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药结同心(全本)-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宋郎中,刘梅宝这才放下警惕。

    “先生哪里的?”她问道。

    “什么先生后生的,叫我曹大就行了,我是西街关公庙打铁铺子的。”他大咧咧的说道,将手里的药包递过来。

    刘梅宝伸手接过来,一面请他院子里坐,那人也不客气迈步进来,看见宋三娘子,忙向她施礼。

    “三娘,一向可好。”他说道,显然是认得宋三娘子的。

    “你在西街住啊?”宋三娘子问道,一面浅浅还礼。

    周家以前就在西街上有大宅子。

    “对呀,以前周老爷还在我铺子里打过刀呢。”男子说道。

    听他提起亡夫,宋三娘子便垂头不言了,那男子也觉得这个话题不太好,摸了摸头也不说话。

    刘梅宝此时已经打开药包,认真的看其中的药。

    “这都是从宋郎中铺子里抓的?”她一面问道。

    曹大点点头。

    “那应该没问题,我以前就在哪里啊,进的药都看过了。”刘梅宝笑道,还是认真地看了一遍,这些都是常用的药,的确没问题。

    “哦,既然小娘子这样说,我就放心了。”曹大便说道,站起身来,拿出一袋子钱,“这些钱够了没?”

    刘梅宝吓一跳,忙摆手。

    “这个,不用了,这点药,不收钱了。”她笑道。

    “那怎么成。”曹大大声嚷道,将钱扔在桌子上,“你们瞧我曹大没钱么?”

    “不是这个意思,只是真不用这么多钱。。”刘梅宝说道,还要说什么,见那曹大略一迟疑,似乎想到什么。

    “那就十个钱好了。”他弯身拿起钱袋子从里面拿出十个钱,放在桌子上,“这不多了吧?”

    这话听起来总有点怪,刘梅宝闪过一个念头,但哪里怪也说不上来。

    “这真。。”她有些为难,还要再说什么。

    “怎么?小娘子是只肯鉴那些什么阿胶啊人参之类的好东西,我们这些药看不上眼啊?”曹大有些不高兴了,说道。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这。。”这生意也太不像生意了,刘梅宝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说,想了想,伸手捡了五个钱出来,“那这样吧,你找一包药最多也就一百文,我收你五文钱好了。”

    “就五文钱啊。”曹大吧嗒一下嘴,“五文就五文吧。”

    按道理应该是自己这个收钱的讨价还价,怎么听起来倒成了他这个给钱嫌价钱低了?看着这曹大收拾东西道了谢走了,刘梅宝皱了皱眉。

    “看起来倒像是照顾我生意来了,并非是真的需要鉴别药啊。”她摇摇头说道。

    既然是城里的百姓,想必和宋郎中路老四一般,心里可怜她们一家的,如今正好有这个托词来帮衬一下了。

    听了她的猜测,宋三娘子也点了点头。

    “那咱们怎么办?收还是不收啊?”刘梅宝为难的问道。
第六十三章 生计 T
 在饭桌上,三人商讨着。

    “不收。”宋三娘子沉吟一刻,说道。

    “那万一真是要妹妹鉴药呢?”周良玉举着筷子想了想说道,“妹妹不收钱,人家怎么好意思来?”

    “那就这样。”刘梅宝一拍桌子说道,“看药价格吧,价格低的就不收了,想来一般百姓用的都是普通的常用药,不会很贵的,这样几次后大家也就不会再来了。”

    宋三娘子和周良玉都点点头,这件事算是定下来了,一家人又接着吃饭,其间周良玉说些外边听到的消息趣闻,说来说去多是哪里遭灾了,粮食价格又要涨了,这消息可算不上趣闻,总之所有的信息都透露出这世道不太平,刘梅宝不由咬着筷子,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她到底处的是个什么样的时代。

    宋三娘子用筷子敲了下桌面,提醒刘梅宝注意仪态。

    刘梅宝放下筷子,暂时丢掉这个念头,不管如今是什么世道,她都在这里了,只有想办法让自己过的好一点了,扒了两口饭,又想到什么。

    “哥哥总这样打柴也不行啊。”她眼睛亮晶晶的说道,“咱们买些田地来种吧。”

    宋三娘子和周良玉看着她。

    “对呀。”刘梅宝越想越觉得可行,不是说古代的地主老财有了钱都是置房子买地。

    “现在一亩地多少钱?”她问道。

    周良玉迟疑一刻答道:“上好的良田一亩要一两银子…”

    听他一口答上来,可见也是打听过的。

    周家祖上就是靠着买田置业渐渐兴旺发达起来的,却在这一辈毁了基业,换做谁也想重整家业。

    综合现在的物价对比。这也不算太贵,而且手头有银也能多少买点,刘梅宝很高兴。

    “舅妈,咱们买吧?”她看向宋三娘子说道,挣来的二十两银子,她都交给宋三娘子了。

    宋三娘子迟疑一刻,还是摇了摇头。

    “这钱留着还有别的用。”她说道。

    “钱还可以再挣啊。。”刘梅宝试图说服她。

    “等再挣了再说吧。”宋三娘子却不为所动,一口回绝。

    “不买也好,如今田税很高,咱们没有功名又不是官员。没有赋税减免,买得起田不一定交得起税,”周良玉忙说道,宽慰刘梅宝。

    还有这一说,刘梅宝哦了声。仔细问了几句,不由被田税吓得吐了吐舌头。

    怪不得古代农民起义都是打着田地啊不纳税的旗号一呼百应。

    “那就等挣再多钱的时候再去买。”她点点头,痛快的说道。

    对于古代的生活环境社会规则她毕竟不了解。她可不认为自己依靠现代知识,就能在这里呼风唤雨一帆风顺无所不能,既然他们都说不买,总有不买的道理。

    如今这二十两银子可是她们的最大家底。的确不能都扔出去花了。

    宋三娘子看着她忽的一笑,这还是刘梅宝第一次看她笑。忍不住一脸惊讶。

    “舅妈笑什么?是笑我夸口吗?”她亦笑嘻嘻的问道。

    “你到底是有主意呢还是风一阵雨一阵?”宋三娘子收了笑,慢慢吃了口饭说道,“我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了?怎么也不争一争了?”

    这还是暗暗指当初青丫的事,刘梅宝抿嘴一笑,没有说话,饭桌上的气氛微微有些沉闷。

    “快吃吧,都要凉了。”周良玉忙打圆场招呼道,此事便揭过不再提。

    接下来果然如她们所料,接二连三有街坊百姓上门来请鉴药,大多数说是从宋郎中药铺拿的药。个别的是从游方大夫手里拿的,刘梅宝一一帮他们看了,但均好言拒绝收钱。来人听说不收钱都少不得闹一番,但刘梅宝却只是称这是鉴药的规矩。半点不动口,大家无奈只得悻悻离去,就这样过了几日,便也没人再上门了。

    “这几日宋大夫的药铺不好过吧?”刘梅宝笑道,一面给宋郎中倒上茶。

    因天气寒冷,宋三娘子熬夜身虚,染了风寒,所以请了宋郎中来诊治,便说起这段的事。

    “可不是。”宋郎中摇头带着几分无奈笑道,“刘姑娘你这一手可是提醒了大家,大家原本不知道药竟然也有假的…”

    县城很小,再加上花园子的老鸨刻意宣传,刘梅宝鉴假药的事很快流传开了。

    这一段宋郎中的药铺凡是来抓药的都会不经意的问一句,你这是药是真的吧,让他们哭笑不得。

    刘梅宝笑了,对宋郎中连连抱歉。

    “不敢不敢,刘姑娘这是为医者病者造福,哪里敢称歉。”宋郎中忙摆手道,说罢又整容道,“姑娘该鉴别就鉴别,别顾忌老夫。”

    刘梅宝便笑着将她们一家对这些上门鉴药人的猜测说了。

    宋郎中听了微微有些惊讶,沉吟一刻。

    “怎么?我猜的不对了?”刘梅宝看出他疑惑,忙问道。

    “也未尝不是。。”宋郎中又笑了,捻着胡须,“只是也不至于这么多人都如此吧…别人也就罢了,那个曹大…。”

    那个曹大为人无赖又是吝啬,怎么突然也转性了,还这么大方…。。

    或许人心本善吧,宋郎中暗自想道。

    这一点刘梅宝也知道,不可能那些鉴药的人都是这般心思,便笑着点头。

    “那也没事,大家拿来的也不是什么贵重药,本身就不值钱,再说,有宋郎中掌眼,也不会是假的,大家也就是暂时不心安,过了这一段就好了。”她说道。

    “刘大人忠烈。”宋郎中轻轻叹了口气,又看了看宋三娘子的屋子,“周老爷高义,吾等小民记在心里,也只有记在心里了,旁的也帮不上什么…”

    这二人都是朝廷定罪的,宋郎中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刘梅宝忙摆手示意他噤声。

    宋郎中也知道失言了,忙岔开话题说了几句便告辞了,周良玉亲自送他,也顺便抓药回来。

    关好门,刘梅宝进屋子,宋三娘子闭着眼躺着,似乎是睡着了。

    她的面色苍白,眼底深深的青,刘梅宝不由叹了口气,这都是长时间熬夜辛劳,又吃的没有油腥,营养跟不上的缘故,她也曾提议至少每个几天买些肉吃,但因为越来越高的离谱的肉价,而被宋三娘子拒绝了。

    还是没有钱的缘故,要是手里钱盈余了,吃顿肉又算什么,想必以前她们顿顿都离不了好菜好肉的。

    刘梅宝叹了口气,王六七一去没了音讯,如果不是那二十两银子真切的摆在这里,她都要以为这件事从来没发生过呢。

    二十两银子暂时缓解了他们的生活压力,但接下来了呢?不能细水长流的话,这日子还是没保证啊。

    刘梅宝恨不得自己干脆摇着铃铛四处上药行吆喝推销自己去,当然,也只能想想而已。

    将热热的鸡汤倒入碗内,刘梅宝将发烫的手指忙忙的捏了捏耳朵,晾了一会,觉得温度可以了,端起来推开宋三娘子的屋门。

    织布声便是一停。

    “谁让你花钱买这个的。”宋三娘子停下织布,看着刘梅宝端进来的汤碗,沉脸说道。

    刘梅宝和周良玉再三要求她晚上不要成宿不睡的织布。

    “说是多织布挣钱,这一生病前前后后花去了几百文,算下来还赔了好几块布钱呢。”刘梅宝扳着手指给她算了一笔账。

    宋三娘子这才不熬夜织布了,只是白天多赶些活,病好了,药也停了,却见刘梅宝端进来一碗鸡汤。

    “还有人参!”宋三娘子嗅了嗅,见内里浮着的几根细枝,她毕竟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当初也是人参鸡汤顿顿的补着,这味道外形自然熟悉,顿时更急了,起身就要去摸自己藏好的银子。

    “不是人参,只是党参而已,哥哥从山上挖来的,没舍得卖了,虽然比不上人参补养,但也聊胜无有。”刘梅宝笑道。

    宋三娘子这才松了口气。

    “那也该卖了,我都好了,用鸡汤吃吃就足够了。”她说道,一面端起碗慢慢的喝。

    党参其实卖了,只不过卖的钱换了几根参须,宋三娘子闻得出人参的味道,但不一定分辨出党参和人参,刘梅宝见骗过她,面上浮现几分得意的笑。

    吃过鸡汤,宋三娘子便又开始织布。

    刘梅宝曾经好奇的研究过这织布,看起来很好玩,实则很累人,一天坐下来肯定腰酸背痛腿抽筋。

    “还是要多休息,这织布也怪累的。”她说道,看着宋三娘子依旧带着孱弱之气的脸。

    宋三娘子看了她一眼。

    “累?做什么不累啊,活着就是累…”她说道,手下的梭子飞快的来回穿梭。

    按照以前还有接下啦一句死了倒是省心,但现在这句话在嗓子里打个转,又咽了回去,她只低头垂下视线织布。

    鉴药的乡亲们也都不来了,日子又恢复平静了,并没有意料中的大笔生意上门,刘梅宝有些失望。

    也许那个王六七根本就没把这件事宣扬,解县是个小地方没有药行,河中府应该不会就王六七一家药行吧,虽然没去过府城,但府城肯定比县城要繁华,多多少少也该有人来试探问问啊,再说有了王六七买到假药的事,其他的药行多少得警醒点。

    要是自己能随便出门就好了,刘梅宝叹了口气,为自己的女子身份感觉很不方便。(

第六十四章 再拒 T

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了,对于习惯羽绒服暖气的沈刘梅来说,这冬天实在是难熬的很,今日又是阴天,她干脆坐在床上,裹着棉被看书,听得宋三娘子咯噔咯噔织布声,渐渐的也抚平了她微微有些烦躁的心。

    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她看了看身上裹着棉被,对自己点了点头。

    “宋娘子,宋娘子。”门外有人唤道。

    已经好些日子没人上门了,刘梅宝放下手里的书,听见宋三娘子的织布声停下来,屋门咯吱一声打开了。

    “谁啊?”宋三娘子问道。

    “我是城东孟家的。”门外的妇人声说道。

    刘梅宝竖起耳朵,半晌听不到宋三娘子说话,也没有开门声,不由好奇,她起身下床,微微推开窗户向外看。

    “有何事?”宋三娘子问道。

    “三娘,开开门好说话。”门外妇人声音和蔼的说道,声音并没有被怠慢的不满。

    刘梅宝不认得这孟家是什么人家,看着宋三娘子慢慢的走向门口,打开了门,一个年约四十,穿着打扮一看就是有钱人的妇人便迈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丫鬟,各自拎着一礼品。

    “孟家娘子,所为何来?”宋三娘子并没有让她进屋,而是问道。

    “也没事,就是来看看,妹妹最近还好吧,这么冷,进屋子里说吧。”妇人含笑说道,一面就让丫鬟,“快把东西放进去。。”

    “慢着。”宋三娘子制止她们。

    刘梅宝从窗子看不到她的神情,但听出她声音已是不悦。

    “孟家娘子来。要是还是为了那件事,就请回吧。”她接着说道,一面做了送客的手势。

    那件事,刘梅宝忽的想起什么恍然了,对于那一次卢岩提亲的事,宋三娘子并没有多说,只提了一句孟老爷,莫非这个妇人便是那个孟老爷家的?

    刘梅宝不由贴近窗户,仔细的看着她们,见那孟妇人面上有些尴尬。

    “你看。三娘,这事其实…”她靠近宋三娘子几步,压低声音说话。

    刘梅宝便听不清了,隐隐只有“…是官身…”“大有前途。。”传来。

    “请回吧。”宋三娘子不待她说完,就伸手推了她。忽的又停下,刘梅宝见她的脊背挺得直直的,“孟娘子。你也知道我小姑是怎么死的吧?我们如今是活着,但也不是惧死的,要是想逼迫我们,就不用费心了。”

    她的小姑自然是刘梅宝的母亲。那位殉夫的节妇,虽然刘知县获罪。但朝廷民间对于节妇还是褒扬的。

    有这样的母亲,她的女儿自然也是要视贞节为性命的。

    孟娘子听明白这话的意思,面色不由更是尴尬,讪讪说了几句话,便忙带着人走了。

    看着礼物被退回来,再听孟娘子转达的话,师爷神色有些不安。

    “大人,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你是不知道,那些人家的妇人可都是真敢如此的…”他低声说道。

    要是真逼的那姑娘一气之下出了什么意外。这事可就闹大了,官府当然不会追究什么,但这刘知县在解县百姓心里的地位他还是知道的。如今好几个地方都闹起了民乱,朝廷很是震怒。万一这些百姓也闹起来,这事可就可大可小了。

    卢岩穷丁才起身,上边可没千头万绪的关系罩着,能打能杀又怎么样,真要调来卫所官兵,剿了你一个小小的盐巡司九品盐贩子还不是什么难事。

    为了一个女人,把眼瞅着的好前程搭进去可是不值。

    对于门第之见,估计不能指望这个穷丁出身的卢岩明白,师爷琢磨着话,要好好认真的权一劝,可不能由着他肆意行事。

    还没张口,自从孟家老爷派的人走了后便没再开口说过话的卢岩说话了。

    “我知道了。”他点点头说道,又轻轻的叹了口气。

    想要接近那姑娘不能,又请人提亲无果,通过师爷从青楼请教来的怎么讨姑娘欢心的办法,让一群人都去找那刘姑娘鉴别药材,第一个砸了,还让那姑娘生了警惕之心,最终这条送人情的路也断了,再次提亲,还是被拒绝…。

    师爷忍不住揪了揪胡须,跟着叹口气,娶个媳妇真不容易啊。

    所以说跟这些死犟死犟的清高官宦人家打交道就是麻烦,这样也好,大人折腾到现在,也该死心了,整个河中府土豪乡绅大家多得是,这些人家总有几个长得俊的姑娘。

    师爷忍不住乐滋滋的想,要是跟这些人提亲,可就简单多了,心里大大的松了口气。

    “这就是说媒妁之言父母之命这一条路终是走不通了。。”卢岩紧接着又说道。

    师爷才放下的心又猛地提起来。

    “大人…”他怔怔看着卢岩,那句你想干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