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结同心(全本)-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不是。”刘梅宝整容说道。

    宋三娘看了她一眼,最终没有再说什么。

    因为大家都累了,便散去歇息。

    夜色笼罩了小院子,除了偶尔巷子里传来低声的交谈,四处一片静谧。

    宋三娘子的屋子里,孤灯又是亮了一夜,在窗户上投下一个枯坐的身影。

    第二日一大早,知府夫人便派人来请宋三娘子。

    “如果是说跟那刘家人有关的事,就免谈。”刘梅宝拦住了,对着仆妇说道。

    仆妇显然没料到她是这个态度,有些下不来,劝了两句,见宋三娘子也不说话,刘梅宝半点不让步,只得讪讪走了。

    过了没多久,又有人叫门,打开门这一次是知府夫人亲自来了。()

第一百四十五章 奈何

    她们可以不去,但却不能把知府夫人拒之门外。

    宋三娘忙请她进来,分主宾坐好,有仆妇上了茶。

    因家里人少在突发事件吃了亏,所以将解县宅子里的仆妇叫回来两个,外边还有卢岩派来的盐丁日夜守着。

    刘家要是再来抢人是想都别想的事,只怕连这个巷子都走近不来。

    “我去探望了刘家的大少奶奶,请了好大夫瞧了,人醒了,受了些惊吓,开了些安神的药,所幸并无大碍。”知府夫人坐定,对着宋三娘子含笑说道。

    刘家大少奶奶并没有来知府大院,而是跟着李大人被安置在驿站,不管怎么说,李大人带来的亲眷,又是刘知县的家人,出了这么大的事,她这个作为一府之主母的知府夫人,自然应该去探问一番。

    宋三娘子知道她这是特意给自己说,便坐着施个半礼。

    “没事就好,原是也想要去看,”她低声说道,又自嘲一笑,“又想去了也是不会见,反而惹人气恼,倒不如不见的好。”

    “能有什么事啊,我都看着呢,根本就没动她一下,就是头上那伤,是她自己碰的,能有多重。”刘梅宝在一旁说道,“装给谁看啊!”

    “梅宝。”宋三娘子低声呵斥她道。

    刘梅宝便不再言语了。

    知府夫人只是笑着听,并没有说什么,略沉思一刻,才缓缓开口。

    “三娘,你们是怎么个打算?”她问道。

    “当然是不回去。”刘梅宝说道。

    “大姑娘,如今也知道这不是什么误会,而是真真切切的你的亲人,是刘家的人。你不回去,这怎么说?”知府夫人叹口气说道,又看了宋三娘子一眼。“人会怎么说你舅妈?”

    “人怎么说我舅妈?”刘梅宝笑道,带着满满的嘲讽,“太太。我倒真想听听人要怎么说我舅妈,我倒真想和他们说一说。最好是到公堂上说一说…。”

    知府夫人便有些尴尬的不说话了,显然知道刘梅宝在屯堡哭骂刘家的那段话。

    宋三娘子不说话,刘梅宝是嘴里绝对的没好话,话题到此便进行不下去了,知府夫人便只得告辞了,出了门就将结果让人递给那刘家的人。

    官驿的条件算不上好,虽然已经特意为李大人安排了最好的跨院。但对于京城来的妇人们来说,还是觉得空气里散发着一股难闻的气味。

    “这是咱们家带来的熏香。”仆妇小心的拿出一个小小的白瓷熏炉,放在床边,低声说道。

    床上的大少奶奶面向外侧躺着,闭着眼似是睡着。

    “小舅老爷来了。”门外有仆妇禀道。

    床上的大少奶奶便睁开眼,看着李大人迈步进来,顿时眼眶就红了,但她生性要强,从未在人前哭过,硬是忍住。

    李大人自然知道自己这个外甥女的性子。见状心里更是憋闷。

    仆妇搬过圆凳,又递上一杯茶。

    李大人摆摆手没有接。

    “十六娘,果真并无大碍?”他问道。

    大少奶奶点点头。

    “舅舅你放心,十六娘这点惊吓还是受得住的。”她低声说道。

    李大人便叹了口气。

    “回去可真是没脸见你爹和娘了。”他说道。

    “哪里关舅舅你的事。都是…”大少奶奶低声说道,话到嘴边又轻轻咬了下唇,忽的又自嘲一笑,“说到底是我低估了她们…。。”

    原以为妇人懦弱,姑娘年幼没有主见,哄一哄吓一吓,便能体面的带回去,谁料想,妇人狡诈,姑娘粗狂,竟然让她们吃了如此大亏。

    室内一阵沉默。

    “她们怎么打算的?”大少奶奶问道。

    李大人摇摇头。

    “还能怎么打算的?”他冷笑一下,眼中带着满满的愤恨,“打咱们的脸出气呗。”

    大少奶奶低下头。

    “是不肯回去?”她问道,没有接着这个话。

    李大人恩了声。

    “十六娘,咱们回去,别管她了!就如她所说,三年前已经死了,刘家没这个人了!”他恨恨说道。

    他现在一点也不想看到这刘梅宝,不,不止不想看,还听都不想听这个名字,要不是她,外甥女也不会吃了如此大亏,而自己,也不会如此丢人。

    想他们一向高高在上,所到地方无不恭敬相待的御马监的人,这一次竟然在一个小小的屯堡受了如此大辱,现在周围的人看他都有些怪,背地里一定在嚼念自己,这还不算什么,他甚至可以想象消息已经往京城飞快的传过去,只要他一进京,迎接他的是怎么样的嘲笑。

    回来后他狠狠的将自己洗了一遍,但直到现在似乎还能闻到那烂菜叶马粪的臭味。

    那围观者鄙视嘲讽的视线更是不断的浮现在眼前…。

    这是噩梦!这是他这辈子最大的噩梦!

    想到这里,李大人只觉得心里憋闷的要窒息,再坐不下去,起身站起来来回踱步,以缓解情绪。

    “可是,她到底是我刘家的人。”大少奶奶低头说道,“她还小,这些年又受了不少罪,有气要闹一闹,也是难免的,舅舅别跟个孩子一般见识。”

    李大人听了很奇怪,看着她。

    大少奶奶的声音平和,如果不是额头上有伤,面色还有些发白,便和往日毫无分别,似乎这件事从来没发生过一般。

    “十六娘,你不生气啊?”李大人皱眉问道。

    “气什么啊,一家人,再生气又能如何?”大少奶奶叹口气道,“再说,年纪小,耳根软,又靠着她舅母吃喝,自然不肯信我。闹一闹也是正常的。”

    李大人看着她,有些摸不准这话是真是假。

    “再说,二叔的灵柩还在这里。真要留在这里不回去,我们刘家这辈子都坐实避祸忘亲的名声了…。”大少奶奶叹口气说道。

    可不是,还有这茬呢。

    李大人点点头。

    “先不管怎么样。安安稳稳的把叔叔婶婶接回去才是正事。”大少奶奶低声说道。

    李大人看着她的笑,恍然明白了。

    对。如今他们依然是虎落平阳被犬欺了,最聪明的便是忍让,待离开了这里,回到自己的地盘,那一切便是有他们说了算了。

    “只是委屈十六娘你了。”他点点头,又叹了口气说道。

    “不委屈,谁让我是刘家的媳妇呢。”大少奶奶咬牙说道。手扶着桌面站起来。

    她留着长长的指甲,上面原本鲜艳的凤仙花染色,因为受惊受吓顾不得打理呵护,有些斑斑凋落。

    隔日一大早,有人在大街上看到一幕奇怪的场景。

    一个身穿素衣,头上还裹着包扎伤口布带的年轻妇人,当街跪下了,在她身后跪着一溜的仆妇小厮,也不说话,只是嘤嘤嘤的哭。

    “求姑娘送二叔二婶魂归故里。”

    她们只反复的重复这一句话。这话在大街上传开,引来无数的围观者。

    消息传到宋三娘子家,只把刘梅宝气笑了。

    “真是不要脸啊。。光明正大的过来道个歉就难死了啊?搞出这一出,倒成了我为难他们!”她又好气又好笑。“还哭求灵柩我呸,我看她能哭多久…”

    “我去找人赶她们走。”周良玉说道。

    “不用,让她哭,她以为这是电视剧演小白花啊。”刘梅宝哼了声,“别的地方我不敢说,但在这河中府,她还真博不得同情。”

    电视剧小白花?周良玉听不懂,但看宋三娘子安静的坐着也不说话,便点点头,听妹妹的不去管了。

    大少奶奶看着围观的人越来越多,还有人摆摊叫卖起吃食,跪了半日,身子都麻了,奇怪的是竟然没人义愤填膺的说句话,说话的人当然也不少,不过说的都是与她预料完全不同的话。

    “。。你们当初干嘛不肯接人家小姑娘回去啊?”

    这是好奇询问的。

    “就是,小小年纪没了爹娘,你们可真狠心啊。。”

    这是不满斥责的。

    “这时候知道哭了,晚了吧…”

    这是幸灾乐祸的。

    还有几个老妇摆出一副看透世事的模样说一些什么人心换人心,泼出去的水伤透的心都是难以弥补的…。

    还有人建议她们跪完了再去庙里捐些香油钱,好让和尚在佛前颂些功德。

    这种偏远小城的人心太可恶了!

    跪了半日始终不见刘梅宝这边有什么动静。

    “大姑娘,那是你爹娘啊,你不能让你爹娘不得魂归故里不得入土为安啊…”有仆妇伤心欲绝撕心裂肺的哭喊道。

    这一下可炸了窝。

    “你个黑心没肺的。”刘梅宝从巷子里冲出来,身后跟着两个仆妇,兜头一盆水泼过来,将那妇人浇个透。

    “我不让我爹娘入土为安!三年了!我就是想,也得有人让我回去啊!”她咬牙厉声喊道,“我们落难了,没人管了,我爹平反了你们就来了,你说着话都不觉得脸红!”

    仆妇掩面伏在地上哭,半点话不敢多说,她可清楚的记得,那小舅老爷被人砸的一头一身的模样。

    “我说,你们也别在这里作戏了,这河中府的百姓,都不是那糊涂人,谁心里也明镜一般。”刘梅宝拍拍手,居高临下的看着那跪在地上的大少奶奶,“趁早,走吧。”

    看着那姑娘扬长而去,再听四周嘲讽的笑声,仆妇们哭得更痛了。

    大少奶奶摇摇晃晃,人歪到在地上,仆妇们哭着抬了回去。

    第二日,大少奶奶再次起身要来跪。

    “奶奶。。”仆妇们跪着哭拦,“别糟践自己了,咱们回去吧,奶奶能做的已经都做了…”

    “这次已经丢了脸,要是人还带不回去,那这脸岂不是白丢了…”大少奶奶抬起头,苍白的脸上带着几分狠厉缓缓说道。

    

    我去爬山了,亲们,一更,大家周末都出去玩吧~()

第一百四十六章 委屈

    仆妇明白了,那委屈的眼泪流的更欢了。

    “奶奶…受委屈了…”她们哭道,“只是到底要多少日子,奶奶的身子可怎么受得住…”

    大少奶奶的身子还能受得住多久不知道,反正第二日这河中府的知府就受不住了。

    刘乔生平反,声势浩大,这原本是一件好事,但现在这刘乔生的家人却如此的闹,好事眼瞅着就变成坏事了,就是要变成坏事,也别在他的地界变,只要离了这里,你们爱上那闹就上那儿闹去。

    知府夫人再一次来到宋三娘子这里。

    “如今只是扯不清的口角官司。。”她一脸无奈的说道,“人说打听了,没得到消息,再加上路远,世道不太平,家里这个病那个老的,便也没再往这边来,哪里知道姑娘还在…。”

    刘梅宝一声嗤笑。

    “要不要把当年往京城捎过信的人都找来,和她当面对质一下?”她说道,面上带着几分鄙夷,“这么简单的事,道个歉而已,认个错,承认自己真小人,就那么难?非要唧唧歪歪的往别处扯…。”

    “大姑娘,”知府夫人示意她坐下,神态肃正几分道,“且不说对质能有个什么结果,既然人家当时不愿意接你,肯定不会让重要的人来见那捎信的人,三娘,可是如此?”

    她看向宋三娘子。

    “是,大多数回来都说见了门房,把信递进去了,人却是并没有见到。”她低声道。

    “你瞧,”知府夫人又看向刘梅宝。摇摇头,“这就是人家铺好后路了,你如是去对质,那些下人还不好打发,说是卖了辞了不在了,你哪里对质去?”

    刘梅宝瞪着眼不说话了,可不是,瞧这些人来着之后不要脸的做派,真有可能留了后手,……

    见她不说话了。知府夫人面上稍微轻松些许。

    “对质结果好的,不过是一句恶奴欺主玩忽漏报,不好的还是要说你舅妈…。”知府夫人缓缓说道,点到为止。

    “太太,这大悲大喜的我都经过了。还怕人说我什么。”宋三娘子含笑说道,一面起身给知府夫人施礼。

    “我知道你不怕,我知道你对姑娘好。大姑娘呢也对你好。”知府夫人笑道,起身走过来,拉着她的手拍了拍,“只是。能有好的,何必非要坏的?”

    说着又看向刘梅宝。

    “还有。你果真不回去,你爹娘怎么办?”知府夫人轻轻叹口气,“你难道想让你爹娘孤魂在外不得归故里吗?不想让你爹娘入土为安吗?”

    话说到这份上,应该足够了吧?知府夫人看着刘梅宝,保持沉稳的面容上浮现一丝期盼。

    刘梅宝沉默一刻,缓缓摇了摇头。

    “我想,我爹娘并不介意,俗话说,青山处处埋忠骨,我爹为解县百姓而死。想必他亦是愿意魂安此处。”她淡淡说道。

    哪句俗话说过这个?知府夫人愣了下。

    带着几分丧气又几分烦躁走出了宋三娘子家,知府夫人刚回到家要躺下缓口气,就有人报卢岩求见。

    要是别人知府夫人就不见了。这个卢岩却不敢慢待,尤其是听知府大人说了屯堡对峙危急时刻突生变故的事之后。

    卢岩说话很直接。也没有客套,拿出庚帖递过来。

    “我听梅宝说被撕了,所以重写一张来,就有劳太太了。”卢岩说道。

    知府夫人看着被递过来的庚帖,只觉得更加头大。

    她并没有说庚帖的事,忍不住给卢岩说今日发生的这些事。

    “那怎么说也是自己家人…虽说是刘家人有错在先,但闹成这样,姑娘也好看不到哪里去…。”

    “…又说不让爹娘回去安葬,这可怎么成…”

    絮絮叨叨半埋怨半无奈的说了一通,卢岩只是听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神情。

    “大家都是明白人,知道谁好谁不好,不怕。”他只是淡淡说道。

    知府夫人就噎了下,可不是,这个人要说起来,可是比那刘梅宝更凶猛的人,跟他说这个,不是对牛弹琴…。

    “我是为姑娘着想,不想她将来被人说闲话,这世上本就是曲直难定,刘家不义,姑娘不孝,说起来合情合理,但到底是不好听,今日人都明白,说你对,来日时候长了,便又有人说你不对,家务事家务事,本就清官难断…。。”知府夫人有些恹恹说道,对于自己想要这卢岩劝说刘梅宝的念头不报希望了,“归根结底,谁让她姓刘呢,一家人打断骨头连着筋,这个败了,那个也落不到好…”

    她摇头说道,一面拿起卢岩递来的庚帖,笑了笑。

    “。。就说着庚帖,原先宋三娘是刘姑娘的长辈,这件事由她做主便是了,如今刘姑娘的家人来了,跟人家比起来,宋三娘却是外姓人…”知府夫人说道,“这婚姻大事,要是隔着人家祖家不说一声就定了,此时此地看来是没什么,那将来呢,日子久了呢,或到了别的地方呢,人说起来,并不是都知道内情的,不告谓之奔,奔则为妾,自甘下贱。。…。”

    她随口说着,带着几分无奈几分倦意。

    卢岩一直没什么反应,但当听到这句话时,他的神色一凝,目光郑重起来,但人坐着不动没有说话。

    知府夫人并没有注意到他的神情,絮叨这一通,觉得心里的憋闷散了许多,再看眼前这个年轻人直直的坐着,神情无风无雨,颇有些呆呆的模样,便自嘲的笑了笑。

    且不说这个出身草莽无父无母无人教导的年轻人,就是自己的两个儿子,谁会在意自己说的这些话,坐了这半日早不耐烦了吧。

    “你去吧。我记下了,既然我做了这个媒,就自然要管到底。”知府夫人含笑说道。

    卢岩嗯了声,点点头施礼道谢便告退了。

    又过了一日,大少奶奶又去跪着了,刘梅宝坐得住,知府夫人却坐不住。

    “人家现在别的不说,就是要请刘大人的灵柩回去,这死后入祖坟是再明白不过的道理,要不然成就再大。也是个孤魂野鬼,死而不得安…。”她语重心长地说道,“让自己的亲长死而安宁,那是世人所不能容忍的最大的不孝…。”

    刘梅宝撇撇嘴,别人看我孝还是不孝。跟我有什么关系,我难道还怕他们看我。

    她问心无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