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能空间之夏喜多-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婆?”
    杨老太回过神来,微微一笑。“哦,对了,你去金永顺家去干啥?”
    喜多低了头,小声说:“我找他商量和你学做豆腐的事儿了。”
    杨婆婆哦了一声,又笑问道:“他同意了?”
    喜多点了点头,点漆般黑亮亮的眼睛看着杨婆婆:“他答应的很痛快,我倒心里没底了……”
    杨婆婆转头看着院墙上在秋风中瑟瑟的枯草,微微笑了:“我跟他说了,井水就是做豆腐的秘方,现在井水不能用了。”
    喜多转头看看院里的那口深井,试探地问道:“婆婆,这井真的不能再用了吧?”
    杨婆婆点了点头,“眼下是不能用了,这几只死耗子糟蹋了这井里存的水。以后,倒是可以重新打个能压出水来的抽井。”
    喜多哦然。少军家里就是那种可以压出水的抽井,管子埋在地下,是封闭的,露出地面的只是一截抽水井头。
    喜多明白了。眼下是不能用,但以后还是可以用的,只要封闭起来不要让什么杂物再掉进去便是。
    杨婆婆笑眯眯地问:“你每天要上学,哪有时间做豆腐啊,再说,白天也没人帮你卖啊?”
    喜多像个大人一样叹了口气,捏了几枚南瓜籽在手心里摆弄着,低声说道:“我不打算上学了,少军叔因为我俩娶不成媳妇儿,我心里实在不好受。我也不知道像我这样上学将来会有啥用,还不是在镇上过一辈子?我想只要供小务念得起书就行了,将来我妈妈回来了,我也好和她交待。”
    杨婆婆看着眼前这个白净秀气的女孩,眼睛眨呀眨的,透着灵气儿的光,漂漂亮亮的长的一点不比别人差,却要比同龄的孩子承受更多的东西,这一幅小小的身子骨,要挑起一个家的重担。生活有时确实是逼不得己,但更多的时候也是出于自己的选择,喜多完全可以赖在少军那里,依靠着少军,但她良心上却惴惴不安,不想给人家添麻烦,一心想着要自立。
    杨婆婆心里似乎看到了当年自己坚持要从山西逃荒离家的身影。一转眼,自己在外面也漂了五十多年了,自己当年坚持要出去逃荒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的,耳边编两麻花辫,纤纤瘦瘦,固执又有主见。
    眯着眼睛再看看湛蓝的晴空,一时突然很想家,想那个五十多年前破破烂烂的窑洞,想着那里响晴响晴的天,想着那窑洞墙上挂着长长一串的红辣椒。
    杨婆婆转过头看看喜多,问道:“孩子,你准备好了么?”
    喜多一楞:“准备好什么?”
    “跟我做豆腐啊!”
    喜多惊喜地跳了起来,拉着杨婆婆的手说:“您真的肯教我吗?这是真的吗?”
    杨婆婆点了点头:“不过做豆腐,可是三更起五更眠,豆腐本儿小利薄,就是赚个辛苦钱儿,靠做豆腐,成不了大富大贵。……干了这一行,就不要轻易地让这手艺失传,不论啥时,再苦再累也得坚持下去,你可要想清楚。”
    喜多郑重地点了点,缓缓地跪在杨婆婆膝前:“我记住了婆婆,这辈子,我不会丢了你教我的手艺。”
    杨婆婆笑着扶起喜多,秋日里的小院里,秋风飒飒地吹过,秋阳暖暖地照着,静谧又温馨。喜多觉得心里敞亮了极了!从此,自己就要结束飘泊和依靠别人的日子,终于可以靠自己的努力去生活了!
    天色不早了,喜多要回家给少军和小务做饭,便起身告辞。杨婆婆也站起身,叮嘱着:“明早四点过来,我教你做豆腐。”
    喜多点头答应着。又转过头来问:“那……要不要我带水过来。”
    杨婆婆回头瞅了瞅金永顺送来的两大桶水,思忖了一下,“好,明天你挑两桶过来吧。泡豆子的水,我就先用家里的。”
    喜多四下看看,对杨婆婆笑道:“婆婆,你能给我找两个桶吗?我家里没桶。”杨婆婆点点头,“等着,我去下屋给你找去,家里以前做豆腐,就是桶啊盆啊的多。”杨婆婆去了下屋。
    喜多迈步走进灶间,拎起地上的一桶水,哗地一声倒缸里,又拎起另外一桶,也倒进缸里。伸头向外面瞅瞅,杨婆婆还在下屋里没出来,拎了桶立刻闪身进了空间里。从清清的河水里打了两桶水,咬着牙,一手提着一桶,摇摇晃晃地回到屋里。将桶放好,又走回院里等着。
    杨婆婆很快出来了,拎了两只皮桶,递给喜多:“这两只桶装满就行了,拿回去好好刷干净了。”
    喜多脆声声地应了,转头拎了桶走了。
    杨婆婆走回灶间,拿出大盆子准备泡豆子。一转头,看到空空的水缸里竟然有了半缸水。又看看灶台旁边的那两桶依然满满的水,怔了怔。
    低头看着桶底的边上,还有些水渍。
    杨婆婆伸手拿起水瓢,在桶里舀了一点水,凑到嘴边尝了尝,眼神一亮,核桃般褶皱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这个小徒弟,果真有几分意思……不想自己活到七老八十了,倒收了个高徒。
    杨老太咂咂嘴,哼着不知几百年前的小曲,美个滋儿地勺着桶里的水,一瓢瓢地倒进泡豆子的大盆中。
    作者有话要说:
    凶猛二更,根本止不住啊止不住,就像那神水河里的水……求作收!求收藏!求鲜花!打滚求~~!
    有亲说,为啥喜多非得要去依靠杨老太,守着那么个大空间的,不能自立吗?
    亲们,喜多才十四岁,没有重生没有穿越没有人教,她的眼光就是十四岁的孩子那么远,空间咋用,她根本不知道啊!要不是空间里的水点醒她去做豆腐,恐怕她也不会想到这个。
    换位想想,我真的不敢开太大的金手指,喜多的生活,要靠她自己慢慢地开悟,随着时代的变迁,慢慢变聪明。
    亲们觉得呢?欢迎讨论哈~!

  ☆、第三十四章

天上还繁星点点,小镇沉寂在睡梦之中。喜多穿好了衣服,悄悄地拎了两只皮桶出了门。
    在杨婆婆家门口,闪身走进空间将水打满,轻轻推了院门进去。杨婆婆早就给她留了门,喜多拎着两桶水迈步进来,灶间已经是灯火通明了。看见喜多进来,杨婆婆冲她点点头,招呼她站过来。
    ……
    天快亮了,喜多抬手抹了抹额头上的汗珠儿,小心翼翼地搬开压豆腐的石块,揭开湿漉漉的黄纱布,木格子中露出了上下两层两方白白嫩嫩颤颤巍巍的大豆腐!喜多郑重地拿起铲刀,竖着切下了一小块,装在碗里,递给笑眯眯坐在一旁竹椅子上的杨婆婆。
    杨婆婆也郑重地双手接过,拿起勺子,舀了一小块,放进嘴里抿了抿,咂了咂嘴,微微一笑,一锤定音:“得嘞,这是我吃过的最好的豆腐。”
    也不等喜多答话,希里呼噜地将碗里剩下的全部吃光!
    喜多自己也欣喜地切了一小块,细细地品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豆腐的醇香在神河水的发酵下,口感细腻,甘香甜滑!喜多眼前一亮,这豆腐,可比自己在镇上王家豆腐铺买过的好吃太多!
    杨婆婆放下碗,把喜多叫到身边,郑重地问着她:“婆婆刚才教你的方法,你可都记住了?”
    喜多点点,脆声声地答道:“放心吧婆婆,我都记住了。”
    杨婆婆欣慰地伸手顺了顺喜多的头发,感慨地说:“你确实是个聪明的孩子,婆婆能收到你这个好孩子做徒弟,也是婆婆的福气。”
    转头看着这间小屋,长年的烟火熏的黑黑的房梁,静静垂在灶台上的十字木架,还在滴滴答答淌水的纱布,这一切一切,都是那样的熟悉。杨婆婆突然有点不舍,眼窝感觉酸酸涩涩的。
    又转过头来看着喜多:“好孩子,婆婆将这个豆腐方子和这间屋子,都交给你了。”
    喜多惊诧地问道:“婆婆,你要去哪里?”
    杨婆婆微微一笑,叹了口气:“落叶要归根,婆婆从哪来,就要回哪里去。老头子已经不在了,我要回娘家去看看家里剩下的亲人,半辈子没回去了,怪想的慌。再不回,就再也回不去了。”
    喜多睁大了眼睛,紧紧地抓住杨婆子的手:“婆婆,你再不回来了?万一我这豆腐做的不好呢,我该去问谁?”
    杨婆婆欣慰地拍了拍小徒弟的手,爱怜地看着她,说道:“喜多,你记住,靠山山倒,靠水水干,只有靠自己才靠的住。做豆腐的方子我都手把手地教给你了,你每天勤加练习,不会忘的。……往下,就要靠你自己去悟了。”
    喜多还是个半大的孩子,接了自己的手艺,得罪了金大脑袋,以后在古水镇上混,恐怕也不会太容易,杨婆婆心里感慨万分,想了想,又加了一句:“莫要与人争,凡事让几分。好好把你弟弟养大,你姐弟俩凭这个手艺在镇上立足,还是不成问题的。”
    “这屋子我住了几十年了,现在也留给你了。你和小务搬过来,自己顶门立户单过吧。”
    喜多泪眼朦胧地看着这个认识还不到七天却将所有都托付给自己的杨婆婆,终于问出那句一直很想问的话:“婆婆,你为什么不问问我给你的是什么药?难道你不想知道吗?”
    杨婆婆微微一笑,很爽快地回答着:“各人有各人的缘法,何必打听那么多,我老婆子能有幸吃到那药,治好了眼睛,就很知足了,旁的事,我费事劳心打听。”
    “不过孩子,防人之心不可无啊,你的一颗善心,有可能会招来有恶意的狼,以后,还是要多个心眼……”
    ……
    喜多端着一小锅豆腐走回家,少军和小务还没有起床。想了想,喜多决定做个煎豆腐给他俩尝尝。
    把豆腐镇在清水里,捞出一块来,切成小片。锅里倒了肉渣油,灶下的火烧的小小的,把豆腐片剪成两面金黄的,又洗了两个辣辣的小尖椒,切成了丝,倒入锅里,又添了点酱油进去,哧的一下,小小的白气冒了出来,用铲子翻了翻,略略加了点盐,起锅盛到盘子里,立刻香喷喷的味就把小务从睡梦中给馋起来了。
    喜多溜了一个切片的大馒头,又搅了个玉米糊糊粥,切了四片冒油的咸鸭蛋,中间是那盘喷喷的煎豆腐,白的黄的绿的,看起来让人口水直流。小务睡眼惺忪地走出来,一眼就瞄到那桌丰富的早餐。
    饭桌上,少军夸赞着喜多的好手艺,又夸奖着现在老王家的豆腐做的越来越好吃了。喜多犹豫了一下,笑着对少军说道:“叔,这不是老王家的豆腐,这豆腐是我做的,杨婆婆把她的手艺传给我了……您认识杨婆婆吗?”
    喜多一五一十地把和杨婆婆之间的交往告诉了少军。当然,略过了治眼睛的小红丸子那一节。少军沉默了,慢慢放下筷子。
    喜多看着少军,轻声说道:“叔,我和小务给你添了太多麻烦了,你为了我俩,被丽萍妈看不起,我们不能再拖累你了。”
    “我想学做豆腐,我喜欢学这个……杨婆婆要回山西老家,把房子也留给我了,过几天,我和小务就收拾收拾过去住。”
    “您待我和小务的好,我和小务一辈子都会记得,要是没您收留,我和小务就得回上柳树受后妈的气,这个恩情,我一定会还的!”
    喜多说到动情之处,热泪像掉线的珠子一样掉下来。小务也哇的一声,扑过去紧紧抱着少军。
    少军沉默着,抱着小务,看向喜多。这是个有主意又聪明坚强的孩子,先是找回了被拐卖的弟弟,又好运地换取到了上学的机会,现在,不忍心拖累自己又学做豆腐自谋生路。自己还有什么话好说呢?
    这个小相馆,现在也一直只是维持生活。凭空多了两个孩子,对自己也确实是个负担。有时自己也愁,古水镇的拆迁和改造,现在还没有动静,有时自己也想给两个孩子更好的生活,但确实是难以做到。
    少军平静地问喜多:“杨婆婆那里,你想去,叔不拦你,叔只问你一句,你还去不去上学了?”
    喜多一下子支吾了起来。
    少军像看透喜多内心一样,又接着说下去:“豆腐可以卖,但你还小,书是一定要念的。以后世道变成啥样都很难说,你看王子儒,听说在美国念过书。老辈人说过,做大事,就得念大书,所以他能做的事,叔就不能做。叔的意见是,不要只一心想着赚钱,你和小务想单独过,叔不反对,但书必须要念下去。你也别有什么负担,以后叔还会每月给你二十块钱,保证你和小务正常的生活开销。卖豆腐这事,先别急在一时,可以容后好好想想怎么做。你说好不好?”
    喜多一怔,没想到少军推心置腹地说出这番话来。
    想了想,为了让少军放心,喜多点头应了。但在心里,喜多却已经有了主意。
    ……
    上午第一节课,就是孙主任的课。下了课,孙主任走出了教室,后面喜多急匆匆地追上来,叫住了孙主任。
    孙主任看着这个小姑娘,惊讶地问道:“你下午又要请假?”
    喜多点点头,眼睛瞅着地面,小声地说:“孙主任,我可能以后都要下午请假了,我要卖豆腐,需要半天的功夫。本来想请上午的假,上午的主课多,所以就改请下午的假……”
    孙主任痛心地啧啧两声,“老师不是说过吗?你和小务在学校的费用,由我包了!一个小孩子,做什么豆腐?!你就好好学,明年考个好成绩给我就行!”
    考个好成绩简单,但考上了好的中学,以后怎么办呢您还能包我一辈子么?喜多看着痛心疾首的孙主任,心里默默地想。
    但这个老师从头到尾的好意,喜多也不是好赖不懂的人,怎会不领情?
    喜多用那双明澈的眼睛看着孙主任,微微一笑,脸颊上露了两个精致的小梨涡,这是个十分自信的笑容:“谢谢您,不过我只上半天的学,一样可以考个好成绩出来!您就相信我吧!”
    孙主任无奈地看看这个主意坚定的少女。如果自己再不答应,只怕她真的会不来上学了。
    “好吧。”孙主任很快做出了决定。“那就依你,你的情况特殊,我也会跟校长汇报这件事。但你得保证,成绩不能掉下来。如果下次月考,你的成绩低于本次月考的成绩,你就不能再享受这个待遇。你能保证吗?”
    喜多爽快地说道:“能!”
    ……
    下午,喜多又来到了杨婆婆家,杨婆婆见她来了,立即把手里的东西收到裤兜里,向喜多说道:“来了?我正好要出门。你在家里先把那袋子豆子泡上吧。”
    喜多应了声,麻利地解开墙边长条案子上放的袋子,把豆子倒在盆里。
    杨婆婆出门去了。
    喜多想了想,走出去把大门闩上,走回灶间,端着盆,闪身进了空间。
    蹲在河边,细细地将这一盆的豆子洗干净,小红鱼都围了上来,几个小红鱼调皮地游到盆里,嘴里吞吐着黄黄的豆子,并不咽下去,玩的不亦乐乎。
    洗干净了,又打满了水,回到灶间。
    看着早上做好的那两板豆腐,还在清水中镇着,喜多凑过去闻闻,依然是阵阵的清香。这下可放心了,在神河里的水泡着,豆腐是不会坏的。
    没啥事可做,喜多想着先帮杨婆婆把晚上的菜做出来,如法炮制,做了那个最拿手的香煎豆腐。
    杨婆婆一个人在家,吃的少,喜多就只煎了不到十片小豆腐块,炒完了装到大碗里,又放到大灶里,盖上锅盖温着。
    正忙乎着,听得一阵咣咣的砸门声。喜多一楞,喊着来了。一个带笑的声音从大门外传来:“阿婆,你家做啥好吃的呢?隔两条街我就闻着味了。”
    喜多打开门,看见一个烫着时髦大卷头的妇女笑吟吟地站在门口。
    二人都一楞,喜多问道:“您找杨婆婆?她出去了。”
    那女人打量着喜多,边说边迈步进来,直奔灶间,问道:“家里做的什么这么香啊?”
    喜多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我给杨婆婆做了个煎豆腐。”
    女人眼睛一亮:“杨婆婆又开始做豆腐啦?”
    喜多点点头。女人看到灶台上放着的浸在清水的豆腐,悄悄笑道:“阿婆不在家,快给我来两块。”
    说着,从兜里掏出了五毛钱,放到喜多手上。
    作者有话要说:
    好啦!终于开始赚钱啦!

  ☆、第三十五章

卷头发的女人是杨婆婆后院的朱婶,听着杨婆婆又做豆腐了,朱婶立即掏出钱来,塞给喜多,自己去碗架子上翻了个掉漆的盘子出来,也不用喜多动手,自己抄起竖铲,切了两块装到盘里。
    凑过去深吸一口气,嘴里赞道:“还是杨婆婆的手艺好!真香!”
    笑嘻嘻地就要迈出门去,喜多回过神来,举着钱哎哎地叫了两声。朱婶一楞,“咋?嫌钱少?老王家的豆腐就是五毛钱两块,三毛钱一块啊。”
    喜多期期艾艾地说着:“我还不知道婆婆打不打算卖呢。”
    朱婶笑着走回来,悄声说:“卖,怎么不卖呢,不卖是傻子,那老王家的豆腐,赶这个味儿可差远了。杨婆婆的豆腐要是卖呀,准保能把老王家的生意顶黄!可惜呀,杨婆婆这两年每次做豆腐,都做那么一丁点儿,只留着她自己吃,这次赶上了,可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