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林家嫡子-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称呼林珩的乳名。齐渝看他脸色不好,忙提起其他话头,一时褚鉴倒被他引过去了,抛下这头不理。

    不多时到了棋盘街,棋盘天街正对着天子居所,位于大明门的前方,左右是六部、五军都督府所在,是东西城往来之要道。棋盘街店铺林立、万物聚集,一切珠玉珍异奇器天下所无者,竟可在这里寻到。竺臻到此勒住马,说是有事要办,众人识趣各自散去,只齐渝硬是赖着不走。他二人私交甚笃,因此竺臻倒也不嫌他。齐渝不解道:“难道你家还缺什么东西不成?”

    竺臻不答,到了一名为“聚珍轩”的古董店,下了马径直进去。齐渝好奇,正想下马跟上去,竺臻就出来了,将手上拿着的一个紫檀小匣子交给随从妥善收着,任齐渝怎么追问都不肯松口。只说道:“我要去看玉儿,你去不去?”齐渝忙点头应道:“怎么不去?那匣子里头装的可是要送给玉儿的玩物?”竺臻点头,骑马飞奔而去,齐渝与众随从忙跟上。

    竺臻虽说看着老成持重,但毕竟不过是一十一二岁少年,正是心性活泼、玩性浓厚的时候,那日与林珩相处满打满算不过两个时辰,竟觉十分轻松有趣,大抵也是他一团玉雪兼之天真有趣的缘故。且那日将林珩抱在怀中、为他布菜,是再新奇不过了,他从未与人如此靠近,也没有人掏出汗巾子为他擦汗,好似两人正是彼此依恋,再拆分不开了,倒叫他心里微微一动。他这一两月间也总不得闲,但心里总惦记着他,难得出一趟门,去逗逗他玩也好。

    一时到了林府,林府门子只见一骑骏马疾驰而来,少时就到了门口,众人忙围过去。竺臻问道:“你们大爷一向可好?”里头有位王彬在寿筵那日是见过竺臻的,忙答道:“蒙公子问讯,我们大爷一向都好。”他朝后一看,望见了后头来的齐渝,又说:“竺大爷、齐三爷里头请。小的们就去通报老爷。”竺臻听他只提林海,便问:“你们大爷不在家?”

    王彬难道:“大太太带着大爷出门了,此时尚未回来。”竺臻扫兴道:“罢了。我们就不进去叨扰世伯了。我这里有份玩意儿,你帮我递进去吧!”竺臻扫了一眼他的随从。这随从利落地滚鞍下马,掏出一个紫檀匣子,递给王彬,王彬忙接了。齐渝也忙叫随从递上两只银狐,道:“帮我转交给你们大爷,就说我前几日忙,并没有闲来看他,叫他千万不要生气。”王彬也接了,记住这话儿。竺臻和齐渝也不再逗留,径直去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日晨起,秦氏吃了几块点心就赶着去上房请安,伺候老太太吃完早饭后,便向老太太拜别,秦氏这次回娘家是早就向老太太禀告过了。林母指着林珩的额头笑道:“定是这个玉儿撺唆的。”林珩赖在林母身上,撒娇道:“老太太……”林母笑道:“罢哟,我还不知道你。不过是看你你素日里念书那么刻苦,也该让你松散松散了。只一条,必须坐车去,可不许眼馋人骑马。”

    说话间,有丫鬟来回:“车马已经备好了。”林母才放手,让张嬷嬷送二人出去。到了垂花门,已有一辆翠盖朱缨八宝车停在那里,母子二人忙上了车,又有吴嬷嬷跟上伺候。后头有几辆小车,是跟去的丫鬟媳妇婆子们坐的。有几个老成家人、年轻家将骑着马护在车座四周。

    林珩见已出了林家大门,不免好奇,凑在纱窗口往外看,谁知这一带尽是高门大户之家,无非是白墙青瓦、朱门铜钉、重檐飞瓦,无甚看透。秦氏笑道:“还是这么心急。这东城里头住的尽是文官武将,俱是钟鸣鼎食之家,有甚可看的?若想看热闹,一会子我吩咐他们往东四牌楼那边走,尽让你看个够。”林珩羞窘,面上恰似桃晕两腮。秦氏把他搂在怀里,爱得不行。

    一时到了东四牌楼,果真人流如织、人声鼎沸。林珩略望了一眼,有首饰楼、绸缎庄、玉器行、古玩铺、书铺、金店、白蜡作、氆氇庄、皮货行、栏杆庄、花翎庄、绒线铺、茶食铺、生药房、洋货行、眼睛铺、宝源铸钱局、香羊皮作坊、熟皮局、祥瑞花庄,应有尽有,往来买卖兴隆旺盛,正是一派盛世景象、说不尽的太平风流。林珩略看了看,十分艳羡,不想本朝治下百姓竟是如此富足安乐,只看外头的平民百姓俱是眉头舒展,少有愁容便可知一二。秦氏忽然咳了咳,林珩知其意,忙收回目光,不再多看。横竖他是个爷们,日后出来走动的日子长着呢,不必少见多怪。

    一时到了翰林胡同,是因着这条胡同里住了好几户人家皆是翰林院官吏,才有了这么一个混称。秦家正位于这胡同里头,到了秦府门口,已有家人前去通报,一时正门大开,秦氏的车子直接驶入,直到仪门才停住。秦氏和林珩下车,早有两个体面的管家婆子,插金戴银的站在门口等候,一见她们下车,忙围上来问好。秦氏含笑回到:“黄妈妈、李妈妈一向可好?”两个婆子忙道“不敢”,又赞了林珩几句,才引着她们往里头走。

    进了仪门,是几间倒座房,是秦少尹和秦家几位公子的书房。这秦家不过是三进的小院子,因为京都地贵,居住不易,当初秦大人还是凑巧花了大价钱置办下这座宅院。外面一进是秦府的外院,书房、堂厅、家人、媳妇们的住处俱在此处。里头两进才是女眷的住所,挤得满满当当。她们进了正院的月洞门,转过影壁,就见正房门口立着一位四十来岁的太太、两位奶奶、一位姑娘并几个姨娘丫鬟正在等候。

    作者有话要说:废柴作者又卡文了,只有这一点点了,抱歉。话说上榜要周更一万五,我已经风中凌乱了,以废柴作者这种龟速,可能要被关小黑屋了。唉,好想跳过中间这些琐碎事,然后直接写黛玉降生哦~黛玉降生这段我都想好,写个两三万字没问题~

    ————————————————————————

    补完了。
19做客秦家林珩发噩梦
    秦氏见了,忙丢下林珩等人,快步迎上去与那位太太见礼,谦逊道:“怎敢劳母亲在此等候?”那太太品貌端庄文雅,身上穿着沉香色顾绣八团花云纱单袄,下头系着湘妃色满绣罗裙,未语先笑,温柔可亲。只见她说道:“我也多日未见你了,怪想的。再说成日家坐着也无事,趁着你来,也好出来看看光景儿。”

    秦氏笑道:“母亲还是这么爱说笑,尽打趣我了。”旁边有位十四五岁的少女笑说道:“母亲见了二姐姐竟不舍得转眼了。叫我见了,羡慕得不得了。谁不知母亲最爱二姐姐。既二姐姐今日来了,横竖有的是时间,还是请里头坐着说话吧!”

    这陶夫人笑着指着这窈窕娇丽的姑娘说道:“叫你爱编排,难道没瞧见你侄儿在这里,可别叫人看了笑话。”一边说,一边往屋里让。左手拉着秦氏,右手牵着刚走到门口的林珩一起进去。见了屋里,众人乱哄哄地一通见礼后,次序坐下。才向林珩引见众人。有些是他没见过的,有些是他见过的。

    这陶夫人端坐在上头,身后立着几位打扇、端茶水的姬妾,林珩行了一个大礼,陶夫人忙不迭地叫起,说:“你外祖父去衙门了。等他回来再见吧!”坐在东面第一张椅子上的是秦家大奶奶曹氏,西面第一张椅子的是秦家二奶奶,林珩行礼称呼道:“大舅妈、二舅妈。”二人俱是含笑扶起他,很是亲热。曹氏是见过他的,笑着说道:“你大舅舅、二舅舅俱在国子监修业,并不在家。还有两个侄儿也都在学里上学,等他们回来见吧!”

    这秦大爷、秦二爷俱是上次会试落榜的举人,因此可以去国子监求学。西面第二张椅子上坐着的秦家四姑娘,她现正待字闺中,林珩也行礼,叫了声:“四姨。”那秦姑娘忙道:“再没见过像哥儿这样伶俐懂事的孩子,无处不好,倒叫我不知从哪里夸起。”

    陶夫人下首的小凳子上,偏身坐着一位三十几许的丽人,杏眼桃腮、风姿娇艳,正是秦氏的生母吴姨娘。林珩行了半礼,这吴姨娘并不敢受林珩的礼,连忙跳起来躲到一边,口里连道:“不敢。我是什么牌面上的人,竟敢受哥儿的礼。”

    秦氏见了,未免有些眼酸,这亲身母亲从未见过外孙,见了面连多看两眼都不敢,哪里敢受玉儿的礼。若不是自己有了个四品诰命,只怕姨娘还跟着其他姬妾一样,要在正房外头给她们打帘子呢?秦氏忙喝道:“玉儿,你又犯了呆病。虽说这是你外祖父跟前的人,但也算不上长辈,你怎么就混行礼起来了?”

    陶氏忙笑着说道:“不妨事。哥儿到底也是尊重老爷和我的意思,你可别责怪他。”礼都行完了,陶氏忙招手叫林珩去炕上坐,林珩推了,陶氏再四坚持,携着他的手坐到炕上去了。陶氏摸着他的头道:“好可怜见,来了这么大工夫,行了好大一圈礼,竟连一口茶水都没喝上。”林珩依言,吃起了茶。指着炕桌上的点心,说这一碟香甜,那一种酥脆,林珩被她劝不过,倒吃了好几个,多亏这些点心做得精致小巧,正好一口一个,一时倒把众人都撇在后头了。

    秦姑娘凑趣道:“有了玉哥儿,母亲眼里就没有我了。看不见我也罢了,怎么连二姐姐也忘了。”秦氏忙说:“四妹妹,可别又拉上我。母亲疼玉儿,我再欢喜不过了。”陶氏笑说道:“你这猴儿,就是爱贫嘴了。还跟你侄儿打起饥荒来了?不过是因为他还小,经不得饿,你这么个大姑娘了难道还不知饥饱?”

    秦姑娘长叹道:“我不过也白说一句,就知道我不招人疼。”那叹息的模样,煞有介事,惹得众人大笑。陶氏笑骂道:“真是个促狭鬼。”又对秦氏说道:“长天老日的,亏得有人甘当东方曼倩惹咱们发笑,不然日子倒平淡了。”

    正在说话间,有小丫头掀帘子进来回禀:“三爷来了。”话音未落,只见一丰神俊朗、芝兰玉树般的青年款款进来,他头上戴着束发紫金冠,身上穿着月白铁线纱袍,倒让人恍惚觉得屋子一下亮堂起来。来者正是秦氏的胞弟秦冼。陶氏笑道:“这孩子,听说他姐姐今日要来,连诗会都不去了。”这秦冼年方十五,已经进学了。平日除了在家攻书,就是去参加由举人、秀才们举办各种诗会、文会,品评文章、切磋时艺,预备着三年后的乡试一举考中。

    秦冼忙与陶氏、秦氏、两位嫂子见礼,秦姑娘也站起来立到一旁去,等着秦冼坐定了,才向秦冼行了个平礼彼此问好,拣了秦冼的下首坐下。林珩此时才走到面前向秦冼行礼,秦冼忙拉住他,含笑道:“我竟好久不见你了。竟长这么高了,好。”又问他可开蒙了,由谁开蒙、都学了些什么此类的话,林珩一一答了。林珩见他目光清亮、谈属清爽,心里点点头,倒是个人物。

    陶氏打岔道:“一进门就问功课,你这舅舅倒是当心。”秦冼笑道:“这是当然,这可是我们男子汉的事业,全靠着它安身立命,不得不问。”林珩点头,确是实话,这历朝历代,大多靠的是文官掌社稷,因而科举也是条必经之路,不得不过。秦冼见他赞同,不免好笑,问道:“玉儿,你可懂?”林珩点头道:“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秦冼连赞了三声“好”,看林珩的眼光立时不同。

    秦姑娘也在旁叹道:“不愧是探花之子,雏凤清于老凤声,指日可待。”众人也众口一声赞好。秦氏忙说道:“不过是玩笑话。你们这么赞他,倒叫他张扬起来了。万万不可。”又叙了许多闲话,一时,曹氏去看了午饭上来,回道:“午饭已经得了。”陶氏忙叫摆饭,寂然饭毕。饭食当然比不上林家精致,不过是淮扬菜,倒是新鲜。又学着勋贵之家,饭后饮茶,倒是和林家的习惯不大一样。不过,入乡随俗,母子两人脸上俱不动声色。

    饭后,大家坐着说话消食。不过两三刻钟,林珩便有些倦怠,欲歇中觉,陶氏忙对秦氏说:“你的闺房一直留着不动,既玉儿困了,且带他去歇歇吧。”秦氏点头应了,也说道:“母亲素来也歇午,我带玉哥儿下去,就不上来了。母亲也歇歇吧。”陶氏点头,一时各人散去。

    秦氏从前的香闺就在这正院的西厢房,统共只有两间,是一明一暗的格局,窗明几净,炉鼎依然。秦氏展开纱帐,掀起大红线纱夹被,抱过枕头,枕旁放些兰花、茉莉,才服侍着林珩脱掉外衣躺下,盖上被子,合上碧纱幔帐。林珩含糊问道:“母亲不歇歇吗?” ;秦氏拍了拍他的身子,说:“你睡吧!”

    秦氏合上里间的帘子,悄悄退到外间来。秦氏看着这从前的屋子,颇有些伤感。刚在炕上坐下,就看见吴嬷嬷点着脚尖进来回道:“姨奶奶来了。”吴姨娘一进来,拉着秦氏的手,那眼泪就不由自主地滚滚下来了。秦氏握住吴姨娘的手道:“姨娘,可别伤心。我在林家日子过着顺顺当当的,有什么好哭的。”吴姨娘点点头,似要把泪水收回去,哽咽道:“我不过是久不见你,想得狠了。”

    秦氏劝道:“现在不是见着了么?娘俩难得见一回,你可别尽着哭了。”吴姨娘擦了擦泪,道:“是。我老背晦了。你可是变瘦了。”秦氏哭笑不得道:“姨娘每次见面必要说这句话。我在林家锦衣玉食的,哪里就消瘦了?”

    吴姨娘点点头道:“我糊涂了。三月间,玉儿得的那场大病是怎么回事,把我急得要上吊,可偏他娘的又出不去。幸好太太看了回来,还肯跟我说声玉儿的境况,不然我哪里睡得着。”秦氏只简略地说了事情大概,吴姨娘破口大骂道:“这下三流的混账羔子,活该被剜了心肝的贱人,怎么不在娘胎里就溺死了,还要来祸害人……”

    里间的林珩似睡非睡间,似乎听到有人在说话。一会儿是一僧一道跑来对着他怒喝道:“你混到这里来了?这不是你该来的地方,快跟我们去吧!”一把拽起他就要将他拖走,林珩只觉被他们拽住的两个臂膀刺痛起来,俄而仿佛整个人被按在烧红的铜柱上,身体一段段化成焦炭,继而灰飞烟灭。一会儿又是一位三十来岁的妇人,狠狠掐住他的脖子,面目狰狞阴狠,对着他唾道:“你怎么还活着?”林珩只觉喘不过气来,两腿乱蹬、手不能抓,身子乱挣乱晃,浑身发抖。

    一时又是他被绑在架子上,地下是一堆燃烧着的薪火,熊熊烈火舔舐着他的身体,林珩疼得眼泪都流不出来,而对面高台上坐着林母等人,仿若在赏景一般,并没看见他的痛苦。一时又是他被闷在一黑暗之处,听着外头妇人们的高声哭喊,颠来倒去,纷乱荒唐。林珩一时觉得浑身无处不痛,忽的吓醒,冷汗已浸湿了脊背。林珩望着上头的霞色双绣牡丹的纱帐,摸了摸自己的身子,并没有负伤,才松了口气,恍然忆起原来此时自己身处锦绣丛中。

    只听见外头有人在说话,“你生了玉儿有三四年了,还没有信儿吗?”“罢了,我再不指望这个。现玉儿还小,一刻都离不得我,我哪里有其他心思?等他大些再说吧。我有玉儿一人,已经是上天厚爱了,哪里还得陇望蜀呢?”是秦氏的声音。

    作者有话要说:唉,这一章几乎是挤出来的,写得好痛苦。前言不搭后语来着。总之妹子们将就着看看吧!
20母女闲谈林珩生心结
    林珩听了,心里三复斯言,越想越不是滋味。若说在这个家里头若有了其他儿女,最先忽视他的那个人只会是林海,再者是林母,并不是他们不疼他不爱他,只是他们也是他人的父亲、他人的祖母,分几分心思与其他子女,本是人之常情,再正当不过,谁也说不得什么。就连秦氏,若是有了其他孩儿,也会如此。一时又想起刚才梦中诸人的冷漠,更觉不祥。

    其实若是教他们得知,自己并不是原先的林珩,会杀了他烧了他也不定。原本这就是偷来的,是可耻的。占用了他人的身体,受用了旁人的亲情,自己现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假的。谁真正在意的是他、关怀的是他?他不过是做了一个高明的宵小罢了。别人窃的是钱财,犹可饶恕,他却不能。

    林珩越想越是心灰意冷。他自认人品端正,行止无愧于心,也算是个光明磊落的人物了,原都是自己的臆想。罢了,何妨归去。如此想着,枕上绣的粉色桃花越发红得惊心动魄。林珩一时如陷烈火,一时又如坠深渊,竟不知身处何方,恍恍惚惚,如坠雾中。一时竟见到前世的父亲正在嚎啕大哭,又暗自疑惑何时曾见过父亲失态忘形。一时又见林海病得人事不省,面如金纸,形销骨立,他见了也不免黯然神伤。糊涂间,似乎又听见外头人谈话的动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