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我当皇帝-第2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即便华雄知道大营那边的战事结束,他也不能私自调兵过来增援赵风。
    当初赵云就因为擅自调兵,被赵风责罚过,虽然责罚的不是很重。
    但大家也没在意,毕竟大家都知道,赵云是赵风的弟弟,在刑罚范围内,从轻处罚,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种方法,对于战场上的局势变化来说,是一种弊端。
    但对于上位者掌控大军来说,却是大大有利的。
    就像很多将领都喜欢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同样也可以理解为,‘将在外,军命有所不受。’
    不过这种人,即便当时立了大功,最后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因为上位者,最讨厌的,就是不听话的人。
    别说古代。
    就连后世也一样。
    比如老师,你不听老师的话,老师虽然当时不会对你怎么样。
    但换座位,让你坐在后面,没事让你叫家长,好事没你份,坏事都找你。
    再比如经理、老板,都是一样的。
    人性就是如此,非要归纳,也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掌控欲。
    最多就是,有些人,做的比较明显,有些人做的不太明显罢了。
    赵风看完后,脸色装作瞬间大变,而且是那种略带惊慌的脸色。
    然后掉转马头,生怕匈奴人听不到,大声道:“全军迅速进城,大营快要顶不住了!”
    赵风的说法,虽然会略微影响军心,不过好在影响不大。
    何况现在大营根本没丢。
    赵风这么大的声音,显然也让于夫罗等人听到了。
    然后于夫罗迅速用匈奴语下令,虽然不知道于夫罗说的是什么。
    但很明显,是进攻的命令。
    因为一万五千匈奴骑兵,迅速往赵风这边奔驰而来。
    看这架势,赵风明显能感觉到,于夫罗是不准备,让自己率领五千骑兵离开这里,去大营战场增援。
    别看赵风离城门只有五十步,而于夫罗离城门有一百三十余步。
    但城门洞就那么大。
    一次只能并排走五匹战马。
    即便挤一挤,最多也就同时能过六匹战马。
    而如果发生一点小意外。
    比如某匹战马,突然不听话。
    那么就会一点腾挪的空间也没有,而一但出现这种问题,那么城门洞也都堵死了。
    在这分秒必争的情况,耽搁一小会,都是致命的。
    而且五匹战马同时进城,赵风五千匹战马,需要排队到一千人。
    即便骑兵进城速度再快。
    也足够匈奴人追上好几次的了。
    其实郭嘉给的引诱计策,有两条。
    一条是,让赵风继续与于夫罗对弈,大家一起耗着。
    因为郭嘉已经传令华雄,让华雄率领骑兵快点赶来。
    只要华雄一到,赵风这边就拥有一万两千骑兵。
    另外两千骑兵,还在训练,短时间内无法参加作战任务。
    以一万两千骑兵,对阵一万五千骑兵,虽然依然吃亏,但还是有胜利的希望的。
    毕竟这里是在兹氏城下。
    城里还有几万步兵。
    但缺点就是,容易让于夫罗发现情况不对,然后迅速撤离。
    以骑兵的奔跑速度,于夫罗真要撤走,赵风是一点办法也没有的。
    所以赵风选择了第二条引诱计策。
    这条计策的缺点,就是会让赵风处于危险之中。
    但好处也很大。
    因为只要有攻城经验的人,就知道,赵风这五千骑兵短时间内,是无法完全撤回城内的。
    而匈奴骑兵,只要与赵风的骑兵交战起来。
    那么在赵风撤回城内的同时,匈奴骑兵也会跟着一起冲进城内。
    这对于夫罗来说,可是说是求之不得的机会。
    所以于夫罗必然会率兵进攻赵风。
    除非于夫罗不想拿下兹氏。
    另外就是,赵风的那句话,给了于夫罗信心。
    既然赵风急着去救援大营战场。
    就说明大营那边的战况,对于夫罗有利。
    于夫罗只要拖住一段时间。
    等大营那边的战事结束,就算损失一些骑兵,也最少会有一万五千余匈奴骑兵,增援过来。
第六百三十章 赵云觉醒
    赵风看到匈奴骑兵追击过来,嘴角微微上翘,不过马上就回复了正常表情。
    然后大声下令道:“掉转马头,列好阵型,准备和匈奴人交战!”
    这种时候,真要进城,绝对是不明智的。
    因为后面进城的骑兵,可能会被匈奴骑兵给砍瓜切菜般的斩杀掉。
    那就太吃亏了。
    还不如列好阵型,与匈奴骑兵正面交战。
    因为这里已经处于,城墙上方弓箭手的射程范围内。
    八百弓箭手,无需具体瞄准,只要把箭失往匈奴骑兵方向去齐射,总会射死一些匈奴骑兵。
    别看弓箭手不多,但连续射击起来,战果还是很客观的。
    而且虽然城墙上方只有八百弓箭手,但只要弓箭手把手射酸了,可以立马让后备弓箭手上来顶替。
    别小看八百弓箭手的齐射能力。
    要知道,城墙上方,只能容纳八百人。
    如果是平时守城,城墙上一般都是四百弓箭手,四百刀、枪兵。
    实际上刀、枪兵,能一换二,都算不错的战绩。
    那些一比七、八的战损比,就是靠弓箭手射出来的。
    赵风这边,刚刚把阵型列好。
    匈奴骑兵就已经冲到了近前。
    赵风大吼一声:“杀!”
    赵风吼完,立马率领骑兵开始往前冲。
    骑兵靠的就是冲击力。
    赵风如果不率领骑兵往前冲,就必然会被匈奴骑兵冲破阵型。
    赵风这边话音一落,接着城墙上方,张辽也传来了一声:“放箭!”
    城墙上方的弓箭手,立马开始对着匈奴骑兵的前列,开始齐射。
    这也是一种阻止骑兵冲刺的手段。
    因为只要前面的骑兵一摔倒,后面必然会有骑兵避之不及,然后被牵连到。
    这种情况,在一开始会形成连锁反应。
    只有等后面的骑兵反应过来,才可能会避免过去。
    但这时候,双方早就已经交战了。
    转瞬间,赵风的骑兵,就与匈奴骑兵碰撞在了一起。
    就这一瞬间,双方都死伤无数人。
    这种情况下,只要掉落下马的人,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幸免的可能不大。
    不过第一波冲击结束后,双方就进入了胶着状态。
    当赵风挥舞斩妖神剑,斩杀掉四名匈奴骑兵时。
    因为赵风兵少,冲刺速度又不快,五千骑兵,瞬间就落入了下风。
    这还不是主要的,主要是很多地方,都已经被匈奴骑兵突入了进去。
    不过随着冲击结束,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一方不支。
    赵风知道,这时候多想无益。
    只能尽力斩杀眼前的匈奴骑兵。
    随着挥舞斩妖神剑的次数,越来越多,赵风发现。
    有时候是自己,在控制斩妖神剑,去主动杀敌。
    有时候,是斩妖神剑,带动自己的手,去主动杀敌。
    赵风也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通灵宝剑’。
    反正这种情况,对赵风很有利。
    在赵风再次砍杀了八名匈奴骑兵时,赵风乘机打量了一下赵云。
    发现赵风这时已经清空一大块空地。
    从地面上的匈奴尸体来判断,估计赵云已经砍杀了三十余人,杀敌数是自己的一倍多。
    双方互相交战了一盏茶时间。
    赵风这边也不知道损失了多少骑兵。
    不过显然于夫罗的匈奴骑兵,损失的更多。
    而于夫罗,对于城墙上方弓箭兵造成的杀伤力,也颇为吃惊。
    知道这样下去,自己即便胜了也是惨胜。
    然后才下令后方的匈奴骑兵,弯弓搭箭对着城墙上开始攒射,以期压制城墙上方的弓箭兵。
    赵风一看就知道。
    于夫罗肯定没有,率领骑兵攻城的相关经验。
    或者说,于夫罗都没有相关的攻城经验。
    因为只要攻城。
    必然要派弓箭兵去对城墙上方放箭的。
    其目的不是要射杀多少人。
    而是要压制城墙上方的弓箭兵,让他们尽量少射几箭。
    因为兹氏城的城墙上,赵风一早就下令补上女墙。
    也就是城墙上凸起的那一小块城墙。
    主要目的,就是抵御敌人弓箭兵射来的箭失的。
    这种女墙,只在与外族交战的边界城池,才会建造。
    中原一带的城池,老早就被人下令拆除了。
    当然,洛阳和长安是除外的。
    因为一个是西京,一个是东都。
    其实赵风只能确定,洛阳是有女墙的,长安到底有没有,也不清楚。
    毕竟赵风也没去过长安。
    朝廷下达这样的命令,其本意就是,让那些分封的王爷,无法自立。
    而即便出现了自立的情况,朝廷派兵去围剿时,也能方便一点。
    而事实证明,此举确实有好处。
    不过随着大汉朝进入战乱年代,赵风可以保证,以后所有城池,都会建造出女墙的。
    因为女墙的存在,确实对防守的一方,大大有利。
    至少在敌人攻城时,就能减少敌人弓箭手的火力压制。
    要知道,城墙上方,因为地方就这么大,所以只能屯八百士兵。
    死一个,才能让后备士兵来补一个。
    而攻城方,则没有这个限制了。
    他们可以几千,上万弓箭兵一起齐射!
    当然,几千还有可能,上万的话,实际上也不可能。
    除非是一州治所的那种大城,才有可能。
    双方又厮杀了一盏茶时间。
    具体死了多少人,赵风不清楚。
    但赵风知道,自己这边已经有些顶不住的趋势。
    从时间上判断。
    估计华雄还没收到,要他率兵过来增援的调令。
    而华雄收到命令后,即便快马加鞭的赶过来,也最少要一刻钟时间。
    如果想要战马保持一些体力,估计还要更长的时间。
    毕竟华雄也是刚刚率领骑兵战过一场。
    人和战马的体力,都已经消耗巨大。
    赵风刚刚想准备觉醒,以此来增加自己的杀敌速度。
    只是这时。
    一道青黄色光柱冲天而起。
    只听到赵云怒吼一声:“觉醒吧!”
    “龙胆亮银枪!”
    赵云的声音,立马把赵风的注意力吸引了过去。
    其实这时候,不单单赵风被吸引了注意力,其他骑兵,包括匈奴骑兵,也被吸引了注意力。
    虽然同样是被赵云吸引过去。
    但是赵风和其他人,是有所区别的!
第六百三十一章 城下大战
    因为赵风主要是被光柱吸引过去的。
    而且赵风知道,赵云这时候已经觉醒了天赋能力或者说是觉醒了兵器。
    其他人,则是被赵云的怒吼,吸引过去的。
    这些人,可能永远也不知道,赵云这句话,到底意味着什么。
    赵风之前认为,觉醒就是觉醒自己的天赋能力。
    但后来发现,貌似觉醒的时,喊的并不是天赋能力的名字。
    而像是在喊兵器的名字一样。
    尤其是自己,当初手握斩妖神剑时,就是这么回事。
    不过,这次赵云觉醒时,却是喊的‘龙胆亮银枪’。
    这其中,又包含了赵云的天赋能力。
    所以赵风现在,又有些弄不清楚,这觉醒,到底是觉醒的什么。
    不过,赵风知道,现在不是纠结这个问题的时候。
    盯着赵云,迅速发动天赋能力。
    统帅:九十三(一百一十三)
    武力:九十七(一百一十七)
    智力:八十五(九十九)
    政治:五十七(五十七)
    特技:训练五、巡查六、威风六、神速四、奋战四、连战六、单挑五、豪杰七。
    可传授特技:豪杰。
    精通兵种:骑兵
    战法:???
    忠臣特性:???
    天赋能力:龙胆、???。
    看完之后,赵风明显愣了一下。
    不过很快,赵风就大概了解了。
    前面的属性,应该是觉醒前的属性。
    后面的属性,应该就是觉醒后的属性。
    而觉醒后的属性,会随着觉醒时间的结束,而回到觉醒前。
    至于其他,除了所有特技都大幅增加,好像就只有天赋那里,赵风有些疑问。
    毕竟过了这么多年,赵云经过各种锻炼,特技提升是很正常的。
    而赵风的疑问就是,赵云第一个天赋后面,出现了???。
    不知道这几个问号,是表示没有天赋,还是天赋还没出现,又或者是需要自己也觉醒后,才能看到。
    只是随着光柱的消散,赵云一瞬间,感觉变了一个人似得。
    赵风一时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但显然,赵云的杀敌速度,瞬间飙升好几个档次。
    而且赵风隐约可以看见,好像有类似枪芒一样的光芒,会从赵云枪头飞射出去。
    只要挨着匈奴骑兵,匈奴骑兵挨着的地方,立马飚出鲜血,然后就死了。
    看的赵风一愣一愣的。
    而这种枪芒,连赵风都无法完全看清,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那些没被赵云长枪刺中,但莫名其妙阵亡的敌人。
    现在战场一片混乱,显然也没人会注意到。
    如果有人注意到的话,估计整个人都会不好。
    因为在这个讲究鬼神之力的年代,赵云的这种枪芒,明显就属于鬼神之力的范畴了。
    不然,赵风也不会看的一愣一愣的。
    尤其是,赵风记得,当初自己在荥阳战场时,典韦也觉醒了能力。
    但赵风当时,并没有看到,这种能飞射出去的‘芒’。
    也就是说,赵风是因为自己本身觉醒,所以视力有所提升,或者说能力有所提升。
    所以才能隐约看到赵云的枪芒。
    赵风觉得,如果自己能二次觉醒,这些东西应该就会看的比较清楚了。
    赵风这边,随着赵云的觉醒,赵云杀敌速度大增。
    不但缓解了赵云那一带的压力,赵云还能抽个空,策马到其他毕竟危险的阵地去杀敌,以帮助其他地方的士兵作战。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
    赵风这边的几千残余骑兵,就稳住了阵脚。
    随着赵云回到赵风的附近。
    赵风对着赵云大声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赵云若有所思,然后猛的一拉缰绳,骑着千里追风白龙驹,迅速冲向于夫罗大旗的方向。
    一般大旗所在,也就是于夫罗所在。
    因为这种混乱的战场,想要单独找到于夫罗,显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同样,于夫罗想要找到赵风,也不太容易。
    赵风之所以让赵云杀向于夫罗。
    是因为赵风觉得,赵风的这种状态,匈奴骑兵根本近不了身。
    别说赵云的枪法,本身就很快。
    就是那莫名其妙的枪芒,也能让靠近赵云的匈奴骑兵,莫名其妙的去死。
    不是这样,赵风也不会让赵云去冒险。
    而随着赵云,突入匈奴骑兵的阵列。
    一时间,给匈奴骑兵,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因为原本是有序的进攻。
    随着赵云的突入,就打乱了这种有序。
    更何况,赵云的目标,是奔着于夫罗大旗去的。
    于夫罗看着赵云杀向自己,就算暂时不会自乱阵脚。
    但也需要额外,派亲卫骑兵去拦截。
    这些额外拦截过来的骑兵,也会打乱阵型的秩序。
    反正此举,对赵风这边,大大有利。
    当然,坏处就是,因为赵云在往于夫罗方向突入,而城墙上的弓箭手,不敢往赵云的方向射箭,担心会无伤赵云。
    这就导致赵云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赵风看到赵云面对这种压力,几次都想觉醒后,跟赵云一起冲过去。
    不过最终还是按耐住了自己的担心。
    一是,赵云自己敢这么冲进去,肯定会有一定的把握。
    而且赵风清楚,能万军从中,取敌将首级的人,虽然不多。
    但赵云刚好可以算作一个。
    二是,自己身为这里最高主帅,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自己也跟着冲过去。
    后方很多骑兵,必然会跟着自己一起冲。
    那就会让自己这边的阵脚大乱。
    三是,如果自己露面。
    那么很显然,不但无法帮到赵云。
    反正会因为暴露了自己,会让自己成为匈奴骑兵围攻的对象。
    到时候于夫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