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飘在大唐-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下。众人见杨悦神人一般,惊得目瞪口呆。众僧伏地诚颂“南无阿弥勒佛”,疑心乃是佛祖转世。众善男信女早已扣头成蒜。
玄奘法师起初也愕然一怔,后来看到有个道士混在人群中向杨悦挤眉弄眼,知道有高人相助。又见杨悦回头向他施礼,嘻嘻一笑,明眸善睐,那里是什么公子,原来是一女子,恍然而悟,领众僧齐声唱颂。
这场辩论立刻轰动了长安城,一人传十,十传百,一时长安城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出了一个“长安公子”,杨悦名声大噪。
却说柴令武输了比赛,成就了杨悦威名。心中气恼,却也无可奈何。一日,柴令武被皇帝老丈人兼舅父李世民叫去问话。出来的时候,在两仪殿前遇到了太子李治。
李治看到他,想起李淳风托他代为说和的事情。说道:“柴驸马今日可有空闲?我正有一事儿想正要去找驸马。”
柴令武虽然一向与魏王李泰关系好,不过如今李治当了太子。柴令武等人被李世民教训过,因此对太子不敢不敬。当下说道:“殿下有什么吩咐直管说来。”
李治说道:“我听人说柴驸马与武家公子有些瓜葛,不知是真是假?”
柴令武正为此事儿心烦,没想到连太子也听说了,心中更加气恼。没好气地说道:“原来殿下也听说了。”
李治见他面有愤色,十分郁闷地样子,奇道:“柴驸马为何这般郁郁寡欢?”
柴令武说道:“殿下不是已经知道我与那姓武的决斗的事儿?”
李治奇道:“莫非驸马已与武家公子决斗过了?”
见柴令武点点头。李治又问道:“难道是武家公子赢了?听说他不会武功啊,以驸马的身手怎会输给他?”
柴令武还以为李治故意讽刺他,气恼道:“输便是输了,我怨赌服输还不成?!”
李治知他误会自己,说道:“我并不知道你已与武公子斗过了。只是受人之托想让驸马不要去找武公子决斗。”
柴令武奇道:“什么意思?”
李治于是将李淳风告诉他的关于杨悦与柴进三百两银子的事,仔细对柴令武讲了。柴令武听的目瞪口呆,说道:“怎么会是这样。那天我亲眼见到柴进头破血流……”想了一下,觉得不对,哎哟一声道,“狗奴才,我上当了。那姓武的不会武功,怎么会将他打成那样?”气的一跺脚,恨不得立马飞回去,将柴荣柴进踹上几脚。
于是将柴荣柴进怎么骗自己的话给李治说了。李治知道柴令武被人蒙蔽,见误会解开,也便放心。只是纳闷长安公子不会武功,柴令武怎会比武失败,问道:“武公子既然不会武功,怎么会赢了驸马?”
柴令武面有窘色,对杨悦却已充满愧意,便一字不隐,将在弘福寺辩阐决斗的事儿对李治一一说了。
李治听了,大感兴趣,笑道:“有这等才子,真是天下幸事。他日柴驸马定要与我引见才是。”
柴令武维维诺诺,口中答应,心中却想:“别说引见,如今我有何脸面再见长安公子?”心中一面悔,一面气。后悔自己行事太鲁莽,又气柴荣柴进哥俩……
一路奔回家,柴令武找到柴荣,二话不说,上前便是一脚。柴荣被他揣了一个跟头,心中惴惴不安,嘴上却硬道:“公子,小人做错了什么?”柴令武接着又是一个大嘴巴抽过来,柴府向来对下人十分客气,严禁无故惩罚下人,但柴令武此时早已气得要死,哪还想到这些,边打边骂道:“你做错了什么?你还敢说你没做错什么?!”
柴荣吓得不敢还嘴,忙跪地求饶。柴令武怒道:“若不是你这对狗奴才,爷我如何能落到今日地步,成了整个长安城的笑柄?!”
柴荣知道事发,吓得慌了神,战战兢兢地说道:“回公子爷,小人也是受了兄弟的蒙骗……”
柴令武又一脚踢了过来,说道:“这么说,你们果然是在蒙骗本爷,看我今日不扒了你的皮!”
柴荣知道今日必死无疑,急道:“公子爷,你先饶了小人吧。小人这就去把兄弟找来,让他给公子爷赔罪。”
柴令武经他一提,想起还有一个柴进也十分该死,说道:“好,你去把你兄弟找来,今日爷跟你们没完!”
柴荣一路狂奔而去,哪里还敢回来,寻了兄弟柴进逃出长安去了。
柴令武得知柴荣柴进逃走,气得直跳脚。更加明白自己误会了杨悦,想去找杨悦赔礼,却没有脸去见杨悦。整日长吁短叹,喝酒浇愁。
第二十章 高阳辩机
杨悦自从赢了比赛,声名远播。“长安公子”的大名轰动整个长安城,不时有人慕名来访。武府比平日热闹了许多,整日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杨悦也因此结识了不少人,包括前些天为她决斗助威的太学生以及许多学士名流。
武元庆武元爽俩兄弟见杨悦名声更响,更不敢来招惹她。武家上下对杨悦又敬又怕,不敢对杨悦说半个不字。
武照、武眉儿等内府女眷,平日与杨悦相善,如今更加为她高兴,个个乐的合不笼嘴,像过年一般。只有杨夫人自始至终不悲不喜,反而让人琢磨不透。
应酬多了,时间一长,时而有一些肖肖之徒自以为风流才俊来登门拜访。杨悦每日打发这些人,厌烦起来。杨豫之多日不见武照,央求杨悦带武照出来玩。杨悦也正要躲避这些“才子”。便每日带武照与李豫之一起游玩,或游园或拜寺。将访客丢给武元庆、武元爽哥俩应酬。见杨悦让武家名声大皂,热闹非凡,这哥儿俩现在看杨悦是越看越顺眼儿,对杨悦言听计从。
在杨悦的调教下,杨豫之这小子越来越开窍,时不时搞些浪漫的手段,武照对他似乎也越来越迷恋,二人沉浸在甜蜜的爱恋之中。杨悦的任务是带武照出来,其余时间交给杨豫之。她自己四处游走,自得其乐。
这日,杨悦三人又到弘福寺玩儿。杨豫之指着当时比赛的道场,向武照仔细描述杨悦当日如何大胜柴令武的事儿。武照听得津津有味,听说杨悦如仙人一般从道场上飘然而下,奇道:“姊姊什么时候有这等身手?”
杨悦笑笑:“山人自有妙计。”杨豫之说道:“开始我也以为大哥神仙附体了。后来才发现……”
杨悦敲一下他的脑壳儿,止住他示意他不准说。武照追问杨豫之怎么回事。杨豫之看看杨悦,嘻嘻一笑道:“说与照妹妹又何妨,是李道长在装神弄鬼。”
杨悦佯怒道:“见色忘义,算什么兄弟。”杨豫之作个鬼脸道:“反正照妹妹不是外人,我知道也便是照妹妹知道……”
三人正说笑间,只听身后有人说道:“原来如此。”
三人回头看时,这才发现身后站着一人,竟然是和尚“辩机”。杨悦不由恼怒的慎了杨豫之一眼,不知辩机什么时候来到,听没听到武照叫自己姊姊,心下惴惴不安。
辩机向杨悦合什道:“公子可愿再喝和尚一杯茶?”
杨悦想起那日也是利用了辩机不少,对这和尚本也心存友善,正要试探他是否听到武照的话,便点点头,说道:“正要谢过和尚。”
杨豫之与武照自去玩,杨悦与辩机到当日所在的“兜率宫”水榭中喝茶。
辩机说道:“当日与公子在此吟诗作对,和尚心中已十分仰慕公子之才。”杨悦笑道:“和尚的才华比公子要高出许多,何必自谦。”
辩机摇摇头说道:“和尚向来自持才貌风流,一向不曾佩服过谁。到目前为止,却有二人是和尚诚心敬佩的人。公子可愿闻其详。”
见杨悦点点头。辩机继续说道:“一个便是师傅玄奘法师。”
杨悦点头道:“玄奘法师乃是无上智者,无论才华、情志都是千年不遇的人物。我对玄奘法师也十分的敬仰。”
辩机当日见杨悦不肯拜在玄奘法师门下,以为杨悦年少轻狂不将玄奘法师放在眼里。心中虽然认为杨悦有才,却也不免太过持才狂傲,今日见杨悦如此说,反而有些奇怪。但见杨悦语出真诚,不似作伪,于是问道:“既然如此,公子为何反而拒绝法师的好意?”
杨悦见辩机如此说,知他不知自己是女子,心下大定,叹道:“实是有不得已的苦衷。世人不明其因,反而让在下利用了法师的名气,以至于谬传谬误,以为在下赢了法师。每想及此,心中总是万分愧疚,过意不去。本应当面谢罪,只怕法师不肯理会。和尚如若见到法师,还望代为公子转达心意。”
辩机点头道:“玄奘法师向来不将名利放在心上,对公子更是大加赞许,没有半点责备之意。公子之请和尚定当转达。”
杨悦听了大喜,说道:“法师真乃方外高人,反而是公子以小人之心度佛心了!”
辩机将茶煮好,高阳公主不在,本不想卖弄分茶分段。杨悦却对此念念不忘,请辩机一展身手,辩机见杨悦少年心性,也十分得意,便又为杨悦表演分茶。二人吃茶便聊……
辩机又道:“公子,可知和尚第二敬佩的人说谁?”
杨悦摇头说道:“愿闻其详。”
辩机说道:“便是公子你。”
杨悦正一口茶含在口中,见辩机如此说,差点喷了出来,笑道:“和尚,我有什么可以让你敬佩之处?”这些日子杨悦听人的赞扬听了不少,先前见辩机因为高阳恨不得吃了自己,没想到他也赶流行,敬佩起自己。
辩机正色道:“公子,和尚并非说笑。”
杨悦问道:“若论才学,和尚不输于我;若论样貌,和尚风流才俊一时无二。”
辩机说道:“公子之诗文才华,和尚或许可与相比一二。但公子之样貌,和尚却万万不及。然而令和尚敬服的并非这些。”
杨悦奇道:“那是什么?如果是佛法,在下几乎是半点不懂,更加比不上和尚。”
辩机面有愧色,说道:“公子的德操,是辩机望尘莫及之处。令和尚不敢仰视。”
杨悦见他如此说,已知他指的是对待高阳公主的事儿。心想,只是你不知我是女人,如果我是男人只怕面对高阳公主的风骚也受不了啊。当下微微一笑道:“和尚谬赞了。”
辩机却万分诚肯地说道:“公子送和尚的诗,和尚深有感悟,只是……”辩机说的是杨悦送给他的“佛前红鸾动,公主入梦来,本为方外人,何必惹尘埃”四句诗。
杨悦见他终有所悟,趁机说道:“和尚若能有所悟,当真是再好不过。”
辩机苦笑道:“和尚岂不知公子好意,只是苦于无法自拔。”
杨悦摇摇头,同情地说道:“和尚为情所困,对美人一片痴心。只是美人对和尚,只怕并非为情,只不过迷恋和尚的一副皮囊而矣。”
辩机自从与高阳公主相好以来,每日在佛与俗之间挣扎,即一心向佛又抵挡不了高阳公主的诱惑,甚至知道高阳公主并不是真心爱自己,却仍然不能从中解脱,内心深处实是万分的痛苦。却又不敢向任何人诉说,每日受的煎熬实比与高阳公主一起的欢愉还要多些。见杨悦并没有因高阳公主的事儿而鄙视自己,反而苦苦劝说,心中十分感动,说道:“公子对和尚的恩情,和尚万死不能相报。”
杨悦摇摇头,说道:“和尚,你本来才华横溢,若只心向佛,只怕你的造化不仅仅如此。如今你拜在玄奘法师名下,更应该仔细研究佛法,以有所成就。何必苦苦迷恋于一个淫荡女子,到最后……反而一事无成。”杨悦本待要说,到最后被李世民处死,临时才改了一事无成。
辩机见杨悦苦口婆心,不愿让她失望,说道:“和尚一定听公子教诲,仔细研究佛法。”心中却对自己说的话也表示怀疑。
杨悦见他肯听自己的话,大喜说道:“和尚,浪子回头金不换,如若果真如此,反而是大大的造化。听说和尚正为玄奘法师整理西行的地理志,不知怎么样了。”
辩机见杨悦问到著述,精神为之一奋,说道:“公子对和尚当真了如指掌,第一卷已写成,写的是师父从阿耆尼国到迦毕试国的经历;正待写第二卷。”
杨悦听了悠然向往,说道:“‘大唐西域记’。和尚有幸能写为玄奘法师整理此书,十分的了不起啊。”
“大唐西域记?好名字。”辩机说道,“和尚正为书名发愁,公子一语道破,即朴实无华,又十分贴切,明日便向师父问来,便用《大唐西域记》作书名,师父知道是公子起的名字,必定十分的高兴。”
杨悦一愣,心道:“我起的名字?天,‘大唐西域记’原来是我起的名字。哈,早知道干脆叫‘西游记’,后人对这个名字叫的更响亮啊。”
杨悦与辩机谈的投机,竟然不知不觉日影已斜。杨悦感到腹中饥饿,看看早已过午,笑道:“和尚好没眼力,只请吃茶,想要饿死朋友不成?”
辩机见杨悦说话直截了当十分有趣,心中对杨悦更加亲善,听杨悦说笑,不由笑道:“是和尚怠慢了。与公子谈话,如坐春风,竟然忘忽所以。”
杨悦笑道:“只怕是和尚怕请我吃饭,故意忘了吧。”
辩机被杨悦打趣,呵呵笑道:“如今寺中吃饭钟点已过,只怕没的吃了。公子若不嫌和尚手拙,到和尚住处,和尚为公子做几道小菜如何?”
原来高阳公主常来此与辩机相会,高阳公主向来奢侈极欲,无论枕头铺盖,起居用具,还是锅碗灶具,全由她选上等货物一一拿来。因此,辩机虽然是在和尚寺,过的却是十分奢华的生活。
杨悦随辩机去。见辩机房中十分豪华,知道是高阳公主相送,心中不由暗叹:辩机正是因为高阳公主送的‘金宝神枕’被盗,盗贼被“官府”抓到,审问之下连带辩机与高阳公主的事儿被发现。如果不是高阳公主过于奢华,不送辩机这些豪华物件,东西便不会被盗,也引不出辩机与高阳公主的一段私情,辩机也不至于被李世民处死。心中盘算是否应该提醒辩机不要这么嚣张。
见辩机已将饭做好,虽然只是几道素菜,却也做的清淡雅致,十分美味。杨悦笑道:“没想到和尚还有这等手艺。”
辩机淡淡一笑,他这手艺是为了高阳公主专门习练的。高阳公主与他在一起已有五六年,辩机为了讨她欢心,的确也下了不少功夫。
二人正吃间,忽听门外一声娇笑:“好香,和尚怎知我此时会来?准备好饭菜等我么?”人影一闪,一位俊美的年轻公子闪进来,不是女扮男装的高阳公主还会是谁?
辩机听了,脸色大变,心道:“高阳公主早不来晚不来,恰好此时来,只怕这下更加说不清了。”
原来自从柴令武与杨悦辩经输掉,高阳公主气得直跳脚,责问辩机定是与杨悦私下有勾当,否则为何一定要判杨悦赢。辩机无论如何解释,高阳只是不听。说两个禅机,一样的话语,如果辩机先判杨悦输也是可以的。辩机与她缠斗了数日,怕了她了,这些日子高阳公主来找他,他都悄悄地躲了去,不敢见她。没想到今日与杨悦在一起,被高阳公主撞个正招。只怕是再解释不清了。更何况辩机的卧房藏着辩机与高阳公主的秘密,平日辩机从不肯让人到他的卧室。因此听到是高阳公主的声音,辩机吓的脸色都变了。
高阳公主见杨悦也在,不由一怔,随即怒道:“你怎会在这里?”
杨悦嘻嘻一笑道:“和尚房中,美人能来,公子为何不能在?”
高阳公主知道杨悦暗讽她与辩机的关系,大怒,向辩机说道:“你快把他给本公主赶出去。”
辩机面有难色,看看高阳,又看看杨悦,不知如何是好。
杨悦见高阳公主如此跋扈,向辩机说道:“和尚难道还要沉沦下去?”
辩机一怔,沉思片刻,一咬牙向高阳公主说道:“公主,辩机妄称佛门弟子,不敢期望佛祖原谅。但求从今以后,在佛祖面前诚心忏悔,还辩机罪孽……”
不待辩机说完,高阳公主早气得七窍生烟,指着辩机的鼻子说道:“辩机你敢对本公主如此说话……”又向杨悦怒目而视,狠道:“姓武的,今日有你无我,有我无你。”扑向杨悦便要厮打。
杨悦见她一个公主,竟然也如泼妇一般,实在是可笑,忙转身避过。辩机赶紧上前拉住高阳公主,示意杨悦快走。杨悦摇摇头,笑嘻嘻的远去。
高阳公主被辩机抱住无法去追杨悦,转身向辩机撕打。辩机不敢还手,任由她发泄。软香温玉楼在怀中,如何能够说散就散,辩机最终还是禁不住与高阳公主一阵温存,才烟消云散……
第二十一章 法师玄奘
从辩机处出来,杨悦准备离开弘福寺,却在院中遇到“玄奘法师”。玄奘法师同一位身材极为高大的和尚在一起,正往内院去。
玄奘法师远远看到杨悦,向杨悦示意。杨悦忙上前向玄奘行礼,玄奘请她一同到内院叙话。
玄奘的“办公室”十分宽敞,但陈设却十分的简单,只一钵、一木鱼、一张四脚几,几只葡团,其余则是经书,到处都是,无论书架还是几上,甚至地上也放了不少。
杨悦不由大为叹服,心道:“一个人读这些书,少说也要几十年的功夫,这三藏法师的名头果然不是白来的。”想起清代彭端淑的《蜀之鄙有二僧》,其中贫僧正与玄奘相近,更加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