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暧昧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臣-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兴奋是因为场考生数量大减,他们的机会自然大增。害怕却是因为这个单佐堂似乎为人做事极为严厉,之后的面试,恐怕不大好过。

    看到身边的肖桓、范贯也皆是如此神色,萧漠笑道:“两位兄长不必担心,你们这次必然能获得举子功名的。”

    听到萧漠所言,肖桓范贯皆是疑惑的向着萧漠看去,不明所以。

    萧漠微微一笑,也不解释。

    事实,在州试开始之前,除了萧漠已经注定获得会元之名之外,还有三个人也注定会获得秀才功名。

    这三人分别是周靖人、肖桓和范贯。

    因为去年云州州试的事情,周靖人的文人风骨、肖桓范贯两人的刚正,早已传到楚灵帝耳中,只要三人能通过最开始的笔试,之后的面试,只要别犯太大的错误,单佐堂无论如何也会让三人通过的。

    然而,萧漠却并没有预料到,这次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会给他的将来带来多么大的苦恼。

    ~~~~~~~~~~~~~~~~~~~~~~~~~~~~~~~~~~~~~~~

    :第三更,后面还有四更。虫子继续码字,大家先睡,早晨起来看。

    。。。

第九十章。会元之名(中)。() 
当所有的事情皆是结束之后,真正的面试终于开始了。WEnXUeMi。CoM更新超快

    面试在老顶山进行,众考生皆是随在一众考官之后,沿山而登。

    这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又名为百谷山。占地方圆三千余倾。

    “这老顶山从北向南由五个山峰组成,所以又叫五顶山。这五个山峰依次叫老顶、南顶、玉皇顶、奶奶顶、新顶。《太平寰宇记》载:‘百谷山与太行、王屋皆连,风洞泉谷,崖壑幽邃,最称佳境,昔神农尝百草得五谷于此,因名山建庙。’”

    当面试真正开始的时候,单佐堂反而显得和蔼可亲,丝毫不见之前那般严厉果决的模样,一路也不摆架子,与剩下的二十余名学子一同徒步攀山,路不断向一众考生解说着老顶山的种种传闻和消息,看他的样子,对脚下这老顶山,似乎竟是要比居住在云州内的这些考生学子们还要熟悉。

    反倒是另一边的徐饶,或许是因为之前单佐堂一口气将近四十名考生除名的缘故,一路皆是皱着眉头,很少说话,默默想着善后事宜。

    单佐堂的官职毕竟在他之,所以虽然不满,徐饶却也不好说些什么。

    而一众考生自然知道这是给单佐堂留下印象的大好时机,于是也皆是争先恐后的将自己所闻所知当众讲出,一路倒是其乐融融。

    真正的实力者,比如萧漠、比如周靖人,一路却是很少发言,只是默默的看着风景。

    虽然在云州居住了已有三四年的时间,但萧漠对这老顶山却并没有太多的了解,欣赏风景之余,也只是笑吟吟的听着众人的讨论。

    然而,这老顶山高约四百丈,众人虽说并不一定非要登到其巅峰处,但一路爬山,却也颇觉劳累,渐渐地,众人的话语也少了起来,有许多体力不支着,更是渐渐更不队伍。

    萧漠这些年来勤练“五禽戏”,身体比三年前大有好转,但连续徒步登山近半个时辰的时间,却也渐渐觉得疲惫,还好旁边有邓尚全扶着,否则恐怕不免落在队伍后面。

    抬头向前看去,发现一众主副考官虽然也是脸带疲色,但却是目光炯炯,不断的打量着登山的一众考生学子的表现,何人脸色不耐,何人神情暴躁,何人在呼喝仆从童搀扶,尽落眼中。

    萧漠不由微微一愣,随即恍然,恐怕这也是面试中的一道考核了。

    想到这里,萧漠不由微微点头,如果用人英明,这种考核方法确实能在考核出考生的品行、为人甚至身体状况。然而,毕竟是人为测试,主观因素太过明显,其间可动的手脚,实在是太多了。能否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完全取决于考官的操守道德,似乎也并不保险。

    想着想着,萧漠却不由失笑摇头,这些事情,似乎还不是他现在应该考虑的。

    好不容易,众人终于登到半山腰处。

    在这里,有一处清泉,名为百谷泉,亦名神农泉。不远处更有小溪相引,而一众考官考生之间的文人应和,少长聚会,正是在此举行。

    在溪边依次落座之后,单佐堂指着身边之泉,笑着问道:“这泉水倒是清澈……”

    单佐堂的话刚刚说到一半,就听一名考生摇头晃脑道:“《潞安府志》云:‘百谷泉,在百谷山神农庙前,砥石涌泉,寺僧引为伏流,注为塘,由螭口飞下大壑,注石子河,味甘。’确是清澈。”

    看到单佐堂随意的一句话,竟是被这位急于表现的考生引申到《潞安府志》,所有人皆是不由的哈哈大笑,即使那名发言的考生,也是尴尬脸红,讪讪失笑。

    不过,因此一来,面试开始后那种紧张的气氛倒是被冲散许多

    单佐堂微微一笑,也不在意,只是拍了拍手,旁边一众衙役突然抬来了数具箱子,众人好奇的引颈而看,却见箱子内竟是放着数十艘小船,大约有成年男子的巴掌大小,制作精良,栩栩如生。

    “历来州试中的面试,都是我等文坛之间的一件雅事,无关老小,只看才情。既是如此,那么我们在这里也不必太过严肃,不妨做一个小游戏。这里有六十七艘小船,内中有着六十七道题目,我将这些小船飘于水,小船游走间,各位才俊可自行拿去,每人可抽取其中一道题目,以题目为题,或作赋,或作词,或谱曲,甚至可以讲一段与题目有关的古今之事,以一炷香时间为限,自行展示才情,各位以为如何?”

    听到单佐堂这么说,一众考生自是轰然应是。

    单佐堂虽说只是游戏,但一众考生皆是知道,这是面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考察一众考生的才情和机智,所以皆是不敢大意。

    不过,好在这个题目范围极宽,题材也诗不限,所有考生最擅长的能力皆可发挥,倒是无人面带难色。

    接着,就见那单佐堂和一众主副考官们亲手将这些小船一只只放入水面,随着溪水流动,小船沿着溪边不断的向着一众考生飘来。

    见到小船后,坐于前面的考生纷纷将之从水中捞起,拿出船内的折纸,或面带喜色,呼唤童笔墨伺候,或是苦笑摇头,将折纸放好后,再次将小船放入水中,重新寻找适合自己的题目。

    而坐于后面的考生,则是面色急切,恨恨瞪着那些坐在前方不断挑选的考生们。

    萧漠的位置靠后,却也并不着急,只是悠然的与旁边的肖桓、范贯等人闲谈着,当一首小船飘至萧漠面前时,邓尚全连忙将之捞起,捧到萧漠面前。

    萧漠之前曾看到,之前这首小船曾已被六七名学子捞起,但待查看了内中的题目后,却是面色古怪,似喜似愁,最终却还是咬牙将之放回水面。

    萧漠心中好奇,将内中的折纸打开一看后,终于明白那些考生的神色为何会如此矛盾了。

    只见船内折纸之,用一笔端正的小楷写着一行字。

    “老顶山之行,所言所行所表,有序。”

    ~~~~~~~~~~~~~~~~~~~~~~~~~~~~~~~~~~

    :恩,第四更!!!

    。。。

第九十一章。会元之名(下)。() 
就在萧漠看着手中题目若有所思之时,旁边的肖桓、范贯、王霁瑞等人也皆是拿到了自己的满意题目,然后齐齐向着萧漠手中的题目看来。)

    当看到萧漠手中的题目时,几人皆是失笑。

    肖桓哈哈笑道:“这道题目,竟是来到子柔手中,当真是天意。”

    范贯也是点头道:“这道题目让子柔来答,确实是再适合不过了。”

    “老顶山之行,所言所行所表,有序。”

    意思就是说,让萧漠为众人此行写序。

    这本是文人游玩时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但凡文人聚众游山玩水,兴之所至,自然少不了各个文人所做的种种诗词文章,而这些文章诗词,在事后更会编订成册,供于彼此留念,如若这些文人中还有某位文豪大家的话,更是会印刷出,传于世间。

    而这篇文册的序言,自然更是重中之重,可谓是点睛之文章,不仅要总结一行前后之事,更要抒发胸怀,表达情意,地位重要,却并不好写。

    而这篇序言如果写好了,这次的游玩与面试自然会显得别有意境,而如果没有写好,即使读起后面的文章诗词,也会感觉味道大失。

    怪不得之前那些考生们得到这个题目后皆是又惊喜又矛盾,最后还是放弃。

    这篇序言对所有人而言,皆是机遇与危机并存,如果写好了,自是会被考官们高看一眼,一举成名,在州试中的名次大大提升,而如果一旦没能写好,坏了所有人的兴致,这次州试他们也就彻底没有机会了,如此冒险之事,自然不会是人人敢做。

    一般而言,一篇文册的序言,都是由这些文人中,名声最盛文采最佳者来写。

    或是天意,这道题目,最终还是落到了萧漠手中。

    听到肖桓范贯两人之言后,萧漠微微一笑,懒得换其他题目,也不推辞,就此将题目收入手中,转头去看其他人的题目。

    肖桓的题目是“登山”,范贯的题目是“溪水”,王霁瑞的题目是“狮峦峰”。

    其中,肖桓的“登山”自然是指众人来到这里时的一路攀登,而范贯的“溪水”自然是指泉边这条小溪,皆是容易发挥的题目。

    唯独王霁瑞的“狮峦峰”,是指在老顶山东北峰,有一处天然巨石形成的峰峦,高居于层峦叠岭之,形似雄狮蹲踞,却是不易发挥,但看王霁瑞的神色,似乎也没有要更换题目的打算。

    众人思索片刻后,纷纷开始下笔。

    而另一边,邓尚全则早已将纸墨笔砚准备妥当,萧漠稍稍思索片刻后,却是从容落笔。

    “灵武二十三年,暮春之末,会于老顶山阴之百谷泉,傍坐于灵溪之边,登临老顶,近望高楼错落,一览无遗,田景细致尽收于眼底;远望泽湖状如锦带,飘浮于天际,德阳城池,虽在十余里之外,亦隐约现于眼前……”

    “此山,炎帝种五谷之旁,此泉,神农尝百草之证,然炎帝耕种之辛,神农品毒之危,世人相传感慨之余,又有谁知……”

    一炷香的时间之后,萧漠缓缓的将手中之笔放下,不引人皱了一下眉头,赋律一向讲究感觉和灵感,这片序赋绝不能说是差,甚至在萧漠往日所做的诸篇赋律中也算得是佳,但第一次写序,总是觉得少几分味道。

    摇了摇头,萧漠也不再多想,这篇序赋即使不能为此行平添几分意境,但也绝不会丢了韵味,场一众考生中,除了那周靖人,却也无人有能力做出这般序赋。

    将所作之序再次放入小船中,小船沿溪水而下,下游处自然有人收取。

    而做完这一切之后,一众考生或许皆是觉得自己答的不错,皆是有些放松,兴奋的谈笑纷纷,而一众主副考官不仅没有阻止,更是参与到其中,不断挑起话题,与身边的考生们有问有答,更有考生拿出携带在身边的横琴相抚,或者将自己得意的诗词当众吟出,颇为热闹。

    萧漠本打算去寻那周靖人续谈,却没想到单佐堂和徐饶竟是亲自来到萧漠等人身边,席地而坐,看似是要亲自与萧漠交谈,萧漠无奈之下,只能略略向着周靖人点头示意,然后就与那单佐堂和徐饶两人交谈起来,大都是儒家的一些经义之辩。

    此时,一众考生围成数个小圈,每个小圈内皆有一到两名考官,如果在其他地方还有考官考核的意思所在的话,那么萧漠与单佐堂、徐饶的交谈,更多的则是文人之间学识交流印证的味道了。

    本来单佐堂和徐饶两人并不准备在面试时亲自与萧漠接触的,正如萧漠所想的那样,这次州试萧漠获得会元之名已是必然,但两人这么做只是形势所迫,却并没有讨好萧漠的意思。

    然而,在面试开始后,萧漠至始至终都没有表现的**,只是一直隐在一众考生身后,默默的看着所有人的表演。

    既然要让萧漠成为云州会元,自是需要让众人信服,无奈之下,单佐堂和徐饶只能亲自找到萧漠,希望萧漠表现的更加活跃一些。

    然而,一番交谈之下,双方对另一方的感官皆是有一些改变。

    单佐堂和徐饶虽然也认为萧漠的学识足够担得起云州会元的名号,但对于必须要让萧漠成为头名会元的事情,还是有些心中不快,但与萧漠一番深谈之后,却发现萧漠的学识竟是还在他们想象之,所思所论,很多都是他们前所未想的,细细想来,却越发觉得有道理。

    至于萧漠,却也佩服单佐堂和徐饶两人的学识深厚,尤其是徐饶,虽然为官做事不如单佐堂,但其学问之扎实,丝毫不在萧慎言、朱瑞德之下。而单佐堂虽然学识略不如徐饶,所发之言却往往都是一针见血,更为难得。

    而随着萧漠、单佐堂、徐饶等人的不断交谈,却是不断的吸引着一众考生加入,站在旁边倾听着,到了后来,这次面试竟是变成了由萧漠、单佐堂、徐饶三人所主持的讲堂,甚至有很多考生趁此机会向三人询问很多他们思考良久的疑惑,萧漠等人解答之余,却也觉得自己颇有收获。

    一直到日头西落,所有人才依依不舍的结束这场面试。

    正如单佐堂所言,此次聚会,虽是面试,却也更是文坛的一件雅事。

    五天之后,州试榜单公布,萧漠赫然名列榜首,成为了本届云州州试的会元!!

    这本是意料之中的消息,但另一些意料之外的发现,却是给了所有云州人一个别样的惊喜。

    ~~~~~~~~~~~~~~~~~~~~~~~~~~~~~~~~~~~~~

    :第五更了!!

    。。。

第九十二章。事前准备(上)。() 
本来,当云州之人在得知单佐堂竟是在面试之前,就已经将云州的考生除名过半之时,皆是悲观的认为,今年云州州试,云州出现的举子数量恐怕要不可避免的创下历届最低记录了,这样一来,云州因为文化不兴之事,又会再次成为其他各州之人嘲笑的目标。)——

    然而,当榜单公布后,所有人惊讶不已的发现,此次州试获得举子功名之人,竟有二十一人!!

    要知道,在一口气驱离了近四十名考生之后,能顺利参加面试的云州考生,已是不足三十人。

    或许那次面试的后期,如同讲坛的气氛让一众考官感觉颇佳,或许这次面试众人的表现皆是不错,又或者这只是单佐堂一口气驱离近四十名考生之后的一种补偿手段,无论如何,如果抛开去年那届已被作废的州试,这届州试却已是百年来云州成绩最好的一次了。

    再加萧漠在明年殿试中,极有可能会成为大楚数十年来第一个三元及第,所有的云州之人都开始兴奋的讨论着,难道云州一地终于开始文化兴盛了?

    事实,在萧漠看来,云州这一届获得这般成绩是必然的。去年云州云州的成绩被取消,以至于两年内所有拥有举子实力的考生皆是汇集在这届州试之内,再加单佐堂在面试前一口气驱离了近四十名考生,为了减少云州的反弹,必然要有所表示,一口气出现了二十一名举子的事情,并不夸张。

    让萧漠惊喜的是,本来以萧慎言和朱瑞德的观点来看,王霁瑞今年尚没有考取举子的实力,此次参加州试,更主要的只是一次尝试,但却没想到在事后竟也榜有名。

    虽然排名第二十名,但王霁瑞确实已经成为一名举子了!!

    当得知这个消息后,王霁瑞兴奋的又哭又笑,首次在萧漠面前彻底忘却了他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仆从本分。

    或许是因为借着这次州试一口气涌现了二十一名举子的东风,但更主要的,却还是因为王霁瑞在后面的面试中,确实表现出色。

    “北钰得狮象,狰狞镇此邦。卧云峰叠叠,孔涧水淙淙。”

    这就是王霁瑞以“狮峦峰”为题所写的诗。虽说是偶然灵感所至,但无论是萧漠,还是肖桓、范贯,自问皆是写不到如此入境传神。怪不得当时王霁瑞得到的题目虽然难写,却面带喜色。

    另一边,周靖人在州试中成绩排名第二,仅此于萧漠。

    萧漠对周靖人一直心存好感,但机缘所至,至始至终,萧漠都没能找到机会与周靖人深入交谈,不得不说是一件憾事。

    而肖桓、范贯的成绩却更是不错。肖桓排名第七,范贯排名第十一。

    范贯的学问其实一直在肖桓之,只是范贯除了讥讽的时候,一向不善表达,肖桓虽说与范贯斗嘴时只能尽落下风,但面试时的表现却远比范贯活跃,最后成绩更好却也理所当然。

    而前后两次笔试成绩不如范贯,此次终于反超,肖桓自是扬眉吐气,对范贯接连讥讽三日,也丝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