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王侯-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咱们赶紧找个方便之所……”
话音刚落,却见前方一阵人声鼎沸,灯笼火把将周围照得通亮。
纪纲一喜:“前面是谁家府上,深夜竟如此热闹?不管了,先借用一下他家茅房……”
说着纪纲急匆匆抬步便走,景清凝目打量一阵,脸sè不由一变:“大人且嗯……”
纪纲听也不听,撩起衣衫下摆,心急火燎的快步上前。
站在府前迎客的萧凡正笑意yínyín的招呼络绎不绝的京中大臣,瞧着一担担礼品抬入府中,萧凡心头充斥着一阵难以言明的满足感。
库房又充实起来,老婆怀孕居然还能为家里创收,实在是个不xiǎo的惊喜。
萧凡决定这些日子在其他三位夫人身上多耕耘,有付出才有回报,若她们都怀了孩子,那时山崩海啸般涌来的礼品……啧啧,发家致富了啊!
正美滋滋的打着如意算盘,眼前人影一晃,一名魁梧大汉站在他面前。
“借你家茅,啊!是……是你?”纪纲惊得倒退一步。
萧凡定睛望去,不由大喜:“纪大人也来了?哈哈,客气,太客气了……”,纪纲一张脸比京师的夜sè还黑:“…………”
抬头望望头顶那面“敕造英国公府”,的黑sè牌匾,纪纲现在恨不得狠狠甩自己一个耳光。
好死不死的,怎么偏偏跑到他家来了?大晚上的搞得这么热闹,他家有喜事?
纪纲惊疑不定时,萧凡笑眯眯的道:“纪大人光临寒舍,本国公很是欣慰,不过是贱内有喜而已,区区xiǎo事,竟劳动京里各位同僚道贺,如此给面子,本国公实在惶恐不安呐,纪大人你……嗯?你一个人来的?”
见纪纲两手空空,萧凡顿时有些不悦,当官这么夹,一把年纪活到狗肚子里去了?岂有空手上mén道贺的道理?
纪纲瞠目结舌:“我……下官……”,原来是他老婆怀孕了…………至于搞这么大的排场吗?
前些日子为了凑足十万两银子,纪纲满世界敲诈勒索,闹得天怒人怨才把这笔冤枉钱还上,如今家中已是一贫如洗,现在瞧这光景,…………又要送?
纪纲有种强烈的哭泣冲动……
萧凡展颜一笑:“哈哈,没关系,礼品没到,有礼单也一样,本国公向来视钱财如粪土,这一点相信纪大人一定深有体会,来来来,家中已略备薄酒,各位大人欢聚一堂,今日不醉不归,礼品的事不劳你费心,本国公待会儿派几个下人去你家抬来便是”
“国公爷,不是这样的……”纪纲脸变白了,结结巴巴yù图解释。
“不是这样是哪样?废话不多说,走,进去好好喝几杯!”萧凡根本没打算给他解释的机会。
“国公爷,下官……下官根本不知道,下官只是借……”,萧凡不由分说,手臂一伸,勾住纪纲的脖子,纪纲踉踉跄跄不由自主的往府里走去。
“大半夜的来到我家mén口,不是来道贺难道是来借茅房的?别废话,走!”,萧凡哈哈笑道。
纪纲踉跄着走了几步,终于忍不住开口道:“国公爷,……下官真是来借茅房的!”
萧凡将纪纲往里一堆,嗔道:“你真风趣!”
纪纲:“…………”
“纪大人,本国公大喜的曰子,你哭什么
第三百一十四章 迁都之议
第三百一十四章迁都之议
国公府夜宴,满堂尽欢。
当然,也不一定都愉快,这世上本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比如锦衣卫副指挥使纪纲,他就不怎么愉快。
萧凡真的没跟他讲客气,勾着纪纲进mén的同时,几名下人跟着出mén,当着满朝大臣的面,纪纲拉不下面子白吃白喝,再说顶头上司人逢喜事,不表示一下说不过去,硬着头皮任由萧府的下人去他家大扫dàng,值钱的玩意儿能搬的都搬走,萧府下人如蝗虫过境,秋风扫落叶一般把纪府上下扫了一遍,下人走后,纪府凄惨落魄跟遭了灾似的,纪夫人瞧着满目萧然的家,捂面失声痛哭。
纪纲身在国公府,瞧着萧府下人们喜气洋洋把他家的东西搬进了萧府的库房,心里疼得跟针扎似的,香醇的美酒喝在嘴里,就好似灌了一口黄连汤,苦得整张脸都扭曲起来。
这次第,怎“蛋疼”二字了得!
闷酒喝到七八分时,纪纲对人生也有了一层新的了悟。
做人做官的生存之道,唯“脸厚心黑”四字矣!
原以为自己满世界敲诈勒索打劫,已经够心黑了,没想到这位英国公比他更黑,而且手段方法比他高明了不知多少倍,一边笑语yínyín勾肩搭背,比亲兄弟还亲,另一边则马不停蹄的让他倾家dàng产,既达到了发家致富的目的,吃相也非常的儒雅温和,令人如沐chūn风,挑不出半点错处。
如果这家伙不干国公,改行打劫,他一定是个智慧型劫匪,绑了别人的票还能令人质欢天喜地帮他数钱的那种。
厉害啊!
这才叫道行!
相比之下,纪纲简直是个脸皮比兔相公还薄的xiǎo白脸了。
生xìng狡诈冷酷的纪纲,此时竟生出江湖险恶的惧怕感。
也许是心里郁闷,也许是觉得这顿酒太贵,一定要喝回本,纪纲这晚不知灌了多少坛,最后宾客散尽,纪纲却醉倒在国公府这片深沉炽热的土地上,胡言luàn语,泪流满面。
——tǐng好,一团和气。
江都有了身孕,风光的夜宴过后,开始享受萧府上下最细致最周全的照顾,朱允炆也派了两名有丰富经验的大夫住进了萧府,给江都当起了sī人医生,凡有风吹草动,阖府上下一片紧张,这毕竟是国公爷的第一个孩子,将来要继承爵位和家业的,谁也不敢轻慢。
萧凡也疼爱得不行,时时扶着江都进出,但凡进食,散步,萧凡都亲自相陪,照顾得无微不至,时常抚着江都还未隆起的xiǎo腹,言必称宝贝,温柔之态令其他三位夫人泛起无限羡慕嫉妒,暗暗发誓也要给萧家怀个一男半nv,令萧家开枝散叶。
于是萧凡这几日在chuáng上便受累了,幸福的劳累。
休息了几天后,照例还得上早朝,自从平定朱棣叛luàn后,萧凡的身份也水涨船高,不但上朝时站在公侯功勋班的第一个,而且举凡国事政务朱允炆都习惯xìng征询他的意见,大臣们也习以为常,丝毫没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对。
权臣得势,是靠着日积月累的功劳和声望渐渐堆砌起来的金塔,现在的萧凡无疑已经站在金塔的顶端,旁人只能仰望。
这几天纪纲更老实了,每天待在镇抚司衙mén里非常低调的办差,除此之外便是主持选秀入宫一事,尽量不跟萧凡照面,能躲多远躲多远,耗子见猫大抵也就这模样了,每次看见萧凡那张债主脸,纪纲就tuǐ发软,浑身冒冷汗,跟得了痢疾似的,症状很明显。
朝堂清平,国无大事,建文朝以平和沉稳的步伐,缓缓向前推进,盛世即临,兆民思安,萧凡敏锐的感觉到,迁都的时机到了。
为官一任,总有自己的纲领和主张,萧凡管这叫“理想”。
理想是美好的,但实现理想的路途是坎坷漫长的,朱允炆已经明确拒绝过一次了,萧凡不死心,他还要试一次。
皇宫文华殿。
天气渐渐炎热,殿内四角摆上了从冰窖里搬出来的大冰块,稍稍减消了酷暑的热làng,多少有了几分yīn凉。
朱允炆眯着眼睛打量着萧凡,口中啧啧有声:“到底是快当爹的人了,今日朕见你跟往常大不一样,整个人老练成熟了许多,更有朝中重臣的气度了……怎么样?即将为人父的心情不错吧?”
萧凡仍旧沉浸在快当爹的欣喜中,闻言呵呵一笑,一脸不可思议道:“呵呵,是啊,太神奇了,人类的繁衍竟如此奇妙,我不过是打了个哆嗦而已,你姐姐居然就大肚子了……”
朱允炆:“…………”
这话是男人都懂,可说出来味道却有点怪怪的,朱允炆不知该怎么回应这句话,只好干笑着点头,表示他那初恋时不懂爱情的似水流年也曾经哆嗦过……
…………
…………
“陛下,臣今日进宫,有一件大事想对陛下陈谏……”
“萧shì读这么郑重干嘛?朕相信你说的都有道理,想做什么尽管去做,朕支持你!”朱允炆大方得一塌糊涂。
萧凡直起身子道:“既然陛下如此信任臣,臣这就去召集大臣们,叫他们准备搬家……”
“搬家干嘛?”
“迁都!”
说完萧凡扭头便走。
朱允炆大惊失sè:“慢……慢着!萧shì读别走!这玩笑开大了!”
萧凡停住脚步不满的瞧着他:“陛下说过支持我的……”
朱允炆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涩声道:“……那也不能什么都支持呀,一张嘴就迁都,你差点儿吓死我,萧shì读,自太祖高皇帝定都南京应天,时有三十余年,先帝高瞻远瞩,将我大明国都定在应天,六朝形胜,雄视天下,自然有他的用意,好好的为何一定要迁都呢?朕即皇帝位不到两年,便要更改祖制,迁都它处,满朝文武大臣岂能依我?”
“陛下是我大明天子,皇帝的意志决定一切,陛下是天地一人,只要陛下愿意,这天下谁也拦不住你。”
朱允炆叹了口气,非常无奈的瞧着他,道:“问题是,朕并不愿意迁都呀……萧shì读,迁都可不是儿戏,它关系江山社稷的根本,不但耗尽朝廷无数人力物力,而且也影响我大明天下的局势,河运,农桑,商贾,直至各州各府各卫以及边境的兵力布置,文官武将的调任,周边各藩属邻国的反应等等等等……萧shì读,兹事体大,朕不能贸然应允。”
朱允炆态度很坚决,朱元璋留给他的江山,他不能拿来开玩笑,迁都一事很明显超出了他能接受的范围。
萧凡叹气道:“陛下,臣一力主张迁都,当然有我的理由,时下太平,民心思定,若非必要,谁愿意无端折腾这些事?可我大明江山若yù国祚千秋万世,却必须要迁都才行……”
朱允炆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正了正身架,端然坐在龙案后,肃然道:“萧shì读如此坚持迁都,你到底有什么理由?今日这殿内只有你我二人,你若能说服朕,朕便支持你,就像当初我们联手推行新政一样,咱们再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给那帮腐朽顽固的老家伙们瞧瞧……”
萧凡一喜,他很清楚,现在坐在他面前的,不是大明天子,而是一位相jiāo多年的朋友,这个朋友抛去一切世俗偏见,不管他说出来的话多么荒谬,多么惊世骇俗,这个朋友都会认真听完,然后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做出自己的判断。
这就够了,朋友之道,不是盲目附和或反对,彼此给对方一个倾听和倾诉的机会,所谓知己,无非jiāo心而已。
朱允炆瞧着萧凡,忽然展颜一笑,又很快板起脸,道:“当然,你的理由若连朕都说服不了,就更别提朝中那些顽固古板的大臣们了,今日你若说服不了朕,迁都一事咱们就此打住,以后你都别提了,如何?”
萧凡洒脱一笑,点头道:“好!”
二人目光对视,彼此心中流过一道暖意,然后互相默契的一笑,君臣二人一同走过这许多的风雨,多余的话已不必说,一笑足矣。
萧凡一边在脑子里组织语言,一边道:“如果换了曹毅,我给他的理由就很简单,只需说江南的nv人看腻了,换个地方咱们瞧瞧北方nv子英姿飒爽的一面,再说江南的酒太绵,嘴里淡出个鸟来,北方的烧刀子就劲道多了,一口下去肚里跟着了火似的,那叫一个舒坦,你看,北方处处比南方好,迁都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萧凡抬头瞧着朱允炆,xiǎo心翼翼道:“……我若跟你这么解释,估计你不怎么赞同吧?”
朱允炆脸sè渐渐变黑,冷哼一声,道:“你说呢?”
“那行,咱们说点儿实际的……陛下,臣之所以主张迁都,无非四个字而已,‘居安思危’,耗费国力的迁都无论是出于未来的政治需要,战略军事需要还是大明国内的经济需要,迁都是必须的!”
朱允炆呆住了,咂mō着嘴喃喃道:“……这么多需要?”
萧凡接着道:“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寻常耕作的百姓佃户每年必须辛勤劳作,才能给地主jiāo上租子,不论风调雨顺还是天灾连连,他们都兢兢业业,终日cào劳,哪怕家中有存粮也不敢有丝毫倦怠松懈,为什么?这是因为他们有忧患意识。他们很清楚,眼前的顺境或逆境代表不了将来,为了不饿肚子,他们在顺境时愈发辛劳耕作,多存余粮,灾年时不至于饿死,民间有句俗话,叫风水轮流转,未雨之时多作绸缪,困境时才能生存下去……”
“忧患意识用在国事政务上,也是同样的道理。陛下,大明立国三十余年,当初太祖高皇帝定都南京应天,一则是因为太祖是淮右人,定都南京有归宿感,二则南京地处江南繁华富庶之地,商业发达,jiāo通便利,国库不虞钱粮,能够以最快的速度稳定人心,三则当年与张士诚,陈友谅一战定乾坤,举国思安,统一天下急需大义名分,定都南京是最快最方便的选择。当年太祖英明,定都南京委实是必须之举,可如今时势变化,六朝古都繁华之地,表面的繁华富庶掩盖不了越来越腐朽堕落的上层阶级,我们身处高位,习惯了每日锦衣yù食,习惯了下面官吏的逢迎拍马,这里没有战争,没有贫穷,这里阳光普照,如临天堂,我们眼睛看到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鼎盛景象,以为整个大明天下都像南京一样繁华似锦,我们这一代还能保持冷静,知道天下有富庶必然也有贫瘠,可我们的下一代呢?下下一代呢?繁华和安定滋生了朝廷的暮气,它将会从根子上渐渐腐蚀我们子孙的心智,谁能保证大明的每一代君主都是明主?谁能保证每一个大臣都是忠臣?当一个国家从根子上开始腐烂时,也许只要有一个jiān臣轻轻一推,整个江山就会轰然倒塌……”
一席长话,朱允炆惊呆了,他没想到萧凡居然用这种角度看待大明的国都,可他说的确实有他的道理,朱允炆久久沉默,陷入了深思……
“陛下,居安须要思危,我们这个国家的生命才能一直保持旺盛,自古定都南京者,从东吴到南朝,再到南唐,国祚鲜有百年,这是为什么?因为皇帝和大臣们只看到了眼前的繁华,而繁华则消磨了人的意志,失去了进取之心,一个没有了进取心和忧患意识的朝廷,其结果必然是被别人消灭亡国,反观那些将国都定在离边境甚近的朝代,如汉之洛阳,唐之长安,宋之汴梁,他们却能使国祚绵长数百年,这是为什么?”
萧凡盯着目瞪口呆的朱允炆,一字一句道:“因为忧患!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不能懈怠,不能享乐,不能掉以轻心,要消除眼皮底下的外族威胁,就必须不断进取开拓,将眼皮底下的敌人赶走,赶得远远的,令自己不再处于危险的境地下,这就是进取心,被危险的国都bī出来的进取心!这样的进取心直接造就了汉唐盛世,致令国力强盛,万邦臣服!”
朱允炆仍旧惊呆中……
萧凡缓缓道:“陛下,简单的说,所谓迁都的政治需要,主要是防止陛下的子孙当中因为日子过得太安逸,于是出了几个纨绔败家子,玩玩闹闹的把江山丢了,这样说你能明白吧?”
朱允炆点头,释然笑道:“你这么一说,我就了然了。”
“至于战略军事需要,南京地处东南沿海,臣可以这么说,未来我大明的强敌,并非来自北方,而是来自海上,南京靠海,毫无缓冲和掩护地带,作为我大明的国都,其弊大于利,而迁都北方的好处很多,不但能带动北方贫瘠的经济和商业,而且北方méng古时常犯边,朝廷迁都有利于军事指挥和政治威慑,对méng古各部的控制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先声夺人之势,北方诸府,最合适的国都莫过于北平,因为北平虽然也处于沿海,但北平的沿海是内海,安全方面比南京强上许多,又有辽东和山东两个半岛拱卫,沿海纵有战事,也必须先通过这两个半岛,不至于使京师震动,而北平的北面,出了长城便是大宁府广袤的千里平原,如此便给北平提供了足够的战略纵深地带,纵有méng古或nv真犯边,朝廷也能从容的组织边军还击……”
朱允炆忍不住chā嘴道:“……大宁府在朵颜三卫手里,他们都是méng古人。”
萧凡豪迈的一拍xiōng脯:“一年之内,臣有把握叫脱鲁忽察尔恭恭敬敬的双手捧着将大宁府还给咱们……”
朱允炆:“…………”
“……北平曾是前元的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