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我当皇帝-第3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不过,为了判断杨经到底是因为什么,才导致兴致不高。
    所以赵风才让鲁肃去催促田丰,这事要快点解决。
    否则时间长了,就不单单是杨经这边的隐患问题了。
    而因为杨经这事,导致赵风的原定计划,也要拖延了。
    赵风的原定计划便是,在杨经抵达代郡后,赵风便带着大军,去收复渤海郡。
    毕竟现在幽州在乱战,赵风趁机收复渤海郡,也会减少一些阻碍。
    哪怕这个阻碍,只是口头上的。
    而张燕的黑山军,因为去年才完全平定青州。
    目前也是在休养生息当中。
    如果过了今年四月,赵风想在收回渤海郡,可能就会面临张燕那边的阻碍了。
    毕竟黑山军有了足够的粮食,张燕会如何扩大地盘,赵风也无法预料。
    因为现在对张燕来说。
    往北,可以介入渤海郡,然后以后渤海郡为根基,慢慢对冀州动手。
    往西南,可以介入兖州战事,如今曹操、袁绍,在与吕布、张邈、张超、陈宫等人交战,机会还是不小的。
    往南,可以介入徐州战事。
    可以选择的余地,还是很多的。
    当然,这也同样是鲁肃,看重青州地力位置的原因之一。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就过去了五天。
    这天。
    鲁肃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田别驾送来文书一封。”
    说完,鲁肃便把文书双手呈上。
    熊大直接走到鲁肃身前,双手接过文书,然后转交给了赵风。
    赵风打开文书后,仔细查阅了一遍。
    然后把文书交给了熊大:“让子敬过目一遍。”
    熊大接过文书,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便把文书交给了鲁肃。
    等鲁肃看完,赵风直接问道:“子敬以为如何?”
    鲁肃沉吟了一下:“因为主公催促的急,暂且就这样吧。”
    “反正以后还可以修正的。”
    赵风点了点头:“那就先这样吧。”
    “子敬把这好消息,去透露给杨经吧。”
    “过几日,便会有人从元氏送来金印紫绶。”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议事厅。
    这次田丰送来的文书,里面交代,因为时间太紧,决定的比较仓促。
    其中,考虑到目前与匈奴的关系,所以封张辽为护匈奴将军。
    这样可以缓和赵风与匈奴之间的关系。
    而杨经之前,原本是建信将军或者忠节将军,是暗示杨经,要记得他们当初投靠赵风时说的话。
    不要随意毁信、变节,背板赵风。
    当然,如今杨经被调到了代郡,所以田丰等人考虑,封杨经为荡寇将军。
    杨经的将军职权,就是对外攻伐。
    比如,以后可以讨伐匈奴,也可以讨伐乌桓。
    算是继承了,张辽之前有争议的将军称号。
    这样可以与张辽互补。
    瞿泽则被封为翼卫将军,职权便是安心守卫河内郡。
    王平被封为绥边将军,职权就是妥善处理河东郡那边的情况。
    而典韦、周仓、张武、黄邵、管亥,被封为偏将。
    周仓、典韦是官升一级,张武和黄邵,算是官升两级。
    管亥是士兵已经达到九千余人,其中七千余人是他自己带来的,所以从编制上考虑,直接提拔了。
    毕竟现在偏将偏少,不便于制衡。
    裨将也封了不少,比如早期跟着赵风的苏由、薛俊、夏侯兰等人。
    其中,新增封号将军的编制,由原本的一万人,扩充到一万两千五百人。
    另外,华雄因为是统领骑兵,而赵风这边缺少战马,哪怕提高华雄的官职,也无法扩充编制。
    所以华雄率领的骑兵,正式赐名为并州铁骑。
    以后会往重骑兵方法拓展。
    当然,想要正式成为重骑编制,那还早的很。
    最起码,重骑编制里,就应该是一人配三马的编制。
    否则战马会因为负重问题,大大影响行军作战。
    所以,这也算给了华雄一个名义上的交代。
    至于赵云,现在已经是冀州刺史,有没有封号将军职称,都无所谓。
第八百六十七章 前往渤海
    升官之事,虽然告一段落,但赵风接下来的问题,依然让赵风头疼。
    那就是升官容易,但那些升官的将领,他们的大军都会缺少两千五百人的编制。
    想要让编制完整,赵风就需要大量募兵。
    比如张辽、王平、杨经、瞿泽、典韦、周仓、苏由、薛俊、夏侯兰等人的部曲,就分别缺少了两千五百人。
    张武和黄邵的部曲,分别缺少了五千人。
    就连管亥的部曲,也缺少了一千人。
    还有,去年与南匈奴恢复了贸易往来,经过去年与南匈奴购买的不少战马。
    赵云、华雄的骑兵部曲,也需要让编制重新回归到一万。
    这样一来,赵云所部,便缺少了两千士兵,华雄所部,便缺少了三千士兵。
    这些兵员缺口,差不多就达到了四万左右。
    赵风于去年四月左右,在全境内招募了两万新兵,如今才过去十个月,如果只是招募两万新兵的话,问题不大。
    但如果翻一倍招募四万新兵的话,那便会给人口结构带来影响。
    这种影响,短期或许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时间一长,问题就大了。
    要知道,冀州早期被张角的黄巾军祸害了一遍,之后没修养几年,又被袁绍与公孙瓒轮番祸害。
    他们没有长远的考虑,都是一有机会,就拼命募兵。
    所以赵风只能克制着去募兵,否则用不了几年,冀州便会出现赵风想募兵,也没兵可募的情况。
    而并州的青壮,大部分都被张燕给带走,留下来的黑山民众,都是老弱病残,算是黑山军的包袱。
    所以并州的兵源,同样不充足。
    何况,并州各郡人口,普遍要比冀州各郡人口少。
    短时间赵风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这事也就暂时搁置了。
    反正升官的消息,也需要一段时间,才会通知到各位将领。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就过去了半个月时间。
    这天。
    鲁肃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根据这半个月的观察,杨将军在得到升官的消息后,好像恢复了干劲!”
    “不管是真的,还是装的,都表明短时间内,杨将军不会有其他异心。”
    “主公应该考虑收回渤海郡之事了。”
    “否则再等一个半月,青州便会收割春粮。”
    “到了那时,黑山军有了足够的粮食,只怕对主公收回渤海郡,会造成影响!”
    赵风沉吟了一下:“这事确实需要提上日程了。”
    “否则拖下去,张燕黑山军的变数,会越来越大。”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主公其实也不用太过担心。”
    “杨将军在代郡有一万余大军,但在代郡,还有王太守的大军坐镇。”
    “所以,短时间内,不会出乱子的!”
    赵风点了点头:“抛开杨经的问题不谈。”
    “现在我们还有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一次提拔了那么多的将领。”
    “这些将领的编制缺口,达到了四万人左右。”
    “而我们要填补这些缺口,就需要招募四万新兵。”
    “这样对并州、冀州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鲁肃笑道:“主公之前,对各军的掌控,相对较严。”
    “从没有出过,有哪路大军,擅自募兵的情况。”
    “而主公之前的做法,也都是由主公先训练新兵,等新兵训练好之后,在划拨给其他大军。”
    “这样是为了让所有士兵,都是从主公手里流散出去,能保证这些士兵,对主公保留有一定的忠诚度。”
    “当然,这也归根于之前各路大军编制,都是满员的状态。”
    “以如今的情况,主公应该在军法中加上一条,为了避免破坏当地的人口结构,禁止军中将领,擅自在当地募兵。”
    “然后大军的编制缺口,主公便可以慢慢去填补了。”
    “总之,就是让各位将领知道,只需要耐心等候,编制自然会补满的,就可以了!”
    赵风沉吟了一下:“这事告诉田丰,让田丰去处理吧。”
    “另外,让田丰在全境,招募两万新兵。”
    “距离上次募兵,已经隔了十个月,也差不多可以募兵了。”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那出兵渤海郡之事?”
    赵风沉吟了一下:“通知下去,三日后,大军出发渤海郡!”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议事厅。
    等鲁肃走后,赵风看向熊大:“去告诉王泽,我们三天后要出发前往渤海郡。”
    “让他来议事厅,准备正式投降!”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议事厅。
    没多久。
    熊大便带着王泽,来到议事厅。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站定。
    王泽对赵风行了一揖:“见过赵州牧!”
    “经过这大半个月的观察,在下看清大势了。”
    “在下愿效犬马之劳!”
    赵风笑道:“很好!”
    “既然这样,那这个代郡太守的位置,还是由你来做。”
    “当然,你要是做的让我不满意,后果你应该会懂吧!”
    王泽对赵风行了一揖:“多谢赵州牧!”
    “下官懂的!”
    赵风点了点头:“很好。”
    “下去准备一下,明天正式上任吧!”
    王泽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议事厅。
    翌日,王泽正式接任代郡太守之职,赵风则率兵亲卫,退出了高柳,前往高柳城外的大营安置。
    对此,其他人也没什么意见。
    毕竟一天以后,赵风便会率领大军离开代郡。
    所以自然没有意见了。
    时间缓缓流逝,转眼就过去了半个月。
    这半个月里。
    赵风从代郡高柳出发,经过道人、氏、平舒、灵丘县,借道中山国广昌官道,途径涿郡五阮关、故安、范阳,进入了河间国。
    赵风抵达河间国的第一个县城,便是易县!
    这让赵风怀疑,这易县,到底是不是公孙瓒日后的易京?
    毕竟易县往北不到十里,就是涿郡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易县依然属于河间国,赵风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太大。
    然后沿着易县,一直往东,途径文安之后,便进入了渤海郡的最北端!
第八百六十八章 望风而降
    抵达渤海郡后,赵风便直接南下。
    因为赵风的第一个目标,便是章武!
    不过在距离章武不到五十里时,章武县令,亲自前来面见赵云,表示自己投降的诚意。
    要知道,类似这种投降,一般出城三十里,就已经是最高规格了。
    而章武县令,却出城了五十里!
    可见,当初袁绍与公孙瓒,在轮番祸害冀州时,渤海郡受到的损失不小。
    毕竟渤海郡是连通袁绍、公孙瓒、张燕的通道,所以渤海郡的战事,显得格外激烈。
    章武县令的投降,不但没人说什么不是。
    消息传出没几天,浮阳县令便发出消息,浮阳一切民册,都已经准备妥当。
    表示会在浮阳,恭候赵云大驾。
    对于浮阳县令的做法,赵风没有太过意外。
    毕竟赵风等人的下一个目标,便是浮阳。
    而赵云又是冀州刺史,赵云要收回渤海郡,那是非常正常的。
    至于赵风,相当于只是陪同赵云在渤海郡走一遭。
    当然,实际拿主意的,依然还是赵风。
    浮阳消息传出后。
    赵风还没率兵抵达浮阳,南皮、东光、高城三地,也纷纷表示投降。
    至于民册什么的,也早以准备妥当。
    到了这里,赵风清楚的知道。
    这些人,因为被袁绍与公孙瓒祸害了几遍,他们早就知道,以他们积弱的兵力,是不可能抵抗任何对渤海郡有想法之人的。
    也就是说,赵风来了,他们会望风而降,公孙瓒来了,他们也会望风而降,张燕来了,他们同样会望风而降!
    甚至刘和来了,他们依然会望风而降!
    毕竟渤海郡作为连通幽州、冀州、青州三方的通道。
    以渤海郡的情况,根本没可能对抗任何一方。
    诸县望风而降,这对赵风来说,乃是好事。
    总共才用了八天时间,便从初入渤海郡,到现在已经抵达了渤海郡治所南皮。
    一路上行军非常顺利。
    赵风也比较轻松。
    因为这里名义上毕竟是归属冀州,所有受降之事,都交由赵云去做。
    而赵风也乐得清闲。
    接管章武、浮阳、南皮后,赵风也得到了意外之喜。
    那就是,早些年,赵风没有收下渤海郡,所有渤海郡的赋税,也一直由当地县令掌管。
    赵风的本意,是想利用这里粮食的诱惑,来吸引公孙瓒与张燕大战一场。
    可惜,因为刘虞旧部作乱,阎柔去请乌桓、鲜卑大军来帮忙。
    导致公孙瓒,即便对渤海郡有想法,也没能力去染指了。
    而张燕的黑山军,也因为公孙瓒收缩兵力,撤回了田楷所部,导致青州提早被张燕占据。
    那么,张燕虽然依旧缺粮,但也没缺到会饿死人的地步。
    所以,张燕也没对渤海郡动手。
    这就成了现在的局面,这些县城的赋税,都主动交给了赵风。
    当然,其实这些粮食赋税,本来就应该交给赵风的。
    只是赵风想用这些粮食,引诱公孙瓒与张燕之间,展开大战,没有成功而已。
    这天。
    赵云走进南皮城外的中军大帐,对赵风一拱手:“兄长,过了这么些天,重合县令与阳信县令,依然没有发出要投降的消息。”
    “只怕二位县令,已经暗中与张燕勾结了起来。”
    “另外,修县原本就被眭固所部占据,如今同样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赵风点了点头,看向熊大:“去把鲁肃叫来。”
    熊大对赵风一拱手:“喏!”
    说完,转身便退出了中军大帐。
    没多久。
    鲁肃与熊大,便一起来到了中军大帐。
    熊大直接回到自己的位置站定。
    鲁肃对赵风行了一揖:“见过主公!”
    “主公唤肃前来,有何吩咐?”
    赵风笑道:“没什么吩咐。”
    “就是有件事,想问问子敬。”
    然后把赵云提出的问题,统统说了出来。
    说完后,赵风问道:“子敬以为如何?”
    鲁肃沉吟了一下:“这就要看主公,对张燕是一种什么态度了。”
    “如果想趁张燕在青州立足维稳,与张燕开战的话。”
    “那便没什么好说的,直接发兵攻打修县、重合、阳信。”
    “反正按照之前的战略规划,我们迟早也要向青州动手。”
    “不过这事,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但与青州全面开战,主公便要从各地,抽调各地部分守备军,前来此地作战了。”
    “这与主公的下一步计划,可能会冲突!”
    赵风听后,沉吟了下来。
    因为长安那边,李、郭汜等人,已经开始互相征伐,那么刘协东迁之事,也就在眼前了。
    赵风的下一步计划,便率兵去带走刘协。
    毕竟有了刘协在手,赵风很多政令,可以变法的更彻底。
    至于保皇派,以后会给赵风带来的麻烦。
    赵风认为,既然是麻烦,那就不要带到河北之地好了。
    简单说,赵风会利用行军的便利,清理掉一批保皇派。
    反正保皇派从长安逃离,肯定会经历险阻。
    然后在迁移河北的路上,半途中一病不起,也是很正常的。
    毕竟这年代,就连感冒发烧,也能死掉一大批人。
    而要去迎接刘协,赵风就必然要率兵过河,前往河南尹。
    也就是说,赵风需要与袁绍大军对弈。
    士兵带少了,只怕会被袁绍全歼。
    所以,之前在河内郡,便留守了很多大军。
    这些大军,大部分都是日后要带去河南尹,迎接刘协的。
    刘协东迁,迫在眉睫,这时候如果与张燕开战。
    那么赵风就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境地,一个弄不好,便是两线战事统统失利。
    以赵风现在的情况,一但两边都失利了,那么不但张燕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