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飘在大唐-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愔暗中反而一喜:“只要还能回虢州便好。”

虢州乃是弘农杨氏故所,隋国公主的封地。只是唯一不足的是虢州虽是隋国公主的封地,隋国公主却因“殿内侍中”一职,必须留在京城。

太宗李世民丧礼一过,诸位回朝的亲王皆限时出京,各回自己封地。

此去一别,不知何日再能相会,因而诸王想临别一聚。然而,诸王骤然相聚未免令人忌惮,便假借杨悦之名。

杨悦素与诸王交好,原本也正要为诸王践行。然国丧期间不能宴乐,因而借了玄奘法师在的大慈恩寺院落,备了茶水一壶,为众人送别。

大慈恩寺乃是李治出资为母亲长孙皇后所修,极尽奢华。工巧良木,文石丹青,除佛殿大堂之外,院中曲水亭台,花草树木,景致十分清幽。许多文人雅士或高官显贵爱此处清静,也常借此处小聚。又有玄奘法师在此做主持,寺中香火极盛。

一别数年,再次相聚,想起从前在京中胡闹的过往,众人不免唏嘘。此后一别,天各一方,又不知何日再能相见,因而众人相对,倍感珍惜。虽然无丝竹之乐,但闻佛音缭绕,却也尽兴。天南地北,漫无边际,无话不谈。

除曹王李明、赵王李福因年幼年,“奉母”(实则是随母)先行一步外,在京诸皇子皆在。另外还多出一位老皇子滕王。

玄奘法师不在寺中,只有尉迟洪道相陪。

尉迟洪道虽然当了和尚,见到蜀王却不忘问征战之事,二人演讨兵法如痴如醉。

提到西域战事,杨悦不由问杨豫之的近况。李愔却道杨豫之不在天山牧场,他也曾多方打听他的下落,却并未见到。

杨悦不由暗自诧异。想到李治继位,大赦天下。杨豫之也该回来了。却怎会又不见了踪影?又问白齐齐格,李愔也说没有见到过,不由心下更是纳闷。

其他众王,除吴王李恪不喜多言,大多对战事没有太多兴趣。大家避开政治,只谈风月,或比谈奢华,皆是王孙心性,到也无可厚非。

只是杨悦听着渐渐无趣,一面偶与众人闲言,一面与吴王对弈。

“本王在洪州又建了一座滕王阁,临江而立,最是奢华。”滕王大声笑道。

他被放任地方不久,便又故技重施,骄奢无度,大建楼阁,已由苏州又迁转洪州,依旧死性不改。常被先皇斥责,如今新皇李治对他也大是头痛。

“滕王叔敛财有道,也教教侄儿才是。”越王李贞笑着说道。

滕王双眼一翻,大笑道:“本王何用敛财,单凭一支笔画个滕王阁还不是绰绰有余。”

滕王这话到是不是自吹,这些年他的画已是千金难买,的确“画”出个滕王阁来,也不在话下。

“我却不信,滕王叔会只靠画画!”越王李贞摇头道,“滕王叔的美姬众多,平日钱子花得如流水一般,只靠画画,嘿嘿……”

滕王见说,也笑了:“自然不能单靠画画。”

“我就知道滕王叔的老毛病不会改。”越王哈哈大笑。

滕王被人说惯了,也不分辩,反而大笑道:“本王也是为一方百姓造福。修建楼阁,又非专为我一人享用。说来天下书社也要感谢我才对。”

“关我‘天下书社’何事儿?!”杨悦与李愔听了,不由异口同声,齐声抗议。

说完二人均觉异样,不由相对而视。这“天下书社”本是二人联手打造,想起从前种种,不由一时出神。

滕王见到,附掌大笑:“怎不关你们俩的事。我造这滕王阁一半也是为天下书社的士子修造,江水楼台,天下书社的士子们没少借此兴办诗会。更况天下书社因我大力倡导,在洪州发展的有声有色,你们俩不谢我,凭什么反来笑我。”

滕王一口一个“你们俩”,到似是已将杨悦与李愔当成一对。杨悦听了敏感,没来由面上一红。偷眼去看李愔,见李愔正在灼灼地望向自己,眼中旖旎晶晶发亮,看得杨悦心头大跳。

自从上次在宫中一遇之后,杨悦便尽量避开与李愔见面。纵然杨悦明白自己喜欢李愔,然而一想到孤独美儿与龙比格,便大是头痛。何况国丧期间,杨悦更加不想与李愔传出什么绯闻,因而几次李愔相,都被她推三阻四地拒绝。今日若非众人一起相见,杨悦断然也不肯来。

“唉,我说你们俩这么些年怎么还没动静,什么时候才打算请大家吃……”滕王见了李愔与杨悦的眼神,一阵呵呵大笑。

不待滕王“喜酒”二字出口,杨悦已是大皱眉头,甚是尴尬。

吴王李恪沉声道:“滕王叔!”李恪的喝声不高,却自有一种威慑之力。

滕王不由一惊,猛然醒悟过来,虽然是玩笑,也不免唐突公主。且是国丧期间,此话说来未免不合时宜。当即住嘴,改口笑道:“我是说吃茶。”说完端起茶水直着脖子饮了一杯。

“哦,滕王叔脸上什么时候又多了一块新伤?”越王李贞见了,笑着打圆场,转口说道。

果然,顺着越王李贞的手指,大家仔细观看,滕王面颊上确的一大块淤青,像是受了什么重击,刚好不久,暗痕仍在。

滕王李元婴听了,忙举袖将面颊捂住,讪讪不肯多言。

纪王李慎见了,冷不丁说道:“滕王叔莫不是老毛病又犯,被美人所伤。”

众人听了不由大笑。滕王好美色成僻,不是一日之功。

“这一次又是哪家娘子出手伤人?”李愔听了也不由凑趣。

当日黄四娘曾抓破滕王面颊,如今依旧如此,当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杨悦看了也暗暗好笑。

滕王被众人取笑,脸腾得一下红到了脖子上,更加讪讪不肯言。

越王李贞却不肯放过他,向李慎递个眼色,二人一齐去扯滕王袖子。

滕王招架不住,一面捂住脸,一面转身飞奔,说道:“我去看看何时才能开斋,本王肚子都饿扁了。”

见滕王这次如此害羞。吴王李恪摇了摇头,暗自皱眉,知道滕王定然做了太离谱之事,不由叹气。这些年,滕王越发放肆,连自己下属的妻女也不放过,实在是荒淫之极。

“滕王这句到也不错,我饭子也快饿扁了。吃了一上午茶,什么时候才给饭吃。”李贞笑向杨悦问道。今日名义上还是杨悦相约,自然要问她。

大家自清早而来,一直闲谈,不知不觉已近正午。的确都有些饿了“已备了素斋。”不等杨悦回答,尉迟洪道先已答道。

恰好午钟响起,众人也便随在滕王身后,一起往前殿去用餐。

趁众人不大注意,李愔凑到杨悦耳边低声说道:“滕王叔有句话却未说错,你我相识已多年,到现在还……”

不待李愔说完,杨悦不由怒目他一眼。

“我知道,我知道,这个时候说这个不合时宜。”李愔当即住口,忽又笑嘻嘻地道,“不过我一个人去虢州赴任,你大可放心。”

杨悦一愕,面上却又不由一红,道:“不知你说什么。”忙向前紧赶几步,离他远些。

杨悦怎会不明白李愔之意,李愔不过是在告诉她,他不带家眷去,只身一人到虢州,他心中只有她一个,千万不要吃飞醋。

见杨悦装傻,李也不去追她,在她身后大声笑道:“本王不带家眷,只身一个人去虢州。隋国公主什么时候回封地去看看,本王天天恭候。”

此话明似客套,却再昭然不过。

“胡闹!”杨悦面上更红,担心李愔一会儿又说出什么疯话不好收拾。忙又慢下脚步,与他并肩齐走,低声斥道。

吴王李恪走在二人前面,听到李愔的话,回头看了看二人,面上微动,若有所思。

见被吴王注意,杨悦不由更觉尴尬。知道这些年李恪虽然不说,却一直不曾继娶,正是不能对她忘情。虽然想劝他几句,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她总不能自作多情地说,你别等着我,你快娶个妻子。一时望着李恪有些头痛。

“你即喜欢我,莫要再去管他人感受。”李愔见到杨悦神色,伸手去扣杨悦手腕,眉头暗扬,眼中微有恼意,说道。

“谁说喜欢你!”杨悦气恼,忙用力甩开他的手,却被李愔拿住甩不开。

从三藏法师所在院落出来,向东不远处便是大雄殿,眼见有不少僧侣香客在此。杨悦被李愔握住,心中不由大急,偏李愔不肯放开,幸好古人袖子极长,将袖子垂下,巧妙遮住。

“我要去参拜佛祖。”李愔见了,嘿嘿一笑,正要牵了杨悦的手腕往大殿里去。

忽听前面传来一阵喧哗。

“找死!走路不长眼睛,胆敢撞本……”滕王一声大叫。

滕王一向骄纵,又正在被众人揶揄,莫不是一时郁闷,将气撒向他人胡乱生事。杨悦向李愔看一眼,忙向前面急奔。诸王也是一个心思,皆向滕王发声之处急走。

然而,到了近前,众人又不由大笑。

但见滕王李元婴哪里有什么怒气,坐在地上,呆呆地望着对面一人出神。

半晌,突又蹿起身来,走到那人面前,深使一礼,柔声说道:“对不住,是本王莽撞,走路不长眼睛。不知撞到小娘子没有,可曾伤到哪里?”

第三百零九章 陈家有女(2)

转出三藏院,大雄殿前往来香客热闹。

想是滕王一路捂着面颊,又被越王、纪王追赶,仓皇之下撞到他人。自然怪不得对方。然而滕王那管这些,横蛮不讲理才对。现在却突然态度转了个一百八十度大弯,不免令人诧异。

去看对面被滕王撞倒之人,原来是个小娘子。那人一身白衣白衫,身边跟了两个婢女,也同样是白衣白衫。

原来如此!

滕王不自禁地伸手去搀扶那小娘子。小娘子身边的两个婢女却已抢上一步,齐声怒斥道:“滚开!哪里来的臭男人,敢碰我家娘子。”

口气十分蛮横,比之滕王有过之而无不及。想来也是大户人家,非富即贵。只是再贵的身份,又怎比得上眼前诸王。

诸亲王听了不由愕然,看向那两个小婢,却不由又是一愕。那两个小婢长得一模一样,连动作也如一个模子里刻出来一般,齐得不能再齐。

二小婢皆以手叉腰,盛气凌人。但眉目却极为清秀,虽然不过只十三四岁模样,却已是少见的美人。一脸怒气,更是填了几分骄蛮野性之美。

见了二美婢凶巴巴的模样,众王不怒反而不由哈哈地笑出声来。

去看滕王,更是怒气早已跑到了爪哇国去,一味低声下气,不住致歉。听了两位婢女之言,更是忙缩了手,纳纳不敢上前。

滕王向来好色,常因霸王硬上弓,被女子所伤。如今日这般,反畏手畏脚,却是极为罕见。

去看那坐倒在地的小娘子。头上萝幕被撞飞了出去,正以袖掩面。不少香客已围了来观看,想是小娘子怕羞。

二美婢见滕王住手,忙将自家小娘子扶起身来。又将萝幕捡起,仔细弹了灰尘,怒目滕王一眼,才给小娘子戴上。

小娘子这才放下袖子。自始之终众人竟然没有看到小娘子面容。

然而,只那小娘子的身段,袅袅亭亭,在二美婢的簇拥下,迤俪而去,已是令人双眼发直。

待到白衣小娘子走远,滕王半晌才回过神来,大声叫道:“我要死了,我要死了!”

众人不由大笑。

越王李贞却道:“滕王叔要怎么个死法。”

“自然是美死的。乖乖,世上竟有此等绝色!”滕王张大嘴巴,失魂落魄道。

引得众人又一阵大笑。

众香客摇头散开。恰好杨悦与李愔刚刚走过来。

滕王正在半醉半醒之间,回头见到杨悦,冲口而出道:“向来以为隋国公主乃是人间绝色,今日才知一山更比一山高,这小娘子当真是绝代佳人。”

杨悦为了方便,本是男装。被滕王一阵嚷嚷,不由引来许多香客回头看。

杨悦大是皱眉。偏滕王一时忘形,兀自大声叫道:“先前只以为若能娶到隋国公主,便是做神仙也不肯去换;今日才知,若这小娘子若肯嫁给本王,本王立时死了也是值得……”

大庭之下,被滕王如此胡说八道,杨悦不由微怒,抬腿向滕王脚面跺去。

众王见说,却不由同声奇道:“当真如此?能比隋国公主还要美法,是何等绝色,到要见识一番才是。”

说完,越王李贞与纪王李慎不约而同的转身,向那小娘子消失的方向追了过去。

滕王被杨悦一跺之下,脚上吃痛,却也顾及不上,忙追在越王与纪王身后,匆匆去寻那白衣小娘子。

吴王李恪暗暗皱眉摇头,李愔只笑嘻嘻地看热闹。尉迟洪道对女人最没兴趣,抹了抹大光头,引着三人往东侧院去。

正要转身,吴王李恪突然停了下来,向一侧行礼道:“陛……九郎,也来了?”

但见众香客中有一个白衣乌帽地年轻人走了过来,却原来是李治。

吴王原本要称“陛下”,但见李治乃是便装,想是不想被人识破,便又改了称呼。

再看刚才聚在此处的众香客,大多乃是大内禁卫化装。其中还包括了薛仁贵与王方翼。

王方翼出身太原王氏,是李治正妻的堂弟。原先因为同安大长公主之故,一直不得意。如今同安大长公主已逝,太子妃王氏也已晋升为皇后。王方翼作为外戚姻亲,到是颇受重视。与薛仁贵同为大内北门长上,守玄武门。

众人皆相识,纷纷上前行礼。

见说众王正要去吃斋,李治不由笑着向杨悦说道:“我也正好饿了。不知是否有幸能一同就餐。”

杨悦是做东之人,自然要去问她。既然碰上,纵是不愿,也不好拨皇帝的面子,便一同往东侧配殿去。

院中景致,原是李治参与规划,自然十分清楚。

东院是伙房,却与别处不同。不像僧院食堂,反似个极大的饭庄,还设有雅座。京中不少显贵家眷也来此吃斋,生意极是兴隆。只是这里的生意不是直接给饭钱,而是“随喜”。

杨悦随了十吊钱喜,即一万钱,按照一人一千钱的标准,然而饭菜上来却极是简单。不过一素菜一素食,外加素汤一道。每人一份,不多不少,一个模样。

杨悦见了,不由向尉迟洪道取笑道:“没想到玄奘和尚到是极会做卖买。”

尉迟洪道一笑,言道:“不是师傅会做卖买,你便是不出钱也是一样饭菜。实在是出家人一簟食,一瓢饮足矣。我师傅一日两餐,只吃饭喝汤,连菜都没有。今日这道菜还是我特意让人额外加上的。”

杨悦虽知他说的乃是事实,却也不免揶揄道:“花一万钱只给吃这些东西,当真一本万利。真不知你师父攒了那些钱来做什么。”

尉迟洪道反而笑着埋怨道:“还不是公主先前与我师父辩论,说什么和尚游手游食,白吃闲饭,是一群懒汉。所以师父对我们管教甚严,实在是清苦之极。”

“怎么反到怨起我来?”杨悦笑道,“我却不信你这个三车和尚当真也如此吃法。”

“我自然也不例外。”尉迟嘿嘿大笑,显是不尽不实,“你没看我满脸菜色,浑身没有半点力气?”

“你这和尚好不实诚。明明昨日我还见你偷吃了一只鸡来,怎敢当面说谎。”杨悦干脆假模作样,沉脸斥道,“先皇曾准你吃肉,你便是吃了,也没人能说什么。偏不肯承认,岂不是又破一戒。赶明让玄奘法师来,好好教训你才是。”

杨悦自然没见到尉迟洪道偷食,不过说笑而矣。然而她说得有鼻子有眼,王方翼在一旁却是信了,不由吃惊地道:“向来听说三车法师不戒酒肉美色,原来果是真的。”

众人不由大笑。

王方翼不解地看向众人。薛仁贵笑着解释道:“公主不过是在说笑。昨日公主一直宫中议事,怎会见到三车法师吃鸡。”

王方翼这才明白过来,不由看向杨悦,心中嘿然一笑。想起在辽东之时,曾见到过杨悦,当时杨悦一脸黝黑,还曾跟薛仁贵大开玩笑。若非她赠薛仁贵白袍,薛仁贵没准此时还是火长一个。如今却已是游击将军,大内禁卫。这隋国公主当真如传说中一般,十分神奇,却原来是个趣人。

忽然又想起当时蜀王也在场,隋国公主似乎与蜀王关系甚是特别。去看蜀王,果然看到他看向隋国公主的眼神闪动,大是深情。若二人当真联姻只怕有些不妙,对新皇李治乃是头一号的威胁。

回头去看李治,发现李治看向隋国公主的眼神也尽是痴迷。不由又暗暗摇头。先前在终南山李世民有搓合太子与隋国公主之意,王方翼就在身边,自然也有所耳闻。李治若能与她联姻当真再好不过。然而,对自家妹子未必便是好事儿。妹子虽然被李治封为皇后,然而多年来,李治却一直宠爱萧良娣,如今已变封为萧淑妃。向来对妹子不闻不问。若再来一个隋国公主,以隋国公主的才智与身份地位,只怕妹子的皇后之位也难保……

如此这般思来想去,心头不免纠结。沉吟半晌,众人在说笑什么,反到没有听进去。

猛然间抬头,忽又看到正对面的吴王李恪看向隋国公主的眼神,不经意见一闪,也隐隐透出无限情意。王方翼不由又笑了。暗中反为杨悦纠结起来。

暗道自己若是女子,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才好?

吴王李恪最是英明果断,便是先皇在时,也对他极是赞赏。蜀王李愔虽然一向性情顽劣,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