名吐蕃骑兵滚鞍下马,径直去查探情况。

    很快,他们到达了下令停下的贵人伊莱云丹面前禀报道:“(尸体)体温尚热,不久前的事!”

    伊莱云丹三十许人,高瘦个头,生得高鼻鹰目,眼窝深深,不大类似吐蕃人,但他的头发胡须却是吐蕃人,应该是个混血。

    不知道是不是射雕手的缘故,他的眼光特别锐利,看人一眼,就象利箭扫射。

    他的马匹是一匹高大的大宛马,马鞍前带了两把弓,一把大的硬弓,足有二石五,另一把小一点的也有二石,马鞍后则是四袋箭。

    他听过汇报,然后,伴随着他的命令,一小群的斥侯匆忙向四周出动,找寻冯小宝部队的下落。

    他们带了狗,能够嗅味而去。

    不止是人与狗,还有:“契尔丹,放鹰!”

    “是的主人!”他旁边的鹰奴点头道,随即一头矫健的飞鹰直冲蓝天!

    飞鹰取的方向是吐蕃人判断唐人离开的方向,不久后,飞鹰返回,鹰奴伸出了戴有皮套的左手,飞鹰扑腾翅膀,慢慢地落下。

    这是一头不大的灰鹰,但非常灵动,当鹰奴对它作出询问时,它懂得敲击旁边的铜铃:一下、二下、三下!

    “三千人!这是唐人的主力部队!”鹰奴由此作出判断,扔给飞鹰一块肉以作犒赏。

    “追!”伊莱云丹下令道。

    大军隆隆起动,直追而去。

    正所谓你有“天然(鹰)眼”,我也有加强眼(望远镜),吐蕃人五千大军出动,隔得老远,凭经验那是肉眼应该发现不了的,却给唐军后队发现了。

    唐军有制度的,行军暂停时,望远镜是不能停的,得有人拿着它上到高处了望,东瞄瞄,西看看,反正又不耗电,不看白不看!(冯小宝原话,让听到者很是疑惑,望远镜和电有什么关系?)

    结果发现后方一堆烟尘,很轻很淡,肉眼看不清,但望远镜却发现得了,只是距离老远和地形阻碍,看不清什么。

    唐军摸惯人家屁股的哪还怕别人来个以彼之道还治其身,立即派出斥侯去侦察,正正好遇到了吐蕃人派出的同行。

    两边斥侯都是十数人,大家人数相差不大,马上干了起来!

    一般地,斥侯没有杀敌的任务,但当人数多过同行或者相差不大时时不妨交流一下,从中可以许多信息,例如敌人的装备情况,斥侯的马、箭、刀、训练基本上是最好的;还有对方的士气,象冯小宝的军队士气一向不错,不错的士气导致对方不敢轻侮。

    打起来立即问题来了:从来没有见过这么能打的敌人!

    双方射箭,我方射杀对方五人,对方射死我们三个,然后五对五的拼刀子,各死二个伤二个。

    谁都不干了,哪怕还有小队,双方默契地收拾了已方的损失,各自归队。

    实力来源于对等,如果不对等,那败阵方吃亏,因为他们不可能顾及自己的伤员,会让对方来补刀。

    接报的唐军由此得出“吐蕃人的帐兵来了!”

    有多少呢?

    答案很快由伏于高处的拿着望远镜的家伙揭露,他急冲而下,大呼小叫地道:“很多吐蕃人!起码半万!都是帐兵!”

    顿时唐军哗然,冯小宝头一个夹紧了尾巴。。。马尾巴道:“撤兵!撤兵!”

    现在不属于必战之境,没必要与优势敌人硬拼,跑路为上。

    唐军在他的带领下,逃的是干净利落而又气势磅礴。

    打了这么久,还是第一次集体逃跑,跑得还挺壮观,路上嘻嘻哈哈,秩序良好。

    吐蕃人大至,他们战马扬起的烟尘飞得老高,号角声在唐军左后翼和右后翼及后方不断响起,让唐军的神经开始紧张,快马加鞭猛跑。

    吐蕃人则如跗骨之俎般,死死地咬在了他们身后。

    跑,一直跑了两天,还是无法摆脱他们,甚至有一回,因为地势阻碍而拐个弯跑路时,最严重的事情发生了。

    吐蕃人追上来了!

    看到他们兴奋地赶马狂奔,冯小宝冷然一笑,和唐甜、大叔博尔扎带上毒蛇之吻紧急出动。

    他们的马匹是最好的,高速自吐蕃人侧边掠过,相隔百步,冯小宝三人首先发箭。

    吐蕃人惨叫三声,立即三人滚地葫芦般掉落马下,不知死活。

    双方马速很快,一下子就到了八十步距离,在吐蕃人还没有开弓时,唐军齐齐拉弓放箭,绷绷绷绷!三十余箭射出,就有三十骑左右或马或人挨箭,立即惨叫声大作。

    有射空的,但没有重复(中箭)的。

    再来,又是三十骑左右人仰马翻,情景混乱!

    吐蕃人一惊之下,前面的勒住马匹,马后的照撞上去,自相践踏,马撞踩人,损失了几十骑!

    有一名吐蕃百夫长自恃其勇,执弓急追,冲得过前,只听得对方军官呼哨一声,三十余弓一起对准他,任他有通天本事,一下子让他身上和马上插了三十多根箭,瞬间让他成为过去式的百夫长。

    对方的配合到了一个惊人的地步!

    不过吐蕃人不信邪,愤慨猛追,那小队唐军撒腿就跑,归入他们的后队中一起逃。

    吐蕃人还以为唐军丧胆了,追着追着,一部唐军三百余人似乎跑不动了,吐蕃人追得更起劲了。

    大叔博尔扎笑开了:“风向朝后,距离恰当,我们射!”

    回马射!

    唐军动作一致,往后射去。

    箭雨来袭。

    冲得最前的吐蕃人二十余骑应弦而倒,大半被射成刺猬,人马浴血,哀鸿遍地,导致后面的吐蕃人好一阵混乱,急急勒紧缰绳。

    趁着当儿,唐军收弓入袋,提缰赶马,呼啸而去。

    吐蕃人重整队伍,愤怒如焚,铁骑雷动,狂怒追击。

    在凉州广阔大地上,两支骑兵你追我赶,展开了疯狂追逃。(。)

第三百十节 伊莱云丹的追杀(二)() 
唐军骑兵不断轮换到后方与追兵不时地发生摩擦,战乱中亦有损失,不可能永远在骑射中占优,毕竟这批追兵是专业的帐兵!

    跑得快也会生出意外,自已掉落马下,后面追来敌人,只有苦果自吞,战友们无法添加援手。

    回马射不是万能的,双方弓力相近,射程基本都是一样,你能射中对手,对手也能射中你,而且对方是前冲,发箭有加速度,甚至射程射得比你远。

    能够对付弓骑兵的只有弓骑兵!

    不过唐军有归纳总结出如此弓骑兵如何对付弓骑兵,可以利用风向和地形打埋伏!

    我们顺风+高地,来回马射非常的顺利。

    又或者,在高地侧后埋伏一群人马,等到吐蕃人过来时来个短促突击,那死伤的人马就会比较多,无论是吐蕃人还是我们,但基本上唐军有赚。

    箭如雨下,尖啸声令人心颤,矢落入体,血花溅飞,人倒马倒!

    吐蕃人同样还击,他们也狠下心来,前面掉队的战友照踩而过,快速而过,即时发箭,让唐军付出血的代价。

    有时吐蕃人追赶过急也有办法对付。到得灰尘遍地的地方时,唐军看准风向,斩下树枝,一路拖动

    啊哈,这缺德招数导致满天风沙,天色为之昏暗,即使吐蕃人带有面具面纱面巾,唯有徒呼奈何,眼睁睁地看着唐军走远。

    “好象,我们摆脱了他们主力的追击了!”

    通过一片荒沙沙漠,喂饱吐蕃人灰尘后,吐蕃人大队不见了踪影,只有少许斥侯还咬在后面。

    又跑了一阵,用望远镜没看出什么端倪,似乎吐蕃主力没再追来,是否可以休息一下?

    斥侯报告说确实不见到吐蕃人主力部队,那就休息一下吧!

    找了条小河,几千人马停下来休息,这些天以来,人与马都非常劳累,人们先忙着饮马、喂马、刷马。。。马跑得久了,身上的砂砾、寄生虫、乱长出来的毛等等,马不舒服,人可能会没命!

    因此任何一个骑士都不敢突视马匹的保养,人休息还排在第二位。

    好不容易忙乎完,人人都找个地方,赶紧眯一下。

    冯小宝自然有人给他弄好了吊床,呵,哪怕他体力有如怪兽,但这阵子的压力巨大,一睡上去就睡得死沉。

    按照讲好的要求,睡了三小时后他给唤醒(使用日冕可以知道大致时间),看看离天黑还有二小时,还是下令部队立即前进。

    “我们还是不太行啊!”冯小宝与部下道。

    “怎么?”

    “蒙古人行军时,在马上都可以打瞌睡的。”

    “蒙古人?”

    “哦,一个胡族的名称!”冯小宝如是说。

    他们跑了一个小时,到了前面一个开阔的地方,斥侯还木有问题,但是大叔博尔扎却说有问题。

    “什么问题?”冯小宝问道。

    “你看天上!”博尔扎呶了呶嘴,让他自个儿看去。

    “天上是蓝天白云,还有。。。嗯,一只鸟!”冯小宝看到一只鸟飞过,应该是一只鹰,似乎没什么啊。

    博尔扎说道:“我这是第二次看到它了!”

    一下子,大家就提起了精神,这很不寻常,象鹰隼这样的猛禽都是有地盘的,守着地盘,很少到处流浪。

    “这是信鹰!(地方**)”唐甜一给提醒,即时指出道:“很多人喜欢用这种鹰来打猎,还有找寻猎物,或许我们都是它的猎物!”

    博尔扎幽幽地道:“高原上贵人们经常训鹰打猎,我以前也训过鹰。”

    冯小宝瞪眼道:“那你为什么不训来给我玩玩?”

    “主人,你有空吗(打猎)?”

    “回去之后你训给我来玩玩,要不然我给你的薪水太多,你太闲了!”

    “遵令,我的主人!”博尔扎躬身道。

    既然知道这鹰可能是人训,哪还敢继续前进,即时调整方向,走另外一处难走一些的路途而不直走眼前的平原。

    吐蕃人出现了!

    轰隆声中,放出大队人马,唐军赶忙逃路。

    很好,要是在平原,很可能给养精蓄锐的吐蕃人给追上,现在嘛,早走一步,吐蕃人总算没追上。

    果然,家有一老就是一宝,要不是博尔扎醒觉,只怕唐军狼狈。

    这一逃就是三天(夜晚一般大家都不敢行军),唐军尽量取直线,这样的话,吐蕃人无法对他们进行包抄,有信鹰指路也是没用。

    吐蕃人追着追着,前方是一片平原,再前面则是一处丘陵,吐蕃人信步不前,然后,集体向后转,离开!

    “狗崽子,真***的机灵啊!”冯小宝恼火地道。

    丘陵处冒出了无数人马,人强马壮,高头大马托着精神抖擞的骑兵,滚滚而来,势如钱塘江涨潮般,横扫千军!

    骑兵满万,铺天盖地!

    须知骑兵与步兵不同,一名骑兵占据的空间大,马比人大,奔跑起来也需要空间以免发生碰撞,彼时上万骑兵出来那真的是连天接地,无穷无尽一般。

    他们打的旗帜正是“唐”字,这唐字有大有小,但都是唐字,他们是凉州唐家!

    一彪人马冲得最前,为首一名白头老翁,冯小宝亲自出迎,大叫道:“唐大伯,你亲自来了?!”他遗憾地道:“可惜他们不上当!”

    来的正是唐家长老唐正英,他老而弥辣,亲率大军前来围剿吐蕃人。

    本来他与冯小宝约定,冯小宝诱敌,待敌人追来时,伏兵四起,尽力杀出!

    不想,吐蕃人这么狡猾!

    貌似,他们并没有放鹰出来侦察,纯属人眼看出来的。。。根本看不出来,隐于丘陵之后,怎么知道我们有埋伏?。

    可吐蕃人就是退兵了!

    伊莱云丹有一手啊!

    唐正英淡然道:“没事,捕猎无获很正常!只要我们有耐心,终究是我们的!”

    两下合兵一处,一万三千骑兵大出动,马蹄象雨点般地敲打大地,让大地跟着颤抖,闷雷般的蹄声震撼每个人的人心,我方是振奋,敌人是肃然起敬。

    因为他们有实力让吐蕃人灭团!

    冯小宝见到已军军势大起,遂召集唐甜、博尔扎和毒蛇之吻部属,准备快马加鞭,来给吐蕃人一个狠的。

    不想唐正英看到之后,立马阻止道:“不行,你们不能去!”(。)

第三一一节 都是老龟() 
“我们不能出击?”冯小宝奇道。

    之前吐蕃人追他时,他一直在后卫放箭,屡有斩获,貌似吐蕃人很弱的样子,唐正英干嘛要阻止他?

    “听大伯的话,不要去,一去,必有危险!”唐正英正色道。

    冯小宝就听从了。

    他没想到的是吐蕃中的主将伊莱云丹跟他发出了同样的遗憾声:“这群汉狗,还真的是狡猾呵!”

    他的身边,有五位骑士,如鹤立鸡群,特别醒目。

    个个都是猿臂虎背熊,眼神相当凌厉,当别人给他们看着时,简直有如一枝枝小箭嗖嗖地射过来。

    五个射雕手!

    加上伊莱云丹自己,就是六个射雕手。

    射雕手极为难得,冯小宝军队算起来,顶多博尔扎是优秀的射雕手(相当准),唐甜是合格的射雕手(命中率较高),冯小宝是凑合的射雕手(时准时不准),加上毒蛇之吻里,顶多有多一位合格射雕手和二位凑合的射雕手。

    而伊莱云丹这边六个都是博尔扎级别的射雕手,毕竟高原这边有更多的雕与鸟可以射。

    伊莱云丹一直示敌以弱,冯小宝射杀他部属时,他强忍着,就是不出手,看冯小宝耀武扬威,进一步麻痹唐军,让他们目中无人。

    现在吐蕃人退兵,就出动了所有射雕手,张网以待唐军大将和射箭高手。

    一来,唐军仗着人多,正是信心爆棚之际,很大概率会冒险轻出,这样遇到隐藏的吐蕃六个射雕手,嘿嘿,可以送唐军这伙人乘风回洛阳。(做鬼乘风)

    二来,射杀对方大将,当可重创唐军士气,让已军顺利撤退。

    也有可能是射杀对方大将后,唐军疯狂追来,那有什么,等他们追不上时他们就彻底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