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朝文人们的大忧小乐-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想宋朝的清明,自你去后,年年便有无数的青楼女子自发地到你的青冢缅怀你,交通为你阻塞,鲜花香纸为你断市,*的眼泪为你倾泻如雨……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风景。柳七,你亦应该释怀而去,我们也当欣然品读你这支穿越岁月风雨跨越时代沧桑至今仍还传唱不衰的金曲了!
《宋朝文人们的大忧小乐》系本人继以李白诗歌为创作主体的专著《李诗猜读》(作家出版社)后的又一倾情之作。它以宋朝著名文人的著名诗词为创作蓝本,通过对他们的经典诗词的深入解读,探寻他们在两宋背景下坎坷多舛的命运及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引领人们共同领略他们风华绝代的文采,多彩的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感! txt小说上传分享
柳永的别样心声——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凝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柳七,我深深地替你惋惜。在宋朝,你写出了那么多锦绣华章,可是,偏偏有一些自命不凡的文人,或锦衣玉食的士大夫却看不起你的词。一些人死守所谓的正统文学,一些人则是道貌岸然的伪道士。
据说,有个官居侍郎的高官叫刘季高,有一次在开封大相国寺吃饭,席间,与同桌的人闲谈你的词。此刘领导全不顾自己的身份,破口大骂你的词,且欲骂欲甚。此时,有一位老宦官听得实在过意不去了,就拿来纸笔,跪在刘高官面前说:你认为柳词不行,那就烦请你填一首给大家看看吧!刘高官顿时无语。他这时或许才明白,你的词是多么地受人喜爱,你是多么地受人尊重,受人追捧。
与你同时代的文豪东坡居士够牛的吧,虽然一向瞧不起你,还责备他的门生秦观:“不意别后,公却学柳七作词。”仿佛向你学习写词就是莫大的羞耻。当他读罢你的这章《八声甘州》之后,也就只好服气,且赞赏说:人们都说柳耆卿的词俗,我看不是这样;这《八声甘州》中的“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其高明之处一点也不亚于唐人!此后,还将学生秦观与你并提:“山抹微云秦学士,露华倒影柳屯田。”其喜爱乃至钦佩之情不言自明。
那些不喜欢你的词,甚至恶意攻击的原因,归结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点。
一是认为你所写的词,乃“淫冶讴歌之曲”,也即是一般市民喜欢的流行歌曲。如果这事放在今天,那就是天大的好事,因为你创作的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你创作的那些能唱遍大街小巷、在有饮水处都能听到有人唱你的歌,就是今天的通俗歌曲。你要是生活在今天,指不定要拿“五个一”或别的多项创作大奖。一些人斥之为“淫冶”正体现了他们自己的虚伪。一方面,他们嫖妓狎娼乐此不疲,一方面又要冠冕堂皇地鄙弃你那些表达真情实感的丽词,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作为。
二是说你写了大量的表现*生活的作品,格调不高。后来,你最终还是走上了仕途。可是,满朝上下都知道你曾写词得罪了仁宗皇帝。所以,一直让你沉浮下僚,当不了像样的官。你一不服气,就找到时任宰相的大词人晏殊。晏殊不冷不热地说:“你挺喜欢填词吧?”你一听,就知道是自己先前写词顶撞皇帝坏的事。于是,你答道:“宰相大人,你不也喜欢填词吗?”晏老爷子说:“我虽填词,可我没有写出‘针线闲拈伴伊坐’这种句子!”原来,大家(个别有点官职的文人)一直认为你写的词太过鄙俗,因而鄙视甚至排斥你!其实,晏老爷子是不懂生活情趣,老眼昏花看走了眼,这句话语出自你的《定风波》。而该词正是通过这平常的生活细节来表现年轻夫妇的恩爱生活,以此表现少妇对征夫强烈的思念之情。倘若家庭生活不和谐美满,就不可能有别后的苦苦相思!
在那些伪道者看来,你整天与歌女厮混,为她们作歌辞,就是彻底的堕落,就是卑俗!只要我们认真去读读你那些写给*的作品,就不难见出你同情歌妓,感情真挚,绝无上层文人的那种假正经。你对宋词的发展,现在是人所共知,而在你的时代,只怪他们有眼无珠、见识浅卑、鼠目寸光而已。好在,人民的眼光是雪亮的,他们不因个别高层文人的反对与声讨,而削减他们对你的词的追捧热情。
三是说你在创作时采用了大量的街巷俚俗之语,常常在词中不加掩饰地表明你自己的喜好!这正体现了我们现在所提倡的深入生活,深入基层,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创作精神,才逐渐形成了你自己的风格,才有那么多人甘愿成为你的“粉丝”!
总之,你的创作态度、创作原则、创作手法,都是我们今天所要积极倡导的!你的作品老百姓不喜欢没有道理,不长久的流传没有道理。因为你的作品,远远胜过那些躲在象牙塔里的宦官文人的无病呻吟!
这是一个最易令人伤感、最易引发人忧思的季节。
你扛着“奉旨填词柳三变”的幌子,在秦楼楚馆、烟花柳巷*快活够了吧,你有些厌倦这样依红偎翠的生活了吧?你一路吟着“杨柳岸,晓风残月”走来,这时,已是秋天!
你伫立江楼,江流滚滚,幕雨潇潇。那潇潇的暮雨仿佛想一下子就将这冷清寂寥的残秋洗劫一空。
你伫立寒秋,渐渐地雨敛云收,秋风丝毫没有懈怠的意思,一阵紧似一阵地驱赶着仅存的这点秋意。山河冷落,残阳如血,染红了这座暮色笼罩的江楼。
你环顾左右,花残叶凋,凄凉满目,曾经的繁华已经衰颓,曾经的丰颜已经枯萎,仿佛一切都丧失了生机,丧失了应有的斗志。在“渐霜风凄紧”的当儿,都丢盔卸甲地逃遁或者就地投诚。只有你身边的大江,似有无尽的忧伤,一言不发地向东奔流,奔流。
这也绝对是一个不宜登高眺远的季节。
前人说了,楼高莫独倚,独自莫凭栏。这也同样是你难以忍受的。你不忍心在此暮雨洒江天,物华削减,关河冷落之时,独立江岸,背江楼而望远,故乡在落照之外,在天涯之外,在你思念可以抵达的地方,正把你一遍遍地呼唤!这时,你即使想及时将心中的归思收敛,也已是不可能了。那欲归的羽翼在满目秋色、满目凄凉的天地间任性地飞翔而不可遏止。你清楚地知道,一年又一年,你行踪不定,你飘萍万里。在年年的秋声秋色里,你都会如期疯长思归的情绪。年年的秋声秋色里,你都要反反复复地责问自己,自己为什么要如此长久地滞留异地?自己为什么要如此苦辛地飘泊异域?栉风沐雨,餐霜饮露。
你倍加思念千山阻隔的故乡,倍加思念万水横亘的亲人。她整日里独伫楼头,凝眸那天水相接之处。多少次,她把别人的风帆误作自己返家的归舟。她又怎么知道,此时,你也正倚栏远望,心底里凝注着深深的思念,浓浓的忧愁!
此时,乡关冷寂,河津疏落。
此时,乡路遥迢,归期邈杳。
此时,游子亦正怅怀悠悠,归思难收。
落叶终要归根,这是深深植入游子心底一株大树,飘泊的年程越长,干就越壮,枝就越密,叶就越茂!
家,那是你的起点。那时,你踌躇满志,你意气风发,你怀揣经时济世之高远理想,作别双亲,作别少妻,作别故里,你义无返顾,长鞭一抖,打马绝尘而去。
家,那又是你梦绕魂萦的终点。多年以后,当你满脸沧桑,当你满怀悲怆的时候,你知道,家才是你最可期待的地方,家才是你最安全最温暖的避风港。只有从它跳跃抑或宁静的灯火里,你才可以感受到生的幸福,家的真谛!
而现在,一叶落地,天下皆秋。
而现在,一叶落地,惊起了满天下的秋意与萧疏。
而现在,一叶落地,惊起了普天之下无数游子士子心中的悲凉与忧愁。
一叶落地,又再一次惊起了你内心深处波澜,你对自己说,是时候了,应该及早地归去。尽管你曾经那么执著地要去求取功名,尽管你自以为一事无成,尽管你浪迹江湖身陷红尘,尽管你的华章锦词曾被无数的封建文人嗤之以鼻,尽管你的绝代妙词曾传遍街头巷里风靡山野乡村,尽管你眼下囊中羞涩甚至一贫如洗……你,在这时想起了它——家,那才是你最牵挂、最不能忘怀的地方!
你决计要义无返顾地走向家的方向,走向它的灯火,走向它的庇护,走向它的安祥。
家,是你飘泊魂魄最终栖息的地方!
据说,你最终没有能力回到你一直期待的地方……你的遗憾就留在那些充满传奇的传说中,让人们去反复的怀想。
颇不安宁的宋朝,为宋词中的离别主题,增添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因而,离别的悲怆,离别的凄迷,离别的无奈便充盈其间。某一段时间,甚至要成为这种文学题材的专利。要不是东坡居士的一声“大江东去”, 辛稼轩先生的“气吞万里如虎”,宋词,恐怕我们都只能握一把素纸读你了。
频繁出没烟楼柳巷的你,真切地体悟到了最基层百姓的疾苦,他们的生离死别,他们的悲欢离合,他们的喜聚怨散,都深刻地影响着你,再加之你最切身切肤的体验与经历,你将宋词中的离别演绎得最具时代气息,演绎得最合老百姓的口味,以至于,凡有井水处,人们都能唱几句柳词!可以这样说,你是那个时代造就的最走红的明星与名星。如果再加上今天各种媒体铺天盖地的炒作的话,你不红遍天才怪呢?
幸好,你生活在那个媒体落后的时代,不然,我们就没有机会听到与你同行的其他歌者的声音了。
那又是另一种悲哀!这当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结果。而你在这一首词里,并没有如你的《雨霖铃》一般写 得悲悲切切,愁愁惨惨。相反,写得悲壮,写得高远,连东坡这样的大腕也不得不心悦诚服,欣然为之赞叹。
《宋朝文人们的大忧小乐》系本人继以李白诗歌为创作主体的专著《李诗猜读》(作家出版社)后的又一倾情之作。它以宋朝著名文人的著名诗词为创作蓝本,通过对他们的经典诗词的深入解读,探寻他们在两宋背景下坎坷多舛的命运及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引领人们共同领略他们风华绝代的文采,多彩的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感!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柳永内心深处的爱的独白——凤栖梧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有追求,就一定得付出;要达到目标,就一定得作出牺牲。柳七,你在这首《凤栖梧》里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我们从这个故事里就悟出了这样的道理。
东风无力,软软的,细细的,如江南丝竹般绵渺而充满灵气,充满媚性。你若在此时登上高楼,那望不到尽头的无边春色犹如铺满天涯的春愁,从远远的天边悄然黠然地袭来,在你的心头弥漫开来。
草色如烟,烟云迷蒙。时光推移,都掩映在那夕阳的余晖里,你默默无言,你望极天涯,可是,有谁会理解你独自登上高楼、凭栏远眺的真意呢?
你本打算无所顾忌、无拘无束地一饮而醉。可是,有谁知道,这样把酒称觞,纵酒放歌,竟是强装的欢乐,这样的“欢乐”又有什么滋味呢?到头来还不是落落寡欢,淡而无味,白水一杯!于是,你百无聊奈;于是,你不知道该如何打发这被相思被离恨浸泡着的时光;于是,不知不觉地,你的衣衫的丝带宽松了,愿来这是你对她刻骨铭心的相思所至。
于是,你仍然不感到懊悔,你认为这样很值,你宁愿为她清瘦,宁愿为她憔悴,宁愿为她面目全非!
柳七,你是个性情中人。你一生的很多时间都挥霍在青楼的风月场了。你一生阅人无数,当然也知晓甚至体验过无数的生离死别。因而,你才有了这首《凤栖梧》中如此深刻的体悟,才有此奇崛惊心的言语!
末两句深得词赏家王国维的大力推崇,并由此引申为治学三境界之第二境界。古今凡成大事业、大学问者,莫不具备此种九死不改的追求、百折不挠的意志,坚持到底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饱尝皮肉之苦,自然会为了心中的目标而形削骨瘦!这个写苦苦相思、忠贞爱情的句子,早已脱胎换骨,以全新的内涵、高远的意境而深深地根植于一代代欲成就大事业、大学问者的心里,并激励他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相思是令有情人憔悴的利器,它的锋利程度,你柳七已有了深刻的体会,有了精彩的描述。其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大概由汉乐府《古歌》“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脱胎而出。也许你此前并未读过此句,完完全全、彻头彻尾是你真实的体悟!
一个陷入苦恋苦忆的痴情女,或者多情汉,能把相思病害到如此程度,着实令人感佩。若换成晏殊这个有权有钱的*汉,那结果就不一样了。他自己表白时说了,与其“满目山河空念远”,还“不如怜取眼前人”!你瞧瞧,若有哪个疾情女恋上了晏殊这种人,真是八辈子的倒霉。好在晏殊是个耿直之人,明知道自己受不了相思之苦, 就勇敢直白地亮出自己是个负心汉的牌子,免得别人陷得太深。当然,晏殊说这话也是事出有因的,因为他曾经也尝过与你柳七相似的相思之苦:“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因为他有千般相思,却因“山长水阔”寄无处!实在是忍受不了,才有了及时行乐的想法。
柳七,你却不同,你发誓要将这痛苦的相思坚持到底。依今天的说话就是“铁脑壳”,明明知道眼前就是南墙,明明知道此路不通,却偏偏要往墙上撞,要试试自己的“铁头功”。这执著的爱不管结果怎样都值得褒扬。 尤其在今天,在一切都讲求快节奏、讲究速成速散的时候,更值得彰扬。那“伫倚危楼”的若就是你的话,我们便从中找到你之所以是众多风尘女子心中偶像的原因所在了。
这事经王国维这一番鼓捣之后,末二句便有了崭新的境界。一个人是要有所求的。一个有所追求的人必然要具备永不言弃的素质。即使他清楚地明白:追求可以使人痴迷,因痴迷可以使人憔悴,但仍然要说:我一定要坚持,只有坚持才可能赢得胜利!因为他还明白:一个有追求的人,憔悴的仅仅是他的身体,丰满的是他的智慧与精神;一个无所事事的人,即使他表面健康,他的精神与意志也未必一定健康,就未必比得过那些孜孜以求、求索不止的人!
柳七,我们应该感谢你这个成天在胭脂粉中厮混的潦倒男人,你将自己高洁的追求竟埋得如此的深刻。你的消沉堕落仅是一种表征,你欺骗了当世之人的眼睛,却让我们在咀读你的痛苦的时候,也感受到了你的刚强,你的坚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用你苦苦相思的劲头,本读你凡有饮水处都有人唱你的词,值!
《宋朝文人们的大忧小乐》系本人继以李白诗歌为创作主体的专著《李诗猜读》(作家出版社)后的又一倾情之作。它以宋朝著名文人的著名诗词为创作蓝本,通过对他们的经典诗词的深入解读,探寻他们在两宋背景下坎坷多舛的命运及各自不同的内心世界,引领人们共同领略他们风华绝代的文采,多彩的情怀和强烈的使命感!
柳永的笔下的繁华杭州——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山献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柳七,读你的这章《望海潮》,无论是内容还是文字,都可以用词中的“繁华”二字来概括。我甚至疑心这是你用语言文字以词的形式为我们描绘的另一幅《明清上河图》。只是你柳七将你的镜头由都城汴京聚焦到了“钱塘”——我们今天的杭州罢了。犹一巨幅长卷,千年前杭州城市的景象,西湖的风光,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再就是你语言的“繁华”了,没有它们作支撑,在我们想象的原野就不可能有浓墨重彩描画出的繁荣与美丽的景象。“东南形胜”、“三吴都会”、“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绕堤纱”、“怒涛卷霜雪”、“市列珠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