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万古武尊-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他大儒也无不是松了口气。

    卖脸皮卖的是一个冲动,这要是真当了孟斯傲的弟子,他们的一世英名也就毁于一旦了。

    不过,好在靠山侯是个知进退明事理的人,扯出了孟家那位“亚圣”先祖来,这样大家脸子上就都过得去了。不但过得去,反而是脸上有光——

    亚圣的门生,这地位,貌似比大儒还要高出一些啊!

    “既然靠山侯代‘亚圣’收门生,不如也收了我们四个吧。”陆离这时候也是开口了。
第685章 孟大儒(三)
    王仲看了孟斯傲一眼,也不客气,直接开始吟诵起一篇道德文章来。

    当第一个音节从他嘴里吐出的时候,两人头顶上方的这片白色云海中,便有一团拳头大小的“浩然正气”,直接是脱离了云海,朝着他的所在飞了过去。

    儒门弟子斗文,经常会以诗文衍化出种种玄妙的手段,比如上次中央圣朝的一帮转院生和先圣书院的学生斗文,双方就在“文曲阁”中,借用“浩然正气”,衍化出了金甲战神、士兵小队,甚至是一个虚幻的小世界。

    不过,这一次两人是以聚集的“浩然正气”多寡来直接判断胜负,所以王仲也没有要将这些正被他口吐道德文章所吸引过来的“浩然正气”,衍化出种种神通来的意思。

    他语速颇快,咬字清晰,短短十几个呼吸之间,便已经有七八团拳头大小的“浩然正气”,被他的这篇道德文章给吸引到了身边。

    “是‘亚圣’米邱的传世篇章——《国策论》。”在场的都是学富五车、学识渊博的大儒,很快便听出了王仲正在吟诵的这一篇文章,乃是一位名叫“米邱”的“亚圣”,流传下来关于如何治国兴国的《国策论》。

    陆离看了王仲一眼,摇摇头道:“虽说这篇文章他已经领会贯通,但终究是人家‘亚圣’的文章,不是自己的。这‘文气’比斗,又不是比背书,要是这么个斗法,可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这也可以看出,这位‘至圣阁’出来的王仲大儒,求胜之心,已经迫切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同为文曲阁三大阁主之一的青衣儒士,闻言,淡淡一笑道,“他这是急于扳回主动权那。”

    “欲速则不达。”岑灿摇了摇头道,“心理上,这王仲已经败了一手了。”

    “不过这到底是‘文气’之争。”两名皇城大儒中的一位沉声说道,“以‘浩然正气’的多寡来判定胜负,可以说是最公平公正,最没有办法取巧的了,这一斗,谁胜谁负,都要靠硬实力才行,一切的小聪明,都无法真正影响到大局。”

    他正说着,突然,孟斯傲那边,此时却也终于传来了吟诵的声音——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只这一句,所有人就都明白,这位靠山侯,是要以诗篇开这个局了。

    只是,这诗篇在汇聚“浩然正气”的数量上,先天上就不如道德文章。以诗篇汇聚“浩然正气”,优势在于衍化出后续的种种神通手段来,但在数量的积累上,比起道德文章来,却是明显处于劣势的。

    一时间,众大儒也不明白他这是做着什么打算。

    王仲以一篇“亚圣”的传世文章《国策论》开局,虽然无耻了一点,但也不能说他违反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孟斯傲想要与之匹敌,就必须以道德文章来对道德文章才行,以诗篇对道德文章,这一开局,就等于是把自己放在了追赶者的位置上——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就在众大儒交流着,议论纷纷的时候,孟斯傲却根本没有理会,第二句已经吟诵了出来。

    “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

    “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一首七言律诗,很快便从他的口中吟诵完毕。

    刹那间,便有大团大团的“浩然正气”,从头顶这一片白色的云海中脱离出来,飞向他的所在。

    只这一首诗,他身边所汇聚起来的“浩然正气”,数量便已经超越了王仲。

    只是,王仲看到这一幕,却只是淡淡一笑,依旧不疾不徐地吟诵那篇《国策论》,似乎根本不为所动。

    “道德文章的真正影响力,看的不是一时一刻,而是整篇文章流传出来以后。”杜子昂见此场景,忍不住微微叹息了一声,“靠山侯终究是年轻了一些,虽然得到了圣人传承,但是对于道德文章的后发之力,却是大大的低估了。”

    “以诗词为引,固然能够在前期汇聚到大量的‘浩然正气’,但是,后劲上肯定无法和王仲吟诵的这篇《国策论》相提并论。”皇城大儒中的另一人,这会儿也是沉声说道,“《国策论》一共五千字,乃是亚圣‘米邱’唯一的传世之作,一旦吟诵完毕,只怕那时候剩下的‘浩然正气’,就要统统归于王仲那一边了。”

    “他已经吟诵出了前面十分之一的内容,这时候,就算要以一篇同样是‘亚圣’级别的道德文章追赶,只怕也是来不及的。”陆离叹息了一声,“除非,能够赶在这篇《国策论》吟诵完成之前,以诗词将这一半以上的‘浩然正气’都统统引到自己这一边。否则,这一次比斗,靠山侯只怕是要输!”

    褚老也是叹了口气,“要靠诗词将我等一半的‘浩然正气’吸引过去,就算是传世级别的诗篇,也要几十首,这怎么可能!”

    “哎,到底还是太年轻了一些啊。”杜子昂身后的一名大儒有些无奈地说道。

    孙牧之的脸上,此时已经浮现出了一丝喜悦的微笑来,有些轻蔑地看了孟斯傲一眼,只等自家这位先生吟诵完这片“亚圣”文章,大败这个猖狂的少年侯爵。

    谁也没有料到,一句一句清晰无比地听到这些话的孟斯傲,脸上不但没有流露出半点懊恼、苦闷的神色来,反而是挂起了一抹冷笑。

    几十首传世级别的诗篇?

    这点小case,也叫不可能?

    不知道我们那个世界的小学生启蒙教材中,有一本书叫做《唐诗三百首》么?还有一本书叫做《宋词三百首》,这就已经有六百首了,还不算《诗经》的“风”、“雅”、“颂”;就更不用说是《易经》、《道德经》这两部鸿篇巨著了。

    两本小学生启蒙教材就已经足够分分钟秒杀你了,区区一篇“亚圣”的《国策论》,竟然也敢在少爷面前卖弄,真是天大的笑话。

    孟斯傲心中不屑,学霸的风采便当即展露出来,直接先把“诗仙”李白最脍炙人口的几十首诗一一吟诵了一遍,吟诵完,也不看众大儒那惊骇欲绝的目光,直接开始吟诵“诗圣”杜甫那几十首最脍炙人口的传世诗篇。
第684章 孟大儒(二)
    “你!”孙牧之顿时再次大怒。

    王仲却是狠狠皱了一下眉头,当日在龙渊阁的拍卖会上,他的确是和孟斯傲有过对赌,而且两人还同时发下了心魔大誓咒。这要是食言而肥,立刻就会落个被心魔反噬的下场——

    孟斯傲这哪里是在讥讽他,分明就是在威胁逼宫!

    但是,他却辩驳不了。

    因为,这一次,孟斯傲是直接抓着“至圣阁”的规矩来逼宫他,除非他要为了孙牧之这个书童而去承担心魔反噬的后果,否则,这辩驳的话语,是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口的。

    “我的书童,回去之后我自会管教。”想了想,王仲也只能避重就轻,直接转移话题道,“既然大离的诸位大儒都已经到了,我想,还是先进行你我之间的‘文气’比斗吧。”

    然而,话题转移**那是孟五少的看家本事,这会儿他正占着理儿,哪里肯让王仲在他的面前班门弄斧,施展这种转移话题的技巧来,当下冷笑一声道:“真是抱歉,本少爷一向不屑与伪君子同台。我看,今日的比斗,就此打住好了。如果你非要争个输赢,就当是本少爷弃权认输吧。”

    王仲的脸,刹那间就是涨红了一下。

    当着这么多大儒的面,尤其是刚刚他才出声讥讽了杜子昂,这会儿,被孟斯傲如此一逼,已经到了下不来台的地步。

    “那靠山侯想要怎样!”他接连深呼吸了几次,才压住了内心暴动的情绪。

    孟斯傲看着他,微微一笑道:“不怎么样,你们‘至圣阁’自然有‘至圣阁’的规矩,遇到这种以下犯上还强犟着顶嘴、不服管教的弟子,该如何处置,那便如何处置好了,问我做什么。”

    孙牧之的脸色顿时一白,他也是一个极其聪慧之人,刚才只是一时激愤,站出来为自家先生出声,但是,话一出口就知道是自己冲动了。现在果然是被抓住了把柄,而且对方得理不饶人,这要是真的按照“至圣阁”的规矩处置,那他等于是直接要被开除了!

    就算是王仲,想要保他,也不见得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想到从此之后,有可能直接被除名,再也无法跟在王仲的身边学习,孙牧之这才是真正知道怕了,知道后悔了。

    只是,如今的主动权,却已经完全掌握在了对方的手上。

    “牧之年幼,一时激愤,也是为了维护我。”王仲看着孙牧之那张有些六神无主、一片惨白的小脸,很是无奈地长叹了一声,抬起头来,看向孟斯傲道,“靠山侯,开条件吧。”

    孟斯傲冷笑了一声:“你这话说的,我很不爱听啊。”

    王仲又是一声叹息,语气和姿态都放低了一些:“我代牧之向靠山侯赔礼道歉,如果有用得到我的地方,还请靠山侯开口。”

    褚老这时候出声道:“王仲大儒远来是客,靠山侯就让着他一些吧。”

    这话听起来像是在为王仲和孙牧之求情,但实际上却是借机给这件事定下了一个性质——

    那就是王仲和他的书童孙牧之无理取闹在先,孟斯傲接下来无论开什么条件,都是礼让在后,无可厚非。

    王仲自然也清楚褚老这看似打圆场之话背后的含义,只是这件事被孟斯傲抓住了痛脚,真要算起账来,孙牧之的前途就要毁了。为了保住自己这个得意弟子,不论愿不愿意,他都只能够硬生生吞了这一口气。

    褚老话音落下后许久,王仲都没有出声,这等于是摆明态度默认了。

    孟斯傲心中暗笑,这帮大儒,个顶个都特么够阴够狠,果然是动动嘴皮子就能杀人于无形的存在,就连看起来慈祥和蔼的褚老,也都是这样的角色,其他人,估计就更不用说了。

    当下,他露出一副勉为其难的模样来,点点头道:“既然褚老开了口,那我便退一步好了。”

    王仲没有出声,等着他开出条件来。

    谁知道孟斯傲却是话锋一转道:“先进行比斗吧,至于这件事,和传授‘教化经典’的事情,就等比斗结束再说,如何?”

    众人都不知道他葫芦里究竟想要卖什么药,不过杜子昂等大儒一个个都有求于他,王仲这边也有把柄落在了他的手上,此时此地的一切主动权,这会儿已经全都落在他一人的手上,自然是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皇城擂台的还是那般广阔,上面斑斑点点的,都是风干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血迹。

    踏上这方擂台的人,从来都是不见血不收场,像今天这样,双方只动嘴皮子的“文斗”情况,这还是这么多年以来的头一遭。

    所有人都一起上了擂台,孟斯傲和王仲隔着五丈的距离站定,孙牧之则是和诸位大儒们,一左一右,分站在两人两侧一丈开外的地方。

    除了王仲,在场的所有大儒,都已经祭出了各自的“经典”。

    一时间,一股股浩然坦荡的气势,直接从他们的身上爆发开来,直冲云霄。

    王仲看得暗暗点头,大离的先圣书院,这些年来的平均教学水准虽然已经到了各大书院的中下游,但是大离的这些大儒,可都是有着真才实学的,单看这一部部文气缭绕的“经典”,就可知在场的这些大儒,没有一个的才学手段,会在自己之下。

    “这次比斗,以双方引动的‘浩然正气’多寡来评判胜负,时间为三炷香。”岑灿说着,看向王仲和孟斯傲,问道,“你们双方可有异议?没有的话,即刻燃香!”

    王仲摇了摇头道:“以‘浩然正气’的多寡来评判,很公平,我没有意见。”

    “既然他都没有意见,那我就更没有了。”孟斯傲笑道。

    岑灿点了点头:“那好,焚香——诸位夫子,大家一道散去各自‘经典’之中的学问,化为‘浩然正气’!”

    刹那间,一片片白色的好似云朵一样的“浩然正气”,便从这些大儒脑后的“经典”之中,不断翻涌而出,很快便在众人的头顶上方,汇聚成了一片白色的云海。

    这片白色的云海,遮天蔽日,直接是将头顶照耀下来的旭日的光芒都给遮蔽了。

    第一炷香,已经点燃,被插在了一旁香案上的香炉之中。

    岑灿对两人点了点头,说道:“两位,可以开始了。”
第683章 孟大儒(一)
    此话一出,不但在场的众人都是齐齐一愣,王仲和他的书童孙牧之更是露出了惊骇与鄙夷的神色,就连口不择言的杜夫子杜子昂,在反应过来之后,也是老脸一红。

    不过,正所谓错有错招,既然这种不要脸的话都在这种情况下说出来了,杜子昂心念一转,干脆就来了个将错就错,就是拿眼睛看着孟斯傲,嘴上却是一声不吭,摆明就是要将这个错误进行到底了。

    孟斯傲也是被囧得不行,他显然没有料到,堂堂先圣书院的大儒,在这种可以说是整个大离王朝所有大儒云集的场合,而且还有一名“至圣阁”大儒在场的情况下,居然能够说出这样无耻的话来,一时间也是有些反应不能。

    就在这个时候,被众位大离王朝的大儒给冷落在了一旁的王仲,终于是最先反应了过来,冷哼了一声,鄙夷外加嘲弄地讥讽道:“我辈儒士,当以言立身,以身明德,以德育人!堂堂大儒,为了一己之私欲,居然能够说出这种不要脸皮的话来,还真是将圣人的教诲、传承的典籍,统统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杜子昂的老脸再度一红,但是为了能够参悟那部圣人的“教化经典”,他这会儿也顾不上什么面子不面子,脸皮不脸皮的了。反正,这不要脸皮的话,刚刚已经趁乱错说了,这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说都说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况且,这部圣人传授下来的“教化经典”,由孟斯傲翻译成大离文字后的第一页,他和书院中的几位大儒,在一次岑灿的错漏下,有幸拜读过一些,自然知道这其中的学问至理,远远超过了现有一切典籍的水准,绝对是如假包换的“圣人学问”。

    身为大儒,已经是站在整个中州大陆儒士的顶端,再想进一步,就只能够是“学识成圣”,向着“亚圣”乃至真正的“圣人”而努力。

    只是,从大修行时代落幕、末法时代登场,直到现如今,方外势力重新崛起,主宰大半个九州玄域,儒门总共也就只出过三名“圣人”,最近的一位,已经是千百年之前的事情了。

    别说是“圣人”,就是“亚圣”的数量,在这数千年的时间长河中,也不过只有区区二十人而已。

    大离的先圣书院之所以在整个中州大陆上都颇有名气,就因为这座书院,当年就是一位“亚圣”所创立。只是这位“亚圣”的后代,家门不幸,出了孟开疆这个嗜武轻文的不孝子,硬生生将孟家这书香门第,改头换面成了将帅世家。

    杜子昂等大儒,其实在背后偷偷讨论过,一致认为孟斯傲之所以能够得到圣人传道,传授他一部“教化经典”,是因为孟家那位“亚圣”先祖的英灵,实在是看不下去孟家如今这副打打杀杀的武夫模样,所以想借自家后人之手,重新光复孟家书香门第的荣光。

    正因为如此,所以杜子昂等人,才更加希望能够参悟这部“教化经典”,希望通过感悟圣人的学识学问,让自己的学问更进一步,朝着超凡入圣的道路,再迈出坚实的一步。

    此刻,面对王仲这几乎就是冷嘲热讽的言辞,杜子昂虽然老脸是红了,但是心里却是很不以为然,甚至认为这位“至圣阁”的大儒,是因为自己没有这个机会了,所以才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连带着他们这些有机会吃葡萄的人,也一并给酸了进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