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寻找失去的快乐-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后,父亲继续说:总有一天,你会跑得比月亮还快。
  这虽然是个笑谈,可他的这句话,真的让我兑现为一个与时间赛跑的人……”
  是的,成功的背后肯定有成功的教育。而这个教育,绝不是学校的课本所能提供的,它更多地来自家庭,来自明智的父母。然而,当你无缘投生到这样的家庭,没有那么智慧的父母,是不是你的命运就无法改变,你就注定无法成功呢?
  有位成功的媒体策划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
  “大学刚毕业时,我像许多刚刚走入社会的年轻人一样盲目和自负,同时也对一切充满了未知。因为我上的大学及所学的专业并不是自己的选择,而是父亲替我选的,严格说来,是他硬逼着我填的志愿,我也硬着头皮上完了这4年。可出了校门,回头一看,真不知道自己在4年中学了些什么,甚至连自己学的什么专业都给忘了。唯一保留且值得珍惜的,就是跟我一同出来的女友,她可是位才女,一出校门就有人请她当模特,短短一年多,她的形象已经在许多杂志的封面上出现,有几家电视台还请她拍广告,可那时的我却一事无成,每天出去找工作,还多亏是女友帮我联系了一家影视公司,他们看我文笔还可以,就想先让我写个本子看看再说。可我觉得自己才高八斗,对那笔少得可怜的稿费不屑一顾,因此一拖再拖。女友也不催我,我们每天只是在一间从朋友那儿借来的办公室里打地铺,就这样,她无怨无悔地陪伴我,白天出去忙,晚上陪我回来住。 。 想看书来

第四章  成功的背后(3)
有一天,我们俩出去逛商场,一块精美的坤表吸引了她的目光,售货员从柜台里取出表,我一看,1500元,可我囊中羞涩,身无分文,女友怕我介意,以成色不好为由,马上把那块表还到售货员手中,拉着我走出商场。老实讲,当时对我的打击别提有多大了,回来后一句话不说,放下包就开始动笔,整整三个月,我几乎没睡过什么完整的觉,但终于写完了剧本,并拿到了第一笔稿费,1800元,拿到稿费的当天,我就买下那块表,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她。现在,我们发达了,我已经有了自己的传媒公司,可那块表仍然戴在她手上,我觉得人在一生中,有些东西是不能丢的……”
  如果说,一个人成功的基础是父母,那么成功的动力就是夫妻关系。对于男人而言,一个智慧、博大的妻子可以成为他事业成功的支点,如果爱得到位,这个男人可以撑起整个地球。但这是为什么呢?
  心理学研究认为,女人最需要的是被爱,而男人最需要的是被认可。爱是个抽象的动词,但它出自本能,因此与感性有关。而认可比较具象,它出自理性,宾语是成就感,而它的主语,就是女人。
  这种游戏在孩子身上就可以看出,有一次,我带着儿子到小区里玩,看见幼儿园同班的两个女孩子,儿子跑过去和她们一起玩。不一会儿,从不远处开过一辆车,司机看见这里有孩子,便放慢速度行驶,可儿子偏偏不躲不闪,而是存心拦在路中间。我向他吼了一声,他才低着头走到一边,还抹起了眼泪。
  还有一次,几个小男孩儿玩着追逐的游戏,不一会儿,他们身边来了几个小女孩儿,此时,这些男孩儿从相互追逐变成了相互角力,有的甚至扭打在一起,几个女孩子,有的在一旁助威,有的劝架,但越是劝,男孩子就越来劲。
  无论是我儿子挡在路中间,还是几个男孩子的相互角力,他们都在展示自己的勇敢和力量,而且越是当着女孩子的面,他们的表现就越突出,其实他们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取悦女生,越是得到关注(无论是劝架还是助威),他们就越来劲。这其实是所有动物,包括人类的一种天性,比如在羚羊的发情期,总会有几只公羚羊会当着许多母羚羊的面相互角力,以争夺*权和对羊群的领导权。优胜者自然会受到母羚羊的青睐,其目的是使下一代的基因更加强壮,也使羊群更加安全。
  人类在潜意识里也具有所有动物的特性,而孩子更接近自然,所以表现得更加明显。这种游戏一直会被人类玩到成年——年龄大了,环境也有所不同,可这种优胜劣汰的本性并没有泯灭,男人仍然在竞争,因为所有的男人都有两个任务:传宗接代和保护家庭。
  这一天性绝不会因一时失落而消失,它只是在寻找爆发的机会,严格地说,它是一种荷尔蒙的产物,也可以称之为一种潜能,它必须被女人唤醒,并为女人服务。
  这股能量属纯阳性,它在一个男孩子的4到6岁时即被制造成功。它需要纯阴性能量吸引和平衡,阴性的能量越强,阳性的能量也就越大。阴属水,被动且安静,阳属火,主动且躁动。因此,越是平静如水的阴性能量,就越是吸引刚烈如火的阳气。所以,被动的女人常常更加吸引男人,而女人的委曲求全、被动等待也可以最大程度地调动男人的创造力。这股阴性的能量,就是母性的本质。母亲越是委曲自己包容儿子,儿子就越懂事且富于创造力。比如孟母看到儿子不务正业时,宁可不停地搬家,甚至断机杼,也不忍心打骂儿子,然而母亲的所有付出,缔造了一位中国历史上第二号圣人——孟子。

第四章  成功的背后(4)
有句老话,叫“好女人是所学校”,也有人说:“所有成功男人的背后,总会有一个智慧的女人在付出。”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智慧的女人就如同大地,而大地是平静且盛载一切的,它的博大与深远,正如同母性的胸怀。而它越是不动声色(地等待),就越能激发老天(男性)的恩泽,正如广阔的平原永远水草丰美、秧苗遍地,这就是乾坤之道。女人若是深晓此道,就会毫不费力地缔造出一个男子汉,一个成功人士。
  除父母和妻子以外,男人之间又怎样相互打造呢?
  有位智者曾经戏言道:“上等人之间人抬人,中等人之间人比人,下等人之间人踩人。”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曾经有一位年过而立之年的年轻人跟我聊天儿,他认为自己怀才不遇,说公司老板总不给他机会,可他人很直率,看不惯什么就直言不讳。他说,自己就是这么个脾气,对得起所有人,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谈到发展方向时,他坦言想自己创业当老板,可又沮丧地说,自己现在连个部门主任都混不上,看来这辈子成功是无望了。
  我问他:“当公司内部发生矛盾时,老板一般向着谁?”
  他回答:“不会向着谁,老板一般都和稀泥,只要让大家安定,不争吵,就达到目的了。”
  “那如果他向着某一方呢?”我问,“有没有他明显地向着谁过?”
  他想了一下,“有过,他一般都会向着部门主任或其他中层领导,反正是官官相护,平时当我们告状时,他也是让我们和部门主任搞好关系,学会服从或听话什么的,反正从来不替我们下属着想。”
  我笑了笑,接着问他:“如果你是个警察,看到两拨少年打架,你会向着谁?”
  “那怎么会向着谁?”他乐了,“我肯定是劝架,让他们尽快住手,如果打出事来就把他们带到派出所处理。”他看了看我,“您想说什么?”
  我接过他的话,“我想说,如果你搅在矛盾的任何一方,你肯定就不是领导或警察吧?那么什么是大人呢?就是既管理,又不卷入的人。你看幼儿园老师,当看到孩子们打架时,有哪一个会帮其中一方欺负另一方的?是不是两边劝,让他们不要再打了?这才是大人的心态、老板的心态,而不自觉地把自己卷入矛盾关系中,只能证明你还是个下属、普通人,你观念里的是非太多了。”
  “哦!”他略有所悟,“可他们为什么官官相护呢?”
  “因为中层干部是老板任命的,是他看中的人选,试想,他能否定自己看中的人选吗?如果他说主任错了,是不是就等于否定了自己的判断,在说自己用人不当?包括一些老板们在一起开会的时候,你什么时候看到他们相互揭短儿和拆台了?为了证明自己与他们同属一类,他一定想方设法地赞美对方,甲老板说乙老板怎么怎么好,乙又说甲怎么怎么有能力,反正他们就是在相互抬举,这就是上等人之间的相处之道,证明你好,而我跟你是朋友,反过来也就证明了我有水平,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嘛。可你们这些高级打工仔呢?总爱搅进人际关系当中,其实就是相互妒嫉,相互攀比,这就好比手足关系,都吃同一个父母的饭,你多我就少,于是争宠、较劲,这也不难理解。因此,你的心态就注定了你的定位。”
  “我理解了,您的意思是说不卷入,还要互相抬举。”他说。“是的,包括对父母,当他们之间发生矛盾时,孩子也不要卷入,而且还要彼此调和,有时候还要把父母当孩子哄。”
  “哦,那我该怎样调整呢?”他渴求道,“听了您的话,我还真有点儿茅塞顿开了,您看我能做老板吗?”
  我看了看他,“你先别急,首先,你得学会抬举别人,不要想什么就说什么,要学会赞美对方,赞美可不是拍马屁,拍马屁别人会听出来你在取悦他,而且肯定是有所图,赞美是艺术,是智慧,是看到对方的长处后表示出的那种深深的理解与共鸣。比如老板今天的脾气特别坏,见人就骂,此时找他说话一定给自己添堵。看到老板的情绪不佳时,你就要默默不语地坐在原位上工作,等快下班的时候,当老板的火气渐消,情绪稳定的时候,如果有机会让你们在电梯口或厕所见面,你就给上一句:‘您这几天是不是特累,是不是压力太大了,我们能不能替您分担一下?’你说,老板听到你这么说,他还会发作吗?你们的心是不是近了,他能不关注你吗?记住,说话一定要找合适的机会,而且要说到点儿上,无论是对老板还是对其他人,只要你能够理解对方,并表达你希望协助对方的愿望,就等于在哄在劝,试想,当一个孩子受到委屈的时候,是不是最希望得到父母和别人的理解和帮助?这才是人的本性,这种事可能天天都会发生,只要你抱着一颗理解和协助的心,处处都会受欢迎。”
  男人之间的交往主要凭实力,这不同于男女交往。男人之间更强调社会我,也就是社会价值(标签)的相互认可,所以男人们相处时,一般是同一类人之间相互走动得较多,他们社会地位相当,生活水平相似,年龄差别不大,无论处于什么行业,只要有共同的利益点,就会比较容易彼此接近。如果你得不到这种接近,那只能说明一点:你没有走出去。为什么没有走出去?因为你缺乏自信心,这大概与你在成长经历中曾经遭到过同性之间的羞辱有关。在本书的后面,我们会详细说明性格的自我调整。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五章  拜师学艺(1)
无论做人还是做事,严格上说都需要老师。这个老师并非单指学校的教师,更主要的,是心灵成长的导师。
  在上一章对“成功的背后”的陈述中,我们举过几个名人和伟人的例子,他们的心灵导师,有的是父母,有的是妻子。其实,大多数人没有这种幸运,投胎到这种高明的家庭中,很多人都是在不良的家庭关系或亲子关系中长大的,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多多少少都会有被禁止、否定和强迫的经历,如果没有这些,那么父母关系,或父母与他们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性格成长。这些因素导致我们今天不知不觉地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其中大多数人都不是成功人士,在社会或家庭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力不从心或进退两难的状态。而如果不甘于寂寞,仍然希望自己能做出一番事业,那么就需要做两件事。
  第一,将过往的经验否定掉;第二,重新塑造自我。
  记得著名歌手汪峰在《飞得更高》中唱道:“一直在飞,一直在找,可我发现无法得到,若真想要,是一次解放,要先剪碎,这有过的往(网)……”
  是的,当我们经过多次努力,仍然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时,一定是有个东西把我们牵绊住了。其实,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验:下了许多功夫,流过太多的汗水,甚至得罪了众多的朋友,却仍然没有成功,或者正负相抵,到头来还是归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因只有一个:我们并没有调整性格,而只是在表面文章上下功夫。具体而言,我们只是在做事,没有修心。这就像一代武术宗师霍元甲先生说过的那样:“练功不练拳,犹如无撑船。”
  许多人都在练功,却没有一个指导思想,这好比一个人只会打架,却没有武术基础,那么当你遇到真正的高手,肯定要倒霉。李小龙那么能打,如果没有咏春拳的功底作基础,他哪有什么资本去与别人切磋,就更谈不上什么提高了。心态是人的指导思想,是做事的根本,就像学武之人,必须从套路入手,然后再去练习实战。
  生活中的套路,就是心理,没有一个好的心态,做什么事都没有章法。那么,心理,或称为心灵,该怎样调整和学习呢?
  我常对一些自恃才高的年轻朋友说,如果外语和数学可以自学的话,还说得过去,可心灵这个东西,是根本无法自学的,因为它的范围容纳一切,又指导你的一切作为,它关系到你的身家性命,而且极其深广博大,修正自己的性格,这是人生一件极致的“奢侈行为”,因为它的功用在于改变命运,那么自己怎么可能有这个本事,当自己的心灵导师呢?因此,修心一定要拜师,而且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
  中国古代的君王们,按说他们的智慧绝不在人下,可他们在治理国家时,身边还要有一位国师。武则天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女皇,可当她见到神秀法师时,也会率领众臣跪拜,并作出了千古一偈,这首偈到今天仍然作为讲法诵经的开经偈——
  无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意
  武则天治国安邦的能力,绝不在李氏家族之下,可连她都知道,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在治理国家和调整心态方面,必须有导师指引。
  同样,明朝的永乐皇帝堪称明君中的明君,他执掌帝位的年代国富民安,被称为永乐中兴。可他的身边也同样总有一位高僧相伴,遇到什么事,他还是要先请教国师。

第五章  拜师学艺(2)
康熙帝可谓中国历史上一位文武双全的皇帝,在位60多年,平定北方叛乱,统一台湾,驱逐沙俄……,功绩非一般皇帝可比。可他的身边也总有一位名为法印的高僧。
  按说,这些帝王应该最有资格自以为是,可他们不但严以律己,而且深知修心和治国的前提是不断学习,他们选的老师,一定是具有大智慧的高僧大德。帝王们称他们为国师,那么今天,我们这些凡夫俗子,难道就不需要心灵导师教化了吗?
  汪峰的一首《飞得更高》道出了修心的真谛,是的,“若真想要,是一次解放,要先剪碎,这有过的往(网)……”。我们心灵中的网很多,最坚固的,就是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习气,而一般人,连察觉到它们的意识都不具备,又怎么将它们剪碎呢?因此,剪碎它们需要别人,需要比我们高明的人,这就是老师。
  俗话说,旁观者清。老师是一位旁观者,可这位旁观者不仅清楚,而且还要理解我们,知道我们想要什么,并指导我们边剪边行。
  记得我初入禅道的时候,有一次,我坐在上师旁边,一手搭着他的沙发,一手放在腿上,身体倾斜,显得比较懒散。不料,上师趁我不注意时,踹了一脚我的椅子腿,我的身体顿时失去平衡,跌倒在地。
  莫名其妙地摔倒,于是我举头看着上师,上师不紧不慢地说:“刚才你坐的时候,重心在哪里?”
  我回忆了一下,边站起来边回答:“好像,没有重心。”
  “是啊!”他指着椅子说:“你刚才身体倾斜,手也搭在我身后,重心是不是分散了?”
  我点点头,他继续说:“所以我轻轻用力你就倒了。现在你再坐下,规规矩矩地坐正。”
  于是我扶起椅子再次坐下,不同的是,这次我像小学生一样坐得很正。他再一次踹我的椅子腿,一次比一次用力,可任凭他怎么用力,椅子只是向前面稍挪了一点儿,而我始终没倒。他问我:“这次为什么没倒?”
  我看了看他,“因为我的重心在一个点,没有分散。”
  “对呀,”他笑了,“当你把手搭在我身后,你的重心必然分散,我就可以四两拨千斤。可当你的重心在一个点上,我再怎么用力,你也和椅子是一体的。你看,我们平时精力分散,总依赖别人的时候,其实是没有根基的,可你独立、自立,必然就会自强,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