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我当皇帝-第1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好我有些问题,想要询问一下。”
    酸枣县令行了一揖:“都是属下应该的。”
    “赵将军问吧。”
    “属下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赵风点了点头:“有内河郡和大谷关战事的消息吗?”
    酸枣县令,点头哈腰道:“有,有,有!”
    “前些日子,内河郡传来消息。”
    “董贼亲率大军突袭,已经歼灭了王太守的守军。”
    “如今袁盟主在重新布置防务。”
    “好在天降大雪,影响了董贼的进军,不然袁盟主也没时间去重新布置防务了。”
    “至于大谷关。”
    “没有消息传来。”
    赵风消化了一下消息:“还有什么其他消息吗?”
    酸枣县令想了一下:“对了!”
    “有一条小道消息。”
    “说是酸枣联军的东郡乔太守,因为在突围时身负重伤,又在撤军时感染了风寒,如今已经在回军的路上,病逝了!”
    赵风听了一愣,小声自语道:“乔瑁死了?”
    “这怎么可能呢?”
    “还有什么突围时身负重伤,我又不是没见过乔瑁,哪里受伤了。”
    “至于感染风寒,这倒不好说。”
    酸枣县令虽然不知道赵风说些什么。
    但好像不太相信的样子,赶紧说道:“都说了是小道消息。”
    “还不能确认。”
    “兴许只是误传!”
    赵风摇了摇头:“这种事情,误传的可能不大。”
    “只要乔瑁没死,肯定会出来辟谣的。”
    “否则这消息传出去,对联军影响还是很大的。”
    酸枣县令点头哈腰道:“赵将军说的是。”
    “赵将军分析的有理。”
    一路边走边聊。
    没多久。
    赵风就抵达了自己在酸枣的第十三镇将军府。
    赵风翻身下马,对酸枣县令道:“酸枣令,你去把所有的粮草、辎重的账簿,送到我这里。”
    “我要仔细查阅一番。”
    酸枣县令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快步离去。
    酸枣县令一走。
    赵风对田丰道:“酸枣大家都不陌生。”
    “让他们率领各自的部曲,去我们原先的大营驻扎起来。”
    “今天好酒好肉的,让所有士兵开心一下!”
    “明天开始,给全军放两天假,但是不能离开军营。”
    田丰行了一揖:“修整一天就可以了。”
    “放假什么的,就不需要了吧。”
    赵风罢了罢手:“无妨。”
    “反正现在也不急。”
    “就让全军休息两天吧。”
    “要张弛有度!”
    田丰行了一揖:“喏!”
    田丰把赵风的命令传达下去后。
    除了赵风亲卫骑兵里的一千四百余老部曲,没有动。
    其余的部曲,都分别跟着大部队,往军营行去。
    赵风看向赵狗蛋:“让他们跟大军一起回营。”
    “都说了全军放假两天。”
    赵狗蛋一拱手:“赵风大哥,不对,应该是主公!”
    “士兵全都放假了,谁来守卫第十三镇将军府?”
    “再说,又不是我下令让他们留下的。”
    “全是他们自愿留下的。”
    赵风沉吟了一下:“那就这样。”
    “一千四百余人,分成三曲,每一曲负责守卫四个时辰。”
    “轮流换班,轮流休息好了。”
    说完,就直接往第十三镇将军走了进去。
    赵狗蛋在赵风身后一拱手:“喏!”
    说完,就开始安排亲卫骑兵的守卫任务。
    赵风在议事厅没待多久。
    酸枣县令,就派人把大量的账簿送了进来。
    虽然叫法是账簿,但依然还是竹简编写的。
    大军可以休息,但赵风却不能休息。
    看了两天的账簿,赵风才算把所有的账目弄清楚。
    田丰走进议事厅,行了一揖:“主公!”
    “刚刚得到阳武传来的消息。”
    “乔太守,真的病逝了。”
    “是刘主帅亲自承认的。”
    赵风点了点头:“从乔瑁没有出面辟谣,我就觉得这消息八成是真的。”
    “乔瑁的部曲,如何了?”
    田丰感叹道:“具体情况不清楚。”
    “不过有小道消息传出,乔太守的部曲,已经被酸枣联军的各镇诸侯瓜分了。”
    “此事暂且不谈。”
    “主公觉得,东郡如何?”
    “有没有兴趣当东郡太守?”
    赵风摇了摇头:“算了吧。”
    “我与酸枣联军的关系,你又不是不知道。”
    “不说刘岱等人会反对。”
    “我要真当上东郡太守之职,刘岱等人,肯定会率兵攻打我的。”
    “而且优先级别,还在董卓之上!”
    “袁绍等人不会同意的。”
    田丰笑道:“我就随便问问。”
    “不用较真。”
    赵风摇了摇头:“这事你应该比我清楚。”
    “简直是多此一问。”
    然后拿起几卷账簿,提给田丰:“我这两天统计了一下全部粮草、辎重。”
    “发现冀州刺史韩馥给我们的粮食、辎重,全部削减了两成。”
    “那时酸枣联军,还没有经过大败。”
    “不过,经过荥阳一役,酸枣联军锐减七万余大军,如今只剩了不到一半的大军。”
    “这些粮食、辎重,倒是完全足够了。”
    “不过,来年春割冬麦后,我怕韩馥不会给酸枣联军多少粮食、辎重了。”
    田丰看完竹简:“即便来年韩刺史,不给酸枣联军这边,拨付一点粮食、辎重。”
    “以目前的存量,也可以用到明年八月。”
    “这到没什么好担心的。”
    “就是不知道,这些削减的粮食、辎重,被韩刺史运到哪里去了。”
    “如果是运给了袁盟主那边,就表明袁盟主也不看好酸枣联军了。”
    赵风点了点头:“不管他们。”
    “传令下去,让张辽、赵云、典韦、周仓等人,抓紧时间练兵。”
    “韩馥不给我们,运送粮食和辎重。”
    “我这个假提调官,也就差不多要到头了。”
    田丰行了一揖:“喏!”
    “丰告退。”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第三百七十三章 联军不利
    翌日。
    田丰急匆匆的跑进议事厅,行了一揖:“主公!”
    “刚刚得到消息。”
    “刘主帅,任命自己的部将王肱,接任东郡太守一职。”
    “王肱刚刚在酸枣,与酸枣令接触了一下,然后就离去了。”
    赵风听完,眉头深皱。
    这王肱是谁,赵风没听过。
    不过,就算刘岱要任命王肱为东郡太守,不是应该先上表袁绍或者袁术?
    然后让袁绍或者袁术再去上表朝廷?
    就算不上表朝廷,也要袁绍或者袁术点头吧?
    怎么就直接任命王肱,为东郡太守了?
    难道刘岱,也有其他的心思?
    不过刘岱作为兖州刺史,任命自己的部将为自己辖区的太守,倒也说的过去。
    如果没有发生战事。
    刘岱也有推举人选的权利。
    只是不同的派系之间,会分别有好几个人选,来一起争夺。
    最后会不会是刘岱推举的人争夺到,就不好说了。
    现在刘岱,显然就是利用这个权利,来抢先安排自己的人,接管东郡。
    只要兖州多几个忠心刘岱的人。
    刘岱还是会有一些作为的。
    可惜,兖州可不太好整合。
    赵风知道,刘岱最后只有消亡一途。
    至于刘岱到底是死了,还是投靠了某人,赵风就不太清楚了。
    不过战死的可能性,偏大。
    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赵风罢了罢手:“这事刘岱做的虽然过分。”
    “但还是有法可依的。”
    “可惜就是不智了一点。”
    “如今战事激烈。”
    “刘岱只要向袁绍直接开口。”
    “袁绍为了拉拢刘岱。”
    “这东郡太守之职,依然还是刘岱的囊中之物。”
    “如今刘岱这么做,两人之间,肯定会有一些嫌隙的。”
    田丰点了点头:“这其中的关系,他们自己肯定是十分清楚的。”
    “但刘岱依然这么做了。”
    “可见联军虽然名义上在讨伐董卓。”
    “但联军内部,各自争夺地盘之心,却更胜于讨伐董卓。”
    “我的意思是,主公要早点谋夺一块立业之地。”
    “只怕用不了多久,联军内部抢夺地盘会更胜从前。”
    赵风感叹道:“之前我们还在选择,哪里的位置,会对我们有利。”
    “现在细细想来,其实哪里都一样。”
    “不论是何处,都会被旁边的人觊觎,同时我们也会觊觎旁边的地盘。”
    “下一次出现机会,我是不会放过的。”
    田丰笑道:“主公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
    “以我们现在的兵马,不论在什么地方,都完全可以守住。”
    赵风点了点头:“我们最近的重心,就是训练士卒。”
    “之后就是谋夺一块立业之地。”
    “元皓兄也去练兵吧!”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五日后。
    田丰急急忙忙跑进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主公!”
    “刚刚得到大谷关前的战报。”
    “因为突降大雪,豫州刺史孙坚的粮草供应出现问题。”
    “豫州刺史孙坚,在大谷关前、美阳亭以北,被李等人,打的大败,差点身死,还丢了印绶。”
    “如今豫州刺史孙坚,率领残部,退守阳人聚!”
    “这一战,李等人,虽然获胜,但也是损兵折将,只能算是惨胜,也无力追击。”
    “董卓为了全歼孙坚,把荥阳吕布的骑兵,全部调派了过去,要吕布与徐荣汇兵,一起剿灭孙坚。”
    赵风皱眉道:“知道两军的伤亡情况吗?”
    田丰摇了摇头:“这个就不清楚了。”
    “估计要再过一段时间,才会有消息传过来。”
    “但肯定是十分惨烈的!”
    赵风听了,暗自感慨。
    真是天意弄人。
    因为天降大雪,赵风和酸枣联军的残部,才顺利摆脱吕布的追击,安全撤了回来。
    而同样是因为天降大雪,影响了粮草的运输,孙坚居然被李等人,打的大败。
    不过赵风记得,后世里好像是说,是因为袁术故意不运粮,才导致的大败。
    不过那次战争,又好像是被徐荣打败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同一次战争。
    不过,从目前来看。
    只要徐荣和吕布一汇兵,孙坚还是难逃败亡一途。
    暗自感叹完,赵风点头道:“既然荥阳吕布的铁骑,被董卓派遣走了。”
    “那么酸枣联军这一路的战事,应该暂时告一段落。”
    “我们要抓紧时间练兵了。”
    田丰行了一揖:“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转眼又过了七日。
    田丰一脸愁容的走进了议事厅,对赵风行了一揖:“主公!”
    “又得到几条重要的消息。”
    “不过……”
    赵风罢了罢手:“看你这表情,就知道不是什么好消息,说来听听。”
    田丰点了点头:“从阳武方面,传出消息。”
    “东郡太守乔瑁,不是感染风寒而死的。”
    “消息说,因为乔太守想要投靠后将军袁术,因为大雪不利行军,所以准备先行与主公汇合。”
    “因为这事,刘岱与乔瑁交恶。”
    “刘岱又觊觎东郡地盘,乔瑁就被刘岱故意杀害了!”
    “之后乔太守的部曲都被刘岱兼并了。”
    “至于东郡新任太守,也由刘岱安排自己的部将王肱,上任了。”
    “反正说的有鼻子有眼的。”
    “山阳太守袁遗、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济北相鲍信,因为不齿刘岱的作为。”
    “已经率领各自的部曲,前往原武驻扎了。”
    “如今只有刘岱一人的部曲,驻扎在阳武!”
    赵风呵呵一笑:“有意思。”
    “太有意思了。”
    “元皓兄以为,是之前乔瑁病逝的消息为真,还是这条刘岱故意杀害乔瑁的消息为真?”
    田丰想了一下:“此事不难判断。”
    “只要袁遗、张邈、张超、鲍信等人,真的离开阳武,前去原武驻扎。”
    “那么乔太守,就应该是被刘岱杀害的!”
    赵风笑道:“如果真是这样。”
    “那么酸枣联军这一路,基本上就完全废了!”
    “说下一条消息吧。”
    田丰点了点头:“从益州传来消息。”
    “犍为太守任岐、与校尉贾龙,起兵攻打益州牧刘焉,刘焉击杀任岐、贾龙。”
第三百七十四章 赵云及冠
    赵风罢了罢手:“益州离我们太远了。”
    “说下一条消息吧。”
    田丰笑道:“此言差矣。”
    “益州牧刘焉,之前断绝斜谷阁,又有出兵讨伐董卓的意向。”
    “不然董卓也不会派人,去右扶风鄂县驻守。”
    “依我之见,犍为太守任岐、与校尉贾龙,应该是受到了董卓的安排,才会起兵攻打益州牧刘焉的。”
    “他们兵败后,益州牧刘焉,腾出手来,或许真会出兵讨伐董卓!”
    赵风沉吟了一下:“这都是猜测。”
    “刘焉年岁大了,我看他只想裂土封王,出兵意愿不强。”
    “说下一条消息吧。”
    田丰点了点头:“另外一条消息是。”
    “豫州刺史孙坚,一路撤军至梁县。”
    “在梁县被徐荣、李蒙等人打的大败!”
    “李、张安毕,战死!”
    “原豫州刺史孔的从事李延,被董卓下令煮杀之!”
    “同时,董卓怒斥袁术等人,擅自软禁豫州刺史孔。”
    赵风听了一愣:“意思是,孔现在没死?”
    “是被袁术等人软禁了起来?”
    “袁术之前软禁了孔,然后才表了孙坚为豫州刺史?”
    “现在被孔的从事李延,说了出来?”
    “这也太……”
    田丰摇了摇头:“这事不好说。”
    “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董卓故意放出的消息,来诋毁联军。”
    赵风沉吟了一下:“联军还需要被诋毁吗?”
    “之前孙坚就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
    “现在刘岱又杀了东郡太守乔瑁。”
    “袁术等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软禁豫州刺史孔,然后上表孙坚为豫州刺史,有什么干不出的?”
    田丰指正道:“刘岱杀害东郡太守乔瑁之事。”
    “目前还没有定论。”
    “说不定是假消息。”
    赵风摇了摇头:“我看八成是真的。”
    “因为这消息太容易确认了。”
    “所以不会无的放矢。”
    接着感叹道:“难怪元皓兄一脸愁容了的走了进来。”
    “对于联军来说,确实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不过对于我来说,也算不上什么坏消息。”
    “还有其他消息没。”
    田丰摇了摇头:“没了。”
    赵风点了点头:“没了就好。”
    “还有十日,就是我弟赵云及冠的日子。”
    “我想请元皓兄,来主持一下。”
    田丰行了一揖:“荣幸之至!”
    赵风笑道:“元皓兄答应了就好。”
    “及冠之礼,对于当事人来说,可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大礼之一。”
    “元皓兄认为,我们应该宴请那些贵宾,来观摩?”
    田丰沉吟了一下:“主公既是护粮将军,又是中山相。爵位也是列侯。”
    “赵云如今也是骑兵校尉,官职也不算低。”
    “及冠之礼,这么重大的典礼。”
    “就是把联军所有诸侯都请来,也不过分。”
    “顺便还可以看看,哪些人会亲自过来,哪些人只是派人过来。”
    “不过,说不定联军各镇诸侯,也会借此机会,一起会一个面。”
    赵风点了点头:“那就派人,挨个的派送请柬。”
    “邀请联军各镇诸侯,来酸枣二次会盟好了。”
    “说不定,日后也是一桩美谈。”
    田丰笑道:“那是。”
    “估计除了皇子皇孙,就连一般王爷的子嗣,也不会有这么多诸侯前来观礼的。”
    赵风打了个哈哈:“这话可不能乱说。”
    “到时候不但大汉容不下我,联军也会容不下我!”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