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我当皇帝-第2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赵风不能因为,自己知道郭嘉牛,就直接任命郭嘉去任职高位。
    这样会导致其他人不服的。
    而且也不利于,自己建立一个完善的晋升机制。
    安排完郭嘉。
    赵风看向田丰:“田丰,你这次带领自己的部曲,与我一起前去元氏。”
    “另外,五十万石粮食,与其他各种辎重,也交由你去负责。”
    田丰对赵风行了一揖:“喏!”
    这样一来,就等于运了一百万石粮食,前去了元氏。
    原本晋阳有六百万石粮食,借给了张燕两百万石,就还有四百万石存粮。
    这次运了一百万石粮食去元氏,晋阳就还有三百万石粮食。
    这三百万石粮食,赵风短时间内,是不打算动用了。
    而因为这次的事情,也能透入出一个错误的消息,这会让其他诸侯误以为,赵风就只有这一百万石粮食了。
    毕竟这么一大队的粮食运输,肯定会被其他诸侯,暗中安排的暗哨发现。
    对于其他诸侯来说,赵风有三百万存粮,已经很多了。
    目前,其他各路诸侯,别说存粮了,能有足够的粮食,支撑他们应付各种战事,就已经了不得了。
    安排完田丰。
    赵风看向华雄等人:“诸位将军,带领各自大军,一起随行。”
    然后一挥手:“都下去准备吧!”
    还留在议事厅的众人,分别对赵风行了一礼:“喏!”
    说完,便退出了议事厅。
    翌日,一早。
    赵风便携带,刺史府所有人员,一起出城。
    然后在城外汇合了各级文官,与华雄、于兴、瞿泽、鲍建等人的大军。
    至于文、武官员的家眷,不会随同赵风一起出发。
    至于他们的亲眷,到底是留在晋阳,还是会迁去元氏居住,赵风没有做强制安排。
    因为强制安排迁移,会给官员一种,赵风不信任他们的感觉。
    所以才会拿他们的亲眷,来威胁他们。
    对于用亲眷威胁人员的这种手段,是十分常见的。
    上到皇帝,下到一般豪强,都是这么做的。
    从晋阳到元氏,因为携带了辎重、粮食,所以一共花了十二天时间。
    这十二天里,如果有什么重要的文件,也会派快马送给赵风来处理。
    不过都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事情。
    只有一条关于袁术的消息。
    那就是袁术从豫州陈国,撤到了汝南郡,然后直接攻入扬州九江郡,与袁遗大战了起来。
    虽然目前还没有出战斗结果。
    但赵风心里清楚。
    最后获胜的,肯定是袁术。
    虽然赵风对袁绍与袁遗的战事,没有丝毫映像。
    但袁术最后能做大,那么袁遗自然只要失败一途了。
    在抵达元氏当天,洪向明等元氏的各级官员,都出城三十里,来迎接赵风。
    赵风跟这些官员随便寒颤了几句,便直接带着大部队,进入了元氏。
    元氏虽然没有刺史府,但元氏毕竟是以前常山国的国都,自然会有相府。
    然后在赵风准备更换治所时,就已经派人来修缮‘相府’了。
    因为这个‘相府’,就是未来赵风的住所和处理公务的地方。
    当然,相府的牌匾,自然也就更换成了州牧府。
    当赵风进入元氏州牧府的议事厅后,直接坐在了主位上。
    一行出城三十里迎接赵风的各级官员,随后就跟进了议事厅。
    赵风看向洪向明:“洪向明。”
    “元氏城外的大营,搭建的如何了?”
    洪向明对赵风一拱手:“按照主公的吩咐,已经全部完工。”
    “今日便可让大军直接入住!”
    赵风点了点头:“很好。”
    其实元氏城外,本来就有四座大营。
    只是大营的规格,都是屯兵万余人的规模。
    洪向明只是把大营扩建了一下,改成了可用屯兵两万五千人的规格。
    这也是为以后打基础。
    按照这个规格,以后元氏是要屯兵十万的。
    接着赵风随意安排了于兴、鲍建、瞿泽部曲的安置。
    虽然是随意安排,但赵云还是把他们给分开了。
    简单说,就是于兴几人,是一人屯兵在一座大营。
    至于田丰的部曲,与赵风的亲卫,还有华雄的部曲,共同入驻了一座大营。
    安排完大军驻扎之事。
    赵风一挥手:“好了,诸位都车马劳顿。”
    “而且还要去收拾自己的府邸。”
    “那现在就都散了吧。”
    “明日一早,在来议事!”
    众人分别对赵风行了一礼:“喏!”
    说完,就陆续退出了议事厅。
第七百零七章 各地战况
    五日后。
    田丰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笑道:“启禀主公!”
    “赵……”
    说到这里,田丰卡了一下壳。
    因为田丰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去称呼赵云。
    按理说,赵云现在被敕封为冀州刺史。
    那田丰就需要称呼赵云为赵刺史。
    不过,赵风之前就一直被大家称呼为赵刺史。
    为了避开这个忌讳。
    田丰略微沉吟了一下:“赵将军派人送会文书。”
    “说朝廷已经派人,去敕封赵将军为冀州刺史了。”
    其实也不算是太大的忌讳,只是为了更好的去区分。
    毕竟,大家叫之前赵风,一般都是叫赵刺史,现在改口为赵州牧。
    虽然赵风本身也是征北将军,却很少有人叫赵风为赵将军。
    而赵云则刚好相反。
    虽然也可以叫赵云为赵太守,但大家一般叫赵云,都是叫赵将军。
    赵风笑道:“好事!”
    之所以是赵云派人来通知,而不是朝廷派人传阅天下。
    是因为,带着诏书去敕封赵云的常侍,需要赵云接受印绶,回去复命。
    然后朝廷才会派各路信使之类的人,把这个消息去传阅天下。
    这一来一回。
    等赵风得到,朝廷传阅天下的文书,那就是半个月以后了。
    所以才会有赵云派人前来告知的消息。
    毕竟,并不是朝廷一封赏,被封赏的人,就一定会接受这个职务的。
    万一别人不接受,而朝廷又把消息传阅天下。
    那朝廷不是丢脸丢大发了。
    要知道,出了兖州牧金尚和冀州牧壶寿之事。
    稍微有自知之明的人,都十分清楚,这种刺史类的职务,就是朝廷任命,他们去上任也是死路一条。
    所以有很多人都会拒绝。
    当然,这种被拒绝的事,朝廷也不会大张旗鼓的宣传。
    所以,除非是,自己比较亲近的人,不然的话,外人很难知道的。
    由此也可以判断,刘表能单骑去荆州赴任,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田丰笑道:“如今赵将军已经是冀州刺史。”
    “主公准备让赵将军把何处定位冀州的治所?”
    赵风沉吟了一下:“其实魏郡邺县,是比较不错的治所之地。”
    “不过,如今魏郡还是在黑山军眭固的控制中。”
    “如今过了这么久。”
    “也不知道,眭固还会不会按照之前的协议来办!”
    田丰笑道:“眭固自然会让出魏郡的。”
    “不过,主公最好等收割完冬麦,在去让眭固让出魏郡。”
    “毕竟只有两个来月,就是到了收割冬麦的时节。”
    “主公要是提早去索要的话,眭固可能会不太愿意。”
    “不单单是眭固,张燕也可能会不太愿意。”
    “毕竟魏郡是大郡,这次的赋税,少说也有一百五十万石粮食。”
    赵风沉吟了一下:“一百五十万石粮食,确实很多。”
    “连我都有点心动了。”
    “不过为了大局着想,晚两个月,就晚两个月吧。”
    “如今赵云既然是冀州刺史,虽然魏郡还不属于我们。”
    “但名义上,魏郡也归赵云管辖。”
    “让赵云把巨鹿郡和魏郡的人口,统计一遍。”
    “我们还需要安置十几万于兴大军的亲属。”
    田丰点了点头:“稍后我就去书写文书,然后传给赵将军。”
    赵风点头,表示同意了此事,然后接着问道:“最近其他诸侯,有什么大事发生没?”
    田丰沉吟了一下:“刘备已经率兵进驻了渤海郡南皮。”
    “估计刘备是准备把南皮,定位他在冀州的治所。”
    “公孙瓒原本率兵,攻入了魏郡清渊、馆陶一带。”
    “不过,在典将军抵达赵国邯郸驻守,与赵将军抵达瘿陶驻守后,公孙瓒撤出了魏郡。”
    “另外,袁术与袁遗,依然还在九江郡交战。”
    “目前战况不明。”
    “不过根据丰的判断,袁遗胜算不大。”
    “曹操在击退袁术后,如今已经率兵进入济北国,与陶谦交战了起来。”
    “至于孙坚,如今已经攻下了南阳郡。”
    “不过这个消息,是比较早的了。”
    赵风听后,沉吟了起来。
    曹操攻打陶谦的战事,好像大体上没变。
    孙坚攻打刘表的事,也是在按照历史进程在走。
    袁术与袁遗交战之事,赵风没什么映像。
    只有赵风周边的冀州、青州,如今已经完全不按照历史来了。
    其他离赵风比较远的几人,还好说。
    毕竟赵风影响力有限。
    但曹操这边,应该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毕竟原本会被曹操收服的青州黄巾,如今被张燕收服了。
    要知道,青州军可是给曹操,立下了大功的精锐大军。
    也就是说,曹操与陶谦的战事,到底会不会按照历史去走,赵风也说不准。
    略微考虑了一下,赵风就把这些考虑,都甩出了脑海。
    然后沉声道:“传令典韦、毛嘉,在收到命令时,即刻领兵,进入魏郡邺县驻守。”
    “再传令赵云、杨经,在收到命令时,即刻领兵进入魏郡邺县。”
    “然后让赵云把邺县,定位冀州的治所!”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田丰走后。
    赵风看向熊大:“去把夏竹叫来!”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便直接退出了议事厅。
    没多久。
    熊大与夏竹,一同来到了议事厅。
    熊大对赵风拱了拱手,便回到了自己的位置站定。
    夏竹则是对赵风一拱手:“见过主公。”
    “主公唤我前来,所谓何事?”
    赵风笑道:“跟上次一样的事。”
    “我准备让你率领女兵,护送粮队前去巨鹿郡瘿陶。”
    夏竹对赵风一拱手:“夏竹领命。”
    “敢问主公,这次要护送多少粮食,前去瘿陶?”
    赵风沉吟了一下:“瘿陶毕竟离安平国太近了。”
    “让你们去护送的话,我还是有些担心的。”
    “这样,先护送二十万石粮食,前去瘿陶吧。”
    “回来后,再运二十万石粮食,前去瘿陶。”
    “如此来回三次便可!”
    夏竹听后,对赵风一拱手:“夏竹遵命!”
    说完,便转身退出了议事厅。
    赵风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分批运六十万石粮食,前去瘿陶。
    这也是为了将来与刘备开战,提前做好准备。
第七百零八章 飞鸽传书
    毕竟兵法有云,大军未动,粮草先行。
    何况赵风的大军,已经动了一部分。
    所以后勤还是需要供应上的。
    另外,赵风也是故意让夏竹,多运送几次粮食。
    这也是让夏竹,变相的多露脸。
    当然,风险就是。
    万一夏竹把粮食丢了。
    那赵风就会受到极大的压力。
    说不定,女兵之事,很长一段时间,赵风都不能在提起了。
    所以赵风还是有点小紧张的。
    沉吟良久。
    赵风觉得这事,应该更小心一点。
    然后拿起毛笔和空白文书,迅速书写了起来。
    写完后,赵风把文书交给熊大:“派人把文书交给赵云。”
    “让赵云多派出几队哨骑,前去巨鹿郡薄落亭一带,与安平国堂阳一带巡视。”
    “一有敌人动静,一定要让夏竹规避开来。”
    “总之不能让夏竹运输粮食出现问题!”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便退出了议事厅。
    十日后。
    赵风等人商议完琐事后,陆续退出了议事厅。
    等众人走后。
    熊大走到大厅中央,对赵风一拱手:“启禀主公!”
    “收到渤海郡地下组织,送来的情报。”
    “说是看到刘备、关羽、张飞等人,秘密离开了刺史府。”
    “另外,还发现驻扎在渤海郡南皮的大军,有所异动!”
    赵风细细思索了一下,但没什么头绪。
    最多就是,刘备、关羽、张飞等人,暗中率兵离开了南皮。
    至于刘备率兵去了哪里,这就不好判断了。
    不过地下组织送来的情报,一般花费的时间会比较长。
    如果把这些花费的时间,也计算进去。
    估计刘备等人,现在应该已经抵达了某地。
    没办法,现在各地的地下情报组织,还是刚刚建立不久。
    很多网络,还没有完全铺开。
    另外就是送消息的人,也没有形成网络。
    赵风沉吟了一下,刚要开口说话。
    刚出去不久的田丰,便返回议事厅,走到大厅中央,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赵将军派去安平国的哨骑,专程送来消息。”
    “说是在安平国堂阳与扶柳的交接处,发现了公孙瓒的部曲。”
    “哨骑一路追踪两天后,在下博一带时,搏命靠近观察了一下,发现是五千左右规模的骑兵部曲。”
    “得到这个消息后,哨骑便迅速返回了。”
    赵风沉吟了一下:“元皓兄以为,这五千骑兵,是准备返回幽州的?”
    “还是准备,日后留作突袭瘿陶的?”
    田丰沉沉吟良久:“依丰来看。”
    “如果他们是为将来突袭瘿陶或者高邑的话,这五千骑兵,应该会在扶柳驻扎。”
    “就算不是为了突袭瘿陶或者高邑,只是为了突袭我们的粮队、辎重队,也应该是驻扎在扶柳一带。”
    “如今这五千骑兵,既然已经抵达了下博一带。”
    “那这五千骑兵,应该是返回幽州的。”
    “而如果所料不差的话,这五千骑兵,或许就是公孙瓒率领的!”
    赵风哦一声:“元皓何处此言?”
    田丰笑道:“因为广宗令,派人送来消息。”
    “发现有一新的部曲,抵达了清河国甘陵,当天就有部曲离开了甘陵北上而去。”
    “可能是幽州出现了什么问题吧。”
    “当然,也可能是常规军事调动。”
    “这离开甘陵的部曲,或许就是赵将军哨骑发现的五千骑兵部曲。”
    “以公孙瓒目前的情况,能直接率领五千骑兵的将领,也就公孙瓒本人了。”
    赵风沉吟了一下,把熊大所说的南皮关于刘备的事情,说了一遍。
    说完后,赵风问道:“元皓以为。”
    “这新到甘陵的部曲,会不会就是刘备的部曲?”
    田丰想了一下:“可能性非常大。”
    “如果公孙瓒,想要返回幽州去处理某些事情。”
    “就必然要把冀州刺史刘备,给调派过来指挥大军。”
    “在安排好事宜后,公孙瓒便北上,返回幽州了。”
    “这让丰更加确认,赵将军的哨骑发现的骑兵部曲,就是公孙瓒率领的!”
    田丰的意思,赵风心里清楚。
    虽然能统领五千骑兵部曲的将领,有很大的可能是公孙瓒。
    但也还是有可能,不是公孙瓒。
    不过如果加上刘备的动向。
    这个可能就会大大提高。
    赵风沉吟了一下:“地下情报组织送来的消息,时效太慢。”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提高时效?”
    “比如说飞鸽传书?”
    熊大听了一愣:“飞鸽传书是什么?”
    田丰沉吟了一下:“《山海经》记载。”
    “西王母的身边有三只青鸟,它们能够飞越千山万水传递信息,把幸福吉祥快乐的声音,传递到人间。”
    “而民间有所传言,说西王母曾给汉武帝写过信,就是派青鸟把信送到汉武帝的未央宫中。”
    “这种送信的青鸟,被民间称为鸿雁。”
    “主公难道是,准备弄‘鸿雁传书’,来提高时效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