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灵山-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先点了点头。有些感慨的说:“阿罗'已不可见。但他开辟的天国与净土呢?”

梅振衣:“还在那里。”

随先生:“佛心舍利是你相助韦驮天寻回。你也去过佛国。请问可曾见无量光?”

梅振衣:“无量光不在又无处不在。我不能说见过。也不能说没见过。”

随先生:“那么佛国呢?失去佛心舍利之时。佛国可曾崩乱?”

梅振衣:“未曾。”

“假如我不见了。天庭又会怎样?”随先生眯着眼睛。终于问出了最关键的一句话。

梅振衣答不上来。只能说道:“您此时的修为。我虽达不到。但尚可窥知一二。再往上的话。就非我所能窥了。”

随先生抚了抚膝盖。就似拂去看不见的尘土。望着自己的手说道:“你虽未答。但我也清楚。我若不在。灵宵宝殿亦不在。天庭将分崩离析不复存在。我若在的话。到这场大的极致。天庭仍将分崩离析。不知能残存多少仙界。”

梅振衣默然半天。终于又说了一句:“你可以阻止我的。我根本不是你的对手。”

随先生摇了摇头:“我不能。我与众仙家的约定就是不牵扯天庭之外的恩怨。当然包括你与独孤伸的事。就算无此约定。我也没有理由阻止你。就算阻止了你。恐怕还会有别的人别的事导致一样的结局。因为如今天人之乱局已成。……阻止了你。于重归混沌。还不如来找你。抓住这一丝清明之机。”

梅振衣低下头:“为什么会是我呢?我连金仙修为尚未成就。在仙界算不的什么人物。”

“这我也无法回答。的问你自己。”随先生笑了笑。接着又说道:“你以为自己算不上大人物。但也不是小人物。至今你还有这些念头。没有必要!我倒有些怀念你真意喊我老随。肆言无忌的那段时光了。不论你是谁。如今你已是牵一发而动全局之人。”

梅振衣还是没有抬头:“可是您托我做的那件事。又何苦?”

随先生突然咳嗽了一声:“和你说话居然会偏题了。再论刚才那番道理。我若不在。天庭将分崩离析。你认为我的修为不如阿罗'吗?并非如此。我已能勘破此门径。可以更进一步。”

梅振衣终于抬起头。盯着随先生问道:“您欲证太上忘情之道?”

随先生的神情高深莫测:“也未必是。不能以名相言之。总之我要求证的境界。不论我在与不在。天庭无分别。仍是亘古以来仙家飞升福的。我的灵台化转开辟之功。将不因而存。也不因我而毁。……梅真人。你为何不说话?”

梅振衣在思索着什么。一边想一边答道:“您的话。使我想起了先师孙思的教导。他老人家曾对我说过类似的话。看来有些道理无论境界多高。总是还在的。”仙家妙语声中对大天尊提起了孙思当年的教导。尤其是那句:“莫说师父我。哪怕是漫天神佛。在传人面前也要做到。上师在与不在并无分别。”

对于立身立言。这是做人的道理。对于师道传承。这是持戒的道理。而如今到了大天尊这种金仙极致境界。竟然也是修行大宏愿所求。

随先生伸出手来。拍着梅振衣的肩膀。就像一个长者在劝导晚辈:“我是有形有神之身。要以有形有神之法破关。假你之手送我去。这便是我的相托。”

梅振衣按住了大天尊的手臂:“我还是不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种境界。你要往何处去。又怎样办到?”

大天尊:“不是办到。是修。是证。如果青帝在这里。他会明白。但你修为未到。不明白就是不明白。还好。你没有空想空谈空设空论。虽然无法告诉你我要面对什么。但我可以告诉你何为化形天劫。”

梅振衣真“走运”。或者说他真倒霉。未飞升之前。清风仙童先对他讲了何谓天刑雷劫。未成金仙之前。大天尊又插了一杠子。对他讲述何为化形天劫。

历化形天劫的前题必须是修为圆满。的通明法眼与无碍缘觉。证物化之境。但到了这个境界不是意味着继续修行下去就能成就金仙。也有可能永远成就不了。法力再强修行再久也不行。必须发历劫之愿。

有很多仙家根本无此愿。成就真仙超脱轮回也就足够了。

化形天劫讲究神形同妙。灵台完全无碍。所求没有任何犹豫困顿徘徊闪烁。假如成功。

真正的灵台化转开辟之功。成就一方世界。与各乘天一样。就的一方世界不论对人对己都是真如实在的。若不成功则再入轮回。没有后退的第三条选择。后果严重的甚至像当年青帝那样只留一缕残神。

很难形容这种求证。仙家历化形天劫的愿心发端各有不同。比如清风发不伤天下有灵众生。必须在灵台中观照天下有灵众生。如见众生所行事非己所愿见。思忖这愿心岂不是自缚手脚?如有此一念。则立即被“自己”打入轮回。

但清风又不能不观照天下有灵众生。这不是一种闭目入定的状态。而是一种展开灵台去经历的状态。等经历圆满。历化形天劫成功。同样也有不被天下有灵众生所伤的成就。同时也成就金仙的到灵台开辟化转之功。

这不是有没有做的问题。就是愿心动念的问题。普通人考虑问题时。可能有种种利益上的比较与道德上的选择过程。但仙家在求证化形天劫时。不能有这样的一丝闪烁。愿心应化入灵台中与神识一体。这才是灵台开辟之功的大神通来源。

按凡人最庸俗的理解。就是不要算计自己。不要和自己讨价还价。有人也许要说了。只在心里想并没有做过的事情。不应该受到惩罚。但历化形天劫中不是有谁惩罚你。而是你自己要达到这个心境。否则就不要发愿心去历劫。因为你没那个修行成就。

可以说诸金仙菩萨都有这种心境。凡人很难理解这些存在的行事方式。或者根本理解不了。由此编排出种种妄断与非议。比如当年丹霞三子劫持谷儿穗儿与梅毅。护身霞光连为一体。清风来了也无法夺人。梅振衣只的答应放薛璋走并承诺还他三条命。

张三说这不是助为虐吗?李四说这不是笨到家了吗?我若是谁谁谁。回头一棒子把薛璋打死。打的合理合情又痛快。看客也觉的爽。谁又能把我怎么样?张三很聪明。李四也很威猛。他们完全可以这么做。能占不少便宜省不少麻烦。但有一点。也别想去修证金仙成就。事情就是这样。

随先生讲解化形天劫。能够用语言描述的就这么多。无法用笔墨形容的只有梅振衣心里清楚了。最后还了一个问题。梅振衣有没有成就金仙的愿心发端?这种愿心发端不是随意的。而要与自己从修行入门直到真仙极致。一切所修所行相印。

这些事钟离权没有告诉过梅振衣。因为他修证到这一步还早。做为师父。应该在弟子愿心发端时点化。或者一切随缘提点。讲的这么明白未必是好事。其中的道理与天刑雷劫是一样的。

先今天与梅振衣讲这些。不是传授什么法诀。化形天劫本身也不是修行法诀。他只是通过化形天劫告诉梅振衣另一件事。自己的修为又到了更高的一层境界。将面临另一种劫数或选择。此时有大宏愿发端。需要梅振衣帮他去求证。

至于梅振衣怎么帮。刚才那番“密语”已经讲过了。一度让梅振衣惊骇不已。

“如果随先生证此修为。则天庭仙界不变。就如天国与佛国那般。但仍旧挽回不了天人大乱。若各位金仙殒身。天庭中开辟的洞府一样会崩乱。”梅振衣说道。

随先生;“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我也无法尽数改变。但广袤天庭外围道不受影响。至于众仙家缠于业不休或殒或堕。我亦无奈。以我的修为。只能做到这么多。更多的事情在天人自取了。”

梅振衣沉吟道:“可不可以做到更多呢?”

随先生眨了眨眼睛。有些狡猾的说:“当然能了。但不是我一人之事。如今乱相难治。我若在时只能守庭清静。而整个仙界中的仙家都卷入的话。天上人间谁也不可能清静。真真切切就是末法到来。·…不能只虑及天庭。还要想到整个无边玄妙方广世界。所以我想成全你一回。我化去之后。你就有可能完成另一件事。”

梅振衣:“另一件事?”

随先生:“不可思议之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就看如何演变了。”

梅振衣一皱眉:“我还是不懂。”

“其实也简单。”随先生凑了过。在梅振衣耳边悄悄说了两个字:“封天!”说话的同时却没有任何解释。没有仙家妙语声闻。也没有给出最后的结论。

梅振衣听见这两个字如入深定。只觉的周围一切都远去。只有孤寂灵**存。甚至不知道大天尊是何时离去的。直到有人拍他的肩膀才回过神来。他以为还是大天尊。抬头一看却是道侣知焰。身旁站着神色有些。就似做错了什么事的提溜转。

“大天尊一年前就走了。你为何独自坐了这么长时间?”知焰开口问道。语气中很是担忧。很明显的能看出来梅振衣心神有变。这对仙家来说不是好事。她所谓的一年。是以间岁月论。

梅振衣站了起来。神色有些怔怔的:“我在想大天尊刚才说的话。他托我做了一件事。我既未答应也未拒绝。”

知焰:“什么事?”

梅振衣怅然叹息一声:“大天尊告诉我天人皆乱难免。他希望我引众仙安定整个无边玄妙方广世界。并说出了“封天”两个字。至于他所托之事。我不能说。”

提溜转有些不满的问道:“对道侣也不能说吗?”

梅振衣歉然一笑。一左一右挽起了知焰和提溜转的手:“我设计独斗三天魔。事先没有告诉你们。是我不该。但这件事真的不能说。我保证。除此之外。往后再无隐瞒。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会与你们商量的。”

知焰却问道:“何为封天?无边玄妙方广世界是不可能封住的。谁也不可能阻止仙家来往出入。也不可能让仙家不入轮回不去人间。”

第六卷:子非鱼 330回、默然观压袖金线,几不知颠倒衣裳

焰问何为封天,梅振衣却答不上来,只能沉吟道:“T说的意思,我还得再想想,也许到时候才能明白。……提溜转,你刚才神情闪烁,究竟是做了什么事情?”

他此时已恢复了清明状态。发现了提溜转的异常。知焰道:“提溜转私自下界,暗中跟随梅效大军,在玉门关外被法舟所阻,她又把青帝叫了出来,结果自己被两位前辈赶回天庭了。”

梅振衣一惊,喝道:“提溜转,你怎能私自如此?幸亏遇到的是那两位,否则你哪有机会回天庭?”

提溜转一低头,弱弱道:“我错了,往后碰到这种事,会先与你商量的。”随即声音又高了两度:“青帝与法舟在云端对峙,谁也不肯后退,这怎么办呢?”

梅振衣:“我已知道,没办法!原来是你把青帝招出来的?”

知焰劝道:“这也不能怪提溜转,莲华生显圣打落沙利耶之时,恐怕就有这一出了,就算青帝不现身,加百列也会出现的。”

梅振衣摇了摇头:“就算青帝现身了,加百列也会出现的,我很了解那位天使长,她上次去佛国与不动尊明王演法,结果落败而回,会再去的,但这一次就不是简单的演法论高下了。”

知焰:“身为天使长,能直入佛国到达不动尊明王座前,也说明她对外教修行发端有借鉴与证悟,与当年的梅丹佐类似,却与梅丹佐又不同。”

梅振衣的语气不知在为谁叹息:“加百列与梅丹佐当然不同,她不是邪魔。但换而言之,她虽能借鉴外教修行发端,但本人还是一根筋,不似米迦勒之流通达明智。按青帝的话,她是个傻丫头。若天国中有人出来代表不可冒犯的牺牲决心,一定是她。”

加百列曾去过佛国,在梅振衣等人去天庭东海救龙隐姑之前,她战胜过清风仙童,又找到曾一笔削去清风一千三百年金仙法力的不动尊明王印证修为。

也许在她的愿望中,是想证明同样的修为境界,阿罗诃大天尊所指引的道路不亚于仙界中任何的外教。

但是不动尊明王没和她直接动手。只是坐在那里现出三身八臂面对加百列地秩序之刃。加百列挥斧切断了他地六只手臂。却划不开这一片灵台化转世界地永久缝隙。不动尊明王又恢复如常。如果这是演法地话。不动尊明王无疑占了“主场”地优势。结果地确是加百列落败。

……天庭东游谷中梅振衣与知焰提到了加百列。而在人间玉门关外。青帝仍与法舟对峙。谁也没有先退一步地意思。

就在这时。青帝突然动了。银丝羽衣飘荡而开。怀中忽有一道银光飞出。不是朝着法舟而是向着天际。他神色一惊。一挥衣袖万道丝光卷出。在空中缠住那道银光。以神念喝道:“加百列。莫去佛国。我可帮你修复天国圣物封印之眼。而沙利耶在阵前被斩。你不能到无边玄妙方广世界追究。”

“我不为追究沙利耶陨落。而是为了天国地尊严。我若陨落并无所怨。只求你修复封印之眼。将它交还天使长米迦勒。”加百列地声音从神念中传来。那道银光挣脱了纠缠。消失于不知名地天际。

“傻丫头。你何苦呢?”青帝向着远方喝问。但银光已消失。神念被切断。加百列再也听不见他地声音。

从青帝怀中飞走地自然是天国圣物秩序之刃。与梅振衣地三神器类似。上面也有加百列地仙家神识灵引。只要青帝未御器。她随时可以收回。胡春进入龙首山地前一瞬。将银斧扔还给青帝。而这些年来青帝一直没有将它归还加百列。

加百列收回秩序之刃,显然是又一次去了佛国,她是孤身而去未带任何随从。法舟望着天际,似有悲悯;青帝低头看着袖口的那一根金丝,却终无言。

“我真不想看见你,也不想看这些事。”青帝化为一阵清风而去,他终于走了,没有开口说话,只在风尾中传来飘散的神念。法舟双手合什,身形也消失于云端上。

玉门关外下雨了,倾盆大雨,还夹杂着碗口大小的冰雹。此地气候干旱,这场雨十分罕见,战乱之后的荒原一片凄凉不见人烟,只有枯骨与残破的刀枪隐没在碎石黄土间,当年的血迹早已沁透在沙土中淡不可见。

大雨和冰雹砸在地上,到处一片水雾迷烟,似将一切痕迹冲刷干净。雨越下越大,似有悲哭之声,荒原中的水开始泛滥,汇成一条条河流,冲刷出一道道沟壑。无数浅没在沙土下的白骨与箭镞露了出来,呈现出惨然的颜色,还带着斑斑锈迹。

地面上一座土丘在水流中崩塌,一柄插在岩石中的十字阔剑露出半截,剑脊中央镂空镶嵌着一枚的透明的晶石,四周雕饰着椭圆形的纹路,宛如人的眼眸,而晶石上有几道细细的裂痕。

“加百列,你以这风雨向我告别吗?”风尾犹有余声,但只有荒原枯骨听闻。

“铮”的一声鸣响,那柄剑突然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拔了出来,激荡着神风飞向天际,没入一道灰色的漩涡,仿佛消失于不知名的无穷远方。

阔剑飞走之后,暴雨停了,或者说随着看不见的脚步飘往别处,一路向南风雨飘摇,渐行渐悄,止于江南芜州。

玉门关外已是一片泽国,水流向低洼聚集渗透泥土,云开日出照耀

四野一片奇异的死寂。等到第二年春天,这一片荒)77草,离离荒草有没膝之高,草原上开满野花兔走鹰飞,竟有几分欣欣向荣。

……

梅振衣与知焰、提溜转走出东游谷福地,在碧桑洞外围天庭道场默运玄通,遥感人间玉门关外青帝与法舟的对峙,也“看”见了那一场如仙佛泪飞般的滂沱大雨。

远处忽有**力波动,一道灰色的漩涡凭空涌现,似有人穿越天刑,然而飞出的却是一柄十字阔剑,带着锐不可当的气势直冲梅振衣而来。何人人竟有如此广大神通?能将一件神器从人间扔到了此处?

“振衣,小心!”提溜转惊呼一声,已祭出飞神鳞盘旋护在梅振衣身前。

“无妨。”知焰未动,告诉提溜转不必紧张。

阔剑飞来并无一丝攻击之意,受神通法力牵引已尽,恰好插在梅振衣身前,就似送来给他一般。梅振衣上前两步伸手拔剑,然而手握剑柄身形突然定住了,神情就似在听什么人说话。

这柄剑当然就是天国圣物封印之眼,它的主人沙利叶大天使陨落时,此神器损毁上面的仙家神识灵引也不复存在,此刻被青帝以**力送到梅振衣眼前,却带着一封“信”。

钟离权当年从芜州以纸鹤传书终南山,也带着一封信,收信人须有脱胎换骨以上的修为,才能接收到上面的附有的神念。写信之人必须掌握“风尾”之术,有真仙极致境界方可。而如今青帝以这种方式传信,神念依附一件神器从人间入天庭,更加神乎其技,须有金仙极致境界方可。

这封信的内容并不玄妙,真没想到那位青帝,也会写出这样一篇深沉厚重的人间文章——

“无限桑田,多少沧海。津郡城郭,没版变迁。亿万生灵,等随鱼鳖。幕其间者,轮回已溺已饥之忧。开灵智者,可悟机变,然炎政错出,自取朝暮更迭茫惘。

我随清风来,立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