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我当皇帝-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风就算闹起来,最后也得不到什么好处。
    一挥手:“知道了,你下去吧。”
    “转告袁盟主,我很满意!”
    小将一拱手:“喏!”
    “小将一定把话带到。”
    “告退!”
    说完,对着门口几名门卫大声道:“还不快过来,见过你们的新主人!”
    门口几名守卫,对赵风单膝跪地,一拱手:“见过将军!”
    小将点了点头,转身快步离去。
    赵风没有搭理几名守卫,转头看向典韦:“典韦。”
    “你先去袁术的大营,把你的五百曲部带来。”
    典韦一拱手:“喏!”
    说完,往袁术大营的方向,快步离去。
    典韦走后。
    赵风指着大门道:“去把大门打开!”
    单膝跪地的四名大门守卫,立马有两人站了起来。
    几个健步,走到大门前,缓缓打开了大门。
    另外两名单膝跪地的大门守卫,向赵风一拱手,同声道:“属下这就去叫人出来恭迎将军!”
    赵风点了点头。
    两名大门守卫,站起身来,快步往府内走去。
    不一会。
    两名大门守卫,带着几十人,走了出来。
    这群人,有男有女,领头几人,是六名身穿军甲之人。
    赵风目测一下,其中大概有二十几名男的,二十名女的。
    这群人看到赵风,六名身穿军甲之人,单膝跪地,一拱手。
    其余众人都是双膝跪地,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
    同声道:“属下、‘奴仆’、‘奴婢’,见过将军!”
    后面二十名男子和二十名女子接着道:“将军万福!”
    目前万这个字,并不是皇帝专属。
    汉武帝曾经想把万岁、万福等,收归皇帝专用。
    不过没有成功。
    赵风看着这跪了一地的众人,问道:“谁来告诉我。”
    “你们这是?”
    六名身穿军甲,的其中一人开口道:“属下等人,都是袁盟主送给将军的。”
    “以后我等,就都是将军的人了。”
    “其中军士十名,奴仆二十名,婢女二十名!”
    赵风伸手摸了摸下巴:“这样。”
    “那就都起来吧。”
    “该干嘛,干嘛去!”
    众人高呼:“谢将军!”
    然后陆续站起身来。
    除了十名军士,其余之人,都快速进了府邸。
    现在这年代,送奴婢、送奴仆,都是很正常的行为。
    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是这么干。
    对于这些嘴里说是赵风的人。
    赵风都不用想,自己本来就得罪了袁绍,在说以袁绍的尿性,这些人,肯定都是袁绍派来的眼线。
    指不定,这里刚出点消息,那边马上就传到袁绍的耳朵里了。
    但你不用吧,这又都是袁绍的好意。
    你肯定不能说,因为怀疑这些人都是袁绍的眼线,所以不收吧。
    那显得自己有多小心眼?
    而且现在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是互相送人。
    赵风要是以这样的借口拒绝了,让其他送奴仆、送奴婢的人,怎么想?这不就是破坏了规则?
    有些规则,你知道就好,但不能说出来。
    所以这些人,赵风只能也必须收下。
    赵风在门口,没等多久。
    典韦就率领了五百亲卫,快步跑了过来。
    等这些亲卫到齐了后。
    赵风才一挥手:“进府!”
    虽然赵风知道,就算袁绍对自己有意见,也肯定不可能在这里动手。
    但有句话说的好,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就算袁绍不敢。
    你能保证其他人不敢?
    比如袁绍的几个狗腿子。
    如今这么多诸侯汇集在酸枣。
    真出了意外,你去找谁?
    所以赵风在门口,等典韦率领亲卫过来后,才敢进门。
    别怪赵风小心。
    因为赵风记得,孙策就是仗着自己武功好,又因为疏忽大意,所以被刺杀了。
    众人进府后。
    第十三镇将军府,就被典韦安排亲卫接管了起来。
    袁绍送的十名军士,全部都去守大门了。
    翌日。
    赵风把所有的部曲,都调回了第十三镇将军府。
    除了几个主厅是砖石砌的,不好拆。
    其余所有木质的屋舍,全部被拆除了。
    没办法,空间有限。
    这个别院就只够住五百左右的人。
    至于另一个别院,也是一样,只能住五百人左右。
    赵风一共两千七百余人。
    不把屋舍拆了。
    根本安置不下这么多人马。
    时间缓缓流逝。
    这几天各镇诸侯,每天都是在高台上饮酒作乐。
    转眼就到了歃血为盟的日子。
    这可是联军最浩大的典礼。
    既要祭祀天地,又要歃血为盟。
    赵风率领部曲,一大早就来到了城郊祭坛处。
    其余各镇诸侯,也都率领各自的部曲,早早的到达了此地。
    各种鸡、狗、羊、马等祭品,也早已准备妥当。
    袁绍站在祭台,代各镇诸侯,开始举行祭祀大典。
    这种大典,就是大家每年开春都会祭祀的一种。
    一是,祈求上天,保佑自己。
    二是,祈求上天,风调雨顺。
    规模肯定不如皇帝的祭天大典。
    但寓意都是一样的。
    这里还有第三点,就是祈求上天,保佑大军得胜。
    祭祀完毕。
    没有等多久。
    袁绍就派人把各种祭祀的牲畜,分别放血,全部都汇集在一个器皿里。
    弄完后,袁绍又举行了歃血为盟的开头礼。
    接着用手蘸着祭祀牲畜的混合血,从左脸一直划到右脸。
    接着四名士兵,抬着盛装混合血的器皿,走到袁术的前面。
    袁术也是用手蘸着祭祀牲畜的混合血,从左脸一直划到右脸。
    接着四名士兵,抬着盛装混合血的器皿,走到刘虞的面前。
    刘虞也是如此。
    直到最后,四名士兵,抬着盛装混合血的器皿,走到赵风的面前。
    赵风学着大伙的样。
    也是用手蘸着祭祀牲畜的混合血,从左脸一直划到右脸。
    袁绍看众人都歃血完。
    登高一呼:“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留百姓。”
    “绍等,恐社稷沦丧,集合义兵,共赴国难。”
    “凡我同盟,齐心合力。”
    “以致臣节,必无二志。”
    “有渝此盟,天诛地灭!”
    “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第二百九十九章 假提调官
    袁绍喊完。
    刘岱等人跟着喊道:“凡我同盟,齐心合力。”
    “以致臣节,必无二志。”
    “有渝此盟,天诛地灭!”
    刘岱那边一喊。
    全军跟着喊道:“凡我同盟,齐心合力。”
    “以致臣节,必无二志。”
    “有渝此盟,天诛地灭!”
    赵风也不例外。
    全军喊了几遍,陆陆续续安静下来。
    袁绍开口道:“我命!”
    “第一镇,后将军袁术,为总提调官!”
    “负责全军粮饷、辎重调运。”
    袁术骑在马上,一拱手:“袁术领命!”
    袁绍点了点头,继续道:“我命!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为假提调官!”
    “负责内河联军粮饷、辎重供应。”
    韩馥不在,没人领命。
    袁绍接着说道:“我命!第六镇,河内太守王匡,为内河联军先锋军!”
    “即日拿下成皋县!”
    王匡骑在马上,一拱手:“王匡领命!”
    袁绍点了点头:“我命!第十三镇,中山相赵风,为酸枣联军先……”
    话还没说完。
    袁术一拱手:“启禀盟主!”
    袁绍话被打断,心中不悦。
    不过考虑到打断自己的是袁术,也不好为难:“总提调官,有何事?”
    袁术直接说道:“我的兵马大都屯在,南阳郡鲁阳。”
    “酸枣联军众多。”
    “我还需要一假提调官来协助!”
    袁绍面色难看,显然已经猜到,袁术索要之人是谁了。
    但依然问道:“此要求十分合理。”
    “总提调官,需要何人来协助?”
    袁术笑道:“就要第十三镇,中山相赵风好了。”
    “我们十五镇联军,四十余万兵马。”
    “就赵风的兵马最少,上了战场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不如划拨给我当副官好了。”
    赵风心里清楚。
    袁术这算是在帮自己。
    而且还是顶着袁绍,来帮自己。
    当然,既是帮自己,也在帮他袁术。
    从刚刚袁绍的任命中。
    大家都听到了先字。
    那么后面,不出意外,肯定就是先锋军了。
    先锋军既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军功保证你捞到不想捞。
    坏处就是,兵马损耗太大。
    以袁绍对赵风的几次小动作。
    不用想。
    赵风损耗的兵马,袁绍肯定是不会补充的。
    那么赵风的兵马,只会越打越少。
    如果赵风被消耗掉。
    那么一来,袁术等于少了一股助力。
    要知道,帮袁术的本来就比帮袁绍的少。
    二来,当初选盟主时。
    是赵风率先开口提议袁术为盟主的。
    如果袁术就这么看着,赵风被消耗掉。
    那么其他助力,肯定也会离心离德。
    本来大家都是给袁家面子。
    你袁术是袁家的,人家袁绍也是袁家的。
    只要不得罪袁家就好。
    你袁术,还是可以得罪的。
    而且袁绍公报私仇的做法,做的一点都不高明。
    所以袁术也必须帮赵风!
    袁绍沉吟了一下,知道对立下去,对自己也没好处:“也罢!”
    “我命!第十三镇,中山相赵风,为假提调官。”
    “负责酸枣联军的粮饷、辎重供应!”
    赵风骑在马上,一拱手;“赵风领命!”
    袁绍轻哼一声:“我命!第五镇,兖州刺史刘岱,为酸枣联军主帅!”
    “酸枣联军一应事务,由刘公山负责!”
    刘岱骑在马上,一拱手:“刘岱领命!”
    袁绍点了点头:“及早拿下荥阳。”
    “也好和成皋,遥相呼应!”
    刘岱骑在马上,一拱手:“喏!”
    赵风和其他酸枣联军的众诸侯,都是眉头微皱。
    如果没有刚刚袁术那一档子事,众人也可能不会联想。
    但恰巧,刚刚袁绍打压赵风不成。
    现在又命自己的狗腿子刘岱,为酸枣联军主帅。
    这就让大家很容易浮想联翩了。
    要知道,刘岱可是第一个推举袁绍为盟主之人。
    赵风也没去抗议、反驳什么的。
    反正自己是搞后勤运输的。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袁绍环顾一圈:“我命!第四镇,豫州刺史孔,为先锋军!”
    “即日拿下轩辕关!”
    孔骑在马上犹豫了一下,一拱手:“孔领命!”
    袁绍一挥手:“三路大军,克日启程。”
    “兵发洛阳!”
    刘岱带头开始呼喊。
    然后带动全军开始:“喔!喔!喔!”
    声音一瞬间就响彻天地。
    等了良久,才慢慢平息下来。
    袁绍看到后,继续说道:“诸公,虽然我们已经起义讨贼了。”
    “但是我们师出无名!”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缺少一道天子诏令!”
    “如果我们没有天子诏,我们不就成了乱兵吗?”
    “我们不就跟董卓一样无道了吗?”
    “刚好,孟德之前号召各镇诸侯起兵时,就是用的天子诏令。”
    “我想后面的几镇诸侯,也是看在天子诏令的份上,才响应号召的。”
    “下面,请孟德来念天子诏!”
    众诸侯纷纷看向曹操,笑道:“孟德,就看你的了。”
    “上啊!”
    曹操也没客气,笑着回了几句,然后翻身下马,慢慢走到了祭台上。
    笑道:“我出洛阳之前。”
    “天子亲手授予我一道密诏。”
    “诏天下英雄,入京擒王,除贼扶国!”
    说完,就从胸口拿出一道密诏。
    众诸侯,纷纷看向曹操手中的密诏。
    密诏从外面看,是深绿色的布料。
    一看就与大家平时用的竹简不同。
    曹操环顾一圈:“各镇诸侯,接诏!”
    各路诸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终刘虞第一个翻身下马,往祭坛方向走去。
    接着孔,也翻身下马,往祭坛方向走去。
    有人带头,众诸侯也陆陆续续翻身下马,往祭坛方向走去。
    看到赵风没动。
    赵云小声道:“兄长,各镇诸侯都下马了。”
    “就兄长还骑在马上。”
    “兄长也去接诏吧!”
    赵风对此事,略有映像,知道曹操这诏书,八成是假的。
    当然,具体是真是假,赵风心里也没谱。
    但从种种迹象来看,赵风依然认为是假的。
    赵风看向赵云,小声解释道:“当初只是听闻曹操以天子诏令的形式,号召各镇诸侯起兵伐董。”
    “但并没有直接公布诏书的内容。”
    “如果诏书是真的,当初就应该公布了。”
    “而如果当初就公布了诏书内容,现在怎么会才十几镇诸侯?”
    赵云诧异道:“兄长的意思是?”
    “怀疑诏书是……?”
第三百章 天子诏令
    赵风轻微的点了下头。
    表示自己就是这个意思。
    赵云皱眉道:“就算兄长认为诏书是假的。”
    “但现在大家都准备接诏。”
    “兄长不去的话,这样真的好吗?”
    “万一诏书是真的呢?”
    “兄长岂不是对天子大不敬?”
    “这可是杀头大罪啊!”
    这还真不好解释。
    赵风沉吟了一下。
    神秘一笑:“云弟莫非忘了?”
    “我可是会预知未来的!”
    赵云眼睛一亮:“原来如此!”
    “云知道了。”
    就这一会功夫。
    各镇诸侯,已经在祭坛下方,跪了一片。
    赵风看到,当众人跪在曹操面前时。
    曹操又嘴角微微翘起。
    这个动作,除了赵风,其余之人都没有看到。
    不知道是因为赵风,属于第十三镇,位置处于最后,没人注意。
    还是因为其他原因。
    比如,没人会想到,有人敢不去接诏。
    反正目前也没有哪路诸侯,发现赵风依然还骑在马上。
    没人找麻烦,赵风也乐得清净。
    这时。
    曹操打开诏书,念道:“贼臣董卓,篡夺朝纲,秽乱宫廷,残害百姓,祸国弑君!”
    “朕泣血手诏,诏天下英雄,率领义军,入京擒王,廓清环宇,扫平奸贼,中兴大汉!”
    袁术打断道:“啊诶,这诏有些不对啊!”
    曹操淡定道:“哪儿不对?”
    袁术沉吟了一下:“天子年幼,且又被董贼拘于深宫。”
    “再说天子也没见过臣下,怎么会把此诏,传给孟德呢?”
    曹操笑道:“公路将军说的对!”
    “天子年方九岁。”
    “怎么能写出如此雄壮的诏书呢?”
    说完,抖了一下诏书:“这诏书,乃是我曹操,替天子拟的!”
    众人听后,纷纷笑了起来。
    袁术带头站了起来;“呵呵。”
    “原来是矫诏啊!”
    曹操一脸严肃道:“既然那董卓,能把天子,拘于深宫之中,视如掌上玩物。”
    “我等,为什么就不能视他如草芥?”
    “拿他来为我们所用呢?”
    “再说,曹某手中的诏书,那一句不是天子想说,而不敢说的话!”
    “此诏虽假,却比真的更真。”
    “我料定,此招一旦颁布天下,定然是群贼胆丧,群雄奋起!”
    众诸侯,纷纷感叹道:“是啊,是啊!”
    “说的是啊‘是啊’!”
    袁术大笑了两声:“好啊,好啊,好啊!”
    “许劭许子将,说你曹孟德,乃清平之世的奸贼,乱世中的英雄!”
    “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啊!”
    曹操对此满脸接受的表情:“多谢公路将军夸奖!”
    赵风在后面听的一愣。
    这‘清平之世的奸贼,乱世中的英雄’一说。
    赵风根本没听说过。
    赵风只听过,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