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我当皇帝-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要熊……”
    赵风一下子也不记得那些人的具体代号。
    “你要负责荆州的地下组织,把长沙太守孙坚,杀了荆州刺史王睿的来龙去脉,详细禀报上来。”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要知道具体事情,不难。”
    赵狗蛋一拱手:“遵命。”
    说完,就走出议事厅,前去安排此事了。
    几日后。
    赵狗蛋来到议事厅,一拱手:“事情打探清楚了。”
    接着详细的说了起来。
    大意就是。
    王睿曾和孙坚一起平定零陵、桂阳。因为孙坚是武官,所以,他在言谈中,常常流露轻蔑之意。对此,孙坚早就心存不满。
    王睿又与武陵太守曹寅合不来。这次举兵讨伐董卓,王睿宣称要先杀曹寅。曹寅害怕被杀,便假冒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下达给孙坚,檄文中数说王睿的罪过,命令孙坚将他处死。孙坚领受檄文,立即起兵前往。
    王睿闻知有军队到来,登楼观望,并派人询问这些兵来此的意图。孙坚的前部回答:“我们长久奔波在外。劳苦不堪,所得的赏赐,还不够做衣服呢!这次来,不过是想请您开恩,再赏些财物。”王睿信以为真,说道:“这有何难,我做刺史的,难道还去吝啬吗?”当下传令打开库藏,让兵士们自己进去,看还有什么东西可资用度。
    等到来兵涌到楼下,王睿才发现了孙坚,大惊,忙问:“士兵们自来请求赏赐,孙府君怎么也在这里?”孙坚回答:“奉案行使者檄文,特来取你的首级。”王睿又问:“我犯究竟了什么罪?”孙坚回答:“在下我也不知道啊!”王睿走投无路,刮金饮之而死。
    赵风对着田丰笑道:“元皓兄,这开头还真和你预料的一样。”
    田丰笑道:“这算不得什么。”
    赵风看向赵狗蛋:“荆州地下组织那边,有找到黄忠、魏延等人吗?”
    赵狗蛋摇了摇头:“各个地方的暗线,都是刚刚组成不久。”
    “暂时没有这方面的消息。”
    赵风点了点头:“此事抓紧时间去办,越快越好。”
    “当然,前提是不要暴露了他们自己。”
    赵狗蛋点了点头:“赵风大哥放心,这个已经交代了下去。”
    “对了。”
    “在消息传回的途中,听闻长沙太守孙坚,把南阳太守张咨也杀了。”
    赵风听了一愣:“这孙坚又把南阳太守张咨也杀了?”
    “知道具体情况吗?”
    赵狗蛋摇了摇头:“是听闻的,消息还不确定。”
    “至于具体情况,就更不知道了。”
    “我会叫荆州组织去打探的。”
    赵风点了点头:“也好,反正此事打探不难。”
    “去吧。”
    赵狗蛋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没几天,孙坚杀了南阳太守张咨之事,除了普通老百姓,基本已经人尽皆知了。
    这天。
    田丰快步走进议事厅,行了一揖:“伯虎!”
    “我刚刚在外面看到告示。”
    “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赵风好奇道:“这怎么猜?”
    “元皓兄还是直接告诉我吧。”
    田丰沉声道:“告示上写着。”
    “长沙太守孙坚,已经升任为假中郎将!”
    “从时间上判断,应该是在孙坚抵达南阳时,就已经有人上表推荐了。”
    “我接着去查看了下任命文书,上表之人,居然是后将军袁术!”
    赵风听了,心里也不是滋味。
    自己怎么说也帮了袁术几次,袁术居然都没上表推荐自己升官。
    赵风还没开始深思。
    赵狗蛋就走进议事厅,一拱手:“赵风大哥。”
    “荆州组织,打探到了具体消息。”
    接着把打探的消息,详细说了一遍。
    大意就是。
    孙坚逼杀王睿之后,引军到达南阳。下公文给南阳太守张咨,请他供应军粮。
    当时孙坚部下已有数万人,袁术也已上表,奏请以孙坚为假中郎将,不过当时知道此事的人并不多。
    张咨问手下人应该如何对待。手下人说:“孙坚不过是邻郡的一个太守,他无权调发我们的粮饷。”张咨认为言之有理,于是对孙坚不加理睬。
    孙坚以牛酒为礼物去拜访张咨,张咨第二天只好也来答谢。孙坚设宴款待,酒酣,孙坚的主簿进来禀报:“前有文书传给南阳太守,但至今道路尚未修整,军用钱粮尚未备足,请将他逮捕交付主簿问个明白。”
    张咨见势头不好,想要离去。但四周已布满士兵,根本无路可走。一会儿工夫,主簿又进来向孙坚请示:“南阳太守稽停义兵,使贼不时讨,请收出案军法从事”。说着,便令部下将张咨推出军门斩首。
    南阳郡府官员大为震惊,从此,孙坚的部曲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田丰听完,叹了口气:“就因为区区粮草之事。”
    “大汉的地方太守,居然说杀就杀了。”
    “唉!”
第三百零六章 豫州刺史
    赵风听了,久久无语。
    以前这种杀害地方官员的事,是不会发生的。
    别说没理由了,就是有理由,也不能杀。
    这事必须要朝廷来判决。
    现在好了。
    孙坚之前带头杀了刺史王睿,虽然做的有些过分,但理法上勉强可以说过去。
    怎么说也是人家曹寅,伪造了案行使者光禄大夫温毅的檄文。
    这就等于是有人假冒朝廷文书,要杀刺史王睿。
    虽然是假冒,但好歹名义也是以朝廷法度来办事的。
    现在居然只是为了粮草之事,就把南阳太守张咨杀了。
    这样下去,岂不是人人自危。
    简直没了王法。
    赵风感叹道:“如此下去。”
    “大汉朝……”
    后面的话,赵风有点不敢明说。
    因为不是什么好话。
    以后很容易被人做文章。
    不过田丰何许人也。
    然后赵风没有明说,但一听就明白赵风话里的意思。
    时间缓缓流逝。
    转眼就过了半个月。
    赵风身为后勤负责人,日子还是过的比较潇洒的。
    只是没有什么功劳捞。
    但只要一直平稳供应大军的粮草,结束后,功劳依然不小。
    这天。
    田丰快步走进议事厅,行了一揖:“伯虎。”
    “刚刚得知,前方发生了两件大事!”
    赵风放下公文,问道:“什么大事?”
    田丰直接汇报道:“第一件大事,豫州刺史孔,在进攻轩辕关时,被董卓的部将李等人攻杀!”
    “目前还没有得到孔返回的消息。”
    “但孔只是一普通名士,战场生存之道不怎么精通,估计十有**已经阵亡了。”
    赵风对孔没来就没什么映像。
    再说打仗又不是过家家。
    死了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田丰看到赵风镇定的表情,心中一喜,接着说道:“第二件大事就是。”
    “后将军袁术,已经派手下占据南阳郡,而且自己上表文书,要求自领南阳太守之职!”
    赵风点了点头:“袁术的兵马,现在大部分都屯兵在南阳郡鲁阳。”
    “自领不自领,其实都没什么区别。”
    “朝廷同不同意,也没什么区别。”
    “所以,朝廷肯定会同意的。”
    田丰笑道:“我也是这么认为。”
    “现在豫州刺史孔,不出意外的话,应该已经阵亡了。”
    “就算没有被李等人杀死在战场,也会被有心人杀害。”
    “孔一死,豫州刺史之职,也就空了出来。”
    “又将会是一番争夺。”
    赵风笑道:“不管他人怎么争夺。”
    “反正也轮不到我。”
    “随他们去吧!”
    这时。
    一传令兵,快步走进议事厅,一拱手:“传酸枣联军主帅之命!”
    “如今河南尹大部分地区已经被联军占据。”
    “主帅命假提调官,前往荥阳敖仓进行调度!”
    赵风点了点头:“我知道了。”
    “告诉刘岱,我即日就会动身。”
    传令兵一拱手:“喏!”
    说完,就退出了议事厅。
    赵风对于这个命令,没什么好奇怪的。
    现在内河联军已经拿下了成皋,酸枣联军也拿下了荥阳。
    下一个目标,要么就是虎牢关。
    要么就是拿下京县、中牟、苑陵、新郑、密县。
    一个是继续往洛阳进攻。
    一个是拿下河南尹虎牢关以东的所有城池。
    反正各有各的好处。
    而赵风去荥阳敖仓调度,不管联军用哪一个方案。
    都很适合赵风去调度。
    传令兵走后,赵风一直都在忙着粮草转移之事。
    当然,这事也不可能一次完全转移完。
    但还是需要提前做好规划的。
    忙了几天,忙的差不多了。
    一行人聚集在议事厅,进行最后的商议。
    田丰笑道:“按照计划。”
    “分五次运输。”
    “反正……”
    话还没说完。
    一守卫快步跑进议事厅,单膝跪地,一拱手:“启禀主公!”
    “府外有一自称是,平难中郎将派来的。”
    “有要事需要商议!”
    赵风沉吟了一下:“传进来!”
    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站起身来,快步退出了议事厅。
    等守卫走后。
    赵风看向田丰:“元皓兄,知道张燕派人过来。”
    “会是何事?”
    田丰摇了摇头:“我又不会未卜先知。”
    “怎么可能会知道平难中郎将的事?”
    “不过,听闻平难中郎将,也是常山国真定县的。”
    “和伯虎可是同乡啊!”
    赵风没有回话,开始沉吟了起来。
    不一会。
    张燕来派来的信使,便走进了议事厅。
    对赵风行了一揖:“见过中山相!”
    “将军派我前来,只为一事。”
    “就是想加入伐董联军!”
    赵风一愣:“张燕要加入联军,来找我做什么。”
    “这事应该去找盟主袁绍啊!”
    “再不济,也应该去找酸枣联军主帅刘岱啊!”
    “找我有何用?”
    信使尴尬道:“这不,因为某些原因。”
    “袁盟主和刘主帅,都没有同意嘛!”
    赵风皱眉道:“某些原因是什么原因?”
    “你这不说清楚,我就是想帮,也不知道该怎么帮啊!”
    信使沉吟了一会:“具体什么原因,我也不太清楚。”
    “不过,如果我没猜错的话。”
    “他们这些人,应该是嫌我将军的身份吧。”
    赵风皱眉道:“张燕好歹是平难中郎将。”
    “跟我们这里,大多数诸侯的身份差不多。”
    “怎么会嫌弃?”
    信使尴尬道:“应该是嫌弃之前的身份。”
    赵风点了点头:“也就是说。”
    “袁盟主和刘主帅,看不起你们是黄巾贼出身?”
    信使点了点头,表示就是这个意思。
    但涉及到黄巾贼,信使一下也不知道该怎么接口。
    赵风看信使没有开口。
    接着说道:“我就一假提调官,负责后勤事务。”
    “这事我也没办法。”
    “当然,如果联军在议事中谈到此事。”
    “我还是会帮忙说几句好话的。”
    信使一拱手:“那就有劳中山相了。”
    “我再去找其他诸侯试试!”
    赵风点了点头:“也好。”
    “那你下去吧。”
    信使一拱手:“告辞!”
    信使刚走不久。
    一守卫快步跑进议事厅,单膝跪地,一拱手:“启禀主公!”
    “刚刚消息来报,假中郎将兼领长沙太守孙坚。”
    “被任命为豫州刺史!”
第三百零七章 立业之地
    赵风一挥手:“知道了。”
    “下去吧。”
    守卫一拱手:“喏。”
    说完,就站起身,退出了议事厅。
    等守卫走后。
    田丰才开口道:“这豫州刺史孔,才刚刚疑似阵亡,孙坚就立马敕封为豫州刺史。”
    “能替孙坚上表推荐的,也就只有那么几位。”
    “而且最先得到消息的,也是后将军袁术和长沙太守孙坚。”
    “看来后将军袁术和长沙太守孙坚,应该达成了某种联盟。”
    “哦,现在应该叫豫州刺史孙坚了!”
    赵风听了,心里就更不是滋味了。
    先前袁术上表孙坚为假中郎将,赵风心里就不舒服,现在袁术都上表孙坚为豫州刺史了。
    也没见袁术上表推荐一下自己。
    再说,以孙坚先前的做法。
    连荆州刺史、南阳太守,都说杀就杀,豫州的地方官员、世家豪强,哪里还敢得罪孙坚?
    敢得罪孙坚的,绝对死路一条。
    赵风能这么判断,其他人肯定也会这么判断。
    那么豫州的地方官员、世家豪强,肯定会接纳孙坚,至少表面上会接纳。
    这些人接纳了孙坚,那么孙坚的一应需求,都可以找他们供应。
    如果有人反对孙坚,孙坚也肯定不会介意,杀人立威!
    有了豫州的基业,孙坚只会更加强大。
    赵风抛开脑里的念头,对田丰说道:“既然豫州刺史之位已经给了孙坚。”
    “现在就只有荆州刺史之位,还是空着的了。”
    “也不知道会是何人空降?”
    赵风只知道刘表最后会成为荆州刺史,但是不是这次,就不清楚了。
    因为之前豫州刺史是孔,赵风没听过,现在豫州刺史是孙坚,赵风也没什么映像。
    荆州刺史之前是王睿,这个赵风也没听过,那么之后还会是谁,就不好说了。
    但最后一任是刘表,这个肯定不会错。
    田丰笑道:“怎么?”
    “伯虎兄难道觊觎荆州刺史之位?”
    赵风摇了摇头:“荆州虽好,不过肯定已经被袁术觊觎了。”
    “而天下大势,目前都在袁家。”
    “袁家目前也是以袁绍和袁术两兄弟为主。”
    “我本就和袁术走的近,自然不会觊觎荆州!”
    袁家家大业大,以前大部分决策,肯定都是由袁隗等人去做决定。
    现在袁隗等人,都被董卓杀死了,那么肯定就是要下一代来继承。
    而现在,下一代里面,就袁术和袁绍名望最足。
    如果只有一个,说不定整个天下,就是袁家的了。
    田丰点了点头:“伯虎说的对。”
    “袁家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不是随便说说的。”
    “既然伯虎有心向袁术靠拢,那么我们未来的基业,应该在北方。”
    “而不出意外的话。”
    “北方肯定会被袁绍觊觎。”
    “他们兄弟二人,一人盘踞北方,一人盘踞南方,只要有一人成事,天下……”
    后面的话,田丰立马就打住了。
    有些话田丰也不敢乱说,万一传出去,不但自己会倒霉,还会连累到赵风。
    赵风沉吟了一下:“如果我们选择北方。”
    “应该选择何处?”
    “幽州牧现在是刘虞,冀州刺史现在是韩馥,并州刺史现在是董卓兼领,这几个地方,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也就青州刺史焦和,年老病多,加上现在青州黄巾贼复起,琐事颇多,估计焦和也活不了几年了。”
    田丰沉吟了一下:“这几个地方,如果要取,也就冀州和青州还有点希望。”
    “冀州需要靠智取,青州需要等些时候。”
    “冀州乃天下之重资,袁绍应该垂涎已久,我们目前不应与袁绍为敌。”
    “也就只有等青州刺史之位空出来了。”
    “但青州刺史之位,日后肯定也会多方争夺,我们依然不占优势。”
    赵风无语道:“这么来说,我们岂不是要换个地方,选择立业之地?”
    “既然刺史之位不好办。”
    “我们就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太守之位了。”
    “如今中山国肯定不好在回去。”
    “应该选择何地?”
    国相和太守,都是一样的官职。
    但太守是一郡的最高长官,被刺史节制。
    也就是说,刺史可以介入太守的一些军政事务。
    国相是一国的最高长官,被国王节制,比刺史低半级。
    在一国内,是国王和国相互相节制,刺史是不能介入一国的军政事务。
    当然,这是几年前才开始的。
    之前,地方是没什么军权的。
    田丰感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