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我当皇帝-第2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送来书信询问,也是很正常的。
    在赵风暗中给出特殊承诺后,元氏的世家、豪强,完全就妥协了。
    赵风给的承诺非常简单。
    因为大家都是友好关系。
    所以给了他们三年的考虑时间。
    三年内,只要觉得不合适,他们可以自己选择迁移到其他县城。
    这比原先公布的三个月内,赵风安排迁移之事,要好多了。
    至少他们还有不少的主动权。
    至于真定,可以说是最平静的。
    因为真定的世家、豪强都清楚。
    只要赵风保持这个势头。
    用不了多久,赵风就会被敕封为县侯。
    也就是真定侯。
    到时候整个真定,都会属于赵风的封地。
    所有真定的赋税,都是赵风的食邑。
    他们也就没必要闹事了。
    田丰匆匆跑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王平和张武,联名送来河内郡消息。”
    “袁绍联手吕布,大败以壶寿为首的,黑山军所部。”
    “长安方面任命的冀州牧壶寿,已经被阵斩!”
    “同时被阵斩的还有左髭丈八,左髭丈八所有部曲,全军覆没。”
    “又击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于氐根等,皆屠其屯壁,大肆杀戮,斩首数万级。”
    赵风吃惊道:“好家伙!”
    “这才不到一个月时间,袁绍就打出了这么大的战果。”
    “果然厉害!”
    田丰沉吟了一下:“应该是温侯吕布厉害!”
    “没有吕布协助时,袁绍与壶寿作战,虽然占据优势。”
    “但却没有这么明显。”
    “他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打出这样的战果。”
    “功劳应该要算到吕布头上!”
    赵风感叹道:“吕布自然厉害。”
    “别说那些不听调令的乌合之众。”
    “就算是其他诸侯的精锐之兵,也很难敌的过。”
    田丰沉吟了一下:“吕布之事,暂且不谈。”
    “如今河内郡内的黑山军,基本被清剿一空。”
    “黑山军实力大损不说。”
    “屯兵在魏郡邺县的眭固,也有覆灭的危险。”
    “想来袁绍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如果魏郡被袁绍夺回去。”
    “那么奉孝之前提出的策略,可能就行不通了。”
    郭嘉之前提出的策略。
    是要赵风不动声色的拿下巨鹿郡和魏郡,然后把河内郡给孤立出去。
    这样赵风就可以找个机会,把河内郡也纳入治下。
    如果袁绍夺回了魏郡。
    那么魏郡就与河内郡,连通了起来。
    郭嘉的策略,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田丰虽然把这事提了出来。
    不过赵风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毕竟郭嘉提出这个策略的时候,还是半年以前。
    这么久的时间,变数太多。
    而且要完成这个策略,主要需要黑山军的配合。
    而郭嘉对于黑山军的了解,显然也不是那么的清楚。
    至少没有对自家军队,部署情况,了解的清楚。
    加上黑山军那些不听调令的中小首领,胡乱攻入河内郡。
    这才导致这些部曲,被袁绍联合吕布,迅速消灭掉。
    如果那些黑山军,肯待在魏郡驻守。
    那么袁绍要拿下黑山军,显然也不是那么容易。
    不说别的。
    起码眭固驻守在邺县附近的几万大军,就能给战局起到不小的作用。
    不说最后能打败袁绍。
    拖个一、两年,还是没问题的。
    不需要一、两年,只要拖延到秋收过后。
    郭嘉定制的策略,就能照常去完成。
    赵风揉了揉太阳穴:“这就是所谓的。”
    “人算不如天算。”
    “当初我们只预料到,黑山军内部会出现问题。”
    “而且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协助。”
    “如果没有长安方向,任命冀州牧壶寿之事。”
    “那些攻入河内郡的黑山军,也不会投靠壶寿。”
    “那些黑山军不投靠壶寿,这样在战事不利的情况下。”
    “眭固也不坐视不理,自然会率兵前去增援。”
    “这样战事就不会弄成现在这样了!”
第五百七十三章 书院规划
    田丰摇了摇头:“的确是人算不如天算!”
    “此事要不要告诉奉孝。”
    “看能不能根据目前的情况,策略上进行一些调整?”
    赵风沉吟了一下:“告诉他也无妨。”
    “而且他也应该知道这些消息!”
    “看看他对于目前的局势,会如何调整策略。”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田丰走后。
    赵风看向王烈和邴原:“彦方兄、根矩兄。”
    “二位学习拼音,也都快一年了。”
    “从这些日子的情况来看。”
    “我觉得二位差不多可以出师了。”
    “正好现在晋阳和元氏的摇篮书院,都在大肆招募学生。”
    “二位也应该参与进来。”
    “过些日子,就各自前去书院教学!”
    王烈行了一揖:“既然赵刺史有此决定。”
    “我二人自然遵从。”
    “不过,我二人,谁留在晋阳的摇篮书院?”
    “谁又前去元氏的摇篮书院?”
    赵风沉吟了一下:“彦方兄虽然身体还算硬朗。”
    “不过年事已高,乃是不争的事实。”
    “车马劳顿这种事,自然应该让更年轻一些,的根矩兄来跑了。”
    说完,赵风看向邴原:“想来根矩兄,也不会有意见吧!”
    邴原行了一揖,笑道:“自然没有意见。”
    “那我就去元氏的摇篮书院,任职假院长了!”
    王烈跟着行了一揖:“多谢赵刺史关心。”
    “那老夫就留在晋阳摇篮书院,任职假院长好了!”
    赵风点了点头:“既然二位都没有意见。”
    “那这段时间,也无需在来议事厅学习了。”
    “二位在自己的住所,准备一下教学的事宜。”
    “最好能做份规划,让我过目一下。”
    王烈和邴原行了一揖:“这是应该的!”
    “我等这就告退。”
    看到赵风点头示意。
    王烈和邴原,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三日后。
    田丰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根据各地送来的消息汇总。”
    “我从中判断出,各地战事,应该要告一段落了。”
    赵风诧异道:“元皓兄是如何判断的?”
    田丰笑道:“这几年,除了我们修养了一年以外。”
    “各路诸侯一直在连年征战,根本没有停息过。”
    “根据粮食赋税的情况,我大致推算到。”
    “各路诸侯的余粮,应该消耗的不多了。”
    “如果在这么打下去。”
    “可能无法坚持到秋收,他们内部就要断粮!”
    赵风点了点头:“元皓兄的判断,也不是没有道理。”
    “一连打了这么些年的仗,即便他们动用各种手段,粮食也打的差不多了。”
    “看来即便秋收过后,以后也不会出现这种连年征战的情况了。”
    田丰沉吟道:“主公说的虽然有理。”
    “但正是因为各路诸侯,都出现这种缺粮的情况。”
    “所以他们更加渴望扩大地盘,来增加粮食赋税。”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不断的壮大下去。”
    赵风揉了揉太阳穴:“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即便郭嘉没有给出更好的策略。”
    “秋收过后,我们也会参与一些局部战争,来扩大自己的地盘。”
    “我们多一郡,袁绍就少一郡,此消彼长的道理,我还是懂的。”
    “而且打消耗战,我们占据绝对的优势!”
    赵风好歹修养了一年多。
    粮食库存都有六百余万石。
    足够支撑赵风打两年的拉锯战。
    而袁绍那边,显然没有这么多的余粮来好。
    想到这里,赵风突然问道:“对了。”
    “郭嘉听了目前的局势后,给出了新的策略没?”
    田丰摇了摇头:“没有。”
    “郭嘉当时说,一切照旧。”
    “即便计划有变,也要等到秋收以后!”
    “我觉得郭嘉,可能是一时没有想到新的策略,故而有此一说。”
    “所以我也没怎么在意,自然也没有告知主公。”
    赵风沉吟良久:“会不会是郭嘉已经算到,各路诸侯会因为缺粮,而导致战事放缓?”
    田丰笑道:“郭嘉真要算到了,他当时为什么不说?”
    “他当时要是这么说,我还真得承认,自己不如他。”
    “毕竟他如果半年前就能算到此事,确实要强我太多。”
    赵风也没继续这个话题。
    别一个没弄好,让郭嘉和田丰对立起来,那自己就成傻子了。
    刚想转移话题。
    这时邴原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见过赵刺史!”
    说完,把手中的竹简,双手呈上:“这是我和彦方兄一起准备的规划。”
    “请赵刺史过目!”
    熊大都不需要赵风示意,就走到邴原的身前,结果了竹简,然后转交给赵风。
    赵风打开竹简,仔细查看了一遍。
    王烈和邴原,对书院的规划,大致是先从年龄入手。
    把男子分为黄口小儿一批,也就是十岁以下的小孩。
    这些小孩,会全面培养。
    也就是说,这是重点培养对象,不单单只教他们读书识字那么简单。
    这是为将来的高级官员,奠定基础。
    等这些小孩毕业后,赵风基本上,就不会缺少任用的官员了。
    不过时间上比较久,需要耗时十年以上。
    从黄口到束发的,分为一批,也就是十岁到十五岁的分为一批。
    这些小孩,会分类去教。
    有天赋的,教完读书识字,继续教其他知识。
    比如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等知识。
    这些人,将来会成为中层官员。
    时间上还可以接受,只要五到十年,就可以培养出来。
    至于没有读书天赋的,教完读书识字后,就送去训练成新兵。
    这也算是以后一个稳定的兵员招募处。
    从束发到未及冠的,分为一批,也就是十五到十九的分为一批。
    这些人,以简单教识字为主。
    除非特别有天赋的,可以稍微培养一下。
    其余之人,最好都去当新兵训练。
    这样只需要等他们一及冠,在去战场适应一下,立马就会成为精锐。
    至于少女,就简单了。
    只分十岁一下的一批,和十岁到十五岁的一批。
    十岁一下的,按照赵风的新政,会与男童一样培养。
    十岁到十五岁的,除了叫读书识字。
    建议赵风派人去教她们一些女红。
第五百七十四章 兖州战事
    赵风知道,王烈和邴原,对于教男子读书,应该有相关经验。
    至于对女子教学,那就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了。
    而且,赵风对于女子以后的定位,也不准确。
    导致王烈和邴原,也不知道该怎么因材施教。
    赵风看完规划,卷起竹简,提给熊大:“让田元皓兄也看看。”
    熊大一拱手:“喏!”
    说完,从赵风手中接过竹简,立马转交给了田丰。
    在田丰观看竹简内容时。
    赵风看向邴原:“暂时就这么去实施吧。”
    “以后有什么地方出现问题,我们在去修改好了。”
    邴原点了点头:“也好。”
    接着问道:“对了,敢问赵刺史。”
    “我要何时,才会前去元氏任职?”
    赵风沉吟了一下:“你自己随便找个时间,直接去就好了。”
    “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就向田丰去要!”
    邴原行了一揖:“喏!”
    “学生告退。”
    “改日来向先生辞行!”
    赵风对邴原突然这么一改口,稍微诧异了一下。
    因为赵风并没有把他们当做学生来看。
    前面几分钟还叫赵刺史,这一下就改成先生了,他自己还自称学生。
    弄的赵风还有一点不适应。
    当然,以前虽然在教拼音时,也这么称呼过。
    不过那时候那么确实是在学习新知识。
    而现在已经学完了,所以就没必要这么称呼了。
    毕竟赵风年龄不大。
    这么称呼,会让人误会。
    不过既然邴原还自称是学生。
    赵风也打蛇随棍上,点了点头:“你学识渊博,去了元氏后。”
    “对于元氏的动态要比洪向明把握的更准。”
    “如果元氏出了什么特殊情况。”
    “希望你不吝赐教一下洪向明。”
    “别让他给我惹出乱子!”
    邴原笑道:“应该的。”
    “那我就告退了。”
    赵风点了点头:“去吧。”
    邴原行了一揖:“喏!”
    说完,转身就退出了议事厅。
    等邴原走后。
    赵风看向田丰,交代道:“邴原有什么要求。”
    “你一并准了。”
    田丰点了点头:“此事我自然不会阻拦。”
    “不过,主公有没有考虑过。”
    “这摇篮书院,全部免除费用。”
    “以我们的赋税情况,能否长久的扶持下去?”
    赵风当初以要自己培养一批人才,来弥补自己底蕴不足的缺点。
    所以对于摇篮书院招募的学生,统统不收学费钱。
    当然,粮食还是要他们自带的。
    不然凭白养活这么多人,赵风也负担不起。
    虽然当时大家没什么意见。
    不过田丰看了培养需要的时间,确实太长了。
    按这么去弄。
    需要从赋税中,拿出不小的一部分来扶持。
    重点是,短期还看不到效果。
    赵风沉吟了一下:“先这么办吧。”
    “以后在根据具体情况来调整。”
    “反正以当时公布新政时,百姓的动静来判断。”
    “今年估计也招募不到多少学生。”
    “而且,也只是四个城池的适龄儿童而已。”
    “应该花不了多少钱粮!”
    田丰行了一揖:“主公有没有考虑过。”
    “现在进入学堂是免费的。”
    “那么以后突然需要收费,又如何对待这批免费入学的学生?”
    “如果一同收费,那么对于这批学生来说,主公就是失信了。”
    “如果区别对待,那么后入学堂的学生,肯定会出现不好的情绪!”
    “趁现在还没大规模招生,主公应该想个万全的办法。”
    赵风沉吟了一下:“这样,略微修改一下。”
    “以后十岁以下的儿童,依然是全部免费。”
    “十岁以上的,你们适当制定学费的额度。”
    “今年招募的学生,就说是第一批,直接免费到他们结业。”
    “这样只需要略微修改几个地方,就可以了。”
    “而且只是培养第一批学生的话,赋税方面,还是没什么压力的。”
    田丰点了点头:“此法不错。”
    “那我这就去下达新令。”
    赵风一挥手:“去吧!”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两天后。
    田丰急匆匆的走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启禀主公!”
    “兖州方面传来消息。”
    “长安方面任命的兖州刺史金尚,已经被曹操打败。”
    “金尚带领残部,往袁术方向逃去。”
    “不出意外的话,金尚应该准备投靠袁术了!”
    赵风听了一愣:“金尚不是李、郭汜任命的兖州刺史嘛。”
    “就算吃了败仗,也应该撤回长安啊。”
    “怎么会去投靠袁术?”
    田丰摇了摇头:“具体情况,因为消息不足,所以无法判断。”
    “但肯定有些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发生。”
    “比如因为缺粮的问题!”
    “虽然李、郭汜等人夺回了董卓之前购买的粮草。”
    “不过他们都是各自为政。”
    “自然舍不得,从自己手里拿出钱粮来支持金尚作战。”
    “金尚在认清楚情况后,也就有了脱离李、郭汜等人,投奔袁术的想法。”
    赵风沉吟了一下:“你的这个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说不定,几天前,袁绍联合吕布,这么快就打败了冀州牧壶寿与不听调令的黑山军,也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