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何处金屋可藏娇 全集-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知道郭大哥,为什么这么尊敬那个女人啊。〃在霍去病的脑子里还是不能理解,那个一直蒙着面,神神秘秘地躲在房子里的女子,是凭什么折服英武的郭大哥的。
〃难道是因为她厨艺超群?〃霍去病的脑子里,产生了这样的想法,随即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开始哈哈大笑,倒让屋外的下人们莫名其妙了。
〃去病回来了?〃刘彻靠在椒房殿的卧榻上,问道。
〃正是。〃陈掌毕恭毕敬地回答,他没想到自己来此禀报,居然恰巧碰到了汉武帝。
〃回来了就好,明天让他进宫来玩玩吧。〃刘彻对于这个外甥一贯相当的宠爱。霍去病刚出生时,卫少儿带他入宫觐见,当时刘彻正患病呢。一片安静中,襁褓中的霍去病忽然大哭,让刘彻惊出了一身冷汗,病居然好了。因此给当时尚无名字的霍去病取名去病。
〃是。〃陈掌点头。
〃你下去吧。〃刘彻说道。
〃去病这孩子,一出去就是半个月,实在是不知轻重。〃卫子夫微微皱起眉头,对这个外甥的任性行径抱怨道。
〃算了,子夫。〃刘彻倒浑不在意,反而说道,〃我看去病胆识超群,将来说不定又是你们卫家的一个才俊。〃
第二日。
皇帝既然下令了,那么卫少儿自然不敢抗命,第二日就领了霍去病进宫。霍去病也不是第一次进宫了,他无聊地坐在椒房殿中,听着自己母亲和姨娘的絮絮叨叨。
〃王夫人受圣宠日盛,须防她诞下皇子啊。〃
〃姐姐,这些事情,不是子夫管得了的。〃
〃你是皇后,乃后宫之首,怎么管不得了?〃
〃姐姐,宫中不比寻常人家,你切莫想这些。不要忘记,前车可鉴。〃
〃这……〃
〃母亲,姨娘,我到外面园子里去走走。〃霍去病终于感到不耐了,他十分烦躁地站起身,说道。对于这个年纪的他来说,还不能理解母亲和姨娘所担忧的后宫争宠其实深刻关系到他们家族的命运。
〃姐姐也不要太担心。据儿还是唯一的皇子,而且,仲卿一直都深受陛下宠信,王夫人得宠就得宠吧。但我们一家须得谨守本分,切莫恃宠而骄……〃
霍去病大步踏出椒房殿,感觉舒服了许多。他对身边的小宦官说道:〃我们到园子里去逛逛。〃
春日的宫廷,到处都是勃勃的生机,精心护理过的园子里,说得上是百花齐开了。霍去病伸了伸懒腰,对着小太监说道:〃你去侍卫那里要些弓箭来,我们玩玩。〃
第113节:何处金屋可藏娇(113)
〃是,霍公子。〃小太监乖巧地听话离去,对于宫中的禁令只字未提。霍去病不是第一次进宫,当然也不是第一次借用侍卫的弓箭,因为卫青曾经是建章监,宫中侍卫多与他相熟,甚至很多还是他当年的下属,再加上现今卫家圣眷正隆,多数的侍卫对霍去病的要求都是有求必应的。
霍去病一人无事,便在花园中闲逛着,打发时间。走了一会儿就听到不远处有笑声传来,他便走上前去,看到一群宫女围着三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正开心的荡着秋千。霍去病当然立刻认出了那三个女孩的身份,正是自己姨娘所生的三位公主,十岁的卫长公主,八岁阳石公主以及三岁的诸邑公主。
霍去病入宫次数频繁,自然也和三个表妹十分熟悉,只是对于心中满是英雄梦的他来说,这三个只知道在宫廷中笑闹的表妹实在是个麻烦,虽然还不至于讨厌,却实在是懒得应对。他一看到三人,立刻轻手轻脚地转身,打算离开。
〃谁在那边?〃可惜,正当这个时候,却有人开口阻止了他的离去。
〃看到公主在这里,还不过来见礼。〃
霍去病知道自己这下可逃不了了,只能转身上前,向三人行礼:〃霍去病参见三位公主。〃
〃是去病哥哥。〃年纪还小的诸邑公主一看霍去病立刻露出了大大的笑脸,跌跌撞撞地跑上去,拽着霍去病的衣角。
〃公主。〃霍去病小心地扶住几乎跌倒的诸邑公主。
〃去病哥哥,你刚进宫的吗?〃卫长和阳石的年纪相对大些,自然不能像诸邑那样明显地表现出自己的欢喜,但是两人脸上的表情却骗不了人。由于刘彻的子息不多,宫中与她们年纪相仿的孩子完全没有,只有姨娘家偶尔进宫的几个表哥还算亲近。相比起大姨娘家娇纵的公孙敬声,二姨娘家的霍去病表哥虽然冷着一张脸,却明显更得她们姐妹的喜欢。
〃嗯。〃霍去病抱起诸邑公主,将她交到一个宫女手中,冷冷地回答。
〃去病哥哥,你来吃这个。〃卫长公主从秋千上下来,指使着宫女端上一盘蒸饼。
〃谢公主。〃霍去病虽然嘴上这么说,手里的动作却不太客气,伸手取了几个来,张口就咬,但是随即却马上皱起了眉头。这个印象中十分美味的蒸饼,似乎不似从前那么好吃了。
〃去病哥哥不喜欢?〃阳石马上发现了霍去病的异常,开口问道。
〃嗯,没以前好吃了。〃
〃咦?〃卫长听他这么说,感到十分奇怪,忙伸手取了一块吃,〃和以前一样啊。〃
〃可是我真的觉得……〃霍去病又咬了几口,细细品味,〃嗯,真的没以前好吃了。大概是我在那里吃惯了吧。〃
〃那里?〃三张好奇的小脸。
〃啊,就是……〃霍去病正打算开口解释,忽然听到一阵叫喊声。
〃霍公子,霍公子。〃
〃这里!〃霍去病匆忙放下手中的蒸饼,向卫长和阳石作了个告罪的手势,忙向叫喊声的方向跑去。
〃公子,陛下宣你呢。〃小太监们看到霍去病,如获至宝,连忙跑上来说道。
〃陛下?〃霍去病说道,〃知道了,带路吧。〃
刘彻让人立好箭靶,笑着对霍去病说道:〃去病,我一贯听你母亲说你武艺了得,今天表演一番给朕看看吧。〃
〃是。〃霍去病最骄傲的就是自己的骑射功夫,自然不会装什么谦虚,直接拿了弓箭就走上前,〃噌!噌!噌!〃三箭皆中红心,顿时赢得了满堂喝彩。
〃好,好箭法!〃刘彻见霍去病小小年纪便能做到三箭皆中红心,不由得心中赞赏。
〃谢陛下夸奖。〃霍去病听到夸奖,神采飞扬的回身谢道。
〃呵呵,去病,我听你母亲说,你这十多日都不见人影,跑哪里去了?〃刘彻招了招手,让霍去病走到自己近前,问道。
〃去病那日出城,本想去追舅舅,后来遇到了些意外,耽搁了许多时间。〃霍去病答道。
〃追你舅舅?〃
〃嗯。去病想和舅舅一起,为陛下扫平匈奴。〃
〃扫平匈奴?〃刘彻看着眼前这个俊秀的少年,脸上掠过一丝笑意,说道,〃好志向,好志向。〃
第114节:何处金屋可藏娇(114)
〃陛下也觉得是好志向吗?〃霍去病立刻打蛇上棍,说道,〃既然如此,明年就让去病入舅舅军中,出关作战吧。〃
〃你怎知明年必有征战啊?〃刘彻笑眯眯地问道,霍去病让他忆起了自己年少时所拥有的那种满腔热情,可惜身为帝王的他注定不可能征战沙场,只能让自己日复一日的冷静自持,制定对匈奴的大政方针。
〃纵使明年没有,后年也会有的。〃霍去病答道,〃请陛下答应,霍去病定可以斩得单于首级,献给陛下。〃
〃好,你有这份志向,很好。〃刘彻拍了拍霍去病的肩膀,说道,〃不过你年纪尚幼,再过几年,等你身体长成,弓马娴熟,朕答应你,定让你独领一军,出征塞外。〃
〃陛下能说话算话吗?〃霍去病一听,精神立刻上来了。
〃君无戏言。〃刘彻点了点头。
〃好,一言为定!〃霍去病一时兴奋之下,竟然忘记了身份尊卑,伸手要和刘彻击掌为誓。面对霍去病的小手,刘彻先是一愣,紧接着便明白了其中的意思,毫不介意地和霍去病击掌明誓。在刘彻看来,这个偶尔忘记尊卑的后辈待他才是真心实意的。
与此同时,在茂陵邑,陈府。
〃姑娘是说,这所有的生意所得,你我六四分成?〃一个身着朴素青衣的青年男子站在陈娇的面前如是问道。
〃不错!〃陈娇点了点头。
〃姑娘所说的这些生意,自然都是能赚大钱的买卖。只是,为何挑中我?〃那青年男子不解地问道。
〃因为这个!〃陈娇指了指一边打开的四大箱黄铜,说道:〃酒业经营没有大投资和很强的能力,一般人是很难做到你这份上的,这说明你为人精细,善于经营。如此财物却不动心,能够安心送还,说明你知恩图报,性情宽厚。这两点,就是我选你的原因。〃
〃谢小姐赏识!〃那青年男子听完后,向陈娇深深地鞠了一躬,称呼上的转变,表现出了他的意向。
〃不客气。但是有一点,你必须记住,今日出了这房门,我将再也不会和你联系,你也不许和任何人说出,我的存在。可以做到吗?〃陈娇起身上前去扶起他,直视着他的眼睛,说道。
〃请小姐放心。〃青年男子郑重地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嗣之,你送贾先生出去。〃陈娇对立在一边的郭嗣之吩咐道。
待得那两人走远,刘徽臣方从后面走出,对陈娇说道:〃徽臣真没想到,近年来风靡天下的新丰白酒,竟然是姑姑的杰作,世人都道是贾杜康得杜康神入梦授法才有这番成就呢。〃
陈娇笑了笑,说道:〃不过是两年前,有过一面之缘罢了。〃
方才出去的青年男子,正是两年前,陈娇在新丰所遇到的那个店小二。此人自从得到了蒸馏酒的做法,虽然知道偷师经营是受人鄙视之举,但是等了几个月却仍不见有哪家店铺开始贩卖这种酒,不由得起了一种悲悯之心,感叹绝世好酒就此被埋没,便开始自己制取少许,在街边贩卖。蒸馏出来酒露同其他酒混合,使得他的酒所含的酒精度数高于其他商家所卖的酒,不多时便开始受到一些人的欢迎,而单纯的白酒也甚得一些军士及游侠的欢心。新丰白酒的名声很快便被传扬了出去,经过这小二一番经营,新丰白酒已然列入了上贡名单,而世人也开始称呼这个没名没姓的小二为杜康,像店小二这样身份的人,本是没有什么名姓的,但是听任称呼他为杜康,又觉得是对酒神的一种不敬,再加上自己的配方还是偷自他人,便给自己加了一个姓为贾,从此贾杜康之名传扬开来了。
陈娇自从在马通府中看到了白酒之后,就记起了当年唯一知道白酒酿法的那个店小二,派郭嗣之就近到新丰查过之后,便确定了贾杜康的身份。经过观察,发现此人并非奸诈之辈,当郭嗣之前去联系他的时候,他甚至立刻拿出了自己两年来的经营所得,四大箱黄铜,奉送给陈娇。要知道,当时人都称黄铜为金,是相当昂贵的一种金属,贾杜康却如此轻易献出。
〃我正想找个合适的人选,帮我经营一些产业,以备将来,他的性格忠厚却不乏精明,的确是个好人选。〃陈娇轻轻啐了一口清茶,如此说道。
第115节:何处金屋可藏娇(115)
第四十章·文章西汉两司马
司马迁在元朔二年已经是个十八岁的青年了,自从元光年间就开始向董仲舒学习《公羊春秋》,向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的他,在同龄人里,已经是难得的博学多才之士,很多人都认为他将来的前途将更在他父亲之上,太史令这样一个吏禄仅六百石的小官绝对不会是他最后的归宿。
〃迁的毕生心愿,就是继承家父的位置,做一刀笔吏,一如齐太史般,秉笔直书。〃司马迁对着自己身旁的男子说道,那人脸上带着笑,温文尔雅,正是司马迁近来新交的好友,左内史韩墨。
〃襄二十五年,夏五月,崔杼轼齐庄公,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韩墨轻声念道,清越的声音传入司马迁耳中,令他深有知己之感。
这是一段列入《左传》的故事,齐臣崔杼杀庄公,另立景公,自任国相,齐国太史秉笔直书〃崔杼轼其君〃,崔杼不愿留下轼君恶名,责令修改,史官未允,杀之。其后继承太史之位的便是先前那位史官的两个弟弟,他们就职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写下〃崔杼轼其君〃五字,直到史官的第三个弟弟任太史,仍然在史书上写下了〃崔杼轼其君〃,崔杼方才惧怕,知道用强权并不能掩盖真相,方才放弃了。而齐国的另一位史官南史氏,听闻先后三位太史的死,担忧无人敢直书其事,便带上写有〃崔杼轼其君〃 的竹简向宫里去,途中听说此事已了,方才回转。
齐太史不畏强暴,身膏斧钺,用鲜血染浸齐庄公六年的史简,被誉为中国史官的千古典范。自小以修史为毕生志向的司马迁自然将他们视为自己的偶像。
〃韩兄,你呢?你的志向是什么?〃司马迁兴致勃勃地问道,自他和韩墨相识以来,对于这个仅比自己大数岁,却阅历丰厚的好友是佩服不已。
〃我的志向?〃韩墨微微一笑,却没有回答,不觉想起了那张令自己魂牵梦萦的脸庞。
司马迁和他认识了大半年,已经很了解韩墨的行事风格了,他既然不愿说,他也无意追问,掉头向另一方望去,却惊讶的发现了一张熟悉的面孔,顿时让他失态的大张嘴巴。
〃怎么了?〃韩墨发现了自己小友的变化,开口问道。
〃郭兄,郭兄。〃司马迁兴奋地拨开人群,向前冲去,一把抓住一身着黑衣的男子,激动不已。
〃你……〃此人,正是送完贾杜康,走在回府路上的郭嗣之,他脸上闪过一丝疑惑的神色,随即认出了来人的身份,〃司马迁?子长贤弟?〃
〃就是我啊。郭兄,这些日子你去哪里了?家父到处在找你呢。〃司马迁抓住郭嗣之的手因为用力过度而呈现灰白色,声音不由得哽咽着。
司马谈与郭解是故交,而司马迁和郭嗣之,宁释之两人也算是总角之交。郭解事发后,司马谈就一直在找寻郭解的家人,希望能够代好友照顾一二,以全朋友之义,可是当他到达郭家故居时,却发现人去楼空,仅仅从邻里口中打探到,郭解老母因过度悲愤,已然于噩耗到达的当晚暴毙,葬于郭氏祖坟之内,两个徒儿处理好郭解的身后事便失踪不见了。司马谈对于这两个晚辈的脾气十分了解,知道他们失踪后,总是长吁短叹,担忧他们会找当今皇帝报仇。司马迁事父至孝,自然对父亲的心事了然于心,今日在街头偶遇郭嗣之真是又惊又喜。
〃让司马伯父担忧了。〃郭嗣之知道司马谈是一位宽厚长者,绝对会想要来照顾他们师兄妹,〃师父死前,已经对我们师兄妹的将来做了安排,所以,贤弟可请他老人家不必担忧了。〃
〃是吗?郭伯父已经……〃司马迁听到郭嗣之如是说辞,心中不由感伤。
〃子长,这里不是谈话的地方,我们到那边的酒楼去坐下说吧。〃郭嗣之知道自己此刻的身份敏感,便拉着司马迁到一旁的酒楼里,找了个雅座坐下。虽然皇帝看在郭解主动投案的份上,没有下令诛尽郭氏一族,但是因为郭解的巨大号召力,朝廷对他这个郭解的直系传人还是相当防范的。
第116节:何处金屋可藏娇(116)
韩墨虽然不知道眼前这个眼神冷峻的男子和司马迁到底是什么关系,但是看司马迁激动的样子,想来是多年故交,便随着两人一起走入酒楼。三人坐定后,司马迁终于从再见好友的巨大震撼中清醒过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指着韩墨给郭嗣之介绍道:〃嗣之,这位是左内史韩墨韩筠长,是我的好友。〃然后又向韩墨介绍道: 〃韩兄,这位是郭嗣之,也是我的好友。〃
两人相互见礼后,司马迁又迫不及待地开始询问郭嗣之他近日的景况,说道:〃嗣之,你和释之后来去了哪里?现在过得怎么样?〃
〃子长,你不用太担心我们,我们现在过得很好。至于,我们现在的居所,不便告诉你。〃
〃不便告诉我?〃司马迁听到这话,却误会了,他犹豫地看了看韩墨一咬牙,问道,〃嗣之,你不会是还想着给你师父报仇吧?当今圣上虽然下旨杀了令师,可是追根溯源,这事也算不得是今上的错,你还是……〃
〃子长,你不要说了。〃郭嗣之不等司马迁说完,便打断了他的话,〃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你的意思我懂。现在,很多事情,我已经想开了。〃
〃嗣之。〃
〃你担心的事,我知道,我不会去做的。〃郭嗣之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起身告辞道,〃今日就此别过,来日定当携师妹,登门拜访司马伯父。〃
〃嗣之,才刚见面,怎么就急着走啊?〃司马迁原打算和他促膝长谈一番,却没想到什么都还没开始说,郭嗣之就要离去了。
〃子长,不瞒你说,我如今在彭城煤行陈皎小姐处做事,今日还有事情要回去禀报,所以不能和你多谈。〃郭嗣之附到司马迁耳边小声说道。
他声音虽小,但是靠近二人的韩墨却仍然清清楚楚地听到了陈皎两字,当日在辽东城,陈娇自报的名字便是陈皎,对于这两个字,韩墨自然是刻骨铭心。顿时,他如同被五雷轰顶了般,僵坐在当场,直到郭嗣之远去才回过神来。
〃子长,刚才他说了什么?〃韩墨抓住司马迁问道。
〃嗣之?他说来日会带着师妹登门拜访啊。〃司马迁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