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男无敌-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辛良说:“大叔,俺今天晚上就来上两瓶儿,其他的全是古井贡。”

“行,行,咋不行勒,古井贡也是好酒,村子里谁家过事儿喝过那么好的酒呢。”

辛良说:“烟全是清一色的红塔山。”

“中,中,太好了。”

辛良说:“大叔,你看我一年到头在外面混很少回家,今天就和村子里的干部们坐一坐,沟通沟通,你晚上去的时候就把村里的干部们全通知去。”

村长说:“好的,过一会儿,我就去通知他们去,他们一听说你家里准备了这么好的酒,还不屁颠屁颠地跑着去啊。”

辛良把那一盒刚刚拆开口的红塔山放在了村长的桌子上,就离开了。

村长就一直把他送到大街上。

出了村长家,辛良就有去了村医生的家里,要村医生晚上也到他家里去,他想请他喝酒。

村医生听了也急忙答应了。

辛良回到家里,就做起了准备,他让母亲把盘子杯子洗了洗,他自己就把炖好的热菜放在炉子上热了热,又动手把凉菜切了切,调了调,装在了盘子里,摆在一张大桌子上,安放了椅子,就等着客人的到来。

觉得他们快到的时候,辛良就拿出了两瓶子剑南春,又搬出了一箱子古井贡,拿出一条红塔山。

刚刚把筷子放好,就听到院子里热热闹闹的,有人说说笑笑地进了家。

辛良走出屋门一看,是邀请的村干部们都到家里来了,他就急忙拿了一盒烟出去了,和他们到了招呼,然后一个递上一支烟,接着就把他们请到了屋子里。

村长领着村干们一进了屋,看到了辛老汉父母坐在那里,就急忙伯伯叔叔大娘大婶地喊了起来,等到一看到那一桌子好菜和旁边放着的名烟名酒,心里就不由得大吃一惊,这辛良真的有钱了,居然安排了这样高规格的席面,那身子就跟坠了一快石头似的,纷纷坐在了椅子上。

辛良就拆开了一条烟,放在桌子上,把两瓶子剑南春全打开了,招呼大家喝起来。

这些村干们,平时也难得喝几次,就是喝酒,也是村子里谁家有了红白喜事,去帮忙的时候,可以痛快的喝一次,可是喝的酒也不上什么档次,二三十块钱的酒就很不错,菜也是一些大路菜。今天一看到辛良准备了这么好的烟酒,这么好的菜,就动筷子吃了一气,接着就猛喝了一阵子。觉得肚子里有了点底儿,这才想起来要和辛良说说话。

于是就纷纷点上了一支烟,和辛良拉了起来。

村长说:“侄子,你这几年混的真不错啊,是咱村子里出的最大最年轻的官儿呢。”

副村长说:“辛良,你真是年轻有为啊,以后升官的日子还长着呢。”

村计生主任兼会计说:“趁着年轻好好干,早升几步,以后我们有什么事也好求你了。”

村医生说:“有了机会就一定要抓住。”

辛良就举起酒杯说:“感谢各位的光临,我辛良一定要好好好,争取混出一个样子来,不负各位的殷切期望,我混好了,就为村子里办一些好事儿。来,咱们干了这个酒。”

于是大家纷纷举杯,喝干了一个。

村长说:“侄子,你近期可有什么打算啊。”

辛良说:“我过了年,就要到省行政学院学习去了,是县里派出去学习的。”

副村长说:“那回来后是不是就要升了。”

辛良说:“省行政学院就是培养后备干部的。”

会计说:“那回来后,很快就是副县级了。“

辛良说:“应该差不多吧。”

村干们一听,就来了兴致,心想村子里就要出县级干部了,这可是村子里的一大荣耀啊。

村长带头说:“侄子,你就放心地去学习吧,你家里的事情村里会安排的,你爹娘有什么困难,村子里全包了。”

村医生也说:“辛良,我一个月给大妈大伯查一回身体,大妈有个什么小毛病,一个电话,我就第一时间赶到。”

辛良心里很感激,就又为村干们敬了一个酒。两瓶子剑南春很快就喝完了,辛良接着就打开了古井贡,于是就掀起了一个吃喝的高潮。村干们一直喝到后半夜才结束,一个个喝的酩酊大醉,临走的时候,辛良一人给了他们一盒红塔山。。。。。

第二四三章 夜宴二

第二天是腊月二十九,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儿了。这一天上午,辛良就开上车,拉着父母去赶了一 个集,在集市上,他为父母各买了两身子衣服,又卖了两挂一万头儿的鞭炮,一盘二脚踢,几十个彩炮。然后和父母在集市上吃了一顿饭,就直接开车回来了。

中午在家里好好休息了一下,到了傍晚的时候,辛良就又提前准备好了一 桌子酒和菜,他准备今天晚上就招待一下本家的爷们儿。

一切准备好之后,辛良挨门挨户来到他的本家里,要他们一家出一 个人,晚上就到他的家里去聚一 聚,被邀请的人中有爷爷辈的,也叔叔和大伯,还有就是几个自己家的弟兄,在村子里,辛姓人家不多,一家出一个人,也就是一大桌子。

每到一家,辛良就受到了普遍的欢迎,他们辛家人众本来就少,在村子里也没有多大的势力,现在出了一个当官的,能够为他们家支撑一下门面,对他们来讲是一件很庆幸的事情。

回到家里,辛良有做了一番准备,接着他和父母就吃了晚饭,准备晚上迎接本家的人。

吃了饭不久,一家人正在坐着说话,就听得院子里有人说话,辛良走出院子一看,原来是本家的一个爷爷过来了,辛良急忙递上一支烟,把老人请进屋子里,先坐着喝茶。

接着院子里又热闹了起来,辛良又走了出去一看,原来是他本家的一个堂哥和两个堂弟进来了。

他就急忙上去上了烟,让他们三个人进了屋。

又过了一 会儿,被邀请的人全到齐了。

辛良就急忙让大家入了座儿。辈分到的坐在正位,其他的就依次类推,年轻人就坐在最下面的位置。

大家坐好后,辛良说道:“各位爷爷,各位伯伯叔叔,各位弟兄,我辛良因为常年在外,回家很少,所以就和各位本家在一起坐的少,按说去年春节就该邀请各位在家里坐一坐了,可是去年在机关里值班,在家里也没有住几天。今年正好有这个机会,就邀各位到家里聚一聚,说说话。”

那个最年长地说:“良子能够有今天,是他辛苦的结果,也是咱们辛家的骄傲。这孩子有文化有水平,将来一定有大的出息。”

又指着一个年龄最小说到:“瞧瞧你,从小就不好好上学,现在后悔了吧。你当初要是好好上学,现在还用在家里种地受罪。”

那个被训的小伙子说:“看您老说的,不上学就不吃饭了。何况俺良子哥有了本事,俺也会跟着沾光的,是不是良子哥。”

辛良说:“那还用说吗,哪一天我有了大本事,就给咱们家里的年轻人都找份好差使干一干。”

那个小伙子说:“良子哥,那你就快一点有本事吧。”

“也快了,但是心急也吃不了热豆腐啊。”

说得大伙都笑了起来。

另一个小伙子说:“良子哥,你今天请我们喝酒,喝的是什么酒,弄的是什么菜啊,你当了办公室主任。可不能弄孬酒孬菜啊。你这红塔山烟还上档次,酒和菜也要跟上去啊。”

辛良说:“兄弟,你想喝什么酒啊。”

那小伙子说:“怎么着也的二十元一瓶儿的吧。”

辛良说:“你还是到里面去看一看吧。”

就指着最小的小伙子说:“你也不要光坐着了,都到里面搬酒端菜去。”

两个年轻人就随辛良来到里间一看,顿时就惊呆了,只见里间的桌子上满满地摆着盛菜的盘子,盘子里的菜全是很上档次的菜,什么螃蟹大虾,什么驴肠牛肚,什么红烧鲤鱼,油炸带鱼,还有土豆牛肉,红焖羊肉,清蒸丸子,水汆丸子,不一而足。。。。。。

再看看放在床上的酒,也唬了一大跳,一箱子古井贡,还有两瓶子郎酒。。。。。

看到了这一切,两个年轻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他们对辛良说:“良子哥,你不过了呀。”

辛良笑了笑说:“一年才过一个春节,就应该高兴一下吗。”

一个小伙子说:“这古井贡我知道六七十块钱一瓶,这郎酒怕要上百了吧。“

“二百多呢。今天晚上你就多喝点。”辛良笑着说。

说完三个人就一趟趟地把菜端到了外面,又把酒也拿了过去。

重新坐好后,辛良就拿起了瓶子给大家倒了酒,都倒完之后,辛良就说就几句祝福的话,然后就要大家同喝一个,大家就举起杯同喝下去。

辛良说:“爷爷,感觉这酒还可以吧。”

老头匝匝嘴说道:“好酒,好酒啊。”

那个小伙子就说道:“爷爷喝了一辈子的酒,你就断断这酒多少钱一瓶吧。”

老头儿就又喝了一 杯,仔细品了品说:“我觉得怎么着也得十几块钱一瓶吧。”

小伙子就哈哈笑了起来,他说道:“爷爷喝了一辈子的酒,算是白喝了呀。”

老头说:“难道这一瓶子酒能够上百不成。”

小伙子说:“一瓶两百呢。”

在场的本家无不大吃一惊。

老头说:“俺良子真是有本事了,你现在的官顶一个什么职位啊。”

小伙子又替辛良回答道;“俺良子哥现在抵得上一个大局的局长呢,就是乡长书记见了他,也得围着他转呢。”

老头就高兴了起来,他说:“我辛家终于出人才了,我们以后在村子里也可以出人头地了。早几年有一个风水先生从咱们家的祖坟旁边经过,说咱们这个祖坟很有劲儿,要出官了,这不家里都出局长了。”

那个小伙子说:“俺辛良哥以后还要往上升呢。他马上就要到省里学习去了,回来以后就是副县级。”

老头儿就看着辛良说:“是吗,良子。”

辛良说:“爷爷,我过了年就得到省里去学习了。”

“那回来以后是不是就升了。”老头认真地问道。

辛良说:“按倒立应该是这样的。”

“那就好,以后我们家就有指望了。”老头儿自言自语地说。

在辛良的提议下,大家就有同喝了一个。

辛良说:“大家吃菜吧。”

他就为老头儿夹了一只大虾,有夹几筷子驴肠和鱼块儿。

大家吃了一气,就齐夸菜做的好。

辛良说:“我去了省里,回来的就少了,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俺爹和俺娘。”

老头儿说:“你说的这什么话嘛,咱们家里这么多人呢,谁还不能帮你照顾点,我叫谁动他就得动,跑的满了我就用拐杖敲他。良子,你就安心在外面做事儿吧,你的前程比什么都重要,家里的事儿你就放心吧。”

接着老头儿就对两个年轻人说:“你们两个要经常往你大爷大娘这里跑,如果不尽心,我饶不了你们。”

两个年轻人笑着说:“爷爷,你都说到哪里去了,俺一定会把大爷大娘当亲爹亲娘一样看待的。让俺良子哥安心在外面做事儿。他混好了我们还跟着沾光呢。”

老头儿说:“我回去以后给我的孙子说说,让他一下学就到这里看看,大家都要尽点心,俺良子有了本事,都不会忘记你们的,是不是良子。”

辛良激动地点了点头。

他就招呼大家继续喝酒吃菜。老人都不大喝酒,可是几个年轻人却都是海量,毕竟这样的席面是不容易轻易遇到的。

他们采用了各种各样的酒令,又是掷骰子,又是划拳,甚至还玩起了扑克,到了半夜的时候,四瓶子酒就全下去了。

年轻人依然兴致未尽,可是老人门已经坚持不住了,到了后来,老头儿终于发了话,他说:“天已经不早了,都不准再喝了,明天就是大年夜了,谁家都有忙不完的事儿,你们都早早回去休息,也让你们良子哥好好休息一下,他在外面就忙得够戗,回到家里,也该让他好好休息一下了。“

辛良说:“爷,不要紧,天还早呢,就让他们再喝一点吧。”

老头儿说:“良子,你不要惯他们,他们喝得不少了,喝多了别闹出什么事情来。好了,就这样了,咱们马上回家去。”

几个年轻人虽然正在兴头儿上,但是听了老者的话,他们也只好作罢了,因为在辛家,有这样一个传统,老人的话,年轻人一定要听的,不听就被视为大逆不道。

年轻人就喝下了门前盅,然后就很不情愿地站了起来,心里说,以后再也不好老年人在一起喝酒,和他们在一起根本喝不痛快。

本家的爷们儿离开的时候,辛良就给了年长的一人一瓶酒,一直把他们送到了大门外面,嘱咐年轻人一定好把老人送到家里。。。。。。。

第二四四章 过年习俗一

新年终于来临了,大年三十儿这一天,家家都把院子里屋子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大门口和屋门上贴上了崭新的的对联,有的人家大门口还挂起了大红灯笼,到处都是一片崭新的气象。

过年也是辛良爹娘最忙的时候,辛良的爹把老祖宗的牌位请到了家里,供在桌子上,辛良的娘就把几尊神仙的画像挂了起来,什么玉皇大帝,灶君爷,财神爷,关帝爷,门神,仓官,一位不拉地请到了家里。老两口子就早起无别事,洗手先上香。

按照规矩,三十早晨得做大米干饭,具体做法是先把大米放进开水锅里,等到大米六七成熟的时候,就用笊篱捞上来,放到了盆子里,用勺子把松散的米粒压结实,再焖起来。

然后在米汤里放一些菠菜叶儿,白菜叶儿,肉汤儿,熟海带,等菜叶子熟了,米粒结成了块儿,就用铲子铲上一块大米干饭放进碗里,然后就浇上一些汤,就可以吃了,小时候,辛良最喜欢吃的就是这样的饭。

当然,最先盛好的饭是不能够自己吃的,得先在神灵的位置和祖宗的牌位前供奉了,点了香,花了箔,再燃放了鞭炮,自己才能够吃的。

今年的规矩自然也是这样,辛良就帮着父母忙这忙那的,烧水,下米,做菜汤,一碗一碗盛好放在祖宗和神仙的灵位前。看到父亲点了香,化了箔,跪在地上磕了头,他就在院子里燃放了几个二脚踢,随着几声炸响,院子里就弥漫起了硝烟的味道,辛良才感觉到新年真的来临了。

吃了早饭,就开始忙中午的饭了。中午家家吃饺子,准备工作就得半晌。

先是准备材料,要把大葱一棵棵地剥去外皮,只要里面的葱白,然后放在案板上,切成葱末。

接着就是剁肉泥,先把大块儿肉改刀切成肉丝,然后就放上姜丝和盐,就剁起来,直到把那肉丝剁成了肉泥。

再接着,就把油放到锅里加热,等到油大冒热气了,就把豆瓣酱放进热油里,随着一阵剧烈的嘶啦啦的响声,一股子刺鼻的奇想就升腾弥漫了起来,这叫搂酱油,这一关最重要,饺子馅味道的好坏,这一关是关键。

搂好了酱油,就放在一边,等温度降下去了,就把已经多好的肉泥,放进酱油里,再把葱末放在上面,撒上十三香和味精,倒上香油,用筷子搅匀,再用勺子翻腾几遍 ,饺子馅就算是调好了。这样的饺子馅叫“净葱净肉”,头几年,只有村长的家里才吃得上这样的饺子,如今在村子里,“净葱净肉”的饺子已经很普及了。

今年的饺子馅就是辛良自己调的,他爹在一边帮他打下手,他娘在一边和面,等到饺子馅调好的时候,他娘就已经把面和好了。

接下来就开始了擀面皮,包饺子了

一家三口围坐在低桌跟前,他娘擀面皮,他和他爹就包起来,包好的饺子就整整齐齐地排在簸萁里。

辛良一面包着饺子,一面就回忆起了小时候过年的情景,那个时候,因为家里穷,过年割不了多少肉,吃的饺子馅就净是一些白菜萝卜,肉很少,就是那样吃起来也觉得很香。小伙伴们端着饺子在大街上聚在一起的时候,就相互攀比谁家的饺子馅好,那个时候,那个吃上“净葱净肉”的就只有村长的儿子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饺子就包好了,接着就是烧火煮饺子。

捞出来的饺子自然仍是先放到祖宗和神仙的灵位前,辛良的爹依然上香,他的娘就化箔,然后就跪在地上磕头。

辛良就点起了那挂一万头儿的鞭炮。那挂炮一直响了半个小时,蓝色的硝烟弥漫了整个院子。

一家人就坐在桌子前吃起了饺子,辛良的娘倒上了醋,又在醋里放了香油,调均匀后,就把腊八蒜放了进去,辛良就倒了三杯酒。于是他们就沾着醋吃起了饺子,还时不时地喝上一点点酒,辛良的爹觉得这日子过得真是在天堂上了。

辛良的爹年轻的时候,还闹过一个笑话,那还是在生产队的年代,一次过年吃饺子的时候,他就端着碗来到大街,他对大伙说,恐怕毛主席就天天吃饺子吧,另一个说,毛主席恐怕天天吃油条油饼吧,引得众人一片大笑,他就红着脸端着碗回到了家里。

一家人吃着饭,辛良说:“爹,娘,过了年天气暖和了,你们就到县城里去住着吧,我买的房子已经装修好了。”

他爹说:“那地方我住不惯,低头抬头一个人也不认识,连个说话的人也找不到,还是住在家里自在舒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